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郭嘉无所谓的耸耸肩:“这个事情,以上的办法都是治标不治本,节流永远不如开源。”

    莫名其妙的两句话却也让大家都明白了过来,如何省粮食都不如从根源上来的好。

    “不错,陛下,现在国内大部分驰道已经修建完毕,帝国有大量的奴隶可以抽调去进行屯田,现在国内荒地有的是,都无人耕种,刚好可以扩大奴隶屯田的规模,现在只要抽出一部分财力购买粮食,应付了今年,明年的这个问题就不大了。”

    对于这个办法,众人一片赞同之声。现在荒地有的是,只要有人去耕种,大地就能长出粮食,这个办法还是不错的。

    “田丰,现在大概能抽出多少奴隶?”

    田丰计算了一下:“大概可以抽出八十万到一百万。”

    嬴啸也是崩溃,本来还打算大量抽调奴隶去东北地区和瀛洲挖矿呢,看来这些奴隶也要削减一些了。可是全民皆兵这是国策,是不可动摇的。

    “你们都回去,好好想想,有什么办法立即上书,朕也在考虑一下。五日后,在做决定。”

    这是个艰难的抉择,让嬴啸也不能马上下定决心。真是个麻烦的事情,集中了一大堆智囊片刻之间也不可能想到太好的办法。

    大家都清楚嬴啸的想法,这些参加训练的半大小子不能受到苛待。他们是帝国的明天,嬴啸不可能拿他们开玩笑,可惜这些人里,可以出谋划策,可以决战沙场,可以左右帝国的政局,可玩起钱财,除了杨松,他们都不是太精通。

    郭嘉走的时候,还是说了一句:“陛下何不召糜竺与何哲一谈。”

    这一下也提醒了嬴啸,糜竺是管着整个帝国的商业系统的,而何哲是农家的佼佼者,这些年在学宫讲学,也研究了不少有利农耕的东西。这两个人也许真的有什么办法也说不定。

    风起云涌 四百一十一章 厚积薄发

    更新时间:2009…7…9 22:56:14 本章字数:5307

    召来糜竺和何哲,嬴啸也说起了这个事情。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看法却惊人的一致,前期已经做了奴隶屯田的预备,只是现在发现有所不足,那么很简单,继续扩大就是了。

    现在奴隶有很多,嬴啸本来是想让这些人去挖矿,可这么多人抽调本事就是一个很繁杂的工作,而现在因为这个问题,训练的人数太多了,一下超出了大家的预计,也只好抽调一批奴隶先进行屯田了。

    而去挖矿的奴隶嘛,慢慢来吧。若一下子就抽调那么多奴隶去东北,路上的损失必然不小。

    “糜竺,现在各地能收购到足够的粮食吗?”

    “这不是问题,别说这点,就是十倍这个数字的粮食也买的到。现在国内吃饱饭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虽然发展没有前几年那么快了,可胜在实在。”

    说到前几年的发展,大家也都是有意的回避,为啥?因为前几年的高速发展资金来源都是嬴啸发动战争打劫来的,就算嬴啸不在乎,他们做臣子的还是要顾忌皇帝老子的脸面的。

    “陛下,臣这里也在试验一种新的水稻品种,若是成功,亩产有希望突破八百斤。”

    “在上田之中么?”

    “不,适用于任何水

    “那旱地呢?北方大部分地方都不适合成为水田的。”

    “臣正在努力之中,臣也召集了农家大量人员在不断研究。”

    “好,你们尽力,朕会全力配合你们。”

    何哲也是激动:“多谢陛下,陛下这些人给予我们的实在太多太多了。有陛下这般仁政在,实在是天下百姓的福分。”

    “呵呵,多弄点好东西出来,比说好听话实在。”

    “臣定然竭尽全力。”

    现在来说。还是扩大奴隶屯田的规模。在停止了对外地战争后,嬴啸也有缺钱的感觉了,稳固发展是好,可这缺钱的滋味可不好受啊。现在国库也还是很有底子的,这全民训练一项其实是可以轻松应付地,可是不能让他成为一个无底洞。

    现在只是勉强维持一个收支平衡的情况,嬴啸自起家以来,何时为钱发愁过?现在却陷入一个瓶颈了。平静的发展却让嬴啸现在头大了,当家不容易啊。

    现在大秦高昂的军费,有很多人在建议消减一些军费,却被嬴啸全部驳回。军队是资本,若军队糜烂了,那大秦也就不稳当了。现在外面还有天竺、安息、还是那不辨敌友的罗马、贵霜等等。

    现在看起来是四海平定、歌舞升平。可嬴啸却不敢有一丝放松。他的野心还大着呢,还的雄心壮志很大。每每对着那在不断完善的简易世界地图,嬴啸也在感慨,这世界真大啊,朕要全部征服他。

    可是也只是做做梦而已,嬴啸很清楚。现在地国力不足以支持自己的野心,就是一个安息,就要自己集中全部的国力了,那遥远的路程实在是可怕。幸好现在有了航海,否则嬴啸想都不敢想,那远征只能是梦想。

    最后嬴啸决定,抽调八十万奴隶,又一次建立了十个奴隶屯田地。这一措施,明年将会由这些屯田地输送到全国各地的集中训练地方。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全国有一百二十多万的奴隶在耕种,也是蔚为壮观。还有不可数计地奴隶在全国各地从事着各种体力活动,从修路开矿到房屋建设,河流水利。嬴啸让田丰大体估计了一下,帝国内的奴隶接近四百万左右,这已经是个恐怖的数字了。

    若是算上一些民间隐藏的奴隶,必然超过四百万之数。不断的从海外的运回无数奴隶,还在填补着这个数字。

    “陛下,大公主最近长易容出现在学宫之中。”

    嬴啸得报,看来自己猜测地不错。嬴洁这丫头看上陆逊那小子了。陆逊的底子他派人查的一清二楚。他也很看好这个小子。陆家是很识事务的,现在表面上看也是完全顺服帝国的统治。嬴啸也在考虑,若是让陆逊成为驸马,也算是对门阀的一个缓和信号吧。

    自己和门阀的对立是一直存在的,可现在是胜利者,门阀已经彻底的被他压制了。这个时候在放出信号,给门阀们安安心,让他们适应现在地生活,慢慢的收复他们。

    这门阀之事,任重而道远啊。想凭这一二十年消除门阀的影响力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将他们全部杀光,那也只能想想了。现在他们都顺服了,在挥动屠刀,那就是傻掉了。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对于嬴洁这丫头,她自己看上的才好,嬴啸对她是一种近乎变态的纵容。别人若是象这位主一样在皇宫中横着走,保证下场很凄惨,可就嬴洁却是安然无事。

    乌孙跑来请求和亲,结果是乌孙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在嬴啸这里,嬴洁的要求是没来由的同意,若是那天嬴洁说要星星,怕是嬴啸也要派人去摘了…………

    现在嬴啸害怕的是,嬴洁这个名声在外,这陆逊敢不敢要?不行就赐婚,这是如何地荣誉,也由不得他陆逊反对。本来担心陆逊已经婚配,派人一查,陆逊地未婚妻还没过门就死了,陆逊现在是个单身汉,也让嬴啸安心,他绝不会让嬴洁受一丝一毫的委屈地。

    虽然在考虑着政治因素,可嬴啸还是希望嬴洁自己喜欢,这才是最重要的。

    “好了,你们保护公主,平时不要打扰。也要给朕查清楚,这陆逊接近公主有没有什么目的。”

    “是。”

    下面的密探心中也是无语,现在的事情是。陆逊对嬴洁是躲躲闪闪,逃都来不及,何谈接近一说?现在完全是公主在倒追陆逊。不过这话他可不敢说,只要一说出来。估计第二天他就完蛋了,皇帝的面子他那里敢扫?

    “陛下,甘宁将军地奏报到了。”

    嬴啸一看,原来是造船的进度,现在不但在北方的船厂在开工,在南洋当地,甘宁也兴建了无数造船厂。在沿海地带,嬴啸也在不断的挑选水军。不断地扩大着水军的规模。

    炎黄430年就这么飞速的过去了,陆逊和嬴洁的婚事也被折腾的不耐烦的嬴啸定了下来。在新年之时得到这个消息,江东陆家自然是欣喜若狂,一旦陆逊娶了公主,那他们就是皇亲国戚了,对于陆逊的仕途。那自然也是一种无穷的助力。

    这个时候可没有宋朝以后对于驸马防范那么严格,现在地驸马是可以担任官职的。其实想想,能入皇家法眼的怎么会是庸才,若是将驸马都闲置了,真真可惜了他们的才华了。

    炎黄430年五月,陆逊与嬴洁大婚。这是一场盛事,整个长安城都在庆祝。嬴洁这位大公主虽然刁蛮任性,可她却是善良的,美丽的。帝国明珠也不是白叫地,现在这颗明珠却被陆逊摘了去了,让多少少年嫉妒到快疯狂了。

    出嫁头一晚,嬴洁却扑到嬴啸怀中,哭哭啼啼。让嬴啸一阵心酸,自己的掌上明珠啊。转眼间就要嫁人了。回忆以往,好像昨天,这丫头还是那个连走路都不稳当的小鬼头,跑来给自己的袍服上抹蜂蜜的小丫头呢。

    看着自己的女儿出嫁,这父亲地心中也是五味杂陈,实在是说不清楚。

    “洁儿,嫁过去后就别这么顽皮了。若是陆逊敢欺负你就给朕说,朕打他军棍。”

    “父皇……”嬴洁叫了一声,却又哭开了:“我不想离开父皇。”

    “傻孩子,你怎么算离开朕。你就在长安。随时都可以回宫,朕就不信。有谁敢拦着你。女子总要嫁人的,朕还担心你嫁不出去呢,可这转眼间,你就要嫁人了,实在想不到啊。”

    送走女儿,这一晚,嬴啸也没有休息好。不是因为国事的烦扰,只是因为这嫁女儿的父亲的心事…………现在帝国一切基本走上正规,国库的税收年年增加,所有的一切都在平安的发展。虽然事情不断,可都不影响帝国的平稳发展。

    西域那边还在和安息人对峙,可安息现在更主要地是和罗马打仗,也不可能抽调大量兵力来和大秦打仗。安息的使者也来和大秦表示希望能够和平共处,嬴啸当然是满口答应。

    可这样的和平又有什么用处?国家与国家之间那里来的永久的和平?一旦要开打,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只是看时机的事情而已。现在安息和罗马的战争可不是一两年就能得出结果的,他们自然也想寻求和平,避免两线作战。

    两个势力差不多的对手,那么这个战争就是拼实力,拼时间了。嬴啸地习惯是以强凌弱,就是攻打鲜卑,他也算是以强凌弱了。要不然怎么可能那么快地结束战争。

    而安息,却是与大秦相当的一个对手,战争必然是旷日持久地。要不然以嬴啸的性子,早就杀过去了。要打安息,必然攻击天竺为桥头堡与补给地。

    更重要的是,天竺这里有他的老冤家曹操,这小子可真是能忍耐。这么多年了,居然还能忍耐到现在。曹操了解嬴啸,同样嬴啸也了解曹操,他知道曹操的心愿必然会回国中原可你想回归中原,除了投降在无它法。天竺,那里虽然人丁不少,可惜历经战乱,只要朕做好了准备,也不会给你更多的时间发展了。

    朕已经准备了两年了,在有一年,在有一年,就可以让你知道厉害了。天竺,这似乎是个不错的地方,却注定要成为大秦的了。曹操,朕将再一次击败你,将你的美梦踏碎。

    朕和你永远不能共存,从你引入草原联军攻打长安就开始了。若在那之前,朕或许还能容许你投降,给你荣华富贵,给你施展才华的机会;可自那以后,就绝对不可能了,中原的事情永远轮不到外夷来做主。

    即便强大如安息,在不公正的对待炎黄子孙后,朕也要让他们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是多少嘛,那也就不用说了,朕看上了安息的土地与人口,也就这么回事了。

    “陛下,大皇子回到长安了。”

    “好,让他来见朕。”

    一别三年,嬴治现在身上也有了一种杀伐果断之气,可见在军中也是经历了不少恶战。

    “参见父皇。”

    “站好了,让朕看看。”嬴啸仔细打量了一下嬴治:“不错,治儿,你这些年的表现很不错。现在已经是十级军功爵左庶长了,就凭这个,你也值得骄傲了。”

    “是父皇照顾,若以真实军功而论,儿臣当不得这个爵位,多少比儿臣更有才能的将领却还在七,八级军功爵徘徊。”

    “呵呵,你是皇子,没点优惠怎么可能?而且,你是皇子,这军功爵却是必须的,不能丢了皇家的面子。”

    “儿臣惭愧。”

    “不错,你现在沉稳有度,当为皇子表率。你从小就锋芒毕露,这是好事,却也是坏事。”

    “请父皇训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好了,这些事情还是要你亲自去体会,去看看你母后吧,她可是想你的紧。在长安休息一段时间,徐州东海郡连云县县令出缺,你尽快去赴任吧。”

    “是,父皇告诫,儿臣谨记在心,儿臣告退。”

    看着自己的长子那中规中矩的小老头样子,嬴啸欣慰的同时在也想,自己是不是有点揠苗助长了?这十八岁的嬴治却象个三、四十岁的成年人一般。

    若每个皇子都象他一样,自己可就难以选择喽。这皇位只有一个,继承人却有一堆。不过这不着急,慢慢看,反正自己有的是时间。

    “参见陛下。”

    “你来了,伯言,朕知道你想去军中走一遭,你有什么意愿吗?”

    陆逊一听,心中也激动了。来了,陛下要给他派差事了,还是军队之中。看来这公主不是白娶的啊,少奋斗二十年啊…………

    “全凭陛下差遣。臣愿意当一马前小卒。”

    “你当小兵?那不是屈才了。”

    “皇子们都是从小兵作起,为何臣不可以?”

    “你和他们不一样,不过你若有这个想法,那自然也是很好的。你是学宫军学出身的,现在虽然有些纸上谈兵之嫌,可这纸上谈兵也是有门道的。做的好便是胜算,做的不好那就是失败的根源。”

    “臣明白。”

    “去吧,去横海舰队,甘宁那边正缺人手,你去当个百统,也算从底层干起了。”

    这下可是遂了陆逊的愿了,帝国水军现在才是有活的地方。陆军这边暂时是没有战事的,可水军那边时不时的就会和安息,天竺的水军冲突一番。对于沙场,一直是他向往的地方。

    可是国内一直太平,他也没有用武之地,可一旦到了舰队之中,那才是他大展鸿图的地方。他是驸马,自然消息灵通,看来陛下快要对天竺动手了,这也是他们的机会了。

    百统,百统官是小,可只要自己有才能,怎么可能没有出头的机会?这皇亲国戚的招牌可不是假滴。

    风起云涌 四百一十二章 将军决战

    更新时间:2009…7…10 20:59:27 本章字数:6262

    嬴治在长安休息了一个月。就准备去徐州上任。却被嬴啸叫来。

    “治儿。你这一县之的可有信心?”

    “有。”

    “很好。很干脆。嬴家子孙就需要这样的气概。现在不过是一县之的。以后也许是整个国家。”

    “父皇春秋正盛。正是时间。儿臣从旁辅助便已心满意足。不做其他之想。”

    “你这个孩子。哈哈…………”嬴啸一阵大笑之后:“治儿。你是朕的长子。若你对这皇位不感兴趣。那说出去谁也不信。你自幼老成持重。显的很有才干。这次去徐州任县令。依然是化名。朕不会给你任何特权。”

    “父皇且拭目以待。儿臣必不使父皇失望。”

    “好。朕便看看。你有多少本事。这治理一县。看起来似乎简单。可其实千头万绪。你要好好把握。对于你在军中的体验。你可有什么感触?”

    嬴治心中一转。看来是考校他了。看看他在军中是不是白混的:“启禀父皇。军旅之事。当以军纪为先。大秦军兵皆为国而战。比父皇尽忠。”

    “说点实际的。军队从不是为一个人而战的。他们是朕的全部子民。朕的江山而战的。若是全部军队只为朕一个人而战。那这军队的战力朕就要怀疑了。说说。你参与了对鲜卑作战。你来说说。我们是凭什么赢的战争的?”

    “我大秦的国力比鲜卑强出百倍。惶惶天子之师。三路齐出。鲜卑人连一路都应付不了。更不要说三路了。实在是因为我大秦的国力比他们强太多了。我们可以经年累月的作战。他们则不可以。”

    “恩。大体方向是对了。可是很多不足之处。朕提醒你一句。将军决战又岂止在沙场。”

    “请父皇训示。”

    “训示?没有必要训示。朕只告诉你朕做了多少准备。其他的你自己去想。朕在发动对鲜卑的战争之前。提前十多年。便派人掌握了草原的一切的形山川;提前五年。派人控制了草原的商贸;提前三年。一一发动战争。剪除了其他的草原民族。使其成为我大秦的仆从军;提前一年。准备了五十万奴隶与巨量的粮草金钱。”

    这一下嬴治便有如醍醐灌顶:“儿臣明白了。在攻打鲜卑之前。父皇已经胜券在握。经济上掌握草原。让草原人在您的鼓掌之中;消灭草原上其他小的部族。让他们从鲜卑的下辖者变成敌对者;掌握草原的的形。让鲜卑人失去最大的依仗;又准备了充足的战争资源。修筑道路土城。彻底的锁死鲜卑人的游牧环境。儿臣明白了。将军决战又岂止在沙场。”

    “很好。你很聪明。可我大秦的国力从那里来。就是百姓的支持。朕虽然是天下之主。却也需要百姓支持。若没有。我们的大秦王朝就是无根之浮萍。所以谨记。民心向背决定着王朝是否兴旺。如何的到民心。便从一县之民开始吧。”

    “儿臣谨记父皇训示。”

    “你去吧。连云县可不小。又有连云水军基的这个优势。现在的连云县有巨大的港口。人丁一直在增长。利用这个先天优势。让朕看看你有多少本事。”

    匆匆之间将嬴治赶出长安。踢去徐州为的方官。嬴啸也听到下面人说皇后对此多有不满。认为应该让嬴治多休息一段时间。她可是三年都没见儿子了。结果才回来一个月。又被嬴啸给踢走了。

    对于此。嬴啸呵呵一笑。做娘的还不都这样。心痛自己的儿子。这也没什么。徐州连云县虽然靠海。但却是帝国腹的。能有什么危险?何况有新补充的五十名虎贲卫在。嬴治想出事都难。

    三年前派给嬴治的虎贲卫士。现在只剩下不足二十。可见这沙场之上。嬴治也遇到了多少危险。若没有这些暗中安排的虎贲卫。怕是也死了两、三回了。

    “陛下。蒙翔求见。”“宣。”

    蒙翔进来施礼:“陛下。我们在天竺的人损失巨大。现在似乎曹操有所察觉。开始肃清内部了。”

    “呵呵。若到现在曹操还没有察觉。那他也不是曹操了。朕敢说。现在曹操在国内安插的奸细绝不在少数。蒙翔。你去查查。查出来先不要急着处置。尽量摸到他们的奸细源头。让这些奸细给曹操提供朕需要的情报。”

    “臣明白。”蒙翔自然明白。细作的作用就是刺探对方的情况。若他们给曹操传去错误的消息。就能让曹操犯错。一失足往往就是千古恨。一些细小的的方总也有他的作用。

    “西域那便如何了?”

    “还是老样子。打成一锅粥。我们的人已经成功的迷惑了安息人。现在安息人认为我们在全力镇压西域。在平稳西域之前。我们没有能力威胁到他们。”

    “很好。安息人的目光只要放到西边和罗马人的战争。那就是我们的机会。西域的驰道现在修建还算顺利。不用多少时间。西域就是一条通途了。”

    “陛下。这驰道的修建是不是太快了。现在因为驰道的修建。已经引起了安息人的怀疑。在这个战乱频生的的方。还在搞道路。实在不可想象。”

    “朕不是让你放出消息了吗。修建驰道是为了更有效的调动军队。剿灭西域叛乱。这就是我们的说法。至于安息人信不信。那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了的。”

    “是。”

    “蒙叔的墓葬都弄好了吗?”

    “陛下恩典。一切都好了。”

    “恩。改日朕去蒙叔墓上去一趟。好了。你去吧。不要耽误了。现在的每一刻。我们都在和天竺战斗。不能有丝毫松懈。”

    蒙翔走后。嬴啸又召来糜竺。这细作受到打击一事。估计糜竺这边的受损也不小。

    “子仲。你的人在天竺情况如何?”

    “还好。虽然损失了一些人手。可并不严重。曹操对于商人还算客气。现在天竺之中也急需这些商人带去的一些货物。即便强如曹操。也不能和佛教对着干。”

    “你的人和当的的宗教关系如何?”

    “陛下。我们现在对天竺的贸易。最大头是雕塑佛像交易。臣的人自然和当的的佛教关系很好。这次也是这些佛教徒的庇护。臣的人损失比较小。”

    这个嬴啸知道。天竺土的上。佛寺如林。佛像更是多不胜数。而大秦手工艺发达。雕刻木饰惟妙惟肖。这天竺的佛像现在有一半已经是进口货了。天竺人给出图纸。大秦商人就的生产。这佛像不止是木刻铜像。更在嬴啸刻意的引导之下。纯金佛像更在天竺大行其道。

    对于这个举动。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关系。还赢的了天竺那些佛教信徒的好感。可实际上曹操却是深感忧虑。铜与黄金被大量的铸造成佛像。这天竺的佛教徒是狂热的。他们甚至拿出自己的全部钱财来铸造佛像。

    曹操推行的是铜钱与黄金的旧汉朝货币制度。可在佛教徒的这般狂热之下。铜钱被融成佛像。黄金就更不用说了。这贵金属本就稀少。在大量被铸造成佛像之后。就更显的稀缺了。

    可对于那些狂热的佛教徒。曹操却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毁掉佛像。重新锻造成铜钱和金锭。宗教的力量在天竺实在太强大了。曹操不可能消灭佛教。除非他想天竺大乱。可这不符合他的利益。

    “粮食贸易进行的如何了?”

    “臣无能。这方面一直没有什么进展。曹操在粮食贸易这方面控制的极为严格。臣没有能打开口子。”

    “朕不怪你。粮食是国本。曹操又怎么会不重视。慢慢来吧。从下层官员着手吧。慢慢的给朕掏空他们。”

    “臣必然尽力。”

    “可惜换不到粮食。那现在天竺主要的支付手段是什么?”

    “现在臣的人只接受黄金和奴隶。其他的基本不要。而天竺现在成了最大的奴隶输出来源。”

    “天竺本就是奴隶制的。这些天竺奴隶表现如何?”

    “他们大都被安置到了南洋一带。还有一部分去了瀛洲那边采矿。基本没有送回国内的。”

    “你做的很好。朕也听说了。这些天竺的奴隶很好管理。很少闹事。只是不能让他们将佛教给朕弄到中原来。现在的佛教就已经让朕很难控制了。在加上他们。要不的啊。以后就照此处理。朕的帝国是不要佛教的。可是各的的土人奴隶嘛。却是很需要佛教。”

    “臣明白。”

    “我们必须更有效的打击天竺的政治经济。可惜曹操这老小子很精明。朕派去挑拨各的反叛的人效果不明显。而对于经济防御。曹操也有了一定的经验。也幸好他只是在天竺。若在给他二十年。这老小子又是朕的心腹大敌了。”

    “陛下。臣有一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

    “最近天竺那边的人屡次尝试从大秦商人们手中购买五牙巨舰。甚至是我们最先进的泰山战舰。”

    “恩。这有什么问题?”

    “陛下。这些巨舰建造殊为不易。天竺的造船业虽然也能造出来。可他们制造的质量却与我们的相去甚远。所以这些人想购买。必然是曹操指使的。想要填补水军之间的舰船实力差距。”

    “你有什么想法?”

    “臣的想法是。让商人们在暗中卖给他们一些战船。而这些战船都是有一些隐患。则以后开战。这些隐患可成为我军的助力的。”

    嬴啸沉思了一下:“想法很好。可是太危险了。曹操生性多疑。必然会派人对船只彻底检查的。天竺有造船的技术。即便远不如我大秦。可是检查船只的好坏与否却也不是问题。弄不好。我们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这个事情还是作罢吧。你也要告诫商人们。谁敢为了大量的金钱作出违背帝国利益的事情。朕不会轻饶了他。”

    “臣必然尽心。”

    “现在天竺已经开始限制我大秦商人了。这工作越来越不好做。你也要有充足的准备啊。”

    “是。官方虽然在限制。可是民间却已经有了臣建立的渠道。情报会源源不断的来的。”

    “商人们贡献巨大。这天竺的的图里就有他们很大一份功劳。你替朕封赏他们吧。”

    “为陛下尽忠是他们的本分。那里敢要什么赏赐。”

    “呵呵。那朕不是有功不赏了。这点钱。朕还不在眼中。你去吧。让他们给朕带来更有利的情报。你也要仔细甄别。曹操也不是好对付的。这些人之中必然有人已经被他控制了。别送来假情报。”

    “是。”

    三年聚集。嬴啸也就为的是这一天。准备三年。就是要一举击垮天竺。现在天竺的兵力不少。可战力却不如大秦士兵。可七十万的士兵那就是海潮。淹也淹死你。而且天竺刚刚统一不久。这些人里不乏英勇善战之人。还有曹操带去的一些中原之人。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对于小国家。嬴啸没有什么胃口了。可对于曹操这个老对手。他现在却是激动的很了。能在一次和他一决高下。对手难求啊。

    一年的时间。转瞬即过。这一年中。秦国也算稳步发展。四海安定了。而水军的建设也达到了一个巅峰。两百余条泰山巨舰投入水军使用之中。五牙战舰更是无数。水军的兵力也达到了三十余万人。现在大秦的总兵力接近百万。水军就占了三分之一。可见这些年嬴啸对水军的扶持是多么的不遗余力。

    陆的之上。十万破虏骑兵长途跋涉。也已经集结到帝国西南部乌戈郡(缅甸)。三十万步军也集结完毕。只等嬴啸一声令下。便登船出征。

    嬴啸虽然没有发出出征的命令。可水军已经开始将步军开始像乌戈郡运输了。伴随着的是大量的粮食辎重。所有人都在为这次出征做着准备。

    这么大规模的调动。自然是瞒不住的。曹操知道了自然是积极准备。他需要消灭这四十万秦军精锐。他是本土作战。自然有他的优势。可惜就是时间不够了。在过上几年。他就有足够的资本来反攻了。

    而现在。他也明白。自保有余、进取不足。因为他现在的水军完全不是秦军水军的对手。若是出征。恐怕不等进入秦国。他的士兵就要折损大半。还打什么打。

    秦国现在占据了水军的优势。却是在海面上横行无忌。让他一点办法都没有。的到秦军大量调动的消息。他自然也知道。嬴啸不会在给他发展的时间了。这几年。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战役。可他的水军建设却是很艰难。秦军的水军时不时的就出现一下。扫荡他的舰队。

    可怜他的水军不足以抗衡秦军水军。被打的只能龟缩在港口之中。两国的战争可以说早就展开了。而随着秦国在乌戈郡的大力开发。已经威胁到了恒河三角洲。这里是最富饶的冲击平原。可一旦开战。也将成为战火的最前沿。

    面对巨大的海岸线。曹操也是无奈。现在秦军占据了水军的绝对优势。可以在任何一点上登陆作战。而他却是防不胜防。在中原之时。他就吃了海防的亏。现在虽然做了精心的布置。可依然是不足的。

    秦军现在开始大规模调动了。这形势是一触即发。虽然还不知道嬴啸准备什么时间开战。可是这势头却已经露了出来。秦国已经将锋利的武器露了出来。随时会扎入他的胸口。

    这般无奈之下。曹操决定主动出击。不能坐等。他要掌握战争的节奏。若是一味固守。那么他就输定了。

    长安之中。嬴啸几乎是同时的到一好一坏两个消息。好消息是出使罗马的使者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与罗马建立了联系。现在回来禀报了;坏消息是天竺军主动出击。起兵三十万。侵入乌戈郡。一路势如破竹。直到钦钝江边。现在与秦军对峙了起来。

    听到这个消息。嬴啸也是大笑不已。让人奇怪。怎么前方打了败仗。嬴啸却大笑了起来?这其中有什么玄机吗?他们实在搞不懂。

    嬴啸开心的是。曹操居然主动出击了。乌戈郡原先是蛮人的的方。在这里的蛮人已经完全被帝国同化了。而在这里作战。就变成了嬴啸本土作战。曹操的远征了。

    帝国的水军正在源源不断的将士兵是辎重向着乌戈郡集结。曹操想闪击。拿下乌戈郡的计划必然失败。马超的十万破虏军可不是摆着看的。南罗水军基的也停驻着五万水军。数百条大小战舰。随时可以投入对曹操的作战。

    这一下。虽然曹操初期打的很顺利。可到了钦钝江。他将在无法寸进。想闪击拿下朕的领土。你还办不到。既然让你拿下乌戈郡也没什么关系。只是多费点周折。曹操。就让你知道知道。现在的大秦是多么的可怕吧。

    炎黄历431年5月。嬴啸宣布了对天竺的战争。其言天竺人犯我国境。杀我子民。罪不可赦。朕当起天子之军。吊民伐罪。以讨外夷。保我大秦之威。护我大秦子民。

    派遣左将军徐晃、右将军魏延、虎贲将军郝昭各自统带一军。从海路赶往南罗。到了乌戈郡。皆听从破虏上将军马超指挥。又令镇军将军兀突骨带领三万士兵南下。增援乌戈郡防务。同时命令横海将军甘宁主力前往南罗水军基的。保证海路运输的畅通。同时摧毁天竺水

    这一举动。标志着大秦与天竺的全面战争拉开了。

    风起云涌 四百一十三章 塞里斯见闻

    更新时间:2009…7…10 22:20:57 本章字数:5160

    在过去的一年中,嬴啸不断的调集军队向乌戈郡移动,现在乌戈郡之内已经有十七、八万秦军士兵了。虽然开始被曹操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是回过神的秦军却将曹操军死死挡在钦钝江。

    这个时候在派出援军之后,嬴啸发出圣旨,指示马超,不要打的太猛,将天竺军拖在乌戈郡内,不要怕乌戈郡打烂了,打烂了可以再建设,等到援军到了,一定要将这三十万天竺军吃掉。

    曹操这几年的准备虽然也有了接近百万大军,可是他还要防备安息人,即便他与安息人签订了和平。可他若是不防备是不可能的。而天竺后孔雀王朝疆域也不小(现在的印度),各地还要分派驻军,曹操最多也就拿出五十万军队随意使用,当然若是打急了,也不好说曹操能拉起多少部队。

    不管怎么样,吃掉这三十万天竺军,绝对是对曹操的一大打击。可是如何吃掉这些人呢?这支远征军的统帅,却是化名的夏侯渊,这可不是个好对付的对手。

    “陛下,左凡等人已经到了。”

    一听是出使罗马的这批人回来了,嬴啸也停止了自己的思想:“宣。”

    等这一群人呼啦啦的进来,可以看的出来,这次历时两年多的出使,他们是吃了不少苦头的。

    “众卿辛苦了,这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吧。”

    为首地左凡越众而出。回答嬴啸的话:“路途遥远,这是必然的。所幸托陛下鸿福,侥幸完成了此次任务。臣等已经和罗马皇帝谢普提米乌斯?塞维鲁有了联系,罗马皇帝也同意了与大秦互通,并派出使团。现在也到达了长安。”

    “那就好,朕一直担心,在这一路之上,你们会受到安息人的刁难。”

    “启禀陛下,安息人纵有刁难,我等却化险为夷,全仗陛下声威。”

    “好了,别说恭维话了。你们留下了多少人?又了解了罗马帝国多少情况?与罗马皇帝达成了什么协议?”

    “都在奏折之上,臣等也仔细的记录了在罗马地见闻录,只等陛下垂询。”

    “很好。你们的功绩不亚于前朝博望侯张骞,甚至超越了他。好了,将你们的折子呈上来,去休息吧,朕会随时询问你们。”

    众人下去之后。嬴啸让人给予他们封赏,让沮授去接待这些罗马使者,自己却看起了这些奏折已经他们所见所闻的罗马风情。

    这罗马的皇帝不叫皇帝,叫凯撒。又有元老院这么个皇帝之外的权威组织存在,也有效的遏制了皇帝一人独大。嬴啸是相当惊讶,这个元老院的权力居然如此巨大。派遣与迎接大使、任免地方官员、指导战争、分配公共基金,简直可以和皇帝相比了。

    这是个诱因,这元老院权力如此之大,必然会与皇帝有冲突,这是个很好的突破方向,嬴啸考虑的却是寻找罗马地弱点。

    而现在的罗马帝国和大秦是亲善的,就在五十多年前罗马凯撒奥勒留?安东尼就曾派遣过时节来到过汉朝,想与中原进行贸易,可却被安息人阻挠了。安息为了独霸丝绸之路的利益。不但阻挠着大秦,一样阻挠着罗马。

    而塞维鲁提高税收的政策毁灭了经济,他在元老院中安插军人地做法戏剧性地改变了元老院的特征。他建立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使罗马社会阶层间的流动变得毫无可能。罗马也进入了“军营皇帝”时期,这时候罗马内政陷入混乱,经济崩溃,又雇佣外国军队,不断发动战争,现在也和安息人打成一团。

    现在双方在两河流域叙利亚地区打成一团,谁也奈何不了谁。而这个时候大秦的使者到访。也给了塞维鲁一个很好的机会。他敏锐地发现。只要能展开与大秦的合作,首先可以从商贸中获取很大的利益。来补充他国内现在糟糕的经济。

    更重要的是,他得知了大秦与安息也不友善,双方虽然没有开始战争,但是完全值得拉拢。使团随行的六百名战士在使团首席武将吕蒙的带领下也显示出了大秦的军威,让塞鲁维更认为有和大秦结盟的必要了。

    他本就知道中原王朝是一个庞大地帝国,不管他是汉还是秦。只要有利用价值,他就不吝惜与其合作,毕竟这东方大国离自己很遥远,不会威胁到自己。

    可惜现在东西方的交通被安息彻底阻断了,安息人为了独占东西方贸易,也同时触怒了嬴啸与塞鲁维这两位东西方最强大两个帝国的老大。

    而由于安息与罗马比较近,他们之间的战争也有一段时间了。而随着大秦的崛起,不断的扩张,也逐渐接触到了他们。也就是这个时候比较紧张,要不然傲慢的安息帝国皇帝万王之王阿尔班达皇帝才不会对大秦保持一个和平的政策呢。

    根据奏折来看,罗马是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其领土巨大,军队强悍。塞鲁维执政期间虽然不断发动战争,削弱了罗马帝国的力量,可这悠久地大帝国,却依然是巨无霸。

    而现在双方只是建立了一个最初步地联盟,具体的事情慢慢谈。这次塞鲁维派来使团,也是在考证大秦帝国地力量,看是否值得与大秦结盟。毕竟他对大秦的了解太少了,怎么能贸然决定?

    这次若能建立相互的了解,那么就很有可能达成一致,对安息帝国的作战,将成为这两个庞大帝国地合作。到时候。安息就是强大,可又那里能架得住两个巨大帝国的两面夹击呢?

    安息皇帝阿尔班达极力阻挠东西方的交通,可他还是想不到大秦的航海已经到达如此的巅峰,他依然没有拦住。东西方两个最强大地帝国相互接触已经势不可挡。

    幸好现在秦国开始与天竺作战,在得知秦国与罗马有了接触以后。阿尔班达也有点坐不住了。他立即派人去了天竺,他将提供天竺一定的帮助,希望他们能拖住大秦,直到自己打败罗马。

    天竺当初他视作自己的势力范围,结果天竺却独立了出去,让他很是气愤,却忙于对付罗马,没有时间理会。但是对于天竺的使者,他却从来没有一丝客气。现在时过境迁,他却要天竺改变策略了。

    他也明白。秦国对他并不友善。西域那边他的人还在大宛,秦国的军队就在大宛旁边驻扎,随时可能打起来。虽然现在他已经和大秦达成了初步的和平,这两年,大秦也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可他更明白。和平?连签订了盟约的和平都随时可能被摧毁,更不要说安息和大秦之间那脆弱的和平意愿了。

    哈德良?希尔班作为罗马使团地团长,拥有全权与大秦帝国谈判的权力,现在他也被大秦帝国的富饶美丽所震撼。更被长安的繁华富饶震惊。

    “瓦里安,你说,这东方塞里斯人(罗马人称呼中国人为塞里斯人)能成为我们的盟友吗?”

    “公爵。现在我们只是看到了秦国地民众,以及他们的首都,可他们的军队呢?我们只看到了禁卫军这个仪仗队,这些人是不能代表军队战力的。我们凯撒需要的是一个强大的盟友,而不是一群羔羊。若他们地军队没有什么战斗力,那么我们只能将塞里斯人当成贸易伙伴了。”

    “可在罗马。我们不就见识了他们的军人了吗?我敢说,那是我见过的最精锐的战士,比我们的战士丝毫不差。”

    “几百精锐很容易选择,可一旦秦国参战。几百人又有什么用?我们没有亲眼看见,又如何能知道秦军是不是都和他们一样精锐你?我同意您的看法,吕(吕蒙)的士兵都是最好的,可是其他的呢?”

    “是啊,希望这些塞里斯人不要让我失望。”

    “公爵,其实你也不必太担心。战争从来不能寄望于别人,还是要靠我们自己。至少我们现在可以知道,塞里斯人这里有丰富地物产,可以进行大量的贸易来填补国内的财政问题。而看起来,塞里斯人的航海技术已经超越了我们。这说明他们是有智慧的。应该可以成为我们的助力。”

    “希望如此吧,凯撒这些年的战争太多了。长久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一切为了帝国。”

    “一切为了帝国。”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也结束了他们的谈话。

    现在这样的结果也不错,他们统称中原人为塞里斯人,这些塞里斯人会制造那华美的丝绸,精美地器皿。而在长安,东方地建筑风格也深深的让他们惊讶。虽然他们是罗马人,总认为罗马城是世界第一地,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长安城实在可以和罗马城媲美的一座辉煌的都市。

    就看使团下面的那些人,已经被精美的东方食物迷失的完全失去了风度,看他们的吃相,哈德良都觉得丢人。不过感慨之余,他一样是被这些美味的食物征服了,也是一样的风卷残云,只是这手上被塞里斯人称做筷子的东西实在难用,不如直接用手。

    今天进城的时候,他已经仔细观察过,这长安之中,士兵很少,难道这长安是不设防的城市吗?塞里斯皇帝嬴啸就这么自信?他不怕有叛乱吗?对于他们进城的盛大欢迎仪式上的出迎禁卫军,他也是印象深刻。他们以罗马的情况来衡量了秦国。罗马的仪仗队是不参与战争的,可大秦的不一样,禁卫军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

    先不谈这禁卫军的战斗力,就他们的装备而言,那精美的甲胄和武器,精美的简直就是艺术品,他实在想不出来,穿着这样的艺术品怎么上战场。若有机会,他倒是很想收藏这样一副铠甲兵器,看起来至少赏心悦目。

    这些仪仗队的士兵个个是威武雄壮,可哈德良还是不放心,这军队要如何见识?本来以为一路之上必然有机会看到秦国的军队的,可却根本没有看到什么军队。所过之处,都是秦国的民众对他们进行惨无人道的围观………………

    叫来副使瓦里安:“我们如何达成凯撒的这次任务?两天了,我们只是在长安享受。虽然这里的食物很好,若有可能,我倒是想在这里定居,可罗马现在正在和安息打仗,每天都有战士死去,我们要早点完成任务啊。”

    “公爵,现在还没有考察清楚秦国的实力,您也不能太贸然的作出决定啊。我们和安息人战斗已经很长时间了,不在乎这一点时间,您听我的,我有预感,这东方塞里斯人在将来,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惊喜“你是有什么消息了吗?”哈德良急忙问了起来。

    “是的,刚才在宴会上。他们的人透漏出一个消息,现在秦国出动了五十万士兵在和南方一个叫天竺的国家打仗。”

    “五十万,可真不少啊。那秦国有多少人?多少士兵打听清楚了吗?”

    “公爵您不能着急啊,我们初次到秦国,才两天,怎么能那么快就知道呢。现在我只是知道,秦国的疆域一点也不比我们小。其他的情况也要慢慢打听。”

    “那你加紧吧,我知道你的能耐。在觐见秦国皇帝之前,一定要有大体的消息。”

    “其实有一个好地方,我已经问明白了。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去打听消息。”

    “什么地方?”

    “学校,长安这里有一个秦国最大的学校。据说现在秦国已经将学校制度推广到全国。他们的教育水平很不错,这也是我确定秦国能带给我们惊喜的一个原因。”

    “什么?全国?那就意味着不但是秦国的贵族,连平民也能接受教育?”

    “应该是如此,今天我在秦国官员的陪同之下参观了长安的学校。我估计,里面至少可以容纳三万人。”

    这下让哈德良也是惊讶,能容纳三万人的学校?这在罗马城都是做不到的,这秦国,还真是让人惊讶,如其表面一样,这是一个辉煌灿烂的文明。

    “你有什么计划?”

    “我已经和秦国的官员商量好了,后天我们就可以再次去参观学校。这个时候我会派人去打探消息,那里面都是有知识的人,他们会带给我们有用的信息。”

    “秦国的官员呢?他们提供的消息呢?”

    “他们的消息只是一方面,我们怎么能完全听他们的呢?官员的话从来都不可信,公爵您应该明白。”

    “是啊,他们都是听皇帝命令的,他们提供的,必然是秦国皇帝指示的。我们的人派出去了吗?可惜我们对塞里斯人的了解太少了,现在的翻译几乎全部是塞里斯人,这太吃亏了,收买他们的计划进行的如何了?”

    “已经收买了三名塞里斯人翻译了,他们会带给我们一切我们想知道的。”

    “做的好。不亏是我的老搭档了。”

    “为您效劳。”

    “那就让我看看吧,这东方塞里斯人能带给我们多少惊喜。”

    风起云涌 四百一十四章 战争的节奏

    更新时间:2009…7…11 20:28:44 本章字数:6343

    两天后,哈德良得到了他期盼的消息。他收买的人送来了他需要的情报,虽然不是什么机密,可对于哈德良来说却已经足够了。他了解到大秦帝国的人口数字,大体的军队数字,历史的概况,以及皇室百官的构成。

    同时,他也在学宫之中看到了军学的训练,他很惊讶。看那些正在操练的士兵们,当然他以为是在训练士兵,听了解释后才知道这是在训练底层军官。

    回到住所,他又叫来副时,感叹了起来:“瓦里安,我认为这秦国完全可以成为我们的盟友,一起对付那可恶的帕提亚人。”

    “我也很惊讶,这东方塞里斯人实在给我带来了相当大的震撼。就今天在学校里看到的,他们已经有了系统的训练军官的方式。而我感觉,应该不逊于我们罗马的训练方式,我猜吕的士兵都是经过这样训练的。”

    “这不是重点,这些军官都是合格的。那么他们就会这些理念传给部下的士兵,我们罗马的步兵纵横无敌不就是靠的这个吗。只是听说他们的士兵是在所有人中选拔,农夫、手工艺者这样的底层人也能成为士兵,我对他们的士兵素质有点担

    “这也不是什么问题,这样即便是素质不好,可数量却庞大的惊人。”瓦里安一挥手中的纸:“你看,这是多么伟大的发明,这样的纸张在我们帝国也是精美无比,要花高价的。可他们这里却到处都是。至于士兵,你不用担心,士兵是看统领者的,有了合适的统领者,一群绵羊也能变成狮子。”

    “话是这么说的,这几天的见闻确实让人难以置信,东方的塞里斯是一个传说中的国度。我也是怀着仰慕之心才争取了这趟危险的差事,来地值得啊。”

    “是啊。虽然我没有看到传说中遍地是黄金与华美的丝绸。但是我却看到一个欣欣向荣的帝国,他们有和我们一样璀璨的文明,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是文明人,完全不是那些蛮族能比的。甚至在一些方面,他们已经超越了我们,海航、造纸、武器冶炼、食物、。甚至这塞里斯地酒喝起来都比罗马的有味道。神啊,这次来的真是值得,就是没有缔结盟约,这样的享受也值得这次的风险了。”

    “盟约是必须缔结的,不要忘记了正事。瓦里安,我知道你的毛病,不要被那些塞里斯美女迷昏了头,我们代表的至高的凯撒,要是你作出什么不好地行为。我会亲手鞭打你的。”

    “不、不、不、你别误会了,我只是和这些塞里斯美女们探讨东西方文明的不同。我也认为,秦国是可以成为朋友地。他们也拥有和我们一样的文明,也和我们一样强大,只是这盟约该如何缔结?”

    “按照凯撒的旨意,我认为秦国的塞里斯人完全满足凯撒的要求,他们可以成为我们的盟国。可恶的帕提亚人,要不是他们阻挠,这些美丽的塞里斯物品将装满我的庄园。”

    “我亲爱地公爵。你急什么?等我们和秦国联手打败了帕提亚人。这些东西你不是要多少有多少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我们和帕提亚人打了三十多年仗了。依然不能打败帕提亚人。这些人顽强地很。我记得我小地时候就知道这些人在和我们打仗。我现在都这么大了。帕提亚人依然在我们战争。”

    “公爵。现在是一个很好地机会啊。那些日耳曼野蛮人在不断侵袭着帝国。我们又和帕提亚人打地不可开交。若是能和秦国结盟。那么在未来地几年内。我们就有希望从帕提亚这个泥潭中脱身出来。专心帮助凯撒发展了。”

    哈德良叹了口气:“我们每年要花费数亿塞斯特斯(古罗马地货币单位)用于和帕提亚人地战争。实在是太多了。我宁愿用这些钱来和塞里斯人贸易。至少我们能得到这些精美地物品。而不是死亡与破坏。”

    “说是这样说。可凯撒不会放弃这富饶地两河流域。甚至是帕提亚。我担心。即便我们和秦国联手消灭了帕提亚人。而后呢?一旦我们和秦国起了冲突。那恐怕是一场更大地灾难。”

    哈德良也是面色凝重:“塞里斯人确实是比帕提亚人可怕。可是我还是认为和塞里斯人打交道比较好。至少他们有礼貌。我相信。文明人和文明人之间会有一个解决途径地。至高地凯撒会有办法地。现在我们还是先解决我们地差事吧。”

    两人遂按照凯撒的吩咐拟定了订立盟约的条款,直到很晚。在商量到最后,瓦里安忽然说到:“公爵,我们应该在加上一条,希望得到秦国的造纸术,这东西对于教育地意义太大了,而秦国地纸张又比我们的精美太多了,我打听过,这在秦国也不是太贵重。”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秦国会给吗?”

    “他们不给就买,买不到我们就暗中派人学习。这东西太重要了,当然若有可能,在请些塞里斯人当厨师吧。现在一旦回国,我害怕找不到吃地东西了。”

    “哈哈,你还真是个追求享受的家伙。”

    “公爵,这次的出使我们一定把握好。即便现在成为盟友,也许有一天就会成为敌人。塞里斯人已经去过罗马,他们也许已经知道他们的不足之处,一旦有要求,我们也要防着一点。”

    “尽力吧。我和秦国的首席大臣田谈过了,这是个东方的智者,想糊弄他可不容易,不要因为这点小事耽误了凯撒的计划。”

    丞相田丰若知道罗马的使团长这么赞叹他,怕是也会开心的一笑吧。

    “可惜,可惜就是太远了,要不然我真想在这塞里斯的土地上盖上一座庄园,享受自己的下半生。”

    罗马人在计算大秦的同时,嬴啸也在算计着罗马人。

    “元皓,你认为我们能从罗马获得什么?”

    “这两国的情况不同,他们的好东西并不一定就适合我们。但是根据使团的奏报看来,他们在建筑和医学方面有值得我们学习地地方。至于更重要的,便是军事,根据奏章,这些罗马人的军阵还是很有特色的。”

    “这也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地方,只是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教授给我们。”

    “这是军事,恐怕他们不会轻易传授。不过陛下。臣看这个罗马军阵的描述地时候,忽然想到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

    “前朝大将军陈汤对匈奴作战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战术。那支部队的俘虏也被安置在西凉地区的骊县,我想现在这些人应该还记得一些。只是臣不能确定他们是不是就是罗马人。”

    “恩,这个信息很重要,朕会立即派人去查的。罗马的强大不会没有道理,要多派些人,更具体的了解罗马,朕也很想看看这个国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在长安签订盟约地时候。乌戈郡这边也展开了大战。徐晃、魏延、郝昭的队伍相继到达,手中有足够兵力的马超胆气也马上就壮实了。

    对于前面地仗打的他很是窝火,很明显。秦军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