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有可能将埃及人创造的科技、艺术等文明传播到东方的秦国,也许就能改变国人一贯以来自高自大的思维,也许能让秦国人从另一个侧面来认识这个世界,能让那些只知道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也知道知道,在西方的另外一个地方,还有不一样的文明存在。
本着这样一个想法,傅戈派了陈平作为说服特使,前往亚历山大里亚游说,巧合的是,作为对手,马尔克卢斯也适时到来,于是,才有了皇宫内的那一番争吵。
秦国,罗马。
这两大巨头对于弱小的托勒密王国来说,就象两座大山一样沉重,无论倒向哪一方,另一方的重压都会让夹在中间的托勒密王朝倒塌。
“也许,唯一能求得生存的方法,只有一个,那便是选择中立的立场。”在皇后的座位上沉吟了良久,克丽奥佩特拉方始站起身,喃喃自语道。
命运使然,克丽奥佩特拉没有坐在塞琉西女王的位置,但却成了托勒密王国的皇后,而恰恰凑巧的是,她的夫君还是一个乳臭未干且带着些许白痴的孩子。
朝中大臣分成两派明争暗斗,安古莫克和苏亚提的那点私心克丽奥佩特拉心知肚明,他们分别跟秦国与罗马搭上关系,主要就是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反正,国家灭亡了也跟他们没多大关系,只要自家的油水捞足性命无忧就可以了。
“皇后姐姐,你在说什么我饿了,快带我去吃好吃的。”
就在克丽奥佩特拉想着怎样应付目前的困局时,托勒密五世却已经在旁边拉扯着她的衣衫,睁着可怜巴巴的眼睛叫唤了。
皇后姐姐,这个叫法堪称别致,自打克丽奥佩特拉来到了皇宫,托勒密五世就一直这么叫着,依他孩子气的想法,眼前的少女既比自己年纪大,又处处呵护自己,不亲亲热热的喊一声姐姐又叫什么,至于皇后是什么意思,托勒密五世则完全没有多少概念。
克丽奥佩特拉想要选择中立,然而,处于风波飘摇之中的托勒密王朝又哪里有选择的可能也几乎就在这一时候,秦国和罗马不约而同的向埃及方向增调军队,秦国一方精锐骑军已经沿着地中海东岸的死海谷地向西奈半岛进军,而罗马一方,马尔克卢斯的舰队就停泊在克里特岛上。
安条克城。
这座塞琉西人的都城在被秦军占领之后并没有易名,对于这一点,傅戈倒是表现得相当的大度。
名字算什么
只不过是一个符号罢了。
安条克三世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一座城市,结果却是被人攻占,国亡身灭的下场,与其这样被人耻笑,还不如老老实实的什么都不要改变来得好。至于以后,若城中的百姓有意将名字改成其它的话,傅戈倒是也能欣然接受。
城中,昔日塞琉西王廷。
已经正式将临时的驻地从巴比伦迁到安条克城的傅戈正在与刚刚从亚历山大里亚赶回的陈平商议如何对付托勒密王国的事宜。
陈平这一次出使,主要选择的争取对象是倾慕东方文化的大将苏亚提,经过一番艰苦的游说,苏亚提对于将埃及并入秦国疆图已经原则上表示了同意,不过,由于安古莫克的强烈反对和克丽奥佩特拉模棱两可的态度,游说行动实质上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正文 第三百五十四章汉尼拔的到来
第三百五十四章汉尼拔的到来
“怎么,就这一点挫折就泄气了,这可不是我认识的陈平呀”瞧着一脸懊丧的陈平,傅戈笑着安慰道。提供
“傅帅,托勒密王国内部现在的情况很微妙,虽然苏亚提已经被我们拉拢了过来,但安古莫克却站到了罗马人那一边,双方势均力敌,一时僵持不下,而以皇后克丽奥佩特拉一世为主的塞琉西流亡势力则保持了中立的立场,以我之见,我们要想不动刀兵拿下埃及,必须在克丽奥佩特拉身上花些功夫才行。”
傅帅,陈平可算是摸准了傅戈的性情,大秦四世皇帝陛下的称号虽然更加的响亮,但明显的傅戈本人并不喜欢。
对于这一次出使的无功而返,陈平心里着实相当耿耿于怀,秦国陈兵压境的效果因为罗马舰队的到来而失去了震慑作用,对于马尔克卢斯这个谈判技巧一点也不输给自己的对手,陈平也是很不服气,他现在迫切的希望能再较量一次。
“嗯,埃及的事情的确比较棘手,单纯一味以武力方式威迫的话,托勒密王室就会倒向罗马人那一边,也许我们该采取另外一种办法。”听陈平这么一说,傅戈来回的踱了几步,倏然若有所思的回答道。
他的这一句话让陈平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依陈平的想法,目前的情形相当严峻,托勒密王朝三股势力之中,己方能够掌握的只有苏亚提这一支,安古莫克就不要提了,他已经彻底绑上了罗马人的战车,而克丽奥佩特拉的态度因为有塞琉西亡国的因素在里面,估摸着也不会倒向秦国这一方。
除了武力征服之外,还会有其它的办法
纵算陈平心智谨密,一时也想不出来。
“哈哈,阴平侯,你说说,如果单单从长远的国家利益考虑,对于托勒密王朝来说,是我们秦国的威胁大,还是罗马人的威胁大”
看着一脸茫然的陈平,傅戈淡然笑问道,这一刻,他忽然有了一种将历史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淋漓快意。
“这,自然是罗马人的威胁更大,说实话,以我们秦国的军力,能够将势力发展到地中海东岸已经是极限了,这还是得益于傅帅的指挥调度,若是换了另外一个人来指挥的话,我们至多也就是在身毒、锡兰一带转转”
陈平想了想,忽然眸子一亮,随后又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当然,他这份老实表情的背后,似乎已经猜到了些什么。
“对于托勒密王朝我们可以有野心,但也不一定非要将其吞并掉,或许,这个王朝还能成为我们在地中海的可靠盟友也说不定。”
对于陈平的讨好之语,傅戈并没有多加理会,盟友,在体味了强势扩张带来的诸多快意和喜悦之后,他现在的的确确感受到了孤军作战的困难。
身毒、锡兰这些殖民地军队虽然勉强也能算得上是友军,但却绝对算不上盟友,这些由奴隶组建起来的军队更合适的称呼应该是三线的输送队。
而埃及则不同,它曾经拥有辉煌的历史,曾经拥有灿烂的文明,曾经领先于世界数千年,就是现在,它的文化、科技、人文等等表现也让世人所叹服。
这样一个古老的国家,它身上所潜藏的底蕴是时间所抹平不了的,这个底蕴说的更明白一点的话,就是大国之梦。
托勒密王国不过是希腊人在埃及建立的一个国家,他的统治者不是地道的埃及人,虽然它为了昭示正统的地位,也延续了古埃及法老制度的许多规则,但无疑,托勒密王国的根基并不稳固。
不稳固的统治基础对于上位者来说是最担心的,而要赢得民众的支持,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自立强大起来。
基于这个原因,托勒密王国无论是投靠秦国还是依附罗马,都不会让民众满意。
“盟友,傅帅当真要和托勒密王国建立同盟关系”陈平虽然已经有所准备,但显然当从傅戈口中听到这一句回答时,他还是表现的相当惊讶。
众所周知的原因,托勒密王国的实力连这一地区的二流国家都算不上,秦国与它结盟,那对于托勒密王朝的当权者来说,无疑是天大的馅饼。
看着一脸惊木表情的陈平,傅戈道:“为什么不呢那位克丽奥佩特拉皇后之所以迟迟不表态,只怕就想着能有这样的机会,我们现在就送给她这个大馅饼,你说怎么样”
“傅帅真是大手笔,这样的话我们不仅能获得红海通向地中海的运河通道,还能够在与罗马人的对抗中获得一大助力,真是一举二得的好办法。”陈平很快就明白了这中间的巨大好处,连声赞叹道。
“这样吧,你再辛苦去一趟亚历山大里亚,这次你想办法直接跟克丽奥佩特拉女王陛下详谈,记住,一定要称呼女王陛下”傅戈见陈平领会了自己的意思,便笑着嘱咐道。
成为埃及的女王,这个诱惑足够平息克丽奥佩特拉因为塞琉西亡国和安条克三世战死而带来的的怨恨,毕竟,人都是有野心的,尤其是对于象克丽奥佩特拉这样年纪轻轻就掌握了大权的女子而言。
“傅帅放心,我一定不负重托。”陈平躬身应答着退下。
陈平刚刚离开不久,傅戈正想要休息一阵,却听得王廷门口响起了吵嚷之声,不知是谁,正在大着嗓门和卫兵争吵。
“傅帅,汉尼拔将军来了”正当傅戈想要出去一看究竟时,萧何急匆匆的赶了进来。
“汉尼拔,他人在哪里为什么不进来。”傅戈急问道。
秦军攻占安条克城之后,傅戈就得知汉尼拔去了比提尼亚,这使得对汉尼拔的能力相当中意的他很是失望。
不过,傅戈的失望很快就变成了狂喜。
在投奔比提尼亚之后,汉尼拔果然没有让普鲁西阿斯一世失望,在他的出色谋划下,比提尼亚军队很快在与帕加马人的交战中赢得了胜利。
连吃败仗的帕加马人很自然的向盟友罗马人告急,闻知汉尼拔出现在比提尼亚的大西庇阿不敢怠慢,立即命令马尔克卢斯的舰队北上驰援,并且在爱琴海上经过苦战将比提尼亚的船队击溃,比提尼亚的小舢板根本不是纵横地中海的罗马舰队的对手,尽管在此役中汉尼拔的战术相当的微妙,但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实力。
遭到重创的普鲁西阿斯一世立即选择了屈服,就在他准备背信弃义将汉尼拔交给罗马人的时候,一个对汉尼拔有着强烈崇拜倾向的卫兵及时漏出了风声,于是,汉尼拔又急急由安纳托尼亚逃亡到了由秦国控制的地域内。
“禀傅帅,汉尼拔将军在门口和卫兵争吵了起来,他希望能佩带着剑来见你。”听到傅戈的问话,萧何红着脸支支吾吾道。
不管怎么说,汉尼拔曾经和安条克三世一道在战场上与秦军作战过,对于这样一个曾经是对手的人,卫兵的谨慎无疑是正确的。
但解下佩剑对于作为一个军人,一个战士的汉尼拔来说,意味的结果只有一个,那便是羞辱,这是他决不能接受的。
“就这件事萧公,你去通知卫兵,汉尼拔将军可以佩剑来见我,噢,不,我和你一起出去迎接汉尼拔。”
“飘天文学罗到萧何这样的人才,同时,他也为刘邦感到叹惜,这位历史上的汉高祖皇帝本来可以名垂青史,但现在却沦落到了只能归并到列传一系之中,不过,尽管会感叹,但傅戈却并不后悔。
因为,秦国在自己的治理下,正越变越强,它的发展已经超越了汉代,超越了历史。
“迦太基战士汉尼拔巴卡见过大秦国四世皇帝陛下”汉尼拔的声音洪亮,回荡在宽敞的王廷内久久不绝。
战士,汉尼拔的这一份自己介绍当真特别,从他的经历来看,用战士这个称号也是绝对无愧的。
不到最后时刻,决不放弃。
在傅戈的眼中,已经年近五旬的汉尼拔头发已经白了大半,棱角分明的脸上也因为多年的征战而显得苍老得很,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他的身躯依旧挺得笔直,他还穿着作战用的甲衣,他的腰间更是悬着决斗用的短剑。
傅戈笑着上前,以西方式的拥抱欢迎汉尼拔:“是汉尼拔将军,欢迎你的到来,我早就听说了你的大名和你的事迹,我对你的祖国迦太基在布匿战争中的遭遇也表示相当的同情,如果可能的话,我想我们会有很好的合作前景”
正文 第三百五十五章罗马的野心
第三百五十五章罗马的野心
时代铸就英雄。提供
汉尼拔若不是生在罗马崛起的这一历史时间,也许他的名字不会如此响亮。
不过,一个优秀的军事兼政治人才是绝不会因为境遇的改变而默默无闻的,至少汉尼拔是如此。
当他从比提尼亚来到秦军占领下的安条克城时,他本以为这里将会是一座死寂的城市,这里的塞琉西人还在为他们的国家被占领,他们的国王战死而悲伤,然而,在事实面前,他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相当厉害。
生活要继续。
无论怎样,活下去对于塞琉西人来说,都是第一位的。
当塞琉西人发现入城的秦人并没有过度的表现出劫掠强盗的凶残一面时,他们那颗饱含着戒备的心开始松动了。
没有人会喜欢战争,因为它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带来的除了亲人的别离外,没有其它,荣耀只属于当权者。
在傅戈的特许下,汉尼拔得以佩剑进入王廷,感受到尊重的老将军面泛红光,心情显然相当的不错,在一番无关紧要的寒喧之后,这场重要的会面就进入了正题。
“皇帝陛下刚才说合作,究竟是指哪些方面”汉尼拔不愧是一名优秀的统帅兼政治家,从傅戈的话里他敏锐的感觉到了什么。
说来也怪,虽然单以年纪而论的话,汉尼拔足可以当得起傅戈的长辈,但在商讨这些国与国之间的重大政治问题时,两个人的角色却象是掉了位置。
其中的原因,不仅仅因为傅戈是秦国的皇帝,而汉尼拔只是一个流亡的将军,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汉尼拔看来,在他面前的这个三十岁上下的年轻皇帝,明显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他的身上散发出的不仅仅是霸气,还有一份从容与自信。
“将军不明白吗罗马人不仅是你们迦太基人的敌人,也是我们秦国的对手,有这样一个强大的敌人横在我们面前,难道我们没有理由携起手来吗”对于汉尼拔的聪明,傅戈无疑相当的满意,毕竟,与一个聪明人交谈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可是,我的祖国迦太基已经沦为了罗马人的附庸,而我汉尼拔现在也只不过是一个流亡的将军罢了,说实话,我可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的。”汉尼拔黯然说道。在比提尼亚被无情出卖的现实让他有些心灰意冷,若不是胸中还存着对复兴故国的一丝希望,他只怕早就自尽了。
“不,汉尼拔将军,你错了,你的军事才能,你的不屈的毅志,甚至于你的名字都是一笔不得多得的宝贵财富,如果我们双方都带着十足的诚意的话,我们的合作将会有非常美妙的前景,相信在我大秦的支持下,你很快就能回到你的祖国迦太基,并且重新成为那里的执政官,那时的话,我们可就是真真正正的盟友了。”
傅戈拍了拍手,大声笑道。
设法让汉尼拔回到迦太基,这的确是对付罗马人的一招妙棋,当然,在此之前,必须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迦太基现在的亲罗马势力倒台垮掉,这一点并不困难,有了秦国作为倚靠,迦太基人对罗马的畏惧会减轻许多,而如果执政官由民众推选的话,汉尼拔再次当选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在对待汉尼拔的问题上,傅戈现在的态度与当初在巴比伦时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其中秦国与罗马之间日渐恶化的关系是关健。
塞琉西王国灭亡之后,秦与罗马的共同敌人已经不复存在,合作的基础没有了,同时,对于埃及,罗马人势在必得,而刚刚在地中海东岸站住脚跟的秦军自然也不希望屁股还没坐热就被人赶出去。
眼前的情形,只要是明眼人都会知道,秦国与罗马这两个超级大国已经势同水火,而为了在争斗中赢得优势,双方都在寻找加强自己实力的机会。
“皇帝陛下真的想助我迦太基复兴”汉尼拔红润的脸庞抽搐了一下,眸子里更带起几许兴奋,不过,随即却又黯淡了下去。
这些年来,流亡中的他每到一个国家,那里的国君差不多都会许下这样的承诺,但用不了多久,这些许诺就会和飘浮在空中的泡沫一样,无情的一一破碎。
“为什么不呢迦太基如果强大起来,我们不就多了一份对抗罗马人的力量,这对于我们秦国来说,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不仅是迦太基,我们秦人还会帮助埃及人也强大起来,只要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同盟者,罗马人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对付一个强大的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孤立他,战国之时苏秦的合纵之术虽然没有获得最后的成功,但对当时秦国的遏制作用还是相当明显的。
若不是后来张仪献了连横术,加上关东六国的君王也着实扶不起来,说不定历史会走向另外一个不一样的进程中。
“若迦太基真的能复兴,我汉尼拔起誓,只要我为执政官一天,不管形势如何,迦太基都会是大秦国最坚实最可靠的盟友。”
听到傅戈保证的话,激动的汉尼拔已经热泪流淌,这些年来他所受到的委屈在这一刻完全的释放了出来,虽然站在他面前的这个人来自遥远的东方,对于迦太基与罗马的恩怨并不十分清楚,但这些并不妨碍汉尼拔将傅戈视为最信赖的朋友。
朋友,不只是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傅戈在汉尼拔最落魄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他相信假以时日,汉尼拔一定会以百倍的利益加以回报。
一个月后。
罗马城。
马尔克卢斯差遣的船队迅速的将秦国收留汉尼拔的消息传到了元老院,立时引发了元老院议员们的群情声讨。
当这个重要的消息传到时,正好是元老院议事的时间,大西庇阿和瓦罗两位执政官皆穿着紫色镶边的丝质长袍,坐在由非洲抢夺过来的象牙制成的宝座上,一脸严肃的讲解并聆听着议员们对这件事的意见。
执政官虽说是两位,不过瓦罗只是一个摆设,由于大西庇阿在对汉尼拔的军事行动中表现出色,他的威望和地位已经远远的超过了瓦罗。
“各位议员,马尔克卢斯将军已经送回了紧急的情报,赛里斯人已经背信弃义收留了汉尼拔,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扶持迦太基城邦,削弱我们罗马人在地中海的影响力,不仅如此,根据我们在埃及的情报人员的回馈,赛里斯人的势力已经开始渗入托勒密王国内部,苏亚提这个懦弱的家伙已经彻彻底底的投靠了他们,一切的迹象都在表明,在塞琉西王国覆灭之后,我们在东方的对手不是削弱了,而是更强大了”
大西庇阿的发言相当具有鼓动性,他这一席话刚罢,那些由罗马贵族、富豪以及少量平民组成的议员们一下子噪动起来。
“可恶的赛里斯人,居然和汉尼拔这个魔鬼勾结在一起,他们会为这一错误付出代价的。”
“英明的执政官,我们的建议是迅速出动最精锐的军队,好好的将无知的赛里斯人教训一顿,要让他们明白,与我们罗马为敌是没有出路的。”
“各位议员们,我们来投票表决吧,我第一个赞成对不识相的赛里斯用兵,我们罗马的勇士是无敌的,他们将毫无悬念的战胜一切对手,把我们渴望得到的上好的丝绸给大批的运送回来,让我们罗马的贵族们都能穿上这种透明的高贵衣服”
没有什么意外,议员们的意见惊人的一致,对于远方神秘的秦国这些罗马的掌权者们充满了好奇,他们本以为秦国会在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所以,就算对丝绸有着强烈的占有渴望也只能作罢,但现在忽然听说秦人出现在地中海东岸,这一变化顿时让罗马人欣喜若狂。
打败秦人,派遣军队去将秦人织就的丝绸抢回来,这个巨大的诱惑让罗马元老院的议员们激动得差一点跳起来。
元老院会议持续了整整三天,最后,执政官大西庇阿从象牙座位上站起身,神情庄严的宣誓道:“好吧,既然大家都是这么一个想法,那么,我执政官大西庇阿一定会遵照元老院的最终决议执行的,等会议之后,我会立即召集诸位将军到万神庙宣誓,让神灵保佑我们的将士英勇杀敌,保佑我们罗马军队取得胜利”
罗马人决意一战,第二次布匿战争的胜利让他们从迦太基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并让这个曾经的对手成为自己的属国,而在尝到了这个甜头之后,罗马人对版图扩张的野心已经不可阻挡,在东方,他们要占领创造古老文明的埃及,希腊,甚至于还有千万里之外的大秦。
正文 第三百五十六章女王登基
第三百五十六章女王登基
战争大动员。
大西庇阿的一声令下,所有的罗马城邦都立即行动了起来,在亚平宁半鸟上,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在北非刚刚征服的腓尼基人的城邦,一道道调兵的动员兵迅速的下达着。
不得不承认,罗马人在管理被征服领土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