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张很快得到了罗马民众的支持,毕竟,前方巨大的伤亡让许多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同时,因为连年的战争,罗马国内的兵源也已开始枯竭,若是再经受一次大败,那么罗马共和国也许真的要瓦解了。
有停战作为保障,没了战事的骚扰,商人们又重新开始活跃起来,大量的丝绸织物、东方的新奇饰品源源不断的通过苏伊士运河运往西方,这次贸易是秦国打通罗马商道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交易活动,其中的利润自不待言。
得悉风声的秦国商人跃跃欲试,以卓王孙为首的大商人更是联合了一大批商人组织大量的货源,准备好好的赚上一笔。
对于这次交易,罗马人的反应同样热烈,原本他们与秦国之间的贸易要经过帕提亚、塞琉西、迦太基等数个国家才能到达,其中的盘剥可想而知,现在免去了中间环节,秦国商人提供的丝绸等物品在价格上的优势就相当的明显了。
发财的机会摆在前面,不好好的赚上一笔怎能甘心,对于这一次前无古人的大贸易交流活动,罗马的贵族、富豪们一个个兴奋不已,贵族们在渴望着能穿上滑腻的丝绸显示地位和阔气,富豪商人们则在幻想着富上加富的美梦。
在后世,老美就频频使用经济手段这一招打击过对手,这一回,在秦国的强大经济攻势面前,罗马人能坚持得住吗
正文 第三百六十六章联合国会议
第三百六十六章联合国会议
一边享受着东方各种珍宝、绫罗、织缎带来的种种好处,一边高喊着打倒万恶的秦人,在这一年的秋天,滑稽的闹剧在罗马的元老院、万神庙、斗兽场时不时的上演着。
从表面上看,罗马的议员们着实称得上是爱国的典范,但在背后,则另有一些堪称肮脏的幕后交易正悄悄的进行。
大秦天启二年十一月一日。
一贯反对和谈的执政官大西庇阿任期已满,图谋继任的他在元老院投票中败北,接替他的是主张用和谈方式解决两个秦国之间矛盾冲突的老议员阿西拉奥诺,这位老议员曾经做过三任的执政官,这一次再度出山是他的第四次。
说起来,阿西拉奥诺还真是一个幸运无比的老家伙,在罗马与迦太基之间连绵战事的几十年里,阿西拉奥诺三次当选执政官,却又三次幸运的站在了罗马人得势的那一瞬,而等到他下台之时,罗马人的霉运也就来了。
最可以作为证明的一次就是汉尼拔入侵亚平宁半岛之时,在那之前的一年,阿西拉奥诺还在执政官的位置上,不过,当迦太基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时,阿西拉奥诺无比幸运的落选了。
运气来了,真是挡都挡不住。
当白发苍苍,颤颤微微的阿西拉奥诺再一次登上那象征着最高权力宝座的象牙位子时,他那浑浊的眼睛里竟然沁出了两行浊泪。
“罗马执政官,是我,阿西拉奥诺”
或许,只有站到离阿西拉奥诺的身边,你才能从他嚅动的嘴巴里听到这几个字。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对权力渴求的一生,对于有些人来说,没有了权势,活着也就没了意思,这种情况就象后世一些高官,在退了之后会出现强烈的不适应期,这背后就是权力失落在作怪。
阿西拉奥诺是几起几落的人了,对于个中滋味当然比别人更体会得多些。更何况,这一次当上执政官的好处绝不比往常。
“诸位议员们,作为执政官,我首先想要说的是,战争结束了,我们罗马共和国不需要战争,不需要流血,我们要的是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带给我们罗马光明,带给我们富庶的生活,至于和东方秦国的那场不愉快就让他过去吧,我们两个国家今后将成为朋友,成为可以依赖的伙伴”
阿西拉奥诺的上台发言是如此的震聋发馈,几天前还是在战场上打打杀杀的死敌,一转眼就成了所谓的朋友,这变化也着实太快了些。
不过,让人惊讶的是,阿西拉奥诺的这一席话居然还得到了相当多数议员们的支持,他们有的是从中得到秦国给予的好处,有的则看到了战争不断给百姓带来的灾难,真诚的希望和祈求和平到来。
当然,还有一部分强硬份子对阿西拉奥诺态度的软弱心怀不满,他们高呼着打倒秦国,他们甚至于冲动的喊出了让大西庇阿回来的口号。
这一下彻底让阿西拉奥诺这个老家伙震怒了,同样表示愤怒的还有一大帮对元老院权力扩大化感兴趣的富豪、贵族们。
不管怎么样,阿西拉奥诺是元老院选举出来的执政官,它的产生本身就表明了一点,那就是执政官只是元老院推选出来的行使权力的一个替代品,罗马共和国真正的核心权力还掌握在元老院议员们的手中。
而现在,让大西庇阿回来,这表示什么
这不是否定元老院的权威吗
若元老院的决定不能算数,那么这个口子一开,执政官的权力就会越来越大,而元老院可以以制衡的法码则会越来越少,甚至于总有一天,执政官会取代元老院成为罗马共和国的决策者,相信到那时共和国就要改称为帝国了。
基于这个共同利益,派别不同的议员们迅速的联合起来,开始了一场对叛变者的声讨驱逐行动,很快,元老院中那些主战派人物被一一清洗,主和一方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罗马遣使参加开罗和谈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不过,事情并没有了结,暂时的受挫让以军中少壮派将领为主体的主战派隐伏了起来,他们在寻找机会,寻找复起夺权的时机。
尽管这个过程或许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实现,但他们可以等,必须等。
因为,他们相信,罗马终有一天被再度崛起,他们没有失败,也永远不会失败。
罗马人的这样个内斗经过陈平的整理汇总,一五一十的总结成文字材料放在了傅戈的案头,对于面前的这个顽强不屈的对手,说实话,傅戈还真有些头疼,当然,让他头疼的绝不是象阿西拉奥诺这个自私贪婪的老家伙,而是以大西庇阿为首的那一股少壮派主战力量。
“也许,再过个一百余年,地中海又会是罗马人的内海”
每每回看过往的历史,傅戈都会不由自主的感叹,甚至于有时他都会怀疑自己的做法是对或是错。
算了,地中海不是东海、黄海或者南中国海,它对于大秦来说委实太过遥远了,秦国的远征计划主旨是掠夺,是财富,是通畅的商路,这一切现在已经达到,而更深远一点,让秦国人看清楚这个世界的想法,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
把眼前这场和谈结束之后,也许该是归航的时候了,毕竟,这一次出征又是一年的时间,人生又有多少个一年可以挥霍。
在疲倦之余,傅戈想的更多的是家人,是朋友,是故土,是温暖舒适的大床。
“小傅子”
好几次午夜梦回,他仿佛听到有人在这么叫他,是虞姬、嬴真,还是那个令他爱惜不已视若掌珠疼爱的宝贝女儿傅璃。
其实,归心似箭的又何止是傅戈一人,秦军将士哪一个不藏怀眷国之心,哪一个不思念家中妻儿老幼,若不是军中律条森严,或许早有士兵偷偷搭乘商船回去了。
等到和谈一有眉目,就整军班师归航,这西亚诺大的疆土,还是留给原本就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吧。
主动的撤退,总比将来有一天会灰溜溜的赶回去好。
当然,为了保持海路和陆路商道的通畅,秦国会在一些重要的据点驻扎上相当数量的军队,这些军队的存在就如同一个个钉子,它能让秦国的触角延伸至海外,它能让秦国的子民升腾起到异乡他国闯荡的信念。
大秦天启三年元月十日。
历时接近二个多月的艰苦多方谈判终于落下帷幕。
此次联合国会议的漫长和艰难复杂程度堪称前无古人,估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会后无来者,参与谈判的各方,有秦国、罗马、埃及、迦太基,甚至于还有马其顿、帕加马、比提尼亚等数个二流或者三流的国家。
每一方都在为自己国家能够获得的利益来拼争,强国自然希望分得更多的利益,而弱国也奢望着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能在谈判桌前得到。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在国与国交往之中,除了利益的勾结之外,根本不可能有所谓的照顾弱者一说,所以说,马其顿、帕加马、比提尼亚这样弱国参与此次会议,实际得不到一丁半点的好处,就是迦太基和埃及这们的二流国家,也只是在强国后面摇摇旗罢了,会议的真正交锋双方是大秦与罗马。
罗马的谈判代表是阿拉西奥诺的弟弟约瑟夫,秦国一方则是众望所归的陈平。
这二个人的交锋从一开始就火星四溅,约瑟夫可不同于老朽的阿拉西奥诺,这家伙虽然也同样的贪财,但却有相当的民族自尊心,对于涉及到罗马核心利益的一些重大问题可以说寸步不让,也正因为如此,这场谈判才会变得异常艰苦。
可以说,二个月的谈判,双方是边打边谈、边谈边打,在西边汉尼拔的迦太基军队重新登上伊比利亚半岛,在东边,马其顿的腓力五世再度兴犯希腊,一时战火弥漫于整个地中海沿岸,当然,这些都是小动作,不值得一提。
只要秦国与罗马,这两个最强的对手按兵不动,战火就是再炽烈,也没有什么,也不会影响到谈判的破裂。
“亲爱的陈,我们罗马是爱好和平的国度,我们的人民倾慕贵国的文化、饰物还有美不胜收的丝绸,既然我们之间有这么多的共同爱好,那么我们还要战争做什么,我们要的是和平,要的是交易,要的是无数的金银珠宝,无数的发财机会,你说,是不是这样”
不得不说,约瑟夫的口才确实很好,起码他能脸不红心不跳的列出秦国与罗马之间这么多的共同点,就说明他绝不是一个等闲之辈,换句话说,陈平这次遇到强劲对手了。
正文 第三百六十七章不平等条约
第三百六十七章不平等条约
约瑟夫不是善荏,陈平更不是唯唯懦懦之辈。
尽管约瑟夫一口气罗列出这么多的友好契机,陈平却还是淡然一笑,半响才悠悠道:“约瑟夫,你是知道的,我们秦国的皇帝是相当英明的,对于与西秦的友谊他一直十分的看重,只是因为某些小人的鼓唆,我们之间才会发生这么多的误会,好在现在,一切都过去了,阿西拉奥诺执政官的重新执政给我们和解铺平了道路”
说到这里,陈平却又忽然顿住了,这可把正倾听聆听的约瑟夫给急坏了,这马上就要谈到具体的条款了,没有下文又是怎么回事
好在,陈平只是顿了一下:“对于阿西拉奥诺执政官传递过来的友谊之手,我们秦国已经感受到了,因此,根据皇帝陛下的最新指示,我们将正式放弃对地中海西半部的领土诉求,同时,我们还会承认贵国在希腊半岛上的既得权益,怎么样,这样的诚意贵国可曾满意”
陈平的话说罢,约瑟夫脸色阴沉,无半点的喜气,说了半天秦国并没有作出什么实质性的让步,地中海西部那里原本就是罗马的领土,不管是北非还是伊比利亚,都是罗马人通过连年的战争,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才从迦太基人手里夺过来的,这些地方根本谈不上秦国放弃一说,至于在希腊半岛的利益,那也是罗马将士从马其顿手中经过血战而获得的,不存在由秦国承认一说。
相反,在克里特岛的问题上,秦国竟然还横插了一杠子,谁都知道克里特岛是罗马在地中海东部最大的军事基地,罗马的海军舰队虽然被打败了,但只要基地还在,在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之后,复兴再起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秦国要想得到克里特岛,目的无非就是要将罗马排除了地中海东半部之外,没有了舰队作为依托,希腊半岛就算有罗马军队占领又有何用
失了海路支援,没有人能预计罗马人铁定能在与马其顿的交战中获得胜利,毕竟马其顿的那位腓力五世国王虽然有点志大才疏,但也不是碌碌无能的角色。
“陈,这是你们的条件吗这是不平等的条约,我们罗马人决不能接受,若一定要这样的话,那我们不用再耗费时间了,干脆开战吧”约瑟夫红着眼珠子,气势汹汹道。
“呵呵,约瑟夫,我以为条约很公平,当然,如果你们这么想要战争的话,我们大秦乐意奉陪,不过,有一点我希望你明白,一旦战争打响,阿西拉奥诺执政官就不得不要下台了。”陈平笑容无比灿烂,从容回道。
约瑟夫的反应早在他的意料之中,罗马人的咆哮其实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凭现在罗马的国力,抵御迦太基和马其顿、高卢人的骚扰已经勉为其难了,再和秦国开战,若不是疯了,没有人会这么去做。
听到陈平这话,约瑟夫象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坐回到位子上,急喘了好几口气方道:“不管怎么样,克里特岛是我们罗马的国土,若是放弃了这里,不用其它人反对,声讨的国民就会把执政官给推翻下去。”
罗马人对强盛的渴望一点也不弱于秦人,让他们放弃象克里特岛这样重要的军事要塞,那不亚于就是宣布了禁止罗马人踏足地中海东半部一步,这样的条件约瑟夫一个小小的谈判代表当然没有资格应承下来。
“哈哈哈,如果这些要求让执政官感到为难的话,我们的皇帝陛下还有另外一个相当诱人的提议”
“什么建议”正进退两难的约瑟夫一下子跳了起来。
“在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地方,我们秦国听说野蛮的西徐亚人和凯尔特人已经联合起来,准备南侵富庶的罗马城邦了,另外,在东面的广阔平原上,曾经被我国击退的匈奴人正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向西推进着,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可能用不了半年时间,他们的铁蹄就会踏足到罗马的北部了”
陈平一边悠悠然然的说着,一边观察约瑟夫的神态,西徐亚和凯尔特这二个部族原先生活在易北河至多瑙河之间,这二个部落民风剽悍,相当骁勇善战,在公元前387前,凯尔特人的一支部落还曾经远征攻入过罗马城,因为这一点,罗马对于北方的蛮族始终警惕有加,关于这方面的情报相信约瑟夫不会不知道。
不过,关于匈奴人的情况,估计约瑟夫就不清楚了,匈奴自被大秦击败之后,稽粥带领着匈奴人便走上了不断向西的迁涉之路。
这一路的艰辛与困难自不必说,不过,凭借着匈奴人在与大秦不断争夺中磨炼出来的强悍战力,一路上的那些未开化部落根本不能称之为对手。
在欧亚大平原上,斯拉夫人是匈奴人的第一个对手,不过,这些还处于蒙昧青铜时代的部落显然不会成为挡路的阻碍,匈奴人在占据了斯拉夫人的地盘后,确实有意思想要长期的在那里生活下去。
但很快,稽粥就听到了一个令人坐立不安的消息,秦国居然击败了南方的塞琉西人,秦国的大军甚至于远征到了两河流域,这个消息对被秦军打得惨不忍睹的稽粥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于是,怀着对东方秦国的强烈畏惧感,稽粥又率领着他的部众向西进发了,这一次,他们面对的是凯尔特人、西徐亚人和更北方的日尔曼人。
好在,不管是什么样的部落,对于匈奴人来说,都不过是小菜一碟,秦军打不过,收拾起西方的蛮荒部落来,匈奴的骑兵倒是无往而不胜。
“匈奴人,他们不就是被你们秦国击败的那一支游牧部落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罗马军队绝对有把握能够战胜他们。”
约瑟夫口气强硬的恨恨说道,不过,瞧他脸上的神情却不是这样,相反,还倒有些忐忑不安。
这些年秦与罗马之间的商道虽然时通时不通,但还是有胆大的罗马商人前往东方去淘金,他们中间有相当数量的人没有再回到罗马,原因就是他们在匈奴人控制西域丝绸之路之时被匈奴人给杀了。
这其中就有约瑟夫家族中的好几位亲戚。
“好吧,既然贵国对于打败匈奴人这么有自信,那么我们就先等一等,再看完强大的罗马军队与匈奴人之间的战事之后再谈判吧”
陈平站起身,再不看约瑟夫一眼,便抬脚走了出去。
是的。
秦国上下现在不想打仗了,但也不能象后世的满清政府一样打了胜仗却在谈判桌前输得一塌糊涂,这样的事情起码在傅戈手里绝不会发生。
克里特岛是必须要争夺的,因为它的位置实在太重要了,简单点说,罗马人拥有它,那么罗马军队随时可以从亚平宁半岛调兵过来,对地中海东岸的随便哪一个对手实施打击,相反,若是让秦国占领的话,就能紧紧扼住罗马人东进的咽喉,不管是希腊还是埃及,罗马人只要稍一动作,秦军就能察觉到异动。
大规模撤军已成必须,少量的驻军是秦国以后的当然选择,这兵一少暴露的问题就会增多,所以,驻扎的地方就显得尤其关健。
被陈平干晾到一边的约瑟夫很快就和国内联系上了,让他感到万分吃惊的是,匈奴人当真如陈平所说,一路向西高猛进,将依附罗马的诺里克人、陶里斯克人打得落花流水,这二个部落已经遣了使节到罗马城求援了。
至此,四面受到威胁的罗马人才算是服气,如狼似虎甚称黄祸的匈奴人可比秦人要更具有威胁,在北方的一些部落中,已经将匈奴这个来自东方的民族敬畏的称为大陆的强大征服者。
最终,在阿西拉奥诺的授意下,罗马人还是妥协了,对于匈奴人,他们实实在在的需要秦国的帮助。
关于克里特岛的地位问题,最后的决议是这样写的,这个地中海上的小岛正式成为自治岛国,由秦、罗马、埃及三国共管,为平等起见,三国分别在岛上驻扎相同数量的部队,岛上的平常事务则移交给当地人管理。
这是罗马人能够做出的最大让步了,毕竟,他们还要顾及到希腊半岛上数万军队的生存,这个终议对于秦国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
三国共管,作为同盟者的大秦和埃及占据了三分之二的份额,一旦事起冲突,在占据优势情况下对付罗马人的把握无疑要大许多。
开罗会谈的主要双方秦、罗马之间的军事方面提议结束之后,其它如战俘、尸体归还、商贸合作等方面的商谈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这些方面傅戈表现得相当的大度,有所取必有所予,适当的宽容对于秦国赢得对手和盟友的尊重是必须的。
这是一个大国长期屹立不倒的关健所在。
正文 第三百六十八章利益瓜分
第三百六十八章利益瓜分
争吵不休,加上讨价还价。
公元前的这场联合国会议持续了小半年的时间,终于最后完满了落下了帷幕,作为主持国的埃及,在这中间出的风头,绝不比秦、罗马两个超级大国来得逊色。
当然,风头最劲的人物当属克拉奥佩特拉女王陛下,十七岁的美貌少女成为一国的君王,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相当感兴趣的新闻,再加上传说中她与秦国皇帝的那些个风流逸事,套用后世的一句经典名言:不红太难了。
埃及之妖后
盅惑男人的杀手
一个个绰号让克拉奥佩特拉披上了众多神秘的色彩,也让这个年轻又具有相当野心的少女对傅戈更增生出几许感激。
因为她知道,她能得到的这一切,只因为背后站着一个人。
一个强有力的男人。
一个令她神魂颠倒的男人。
一个。
反正不管怎么样,克拉奥佩特拉对于现在的局势相当的满意,在国际格局上,埃及渡过了托勒密王朝时期的那段懦弱无能的岁月,现在重新站在了复兴的起跑线上,虽然比起秦国和罗马来说,埃及的实力还远远不及,但傍上了秦国这颗大树,克拉奥佩特拉又何须担心其它的国家来争夺埃及人所得到的利益。
作为秦国的最亲密的追随者,埃及在此次会议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隐隐的它已经成为除了秦国与罗马之外的第三极。
当然,这其中的奥妙谁都清楚,克丽奥帕特拉女王将她自己都奉献给了秦国的皇帝陛下,秦国与埃及实际上已经联姻,虽然这种关系因为某种原因从未公开过。
英明开放的女王陛下对于公开自己的性趣喜好倒没有什么意见,不过,傅戈却不这么认为,作为一个思想上带着传统印迹的东方人,他能够接受自己连娶几个老婆,但却不能接受其中的一个是金发碧眼的异族人。
更何况,这个女人还是另一个国家的女王。
就这样吧
成为情人也是相当不错的。
在私人情感问题上,女王陛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