础n冶人枷朐倥栏叩悖壬洗蔚亩拿俑咭坏悖且淮我淮瓮碌舻呐琶盐业钠谕旱梅鬯椤br>
我一个人在高三的路上挣扎着却依然摔得鼻青脸肿,再也没有高二那样的许安把我拉起来我受不了那种狼狈不堪的模样,除了放纵别无他法。
“高三是场战争,但是不会打仗不是你的错,”班主任看我不说话,便自己说开了,“我看过你的成绩单,高一高二差距非常大,我不关心你为什么转变,因为像你这种突然进步的学生不少见,所以我不会讶异。”
她的手突然伸向我的头,摆正我脑袋,直到我的眼睛与她直视为止,“看得出来你不是不想学,所以每个老师都会帮你,至于你自己,我只能说逃避是最笨的方法。你可以找每个老师请教,而不是窝在座位看小说。”
我自然知道这些道理,沙哑着开了口,“可是我文综没半点基础,现在根本就跟不上。”
“一月份有市调研考试,全市第一次的考生大比拼。现在还有一个月,你觉得你可以做什么”
“背书,复习。”我一板一眼回答。
“怎么背,怎么复习”她问。
“不会。”我更老实地回答。
“所以这一个星期,你就应该把这两个问题弄懂,然后支配你下几个星期的复习。”她丝毫不为我的诚实回答恼怒,老神在在地给我指点迷津,“至于怎么弄懂,你好好反省,总之我不希望再看到你在教室做这么无聊的事情了。好自为之。”她说完一番话,拍拍我的肩膀,转身就走了。
我一时琢磨不清她的态度来,要我好好反省,她就这么信任我吗
我恐怕会辜负这份信任呢
虽然这么想着,我回到座位后还是收起了手机,靠在椅背上发呆,心里涌起一种破釜沉舟试一试的冲动。
凭什么只有我古千引学不好那么多人,不见得高一都认真听了课,为什么别人有办法节节攀升我不信自己跟别人的差距真的太大,哪怕只剩下一两百天的时间,奇迹都有可能发生。
我高二挣扎着过来了,现在却因为受点挫折就缩回去,乌龟也不是这样当的
现在想不开任自己堕落,以后后悔都没机会。我不想因为自己的懦弱,因为对许安的憧憬而毁了自己。说什么“我命由我不由天”,至少我还要尝试一次能不能突破
蒋思思在我旁边埋头写着作业,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我意识到自己真的缺少她那种心无旁骛的精神,缺少埋头钻研的那股劲
那个午休,我拿出本子给自己再次来了个规划。总觉得终于做了些有意义的事情。
我把语文考试的题目列出,比如:拼音、成语、病句、连贯、实词、虚词、断句、理解、翻译列出每题大致内容后,我将失分次数多的勾出,不需理会的题目删掉,让自己以后的学习有个针对性。然后计划着找天时间翻出以往的语文试卷来,把错题错因总结分类一次,每种题目错在哪,怎么不错,尽量做到不错,分数就拿到了。我要从每个题型出发拿分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失分实在搞不懂的题目,问老师去,把这类的题目搞清楚透彻,再往下走。
而数学,可能是基础扎实了,分数基本就稳定了。如果还要说突破,只有在前面的题目不丢分的前提下把后面四道难题攻克,这个倒先不着急。
最首要的,我想自己应跟英语老师好好沟通一番。单词句式我似乎都背了,但完形阅读那些却屡做屡错,找老师谈谈可能会找到我欠缺的那种感觉。而且口语考试也将至,自己一个人确实没办法应付。
至于政治历史,考试出现的问题就是我没办法把必修几本书联系在一起随着一轮复习的推进,其实高一高二的课程基本重温过一遍了,我自认虽然堕落些,却仍是认真听了课的,所以基础知识还是该背的背了。或许应该把试卷找出来反省,把题目揉杂在一起来研究一番,学会思维跳跃,在考试时看到这题脑子里能想到这题相关内容在哪本书的哪个地方。
这些话,许安似乎跟我说过。把书翻来翻去,就应该对课本熟悉到这种程度,原来是这么回事。从题目联想到书本内容。
而地理,得高分的有很多人,却不包括我。明明看起来比政治历史简单许多,书本内容、原理我都懂,题目答案看起来简短明了,每句话我都认识,可是放一道空题目给我做,就绝对拿不到什么分了。
我总结了很久,整个午休都在琢磨地理,也参不透自己到底欠缺在哪里。地理老师温柔又负责,我也只能抱着跟着老师走就没问题的心理,颤颤巍巍随它去吧。
难怪在哪听过这么一个老师对我说的话:“你要把老师当工具,能压榨就压榨。”
总结完后,复习的日子单调而又有规律起来。每天缠着不同的老师,做着不同的练习卷,总结大份大份做过的试卷,红笔用掉很多支笔芯,每天忙得一分钟恨不得掰成两半用。
我也不知道自己突然爆发出来的毅力是怎么来的,反正复习的期间我每天都在拼命。每天睁开眼洗漱完毕就抓着英语或政治的背书资料往学校走,到校后背书早读听课都是完全隔开外界进行的,满眼的书本试卷,耳朵只听得到讲台上的声音,手里永远抓着笔,踏实而坚毅。
中午吃饭一个人冲出去用最短的时间搞定,手里也不忘抓资料去背。下午埋头写作业直到六点钟饭堂人少才冲去吃饭,回来后便坐在座位上直到晚自习下课。做完作业看课本,看完课本看资料,背完资料翻试卷,像个哑巴似的学痴了。
回家后洗漱完毕依然是复习复习再复习,直到眼睛酸涩睁不开为止。我偶然抬头看看头顶的白炽灯,想放松一下,却盘算着买个台灯,省省电费,这是何烈的屋子,不用我交任何费用,但是用那么多电总是会尴尬的许安现在是a大教授了吗真想看看他的脸啊。站在大学那么高级的教室里,讲台上,许安恐怕更加沉稳俊逸,指点江山,墨玉般的眼睛一扫,唇角微扬,气势逼人,那该是何等风景
想完乱七八糟的东西后,低下头又继续抱着脑袋背“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等等等等。
枯燥单调,日复一日,有时候背书背到发狂,恨不得把书吃下去。背不出来的时候就会莫名忧伤,抱着书本去阳台走走,吹着风死命读,读着读着顺口了,又回去抱着脑袋继续背。重复着背书,不断地做题,不知受什么刺激,沉稳地比黄牛还踏实。
其实很多道理想想就通了。
高三就应该这样,没有理由。用一年的汗水换前程似锦,这笔生意谁都能掂量孰轻孰重。我不相信有人不愿意有个灿烂的未来,只是缺少迈出那一步的勇气。
未来会如何谁也不知道,就算发挥不好也不排除高考那天彗星撞地球的可能性,所以我只需要有现在迈出脚步的勇气就足够了。
一个月的时间,在忙碌中等于是一眨眼,调研考试妥妥来临。
作者有话要说:
、chapter 35
调研看起来很正式,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只不过听说是全市考生一起比拼,所以考试过程中显得更虔诚罢了。
只是这次的考试,我就像开了外挂似的,除了语文作文有些无从下手,数学后面大题依然棘手,英语作文有些难懂,地理根本无法弄懂以外都很顺手。
话是这么说,考完的那天我还是微微松了口气,下午吃饭时顺路出校门买了个豆腐花犒劳自己,一路晃荡回班。
不过战斗还在继续,我吃完豆腐花后这么想着。
考后四五天的一个中午,我看自己勤俭了这么久,似乎省了不少钱,便多买了个鸡腿,在饭堂慢条斯理啃完再回班,比平时晚了很多。
上楼梯时正好遇到蒋思思,她手里依然捏着张单词表边走边背,看见我了只是羞涩笑笑,并没讲话。
我跟着她上楼梯,不太习惯这种略压抑尴尬的气氛,便想拉拉近乎,“思思呀,你刚吃完饭吗在饭堂吃的呀”
“啊,对,”她抬起头,似是才反应过来,“我每天在饭堂都能看见你呀,吃得特别快。”
想到自己为了赶时间每天都是风风火火吃饭的汉子模样,我就暴汗,“哈哈那只是特殊情况,我一般来说是很淑女的”
“是啊,”她抿嘴而笑,“为了学习很拼命呢。”
“只是最近而已啦,”我干笑,“差点被收了手机后安分许多,也只有学习这件事可以忙了。”
“那你这才考试肯定不错了哦。”她笑笑,眼里有些阴郁和勉强。
“哪有可能那么快就进步的”我也不好说什么,“你平时比我还努力,肯定考不差的啊”
“其实努力和成绩是因人而为的,”此时已到楼层了,她低着头淡淡开口,“有人努力就会进步,有人怎么努力都不会进步,就是这样。”
“不可能的,”我跟着她向前走,已经快到班门口了,“努力一定会有进步,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我努力了两年半,现在还有半年,结果一直如此。”她苦笑,然后我们踏进班里后门,黑板报旁的通知栏正好贴着刚出来的成绩表,一堆黑压压的脑袋围着叽叽喳喳。
她看见成绩表,却没有任何向前打探的想法,面无表情地回到座位上,拿起笔低头写作业,似乎一切都不关她的事。
我见状,本也想回到座位上等人少了再看,却被林西绩一把拉进人堆里,她兴奋道:“古千引你开什么外挂又回到第一了第一啊年级排名还这么靠前,你简直是神”
没等我反应过来就被另一个同学,也就是班上的班长,徐晓清,拍了拍肩,她嬉皮笑脸道:“古千引是给我们普通班争光了啊比以前的夏小天的年级排名还靠前,果然我们班一到高三就全都开外挂开到高考去”
我被推搡着凑近了成绩单,吓掉胆子地发现自己竟然级排第九简直超过了不止一个创新班的高智商分子直逼重点班成绩我喉咙一梗,差点没叫出来。
心肝乱颤地被林西绩一把搂住,“古千引你要继续进步”
我眼眶一热,颤声,“我的妈呀”
“没出息”她一拍我头,“我们普通班的未来之星,明日红星,喊什么妈呀爸呀的”
“成绩一定出了问题,”我揪了揪自己的头发,碎碎念,“肯定是改试卷被老师认出来了,啊,可能是我的成绩跟创新班的人弄反了,啊”
另一个在班里玩得比较开的很活泼的女生,李夏丽,满脸不解,“古千引,你成绩不是一直不错吗有什么好奇怪的”
“啊”我被这话惊住了,虽然高二的努力让我的成绩稍微上升了一点,但还是班级前三四的位置,除了上次区一模稍微人品爆发靠前了一点,往后的成绩就一直在掉了。说什么“一直都不错”,这话倒奇怪了。
“虽然高一不跟你一个班的,高二以来也没怎么讲过话,但是你的成绩比我好太多了一直都在我前面啊”她看出我的疑惑,说得有板有眼。
我往成绩单再瞄一眼,李夏丽,班级24名,便住嘴了不是说看到成绩而自满什么的,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讲话了。凭自己高别人那么多的分数来说些什么,总觉得有炫耀的意味。我一向不擅长说话,总觉得会伤别人心,所以只有住嘴。
“是啊,古千引你怎么做到的”徐晓清也凑了过来。
被这么围着,除了受宠若惊,我还有种莫名的感慨。上了高三以来,不只是我对学习更认真了,班上许多人都燃起了斗志,一改高二萎靡不振的状态,全都像打了鸡血似的,咖啡笔芯不断买,拽人就问别人怎么学习的。
“是啊,古千引,”班主任不知什么时候从后门也进来了,依然抱着胸,手里拿一叠不知是什么的资料,眼里带着促狭,“给同学传授传授,怎么摆脱小说的控制,然后涅磐重生”
“我没有”我脱口而出,然后紧张地也不知自己在说什么,“我没有对小说上过瘾啊,而且现在的成绩我自己都不相信可能是睡觉时间少了睡觉还是有的,不过就是作业要做什么的我也不知道”到最后感觉到盯着我的眼神越来越多,我结结巴巴实在讲不出来了,跟小学生似的局促站在那。
老师也没有在意,只是对我的羞涩笑了笑,然后扬扬手上的资料,对在班上午休的少数人朗声道:“这次考试都不错,具体成绩在这,等下班长发下去,自己好好总结一下,下星期开班会的时候我们再来分析成绩,徐晓清,交给你了。”她递给徐晓清资料,然后扔下一句“快午休了,安静下来”就走了。
趁着班主任讲话的空隙,我已经冲破了人群安静回到座位上了。看班主任一走,我松了口气,然后转头刚想跟蒋思思说些什么,却看见她右手虚握着笔,左手撑脑袋,眼神空寂。
我一时不知道该不该开口讲话打破沉默了。现在开口,实在不会有愉快的对话。
结果反而是她先向我讲话,“古千引啊,你看到没我的成绩永远在保持中下位置。”
我被她一问,想了想,似乎眼睛是扫到过蒋思思的名字,班里好像在徐晓清后面,那是大概名的样子。
“其实”我干巴巴开口,“现在的成绩不等于以后的成绩,更不等于高考成绩,所以”
“恭喜你了古千引,”她笑笑,有些悲伤地低下头去,“其实我努力了,但是没办法。现在我都不敢去想未来的成绩了。”
向来不擅长安慰别人的我只好闭上了嘴。
我一直是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所以调研前的拼命对这次的成绩有决定性影响。虽然肯定有不少像蒋思思这样付出的与得到的并不对等,但我坚信这是时间和方法的问题。
只是我不会总结。我从高二受许安影响开始,一直贯彻着他对我灌输的学习方法。由刚开始的照本宣科,到后来的融会贯通,我的每个脚印都已经成型了。要一板一眼说出个所以然来,真的有些困难。
不过蒋思思并没有期待我回答些什么的意思,笑笑就回过头去写作业了。
看着她白得有些透明的侧脸,再看看黑板报上标的倒数天数,我有些恍惚。
原来自己的高三已经过去一大半了。
说不出什么感觉,总想着什么时候才能熬完这场战争。
那天以后是周日,我草草整理了自己的试卷笔记,将调研考试的卷子每题分析了一通,这才对自己拿到的成绩心安。
除了语文有些失手,语音成语还有古文错了好些题,导致分数吊在及格线上以外,其他科目都蹿得老高。数学由于后面的圆锥曲线勾起我对许安的回忆,一股脑解了出来,所以分数破了一百三。
而英语,想想我跟英语老师的对话就有些好笑。那天我找英语老师请教问题,主要是因为自己英语上很多基础不过关,还有考试时的阅读完形都莫名其妙做不对的问题。她听我这么一说,拢了拢自己毛茸茸蓬松无比的头发,清亮的眼睛带着笑意,“考试时候做不对,这不叫问题,要是我可以随便用一句话教会学生怎么在考试的时候做对题目的话,我当老师干嘛”
我语塞,只是自己还不清楚要问什么罢了,谁知问了这么一个无脑的问题。
“我觉得能考进我们学校的同学,英语都不会差到离谱的。你高一高二再怎么样,现在开始依然不会落后。”她笑起来眼睛弯弯,“我可以断言你英语的问题出在单词上,你多做点题目看看是不是这样。”
虽然一知半解,我还是点点头回去了。单词的问题我一直以为自己何时何地都拿着单词本背,肯定没问题了呢。
结果真的是这样。完形如果看懂了生词和熟词生义,基本没问题。阅读如果读懂整篇文章,题目也不会出错。症结真在单词上。
可惜那么多单词也不可能说全部背一次,我只好每天留时间做英语题目,遇到新单词就记下来,遇到一个记一个,然后在考试的时候稍微留了点神,揣摩单词的意思,能蒙就蒙,成绩出来也还不错。
文综在我每天念紧箍咒般的背诵下也提升了些。之前因为对课本无法融会贯通的缘故,文综成绩一直差强人意,而在我对课本打通一些脉络后,看到题目就想起书本内容,所以进步自然不用说。可惜地理却是不可言的伤,书本知识与题目对不上号,看见题目就发懵的毛病依然改不了。
果然对症下药,战争还在继续。
作者有话要说:
、chapter 36
调研后的星期一我们开了一次班会课,依然是总结成绩,激发我们斗志之类的内容。虽然班主任很想让我上台说点什么,但是一想到站在讲台我就脚软,头摇个不停,让她一直叹气。
她班会课给我们一句标语,说要放在班级后面,“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拼出来的精彩”,然后当天下午真的搬来这么一块写了字的板挂在黑板报上方。
真是回头见君。
每个人在调研考试后都像被打了一棍子似的,有人惊觉自己的潜力,有人痛觉自己的漏洞,反正全是快马加鞭,马不停蹄,用埋头的模样来掩埋刚开始高三时不成熟的抱怨。
高考这战争有人欢喜有人忧愁,有人一马当先有人失足成千古恨,以前我们会抵触会痛不欲生,现在却是全心全意接受这一切了。
所以说高三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话就是这么来的。
还记得高三的那个十一月份,我生日的时候,何烈不在,夏小天不在,许安不在,我生日那天正忙着看小说,自己都忘了自己的生日。本来也不是什么值得记忆的日子。结果手机突然一震,一条短信跳了出来,“生日快乐”让我愣神半晌。而发件人“许安”直接催得我眼泪直往下掉。
那条短信是许安在我高三以来唯一一次给我的讯息。我翻出来看了一次又一次。
而现在调研结束后,就该是寒假了。我突然想,过年的时候许安有没有短信给我呢如果没有,那我是不是应该主动发给他呢可惜也只是想想,接着便继续没命地做题去了。
其实往深处想想,我真的喜欢许安,很爱很爱。光是想想他眯眼轻笑的模样,用清润低缓的嗓音唤我“小引”的模样,从指尖到心头都在微微发痛。他以前就像神祗降临拯救了我,然后便让我一头栽进了那无尽的温柔里。这份感情无休止地蔓延扩散,比癌细胞还要顽强地占据了我的世界。
一个人生活以来,我只有许安。
所以一想到他那时候跟我说过“如果知道你会对我这么依赖,我在最开始就不会给你一丝温情”就感到整个人被抽空了,胸口闷得透不过气。
以前在哪本书看过那句话来着,“我是你的路人甲,你却成了我心里常驻的那个人”。我心心念念的许安,把我当成偶尔帮助的一个人罢了,只是帮助的那份认真温柔让我几乎以为那是跟我一样的心情。
真是自作多情。
这么唾弃着自己,我把自己埋进书本里,投入战争里,用叠高的试卷把自己与那些莫名其妙的想法隔离开来。
没多久,寒假就真的来了。我们高三的寒假没有要求补课,据说是学校曾被举报过,因此今年收敛了许多,所以我们破天荒地有了一个长达十八天的假期。尽管如此,放假前学校依然是不浪费任何一分钟地给我们上课上课上课,直到最后一天老师们还喋喋不休叮嘱我们假期应如何如何做题目
我却在这时期待起来,许安会不会来看我然后立马掐灭这根苗,背起学校发的没完没了的试卷回家开始了寒假。
高三的寒假,不就是冬天窝在家里暗暗发力复习的时候么谈什么娱乐都太幼稚。
尽管这么想着,我寒假第二天早晨还是穿成一个团子去市场买菜,顺便找小玉玩去了。
高三那段期间我几乎就没煮过饭,每天都在学校吃,星期天也会溜学校去蹭饭。由于各种原因,学校总是有着饭菜。所以一到假期,当然要开始自力更生的生活了
一见到古阿姨她就欣喜地招呼我:“千引你好久没来了,还以为你搬走了呢”
“阿姨早上好”我礼貌打了招呼,笑道,“有你们在这里,我怎么舍得走啊”
我跟古家似乎越来越亲密,加上古阿姨听到我姓名后一把拉着我说“姓都一样,果然是缘分”之类的话,我几乎把自己当成他们家的人了。
“是小玉的功劳吧”她笑眯眯把小玉抱了过来,让我接过去,“我们一把年纪,哪会让你牵挂呀”
我被兴奋的小玉吧嗒亲了一口,笑着搂紧了小玉,“怎么会我可是一直很牵挂你们的只是高三了没什么时间”
“唉,看着你这模样就瘦了不少,”她打量我一圈后怜惜摸摸我的头,“阿姨送你条鱼,回去好好补补。”
“不用啦,我有钱,不能总是让你们送鱼啊”我一口拒绝,总觉得一直这么接受馈赠心虚得很。
“阿姨的鱼,想送就送,哪有你拒绝的道理”她这时耍了些无赖,将我拉进店铺,“陪小玉玩玩,阿姨等等给你找条好鱼补身子”
我哑声看着她转身忙活去了,那容不得我拒绝的样子让我心田里涌起暖流。小玉偎依在我怀里,看着他乌黑透亮的眼睛,我与他蹭了蹭脸,逗得他咯咯直笑。
真希望这就是我的家啊
走前古阿姨递给我条鱼,细细叮嘱我:“这是我乡下养的鳜鱼,你把鱼与西红柿炖起来吃,养养气色”
我感动地有些情难自禁,想上前抱抱她,却被她一把推开,“阿姨身上全是鱼腥味呢,傻丫头”
“阿姨你对我这么好,我”我的心微微颤抖,总觉得说话都不顺畅,“我太麻烦你们了”
“阿姨真希望你是我孩子,”她弯眉,眼角泛起些笑纹,“所以不用再见外的,阿姨心疼你而已。”
我笑笑,只觉得心窝都是暖的。我只跟古阿姨说过自己孤身一人的事情,却没想到被这么怜惜,那种一个劲想对你好,真希望你没受苦的心情传递给我后,让我产生了家的归属感。
回家后手机收到一条信息“祝你寒假晋升学霸”,署名“何烈”,让我嘴角上扬半天。如果我再努力一点点,一点点就好,会不会真的实现我所有想去的愿望呢
既然我还是有人在意,有人关心的,那就更加不能放任自己了啊。
我这么想着,只觉得那等着我的试卷练习册闪起万丈光芒来了。所有的痛苦挣扎,背书背到头昏眼胀,写作业写到手指痉挛,一切的一切,都变得实有可感,让我充实了起来。
不过是继续奋斗下去而已,有什么扛不下去的道理
寒假的日子里枯燥单调,由于没什么钱再去补课了,我只有自己窝在家里翻书给自己查漏补缺。
家里的各个角落都被我用便利贴写满了小单词或字词读音,或者是文综科目的小资料条,总是哪怕我只是去吃个饭都能背上好几条东西。
历史三本书被我来来回回翻了好几十遍,从一字一句到一目十行,再到合书默记,最后是闭眼回忆,十几天下来我几乎是可以准确说出哪些内容哪些插图是在哪本书的哪一页的哪个地方了只是每天抽一两个小时,作用真的还蛮大。
英语我几乎是不间断地做题,每天都差不多做一套试卷的题量,错的地方我干脆是抄在小本子上,每天带着个小本子翻看。
我每天早上七点钟起床就捧着政治资料下楼买早餐去,每天伏案做题背书。中午抽一个多小时煮一大锅饭和三四个菜,晚上的时候热一热,晚餐也就解决了。一个星期买一次菜,偶尔有古阿姨送的鱼改善营养,一个人忙得甚是充实。
天天做作业直到十二点多,然后沾枕就睡,每天如此循环。
说什么不苦不累是假的,可是以前潇洒荒废的时间已经被你用掉了,还能抱怨什么我走不起复读或出国那些路,只有趁现在还有时间不让自己后悔罢了。
每个人都浪费过时间,但这不是放任自己堕落的借口。时间永远有,机会永远不少,只是看你愿不愿意比别人更拼,用挤的方法让自己赶上来而已。
落后就要挨打,只有逼自己往前跑才能不落后,这么简单的道理。
手机永远放在我书桌的右上角,我却从未碰过它。因为我知道自己落下了多少东西需要我拼命的。尽管说调研破天荒得了第一,但我比谁都清楚那里运气的成分占多数。有些答题有些欠妥或错位的地方都莫名其妙没有扣分,跟蒋思思互批试卷的时候才发现那些都是别人被扣了分的。
所以漏洞还有,我又凭什么放松。
而且累的时候,坐不住的时候,我也会发呆,左手撑着脑袋,看着手机,脑海里不住地蹦出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无非是许安会不会给我条信息是不是讨厌我至此了才像切断了音讯一般我的未来到底应该怎么样许安希望我怎么走出自己的道路,又怎么变得比任何人都骄傲
说起来自己没有一点头绪,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生怕放松了就掉下去了。其他事情,以后再说吧。
接着就自然而然想起了他细眼弯弯的模样,眉目如画。将每根线条都刻入脑海,便浮现那气质如华,温润如玉的许安。
总要给自己找一个支力点,才会撬动自己向前奋进。
所谓厚积薄发,破釜沉舟,涅磐重生,真的踏实起来还是没什么做不到的。
作者有话要说:
、chapter 37
磨完了高中生涯最后一个假期,再回到学校的时候每个人都不同了。抓紧了的人脸上都带些神采飞扬,玩疯了的人难免有些懊悔和收不住心。总之无论过得如何,迈进教室的那一刻起,最后的战鼓已然擂响,躲都躲不掉。
让我想不到的是,我开学第一天又变回了单座,因为蒋思思出国了。
老师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未免有些惋惜和劝阻,“你们都奋斗这么久了,在这最紧要的关头却临阵脱逃,还是缺少勇气”
我看着旁边空荡荡的座位,不知心里是什么滋味。世上哪有那么多逃跑的道路留给你这次逃了,下次还要怎么逃不愿意面对自己努力这么久了还没结果的症结是什么,下次肯定还有同样的困难,自己同样无法面对。
不知从那看过这么一句话,“这不过是一厘米的天堂,走过了就可以拥抱天地”。不管多苦多累都要面对,面对高考,面对自己,直到跨出那一厘米,拥抱未来。
突然想起那脸上总有些羞涩,永远低着头趴在座位上奋笔疾书的,安安静静的蒋思思。还以为坚毅到那种程度肯定能跟我们并肩前行直到最后,结果一眨眼她就离开了。
我还以为自己以后永远都有个许安任我遥望,就像风向标似的让我奔他而去,结果一眨眼我又踽踽独行了。
所以想那么多,还不如低头背书实际些。
试卷考试接踵而来,复习的节奏越来越快,到最后我们已经对考试麻木,无论是区模拟还是市模拟都没注意,只知道拼命磨枪,一到考试就卯足劲儿往上冲,全都是带着决绝死士般的不要命的表情。
我也不知道是自己比别人更努力些,还是因为许安教过的方法让我运用得当些的缘故,直到高考前一个星期以来,我的大考成绩永远是班级第一,级排前十。
老师都说我是普通班的骄傲,我听了却比平时更用功了几分。
除了普通班的骄傲,我一定要比任何人都骄傲。我古千引逆袭而上,每天几乎没开口讲过话,若不是因为有着如此野心,又怎么不被那深入骨髓的寂寞吞噬得连渣都不剩
从那天意识到奋斗以来,两百个日夜如一日,我就这么拼到了最后,高考如期而至。
第一天考试的早上,我对着手机发了很久的呆,然后提着考试需要的文具、证件就走出了家门,心里空的厉害。
那种毫无着落的感觉直到语文试卷发到我手上的那一刻起被填充起来了。别人考试能想很多东西,考砸了怎么办,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对不起谁谁谁,而我似乎真的是毫无牵挂。管他好坏,都是尽我能力罢了,我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
答题很顺,一考完我就拎起文具袋直奔家中加热早上煮好的饭菜,扒拉吃完后小憩片刻,边看书边晃荡到学校准备下一场。
连续两天都这么过来的。心如止水都无法形容我的宁静。
写完最后一个单词放下笔的时候,那宁静才被“叮”的铃声打破,我嘴角抑不住地上扬,明明四周没有一个认识的人,却觉得每个人都从未有过的友好顺眼。每个人都好像特熟一样笑着道别。甚至有人一出教室门就嚎啕大哭,也不知为何情感泛滥至极。
原来被口口声声说着多么重要的高考就这么过来了。
就那么一瞬间,刚过去的十二年时光好像全成了黑白胶片。尤其是刚过去那三百多个匆忙的日子,明明鲜活得仿佛一切历历在目,却不断提醒自己都过去了。把它埋进最深的角落里,只想在这一刻笑得张扬无忧。
门口站满老师家长,有些家长手捧鲜花,比学生还要兴奋地翘首以待,定是想在自己家孩子出来那刻送上芬芳。
我只是站得远远的看着,却觉得眼眶微红。活了十多年,活不出一个“家”字。
我绕过校门口扎堆的家长往前走,只觉得脚步都是虚的,仿佛飘在云端,心里却压抑得可怕。
我突然偏头朝这上坡路的右端看去,那日夜思念的人却砸得我不知所措。
许安好像一个许久未谋面的老朋友冲我招手,鼻梁上新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狭长的眼里带着淡淡笑意透过镜片向我看来,唇畔微扬,端的是清逸俊秀,斯文儒雅。
熟悉的醇厚嗓音在我耳边响起:“小引,回家吧。”
直到指尖真切触到许安温热手掌的时候,我才意识过来。
反手紧握住他的,我应了句:“好。”
道路旁的凤凰花开得绚烂张扬,阳光过分地强烈,斜照进树间各个缝隙,把那红色染得铺天盖地,好像给我们高中加上艳丽壮烈的色彩一般。
不管结果如何,人总要活下去,总该相信自己会有一个凤凰花般璀璨的未来。
作者有话要说:
、尾声
糖醋排骨,清蒸鲤鱼,萝卜焖牛筋,彩椒炒黄牛肉,爆炒小龙虾,几碟青菜,再加上正中间的丝瓜浓汤,引得许安苦笑连连,“我们两个人有必要做这么多菜吗”
我闷不作声摆好碗筷盛好饭,坐下后便招呼:“再不吃飞机都起飞了。”
“还有两三个小时,急什么。”他倒像极想刺激我似的说着,“我陪你这一个星期也够了,看来小引活得还很坚强。”
“陪我一个星期”我皮笑肉不笑,“七天以来我见到你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个小时,您老忙前忙后忙完了拍屁股就走人,真真是教授风范”
“现在是备考时间,我不去上课来看看你已经很困难了,”他毫不在意我话语的棱角,依然笑眯眯,“事务太多,谁知道忙成这样呢”
我闷闷吃饭。
他拿起筷子吃了几口,突然问我:“想好以后怎么走了吗”
我夹菜的动作一滞,然后若无其事收回来,“嗯,应该是当个语文老师,我对语言这类东西还算是上手。”
他挑眉,“这后面的,自己能应付吗”
“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有什么能不能应付的”我扒了口饭,“无非是报考,等录取,打工,赚钱,准备上大学,万事俱备。”
“你自己有想法就好。”他宽慰笑笑。
“如果成绩够了,我就报x大,离这里也不远。”我试探性说说,总觉得心里还期望点什么。
“x大的汉师是全国最优秀的,如果你报了再好不过。”他赞同我的想法,还给我介绍起x大来。
这让我的眼睛一黯,心里空的厉害。
他说了两句,看我盯着他发呆的模样,便收了声音。
叹了口气,他终是开口,语气轻缓,仿佛带着愧疚道:“小引,你必须整理好自己感情。”
一句话羞得我差不多钻饭碗里去。那种心思被看透了剥开的感觉让我面红耳赤,却也眼眶发酸。
“是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