序
80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不同于70后,更不同于90后的特殊群体,他们是亲眼鉴证着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发展崛起并与之一同成长的特殊的新一代,也是最有抱负,最有思想,理想远大的一代,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从小接受着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小时候的80后是父母和老师眼里听话的孩子。
然而80后的我们却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呢?踏踏实实的度过小学六年,勤勤恳恳的读完初中三年,为了上大学而废寝忘食高中三年,眼看要走进高考的考场了,却赶上国家扩招,任他猫猫狗狗也都能混个大学文凭,现在大学文凭又算的了什么呢?稀里糊涂大学混了四年,使尽浑身解数拿到英语四级、计算机等级证,但却不一定用得着,毕业证、学位证,二证齐全了,却怎么也找不到如意的工作。有了好的稳定的工作,大家都拼死命的往里边挤,公务员、教师、国企、名企,即便你大学的学习成绩很好,你也不一定能顺利的进入到那些待遇好的工作,你要么百里挑一凭真本事考上,要么走后门凭借关系直接内定,而更有的就连一般的工作都找不到——刚毕业就失业了,迅速沦落为和农民工一样的弱势群体,“蚁族”成为他们这个群体的代名词。
史宇也是一个80后,确切的说是86后,然而,纵观史宇的成长经历,我们哀叹当今人才竞争激烈的同时,也在痛恨这个时代制度的落后与社会的昏暗。贫富的差距与社会的不公,让80后的他们深刻体会到前进道路的挫折。史宇本来在高考选择大学的时候选的就是就业相对好的师范院校,可是,即便是相对好的师范院校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因为,那些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一旦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便会想到考教师资格证,很容易就能通过的教师资格证,相当于完全就是给他们开了绿灯,也从而导致了师范院校的就业率瞬间下降,史宇也被迫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史宇是一个很平常的男孩,他经历过高考失败再复读的命运,凭借坚强的毅力,报着死活都要上大学的想法,为父母增光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未来着想,最终史宇考上了一所师范大学,一所在几年前还被视为就业率极高的大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的就业率也从高到底,经历了大的转变,对于里面的学生更是经历了大的思想转变。
诚然大学生活是美好的,史宇收获学习时,也收获了爱情。史宇和其他普通的大学生一样,也谈了恋爱,认识胡蝶是大一的 第 001 章 课,史宇见到了她,也许叫一见钟情,也许叫心血来潮,但这一切都还是交给大家去评价吧!胡蝶是一个活泼,开朗,非常可爱的女孩子,属于小巧玲玲哪一类型,在一些人眼里,胡蝶没有什么值得爱的地方,然而,史宇确爱的很深,爱的很切,这也许便是爱的味道,你也不知道为什么,可史宇就是喜欢那种味道。
从认识到相恋,相爱,再到大四,他们相恋4年了,4年里,风吹过,雨淋国,太阳的烈日照过,他们吵过架,他们闹个别扭,他们也曾一言不发的暗自赌气过,可他们也曾深爱过,相互关心,相互体贴过,好友常说,太完美的爱情并不长久,时常的吵吵闹闹还能增加相互之间的感情,这句话对于他们来说,说的一点不假,每次在他们吵过之后,反而觉得相互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了,也更增添了一份理解与宽容。大家时常说,大学恋爱,会因为工作的原因,最终不会走到一起,但史宇确不那么认为,胡蝶也一样,因为他们坚信他们一定会走到一起,因为他们还年轻,年轻就是资本,这是作为80后一代人的奋斗心经,史宇也时常牢记,只要他们还年轻,他们就能去改变,去改变一切,即便是不平凡的路。
人们常说,相识是缘,相爱十份,从相识到恋爱就是缘分,史宇和胡蝶的恋爱似乎也见证了这样一句过来人都曾深刻体会的话。真心的祝愿那些在大学里恋爱的学子,毕竟,在你们毕业时,没有找到工作,但至少能找到一个喜爱的人,这也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小说中故事均来自身边琐事,小说中人物名字均属于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真无恶意,请勿对号入座。一直以来,笔者都是以一个体育写手的身份面对大家,有好友曾问笔者为何不尝试一下写写小说,当初没有在意,可后来,自己心里有一些故事,的确需要用笔来把他记录一下,于是,便产生了写小说的冲动,《被遗忘的青春》作为笔者的第一部chu女之作,最初,起名为《一起走过的日子》,可由于已经有作者用了这个书的名字,后来再想,便想出《被遗忘的青春》这个小说名字来,因为,如果我们不去回忆我们的故事,我们的故事一定会伴随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飞速变化而被飞逝的时光所抛弃,很难再找回旧时的属于自己的经历,感叹时代风云变换的同时,也在感叹时光的流逝,我们作为是被称为“被遗忘的一代人”,本小说主要是想表达我们这群被称为蚁族一代的主流思想和生活状态,面对就业难,买房难的80后,时代赋予使命的同时,也在赋予磨难,诚然,作为笔者的首部作品,难免会有不足的地方,其中不足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点,笔者定会并在以后的作品中加以改善,从而到达让绝大多数读者满意的目的。
谨以此小说献给所有为找工作而困惑的80后们,希望你们在看到此小说时,能把你带回大学那段难忘的经历,也好在困惑之中有一丝解脱,茫然之中有一丝开阔。
2010年3月笔
第一章 成长的记忆
在一座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位身穿整洁却不夸张的同学,正安静的坐在一张课桌旁,头低偏着,磨损的笔随着习惯写字的右手不停的挥着,左手还时不时的扶一扶鼻梁上的一幅小眼镜……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参加高考了。(平南文学网)
他名叫史宇,男,曾就读于一所公立高中,头一年参加高考的史宇大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韵味,心态极其平常,后来填报志愿时需要估分,史宇对比了高考答案后,自信满满,觉得自己肯定能上本科,而史宇估计的分数也比他的好友元寄高出20多分,史宇和元寄是原高二。六班最要好的两个同学,史宇是在高二的时候转到元寄班上的,高一时,史宇分在高一。七班,但由于高一。七班是一个文科班,史宇虽然酷爱文学,但由于从父母那里得知,理科以后就业面要宽广,于是,便在高二时选科的时候选择了理科,自己也因此转到了理科高二。六班。
后来,巧合的是高二六班的班主任竟然就是史宇的隔堂表舅姜如南,虽然很少来往,但毕竟也算是县城里的一个亲戚,史宇也因此享受了最惠照顾,初到六班就被特殊照顾,被安排在第一排和元寄同桌,第一排的位子是极其特殊的,因为全班同学的位子,每周都需要轮换,而第一排的位子,却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后来,那个第一排的位子便被同学们视为关系户和优等生的代名词,因为只要那个家长的父母请上姜如南去餐厅吃上一顿,回来他的孩子准会坐到第一排。
元寄坐在第一排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父母的请客吃饭,而是由于他的成绩特别出众,并且他的身材又比较矮小,故而,他便被姜如南安排在了第一排,而史宇,一位刚转过来的学术,自然谈不上成绩好坏,大家也都不是很了解,可却被姜如南安排在了第一排,一时间便风声四起,也不知道是谁透露了这个消息,姜如南是史宇亲戚的传闻不胫而走。而后来,史宇也向同学们证实,称班主任就是自己的亲戚,传闻也算尘埃落定。
高二开学的第一堂班会课上,班主任姜如南走进教室,霹雳哗啦一番话过后,便微笑着说:“今天,我们欢迎几位,分科转过来的学生,大家鼓掌欢迎,请他们做个自我介绍吧!”说完,手也跟着抬起,伴随着同学们的掌声,也一同鼓起掌来,眼睛还不住的扫视着我们这些刚转过来的“新生”,此时,史宇才得知,转到六班来的还不只有他一个人,可鼓掌了半天,也没有谁上去,而此时的表舅又在盯着自己,心想,总还是要配合他的工作吧,不能让他失望啊,于是,史宇立即站起来,离开座位,走到了讲台上,带着一丝紧张,笑着说道:“我的名字叫史宇。”说着便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了自己的名字,写完转过身,接着说:“很高兴来到六班这个新的集体,希望以后我们快乐成长,共同进步,谢谢。”话刚完,便迎来了班上同学热烈的掌声,随后,史宇回到自己的座位,而其他新来的同学也接着做自我介绍。
这时,史宇回到课桌,旁边的元寄赶紧凑合了过来,说:“史宇,这个名字好记,我叫元寄,以后,我们是同桌了哟!”,“恩!”史宇点点头,同时开始整理自己的书本之类的东西,而此时的班会课中的自我介绍环节也已经结束。
时间飞逝,史宇和他们的同学继续着高中“三点一线”的同时,转眼一个月的时间也就过去了,班主任姜如南在一节班会课上严肃的宣布,即将举行高二新学期的第一次月考,而此时的史宇,由于才转过来一个月,对于班上的一切都还显得那么的新鲜,当听到第一次月考的字眼时,也没有往心里去,可是瞬间又担心起来,因为,姜如南是自己的表舅啊,如果考砸了,回去他一定会跟自己的爸妈说的,同时,还会被班上的同学看不起,也会给表舅少面子,于是又多了几分担心起来。
“准备的咋样?”下课后的元寄,随口向一旁的史宇问道。“没底哦,哎!”说完,史宇便去上厕所了,因为,他心里清楚的很,作为班里像元寄这样的高手来说,月考也只不过是一次练兵罢了,考个前几名那时板上钉钉的是,问其史宇,也只不过是想在史宇这里找点自信罢了,难得跟他谈,想着想着,史宇的身子却已经到了厕所门口。
那个周末,公立中学高二的全体同学参加了高二年级的第一次月考。最后一堂一考完,史宇便约上元寄和班里的其他几个同学一起杀到学校附近的一间黑网吧,打开电脑,玩起当时刚风靡全球的冰封王座来,这款游戏与其他游戏不同之处,它是属于竞技类,史宇尤其喜欢操控里面的兽族,因为兽族在这款游戏中,兵种类型属于前期,尤其首出剑圣的骚扰战术,经常令对手在比赛开始几分钟后便宣布投降。史宇算是玩这款游戏的高手,正是在他的带领下,元寄和班里的其他同学也开始喜欢上了这款游戏,没事的时候总会出来切磋一把。而时不时的笑声和大喊声,也总会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回荡。虽然按照规定,学校附近不能开设网吧,然而,对于学校这个最具有市场潜力的地方,谁又能错过谋财的机会呢?史宇算是这里的常客,自从高一进校后,就已经来过这里很多次,他也已经不记得到底是谁第一次带他来这里的了,如今的他已经和这个网吧的老板混的相当熟悉,有时候还帮助老板照顾一下店面,而老板有时也对史宇格外的关心,如同亲戚一般。而史宇如此的对游戏着迷,还得从他小时候说起。
……
史宇从小喜欢看卡通漫画和动画片,《黑猫警长》、《叮当机器猫》、《葫芦娃》等等这些看了一遍都还不闲够。后来慢慢的从看动画片,变成了操控动画片,史宇从此便喜爱上了玩游戏,史宇上小学的时候,大陆电脑还没有那么普遍。网吧更是少之又少,游戏厅成了史宇和儿时伙伴最喜欢去的地方,一元钱买5个币,投进游戏机里,便能够控制游戏机里的人物,这对于年级小小的史宇来说,是生下来最具有吸引力的事情,每天都会花一点时间跑去玩一会,然而,好景不长,史宇经常去游戏厅的事,被史宇的爸妈知道了,回家挨过一顿暴打过后,史宇再也没有去过游戏厅了,史宇的爸妈看见史宇再也不去游戏厅,又加之学习成绩有了进步,便为他买了一台小霸王学习机,一张8位游戏卡插进卡槽,便能在家里享受游戏的快乐,在家就能玩游戏的史宇,更是高兴万分,因为,不但不必逃避父母的追讨,还能免去自身财务的输出。
史宇的爸妈是个生意人,整天忙着做生意,而爷爷奶奶又死的早,史宇是家里的独生子,其实他的父母本打算再生一个,可是由于国家计划生育的政策,只能生一个,因此,史宇经常是一个人在家里,而父母忙于生意的同时,也束缚了对史宇的照顾,自然而然的史宇便和外面的孩子打成一片,也就跟着这跑,那跑的,跑去游戏厅更是家常便饭,父母给的买吃的零花钱,也被史宇积攒下来用于了玩游戏。无奈之下,史宇的父母便决定给他买一台学习机,目的是让他一边学习,一边玩游戏,可史宇那里有学习,打开就是玩游戏,学习机也因此变成了游戏机。
史宇,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小霸王学习机中的游戏对于他来说,显得毫无难度可言,几个回合下来,便能通关,魂斗罗,超级玛丽,坦克大战,这些画面粗糙,却绝对不弱智的游戏,在史宇的眼里,即便是难度不大,但也算的上是经典。而喜爱玩游戏的他,学习成绩却也没有落下。
懵懵懂懂、自由自在的度过小学后,史宇顺利的考进自己镇上的一所初中,在初中,史宇喜爱上了足球,其实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喜欢,因为当时的中国甲a联赛搞的异常的火爆,而当年的那支省队,更是让当地所有的球迷着迷,年纪小小的史宇,随时能在耳边和电视画面中感受当时的足球氛围,只是由于年龄还小,还不足以领会足球的内涵,因此,那时的史宇,对于足球的喜爱也只算是启蒙。
然而到了初中,史宇和他们的同学们便加深了对足球的印象,初二的时候,正逢2002年韩日世界杯,从来都没有进入过世界杯的中国队,在神奇教练米卢的带领下,神奇的进军韩日世界杯,中国足球到达**,全国上下掀起一股足球旋风,世界杯的也在哪时被史宇铭记于心。世界劲旅巴西队被分到同中国一组,这让史宇和史宇的同龄人,对巴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4大球星的联合表演最终4比0完胜中国,史宇无奈的接受输球的同时,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巴西是一支强队,对战英格兰的那场比赛,可以肯定的说,就是小罗一个人将英格兰送回了家,一个助攻,一个任意球直接破门,小罗被史宇牢记于心,巴西队获得世界冠军,而史宇也喜爱上了巴西队,喜爱上了足球,经常在放学后,便邀请同班的同学到球场上一展脚法,由于其自身的领悟力,加之喜爱度,史宇的足球技艺飞速提高,同学们常用踢得很棒来形容他的球技,而史宇因此还被选进校足球队,成为校队的一员,去参加当地的一场足球友谊赛,对于胜败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能代表学校参加这样的比赛,史宇因此而自豪了很长一段时间。
紧接着,史宇一边享受着足球的快乐,一边快乐的学习,最终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领导录取通知书时,得到了史宇爸妈格外的夸奖,因为自己的孩子不但顺利的考上了县里的高中,还比邻居张阿姨的孩子李果高出10多分,而李果差点不能进县中。
李果和史宇是邻居,从小学一年级就是同学,上学放学都是形影不离,平时里,李果的学习成绩都在史宇之上,而李果也理所当然的成为史宇父母拿来对比的对象,每次教育史宇的时候,都会说:“你看人家李果多有出息,哪像你……”而每次,史宇最烦的就是父母这样把他拿来同别的孩子比较,虽然当时很烦闷,但是,过后又还是会听从父母的话,慢慢的史宇便在心里形成一个意识,那就是要好好的表现自己,不能被父母看不起。
而如今史宇以高出李果的成绩考上县城高中,史宇的父母感到惊讶的同时,也不停的夸奖着史宇,而史宇也凭借自己的表现改变了他在爸妈心目中是个不听话的孩子的形象,也改变了周围人对史宇贪玩的看法,而此时的张阿姨便闷闷不乐了,因为历来都是以李果比史宇优秀而感到骄傲自豪的张阿姨,始终不能接受史宇超越李果的现实,于是狠狠的批评了李果,又将史宇拿出和李果对比,苦口婆心的说:“李果啊,你连成绩没有你好的史宇都不如啊,人家历来成绩比你差,可如今这升学考试,怎么就考到你前面了呢?哎!哎!哎!”可是李果是一个却是一个自尊心比史宇强很多的孩子,他怎么能经得住他母亲这样一说呢?便立即大哭了一场,从那以后,李果便把张阿姨的话听在耳边,记在心里,并因此也在也没有和史宇来往过。
第二章 可悲的高中历程
高中开学的日子到了,史宇的心情无比激动,史宇进高中的第一天,他的父母也一同前往,买了很多东西,全部和日常生活有关,自己的儿子第一次离开父母的身边,难免会有些担心和不舍,亲自送到学校自在情理之中。忙活了一阵子后,见该买的买完了,史宇的父母便要离开,临走时,对史宇说:“史宇啊,你要好好学习啊,听话,将来考一个大学,为爸妈争气啊!”而此时的史宇,那里听的进父母的话,仍然沉浸在作为一个新生对高中校园的好奇之中,头微微的点了一下,眼睛却早已关注周围的事物去了,父母见状,觉得估计史宇是还不懂事吧,也只好无奈的笑一笑,然后便离开学校了。
……
史宇的父母,是高中文化,但由于他们那个时代的原因,他们没有能够如愿的进入大学学习,也没有像样的工作,但是,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做小本生意,日子不算清贫,比起那些供不起孩子上学的同龄人来说,史宇的父母,算是一个能干人,但是,他们心里清楚,即便是做生意能混一口饭吃,可是,相对于那些通过读大学找到有稳定职业的人来说,史宇的父母却显得很自卑,因为,在他们读书的年代,考上了大学的人,在后来都混得都很不错,有的进机关,有的进单位,有的进大公司,而自己没有能够考上大学,就只能过着自己简单的生活,而自己又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命运安排,为此,一心想改变命运的他们,将史宇变成了他们寄托自己希望的对象。
早在史宇上小学时,史宇的父母还并没有意识到关于孩子将来的打算,因为那个时候,孩子上学的压力还小,对于年轻的他们来说,算不了什么,况且此时史宇的花费也很小,日常开支也就小,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史宇的父母慢慢的意识到,如果将来孩子跟一样自己没有出息,或者将来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却因为没有钱而上不起大学,那么,将会是令人害怕的结果,要完成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孩子必须要上大学,然而上大学又必须要钱,因此,在那个时候,史宇的父母,便意识到自己应该考虑为孩子上大学而攒积学费的事情。
总之,史宇算是为他们争了气,考上高中至少与他们的希望也更进了一步,即便是忙于生意的父母最终还是因为史宇能顺利进入高中而感到格外的高兴。
……
史宇的父母离开学校以后,史宇回到了自己的寝室,见寝室还没有人,便躺下休息的一阵,后来等自己醒来时,寝室的同学都到齐了,相互认识过后,便开始了新的高中生活。
进入高中一个月后,史宇顿时觉得,高中生活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每天的生活还是跟初中一摸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自己远离了父母,一切都需要自己来完成,洗衣,理财,打理自己,这在以前完全和自己挨不了边的事,此时都的自己来做。高一的第一个月,史宇最是想念自己的家,想念自己的父母,第一个月月假,史宇也是早早的做好准备,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自己的父母,后来,史宇回到家,爸妈也是格外的关心,说长问短的聊起学校的事来,史宇第一次离家出走,第一次有想家的感觉,回到家里也变得勤快起来,帮着爸妈做起家务事来,以前光靠爸妈的史宇,现在变得格外的懂事,父母也觉得自己的孩子懂事多了,直夸个不停。而史宇也久违的没有感觉到家的温暖,没有感受到父爱和母爱,第一次觉得自己的父母很伟大,很了不起,同时也觉得自己的父母送自己上学也挺不容易,自己如果没有好好的学习,会感到很愧疚,这是史宇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
由于月假只有2天,是安排在周六和周日,学校要求全体学生周日就必须赶到学校,于是星期天的下午,史宇便和父母道了别,离开了家,回到学校。回到学校的史宇,感触颇多当晚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心里想着,只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找个工作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并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不会辜负父母的期望,想着想着慢慢的也就睡着了。。。。。。
后来,史宇的优异表现似乎也证明了他格外懂事起来,也不再贪玩了,学习也很认真,就这样,史宇良好的表现维持了一个多月,可是,再后来,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史宇和班里的同学都混熟悉了过后,加之又没有父母在身边的细心教导,况且大多数的同学又都在玩,又变得和以前一样贪玩起来,整天和班里的好玩的同学打成一片,但史宇虽然好玩,但学习成绩也还很不错,课本上的内容,不用老师是讲,自己都能明白,而那些古董的老师,却总喜欢照本宣科的按照课本的内容一字不差的讲给学生听,直讲的下面的学生昏昏欲睡,就这样,开始对高中还报以兴趣的史宇,开始产生了厌学情绪,干有意思的事是史宇最感兴趣的,尤其和那群被称为死党的孩子也总能打成一片,原因就是他们也和史宇一样有很多爱好,喜爱看课外书,喜爱聊天,喜爱游戏,喜爱运动,喜爱足球,课余时间,总要在一起聊上几句,由于有着共同的爱好,史宇和他们便经常走到一起,每周末,他们一起踢球,一起去学校附近的那个黑网吧玩游戏,总之,没事的时候,他们一伙总会去玩上一把,红警,星际,ps足球,他们玩的不亦乐乎。
就这样,史宇完全就是在一种快乐和松懈的氛围之中度过了自己的高中一年纪,而此时的他似乎也把当初好好学习考大学的事情,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也许,在他的心里可能是认为现在也才高一,考大学应该是高三的事,自己现在担心大学算是早了点儿。
……
视线又把我们带回到在那个附近的黑网吧里,史宇和元寄还在玩着那款新的游戏——冰封王座,这款由美国暴雪公司推出的游戏,一推出便受到了玩家们的喜爱,尤其对于像史宇这类只爱玩竞技游戏,不喜欢玩网络升级游戏的玩家来说,更是爱不释手。其新异的英雄对抗模式,加上优质的游戏画面和逼真的英雄角色,史宇和元寄他们几个,都被深深的吸引住了,从那以后,史宇和元寄他们每周周末,没有课的时间,他们便都跑到那个网吧去对战一场,杀个昏天黑地,不分出胜负绝不走人的他们,经常一玩就是几个小时,结束了后,还会在路上边走,便讨论其自己的战术,以及一些游戏技巧来,总之,史宇和元寄他们在每个周末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打发时间的。
史宇就读的那所中学,还是有值得赞扬地方,那就是严格的管理还算是到了位的,而此时严格管理的学校似乎办的更像是企业,老师就是老板,学生就是员工。教师不是教育者,更多的是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学校采取封闭式管理,周一至周五不准住校生不准出校门,因此,史宇他们平时就没有去网吧,加之高二繁重的学习任务又腾不出多余时间让他们玩耍,就唯有周末可以尽情的放松一下。
转眼,到了周三,上周末的月考成绩已经出来,元寄不出所料,考的还不错,全班64个同学排名第12位,而史宇也考的还算可以,排名全班第22位,更何况,这才是高二的第一堂考试,虽然成绩下来,史宇自认为考的不错,但姜如南还是将史宇叫到了办公室,表情显得很严肃,很生气的样子,说:“史宇,你怎么才考这么点分呢?你还是坐在第一排,你怎么对得起你这个位子?”姜如南那是想责怪史宇没有对得起那个位子的意思,他分明是想说,“史宇,你怎么对得起,我这么照顾你呢?”当然,史宇并没有明白姜如南的话,只是低着头,一声不吭,心里只觉的就应该是自己的错,姜如南一番批评过后,让史宇表了态,史宇地声说道:“由于没有认真学习,致使学习成绩不理想,得到老师的批评,自己决定从此改成错误,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史宇觉得姜如南还是给自己面子,因为他并没有提出会将考试的成绩告诉自己的父母这件事,而这次史宇也算夺过了父母的责怪。而姜如南听了史宇的表态过后,心里相当满意,顿时便有了几分自豪感,我的侄儿子嘛,那肯定还是不错的,心里直乐个不停。
后来,史宇接受完批评过后,回到了教室,坐在课桌上,拿出书,认真的做起作业来。其实,史宇的父母给姜如南早就打过招呼,说要他好好看管下他们的孩子,让他好好的学习,毕竟还算亲戚,姜如南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在姜如南看来,虽然按照以往的概率,班上每年会有30个同学升入本科大学学习,但史宇的22名却也只能上一个二段本科,况且还要忽略考场上的临场发挥以及排在他后面的同学的努力。及早的给史宇敲响警钟,这也是作为史宇的表舅应该做的事,同时也好能史宇的父母有一个交代。
被表舅教训以后史宇,从此便减少了很多娱乐活动,加之当时中国球员姚明去了美国nba打球,一股姚明旋风迅速袭来,高中很多孩子,便开始喜欢起打篮球,以前和史宇一样喜爱踢足球的孩子,也开始改成打篮球了,因为,在他们看来,打篮球被关注度要高于踢足球,最主要的是有中国的篮球明星。可是史宇却没有改变,因为,他并不喜欢被人关注,自己始终还是热爱着足球,热爱着那个地球上的第一运动。但由于此时的中国足球已经发生了变化,国内足球市场一片狼藉,大多数人即便是喜欢踢球的也很少了。只是偶尔到球场上踢上两脚,很少能见那种痴迷的球迷。
转眼,史宇到了高三,即将参加人生的第一次大考,紧张和茫然开始充斥他的大脑,到底能不能考上,自己心里压根就没有底。就那样,带着老师的希望,父母的寄托,茫然而紧张的史宇参加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考验,而对于这次高考,史宇更是认为就是自己人生的大考,其实到后来,史宇觉得那场考试,比起后来他参加的人生大考却显得渺小的多,也只不过是一个通关考试而已,还真的算不上人生大考。
第一次高考结束,史宇为自己估了分,520分,而元寄估得相对保守点,只估了510分。姜老师将同学们的估分统计了出来,结果本科线就在510分左右,如果按照估分的成绩,史宇和元寄都将会升入到本科大学学习,史宇和元寄高兴万分,他们也约好了,决定填报同一所大学。
查分的日子到了,史宇迫不及待的打进热线,查看自己的成绩,电话那端在说了半天废话之后,冒出3个数字,512分,而本科分数线却是515分,就这样,史宇李本科分数线少了3分,他立即打电话问元寄,结果元寄考了523分,元寄只要志愿填低调点,进入大学是板上定钉的了。
高考的失败给了史宇惨痛的打击,从来都对学习报以顺其自然态度的史宇终究是品尝到了苦果。老师感到遗憾,父母感到失望,同学感到意外,曾经自以为是,桀骜不驯的史宇,还是被上天捉弄了一回。遭受如此沉重打击之后,史宇的自信心全无。得知成绩后的史宇,变得沉默寡言起来,感觉天都是灰蒙蒙的,整天都不出门,因为他害怕自己被别人问起考的什么大学而自己又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是好。
第三章 美好的复读时光
最终,还是史宇的父母给了他勇气,鼓励他复读一年,从头再来。而此时史宇若不选择复读,也可以上个三段本科,可是他又不愿意就读学费极高且是民办的三段本科大学,一是,学费太高,父母压力就会很大;二是,三段民办本科学历得不到认证,恐怕以后的工作不好找,读也白读。于是,在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下,史宇咬了咬牙,选择了复读,史宇的父母当然愿意孩子复读,只要孩子有这个恒心,为何不让他再拼一回呢?
那年9月,史宇的同桌元寄和隔壁张阿姨的李果都进入了大学,李果自从初中升高中那场考试被父母教育了一顿过后,从此,便很少看见他的人影,结果,三年下来,李果令人震惊的考进了一所重点大学。史宇一家人随时碰到张阿姨,都能看见她脸上得意的笑容,而史宇的父母,每次见到张阿姨,便躲的远远的,深怕碰见,那里还好意思跟她搭话,想当初初中升高中时,明明是自己的孩子考的比他李果高,可三年下来,人家李果已经考上重点大学,而自家史宇却要去复读,一下子感觉面子全没有了。
。。。。。。
视线又将我们带回到小说开头所说的那个正在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