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里人手多,我家里可啥都摆着没管呢!”
“家里人手多,可东西也多呀,老人和女人能干动什么活?”
“不是情况紧了吗?谁不着急!”
孟有田觉得头大如斗,他奋力挤到人们前面,喊道:“安静,都安静。”
等人们安静了些,他面沉似水,大声说道:“鬼子还没进边区,你们慌个什么劲儿?平常都称兄道弟的,到了紧要时候就翻脸六亲不认了?现在还没到刀压脖子的时候,你们争来抢去,害不害臊?”
前面吵得最欢的几个小子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去。
“这公粮是你的,也是我的,说到底那是我们大家的。”孟有田稍微缓和了下口气,继续说道:“咱们是来干啥?大伙都明白,这可不是来应差,是来坚壁咱们自己的公粮。来,大家排个次序,干完就回家,这样乱哄哄的,一天也完不了。”
孟有田在村里当了几个月村长,给村里人办了不少事情,平常又公正、大方,乐于助人,在年轻人当中还是很有威望的。
人们不吵了,一会儿就排成了队,装粮工作顺利地进行了起来。孟有田一会儿帮这个装口袋,一会儿又帮那个上驮子,忙了一阵子,看看没问题了,就转身去看其它的工作。
说实话,鬼子要来了,这对孟有田来说也是头一遭,他表面上很镇静,可这心里也有些紧张。如果他不是村长,鬼子来了,他可以领着春儿向山里跑,或者钻地道。要知道,他家的地道已经挖到了村外,那是非常保险的。可现在不行啊,村里人家虽说也挖了地道,可按他看来,大多数倒不如说是藏身洞或地窖更合适。只有原来自卫队队员家里的挖得深一些,可离他的要求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人们都没有主观能动性,靠他一个人的客观作用,实在是起不到大的效果。或者说是没逼到份上,大家才都不重视。
他刚走出村公所没多远,就听见村子里一片大乱。一群老弱和妇女,抱着啼哭的孩子,提着鸡,背着包袱,惊惶的向村外跑。
“大伯,你跑什么?”孟有田一把拉住一个老汉,紧着问道。
老汉慌慌张张的说道:“山上的树倒了,鬼子来啦!”说完又跑。
这太突然了,区上刚派人说鬼子还没进边区,这怎么转眼就到了?正因为出人意料,就引起了村上人的恐慌。
孟有田虽然不相信,可心里还是扑通扑通一阵乱跳,公粮还没运,只好先藏进自己家的地道里了,能藏多少是多少,自己也别跑了,就钻地道好了。想到这里,他撒腿向村公所跑去。
第二章民兵
更新时间2009-11-1320:21:09字数:2272
街口上人们赶着空牲口你挤我碰的乱跑,孟有田只觉得心烦意乱,血直往头上涌。他跑过去堵住路口,吼起来,“是民兵的都留下,瞧瞧你们,象什么样子,都吓破胆了。”
“快跑吧,来不及啦!”
“再不跑就叫鬼子连人带牲口都堵住了。”
“鬼子马上就到了,还不跑?”
人们七嘴八舌的说道。
“谁说马上就到了?谁看见了?”孟有田一把拉住一个低着头的青年,训斥道:“前面还有咱们的民兵,要真来了鬼子,枪响了再跑都来得及,小柱子,亏你还是民兵,几时变得这样胆小了?”
叫小柱子的不好意思的抬头笑了笑,辩解道:“可他们都跑嘛!”
“你看着别人跑,别人还看着你跑呢!”孟有田生气的说道:“民兵都跟我回去运粮,老百姓先回家。”
他拉着驴就往回走,不少人在后面跟着,还有的不情愿回去,勉强跟在后面。
刚回到村公所门口,小柱子突然笑着跳了起来,“看哪,山上的小树又竖起来了,没事啦!”
大家仰头去看,果然见两棵假树又都立了起来,不由得松快地吐了口气,擦起满头的汗来。
孟有田脸色发青,把工作交给有新,转身气呼呼的向村外走去。他走出村子很远的距离,就遇见了有些气急败坏的张熹和几个民兵。
原来这场虚惊是因为前面的村庄出了错误,他们派了个老头当山头哨,老头儿嫌站着没事,就在山上下套子抓野兔,猛抬头看见一队人马转过来,他也不去细看,就放倒了小树,后来才弄清是自己的军队。
“我冲他们发了脾气,山头哨是耳目,咋派个老头儿?又不负责任!”张熹气得胡子直翘。
“咱们的山头哨也够呛。”孟有田生气的说道:“就知道看前面的山头,把两棵树都放倒,也得看见鬼子的影儿啊!”
“这帮小子,可比二愣子他们差远了。”张熹狠狠瞪了旁边的几个民兵一眼,余怒未息的说道。
“唉!”孟有田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缓和了语气说道:“张叔也别太窝火了,都是庄稼汉,哪能拿起枪就是兵。您还得多费点心,好好调教调教啊!”
………………………
经过这一场虚惊,孟有田的心情一天都不太好。虽然各项工作都基本完成,但却始终觉得不踏实。晚上,他把张熹请到了家里,吃过饭,两个人坐在炕上开始谈论起民兵的事情来。
“他们还毛嫩着呢,站个岗,放个哨都让人不放心。学会了放枪就想着打仗,这不是闹着玩吗?弄不好,见着鬼子就麻爪,连大栓都拉不开了。”张熹抽着旱烟,摇着头说道。
孟有田安慰他说:“您老人家别着急,咱们这些兵是什么兵呀,都是拿锄把子的手,冷不丁地拿起枪就会打仗啊?这可是‘瘸子担水’——得一步步来呀!我是想了解一下,现在咱民兵有多少人,有多少枪,还有没有别的什么武器。这样我安排起工作来,也有底不是。”
吉祥镇现在有民兵四十五个,什么“天门盖”、“老毛瑟”、“独一撅”、土猎枪共有二十多枝,虽然不是人手一把,每人也都有两颗手榴弹,“重武器”就是三枝抬杆。虽然这些人训练时间还短,但有几个原来的老自卫队员,已经当上了小队长,素质还能稍好一些。
孟有田可知道,这个时候日本鬼子的素质那叫一个高,就这样的民兵,十个打一个也够呛。唉,看来要想点别的办法,才能让民兵发挥点作用,否则,那拉出去就是白给。而且出了意外情况,最现实的还是得指望民兵,正规部队基本不可能。
“张叔,上面没给民兵发铁西瓜,就是地雷吗?”孟有田沉思半晌,抬头问道。
“铁西瓜?地雷?没有。”张熹疑惑的说道:“我当兵的时候见过一回,你想用那玩艺炸鬼子?打仗还得真刀真枪,这投机取巧的事情恐怕不牢靠。”
孟有田苦笑道:“张叔,就凭民兵的素质,再练一、两年,也打不过鬼子呀,咱不想点巧办法,一仗就得把人拼个精光。可村里乡亲们的安全还得靠民兵,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你小子又有鬼机灵了。”张熹笑道:“来,今儿就把你肚子里的货都掏出来,咱们好好合计合计。”
麻雀在觅食飞翔时,从来不成群结队,多半是一二只,三五只,十几只,忽东忽西,忽聚忽散,目标小,飞速快,行动灵活。仿照麻雀觅食方法而创造的游击战战法叫“麻雀战”。
而地雷更是制造简单,埋设也有很多花样。门上设门雷,锅里设锅灶雷,鸡窝里设鸡窝雷,甚至桌子的抽屉里也布下地雷。敌人进村后,推门门炸,捉鸡鸡窝炸,翻箱倒柜也都有被炸的危险。更重要的是可以封锁道路,迟滞敌人前进,给乡亲们转移争取时间。
至于地道战,因为现在条件还不具备,孟有田只是简单描述了一下。而张熹也把民兵的训练讲述了一番,他还是依靠自己当兵的经历,教授的都是正规战术,现在看用处不大,但那些战术动作还是非常有用的。
张熹吧哒吧哒又续了一锅烟,半晌抬头说道:“老了,脑子跟不上了,我当这个民兵队长,真的是误人子弟。”
“张叔,您别这么说。”孟有田赶紧宽慰道:“我这都是纸上谈兵,歪门邪道,还是您老有战斗经验。”
“不,我说的是心里话。”张熹轻轻挽上裤腿,小腿上竟然是一块很大的疮,老人淡淡的说道:“过年就五十了,不服老不行啊,爬个山就气喘冒汗。这腿上是老毛病了,本来只是个小疖子,这两天竟发成了疮。看着你们忙,我也不想给你们添乱。现在,我放心了,你把民兵接过去,不仅是这帮臭小子的福气,也是咱全村人的幸运。”
“张叔……”孟有田感动的刚开口,就被张熹抬手打住了。
“这可不是矫情,是真心话。”张熹欣慰的拍了拍孟有田的肩膀,笑道:“好小子,有出息,踢腾不开的时候言语一声,我这把老骨头还有点用处。”
“您这就撒手不管了?”孟有田咧了咧嘴,苦笑道。
“谁说我撒手不管了。”张熹横了孟有田一眼,说道:“做地雷你会呀?我去给你找个人,再帮你小子一把。天天在外跑,我那口子是天天嘟囔,这以后你小子小心春儿数落吧!哈哈哈哈。”老头笑得畅快,转身就向外走。
“张叔,腿有伤,走的时候把我家里的骡子骑上。”孟有田追出来关心的说道。
……………………
第三章意外?
更新时间2009-11-1413:07:24字数:1989
经过了几天紧张的准备之后,因为鬼子还没有什么动静,空气反倒比一开始显得松弛了。村里各家的东西都搬得差不多了,屋子里都显得空空的。
路上不断有机关干部和学生模样的来来往往,他们有的是向山里转移,有的是分散到各处坚持工作的。有时是十个八个,有时却是一整队。孟有田把一些零碎的工作交给了有新和老赵头,开始着力训练民兵。
“山区地势复杂、道路崎岖,咱们熟悉地形、地势。就象麻雀一样满天飞翔,时聚时散,到处打击敌人。而日、伪军则因人地生疏,只能在大道上盘旋挨打,对咱们无可奈何。”孟有田站在小山顶,指着下面的地形给民兵讲解道:“那片树林就是一个好的隐蔽场所,打几枪,就可以顺着后面的小沟撤到北大梁。敌人要是追上来,另一个小组可以事先藏在这里,给敌人的屁股上狠狠来一下。”
“打了就跑?”民兵小队长王守义疑惑的说道:“那不是胆小吗?”
“胆大死得快。”孟有田没好气的说道:“别说你们几个刚拿起枪没几天的菜鸟,就是正规军,能跟鬼子面对面硬磕的也没多少。你们现在一个个精神抖擞,说起话来慷慨激昂,等见到鬼子,手不哆嗦,能把枪打响,我就谢天谢地了。”
“村长,别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好不好。”小队长李荣俊一脸的不服气。
“我是实话实说,让你们心理有个准备。”孟有田冷笑道:“现在的日本鬼子都是国内受过严格训练的一流部队,加上日军素以武士道精神训练部队。而武士道精神其中一条就是注重个人的苦练,最大程度的提高自身的技能,所以日本鬼子射击技术普遍都很优秀。在实战中,日本鬼子一般可以在四百到五百米距离准确杀伤对手。四、五百米是什么概念?你们看,就是这里到对面那座山梁那么远。”
民兵们抬头仔细看了一下,咋舌不已。
“你打过几发实弹,你呢,还有你。”孟有田挨个问道。
“两发。”“三发。”“三发。”……民兵们挨个报着数。
“一个日本鬼子至少要打两百发实弹。”孟有田叹了口气,看着民兵们惊讶的眼神,继续说道:“差距是巨大的,咱们不想些巧办法,能行吗?再说,咱们主要的任务是马蚤扰敌人,保护父老乡亲们。”
“村长,你见识广,点子多,我们大家都听你的。”民兵小队长王守义率先表示道,其他人也随声附和。
孟有田扫视了一下,点了点头,笑道:“紧张了吧,害怕了吧,呵呵,其实鬼子虽然厉害,咱们也有优势啊!咱们土生土长,每一条沟坎,每一个山包,咱们都熟悉,再动动脑筋,鬼子也是要吃苦头滴。刚才我说的打了就跑的办法叫麻雀战,现在我说说挖陷阱和埋地雷。”
“地雷,咱还没有呢!”小队长李荣俊咧了咧嘴说道。
“你身上背的是什么?”孟有田嘿嘿一笑,从他身上摘下颗手榴弹,把盖拧开,拉出弦,蹲下身子招呼道:“来,大家看我怎么把手榴弹当地雷使。”
“这招好啊!”小队长王守义看着绊线手榴弹,高兴道:“鬼子看不见咱们的影儿,却还能炸着他们。”
“这玩艺还能离得远远的由人控制。”一个民兵思索着说道:“鬼子来了,咱想什么拉就什么拉。”
“还有别的办法呢!”孟有田启发道:“做个踏板……”
“还有老鼠夹子,我看也可以。”“捆成一捆,给鬼子来个厉害的。”……
思路一旦被打开,就能看出老百姓其实都不笨,只是缺乏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
“这地雷不仅可以埋在路上,还可以藏在村子里。”孟有田继续启发道:“在门上拴一颗,鬼子一踢门,就是轰的一下;弄个假包袱扔在地上,贪财的上去一拿,又是轰的一下。”
“柜子盖上也可以。”“街上扔点破凳子什么的,鬼子一踢,就炸狗日的。”……
思路如泉涌一般,你一言我一语的汇集起来,一个遍处地雷的场景渐渐展现在众人面前。要说别的,可能中国人不行。要论使坏,谁不会呀,现在还是正大光明,还是突显智慧的时候。对日本鬼子使坏光荣,对日本鬼子老实可耻,坏点子想得多光荣,想不出来可耻。
孟有田笑眯眯的听着,看着一帮人在冒坏水,比自己一个人冒那是欣慰多了。
突然,一声爆炸从远处传来,吓得众人同时闭上了嘴。
“坏了。”孟有田望着远处冒烟的地方,一跺脚,快步向那里跑去。
往年城里的年终大集日,最为有名便是西场的丁家铺的花炮,而在西场的花炮里,又有一份最为抢手。人称老炮王做的起花,起的直,升的高,响的脆,还带着炮打灯。五个火球儿在天空极高的地方飘下来,像分开下垂的花瓣儿。每次只一个头午便卖的精光,下午才是别的花炮摊子的生意。
张熹说是去找人帮孟有田造地雷,就是找的他的朋友老炮王。本来老炮王是来不了的,可是今年不同了,战争年代,县上下了通知,今年禁止装花裹炮,留下硝磺火yao,制造武器,好打日本。老炮王妻子早丧,闲着也没事,二两酒一下肚,再被老朋友一撺掇,便带着独生闺女来到了吉祥镇。当然,这其中也有孟有田事先向张熹说过的不白干,给薪酬有关。
捣鼓地雷可是个危险的事情,孟有田为了安全便把实验室设在了村外的小庙里,刚才这一声爆炸正是在小庙里,也难怪孟有田心急如焚。难道出了意外,比诺贝尔还惨,诺贝尔只是炸聋了耳朵,这老炮王和闺女可别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地雷没造成倒先粉身碎骨了。
第四章等候
更新时间2009-11-1612:56:38字数:2070
小庙后面冒出一股黑烟,孟有田三步两步便到了后院,映入眼帘的倒不是房倒屋塌的景象,厢房里向外冒着烟,烟雾中硫磺的味道呛人,视线模糊。
“人哪,老炮王,小炮王……哎哟!”孟有田情急之下,连名字都不喊了,直接叫起了外号,边叫边拂着烟雾向里面钻,却与两个钻出来的人撞了个满怀。
这是人?孟有田后退了一下,看着两个乌眉皂眼、活似灶王爷的家伙直发愣。
两个燎成非洲人的家伙正是老炮王和他闺女,钻出屋子就大声咳嗽起来。
“二位,没伤着吧?”孟有田关心的问着,伸手替两个人拂拭身上的尘土和烟灰。
“别,别碰我闺女,去打水去。”老炮王喘息稍定,就一把将孟有田的手推开,自己上前帮女儿收拾。
孟有田翻了翻眼睛,看老家伙的动作,好象没什么危险,转身去打水,心里暗道:谁稀罕你那傻姑娘,还当个宝儿似的。
其实老炮王的闺女并不傻,只是小时候被一次炮仗的意外爆炸弄伤了耳朵,听力弱了。这人的耳朵要不好使,就显得比较迟钝,旁人背后就都说她傻。可她却是老炮王的掌上明珠,疼爱的不行。
这时候,张熹和几个民兵也赶到了,乱哄哄的一番查看,除了两位变成“灶王爷”以外,倒也没有大的意外。
“没事,没事。”老炮王嘿嘿笑着,露出一口白牙,说道:“咱心里有数,试验用的药比例不同,炸不死人,只是大意了,被燎了一下,呛了一下。”
她闺女洗完了脸,用手指了指盆,这丫头有些自卑,一般以动作表示,反正孟有田就很少听她说过话。
老炮王上前几下子简单洗了洗,便喜不自胜的说道:“这就算是成功了,明天换了火yao去试试,看看行不行。”
“成功了?”孟有田还有些不太相信,立刻招来老炮王的一个白眼。
…………………
地雷虽然算是制造成功了,但所需的材料不够,威力也不尽人意。不过,现在这个条件,短时间内也没有办法。
孟有田只好因陋就简,收集了一些陶罐子、瓷瓶子,甚至将火yao捆扎成包,雷坑里装上些碎铜钱、小石子,甚至孟有田还提出把人畜的干粪便掺进去,炸不死你也让你伤口发炎感染。只是这个方法让很多民兵面色难看,听之欲呕。孟有田只好自己捏着鼻子动手,弄了五颗这样的生化武器。
这样又过了三四天,大道上空了,看不见一个过路人。偶尔有到各村检查工作的区干部,或者派到下面侦察的民兵在路上走。他们总是老远就被人们看见,被各个山头上的山头哨仔细的研究着。
区上派人传来紧急消息,鬼子已经向西移动,估计明天可能就驻在二十里外的老河口,最迟晚上就能到达这里,要各村立刻准备。孟有田立刻便安排村里的群众向外转移了。顿时,村子里响动起来,按照事先的安排。人们结成小组,你替我背,我替你拿,互相扶持着,走向山里隐蔽的山洞、暗沟,已经不象前几天那样的混乱慌张。
“春儿,山沟不比家里,好好照顾咱爹,还有谷雨。”孟有田仔细叮嘱着自己的妻子,“鬼子待不长,到时候我派民兵去通知大家伙。记得多帮有新和秋英做些工作。”
“你也要小心。”春儿肩上挎着个大包袱,将准备好的干粮塞进孟有田怀里,看了看远处正在等候的老玉保和谷雨,恋恋不舍的说道。
“放心,你男人有多机灵,你还不知道吗?”孟有田笑着摸了摸媳妇儿的脸蛋儿,催促道:“快走吧,咱爹他们都等着呢!”
“嗯!”春儿望着孟有田,三步两回头的走了,弄得孟有田心里也挺不好受。
村子里渐渐安静下来,人已经走空了,孟有田回头看了看,好象身上卸下了一个包袱,慢慢的挺直了身子。冲着身边围扰过来的二十多个民兵一挥手,说道:“走,都到村公所去,把工作仔细安排安排。”
………………………
东山顶上横着一片红霞,四周起起伏伏的山峰上微微地抹上了一层红光,四下里静静的什么声音也没有,寒冷的空气让人呼吸起来都感到稍微困难。高山顶上的红光渐渐变成了白色,不久川里也亮了。
孟有田民兵,早早就出来了,在鬼子必经的路上埋好地雷,留下两个负责挂弦的,其他人都来到了跑马梁上,在一个背风的地方支上炭盆(烧炭没有烟,不暴露目标),只管眼巴巴的望着东边的横岭,因为敌人随时会从岭口出现。
过了很久,什么动静也没有。孟有田看出大家有点不耐烦,不想叫大家过于紧张,就想象平时一样和人们谈笑谈笑,舒缓一下气氛。
“初次上阵,要紧的是别慌,别把手榴弹不拉弦当捣蒜锤扔出去就行了。”孟有田笑着说道:“马小五,你咋样?见了鬼子,能拉开枪栓吗?”
他故意开着玩笑,马小五却认真的说道:“看你把人说成个啥,鬼子挨了枪子不也出血吗,还能刀枪不入?”
“对,鬼子和咱长得差不多。”孟有田站起来学着可笑的动作,说道:“还都是三寸丁,罗圈腿,走起路来这样,这样。”
哈哈哈哈,民兵们都笑了起来,紧张的情绪缓解了不少。
“我说四秃子,你昨晚偷吃什么了?”孟有田转脸问道:“半夜放屁,那叫一个臭,弄得我直到早上都没睡好。”
“没,我和大家伙吃得一样。”四秃子不好意思的挠着脑袋。
“待会儿让四秃子再给日本人来一个臭屁,保险他们不敢再前进。”民兵小队长李荣俊笑着说道。
孟有田和众人笑了一阵,正色说道:“别的村的民兵也就能抬抬担架,站站岗,运运公粮。咱们这回要真能弄死,哪怕弄伤几个鬼子,那可就出了名了。而且乡亲们都躲在沟里,咱们只能在这附近转悠,打死也不能把鬼子引去祸害乡亲们。什么样,大家伙能做到吗?”
第五章初战
更新时间2009-11-1619:29:21字数:2066
“放心吧,村长。”小队长王守义拍着胸脯说道:“昨晚你都和大家讲明白了,这个道理谁不懂,大不了豁出这百十斤跟鬼子拼了,也绝不让鬼子祸害咱的亲人。”
“全村人都看着咱们呢!”小队长李荣俊哗啦一声拉着枪栓,说道:“让他们看看咱们可不是孬种,非得打住鬼子不可。”
“好,好。”孟有田连连点头,欣慰的说道:“鬼子来了,咱们就按商量好的办法干,既要打狼,又不能让狼咬着,这才是高明的猎人。”
突然前面山顶上的小树倒了,孟有田赶紧作了一个手势,李荣俊向下面负责挂弦的民兵挥动了红布。空气紧张起来,孟有田又简短了交待了几句,两个小队长各带着一组民兵披上白被单飞快的跑向计划好的地方。
又过了一顿饭的工夫,两个民兵挂好弦,跑了上来,趴在孟有田的身边。就在同一时间,敌人象一群老鼠成群结队的从横岭口上爬了过来。
“都沉住气,没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开枪。”孟有田低沉的再一次重复着,他的心也扑通扑通乱跳,毕竟是头一次见着真鬼子,说不紧张,那才是假的。
鬼子的尖兵下了横岭,后面的大队有两百多人的样子,好象平时行军一样,大模大样的走着,后面是二十多个民夫赶的驮子。
走吧,走吧,快到地雷区了,快了,民兵们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眨也不眨,只等地雷响。
鬼子的尖兵走进了地雷区,负责挂弦的民兵周生勇不由得抬起上身,忍不住就要喊声:“响!”可是嘴巴张开了,却没有喊出声,只见鬼子仍旧大摇大摆地向前走着。他的眼睛都要瞪出来了,喉咙里象堵了块东西,脸涨得通红直想哭。
孟有田的心也缩得紧紧的,眼见着鬼子大队走进了雷区,他立刻下着命令,“准备射击。”说着,用大枪仔细的瞄着,只听得民兵们一阵粗重的呼吸,夹杂着拉动枪栓的声音。
半晌,他扣动了板机,紧接着,其他几个人的枪也都响了起来。
枪声一响,敌人的队形立刻乱了,鬼子四处寻找着掩蔽物,这时,就在鬼子的行军队列中,冒起了几股浓烟,然后听到“轰,轰,轰!”的爆炸。
周生勇好象把压在肩膀上的大山一下子掀掉似的,忘情的叫起好来,其他民兵眼瞅着鬼子倒下去不少,也是喜色满面。
骄横的敌人没想到会遭到打击,但反应还是很快的,迅速地向路右边的沟里跑,没想到那里也按照孟有田的主意,埋了地雷,片刻后,又是几声巨响。
“村长神机妙算,炸得准啊!”周生勇叫着好,都忘了射击。
孟有田淡淡一笑,爬起来大声说道:“快,大家向村北大梁撤。”
虽然是早已经计划好的事情,但有些民兵却不愿往后撤,还有没放过几枪的“土包子”民兵在兴奋的扣动扳机,孟有田只好一人一脚给踹了起来。
“快撤,这是打仗,不是闹着玩。”孟有田铁青着脸大声说道。
孟有田领着民兵转到北山梁,还没站稳,鬼子已经用迫击炮向跑马梁轰击了起来,山梁上碎石土屑横飞,连几棵小树也被连根掀起。
众民兵这才知道孟有田的决定是正确的,佩服之余,也十分惭愧,看着跑马梁上不断腾起的烟柱,暗骂自己经验太少,要是还留在跑马梁,这炮弹就要落在脑袋上了。
孟有田呵呵一笑,对几个民兵说道:“乒乒乓乓打得挺热闹,战果如何?谁能肯定打着鬼子了?”
“我光顾着向人群里打枪,也不知道打没打着。”一个民兵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道。
“我也是。”另一个民兵附和道。
“我光想着地雷响不响了,就开了一枪。”周生勇说道:“地雷倒是炸倒一片,我看得挺真的。”
“我也看见了。”一个民兵比划着说道:“轰的一声,周围的几个鬼子都倒下了。”
“哪有那么大的威力。”孟有田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可能是鬼子自己卧倒,也可能是被震倒,不过,就算一个地雷炸伤一个,那也是七、八个了,很了不起的成绩了。”
“对呀,对呀。”周生勇兴奋的说道:“一共响了八个地雷,这玩艺管用,村长,咱们接下来怎么办?”
“怎么办?”孟有田笑着指了指西面,说道:“咱们上山梁瞅着,要是鬼子绕道,咱们就绕到前面去埋雷,再炸他们一回。”
人们立刻爬到梁头上去看,只见鬼子大队正向小河走去,都很奇怪,难道鬼子要过河?可是鬼子并没有过河,到了河边,就沿着河滩往上走。
孟有田看明白了,笑道:“原来鬼子被炸怕了,可惜咱们还没有能防水的地雷,要是河滩上也埋上,他们就无路可走了。走,咱们绕到他们前面去。”
小队长王守义带着一组民兵躲在小树林里,隔着树,可以看到不远处的敌人。这和山头上不同,不仅能模糊看见敌人的面貌,甚至还能听到敌人的声音。他觉得鬼子那小眼睛和短短的胡子特别丑陋,偶尔说出的话也简直不象人的声音。民兵们一人咬住一根草棍,趴在雪地上,原来都有些紧张。但地雷阵的旗开得胜,多少鼓舞了一些他们的士气。担架抬了过来,鬼子伤员在上面低一声高一声的叫着,肯定是刚才炸坏的,嗬,又一副……
大队走了过去,跟着是驮子。赶牲口的都是被抓来的民夫,押队的日本鬼子,不住的打骂着民夫追赶前面的队伍。
“打!”王守义一声令下,七八支枪一齐射击着,驮子队立刻乱了起来。有的鬼子摘枪还击;有的拼命打着牲口向前赶;有的牲口受惊了,嘶叫着乱跑起来;民夫有趴在地上不动的,也有向路旁沟里躲藏的。
等到鬼子醒过神,组织力量扑过来,小树林里已经空无一人,王守义他们一阵乱枪之后,早就溜之大吉了。牲口被打死了两头,跑了三头,鬼子们费了好大劲才重新整顿好。
第六章诱敌
更新时间2009-11-1712:46:15字数:2049
孟有田领着民兵,仗着地形熟,腿脚快,抢在鬼子前面在村西面又埋了五颗地雷,然后撤进了村里,正碰上小队长李荣俊带着的一组人马。
“这鬼子不经打,一绕道我们的埋伏就够不着了。”李荣俊苦笑道:“我们寻思跑快点,兴许能赶到鬼子前头,再让他们吃点苦头。”
“村里人多了也施展不开。”孟有田沉吟了一下,说道:“你们去村北那道小沟里,在那个沟的最里面拐弯处埋伏,我们待会儿看能不能把鬼子引过去,狠狠收拾他们一下。”
……………………
“地雷,注意啦!”,随着喊叫声,队伍里出现了两、三起爆炸。鬼子中队长迅速卧倒在地,心想:卑鄙无耻的支那人,只会用这些见不得人的伎俩,不敢与帝国勇士面对面的战斗。
情况过去,很快就到需要中队长查看情况的时候了。一个被地雷炸坏脸面的鬼子倒在路中央,呻吟着“疼呀,眼睛看不见了!”。而且,在别的地方还有一个被地上激射的石块击断大腿动脉的鬼子,眼瞅着是活不成了。其他的伤员或者头破血流,或者身上带伤,倒是没有生命危险。
几次地雷的袭击对鬼子影响是很大的,因为他们进入边区后,还没有尝过这样的滋味。但这个村子他们还是要进入的,这是他们计划好的宿营地,以此为基地,再向四周的村落扫荡。日本鬼子在执行作战计划时,往往是很执着和倔强的。
在小野的命令下,四挺机关枪开如各村子里盲目射击,村子里没有任何反应。一支小部队试探性的进入了村子里,一顿饭的工夫后,鬼子中队长听到了两声爆炸,随后有鬼子前来报告:“中队长阁下,村子里空室清野,什么也没有,在砸门时部队碰到了两处装置的手榴弹,出现了三个负轻伤的士兵。现在已经没有问题,部队可以进去了。”
鬼子中队长点了点头,挥手命令部队进村。
日本鬼子进入了村子,穿着草黄铯的军服,发红的眼睛象饥饿的野兽,在狭窄的村子的街道上和屋顶下到处蠢动着。啪,啪!打碎了门板,咔嚓,咔嚓!夹杂着皮靴踩在地面的声音,哈哈哈哈,不时还爆发出一阵阵狼嚎似的笑声。
鬼子在村子里乱窜着,破坏着一切能破坏的东西,虽然村里剩下的能砸碎的东西已经不多,但这多少能发泄他们兽性的心理和屡遭袭击的郁闷。
“花姑娘的!”一个站在高房上的哨兵突然指着村北哈哈滛笑着说道。
五、六个日本鬼子就象闻到了肉味的饿狼,几步跑到村口。果然,远处有两个穿着花色衣服的女人,头上包着手巾,背着包袱,似乎正坐在那里休息,几个鬼子立刻追了上去。
两个女人回头看见了鬼子,立刻起身就向不远处的小沟里跑,还尖着嗓子叫了几声,这更激起了鬼子的兽欲,哈哈滛笑着,喊道:“花姑娘的别跑,皇军顶好顶好的。”
这道干涸的小沟曲曲折折,积雪没了半个小腿,两个女人拼命的跑,鬼子没命的追,几个鬼子还有些纳闷,这两个支那女人怎么跑得这么快,但这个想法稍瞬即逝,便被涌上来的大量荷尔蒙激素给吞没了。
眼看是快要追上了,两个女人向右一拐,又不见了身影,敌人也跟着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