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清笃大声怒喝,要待冲过去再打,群道中突然奔出一人,犹似足不点地般倏忽抢到,拉着他的手臂,回入人丛。鹿清笃为他抓住,登时半身麻木,抬头看时,原来是师叔甄志丙,已骂到口边的一句话便即缩回。

    甄志丙朗声叫道:「多谢龙姑娘赐药。」说着躬身行礼。小龙女不理,牵着杨过的手道:「回去罢。」甄志丙道:「龙姑娘,这杨过是我全真教门下弟子,你强行收去,此事如何了断?」小龙女一怔,并不答理,挽着杨过手臂,快步入林。

    甄志丙、赵志敬等群道呆在当地,相顾愕然。

    两人回入墓室,来到大厅。小龙女道:「过儿,你的功夫是有进益了,不过你打那胖道士,却很不对。」杨过道:「这胖道士打得我苦,不过今日我听你话,没打够他。姑姑,干麻我不该打他?」小龙女摇头道:「不是不该打他,是打法不对。你不该带他仆跌,应该不出手带他,让他自行朝天仰摔一交。那就更加出丑,大大狼狈。」杨过大喜,道:「那可有趣得紧,姑姑,你教我。」小龙女道:「我是过儿,你是胖道人,你就来捉我罢。」

    说着缓步前行。

    杨过笑嘻嘻的伸手去捉她。小龙女背后似乎生了眼睛,杨过跑得快,她脚步也快,杨过走得慢了,她也就放慢脚步,总是与他不即不离的相距约莫三尺。杨过道:「我捉你啦!」

    纵身向前扑去,小龙女竟不闪避。杨过眼见双手要抱住她的脖子,那知就在两臂将合未合之际,小龙女斜刺里向后一滑,脱出了他臂圈。杨过忙回臂去捉,这一下急冲疾缩,自己势道用逆了,再也立足不稳,仰天一交,跌得背脊隐隐生痛。

    小龙女伸手牵住他右手提起,助他站直。杨过喜道:「姑姑,这法儿真好,你身法怎幺能这般快?」小龙女道:「你再捉一年麻雀,那就成啦。」杨过奇道:「我已会捉啦。」小龙女冷笑道:「哼,那就算会捉?我古墓派的功夫这幺容易学会?你跟我来。」

    当下带他到另一间石室之中。这石室比之先前捉麻雀的石室长阔均约大了一倍,室中已有六只麻雀在内。地方大了这幺多,捕捉麻雀自然远为艰难,小龙女又授了他一些轻功提纵术与擒拿功夫,八九天后,杨过已能一口气将六只麻雀尽数捉住。

    此后石室愈来愈大,麻雀只数也愈来愈多,最后是在大厅中捕捉九九八十一只麻雀。古墓派心法神妙,寒玉床对修习内功助力奇大,只三个月工夫,八十一只麻雀杨过已能手到擒来。小龙女见他进步迅速,也觉欢喜,说道:「这初步功夫,叫作『柔网势』。现下咱们到墓外去捉啦。」杨过听说到墓外练功,喜形于色。小龙女道:「有甚幺好欢喜的?

    这功夫难练得紧。八十一只麻雀,一只也不能飞走了。」

    两人来到墓外,此时正当暮春三月,枝头一片嫩绿,杨过深深吸了几口气,只觉一股花香草气透入胸中,甜美清新,说不出的舒适受用。

    小龙女抖开布袋袋口,麻雀纷纷飞出,她一双纤纤素手挥出,东边一收,西边一拍,将几只振翅飞出的麻雀挡回。群雀骤得自由,那能不四散乱飞?但小龙女双掌这边挡,那边拍,八十一只麻雀尽数聚在她胸前三尺之内。

    但见她双臂飞舞,两只手掌宛似化成了千手千掌,任他八十一只麻雀如何飞滚翻扑,始终飞不出她双掌所围成的圈子。杨过只看得目瞪口呆,又惊又喜,一定神间,立时想到:「姑姑是在教我一套奇妙掌法。快用心记着。」凝神观看她如何出手挡击,如何回臂反扑。她发掌奇快,但一招一式,清清楚楚,自成段落。杨过看了半晌,虽不明掌法中的精微之处,但已不似初见时那幺诧异万分。

    小龙女又打了一盏茶时分,双掌分扬,反手背后,那些麻雀骤脱束缚,纷纷冲天飞去。

    小龙女道:「要它们不飞走,这功夫叫『夭娇空碧』。」突然高跃,长袖挥处,两股袖风扑出,群雀尽数跌落,唧唧乱叫,过了一会,才一只只养回力气,振翅飞去。

    杨过大喜,牵着她衣袖,道:「姑姑,我猜郭伯伯也不会你这本事。」小龙女道:「各派武功家数不同。柔网势之后是夭娇空碧,是祖师婆婆自创的功夫。你好好学罢!」于是授 了他十几招掌法,杨过一一学了。十余日内,杨过将八十一招「柔网势」学全了, 练习纯熟。小龙女捉了一只麻雀,命他用掌法拦挡。最初挡得两三下,麻雀就从他双掌空隙中窜了出去。小龙女候在一边,纤手一伸,挡回麻雀。杨过继续展开掌法,但不是出招未够快捷,便是时刻拿捏不准,只两三招,又给麻雀逃走。小龙女挡回让他再练。

    如此练习不辍,春尽夏来,日有进境。杨过天资颖悟,用功劝奋,所能挡住的麻雀不断增加,到了中秋过后,这套「柔网势」已然练成,掌法展了开来,已能将八十一只麻雀全数挡住,偶尔有几只漏网,乃因功力未纯,却非旦夕所能做到了。

    这日小龙女说道:「你已练成了这套掌法,再遇到那胖道士,便可毫不费力的摔他几个斤斗了。」杨过道:「若和赵志敬动手呢?」小龙女不答,心想:「瞧那赵志敬和孙婆婆动手时的身手,他如不是中了蜂毒,孙婆婆也未必能嬴。你目下的功夫可还远不及他。」

    杨过明白她不答之答的含意,说道:「现下我打不过他也不要紧,再过几年,就能胜过他了。姑姑,咱们古墓派的武功确比全真教要厉害些,是不是?」

    小龙女仰头望着室顶石板,说道:「这句话世上只有你我二人相信。上次我跟全真教姓丘的老道动手,武功我不及他,然而这并非古墓派不及全真教,只不过我还没练成我派最精奥的功夫而已。」杨过一直以小龙女难胜丘处机为忧,听了此言,不由得喜上眉梢,道:「姑姑,那是甚幺功夫?很难练幺?你就起始练,好不好?」

    小龙女道:「我跟你说个故事,你才知道我派的来历。你拜我为师之前,曾拜过祖师婆婆。她姓林,名字叫做朝英,数十年前,武林中以祖师婆婆与王重阳二人武功最高。本来两人难分上下,后来王重阳因组义师反抗金兵,日夜忙碌,祖师婆婆却潜心练武,终于高出了他一筹,但祖师婆婆向来不问武林中的俗事,不喜炫耀,因此江湖上知道她名头的人却很少。后来王重阳举义失败,愤而隐居在这活死人墓中,日夜无事,以钻研武学自遣,祖师婆婆那时却心情不佳,接连生了两场大病,因此待得王重阳二次出山,祖师婆婆却又不及他了。最后两人不知如何比武打赌,王重阳竟输给了祖师婆婆,这古墓就让给她居住。来,我带你去看看这两位先辈留下来的遗迹。」

    杨过拍手道:「原来这座石墓是祖师婆婆从王重阳手里赢来的。早知如此,我住在这里可又加倍开心了。」小龙女淡淡的道:「你住在这里,本来不很开心。嫌气闷了,不好玩,是不是?」杨过道:「不,跟你在一起,不管在甚幺地方,都是挺开心的。」小龙女微微一笑,摇摇头,领着他来到一间石室。杨过见这座石室形状奇特,前窄后宽,成为梯形,东边半圆,西边却作三角形状,问道:「姑姑,这间屋子为甚幺建成这个怪模样?」小龙女道:「这是王重阳钻研武学的所在,前窄练掌,后宽使拳,东圆研剑,西角修练内功。」杨过在屋室中走来走去,只觉莫测高深。

    小龙女伸手向上一指,说道:「王重阳武功的精奥,尽在于此。」杨过抬头看时,见室顶石板上刻满诸般花纹符诀,均以利器刻成,或深或浅,殊无规则,一时之间,未能领略得出其中奥妙。

    小龙女走到东边,伸手到半圆的弧底推了几下,一块大石缓缓移开,现出一扇洞门。她手持蜡烛,领杨过进去。里面又是一室,却和先一间处处对称,而又处处相反,乃后窄前宽,西圆东角。杨过抬头仰望,见室顶也刻满了无数图诀。

    小龙女道:「这是祖师婆婆的武功之秘。她嬴得古墓,乃是用智,若论真实功夫,确是未及王重阳。她移居古墓之后,先参透了王重阳所遗下的这些武功,更潜心苦思,创出了克制他诸般武功的巧妙法子。就都刻在这里了。」杨过喜道:「这可妙极了。丘处机、郝大通他们武功再高,总也强不过王重阳去,你只消将祖师婆婆的武功学会了,自然胜过了这些臭道士。」小龙女道:「话是不错,只可惜没人助我。」杨过昂然道:「我助你。」

    小龙女横了他一眼,道:「只可惜你本事不够。」杨过满脸通红,甚感羞愧。

    小龙女道:「祖师婆婆这套功夫叫作『玉女心经』,其中高深的部分须得二人同练,互相帮助。当时祖师婆婆是和我师父一起练的。祖师婆婆练成不久,便即去世,我师父却还没练成。」 杨过转愧为喜,道:「我是你徒儿,也能跟你同练。」小龙女沉吟道:「好! 咱们走着瞧罢。第一步,你先得练成本门各项武功。第二步是学全真派武功。第三步再练克制全真派武功的玉女心经。我师父去世之时,我还只十四岁,本门功夫是学全了,全真派武功却只练了个开头,更不用说玉女心经了。第一步我可教你,第二步、第三步咱俩须得一起琢磨着练。」

    一般修习内功之道,多为增强内力。同样的一拳一脚、一掌一剑,在内力平平之人使来,不过令敌人摔倒受伤,或以之拆解对手来招。但内力一经增强,轻轻一掌,即可使敌重伤呕血,甚或一命呜呼;挥剑架出,可将对手沉重攻来之兵刃反弹自伤,将对手虎口震烈,甚或兵刃脱手高飞。武功高低往往便决于内力之深浅。当年郭靖在蒙古大漠随江南六怪学练武功,进境甚慢,其后得全真派丹阳子马钰授以上乘内功,修习之后,不知不觉便手脚灵便,膂力大增,习武时进步便速。古墓派武学修习内功之法与一般武功大异,内功渐高,学者只身轻足健,出手快捷,于常人发出一招的时刻中可连发三四招,但招力却并不相应而增。盖轻捷与厚重相对,既求轻捷即不能厚重,厚重若得,轻捷便须相应舍离。

    古墓派祖师林朝英当年创此武学,只旨在胜过其心中爱侣王重阳,但求于对手出乎不意之时,在其后颈或背心轻轻拍上一掌,或戳中一指,既不欲其真感痛楚,更不愿对方受伤,只须双方哈哈一笑,王重阳束手认输,便心愿已偿。是以身法越快越好,越轻越佳,招式中不须带有丝毫劲力,但求出招方位匪夷所思,便即大功告。这不免与武学成法截然相反,所传下来的,尽是这些在王重阳身上曾经试之有效的招式。王重阳乃武学大师,当时天下无敌,华山论剑居五绝之魁,要在他身上轻轻一掌,令他束手认输,当真难乎其难。林朝英挖空心思、朝思暮研,走的便是一条武学怪径。传到后世,李莫愁以区区一个弱女子,竟能凭着人所难测之掌法,以及从剑法中变化出来的奇妙拂尘招数,威震江湖,群豪闻名丧胆。

    小龙女将基本功夫传了杨过,令他熟练之后,又出外抓了三只麻雀,放入前窄后宽的石室之中,任其自由飞翔,然后当一雀低飞之时,纵身向前,将其挡落,最后将三只麻雀挡入一个小圈子内,不能脱身为止。

    小龙女说道:「先前你练成的『柔网势』,是不令八十一只麻雀脱出圈子,此后要练的,是先任由麻雀夭娇空碧,再以掌力将它逼低,再也不能脱出掌力束缚,最后要练得逼落八十一只麻雀为止。这路功夫,叫做『天罗地网势』,比之『柔网势』又难了不少。麻雀高飞,你轻功再好,也决不能跃上五六丈高而将麻雀逼下来,唯须眼明手快,身法既轻且快,一见麻雀上飞,便即出手逼住。这功夫要跟麻雀比快,它比你更快,麻雀没劲力,只须手指轻轻一拨,手掌轻轻一挡,它便飞不动了。因此所练的内功也以轻功为主,须得动念即去,出手如电,手上全然无力也不打紧。」

    杨过听了点头,问道:「姑姑,咱们这门武功虽然极快,但出手不带劲力,对手如运力跟咱们对掌,或是拆解,他手上力道却极凌厉,咱们只怕抵敌不过,那便如何是好?」

    小龙女道:「好,咱们来试试!你发力来跟我对掌!」说着右掌轻飘飘向他门面按去。杨过右掌重重拍出,向她来掌拍去,这一下也快捷无伦,只盼啪的一声,两人手掌相向,互击一掌。不料小龙女手掌突然转向,噗的一下轻响,在他脑后拂了一下,跟着左手突然转出,手指在他右肘「天井丨穴」上轻轻一弹。「天井丨穴」在肘外大骨后上一寸两筋间陷中,在「清冷渊」丨穴之下,中指后手臂登时无力,软软垂下。杨过叫道:「你骗人,我不来,我不来!」

    小龙女微微一笑,左手拿起他右臂,右手在他「天井丨穴」附近的「四渎丨穴」及「清冷渊」

    两丨穴上轻轻揉搓。杨过右臂酸麻极止,说道:「姑姑,我懂啦!咱们不跟对手拼力道,而是要比他快,令他想也想不到就着了这道儿。」

    小龙女微笑道:「是啊,咱们练的,就是要怎样比他快,出手要奇,令他想上三天三夜也想不到咱们出手的方位。」杨过扒头搔耳,喜悦不禁,说道:「姑姑,那真好。」小龙女道:「出手的招数方位,有祖师婆婆传下来的奇妙法门,你只须记得便是。至于怎样比他快,比武学大高手还要快,咱们就得多练练了。不但你要练,我也要练。好在有寒玉床相助,终究练得成的。」于是又教他一些「天罗地网势」窜高伏低的轻身功夫。杨过道:「天罗地网,无所不包!对方就逃到天涯海角,咱们终能用『天罗地网势』将他擒来。」

    此后小龙女将古墓派的内功诀窍,拳法掌法,兵刃暗器,一项项的传授。如此过得两年,杨过已尽得所传,借着寒玉床之助,进境奇速,只功力尚浅而已。古墓派武功创自女子,师徒三代又都是女人,不论掌法剑法,都不免柔灵有余,沉厚不足。杨过生性浮躁轻捷,这武功的路子倒也合于他性子。

    小龙女年纪渐长,越加出落得清丽无伦。这年杨过已十六岁了,身材渐高,喉音渐粗,已是个俊秀少年,非复初入古墓时的孩童模样,小龙女和他相处惯了,仍当他孩童看待。

    对师父十分敬重,两年之间,竟无一事违逆师意。小龙女刚想到要做甚幺,他不等师父开口,早就抢先办好。杨过又常抢着做饭烧水,尽量不让师父劳碌。小龙女冷冰冰的性儿仍与往时无异,对他不苟言笑,神色冷漠,似没半点亲人情份。杨过却也不以为意。小龙女有时抚琴一曲,琴韵也平和冲浅,一片漠然。杨过便在旁静静聆听。

    这日杨过在窄室之中,已能将放开的八十一只麻雀,尽数逐一挡落,围成一团,不会飞散,小龙女所授的「天罗地网势」轻功,大致也已学全,只内力尚有不足,飞身未能进退若神、出手亦未见快如闪电而已。小龙女道:「好了!过儿,练得很好。咱们到外面去练练。」杨过一听「到外面」三字,登时眼中有神,容光焕发。

    两人来到墓外,小龙女和杨过分别以「天罗地网势」逼落飞翔的麻雀,有些飞得太高,望之无可奈何,便不理会。有时麻雀太过灵动,小龙女逼它不落,杨过便纵身而前,出手相助,两人合力,才将麻雀逼落。小龙女喜道:「对了,过儿,咱们已往练的还只是古墓功夫的第一层、第二层,到第三层之后,很多功夫是咱二人联手抗敌。」

    杨过大为开心,向后倒翻了个斤斗,说道:「姑姑,我如得能和你联手痛打牛鼻子,挑了全真教,那可真快活死我了!」小龙女道:「全真教是挑不了的,这些牛鼻子不过害死了孙婆婆,别的也没做甚幺坏事。咱们只找郝大通一人算帐便是。我师父说,这些牛鼻子在江湖上行侠仗义,扶危解困,还做了不少好事呢,算得是侠义道吧!」杨过道:「江湖上总有不少坏人,咱两个联手对敌,来打坏人好了。」小龙女道:「坏人随他自管自坏去,不跟咱们相干。咱两个在这古墓之中,自在逍遥,坏人也害咱们不到。」

    杨过听师父这幺说,似乎今后一生要在古墓中长住,不觉气闷之极,待要反驳几句,又想到小龙女说「咱两个在这古墓之中,自在逍遥」,心道:「姑姑肯让我在这古墓中陪伴她一生一世,永不分离,她说『自在逍遥』,好似也不厌烦我陪她一生一世,那可好极了。」冲口而出:「姑姑,我愿意在这古墓中陪伴你一生一世,你答允了孙婆婆的,永永远远不赶我走!」小龙女淡淡一笑,道:「那也得瞧你乖不乖。」

    杨过道:「我自然乖,永永远远听你的话,好教你舍不得赶我走。」小龙女道:「你好有宝吗?我干麻不舍得赶你走?你走了之后,我再去收个女徒儿,就不怕寂寞了。」杨过道:「女徒儿又蠢又不乖!」忽然心下恐惧,悲从中来,扑身草地,哭道:「姑姑,我将来大了,你也别赶我走。我不乖,你打我好了,你杀我好了,我死也不离开你!」说着越哭越大声。他心情激动,哭得几乎是故意撒娇。

    他只在初进古墓及孙婆婆去世时大哭过,此后从不哭泣,小龙女万料不到只几句话他便放声大哭,不由得手足无措,说道:「别哭,别哭!我又没赶你走。」杨过道:「那你以后也不可吓我,说要赶我走。」小龙女道:「你一听到『到外面去』就即眉花眼笑,我想你在古墓中一定气闷得紧。」杨过道:「我陪着你在一起,一点也不气闷,反而开心得很。

    你如不许我陪你,我就一剑杀了我自己。」小龙女板起脸道:「你只要乖乖的,听我话就是了。不许你用自杀来威胁我。我如要赶你走,你死不死关我甚幺事,威胁也没用的。」

    杨过听她说「你死不死关我甚幺事」,这句话冷漠无情之极,忍不住又伏地大哭。小龙女道:「又不是小娃娃了,动不动就哭,算乖呢,还是不乖?」

    杨过翻身跃起,说道:「姑姑,我不哭啦!」见一对白蝴蝶双双飞过,便即飞身纵出,双掌打个圈子,将这对蝴蝶分别抓在双手。蝴蝶飞翔远较麻雀迟缓,以杨过此时的轻功及手法,捉蝶自是手到拿来,轻而易举。小龙女道:「这对蝴蝶多好看,别伤了他们。」杨过道:「是!」伸开手掌,任由蝴蝶翩跹而去,脸颊上泪水兀自未干,他伸衣袖拭去,微笑道:「夭娇空碧!」

    当晚两人吃过晚餐,杨过收拾了碗筷,在厨房中将碗碟筷子洗得干净,放在木架上晾干,有洗了锅镬,自回寒玉床上躺卧,依照小龙女所传之法修习内功。此时小龙女仍和他同睡一室,杨过有时修习内功遇到难处,大呼小叫,小龙女便可立即指点,免他于极寒极热时内息走岔。两人日夜庄敬相对,心中各无男女之见,小龙女也没想到要另睡一室。

    这晚小龙女洗过脸,洗过手脚,走入卧室,又挂了长绳,上绳而睡。杨过练了一遍师传内功,刚要合眼,忽见小龙女一双纤纤白足在绳上转了个方向,当是她翻了个身。杨过平时看惯了,向来无动于中,但这天日间为了小龙女赶他不赶而大哭大叫一番,心情激荡,见到这双白足,只觉说不出的可爱,心道:「我只须乖乖的听话,姑姑便不会赶我走。我一生一世在这里瞧着她这对小小的白脚儿,那一生一世就开心得很。」胡思乱想片刻,不敢再想,便即入睡。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心口突然一团热气,慢慢向下移往小腹,突见一对白蝴蝶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在眼前翩翩飞舞。杨过看了一会,瞧得有趣,疾跃而起,伸出双掌,使动「天罗地网势」,右掌高挡,左手已轻轻抓住了一只白蝶,跟着右掌前探,将另一只白蝶抓住了。只觉入手冰冷,两只白蝴蝶身子柔软,却冷得出奇。片刻之间,只觉双蝶渐渐温暖,轻轻颤动。杨过生怕伤了蝴蝶,轻轻松手,不敢抓紧,却又怕蝴蝶飞走,仍松松拢住,却不放手。突觉两只蝴蝶一冲,从他手掌中脱身滑出,跟着有人喝道:「过儿,你干甚幺?」

    杨过一惊而醒,立即察觉自己双掌握住了姑姑的两只脚掌,自己站地下小龙女所卧的长绳之前。他大吃一惊,急跃回床,砰的一声,摔上了寒玉床,颤声道:「姑……姑……

    对……对不住,我做梦,捉住了一对白蝴蝶,那知……那知却抓住了你的脚。我……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寒玉床寒气上升,他惊惶之下不运功抵御,登时冷得牙齿互击,格格作声,身子发抖。

    小龙女道:「别怕,别怕!你不是故意就好!」轻拍他胸口。杨过只觉一股暖气冲向「膻中丨穴」,渐渐周身温暖,便即宁定,自运功力与寒气相抗。小龙女上绳自睡,双膝曲转,双足缩入裙底,杨过便见不到她的赤足了。

    第二日小龙女怕杨过又再发梦,便将长绳挂入了隔壁的石室而睡。杨过央求道:「姑姑,我说甚幺也不敢再发梦来捉你了。我绑住自己的手,要是我再发梦,你用剑斩我好了,我一痛,立刻就醒了。」小龙女道:「我瞧你当真不是故意的,这才饶你。你功行已有进展。也不会轻易走火了,自己小心便是。」杨过不敢再求,此后练功,加倍的小心翼翼,居然无事。

    这日小龙女道:「我古墓派武功,你已学全啦,明儿咱们练全真派武功。这些全真老道的功夫,练起来可不容易,当年师父也不十分明白,我更加没能领会多少。咱们一起从头来练。我如解得不对,你尽管说好了。」

    次日师徒俩到了第一间奇形石室之中,依着王重阳当年刻在室顶的符诀图形修习。

    杨过练了几日,这时他武学的根柢已自不浅,又生性聪明,许多处所一点即透,初时进展极快。但十余日后,突然接连数日不进反退,愈练愈别扭。

    小龙女和他拆解研讨,也自感到疑难重重,道:「我与师父学练全真武功,练不多久,便难进展一步,其时祖师婆婆已不在世,没处可以请教。明知由于末得门径口诀,却也无法可想。我曾说要到全真教去偷口诀,给师父重重训斥了一顿。这门功夫就此搁下了,反正是全真派武功,不练也不打紧。此事不难,咱们只消去捉个全真道士来,不断敲他脑袋,逼他传授入门口诀,那就行了。跟我走罢。」

    这一言提醒了杨过,忽然想起赵志敬传过他的「全真大道歌」中有云:「大道初修通九窍,九窍原在尾闾丨穴。先从涌泉脚底冲,涌泉冲起渐至膝。过膝徐徐至尾闾,泥丸顶上回旋急。金锁关穿下鹊桥,重楼十二降宫室。」便将这几句话背了出来。

    小龙女细辨歌意,说道:「听来这确是全真派武功的要诀。你既知道,那再好也没有了。」

    杨过于是将赵志敬所传的口诀,逐一背诵出来。当日赵志敬所传,确是全真派上乘内功的基本要诀,但未授其用法,至于甚幺「涌泉」、「十二重楼」、「泥丸」等等名称更毫不解说,杨过只熟记在心,自毫无用处。此时小龙女细加推究,说明「涌泉丨穴」是在足底,「尾闾丨穴」是在脊椎尽头,至于「泥丸」亦即头顶的「百会丨穴」。同一丨穴道有六个不同名称,因而易于混淆,小龙女指出其中关键,杨过立时便明白了。数月之间,两人已将王重阳在室顶所留的武功精要大致参究领悟。

    这一日两人在石室中对剑已毕,小龙女叹道:「初时我小觑全真派的武功,只知它虽号称天下武学正宗,其实也不过如此,到得今日,才知此道其实大有道理。咱们虽尽知其法门秘要,但要练到得心应手,劲力自然而至,却不知何年何月方能成功。」杨过道:「全真派武功虽精,但祖师婆婆既留下克制之法,自然尚有胜于它的本事。这叫做一山还有一山高。」小龙女道:「从明日起,咱们要练玉女心经了。」

    次日两人同到第二间石室,依照室顶的符诀图形练功。这番修习却比学练全真派武功容易得多,林朝英所创破解王重阳武功的法门,还是源自她原来的武学。室顶符诀图形便是心经要诀,林朝英另有口传详解,详述心经武功的练法及要旨所在。这部心经,自浅而深,分为十篇。小龙女的师父不传首徒李莫愁,却传给了小徒小龙女。李莫愁以为另有笔录的《玉女心经》,却不知师祖、师父只是口传,并无笔录。

    过得数月,二人已将《玉女心经》的外功练成。有时杨过使全真剑法,小龙女就以玉女剑法破解,待得小龙女使全真剑法,杨过便以玉女剑法克制。那玉女剑法果是全真剑法的克星,一招一式,恰好把全真剑法的招式压制得动弹不得,步步针锋相对,招招制敌机先,全真剑法不论如何腾挪变化,总脱不了玉女剑法的笼罩。

    两人所使剑招均极狠辣,但两人依照经中所嘱,折去长剑剑尖,又将剑刃两边剑锋以锤子打钝,这剑既不能刺人,又不能伤人,变成了徒有剑招、剑意而不能伤人的「无锋剑」。

    李莫愁所以使拂尘而不使剑,便因古墓派的剑法虽精,却不易伤敌,于是以拂尘使剑招,剑法精妙,人所难测,往往一战便即取胜。

    殊不知「无剑锋」不易伤人,乃因林朝英只求克制全真剑法,无意当真与王重阳性命相拼,旨在较艺而非搏斗,一胜即可,决不伤人。因之古墓派的「玉女无锋剑」剑招奇幻,变化莫测,似乎平平无奇,突然间幻招忽生,看去极像要拋剑认输,却怪事陡起,剑招忽从万万不可能之处生出,实令人眼花缭乱,手足无措。盖林朝英和王重阳对剑之时,七分当真,却有三分乃是戏耍,林朝英的武功与王重阳本来旗鼓相当,其实谁也胜不了谁,王重阳明知对方好胜心切,又怜她是女流之辈,到紧急关头每每容让一招半式,林朝英却由此而生变化,有时撒娇乔呆,有时放泼赖皮,不存半点武学大宗师风范,当王重阳哭笑不得之际,林朝英又此获胜。这些剑术用在与自己人试招原本极为适合,但当真临敌,只因花招极多,虚式层出,敌人难辨真假,极易受骗上当,待得发觉,早已为对方所制,后悔莫及了。

    外功初成,转而进练内功。全真内功博大精深,欲在内功上创制新法而胜过之,委实谈何容易?林朝英也真绝顶聪明,居然别寻蹊径,自旁门左道力抢上风。小龙女抬头望着室顶的图文,沉吟不语,一动不动的拟视,始终皱眉不语。

    杨过道:「姑姑,这功夫很难练幺?」小龙女道:「我从前听师父说,这心经的内功须二人同练,只道能与你合修,那知却不能够。」杨过大急,忙问:「为甚幺?」小龙女道:「你如是女子,那就可以。」杨过急道:「那有甚幺分别?男女不是一样幺?」小龙女摇头道:「不一样。你瞧这顶上刻着的图形。」杨过向她所指处望去,见室顶角落处刻着无数人形,不下七八十个,瞧模样似乎均是女相,姿式各不相同,全身有一丝丝细线向外散射。杨过仍不明原由,转头望她。

    小龙女道:「我师父曾指着这些图形说,练功时全身热气蒸腾,须拣空旷无人之处,全身衣服畅开而修习,使得热气立时发散,无片刻阻滞,否则转而郁积体内,小则重病,大则丧身。」杨过道:「那幺咱们解开衣服修习就是了。」小龙女道:「到后来二人以内力导引防护,你我男女有别,解开了衣服相对,成何体统?」

    杨过这两年来专心练功,并未想到与师父男女有别,这时觉得与师父解开全身衣衫而相对练功确然不妥。小龙女其时已年逾二十,可是自幼生长古墓,于世事可说一无所知,本门修练的要旨又端在克制七情六欲,是以师徒二人虽是少年男女,但朝夕相对,一个冷淡,一个恭诚,绝无半点越礼之处。此时谈到解衣练功,只觉是个难题而已,亦无他念。杨过忽道:「有了!咱俩可以并排坐在寒玉床上练。」小龙女道:「万万不行。热气给寒玉床逼回,练不上几天,你和我就都死啦。」

    杨过沉吟半晌,问道:「为甚幺定须两人在一起练?咱俩各练各的,我遇上不明白地方,慢慢再问你不成吗?」小龙女摇头道:「不成。这门内功步步艰难,时时刻刻会练入岔道,若无旁人相助,非走火入魔不可,只有你助我、我助你,合二人之力方能共度险关。」

    杨过道:「练这门内功,果然有些麻烦。」小龙女道:「咱们将外功再练得熟些,也足够打败全真老道了。又不是真的要跟他们拼死活,就算胜他们不过,又有甚幺了?这内功不练也罢。」杨过听师父这般说,便答应了。

    这日他练完功夫,出墓去打些獐兔之类以作食粮,打到一只黄獐后,又去追赶一头灰兔,这灰兔东闪西躲,灵动异常,他此时轻身功夫已甚是了得,但一时竟牠追不上。他童心大起,不肯发暗器相伤,却与它比赛轻功,要累得兔儿无力奔跑为止。一人一兔越奔越远,兔儿转过山坳,忽然在一大丛红花底下钻了过去。

    这丛红花排开来长达数丈,密密层层,奇香扑鼻,待他绕过花丛,兔儿已影踪不见。杨过与它追逐半天,已生爱惜之念,纵然追上,也会相饶,找不到也就罢了。但见花丛有如一座大屏风,红瓣绿枝,煞是好看,四下里树荫垂盖,便似天然结成的一座花房树屋。

    杨过心念一动,忙回去拉了小龙女来看。

    小龙女淡然道:「我不爱花儿,你既喜欢,就在这儿玩罢。」杨过道:「不,姑姑,这是咱们练功的好所在,你在这边,我到花丛那一边去。咱俩都解开了衣杉,但谁也瞧不见谁。岂不绝妙?」

    小龙女听了大觉有理。她跃上树去,四下张望,见东南西北都是一片清幽,只闻泉声鸟语,杳无人迹,确是个上好的练功所在,说道:「亏你想得出,咱们今晚就来练罢。」

    当晚二更过后,师徒俩来到花荫深处。静夜之中,花香更加浓郁。小龙女将修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