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重生在医院
?杨桃静静的躺在病床上,她的眼前是那巨大的灯盘。
这一刻,她只感觉浑身不自在。身体有气无力的,脑袋上还顶着一坨冰,身体上还凉飕飕的。
“这到底是怎么了?”她试着坐起来,没用。
这时倒是听到几个人的对话。
“唉,真是可惜。这孩子最终还是没救活。”
“主任,您也别惋惜了。她毕竟是得了脑炎,高烧不退都那么久了,心跳已经停止,这孩子已经去了。”
“是啊,她是一个弱智,现在年龄又小,这样的结局或许是一种不错的解脱吧。心脏停跳都有十分钟了,咱们的抢救也是尽了职责吧。”
“闭嘴吧!”主任很气愤。“一个医生,连自己的病人都救不活,应该知耻!”
杨桃静静的听着,这是在说自己吗?自己是二十多岁的大姑娘,怎么还是孩子?不过这番确实感觉身体很奇怪,身体仿佛光溜溜的,浑身无力。
“我到底是怎么了?”杨桃努力的回想,仿佛就是刚才,国庆节都放假了,自己留在厂子值班,作为技术员检查仓库的液氮钢瓶。但是钢瓶居然泄露了,泄露的当时杨桃正聚精会神的盯着钢瓶的压力表,瞬间喷涌的液氮渗入了自己的衣物,她知道自己因为有体温,液氮会迅速蒸发,而要了自己小命的却是自己这身衣服。液氮喷涌的太多,自己终究还是冻僵了。
杨桃,这是一个称得上是兼职尽责的技术员△为一个生长在兵工厂世家的女孩,从孩提时代起接触的便不是布娃娃和象牙塔,年幼时的玩具便是家里的那些扳手和起子,而真正的玩具只怕只有乐高积木了。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正是由于父母的熏陶,年幼的她便励志向妈妈一样,成为伟大祖国国防工业的一颗螺丝钉。而如今,她确实做到了。大学毕业后直接回了厂子,真的成为了一颗螺丝钉。
当代,二十四岁不嫁,对于一个女孩子似乎并不算什么。工厂的驻地在一个小城市,有道是大隐隐于市,杨桃偶尔会和朋友同学吹嘘,自己的工作光荣又艰巨。不过在这个被吐槽作毕业等于失业的年代,同学们还是更羡慕她工厂子弟的身份,论起出路她似乎是最好的。但是每到同学聚会,同学们笑谈间便会说哪个同学结婚了,哪个同学有了孩子,作为一个女性,自己的梦想实现了,而自己还是单身,这样的人生并不完美。
她当然有暗恋的对象,只是大学的恋爱究竟有多少成功的呢。时光过的很快,21岁大学毕业,虽然是厂子弟还是以优异的文凭就职于这个自己深爱着的工厂。三年过去了,仿佛毕业还并没有多久。
如果说和普通的女孩最大的不同,那便是自己的见识吧△为国家的兵工厂之一,职工经常以顾问的形式到其他厂子调研,如此这便成了其子女旅游的机会。读万里书行万里路,从村子里考上大学的父亲一直在潜移默化自己的女儿好读书,事实证明他做的非常成功,而母亲则是希望女儿游历祖国大好河山,能多见见世面。
按照杨桃的话来说,自己在高原吸过氧,在海中游过泳,这些经历也成为和同学们的谈资。不过这样的生活最终还是变成了回忆,因为她,出事了。
什么样的人生才算完美,有自己的事业,有健康长寿的父母,有可爱的孩子和幸福的婚姻。“桃子,咱们厂的小伙子都很优秀,如果有了心怡的就赶紧表白吧。”母亲的话自己记在心里,追过自己的小伙子有一些,之前总以自己太年轻唯有拒绝了,也许是时候认真考虑自己的婚姻了。
可现在的情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怎么会这么小!”
自己的胸口和腹部都贴着金属片,她知道这是检测心脏和脉搏的仪器≡己浑身还很是发热,不过之前的生活父母都在告诫自己,女孩也要坚强,发烧的时候都是自己亲自去医院诊所的。
用了吃奶的劲,杨桃终于坐了起来,努力把身上的奇奇怪怪的仪器拔掉。她惊恐的看到就在身边两个电击起搏器。“这到底是什么鬼地方?”
三个医生正背对着自己交谈着,虽然听的不太清,话语间仿佛透露着惋惜。这间小小的手术室确实只有自己一个病人,他们确实在说自己。
看看周遭的一切,一切仿佛都非常的落后。她记得,2016年,自己所在小城的中心医院已经是周围实力最强的医院,各种国际先进设备琳琅满目,而现在的这里,仿佛是在复刻上个世纪。
那三个医生没有察觉到已经被放弃治疗的病人死而复生,而且已经坐了起来。能坐起来就很吃力了,感觉上自己开始有了出汗的趋势。现在终于能好好审视自己了,这不是梦,此刻的自己只是一个很小的小女孩,非常的小非常的瘦弱,仿佛只有两三岁。扭扭自己的脑袋,哎呦很不错,自己的头发还挺长呢。
母亲的家族有一个习惯,没有出嫁的姑娘不要剪头发,长发扎成麻花辫,结婚之后再减掉。仿佛是一种迷信,辫子越长越幸福,而杨桃认为这是对自己青春的祭典吧。“唉,我的大辫子啊,我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变成小女孩了?”
三个医生马上惊觉起来,猛的扭头,现场完全僵住了。这一刻,只有仪器在发出微弱的声音,而这声音刚刚完全没有注意到。仪器上的数字显示的很明白,病人的心跳已经恢复了,而这个病人居然坐着直勾勾的看着自己。
“奇迹!简直是奇迹!”主任不由自主的惊叹道,作为一个小地方的中年医生,多年以后如果有人问他是否相信奇迹,他会说多年前看到的那个病人,完全诠释了这些。
三人不再废话马上开始抢救。
第二章 新身份
?少年杨明志,这一天他正是感冒。一个九岁的小男孩独自在医院处理自己的疾患,这是很难想象的,可他就是这样。他的母亲在大厅的椅子上休息,等待他把实情做完。
杨明志的屁股挨了一针,又开了一些药正向出口走,正看见楼道尽头的手术室门口围着一群人,不知为何他鬼使神差的走了过去。
“真是生命的奇迹!恭喜你,你的孩子苏醒了!”
“真的?!”那个早已哭成泪人的年轻女人扑在推车上。
杨桃的眼睛微微睁着,因为发烧脑子还很晕,而更晕的是她还是搞不清现在的状况。
“春春!看着妈!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杨桃扭过头看着这个女人,她的年纪大概像自己一样把。啊不对,现在自己居然只是一个幼童。她眨了眨眼睛引得这女人一阵狂喜。
在众人簇拥下,医生推着小车前进。杨明志好奇,跟着人群走了会。
“这个男孩怎么一直在看我?”杨桃很想说话,可嗓子似乎在发言很痛苦。结果努力发出音变成了呜呜呜。
其他人没有注意到这阵嘟囔,倒是这小男孩在小声安抚。“妞妞乖,妞妞乖~”沦落如此,和这个男孩真的是奇怪的邂逅。两人凝视了很久,直到到了楼道的交叉口,那男孩才汀了脚步。
“怎么去了这么久?”男孩的母亲有些不耐烦的责问。
“没什么,刚才遇到了一个小姑娘。大人说她是死而复生的,说她心脏停跳了很久。我好奇就去看了看,那女孩还直勾勾的看着我呢。”
他的母亲笑了笑站起身,拉着男孩的手走出医院。“孩子,这大千世界是无奇不有的。你和那个孩子或许有缘,以后或许还能相见。”她没有再说下去
这便是男孩与女孩的邂逅,那互相凝视的几十秒正是一种命运。
这个孩子变得很奇怪,杨桃的病房里的几个人都这么想。不仅别人感觉奇怪,杨桃自己也是一片混乱。
“不知怎么的,我觉得妞妞的眼睛里第一次有了灵魂。”一个微笑的女人自言自语道。
杨桃根本不想睡觉,虽然身体很是疲惫≡己的脑袋上插着输液管,毕竟自己的胳膊很瘦小。小孩子打针时又哭又闹被认为是必然的,而就在刚才针头扎进自己的头部血管,自己只是稍微感觉到疼而已,安安静静的接受治疗。
“这孩子很安静呢,难道是被烧糊涂了。”
“也许吧,本来这孩子就有缺陷。”一个护士指着自己脑袋画圈圈继续说:“都快到42度了,这孩子也是命大,心脏停跳还能复苏。不过得了脑炎,我看只怕她的脑子更加的糟糕了。”
杨桃被一大团棉被包裹着,这房间里的人自己全然不认识≡己的感觉还是很糟糕的,扁桃体似乎在发炎,想说话觉得嗓子疼。听这些人对话,自己似乎是得了脑炎。脑炎这个疾病,自己当然知道,因为她真的得过。
那还是自己六岁的时候,被毒蚊子叮咬感染了脑炎病毒。确实是长时间的高烧,还是在军医院自己薄了命,不过脑子还是受到了些损伤。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自己的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于某件事,但是发散思维的能力突然变强了≡己后来有诸多爱好或许也是拜其所赐。
发烧42度,来自杨树村儿童福利院,就是所谓的孤儿院。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悉?一切仿佛都是梦幻,但是哪有咬不醒的恶梦?
先不管那些大人吧,看看周围的一切,这不就是军医院嘛。墙壁上刷着一米的绿漆,其他部分都是洁白的。唯一不协调的是墙壁上的一张海报和一个日历。
那个海报,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的宣传画,一旁的日历是一张彩色图绘贴在墙壁上。“呵呵,我的上帝佛祖腾格里啊,您真给我开了个玩笑。”对于杨桃来说,1992年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的春天自己来到了这个世界。不过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杨桃不禁要问,这里到底是哪里,自己到底是谁?
这里不是我的世界!杨桃深刻的意识到。宇宙中有无穷的可能性,有一种平行宇宙的理论,这个无限可能下,时间也会开玩笑△为一个热爱科学,崇尚理性的小姑娘,自己在网络上也和键盘天文学家们畅想过。可是这完完全全的发生在自己身上,按照那些幻想文学,自己这是魂穿了。
理性的无神论者并不反对神的存在,他们反对的是那些可以直接否定的人造的神,而佛教徒相信轮回。如果液氮泄露成为破坏世界线的诱因,那么自己可能真的无法回到原来的那个世界了。
世界的是美好的也是残酷的。几个披着白大褂穿绿军装的医生过来了,杨桃这幅新身体其视力很不错,当即就盯着那几个医生别在胸口的工作牌。解放军某医院,这个医院她知道,她太知道了!加上刚才听说的杨树村福利院,一切都慢慢清晰起来——自己在自己的家乡,但是,是1992年。
“怎么样小朋友,感觉好些了吗?”有些头顶的老军医笑着问道。
“李主任,您等等,她的脑袋有些问题。”刚才的那个年轻女人赶紧指出。
“不就是烧到脑子了吗?你们看她盯着咱们的小眼睛,真是可爱。”
这个场面杨桃究竟该怎么面对?自己嗓子感觉很不好,想说话又不忍≡己被这群人说是弱智,或许这个身体的原主人就是这样的可怜人吧。没办法,杨桃只能稍微点了点头,这撤了几下输液管令几个护士一阵紧张。
“很不错嘛,小姑娘,你可真是鬼门关走了一趟。你可真是不可思议!”
杨桃回想起来了,这个中年老军医就是之前在手术室见到的,只是当时他带着口罩和白帽子,不过他的眼睛不会骗人。
一旁的年轻女人,这是孤儿院的保育员。后来杨桃得知,自己是被遗弃的女婴,是有人专门送到孤儿院的门口。那是一个小小的竹篮,小小的女婴躺在里面。竹篮里有一张纸,书写的是无奈和承诺,总而言之,这个女婴是实在养不下去了。如此孤儿院就接受了,而后来孤儿院也确实明白了这家人抛弃孩子的原因,因为这个孩子脑子有问题。
保育员小王只有二十多岁,她和很多同事照顾这些孤儿。因为是杨树村孤儿院,这里的孩子统一姓杨。据说自己是春天被接收的,所以院长简单的取名为杨春春,很一般的名字。
刚才的情况给了小王很不一样的感触,在她的印象里,这个孩子很安静,就算是哭闹也很快安静下来。或许这是因为智商的问题吧,后来她也发现,这个女婴确实很难学走路,这得病之前才刚刚能扶着墙站起来。
急性脑炎是发病极快的疾病,因为这个孤儿院距离军医院很近,孩子生病了很快就能就医。解放军绝对是人民的子弟兵,军医们绝不会因为病患是孤儿就偏见。
“春春,你能听懂我说的话吗?”小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问道。
杨桃扭过头,看着这个年轻女人轻轻的点点头,如此只留下小王错愕的脸。这还没完,虽然因为嗓子发炎不能说话,但嘴唇可以动。其实杨桃是在表示“我叫杨桃”,不过这精确的回馈只能以为这一个信息——这孩子不是弱智!
孤儿院的孩子虽然被父母所抛弃,绝大部分都很快被分配到了养父母。这孤儿院里女孩很多,唉,毕竟国情就是这样。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有孩子的人,他们渴望孩子,就算是领养的也会被养父母倾注关爱。
健全的孩子很快会被领走,剩下的就是不健全的了。保育员小王入职有些年了,当初她只是个十六岁的小姑娘,如今已经二十多了。和杨桃一批进入孤儿院的孩子,到现在就剩下她自己一个了。对于小王,这个不健全的孩子仿佛就是自己的女儿,毕竟被照顾了三年。
这一刻小王流泪了,她一直坚信这个小女孩能变得正常。女人都是有母性的,多年的等待终于变成了现实,自己照顾最多的孩子终于正常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小王又问了一些,杨桃被要求用眨眼回馈。
在场的医生护士还有孤儿院的工作人员都吃惊了。“我就说嘛,这孩子是一个奇迹,心脏停跳了十分钟居然能复苏。这发一次烧也真好,糊涂的脑子给烧明白啦!”李主任由衷的感叹道,接下来就是互相道贺。
这众人了唯有保育员小王最激动,这个孩子鬼门关走一摊真的变成了正常人。激动的她当即蹲在杨桃的病床前,杨桃看着这个年轻的女人。仿佛这个人也只有二十多岁,就仿佛原来的自己的年龄。小王的眼角流着热泪,欣慰的笑容让杨桃看着很舒服。“阿姨照顾了你这么久,你终于成了健全的孩子,春春,你真是个好姑娘。我真高兴。”
杨桃伸出胳膊摸着小王的眼角,自己这番微笑着做反馈。忍着嗓子的疼痛,加上气流,杨桃说出了两个字,谢谢。这是小王听到这个小姑娘说的完成的话,这一刻只有狂喜,即使这是在医院。
此刻的杨桃多么想说自己有名字,叫做杨桃。情况大体已经明白了,现在自己的身份叫做杨春春,身处还是自己的故乡,自己是一个孤儿。
第三章 保育员王静
?军医有着崇高的原则,他们有着自己的信条,矜矜业业以救人为己任,越是年长这信条就越坚定。
一个弱智的孩子神奇的变得正常,仿佛都是因为这可怕的疾病可怕的高烧创造的奇迹,一时间,各个科室都知道了这个情况。有些其他科室的医生得知这个情况,闲暇时便亲自来到这病房探望。在得知这是一个孤儿后,有些看不得悲伤的医生自费买了些水果和饼干。
杨桃知道,在1992年,急性脑炎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医院。就算那个时间轴上,自己是1998年得的这个病,也是在这所医院折腾了一个月。估计自己也得在这医院长。
已经过了一周了,杨桃彻底明白了这根本不是梦,一切都是真实的,自己真的回到了过去。那个杨春春已经死了,随着她心脏的停止,那个弱智的可怜小女孩永远的消失了。现在自己完全接管了这副身体。
在杨桃的记忆里,1992年的时候自己诞生了,父母住在父亲单位临时分配的房子,香港回归了,一家人搬了家,搬到距离兵工厂很近很近的新家,自己也是那里从幼年长到青年。
这里是汝宁市,一个中原小城,这里是杨桃前二十年的故乡。后来大学毕业入职后,自己不得已郑州汝宁两头跑,往返于分厂和总厂之间。
现在,在这个时间轴上,或许自己已经在城市里另一所医院出生了吧。时间究竟开了什么玩笑,杨桃不知道,现在她能猜到,自己的父母和其他的亲人是存在的,虽然将以全新的身份面对他们。“妈妈,您是信佛之人,这个世界上您也应该信佛吧,您会接受您前世的女儿么?”
保育员小王全名叫王静,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她喜欢小孩子所以便报名了卫校,后来要求分配到孤儿院。在她看来,杨春春和自己有着很深的羁绊,三年前就是她发现了那个竹篮。就算这孩子脑袋有问题,王静没有放弃。
在王静的记忆中,这个弱智的孩子其实很好照顾,她总是少了该有的哭闹,有的人说这样的婴儿好养活,但是王静明白因为这孩子的大脑。“春春啊,你经此大难真是开窍了,没枉费阿姨教你说话。以前你总是目光呆滞的漫无目的的看着天花板,现在都会看着我笑了。”
这仿佛是母亲对女儿在对话,杨桃感觉很温馨。重生已经一个星期了,脑炎这个病并不会很快痊愈,现在自己还得住在这医院里。医药费的事并不用担心,孤儿院本身就是政府的工程,经费是上面拨款的。
医院远方对这个医疗奇迹非常重视,几个医生为此写了很长很长的病例报告。一个心脏停跳十分钟的重病女童完全恢复,这样的医疗案例在年度各医院的串联会议上,也是非常有面子的。杨桃被照顾的很好,病床四周的礼品已经快放不下了。
削着桃子的王静欣慰的说道:“春春啊,你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呢,看看多少人关心,好心人送给你的礼物,这些饼干水果你肯定吃不完。怎么样?送给咱们院里孩子们吧?”
杨桃点点头。目前这个情况,真正的王春春的灵魂已经湮灭,现在的只有时年三岁的杨桃。无论怎么样只能接受重新来过的命运了。
杨桃接过王静削好的桃子美美的吃起来。一切都只能用惊异来形容,在保育员王静眼中,这个小姑娘和正常的孩子没有丝毫不同。杨桃已经不用输液了,毕竟对于小孩子,输液都是猛药,现在只用中成药慢慢调养了。
为了防止桃汁污染被褥,杨桃的面前铺着一张毛巾,吃桃子的时候杨桃也注意这些。重生了,突然脱离原来的生活这是极大的不幸,不过也有幸运的。上辈子,自己对桃子是彻彻底底的过敏,后来经过检查,自己居然对所有蔷薇科的植物蛋白过敏。这一世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如此美美的吃着桃子。
自己为何叫杨桃,因为自己出生的时候是桃花开放之时,实际上根据墙上的日历,现在正是春天。“看你吃的,当心桃汁啊。”王静提醒着。
杨桃嘟着嘴笑了笑继续嚼。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自己,咀嚼食物的时候嘴一定要闭着,一是优雅,二是对别人尊重。敏感的王静注意到了这些,真是一切都变了,实际上王静感觉到了些许的陌生,仿佛这个小姑娘不再是那个王春春,多少她已经知道了这脑炎的凶险,或许一切都是奇迹吧。那个虽然很可爱,但经常目光呆滞躲在角落安静的小女孩,此刻已经能安安心心的吃水果,王静看在眼里,一切都在不言中。
据说绝大部分人,只有两岁的时候才会自我意识觉醒,而更糟糕的大部分人四岁前的记忆非常少。闲暇时,杨桃听着王静诉苦,说着自己从业这么多年的感悟,杨桃也听明白了很多。
杨树村的孤儿院,杨桃一直知道它的存在,后来因为国家的制度健全了,加上养女防老的新概念的萌动,杨树村孤儿院的孤儿越来越少,后来它变成了这所城市中心医院的一个分支。这样也好,少数的孤儿得到了更好的照看。
王静的自言自语中,有些关键性的事也透露出来了。“春春啊,过段时间你病好了,你的爸爸就会来了。”
父亲?杨桃有些诧异,王静也发现这微笑的孩子的脸色突然严肃起来。“就是那个前段时间看过你的叔叔啊,真奇怪,当初你可是一个劲盯着他看的,好像你们很有缘。”王静顿了顿继续说,虽然这个小姑娘可能听不明白,自己还是要不吐不快。“以后你就有亲人了,那个叔叔不介意你的情况,以后你就是她的女儿了!”
杨桃听明白了,确实有人愿意收养自己。唉,只能面对现实了≡己归根到底还是个三岁的小女孩,这些天的大人看望自己,只是说自己很有灵性。可是灵性能当饭吃,只求那个大叔能真的待自己入亲女儿吧。
不过等待,杨桃想着想着突然有害怕起来。国家知道有些男人会想方设法的抚养小姑娘,而他们并不是抚养女儿的态度,就是所谓的光源氏计划。越是这么想,自己越是头皮发麻。天呐,这身体刚刚有起色,可别让我悲剧啊!
第四章 养父与我
?事实证明一切都是多虑的,收养自己的人并不是坏人,而且因为特殊的原因可以完完全全的放心,因为这个大叔,他不能生育。
杨德新,汝宁市县里的。说起来这也是一个苦命的人,这是整个村子唯一活下来的人,因为当时他在市里寄宿上学。
那是1975年的8月,一场毁灭中原大地的水灾创造了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溃坝灾难。西边不远处的多个大型水坝集体溃坝,天启般的台风登陆到了中原,万年都不一定遇到的奇观**着中原大地。杨德新的杨家村就这样被洪水夷为平地,从地图上消失了。那段时间到处都在发水,大灾后有大疫,杨德新很幸运,挨过了饥饿和传染病,不过长时间在水里泡着,那个重要的部位受了损伤,医生告诉他,这辈子没法有孩子了。
灾难过去17年了,当年的青年已经人到中年,四十岁出头注定没有孩子,如此也不想着婚配了。家里人都死于那场水灾,自己孤苦伶仃。不过中专毕业后,杨德新还是被分配到了工作,在市里的机械厂工作。
苦难最能锻炼人,杨德新自卑又乐观。那个时代,中专生都算是高级知识分子呢,家破人亡的杨德新得到了学校的照顾,现在虽然是一个人在生活,生活其实还不错。人到了中年,同事的孩子都上初中了,看着别人家活蹦乱跳的孩子,杨德新也心里痒痒。
最终他鼓足勇气前往孤儿院,得知了来意后,院长让他去挑孩子。屋子里疯跑的孩子让杨德新很为难,没有血缘的父与子是需要缘分的。俗话说养儿防老,养儿传宗接代,不过考虑到自己的情况,自己已经没法为祖先们延续骨血了。
唉!杨德新无奈的叹气,这是一个小小的身影出现在自己的眼中。那是一个小姑娘,很小很小,静静的蹲在角落里。就算是孤儿也有着孩子的天性,而这个小女孩不一样。
“那个孩子脑子有些问题,有些笨。”看到杨德新注意到了杨春春,院长赶紧解释。
杨德新没有废话,直接走上群蹲在小女孩面前。“做我的女儿,怎么样。”
虽然脑子有些问题,但杨春春不是完全的笨蛋。不知当初这个小女孩怎么想的,只是看着这中年人的眼睛点了点头。
这些世故王静是知道的,关于养父的情况她有权知道,作为保育员要保证把孩子送到好人手里抚养。在医院里,王静有时闲着无聊便和杨桃谈话。在这陌生的环境,杨桃只好做一个聆听着,听这个保育员的口吻,杨春春也是很安静,如此就做一把已经消失的那个女孩吧。
“真奇怪,我为什么要和你说这么多。说到底你只是一个三岁小丫头呀。”
王静这么说杨桃就不高兴了,自己可是二十多岁的技术员呐,虽然理科生有些恬静和过分的理性,自己好歹也是见多识广,文科的政史地,其实自己是作为爱好自学的。网络时代,这些还得网友们聊天,对某些历史还进行论战。
杨桃摇摇头回应。
“哦?怎么说的不对吗?哎呀呀,春春,别人说你脑子有问题,那是他们有问题,我们的春春啊最聪明了。怎么样,听懂的话就点三次头。”
杨桃的嗓子还是有些不舒服,而且如果这番说太多话或许会大大刺激这个女青年,想想还是照她的话行动,于是点头三次。
从王静的话语中,杨桃清楚了养父的职业,一个开车床的师父。一切果然随缘呐!杨桃不得不感叹,上一世自己就学过车床,而且不仅仅是车床,作为一个励志成为国防工业螺丝钉的机械少女,杨桃学的很杂,电焊,点切割,金工都要学一个。拆装五花八门的机器也干过。虽然是个皮肤有些黑的女孩,对付机械实在不输于男人。
这一世还有另一个好,上一世总之对自己的身体感到些许自卑,身高一般般只有165,皮肤天生有些黑。这一世,这幅身体天生的白净,看着自己的胳膊,等自己长大了,大清早都是自己把自己美醒吧。
在这个医院居住三个星期了,上厕所时都是保育员王静搀扶着。得知这个小病人习惯安静,医院是特意安排了独立病房。王静是习惯抱着这个孩子解决厕所问题的,不过杨桃很是不悦,心理上自己可是和这个人一样大呀。
“怎么你是想站起来?你真的可以吗?”
杨桃狠狠的点头。
当王静同意后,下一秒就是她惊愕和欣喜了。杨桃站在地上,王静一旁扶着。长时间躺着肌肉萎缩了,而且本来这身体就不怎样。“真有些吃力呀。难道我当初学走路就是这样的么?”
好在自己的身体还是颇为瘦的,这双腿承受自己的重量完全没有问题。这是住院以来,小姑娘自己解决厕所问题,王静看着吃惊。“春春,你真是个奇迹。”
杨桃对此还是笑笑,最好还是不要说话的好。
虽然说杨桃不想用所谓的奇迹进一步刺激这位和善有爱心的保育员,保育员王静着实有些困惑了。这个小女孩经过这场大病发生了一些列重大变化,首先她的头脑没有问题,听得懂话又能自由的行走,只是这说话,好像语言的能力还是有些问题。
另一方面,关于领养孩子的一系列文件终于办妥了,而且杨德新还出具了医院证明,证明其绝没有歪心思的可能性,虽然这个有些多余。
杨桃的病基本康复了,王静兴奋的表示病好以后不用再去孤儿院了,因为这天养父会亲自前来。
关于未来自己女儿生病的事杨德新也是后来才知道,办理收养手续有些复杂,自己还要工作。关于怎么养育这个孩子,杨德新已经有面对不健全女儿的心理准备了,好在自己是住在工厂大院的,邻居们纷纷表示在其上班的时间会留下了照看孩子。经过一些评估,有关方面终于同意这份收养了。
这是杨德新第一次来医院看望自己的养女,而这一次他是可以直接把养女领回家的。大清早的,他换上了洗干净的新衣服,虽然四十多了还是精神抖擞。来之前,医院的代表和孤儿院的代表拜访的他的家,告诉了他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这个孩子大病之后脑子变得好使了。为此杨德新也是欣喜若狂,直呼这是缘分。
杨桃也换上了新衣服,这身衣服其实是那个李主任女儿的。
“我的女儿呢?我的女儿呢?”杨德新在医院楼道里就无法按捺自己的兴奋,还是几个路过的医生把他安抚下来。
杨德新这番没有带什么特别的礼物,想着是一个小女孩,一个布娃娃或许能取悦她。此刻杨桃就盘坐在病床上,周围站着很多人。甚至有一个手持相机的医生。这是有纪念意义的事,苦难的孤儿战胜了死神,又成功获得了亲人。后来这件事被刊登在了医院的内部报刊。
“进去吧,你的女儿就在屋子里。”一个医生说罢就退后了。杨德新欣喜的慢慢推开门走了进去,径直的走到杨桃的面前,捧着布娃娃问道:“孩子,愿意做的我女儿吗?”
实际上杨桃这时第一次亲眼看到杨德新,自己可不是死掉的杨春春。人呐,有些就是缘分,自己姓杨,自己面前的未来养父也姓杨。杨德新有着成熟男人的沧桑感,犹豫在机械厂工作,他的手有不少老茧,杨桃一眼就明白了。
说起父亲的形象,这位养父比记忆中的父亲强壮很多又高大很多,如果以女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男人会很令女人有安全感。
“春春,表个态吧,点点头啊。”一旁的保育员王静笑着说。
时机应该到了,至此杨桃不再掩饰。“父亲,今天我叫您一声父亲,从此您便是我的父亲啦!”
这是王静第一次听到这个小姑娘这么说话,怎么说自己也是照顾这个孩子三年了,自己仿佛就是一个母亲。这个女孩不简单,王静深刻的意识到。
最激动的当然还是杨德新,激动的一把将样坐在病床的杨桃紧紧的抱住。“好!好!好!孩子,你叫我一声父亲,我就是你的父亲!”
在场的人都很欣喜,看着这个场面王静都有些嫉妒了。“春春,以后跟着你的父亲可别忘了我哟,等你长大了,可一定要记得。”说着说着,王静便有些声泪俱下。
杨桃想了想,自己从来被教育要作为一个高尚的人,不管怎么说,王静对养育王春春起着关键作用,现在这幅躯壳换了主人,那么自己就应该代替湮灭的杨春春尽孝道吧。摆脱了养父的怀抱,杨桃再次坐在病床上,面向着哭泣中微笑的王静。“我不会忘,您养了我三年,就像我的母亲。等我长大了,一定让您幸福。”
杨桃说这番话自己觉得特别咯,好在自己并不是怯场的人,不过自己突然心中一惊,这些话是个三岁小丫头该说的吗?!不过欢笑的众人不关心那么多,而王静又把自己抱在了怀里。
“好啦,我们的春春是好孩子,我就把你托付给你的父亲了。”王静亲了一下杨桃的小脑门,又看着欣喜的杨德新。“杨大哥,你是好人,我有种预感,杨春春未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你要照顾好她。”
“好的,我会的!”
杨桃暗中想着,自己未来当然会出人头地,如果自己的养父是搞机械的,那未来还真可能做一番事业。只是现在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待解决。
杨桃一板一眼的说着,自己童稚的声音自己都感觉有意思。“父亲,我不叫杨春春,我叫杨桃,桃子的桃。春春是院长给我起的名字,我不喜欢这个名字。我喜欢吃桃子,所以我的名字是杨桃。”
这一大通话说下来,杨德新继续欣喜中≡己将要抚养的根本就不是弱智,总有些人很小的时候都能体现出天赋,这个小姑娘因缘分而认识,杨德新感觉到生活充满的希望。“好,就叫杨桃,这个名字好呀。”
第五章 前世今生
?缘分,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杨桃知道那个机械厂,她太知道了。因为到了新家,她遇到了自己记忆中的父母。
在离开医院之前,杨桃便有着神奇的预感,自己将会和某些故人见面,一切都成真了。
1992年,国企还没有改革,诸如每一个城市一样,小小的汝宁市,各种国家企业五花八门。特殊的时代造就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景象,这也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危机。杨桃记得,养父所在的那个机械厂在1993年就撤销了。这个比国企改革还要早,是当局的决定,对此养父一定是浑然不知。
记忆中的父母,后来正式分配的房子就在机械厂的家属院内。父亲是银行职员,这个家属院是机械厂与银行共同的,本来有围墙,在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下,围墙被取消。
回家的路,杨桃就骑在养父的肩头。这一路,杨德新完全沉浸在初为人父的喜悦中。“桃花,桃花。遇到了你我可真的走了桃花运!”
杨桃被领走的时候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今年春天有些冷,马路两侧的桃花还在枝头。养父口中的桃花运?杨桃寻思着,自己的到来是多么另这个中年大叔欣喜呢。“爹,做你的女儿,你可要对我好。”
此话一说杨德新更是欣喜。所谓童言无忌,小孩子不会顾虑太多会把心理想的直接说出来,已经成了三岁小萝莉,那就童言无忌一把好了。“好!我的桃花。”
这条回家的路叫桃园路,因为这条路的行道树都是桃树。这条路自己太熟悉了,这里未来几十年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看着看着,杨桃眼睛迷离了起来,这究竟是幻境还是现实了。
现在已经是四月了,自己在医院里前前后后待了将近一个月。落后,穷困,怀旧,一个个词汇联想而来。杨德新也注意到了养女的东张西望,或许这个孤儿是太渴望看看这大千世界了吧。
“桃花,想吃什么,爹给你买。”
“不用了,如果可以就吃一碗面条吧。”
杨德新没带过孩子,作为三岁的小孩,杨桃的一系列言论显得更加的成熟,在杨德新看来,或许这才是正常的。杨桃还抓着养父送予的布娃娃,这个玩具自然无法讨好喜欢机械的自己。
走了一会便是要到家了,杨桃记得这个地方,这个大院就是自己曾经的家。杨桃的记忆里父母在这个院子会住到1997年,如果时间轴没有发生巨大改变,父母还会在这里。
迷离之中,杨桃终于看到了那熟悉的面孔,杨德新也感觉到了养女的骚动。
那是一个年轻的妇人,和记忆中的母亲很不一样,这个妇人身旁还有一个小男孩,看起来有七八岁了。此刻是上午,妇人正在太阳下织毛衣,而那个小男孩正在玩耍。
“杨大哥,这就是你说的女儿吧!”那妇人收起毛衣领着儿子走上前来。
“是啊,桃花,快叫阿姨。”
杨桃没有马上回应,而是聚精会神的看着这个时间轴上记忆中的母亲。这另妇人很是好奇,虽然说小孩子都有些自来熟,而对于来自孤儿院的孩子可能更多的是畏怯吧。杨桃知道自己的母亲对小孩子非常敏感,她这一辈子几乎和整个大院的小孩子都打成一片。
“这个孩子,怎么总感觉有些特别呢?”
还是那个小男孩心直口快。“妈,这个妹妹好像很喜欢你。”
听到儿子这么说,妇人在于杨桃对视中也发现了些许异样,不知为何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杨桃的小嘴有些颤抖,最终还是鼓足了勇气。妈妈!
杨桃毫不犹豫的喊出妈妈两个字,快一个月了终于见到了自己的亲人,虽然母亲更加的年轻。
杨德新和妇人都是心头一惊,还是这妇人很快恢复了神态。“这孩子真有灵性呢。这也是缘分,好孩子,以后你愿叫我妈,那就叫吧!”
其实一切在之前就说好了,在领养孩子的事上。杨德新本来就和这妇人商量了一下,一开始对照顾一个有些笨的小女孩还有些顾虑,后来医院来人说,那个小女孩身上发生了奇迹,她的脑子给烧明白了。
杨桃记得母亲很注重缘分,既然这个小女孩被神佛厚爱,这不,这天早晨她就领着儿子早早的在院子里的空场,等着杨德新领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