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的笑着说道:“小朋友,这下该告诉我是谁教你的了吧?”

    谷雨把钱握得紧紧的,抬头咧嘴一笑,“没人教我,是我自己想的。”说完,转身跑开了。

    “嘿,这个小臭孩。”秦怜芳好奇心被勾了起来,把篮子向韩南静手里一塞,跟着谷雨追了下去,杨荆云皱了皱眉,这集市上人杂得很,他怕学生出事,便也跟了下去。

    孟有田和春儿卖鸡蛋的地方离学生们宣传的地方不远,谷雨三钻两钻便跑了回来,美滋滋的把手一伸,亮出手里的钱,“石头哥,姐,看,我把鸡蛋全卖了。”

    春儿笑了,接过钱,瞅了瞅旁边的孟有田,很奇怪石头哥悄悄教了谷雨半天,教的是什么妙招?

    孟有田淡淡一笑,合起手上的书,站起身说道:“咱们收摊,随便逛逛,然后再上庙里……”他突然停顿下来,看着秦怜芳走了过来。

    “原来是你呀,孟…有田。”秦怜芳掏出手帕擦着汗,笑道:“幸亏不算太远,要不还真追不上这位小朋友。”

    “秦小姐,又见面了。”孟有田看了谷雨一眼,苦笑着说道:“我看大家宣传得很辛苦,便让他送了篮鸡蛋犒劳一下,怎么样,味道还可以吧?”

    “味道不错。”秦怜芳点了点头,伸手拿过孟有田手里的书翻看了一下,“哦,是农业方面的?”

    “是呀,干什么吆喝什么,我一个庄稼汉,自然要看跟种地有关的。”孟有田解释道。

    “你真是个有意思的人。”秦怜芳越来越觉得孟有田与众不同,正好杨荆云也跟了过来,便介绍道:“杨老师,这是孟有田,就是他上次救的我,还对咱们的宣传提出了建议。”

    “孟小哥。”杨荆云拱了拱手,笑道:“谢谢你救了我的学生,还有你所提的建议,今天看效果真的不错。”

    “我只是胡乱那么一说,还是你们演得好。”孟有田谦虚道。

    杨荆云上下打量了一下孟有田,从他那高卷着的袖子裤筒露出的粗手赤脚和晒得黝黑的皮肤来看,确实是一个常年劳作的农民,只是他的眼神却与平常的庄稼汉的胆小怯缩不同,而是似乎充满自信和睿智,言谈也是落落大方。而且在后面的架子车上有几本书,他眼睛很尖,有两本似乎是外文书。

    “不知孟小哥就读过哪所学校?这么有见识。”杨荆云好奇的问道。

    “家里蹲大学。”孟有田笑着随口说道。

    “加里敦大学?这不是国内的,没想到你还出过洋留过学呀!”秦怜芳简直是肃然起敬。

    杨荆云也没搞清这所大学到底是哪个国家的,晃着脑袋仔细思索。

    “石头哥,咱还走不走啊?”谷雨在一旁不耐烦的催促道。

    “走,走。”孟有田赶紧回答,然后转头对杨荆云和秦怜芳说道:“我们要去逛逛集市,再上庙里看看,等日本人打过来了,可就没那份闲情雅致了。”

    “日本人打过来?到处传得人心惶惶,你就没信心了,害怕了?”秦怜芳不满的说道。

    “信心和实力是两码事,打仗可不象喊口号那么简单。”孟有田揶揄道:“刚才集市里有个疯子在乱跑乱喊,说他是玉皇大帝的老舅,这信心够足的吧,他能打跑日本人吗?”

    秦怜芳被噎得咽了口唾沫,直翻白眼。

    “孟小哥说得对,有信心不一定能打胜,但没有信心却一定失败。”杨荆云呵呵一笑,也觉得孟有田身上有一种特殊的东西,虽然暂时说不出来,但确实很有吸引力,便伸手相邀道:“我们也要游览一下这普惠寺的景色,不如一起走怎么样?”

    “不好吧,你们都是有学问的高贵人,我们几个种地的混在里面算怎么回事?”孟有田推辞道:“咱们还是各走各的,如果有缘肯定能碰上。”

    “也好。”杨荆云点了点头,“那就看看今天有没有这个缘份好了。”

    “再见,秦小姐,再见,杨先生。”孟有田很潇洒的挥了挥手,拉着架子车走了。

    秦怜芳看着孟有田的背影,皱着眉头半天没动地方。

    “走吧!”杨荆云在旁说道:“确实是个很有趣的家伙,话不多,但听起来很有道理,希望以后还能碰见他。”

    ……………………

    在集市里,谷雨东溜溜,西看看,象一只出笼的小鸟般欢腾。孟有田找了个村里的熟人看管架子车,然后和春儿走在一起。趁着谷雨玩得正欢,孟有田将袖子捋下来,突然拉住了春儿的小手,然后若无其事的继续向前走。

    第十五章逛大庙(勿忘国耻九一八)

    更新时间2009-9-1819:31:14字数:1931

    春儿脸腾的红了,挣了两下,无奈孟有田握得很紧,也只好顺从的跟在他旁边,心里扑腾的厉害,又害怕又有一丝甜蜜,怕的是遇上什么熟人,惹人笑话,只好将手尽量藏在孟有田的袖筒里。可孟有田见她不挣了,却是不老实,一会儿捏捏她的指头,一会儿又挠挠她的手心,弄得春儿心猿意马,走路都差点被石头绊倒。

    “春儿,那有个卖首饰的,去看看。”孟有田看谷雨蹲在那里兴致勃勃的看耍猴的,便拉着春儿来到小摊子前,饶有兴趣的指指点点。

    “这个镯子挺好看。”孟有田拿起来,在春儿的手上比来比去。

    “小哥好眼力。”小贩满脸笑容的说道:“这镯子不论做工,还是成色,都是上等,给你家的俊俏小娘子戴正合适,俗话说:人靠衣妆,马靠鞍。小娘子可是百里挑一的人物,自然也得佩这百里挑一的镯子。你看这雕饰,并蒂莲花再加上莲子,这叫‘连生贵子’……”

    “你这嘴儿可真能说。”春儿嗔怒道,不过心里却是乐融融的,而且看样子也很喜欢这镯子,嘴上却说道:“石头哥,咱不买。”

    “多少钱?”孟有田将镯子放下,笑道:“要是便宜我就买一对,要是不便宜,一个买来也没什么意思。”

    “好说,好说。”小贩连连点头,然后小心翼翼的报了价,生怕报高了吓跑了这二位主顾。

    那个时候做买卖,晃价并不大,可不象现在,上去先拦腰一刀,商家还有赚头。孟有田见价钱并不贵,又向下讲了讲,便掏钱付了帐。

    “莲花又叫芙蓉,古诗云:芙蓉如面柳如眉,象征爱情的纯洁。”孟有田拉着春儿的手,边给她戴上,边低声说道:“再说这个图案还有并莲同心的意思,你要天天戴着哦!”

    “嗯!”春儿低着头,用微不可闻的声音答应道。

    “石头哥,姐,你们在干嘛,猴戏都演完了。”谷雨蹦跳着跑了过来。

    “没,没干什么。”春儿慌忙用袖子盖住银镯子。

    “走吧,上大庙去看看。”孟有田打着圆场,将谷雨的注意力引开。

    孟有田不是一个信佛的人,但他却时时想起寺庙,每见寺庙一般都要进去观光,或为寻找壁画、泥塑,更为感受其隔绝红尘的气氛。赭黄的琉璃瓦,大红的柱子,难看的新塑的杂色菩萨,成群的善男信女和旅游者。每进庙门,多有古松翠柏、梅、兰、竹、菊。抬头望天,白云悠悠,远离了尘世喧嚣,难得忘却了诸多烦恼。和尚和尼姑们当感谢有了寺庙庵堂,给人间的不幸者留了一个隐蔽身、心的避难所。而穷乡僻地破落的寺庙残殿,门窗不遮风雨,院内杂草丛生,枯枝上栖息着几只苦苦鸣叫的乌鸦,更是描绘出人间无尽的寂寞,任人无限的品尝咀嚼。

    如果你游览了不同的寺庙,你会发现,其实不论规模大小,位置如何,寺庙建筑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一般寺庙建筑的顺序是: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

    山门殿即寺庙之大门,一般称为“三门”,通常是一座带有三个洞门的牌楼式建筑,中间为正门,左右各一个稍小的洞门。这三门象征佛教的“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人们常说“身入空门”,是指进入寺院大门,开始过清静的寺院生活。

    山门后建有一通道式的长方形建筑物,称山门殿,殿内一般左右塑对称的手持金刚杵的力士像。传说古印度有二位王子皈依佛门,发誓常随佛旁,作佛的亲近卫士,后来果真悟道,称为“密迹金刚”。在寺庙山门殿中树立的力士即为此二位亲近卫士。

    天王殿又称弥勒殿,位于山门之后,殿中间供奉弥勒佛,东西两侧分列四大天王,区勒背面塑韦驮像,韦驮是一位保护佛法的神将。

    大雄宝殿通常是寺院中最高大雄壮的建筑,为重檐歇山式,高大敞亮,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寺庙中主要的佛事活动一般在这里进行。大雄宝殿的得名是因为此殿中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在古印度,佛教信徒尊称释迦牟尼为大雄,意为英勇无比、法力无边之意。

    在一些大型寺庙里,在大雄宝殿之后建造一座供奉本寺主供佛(菩萨)的殿堂,名称直接冠以佛菩萨称号或法号。

    法堂或称讲堂,是高僧们讲法的地方,是举行重大佛事活动的场所,法堂中央设一座台,安放案桌和法座,法座背后有大的木板屏,常绘有狮子吼。

    普惠寺确实名不虚传,虽然赶不上宁波的阿育王寺、天童寺之类香火旺盛的名刹古寺,建筑规模却也相当不凡了。

    或许是古刹雄伟的建筑所震慑,也或许是里面庄严凝重的气氛所影响,蹦蹦跳跳、嘻嘻哈哈的谷雨也变得沉稳起来。

    “石头哥,咱们只闲逛不烧香吗?”谷雨低声问道:“有很多人都买了香去烧,求菩萨保佑呢!”

    孟有田正在凝神看着庙中一堵过人高、几丈长的土壁上的文字和绘画,那上面说的是一些佛家故事。听到谷雨的话,只是淡淡一笑,说道:“在寺庙烧香拜佛的,多是祈求菩萨的保佑。好人祈求菩萨保佑,岁岁平安;坏人祈求菩萨保佑,破财消灾;官员祈求菩萨保佑,不断升迁;商人也去祈求菩萨保佑,大大发财。你说,菩萨是不是不管好人坏人,谁上的香火多便保佑谁?”

    “这,应该不是吧?”春儿犹豫着说道:“不是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还有心诚则灵这么一说呢!”

    第十六章拜佛

    更新时间2009-9-1912:29:51字数:2018

    “呵呵,那些人拜佛求佛,却并不是真的信佛,只是对佛有所求罢了。这样怀有自私的目的,怎么能说得上心诚呢?”孟有田笑道:“我讲个故事给你俩听:从前啊,有个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里求观音,走进庙,发现观音像前面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便上前好奇的问道:‘你是观音么?’那人回答道:‘是啊。’他又问:‘君为何拜自己啊?’观音笑答:‘我也遇到难事了,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自己。’”

    谷雨挠了挠脑袋,“石头哥,我,我不太明白。”

    孟有田耐心的讲解道:“就算是神仙,你想要什么它就可以给你什么吗?肯定不是这样的。所以幸福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去争取,靠自己的双手和血汗去创造,而不是靠烧香磕头来向神仙乞求来的。我就是自己的佛,掌宰自己的命运。不需象其他苍生般为求来世一个圆满,潜心静气在佛前修行打坐,苦熬千年。求佛不如求自己,求自己勇敢一点,坚强一点,再大的风雨也将是成就最美彩虹的前奏。暗夜漆漆,漫漫无边,不妨点起一盏灵魂之灯,照见自己的丑恶,卑怯与自私,胜利永远是勇者的代号。”

    “啪啪啪!”土壁那边突然传来了清脆的掌声,杨荆云带着几个学生转了出来,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来到后面的。

    秦怜芳冲着惊愣不已的孟有田一伸大拇指,由衷的赞道:“厉害,说得真好,几句话便把这满殿神佛的本质说透,了不起。”

    杨荆云点头赞叹道:“确实精僻,孟小哥能有如此见解,当真让人钦佩万分。”

    这就钦佩万分了?不过是拾人牙慧,抄了些后世网络上的知识来唬人而已。孟有田觉得挺惭愧,苦笑连连。

    “你说有缘就能再碰见,现在可是应了这句话。”秦怜芳瞅着孟有田等三人,眼珠转了转,上前亲热的揽住了春儿,“这位妹妹长得可真俊俏,我是一见就投缘,不知道妹妹叫什么名字呀?”

    春儿有些不太适应,低下头摆弄着衣角,轻声回答道:“我叫春儿。”

    这时,几个女学生也围拢上来,七嘴八舌的说着话。

    “春儿,多朴实无华的名字。”

    “是啊,人如其名,清新而又自然。”

    “阳春白日风在香,春儿妹妹亭亭玉立,咱们这些喧嚣里的俗物可真是自惭形秽了。”

    …………………

    春儿被弄得手足无措,求助般的望向孟有田。却被秦怜芳挡住了视线,笑嘻嘻的说道:“春儿妹妹,咱们先走,你的有田哥马上就跟过来了,别担心。”说着,和几个女学生挽起春儿,拖拖拉拉的向庙外走去。

    “孟小哥,参加我们的野餐会吧!”杨荆云伸手相邀,“都是年轻人,想来共同语言肯定不会少,聚在一起,高谈阔论,也是一桩美事。”

    “我,那就打扰了。”孟有田转头看了看,咧了咧嘴,不去能行吗?把我未来的媳妇儿都拐跑了。

    普惠寺后边的松林内,一伙学生正在说笑着准备野餐,这次远足是学生们一次有意义的体力活动,也同样是男女同学互相交往的好时候。虽然都是简师的学生,但平常男校和女校却是泾渭分明,管理极严,少有这么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我说小韩,你不帮着干活,躺在那里做梦娶媳妇儿呢?”一个学生不满意的对韩南静说道。

    韩南静翻了翻眼睛,没有理睬,依然在琢磨怎么样才能讨得表妹秦怜芳的欢心。

    “别理他,在小秦面前象个没骨蚯蚓,倒对咱们拿起架子了。”另一个学生撇了撇嘴,不屑的说道。

    “就是。”年轻学生白了韩南静一眼,转头突然看见杨荆云等人远远的走了过来,不由得笑着大声说道:“看,是游览大庙的同学们回来了。”

    韩南静骨碌一下爬起来,急匆匆的迎了上去,身后是两个学生投来的鄙视的目光。

    “来,来,给大家介绍几位新客人。”杨荆云笑着招呼道。

    学生们都围拢过来,好奇的看着乡下人打扮的孟有田等三人。

    “这位是孟有田先生,我的救命恩人,由国际知名的加里敦大学毕业,知识渊博,眼界开阔,实在是一位了不起的学者。”秦怜芳甩开韩南静,一手拉着春儿快步走到孟有田身边,抢着介绍道。

    孟有田心里叹了口气,只好顶着秦怜芳扣上的大帽子,装模作样的向四下拱手,客气道:“各位同学,幸会,幸会。”

    “这位春儿姑娘是……”秦怜芳又把春儿指给大家。

    “我是他妹子。”春儿抢着说了一句,又低下了头,红着脸显得很局促。这姑娘还是脸皮薄,不想让孟有田把那未过门的媳妇儿几个字说在人前。

    “我是他弟弟。”谷雨倒是满不在乎,自报家门。

    “好大的来头,孟先生原来是个隐士,满腹经纶却埋没荒野,躬耕稼穑,真是让人可惜。”韩南静打量着孟有田不阴不阳的说道。

    “英雄多草莽,名士尽山林,诸葛亮还躬耕南阳呢,孟先生在乡村隐居又有什么稀奇。”秦怜芳不满的瞪了韩南静一眼。

    “嘿嘿,这一口一个先生,我是愧不敢当,大家年龄相当,不如就叫我小孟好了。”孟有田见秦怜芳越说越离奇,再说下去自己就快变成遁世修行的神仙了,只好笑着说道:“什么知识渊博,眼界开阔的学者,实在是过誉了。我不过是读过几本书,识得一些字而已。”

    “谦虚,实在是太谦虚了。”秦怜芳轻轻摇了摇头,继续吹捧道:〖奇`书`网〗“刚才在庙里,听见孟先生高论的可不只我一个,大家可以听听,那么精僻的见解是普通人能说出来的吗?”

    “是啊,说得真好,还配有故事,真的是让人受益匪浅。”

    “没错,听了孟先生的话,我也懒得去烧香了。”

    …………………

    第十七章议论

    更新时间2009-9-1919:20:16字数:2060

    稍有良心的热血青年,谁能忍心眼看祖国大好山河一块块的变色,谁能眼看敌人汉j横行在我们祖宗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上而不痛心。虽然他们并不完全了解此时的局势,并不十分清楚中、日两国的实力差距,虽然他们的有些想法还稍显幼稚,但他们确确实实是凭着一腔爱国的热血,尽力的发出心中的呐喊。

    孟有田忽然觉得自己既不幸也很有幸,不幸的是马上就要亲历中国最悲惨的时候,有幸的是能和千千万万的爱国者一起投身或见证这即将到来的伟大的卫国战争中,为国家尽一分自己的心力。有理想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特别是那种崇高的理想,而可以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则更是快乐的,他的眼前便是这样一群。这与后世大家都在为升官、发财而奋斗,简直没有可比性。

    “孟小哥,平津局势一触即发,华北首当其冲,恐怕你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也要告一段落了。”杨荆云放下饭盒,慨叹道。

    “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这个说法未免……嘿嘿。”孟有田有些好笑的摇了摇头,说道:“据我看,中、日战争已不可避免,爆发就在旬日之间。不过,该种田我还种田,人到什么时候也得吃饭不是,所以也说不上什么告一段落。”

    “哦,孟小哥莫非认为政府军能顶得住?”杨荆云疑惑的问道。

    “那倒不是。”孟有田解释道:“战事一开,华北不保,大半个中国都将不保。”

    “你太悲观了吧!”秦怜芳皱着眉头说道:“国军有几百万,即便是暂时失利,也不至于象你说的那么严重。”

    “我这还不算太悲观,战争一起,有些人会认为亡国之祸不远矣。”孟有田笑道。

    “小孟有些危言耸听了吧?”韩南静再次发难,冷笑道:“战不成还可以讲和吗,日本人已经说了,只为保护侨民,不会扩大战事,再说还有国联调停呢。”

    “日本人说的话你也信?这些东洋矮挫子处心积虚就是想灭亡中国。”孟有田鄙视道:“九一八事变,日本人吞并东北,国联调停又顶个屁用啊?我们虽是一个弱国,但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也就只有拚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候再不容许中途妥协,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只有抱着牺牲到底,抗战到底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中国对日本,打不了,也要打,打败了,就退,退了还是打,三年、五年、八年总坚持打下去,不论打到什么天地,穷尽输光不要紧,千千万万就是不要向日寇妥协,最后胜利就一定是我们的。”

    “三年,五年,八年,就是不妥协。”叫张守基的学生若有所思的说道:“中国地域辽阔,只要大家不当亡国奴,处处在战斗,就一定能拖死小日本。”

    “你还真信这些大言不惭的论断哪?”韩南静撇了撇嘴,有些不屑的说道。

    “大言不惭只是我的外表,内涵才是我的灵魂。”孟有田淡淡一笑。

    “孟小哥说得也不无道理。”杨荆云叹了口气,“你们没在外面社会闯荡过,对各方面情况了解得太肤浅。就说军队吧,吃空名,扣空饷,仗着枪杆子做生意,战斗力殊堪忧虑。至于那些文官,你们也多少看到过一些,老百姓不是还编了个顺口溜:一进二三堂,烟榻四五张,烟灯六七座,八九十枝枪。”

    呵呵,哈哈,同学们发出了一阵哄笑。

    “我们的县大老爷,不是忙于抗战,却在前几天又纳了个清倌人做五姨太,这样的家伙能真心抗日,猪都能上树了。”又有一个学生愤慨的说道:“他们不抗日,还不准别人抗,就说我们这次抗日宣传,还不是以远足的名义。”

    “其实就算政府没把鬼子挡住,大家也该为政府多想想吗!”韩南静辩解道:“日本军队能征善战,武器精良,飞机、大炮、坦克、军舰,应有尽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仗靠的就是武器吗?再说,只要我军严守克制,战争未必便会打起来。中国太弱,还需要隐忍发展的时间,此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从九一八到现在,已经隐忍了七年,而且抵抗不是宣战、挑衅,十几万东北军不战而逃,不仅损失了大量的土地和物资,使千万百姓沦于水深火热之中,更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孟有田很鄙视的望着韩南静说道:“不抵抗不仅不能救亡,反倒会招致速亡,能战方能和。如果中国人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打出自己的气势和决心。现在倒好,你口中的国际强权对制止暴日并不热衷,就是因为中国太乱,太弱,太没出息,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你好象很希望中日战争爆发,生灵陷于涂炭,不知道你是何居心?攘外必先安内乃是基本国策,你真是孤陋寡闻。”韩南静有些理屈词穷,开始转移视线。

    “你呀,真是白读了书,白吃了粮食,就是一个大草包。战争不是我们的意愿,但当战争已不可避免时,我们就要勇敢的挺身而出。说句不好听的话,攘外必先安内乃是自杀政策,等到真正安内完成,中国就更没有攘外的本钱,油尽灯枯,还抗个屁战。”孟有田斥道:“看你的言论,你以后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大汉j,大走狗。”

    “你这是对我最大的人格污辱。”韩南静暴跳起来,嚎叫道:“我要向你……”

    “向我挑战?”孟有田晃了晃结实的胳膊,似笑非笑的说道:“小样,打架让你双手,摔跤让你抱腰。”

    孟有田身体壮实得很,可不是象韩南静这样的小豆芽菜能对付的。

    韩南静也很有自知之明,知道不是孟有田的对手,旁边同学们略带鄙视的目光,特别是秦怜芳冷冷的瞅着他,更让他知道在这种场合下得不到多少的同情和支持。

    第十八章高歌而行

    更新时间2009-9-209:18:55字数:2011

    “哼,君子动口不动手,乡下人就是粗野。”韩南静眼珠转了转,给自己找了个借口,“处事之道,忠恕为先,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你在此诋毁政府威信,这是不守本份,我不想再与你这不厚道的家伙争论,这是对牛弹琴。”说完,转身走开了。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境界倒是很高尚啊!”孟有田对韩南静所说的这几句话的出处并不太明白,试探着问道。

    “可惜时机不对。”杨荆云摇头道:“国家多难之秋,壮士用命之时,那种温良谦恭让该是收起的时候了。”

    “孟大哥,谈到将来的战争,你预测前景不妙,可我觉得你好象并不是很在乎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秦怜芳好奇的问道。

    “在乎要来,不在乎也要来,既然事情不能改变,那就顺其自然的坦然面对。”孟有田咧嘴一笑,说道:“我是该干什么干什么,可不象诸位,我不干活可是要饿肚子的。”

    “光是种地,真是埋没了。”秦怜芳惋惜的说道。

    “我倒不这么认为。”孟有田反驳道:“民以食为天,干什么事情也得先填饱肚子呀,就是抗日,也得吃饱喝足才有力气吗!”

    “孟小哥这话说得实在。”杨荆云笑着点了点头,“人尽其力,物尽其用,抗日也不一定非要抡枪上阵,只要大家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也就是对抗日的最大支持了。”

    “多谢你们的款待,时候不早,我们该回去了。”孟有田起身告辞。

    “与孟小哥一番畅谈,我们也是受益良多啊!”杨荆云说道。

    “如果下次远足,我看就选吉祥镇吧,到时候可要打扰孟先生了。”秦怜芳笑道。

    “欢迎欢迎,不过我事先要声明一下。”孟有田很正经的说道:“我家穷,恐怕招待不周,大家到时可要有所准备啊!”

    ………………………

    原野上散发出清新的泥土气息,小麦就要收割,触目是一片金黄。绿色的田野在阳光下,灿烂着希望的笑容。各色的野花在阳光下被沐浴得分外艳丽,娇嫩得象刚发育成熟的少女的脸蛋。

    架子车上,大筐里新抓来的几只小鸡雏被谷雨逗得叽叽喳喳的叫着。春儿慢步走在孟有田的身旁,偷眼看着比她高半个头、身躯笔直、迈着轻快步伐、还哼着歌的孟有田,美滋滋的摆弄着手腕上的银镯子。

    “石头哥,你哼的是个什么曲儿,怪好听的。”春儿忍不住开口问道。

    “想听吗,我轻声唱给你听啊!”孟有田伸手掐了朵长在道边的野花,递给春儿,轻声唱道:“小时侯的梦想,从来就不曾遗忘。找个世上最美的新娘,陪你到地久天长,爱你到地老天荒,用我温柔的心带你一起飞翔。我想打开心房,让你在心中回荡,拥有每个梦你的夜晚。当接触你的眼光,我的心地旋天转,意乱情迷的我为你痴狂。红红好姑娘,潮来花浪舞风帆;红红好姑娘,潮去青春不复返。是否你也正在凝望月的方向,为何你的感伤和我一样……”

    直白的歌词,悠然的曲调,让春儿少女的心房中,再次唤起深深的柔情和爱恋。她抬头正遇上孟有田似笑非笑的眼神,羞怯之余,不禁轻轻啐了一口,“这词儿定是你瞎编的,哪有这么,这么大胆、不识羞的。”

    孟有田含笑看着春儿,十七八岁的大姑娘,正是充满了青春气息的时候,身材窈窕而丰满,好看的眼睛眯眯着,饱含着温情,鸭蛋形脸上的红晕,两个时隐时现的酒窝,好看而诱人。杨柳一样清秀,鲜花一样娇媚,泉水一样澄清,羊羔一样温顺。

    孟有田正要说话,路旁的柳树林里走出一个小牛倌,赶着一群牛过路,他扬鞭打出一声脆利的响声,瞟了孟有田和春儿一眼,笑着高声唱道:

    一抡鞭儿响四方

    柳林是谈情的好地方

    小情哥,俏姑娘

    见我牛倌莫躲藏

    我送牛奶给新郎当喜酒

    我送野果给新娘作嫁妆

    哈哈哈,一对好鸳鸯

    ………………

    “呵呵。”等牛倌走远了,孟有田笑了起来,轻轻碰了碰春儿的小手,低声调侃道:“春儿,去不去柳林,钻庄稼地也行。”

    “坏蛋,不理你了。”春儿羞得满脸通红,落后两步,跳上了架子车。

    “哈哈哈哈”孟有田开心的大笑起来,迈着轻快的步伐边走边唱:“长路漫漫任我闯,带一身胆色和热肠,找回自我和真情,停步处别视作家乡。投入命运熊熊火,不管得失怎么量,陪着你到江湖,往事不必紧张。开心唱,谁是最高最强,我只要只要你一个人欣赏。迎接日月万里风,请清风洗我的狂,来日醉卧逍遥,不再动我刀和枪……”

    一路高歌,一路行,孟有田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前世卡厅嚎歌的风采,让春儿和谷雨目瞪口呆之余,也钦佩万分。

    时候还早,路人行人不少,三个人顺利的过了黑松林,这才大松了一口气。离村子还有四、五里路的时候,春儿和谷雨跳下了车。虽然村子里的流言蜚语传了一阵子,现在已经不那么厉害,但多少还是要注意一些。

    孟有田把架子车停在路边,坐着歇息了片刻,看着春儿和谷雨背着筐走远了,才慢悠悠的向村子方向走去。

    夕阳照射下,路两旁是金黄的就要收割的麦子,麦杆被饱满坚实的大穗儿压弯了腰,随着微风,一起一伏地荡漾着。

    “风调雨顺,是个好年景。”孟有田自言自语的说着,转而又摇了摇头,“可惜,小日本鬼子就要打过来了,真是可恶之极。”

    走着走着,孟有田突然站了下来,他发现路边有一小片倒伏的麦子,从断杆上看,是刚刚被碰折的。

    “嗖!”的一声,从地里蹿出一个人,雪亮的匕首逼到了他的脖子上,低沉的声音喝道:“小子,别动。”

    第十九章再遇柳无双

    更新时间2009-9-2019:30:00字数:2095

    孟有田吃了一惊,抬头仔细打量,原来是在县城见过的黑胖子,如今却是乱蓬蓬的胡子,乱蓬蓬的头发,只能依稀辨认得出来,他光着脚丫子,裤腿撕得一条条的,脸上一层泥垢,身上也是遍体鳞伤。

    上次在县城偶遇后,孟有田回到村子,闲暇时便和老玉保说起了这件事。老玉保见多识广,按照孟有田的描述,估摸这个黑胖子便是山里的红胡子,人们都叫他柳无双。

    “懒汉争食,好汉争气”,老百姓对这些锄暴安良,劫富济贫的土匪并无太大的恶感,只要他们不祸害穷人,在心里都把他们看成《水浒》中的好汉,而这个柳无双恰好就是其中之一。据说,柳无双原本也是个穷苦人,是县城北面河阳镇的,自小给地主放牛,扛活,孤苦伶仃。他秉性刚直,爱打抱不平,兼之膂力过人,力大无双。恰好他的|乳|名又叫小双子,有人就叫他柳无双,这个响亮的名字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原来的官名反倒湮没无闻了。后来他拜了个沧州过来卖艺的师傅,跟着四处闯荡了五、六年才回来。这下子,既有力气,又有武艺,柳无双更是了不得了。

    不久,柳无双便串连贫苦乡亲成立了大刀会,反抗官府的苛捐杂税和地主豪绅的盘剥压迫。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诬称柳无双造反,带兵镇压,将柳无双怀孕的妻子投进大狱,逼迫柳无双投降。他的妻子体质本就虚弱,经受不住种种折磨,死在了狱中。柳无双闻讯悲愤万分,纠集会友,化装进城,趁着县长赴宴之机,捉住了这个坏蛋,拖到妻子坟前,三刀两剐,结果了县官的狗命。这件事情是在十几年前发生的,在当时可谓轰动一时。

    后来,柳无双带着一些人进山当了红胡子,官府几次进剿,都是无功而返。而且柳无双打着劫富济贫、锄暴安良的旗号,从不祸害百姓,确也得到了来自社会底层的很多同情。

    “我不动,我不动。”孟有田赶紧将双手举起,柳无双可能有伤在身,气力不足,手里的匕首晃呀晃的,着实令人有些害怕。

    “不用害怕,我不害穷人。”柳无双舔了下嘴唇,用嘶哑声音的说道:“我柳无双的名号想来你也听说过,今儿落了难,只是想向你要些吃喝。”

    “把刀子拿下来好不好。”孟有田挤出一丝笑容,“柳爷,咱们在县城见过面的,我也挺佩服柳爷您的骨气。”

    “见过面?”柳无双仔细辨认了一下,微微点了点头,将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