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天雷刚刚左脚落地,便敏捷反弹而起。就在这瞬间,段子羽已然杀到,霸天拳轰出,霸天雷躲避不及,腹部中招后闷哼一声连连后退。
地阶武技“霸天掌”其余招式被段子羽接连拍出,如绵绵江水一般不绝。
霸天雷已经失去反击的机会,当段子羽击完最后一招,便跌落武斗台下。落地的瞬间喷出一大口血来。
“不可能!”
霸天雷怒喝一声,双掌重重拍碎两块方砖,虎躯从地上弹起,脚下一点地,重回武斗台。“本盟不可能输给一个晚辈!不可能!再来,再来!”
段子羽静静的立着,目光冷漠。
霸天雷脚下加劲,离弦箭一般向段子羽杀去,但是段子羽没有再反击。只是出招防御。猛烈的百招过后,霸天雷气喘吁吁,竟没有再击倒对方。
人群明了:霸天雷已然势尽。
就在这时,两道极烁眼的寒光闪起,段子羽的胸膛多了一道十字形伤口,正往外溢着鲜血。
“至尊双剑?”
霸天雷狰狞一笑:“至尊双剑早就在十三年前化了尘埃。当今天下只有‘双剑至尊’!”他的双剑是从腰带中拔出来的。
至尊双剑是江湖中成名已久的剑客。江湖人一直认为至尊双剑是一个人,其实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的成名绝技就是“双剑至尊”。
刘蓓在台下娇喝:“暗剑伤人!身为一代盟主,还有廉耻心焉?”
“谦耻心?汝不顾公主身份,与这浑小子在大庭广众之下牵手拉扯,是谁没有廉耻心?”
话音落点,段子羽身形一闪,甩手就是一巴掌,然后凛然返回。
如果不是有一声“啪”,如果不是霸天雷的左脸上多出一个红肿的掌印,人群根本不知道方才段子羽身影一闪之际到底做了什么。
霸天雷被打蒙了,段子羽的跑动速度比刚才的还要快!比速度,他已经输了。但是比剑,他则是还有一丝的可能。
“浑小子。如此目无尊卑,让你瞧瞧玄阶‘双剑至尊’的厉害!”霸天雷咒骂的同声,双剑徐徐挥动,气势如宏!
第071章 优化吧——生命!
霸天雷的双剑本是缠在腰间,足见其超然的柔软度。
当下,玄阶剑技“双剑至尊”使出,双剑顿时有如两条蛟龙,纠缠在一起,轻柔曲折,飘忽不定。粗略看去,似一柄剑;再看下去,则似两柄;细看下去,又似一柄剑,煞是惊奇!
霸天雷双手舞动,气势高涨,仿佛整个武斗台的空气瞬间凝固。双剑刺破空气般发出“嘤嘤”声,不容反应,闪电击出。
双剑杀至,段子羽却出神的愣在原地。
他的眼中慢放着逼近的诡异剑招,大脑则在飞快的思索着阁楼怪人的那句话。
“自古剑之大成者,皆非双剑。原因在于,双剑比单剑多一个强有力的攻击力基石的同时,也多了一个被进攻的弱点。”
突然眼中光芒大胜,段子羽右手往腰际一摸,出鞘,已经宵练在手,竟使出黄阶剑技“高山流水”的第一招‘琴声悠悠’,飘逸灵动的迎上。
三剑相交,剑光大起,“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几乎是瞬间,两人停住!
宵练剑指着霸天雷的面门,仅有半寸距离。霸天雷清晰的感受到宵练剑的温热剑身。
“不可能!‘双剑至尊’天下无敌,不可能被破!更不可能被这简简单的黄阶剑技所破!定是本盟未尽全力,是的,定然是这样!若有胆,敢再接否?”
段子羽收剑道:“行!”
霸天雷不曾想对方如此爽快的答应,错愕一息时间,当即后退十数步,深深呼吸数次,“至尊双剑”再次使将出来,威力竟比方才还要大一分!
段子羽依旧剑招飘逸,使的是“高山流水”第二招‘蓝天白云’。
宵练剑瞬间停在霸天雷胸心半寸处。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霸天雷不敢相信倒退着:“再来,再来!”
结果同样使他愕然。
“汝应当知道为何?告诉本盟!”霸天雷的眼神似乎在祈求。
段子羽凛然收剑,冷漠道:“十三年前,有对兄弟以双剑纵横江湖,无人能敌,人称‘至尊双剑’。然而,江湖中都以为是一个人,因为凡是见过这对兄弟真面目者都成了死人。”
“兄弟二人情同手足,肝胆相照。寝则同榻,食则同席。但是,十三年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两兄弟反目成仇。自此,‘至尊双剑’消失了。整整消失了十三年。以至于差点被江湖给遗忘。”
“那对兄弟之所以能纵横江湖,是因为一招叫做‘双剑至尊’的武技。两人分使险招,但是同时互补。所以鲜有敌手。”
“但是,自从兄弟分离后,‘双剑至尊’就变成了一人单使的剑技。虽然双手持双剑依旧可同使险招,但是限于左右手的关系,并不能做到真正的互补。因为两把剑最远距离只能是一人的长度。所以,‘双剑至尊’的威力不但大打折扣,反而成了使剑者的死丨穴所在。”
段子羽综合阁楼怪人的观点与霸天雷方才的自言自语,再结合推断,于是联想像出了上面的情景。竟是八九不离十了。又由于时间过长,细节方面霸天雷已淡忘。
“原来如此!报应!报应啊!”霸天雷长啸一声,挥双剑刺入胸心,瞬间气绝!
十三年前,那对兄弟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也许会跟着他一起,长埋于地下。
曾经横扫江湖的玄阶剑技“双剑至尊”,居然被琴圣伯牙的黄阶剑技“高山流水”所破,令人浮想联翩;汉武府处心积虑收集天下武技,并一一分门别类,划分强弱等级,而今日,低等剑术击败高等剑术,实在奈人寻味。
武斗结束了。
人群渐渐安静的散去,带着兴奋后的寂寞与过隐后的哀伤,无趣的离开了东盟书院。
霸天雷的死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被人遗忘,然而今天的这一战,注定要载入汉武府的武技史册:刚刚被曹昂刷新的洪等体质最高武技的纪录“洪丙一次”,被段子羽打破!
“洪丙三次——段子羽!”
这七个字将挂在汉武府的大堂上,供世人所仰望!方才,府丞联同几名同僚评定了段子羽的武技水平。
莫非,这个世界的武技,非得有个等级上的强弱之分?
一切结束的太快,快到段子羽都没有做好结束的准备。
武斗台下,刘蓓转身离去。
段子羽果断追上:“怎么了?”
刘蓓怏怏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很……”
段子羽搂她在怀道:“管别人说什么,喜欢就在一起。”
另一侧,皇甫坚寿与祝丽来到轮椅旁,朝霸天雨的遗体深深一揖。
那俏丽侍女平淡道:“不用道歉,是三公子对不起你们。”
皇甫坚寿道:“妹妹,你有何打算?”
皇甫明月是庶出,因为种种原因,被赶出皇甫府,沦落为奴。
皇甫明月道:“三公子希望可以在断情崖看日出。以前,他行动不便。现在好了,只需要一只小坛,奴脾就可以陪着三公子去生前许多想去,而又没有去过的地方。”
众人明了,她是要去火化了霸天雨。
皇甫坚寿苦道:“在哥哥面前,你非要自称奴婢焉?”
“身份有别,请公子坚寿自重。”皇甫明月说着就推轮椅离去。
######
黄昏。
西天燃起火烧云,残似血。
帝都东城外小山丘,一对人影相倚,欣赏着日落美景。
刘蓓在段子羽怀里娇声问:“无端带我来这里做什么?你不是最爱武技的吗?”
“有点累。知道吗,只有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才不用去想武技。”段子羽长叹一声,对于这个嗜杀的时代有着本能的怜悯。
他在想,祖师鬼谷子的宏愿:研究杀是为了不杀。
其间,段子羽转头看向东方,一对情侣相携远去。正是霸天雨与那俏丽的侍女。
段子羽之所以选择这里,就是为他们送行的。
“有情人终情眷属。”段子羽瞟了一眼右手戴着的优化戒指低喃。
刘蓓闻听心有所感,抬起头呆呆的望着心爱的男人。夕阳下,她美目传神,羡煞天仙。
段子羽回首,止不住的吻了下去。他知道,自己是真的喜欢上的这位世人眼中的高贵“荡妇”。
换句话说,段子羽喜欢的不仅仅是她的外表与身份,更喜欢她那种为追求幸福不顾一切的个性。
四片炽热的柔唇交织,显然,刘蓓并不精此道。段子羽正在用舌头教导对方技巧。
突然,优化戒指发出一阵烁眼的红光,在面前构成一道只有段子羽才能看得到的,红色虚拟电子屏幕,标准的16:9的尺寸。
上面显示:优化功能升级程序成功开启,第一次升级成功。各功能增加“2”。优化信息如下:
未使用优化生命次数:2
未使用优化体质次数:2
未使用优化物品次数:3
段子羽一愣:接吻可以开启优化戒指的升级程序?
当即不作二想,垂下头去。
刘蓓一把推开段子羽,娇骂:“够了。”
“这哪够?一次性升到顶级算了!”
“色胚!”
两人追逐,策马回城。可是段子羽的那初级骑术实在不敢恭维……
第072章 赤眉起义
东汉末年,汉庭腐败,民不聊生,又逢灾害连年,故农民起义不断。
在黄巾大起义前后,曾发生近百起中小规模的农民起义,皆因没有撼动汉庭的腐朽统治根基而未载入青史……
东汉光和六年,正月末,也就是段子羽穿越的那一天。位于司隶弘农郡治下的湖县,发生渭水河决堤事件。一时间河水肆虐,房屋田地淹没无数,数万湖县百姓流离失所。
次日,湖县豪强樊家庄樊氏开仓施粮,赈济灾民,大得湖县民心。
朝庭下旨褒奖樊家庄义行,同时下发数万石粮食赈济灾民。本是旬月就到的灾粮,却迟迟未至。导致灾情加重,饿殍遍地,百姓怨声载道。
樊家庄趁势而起,竖起异帜,于大堂挂一副繁体隶书“义”字。堂中人头涌动,分成四列,共四四一十六人,个个以朱涂眉。皆执香祈祷,一齐下跪。
呼曰:“汉庭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樊氏祖先在上,佑我赤眉,推翻汉庭,诛杀无道昏君,复我建世大业!”
祈词中所说“樊氏祖先”指的就是一百年前,西汉末年的赤眉起义军首领樊崇。而这樊家庄,就是樊崇后代中的一支。
“建世大业”指的是当时赤眉起义军拥立刘玄建立的义军朝庭,年号“建世”。后汉光武帝刘秀在湖县治下的崤底一带击败赤眉军,消灭了“建世”政权。起义领袖樊崇投降,后以叛乱罪诛杀,真相未知。
“以朱涂眉”的传统就是那时流传下来的。
时下,攀氏一十六人个个奔赴邻里灾村,因之前收拢的民心,旬日间便聚集三千壮士,皆以朱涂眉,举旗起事,号赤眉义军。
赤眉军占领城镇,攻破湖县县城,活剐县令,大开粮库,发于灾民。于是百姓从者甚重,起义人数急剧膨胀,增至七千人。
他们一面据城而守,一面向西进兵,占领关中要冲潼关镇。意图明显,兵锋直指三百里外的陪都长安。
由于长安三万守军追随荡寇将军刘济汉远赴西疆,只留千余老弱残兵维持治安,故长安告急!雍州告急!
消息传至帝都,朝庭震动。
因湖县距帝都仅两百余里,汉灵帝大发雷霆,十常侍伺机痛陈弘农郡郡守荒废政业,玩忽职守。皇帝盛怒之下,判弘农郡郡守满门处斩。
消息传至弘农郡郡衙,太守赵国梁迫于无奈,献城投降,于是赤眉军进驻弘农城,取得郡库中上万件兵刃。实力大涨,声势大振,义军人数不日过万。
虽然弘农城距离帝都仅有两百余里,但中间有天下第一关——函谷关相阻,外加帝都驻扎七万禁军,所以赤眉军首领、樊氏族长樊皇以弘农城为基地,加固城墙死守。同时加紧西征步伐,以期尽早攻克长安。
弘农郡太守的叛变,加重了汉朝帝都周围的险恶形势。
由于赤眉军的起义,豫州颖川郡、并州上党郡均有义军呼应。虽然两处规模极小,仅有数百义士,但是从战略角度来看,对帝都洛阳构成了包围之式,帝都正好处于三处义军的正中心。一旦义军如星火燎原般实力大涨,帝都将岌岌可危。
先前已经有起义的荆州中部、扬州西部、幽州北部等农民势力,一股起义风暴正刮遍大汉的每个角落。但是这些起义地点离帝都尚远,又兼势力太小,构不能直接威胁。汉灵帝从没有将之放在心上,任由地方官自由处理。
但是,赤眉军的起义,如点睛之笔,点活了汉朝各路义军的这只火龙。所以令汉灵帝感到如疽在背,寝食难安。
群臣急议,献出三策。
1、急召西疆前线荡寇将军刘济汉率军回师,镇压赤眉叛乱。
但是问题在于,刘济汉正与鲜卑大军对峙。临阵撤兵乃兵家大忌。若是鲜卑趁势追击,恐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再者,西疆前线距离陪都长安两千余里,远水救不了近火。所以此策被汉灵帝否决。
2、命执金吾(统率禁军守护帝都的军官)率七万禁军兵出函谷关,扫灭叛贼。
这是一个非常可行且高效的计策。七万禁军屯于帝都四周十里处,离叛军中心湖县近,可以兵贵神速,迅速扑灭这股成长中的叛军力量。
但是汉灵帝对此坚决反对。七万禁军是他保命用的,不到迫不得已的紧要关头,他绝不会动用。哪怕是一兵一卒,也不能调用。所以这条妙计被否决。
3、调集附近州郡军队。
这个计策较之前两个适中。虽然耗些时日,但是安全、可靠、较低风险。于是这个计策被汉灵帝采纳。
朝庭传令周边二十二郡,在防御赤眉等叛军入侵之时,每郡抽调百名步兵至帝都集结,然后开赴湖县。限期十日。
######
帝都洛阳。
城东,破庙。四周被无数太平道高手警戒起来,但是从外表却看不到半个人影。
地下室内,光线暗淡,一盏牛角灯摆在两人之间的案席前。
马元义禀道:“恩师,三千义军已经秘密进城,只要狗皇帝调离禁军围剿赤眉,我三千义军足可攻破皇宫,杀死狗皇帝……”
他说着,声音渐渐压低下来。没有把“到时我义军振臂一呼,天下百万信众群起响应,天下可定”这句话说出来。
张角深深下陷的双眼现出忧虑之色:“宫内传出消息,狗皇帝不欲调离禁军,已经颁旨向周边州郡调集兵力。”
马元义道:“怎么会这样?那……我们岂不是白白决堤,致湖县死伤了那么多无辜的百姓?”
他心直口快,话说出口时已懊悔不已。
张角未并动怒,只是轻叹:“一将功成万骨枯,将来死的无辜之人会更多。”
“只是让赤眉军暴露在朝庭面前,他们这群乌合之众必然不是朝庭正规军的对手。不如,我太平道即刻起义?”
张角眼中光芒一闪:这徒儿就是沉不住气,太过冲动。如果马执在就好了。不免伤感马执死的尸骨无存。
良久,方才叹道:“冀州方面粮草不足,其余州郡人手亦极缺。没有十足的把握,绝不能轻举妄动。汉庭虽然腐败,但是必竟还有百万军队。不可掉以轻心。”
马元义急道:“徒儿惭愧。敢问恩师接下来如何做?”
“吩咐城内信众,静侯命令。只要赤眉军不被消灭,狗皇帝最终是要调集禁卫军离开帝都的。到时就是动手之机。罢了,汝这便去联络樊家庄,就说我道可提供必要的一切帮助。关键时刻,通知汉中五斗米道助赤眉军一把,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赤眉军。”
“是,徒儿即刻起身!”
“慢,名单之事查的如何?”
马元义转身答:“徒儿数次前去跟踪查探,好似不在段子羽身上。”
“若不是他夺了名单,我道在帝都势力已巩固也。汝去罢,名单之事先放一放,回来再办不迟。”
“遵命!”
第073章 曹操之谋
大司农曹府。
书房。
曹昂疾步推门而进,神色紧张。他的手中紧握着两卷竹简。
“何人?昂儿否?”
声音洪亮,隐隐带着一种期待之味。
“父亲大人!”曹昂边答边关上房门,随手插上门栓。
身材矮小却目光锐利的壮年者曹操离开竹柜,放下《孙子十三篇》,从竹简堆叠如山的书柜中抽出身来。他已经在此七天未出房门一步了。
“何事如此慌张?切记稳重!”
曹昂连连告罪,递上竹简道:“出大事了。弘农郡郡守变节了!”
曹操并没有露出曹昂期望看到的惊讶神色,平淡如水道:“战前诛人九族,是人就会变节。何须大惊小怪?”
说话间已经卷开竹简。
第一卷书的是弘农郡郡守变节,弘农城落入赤眉手中。
另一卷是抄写的朝庭命周边二十二郡调兵的文书。
看完沉思片刻,曹操转身去案席上寻找前些日子的竹简,寻找不得,随问:“湖县赤眉叛乱是因的渭水决堤?”
曹昂侍立在侧,答:“是也。渭水长堤最危险地段主要在湖县境内,灌溉着数万亩农田。长堤一溃,村庄农田悉数淹尽,百姓……”
曹操没有再听下去,他在喃喃自语:“河水上涨,河堤松垮,不胜波涛。故而河堤崩溃,河水尽泄,淹没村庄良田。
昂儿,速查渭水决堤时日!”
曹昂记忆颇佳,当即报道:“正月末。”
“是也!渭水春讯未至,何来水漫堤坝,不胜波涛?”
曹昂提醒道:“朝庭派工曹官吏在河上视察,亲见河水上涨,漫及堤坝。不会有假。”
曹操平淡一笑,跪坐于案席,饮口酒道:“当然不会有假。
渭水春讯乃是三月末四月初之间的时间段。今日正是三月三十。工曹官吏前日从渭水河上归来,正值月末。当然是河水上涨,漫及堤坝。可是两个月之前……”
曹昂喜道:“两个月之前春讯未至。渭河之中虽有河水,至多到达堤腰,不可能漫及堤坝,以至堤崩水泄,毁村灭田无数。”
他一边说一边想,想到厉害之处,不禁失声叫了出来:“父亲大人,有人故意决堤!
难道是赤眉军?”
曹操摇了摇头。“决堤之事非同小可。若是一个不慎,走漏了风声,赤眉军领袖就是湖县的罪人。那时湖县百姓杀他报仇还嫌不解恨,还有谁会跟他一起造反朝庭?”
“那又会是谁?”
良久,曹操叹道:“这水可比渭水深多矣!
府外备马,为父去趟河南府。”
……
河南府,何进请曹操入内叙谈。
何进虽然是屠猪出身,但是与天下的屠夫都不一样。他有着一颗对时事非常敏锐的心。若是仅凭裙带关系,他是坐不上这个河南尹的。
曹操是出了名的不出府,在名士之中有“曹不出”的绰号。对于曹操的突然来访,他知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那种。所以直接请入书房。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大司农(相当于财政部长)。按照子承父业的传统来说,曹操应当入朝为官。凭着曹嵩在朝庭的权势,曹操至少可以当个议郎。而且曹操很具有名士之名。对于重视名望的汉庭来说,曹操就是做官的首选之才。
偏偏曹府自曹操以下,长子曹昂、次子曹丕均无拜官。而且父子三人也不做其他谋生之事,天天脱产学习,这与四世三公的袁氏正好相反。这就很奈人寻味了。
仅仅是基于以上这一点,何进就认为曹操颇有才智,而且志向不小。
合上书房门,何进便开门见山道:“孟德贤弟此来必有教诲,这便说吧。”
曹操也不磨叽客气,拱手道:“操此来是为郡尹大人献一计策。”
何进顿时来了精神,因为他的判断被验证是正确的。
曹操续道:“赤眉叛军初始作乱,当尽早除之,以防其坐大。”
说到这,曹操就不往下说了。他的意思明显:朝庭那道十日集兵法令不一定会按时完成,可能会错过平叛的最佳时机。
这个内容是朝庭的秘密,是个忌讳,是一个名士不应该知道的事情。所以曹操没有说出来。
但是曹操的说话很有技巧,他没有说出来的话,对方却知道他在说什么。
何进点头道:“依贤弟之见,应当如何筹齐这支军队?”
曹操道:“赤眉叛军只是一些乌合之众,缺乏战斗力。一些拿起兵器的农民能干什么?
说的不好听,他们连一些山贼都不如。
对付这样的散兵游勇,何须我大汉正规军出征。那些书院里学习武技的武生,由他们去对付,都绰绰有余。”
何进作难道:“话虽不错。只是本尹又怎能使的动这些娇生惯养的后生?”
“这何需多难。
后日便是书院排行赛开始的日子。只要一道榜文贴出,取消比赛,改由获得战功的方式评定书院的排行。到时候,那些书院的院长们为争得排行榜的前位,就会诱导武生去获取战功。
到时,前往兵营报名的武生恐怕会挤塌帐蓬。不指望他们能消灭赤眉叛军,只要拖住赤眉军的发展势头就行。之后待我正规大军集结完毕,赤眉叛军便无所遁行。”
何进赞道:“妙!本尹这便去尚武府。孟德贤弟帮吾大忙矣。他日有何难题,尽管前来便是。”
曹操拱手称谢。
他的真实目的不是要帮助朝庭平叛,而是借此机会做一个实验,一个与段子羽的构想差不多的实验:武技军队。
曹操想知道,一个由武生组成的军队,它的战斗力到底会有多大。是不是能比的上大汉的正规军。
这个问题,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第074章 武技军队的组建
四月一日,清晨。
段子羽捧着一卷《孙子十三篇》在练武场上漫步。嘴里念叨着“上兵伐谋,谋在庙堂”。
自从击败霸天雷、武技大成之后,他就将精力投进了兵法的研习当中。
在过去的半个月之内,汉香书院在代院长段子羽的主持之下,有了很大的变动。
首先,段子羽征得了资助汉香书院数十位善人的同意,为武院提供一百个免费入学的资助名额。同时聘请三十岁的二师兄丁平为武院院长、二十三岁的大师兄皇甫坚寿为师武。
在段子羽击败霸天雷之后,这位二师兄丁平对于师弟段子羽很是钦佩,将复兴汉香武院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身上。所以对他的决定是无条件支持。
皇甫坚寿与段子羽相识甚浅,但是祝丽的事情全赖他的帮助,才能圆满解决。
如今两人已经成婚。结婚那日,段子羽是以大媒人的身份被隆重邀请的。虽然婚礼很简节,但是突出了皇甫坚寿对段子羽的感恩态度。可以说,没有段子羽的帮助,也就没有他们幸福的今日,所以他已俨然将段子羽当作亲弟弟对待。
在段子羽的诚致邀请下,皇甫坚寿辞去禁军队率一职,回武院担任武师。
而在段子羽心中,二师兄丁平与大师兄皇甫坚寿不仅仅是武院院长和武师这么简单,他在心底里,早就给二人预留了明确的位置。
其次,由于汉香书院完胜东盟书院,名声大起。很多其它书院的武生欲自动退学,转来汉香书院。但是为了避免引起其它书院的仇视,段子羽一概拒绝。只收那些家贫没钱入学、而又老实、服从安排的且年龄在十六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的壮硕男子。
因为是免费入学的关系,所以一百个名额半天内就招满。
这一百人由皇甫坚寿按军事化要求进行纪律训练,由丁平负责传授赤手搏击、由诸子恒负责传授剑术。
段子羽特别交待,传授的武技讲究群体实用性,不是单挑。所以丁平、诸子恒两人分别将武技稍略改进,再传授下去。
至此,段子羽朝组建武技军队迈进了一大步,也开始向他的逐鹿大业迈出了关键的步伐。
段子羽这样做,最先引起皇甫坚寿的察觉。他是军人出身,对于军事行动最为敏感。而按照军纪来训练武生,是违法的。但是他却忍不住的更加用心去训练这一百名新人。
丁平是第二个发现其中奥妙的。但辗转反思数夜,最终下定决心,跟随八师弟段子羽干一番大事业。
他已是而立之年,如今的地位也都是段子羽给的,可是说是有知遇之恩。而段子羽对他的信任,更让他相信,跟着段子羽,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无论将来如何,都值得为这个决定庆祝。于是,那夜他醉了。
诸子恒是三人之中最后发现的。也是最为果断的一个。他一直没有什么理想,如今,终于找到了一个。
四个人很有默契的避免谈论这方面的问题,因为一切都没有到最终公开的地步。
不公开,大家都预留一个退路。谁也不能保证这种犯上的事情一定就会成功。
小心行事,预留退路,永远是正确的。
最后,则是朱金龙仍然没有回来。不过,他托人寄信回书院。说是在方银宝家中帮几天忙,只要事情结束就一起回来。
众人也没有怀疑。
时下,清晨抚面,很是凉爽。
进入四月,天气渐渐的热了。而早晨,则是非常清爽的。所以皇甫坚寿拉着这一百新人在练武场开始第十五天的军事化训练。由于是封闭式的,外人不曾知晓。所以一直相安无事。
另一侧,丁平在晨读。自从他了解到段子羽的目的之后,他就有意识的改变自己的发展方向。除了练拳之外,他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文课上面。
李大牛依旧在耍练着他那五十斤的大板斧。不过,这几天他总感觉这斧太轻,在考虑是否向代院长师弟提议,动用院库的公款购买一柄六十斤重的大钢斧。
白风与诸子恒在较量剑技。白风已经连输十天了,不过在诸子恒的帮助下,他的剑技正突飞猛进。
远远的,潘凤一溜烟跑过来。他奉段子羽的吩咐,去打听今天开始的书院排行赛的事情。
远远的就听他扯着嗓子嘶吼:“好事情,好事情。咱们可以参军立功——当军官啦!”
这一声叫唤,立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最为兴奋的莫过于皇甫坚寿了,他一声“原地休息”就离开众武生,与众师兄弟汇合在一起。
“汉武府出榜。今年取消书院之间比试,改为按军功排行。所有书院,包括院长在内,皆可到城外兵营报道,参加平息湖县‘吃’眉叛军的军事行动。平乱结束后,可以得到功勋。然后按军功高低排行书院的名次。”
潘凤一口气说完,只听众人“哇”一声,都沉默了下来。唯有李大牛嚷嚷:“我去报道!”
潘凤大叫:“怎么了?都说话呀?”
皇甫坚寿道:“你以为去了有仗打?
朝庭只是利用我们拖住赤眉军,吸引赤眉军的兵力。让它不能集结大部分兵力进攻陪都长安,必须分重兵来防御我们,然后等待朝庭大军的到来。”
段子羽暗叹:好利害的家伙。居然能想到这么远。不愧是名将世家的后代。
李大牛问:“咱们去是不去?”
众人将目光投向段子羽,俨然以他马首是瞻。
“去,当然要去!”
潘凤叫道:“好,段师兄说去,咱们就去,将这些吃眉毛的叛军全部歼灭!”
众人暴汗!
第075章 酒棚斗狠
“事不宜迟,这便出发!”
诸子恒提意道。他对战争的兴趣令诸人惊讶。
诸子恒是个特立独行的人,而战争讲究倾力合作,最忌讳脱群独行。所以众人深怕他在营中不服管理,引出大麻烦来。
段子羽倒不担心这个。因为凡事总有个适应的过程,他可以给诸子恒相当长的时间来适应战争。
此刻,他在思考,带多少人去。毫无疑问的,人数越多,越容易建立功勋。建立的功勋越多,书院排行就越靠前,将来容许招收的武生也就更多。所以此次报道参加平叛的人数与建立功勋的多寡几乎是成正比的关系。
但是丁平的一句话提醒了他。
“汉武书院武生最多,武生的武技水平也相对较高。他们去的人数一定是最多的。”
既然无法在数量上占优势,就只能在质量上争取优势。所以段子羽决定,只带四个人去。
大师兄皇甫坚寿任过队率,清楚军队情况,自然是要同去;
丁平干事老练,处世圆滑,必然有发挥之处,同去;
李大牛一身干劲,不同去就浪费了,同去;
潘凤腿力不错,必要时可以传递信息。而且他若留在书院里,也是赌博虚耗了光阴,不如出去锻炼锻炼。虽然他的武技极差,但是段子羽有优化戒指在手,不怕这家伙出意外。
白风、诸子恒都是重伤初愈,不利于外出行险。再者武院需要人手打理,他们两个也该学习学习一些管理技巧。于是被段子羽留下。
这六位师兄弟对此竟然没有异意,令段子羽很是惊讶。他以为是要费一番口舌解说的,却都省了。他在想:难道是我王霸之气大发?
他却不知,在这六位师兄弟的眼中,他已俨然成了领袖。不仅仅是因为他有代院长的身份,而是他做事果断、思维缜密,对师兄弟情同手足,而且没有颐指气使、高人一等的臭架子……
在这个利欲熏心、拜金社会中,像段子羽这样的人实在不多。
交待完所有事情,段子羽便率皇甫坚寿、丁平、李大牛、潘凤去城外西十里的兵营报道。白风与诸子恒直送到西城门才回院。
帝都西七里,一条宽阔大道将千亩良田一分为二。大道上车来车往,农人穿梭,很是繁忙。
旁边,一杆高竹挂着一帆“酒”旗,迎风招展,似在向干渴的路人招呼在此休息一番。
这家小酒棚平常只能做些三三两两的行人的酒水生意。如今却是高棚满坐,很多晚来的客人因为没有位置,索信坐在一旁的柳树下休息。
这些客人个个束身武服,颜色各异,同一种装束的围坐在一起。他们是来自帝都各书院的武生。准备去三里外的兵营报道,在此略作休息。
粗略数去,便有七八百人之多。
不仅仅是西城这里聚集了这么多武生,帝都的东、南、北同样如此,分别往四个不同位置的兵营报道。
人群之中,一名壮硕、脸黑,着青色武服的大个走向柜台。正是李大牛,他粗声道:“掌柜,四坛酒!”
那掌柜忙的差点脱力。今天的生意这么好,令他格外开怀:“嘿,大个子,你来的赶巧了。
最后私藏的四坛老酒,让给你小子了。”
“几文钱?”
“统一价,一坛二十文,共八十文钱。”
李大牛细细数了数破钱袋里的铜钱,只有七十九文。“少一文行不?”
掌柜的食指放在胸前点点李大牛的钱袋:“你小子……便宜你了。钱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