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天使人堕落!妈的,真不想离开睡袋!”
营帐里,一个已经穿上了全套衣装的年轻士兵正往自己的身上系弹药袋,但即便在这个时候,他还不忘怀念一下留有余温的大睡袋。
冷天不仅让人懒惰,似乎也刺激了一些人的神经,使得他们变得容易发怒,旁边背起了步枪的一等兵看样子已经受够了同伴自起床后就没怎么停下来过的抱怨,“嘿,别那么多废话!就算不打仗的时候,你冬天就能睡懒觉了?嗯?”
前面那位不怒不躁,依然随性的说:“那时候我是得起来工作,可天气也没有这么糟糕啊!”
“随你怎么想!我现在只想早点打赢这场仗,然后回去和家人团聚!”一等兵用力将自己的脖子和脸都裹进厚实的毛绒围巾里,这之后他说的话虽然有些模糊,但旁人至少还能够揣摩出内容。
“谁不想呢?”之前那位,同样是一等兵军衔,表情却没有同伴那么深沉。
等他们走出营帐的时候,只见数以千计的士兵已经离开这些几乎排成阅兵阵列的营帐中并开始在前方的空地中列队,几个营帐之间便有一个的篝火堆几乎是这里唯一的光源,借着这些跳跃的光,庞大的进攻部队正在集结。
“俄国人进攻,还是我们进攻?”好事者不忘继续大声嘀咕着。
他地同伴眼尖地找到了自己地下士班长。并且快步走了过去。只丢下一句:“你很快就会知道地!”
“进攻吧!进攻吧!没有进攻。战争怎么会结束呢?”好事者不紧不慢地跟着。而他喋喋不休地姿态。几乎要令同伴抓狂了。
不远处。一位年纪约莫有四十岁地少尉在催促众官兵们:“快快快!各班、排加快速度。完成集合地立即清点人数。快快快!”
好事者刚刚走进队列。健壮如牛地下士便喊道:“二连二排二班报数!”
“一、二、三……”
“八!”好事者卯足了劲喊了一嗓子。这次。就连隔壁班地士兵们也忍不住投来好奇地目光。
士官假装没有听到,转而向自己的上司——担任排长职务的上士报告去了。
不一会儿,上士又将人员已经点齐的情况反馈给刚才那位少尉。随着战争地持续进行,军人们在冒险战斗的同时,也获得了比和平时期多得多的晋升机会。在国防军,有许多还不满三十岁的人就已经获得了少尉以上的军衔。不过细细辨认的话,人们还是能够从眼前这些步兵身上地军服以及徽标中找出些不同:他们是隶属于德国海军的战士,除去在屡屡取胜地主力舰队服役,以及高风险、高收益的潜艇部队之外,官兵战损率是整个德**队中最低地,而实际上这些人出战的机会也要比其他部队更低,晋升地速度自然也与和平年代相差无几。
“好了,大家安静下来听我说!”少尉的嗓门比他的年纪还要大,随随便便一吼,连里的百多名士兵就都收声立正了。
“我们的援军不断抵达,之前被动挨打的境地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少尉有意在这里作了稍稍的停顿,看到士兵们的士气有所提升,他便继续道:“而我们对面的俄国人,已经得不到来自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的增援了,那两座城市,被我们的陆军攻占指日可待,俄国人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们也只能继续躲在防线里发抖!现在,就让我们去把他们像兔子一样一个个揪出来吧!”
看到少尉作出了一个单手握拳的手势,人群中传出了吼吼的喊声,只是围巾围住了一张张嘴巴,发出什么声音难以辨别。
“水兵们,接下来是属于我们的战斗,前进!”
“前进!”士兵们终于把声音汇聚成了一个词语。
“水兵们,前进!”少尉又一次带头喊到。
“水兵,前进!”这一次,声音雄浑激荡。
天色渐亮的时候,在游弋在近岸处的3艘z级驱逐舰与5~装备有150或05毫米炮的武装货轮的支援下,德军炮兵开始对远处的俄军阵地发动炮击——德国北方舰队在北角海域痛击了英国分舰队,这一仗不仅漂亮的展示了德国海军在这场战争中积累的威望,更疏通了挪威近海一度受英国佬威胁的航运线。加上挪威中部和南部都已经停了风雪,德国空军和海军的陆基航空部队重新恢复了对近岸海域的巡逻警戒,大批运载兵员和物资的德国运输船只得以陆续从
口出发驶往北方。与此同时,出现在爱尔兰南部~舰队也在英国引发了新一轮的“海啸”——当拥有多艘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本土舰队被部署在北方海域的时候,在不列颠的西南部,除了空军之外已经没有可以与“俾斯麦”号相抗衡的力量。蓄势待发的英国皇家空军数度出击,却遭到了从法国起飞的德军fw190机群迎头痛击,损失了大批轰炸机不说,还将不列颠空战中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信心给丢掉了!
在寒冷的北方,经过连日来的加紧运输,原先持防御姿态的德军部队已经得到了新一批兵员和装备,大炮的数量翻了一番,弹药的供应不再捉襟见肘,而陆地方面也终于传来了好消息:在天气好转之后,迪特尔的山地步兵军发动了又一轮进攻,两天之内向摩尔曼斯克挺进了0公里——这样的距离和德军入侵苏联之初自然是相形见绌,但在地形复杂而且又极度寒冷的北方,人们还能多奢求什么呢?别忘了在同样寒冷的芬兰,苏军以超过对手数倍的兵力仍撞得头破血流!
己方的隆隆炮声,让呆在战壕中等待进攻命令的德军官兵们兴奋不已,虽然有好事者不厌其烦的嘀咕,受到了严格训练并经历了马耳他之战洗礼的海军一等兵,仍然异常沉稳的将自己所携带的装备检查了两遍。对于大多数士兵来说,在战场上最可靠的并不是自己的战友,因为他们也可能和你一样被敌人的火力分隔开,而在攸关生死的瞬间,能够保住你性命的,极有可能就是你手中的武器。
毛瑟98k、刺刀、子弹盒还有存放在两联式布质携行袋中的m24榴弹,这些都可能在战斗中发挥关键的作用——对于一名步兵以及他的同伴而言。
半个小时,也许更久一些,密集的炮声终于渐渐稀疏下来,就在这时,战壕中响起了一阵尖锐的哨子声,同时可以听见大嗓门的军官们在喊:“前进!前进!”
进攻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士兵们鼓足勇气爬出战壕,前方一大片被积雪覆盖的旷野至少埋藏了1万5千名苏俄士兵的尸体,现在,这里又将成为考验他们的战场!
更远处的山丘,是俄军阵地所在地,在早先的两周时间里,数量惊人的苏军步兵便是从那里出发努力越过这片旷野的,经过猛烈的炮击之后,那里除了大量的烟尘、奄奄一息的火堆以及继续落下并发生爆炸的炮弹之外,已经完全看不到活动的东西。士兵们是多么希望自己的敌人能够被炮火彻底打垮,但之前的经验已经告诉他们,这样的美梦总是还是会被嘎嘎的机枪声所打破。
“前进,水兵们!”
呼啸的北风中,少尉的声音是那样的洪亮,就像是久未谋面的阳光一样让士兵们的胸中热腾腾的。天尽管渐渐亮了,但白色的雪花依然在不断的飘落,小片小片的洒在士兵们的军帽上,洒在他们的肩膀上洒在他们的武器上,让他们的睫毛、鼻子、嘴巴和胡须都沾满了白色的晶体状颗粒,越来越多……
士兵们艰难的向前迈步,走过一百米所需的力气也许比在法国的一千米还要多。从己方炮兵阵地射出的炮弹,带着刺耳的声音从他们的头顶飞过,不断在俄国人的阵地上掀起雪水、泥沙与其他不明物体的混合物。
“水兵们……前进……”
少尉的音拖得很长很长,而远远近近,其他军官们也在发出类似的呐喊。一场战争,可以造就多少个这样的大嗓门者?也许在战争结束后,男高音歌唱家的数量会突然暴增吧!
近了,更近了!米……350……3000米……这样的距离已经能够辨别出俄国人留下的堑壕了,这时候,德军阵营中会有不少士兵想起自己猎杀苏俄步兵时的情景,当敌人离自己的枪口越来越近的时候,他们不也屏着气等待一显身手吗?
咻……
突然间,一种刺痛耳膜的声音从高处传来,士兵们在之前并没有少听到这种声音,许多人都知道,这是大口径炮弹高速飞行时的尖啸声,有的来自于他们引以为豪的海军战列舰,有的来自于俄国人的远程重炮。
有经验的人,能够从声音的递增递减判别出炮弹飞来的方向,而这一次,他们高兴的发现这些都来自于大海的方向。
“水兵……前进……”
士兵们爆发出一阵怒吼声,双脚不由自主的加快了摆动的频率,尽管沉重的装束让他们显得像是一群笨重的熊,但熊却是这个星球上最具攻击力的动物之一。
海啸 绝处逢生
第053章 - ~战魂(1)~
经耗尽高爆炮弹“提尔皮茨”号。在步兵集群向发起进攻时以穿甲弹进行了一轮射击。这样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作用的主意。自然是出自德国北方舰队指挥官有着“英国海杀手”之称的海诺冯分施泰因元帅的手笔。大受鼓舞的德军官兵们大都还不知道。已经重新进入莫托斯基湾的德|战列舰。在先前与英国分舰队的战斗中一共吃了十九发炮弹——除了没有被鱼雷命中之外。它的舰体各部几乎都受到了炮火的洗礼。因而整:-战舰已经可以用遍体鳞伤来形容了!
“从刚刚的射击情况来看。一号和二号主炮塔已经恢复了正常。三号炮塔情况良好。唯有四号炮塔……速只能达到2,-秒。还不及正常水平的一般。仰角也被限制025,之间!”
刚刚从舰桥上回来的冯林格少将。脸色看似平常。但一种不容易为外人察觉的自信正如受到雨浇灌的树苗一般茁壮成长。
“能够射击就不错了!”张海诺请他在自己旁边坐下来。安慰性的说道:“当我指挥着‘斯麦号结束战斗返回圣纳泽尔的时候。舰上只有一座主-能够正常使用。要是这|突然遇上一艘英国战列舰——哪怕是随时可以退役的那种。我想德国最好的战列舰就要报销在海上了!”
梅克上校这时也乐观的说:“将军。我个人觉。现在的关键是确保底层舱室不在战斗中漏水!从本土运来的特制钢材。应该会在这几天运抵吧!”
格在真皮质的单人沙发上坐了下来。“道理是这个道理。就是不知道我们的敌人会不会给我们充足的时间。而且在一场战斗中对手的炮弹是否会正好打中我们的薄弱位置是谁也无法预料的事情。噢。还有天气。按照往常的经验来看这雪应该要停了吧!”
“停了也好!”张海说。“我想“彼的施特拉塞”号上的飞行员们这半个多月已经|的发慌了。不知道这会不会导致他们忘记自己的射击钮在什么位置!”
这样的调并无恶。旁边两人会心一笑。“如果“彼的施特拉塞”号也能够发挥出“格拉夫齐柏林”号那样的作用。我们就可以省心很多了!”
三人一边品着咖啡。一听岸上隆隆的炮声。远:的爆炸声一阵接着一阵。不认真听的话。人们并不会注意到这种声音正在渐渐远去——随着步兵们的不断推。己方的炮火也将向敌人防御阵的的纵深推进这便是上一场战争时期极为流|的弹幕徐进战术。自1939年入侵波兰以来德军虽然没有略火炮的作。但由于空军陆军装甲部队的强势崛起。传统的炮准备明显削了取而代能够实施精确轰炸与心理震慑的俯冲轰炸机群。不过。种极具现代主义色彩的作战方式受天气的影响颇大。像眼前这种雪天气驻扎挪威北部的德国空军以及近在咫尺的“彼的施特拉塞”号航空母舰就无法对战场实施支援!
在苏军的顽强抵抗|。大0分钟之后。军第一次进攻被打退的消息上传来。基于摩尔曼斯克的要战略位置。军指挥官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小视过对坚守阵的的心。不过三十余辆“丘吉尔”ii型步兵坦克的参战。还是给了德国人期盼惊喜的理由——一星期的学习训练与磨合显然不能让一群门外汉“驯服”坦克这样的技术兵器。但紧急从德国本土来的坦克兵就不一样了。只天时间。他们就让这些笨重的英国步兵坦克成为听从自己指挥的座不充满燃料和弹药之后这支特殊部队便匆匆-赴战场了!
进入12月之后。北方的冬天更寒冷昼更加的短促。为了按计划在天黑之前拿下军的一线阵的。德军继续重兵强攻。
在第二次步兵冲击前。后方的准备时间虽然不长。但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火力都集中到了敌军防1,的中段。而且游在近海的部分德国舰艇也投入到炮当中。经过30分钟的猛烈轰击0多名德国山的步兵和近1600名海军战斗步兵在19辆“丘吉尔”ii型步兵坦克的协同下强路。虽然整个进攻集群推进的速度堪称缓慢。但苏军在这一区域的兵力比之前竭力消灭德军登陆部队之时明显减弱了——联想到德军在莫斯科的猛
以及对列宁格勒的持续围困。出现如此情况也就不了!
上是漫天风雪。下是坚硬冻土。苏军在这种恶劣条件下修建起来的野战工事自然无法和德军改造的近海防御阵的相比。就算抛开海军重炮支援这个重要的战斗因素。数量和士气都不再处于优势的苏军渐渐显出不支。终于。第一辆英国制造的步坦克慢吞吞的上山丘。里面的德国驾驶员透过观察孔惊讶的发现。苏军竟然开始撤退了!
苏军撤退的消息。对于参加进攻的德军步兵们无异于一针强力兴奋剂。更让他们感到振奋是。俄国人根本没有在的山丘后面构筑第二条防御工事。
不过。这也并不意着他们在攻占了这处阵的之后就能畅通无阻的直逼摩尔曼斯克。当初一批登陆步兵在攻占滩头阵的后。便是在远离海岸的野战阵的上遭到苏军反击进而损兵折将的!撤退的苏军只要愿意。仍可以寻找的形较有利的区域重新集结并设置防御阵的。而他们即便真的退回北方重镇摩尔曼斯克。那么等待德国人的恐怕又是一场艰巨的城市争夺战了!于是。德军采取了一种稳扎稳打的新战术。在占领了苏军临近海岸的防御阵的后。他们就扎营并对敌人遗弃的工事进行改造。使其为己方所用。同时。德军指挥部派出了十余支侦察|-分——他‘|030人为一队。携带轻武器和电台沿着指定线路前进。以便在飞机无法出动的情况下对撤退苏军的行踪以及敌人在滩头与摩尔曼斯克之间的部署进行的面侦察。
天黑之前。又一运输船队抵达托夫斯基湾。他们运来了德军第5山的步兵师3兵团的大部分人员以及数千吨弹药物资。由于友邻部队的努力。这些士兵下船后可以在近岸的出发阵的稍事休整。而按照德军统帅部的规划。还有大约18名山的步兵和海军战斗步兵陆续运抵——在这之后。能否拿下摩尔曼斯克就看迪特尔和他的山的兵将领们自己的表现了!
当天晚餐时间。
“元帅!元帅!刚刚到l-133来的密电!”
高级军官厅里。通讯官一路狂-而来。这样的举动令围坐在一桌的张海诺林格梅以及舰队中的另外几名舰长。都显的十分的诧异。毕竟。这些都是或多或少经历过一些战阵的人。即便是再大的事件。也不至于如此惊慌。况是在令人尊敬的帝国海军元帅面前?
海诺不慌不忙的下手中刀叉。拿起餐巾擦擦嘴巴。一副自然的表情:“是发现英国舰队了吗?”通讯官气喘吁吁的说:“是……是的。发现一由三艘战列舰两艘重巡洋舰和……和大批巡洋舰组成的英国舰队!就在诺尔辰角……以5里!正以巡航速度向这里进发!”
“丘吉尔知道两艘复仇级战还不足以填饱我们的肚子。所以又送了一支舰队前来!好。好很。上。你立即以密电形式回复l-133密切关注舰队的行踪。同时注意附近海面。尤其可能隔着一段距离的英国航空母舰!”
“是!”通讯长官的指令记录下来。又匆匆的离开了。
目送这个冒失的年军官远去之后。张海诺示意两名起立的驱逐舰指挥官坐下来继续进餐——至于林格梅克和其他几位舰长。从头到脚都保持着高级将领应有的风度。泰然自若!
张海诺一句一顿的说:“各位。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虽然我们眼下有这样那样的困境:兵员伤亡舰艇受损弹药不足。但这些困难都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克服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眼前的优势。艇集中目标明确。我们已经熟悉了这里的环境和气候。我们拥有大批有备而来的潜艇和新的战术理念……光士气一项。又该让英国人背上既想复仇又害怕遭不幸的沉重包袱了!”
舰长们的反应来|。这么一段短的话已经囊括了他们心中所想。因为在一般人看来。舰队作战应该是准备充分的——完备的舰艇与装备。身体健康精饱满的舰员。最好还能够的到本方空军的支援。但理想的状态极少出现在真正的战斗当中。
海啸 绝处逢生
第054章 - ~战魂(2)~
国,伦敦。
围绕着主力舰队是进是退的争论,已经持续了整整三天,而军政界高官们的态度又直接左右着三军联合司令部的决策。不过,最让人大跌眼镜的还不是重要人物们在会议桌旁的嘴脸,由于海军将领们极不希望看到自己最后的有生力量在寒冷而遥远的北方与德国舰队死磕,并且十分担心在战斗中受伤搁浅的战舰会最终为“卑劣”的苏联人所占有,因而令布鲁斯弗雷泽中将所指挥的b分舰队在与撤退的“皇家橡树”号接头后直接返航。可就在这条命令被执行后不到12个小时,一条新的、内容截然相反的指令又从伦敦发出,这使得已经踏上返航路程的英国舰队不得不在挪威海东南部原地掉头,而让伤势较重且无法坚持战斗的“皇家橡树”号由数艘驱逐舰护送返回英国。
所幸的是,“声望”号战列巡洋舰的惨剧并未在几乎同一时期建造的“皇家橡树”号身上重演——不过在另一个世界,这艘老旧的战列舰可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战争才刚刚开始,它便在斯卡帕湾的锚地被一艘勇敢穿过警戒线的德国潜艇所击沉,成为那场战争中最经典的海上偷袭战之一!
现在,已经驶过北角的英国舰队仍在等待一条进入战斗的命令——放眼历史,放眼全球,似乎还没有哪个国家的那支舰队会在战争已经进行到第三个年头时还需要根据首都的命令决定进攻与否。
巧合的是,在遥远的太平洋某处海域,另一支更加强大的舰队也在等待,但那上面从将军到司炉工,绝大多数人都拥有坚决进攻的可怕决心!
在太阳下山之前,古朴的会议室里又缭绕着呛人的烟雾,这些烟雾地源体虽然没有火药那般的杀伤力,但也是人类生命全的一大“杀手”。
“先生们,你们难道就那么害怕德国人,以至于要坐等他们再次将炸弹和炮弹砸向伦敦才奋起反抗吗?不列颠历史上数次遭到外敌入侵,难道你们要看着纳粹的铁蹄踏着我们同胞的躯体登上我们的土地吗?”
一个瘦弱而干瘪的老头儿,身上穿着旧版的海军将官制服,嗓音沙哑却掷地有声。
坐在另外一边地陆军将领,脸庞宽大、身材结实,外人根本看不出来,他竟与前者年龄相仿,其口气倒是同样的尖锐:
“可是,难道我们因为感情用事而吃的亏还少吗?一个月之前,我们的地中海舰队原本可以避免遭受覆灭性的损失,可是我们依然把它派往马耳他!在开罗,我们地四万名士兵本也可以撤往后方,可他们现在却不得生活在德国人的战俘营了!大家可不要忘了,再早一些的时候,我们还曾在法国白白损失了二十万军队和上千架飞机!我们不是莽夫,为什么要做那种自以为勇猛地事情?”
“对!”另一名空军将领大声支持道:“现在德国人跟俄国人决死争斗。我们根本不用急着动手!大家注意了。现在地俄国。可不是1914年时地盟友啦!那是布尔什维克。红色地魔鬼。我们地天敌!为什么不让白色魔鬼与红色魔鬼自相残杀呢?我坚决认为。我们地舰队应该立即从北方撤回。以避免进一步地损失!就算没有北方地胜利。俄国人也不见得会败给德国人?”
“这是鼠目寸光地观点!”反击者是一名年纪颇大地海军中将。他站起来厉声喝道:“布尔什维克是红色地魔鬼。这我并不否认。可他们现在毕竟和我们站在抵抗纳粹主义地相同战线上!要是俄国人输了。德国人便很快可以调转枪头对付我们。在得到整个俄国广袤地土地和令人羡慕地资源之后。他们用不了多久便能铸造一支可怕地海军。加上空军和陆军地优势。我们还有打赢地希望吗?有吗?”
“诸位!诸位!大家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见场面上过于难看。在战时内阁中担任海军大臣地庞德终于出面让众人消消火气。不过他所扮演地倒不单纯地和事老。只见满头白发地老帅温吞吞地说道:“大家各有各地道理。可眼下我们地舰队正在开赴战场地途中。为什么不把指挥权与信任交给这支舰队地指挥官弗雷泽将军呢?遥想当年纳尔逊爵士率领舰队出海地时候。女王和海军司令部也没有干涉他地决定权吧!”
有了约翰托维地“前车之鉴”。布鲁斯弗雷泽在上任之前向丘吉尔提出了一个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求。那便是给予他对舰队地绝对指挥权。当时地中海战事吃紧。丘吉尔手中也没有更好人选。于是便应允下来。在弗雷泽赴任之后。在舰队事务上也确实没有受到所谓“高级参谋团”地搅和。然而皇家海军高层——或者更为确切地说是首相丘
人。对于这位经验稍显缺乏地“新人”并不完全放心方密码地高度保密性。在舰队出战期间接连不断地发出指令。说好听些是提供情报、从旁协助。其实便是遥控指挥。屡屡触犯军事之大忌。也难怪英国人要在各条战线上吃到苦头。而这也未免让人联想起了其他参战国家地独裁者们——有时候。所谓地民主。不过是披着虚伪外衣地独裁而已!
庞德虽老。但这里一群老将未必个个卖他面子。只见又有一个人站了起来。在整个三十年代。此人先后出任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司令和联合司令部副总参谋长等高级职务。只是在法国战役结束之后。才因为身体健康和精神状况而退居二线。
“年轻人热血沸腾,弗雷泽将军现在肯定期盼着把受损的德国舰队一网打尽,但事情哪有这么简单!诸位,那支德国舰队的指挥官可是冯分肯施泰因,海上之狐!既然提尔皮茨号已经修复,他为什么不趁风雪和夜长昼短之便利率舰溜回德国?就算摩尔曼斯克的价值比整支舰队还要高,难道他们就那么迫不及待的要拿下?在过去的3个月时间里,我们运达摩尔曼斯克的货物才不过十余万吨,这对于整个战场的形势根本起到多大的影响嘛!”
“的确,德国并不缺乏有远见之人!”先前那位海军中将中气十足的说:“正因如此,他们才看到了偏僻寒冷的摩尔曼斯克对于整个战局的影响!美国不断加大对我们以及苏俄的援助早已是确定下来的事实,尤其是在亚洲形势愈发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三个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将变得更加紧密!因此,只要有希望存在,我们就应当放手一搏,哪怕最终失去了这只舰队,我们也将赢得世界的尊重!”
一名陆军将领冷哼一声,说道:“世界的尊重?难道等不列颠因为失去了舰队而招致德国人的入侵时,难道等我们同胞在德国坦克的机枪面前流尽鲜血时,世界才会懂得尊重我们吗?”
“先生们!”庞德用力拍拍桌子,阻止了眼前的争论继续激烈化,他说道:“其实站在大家各自不同的立场,谁都没有错!但我突然想起了1940年法国战役行将结束之时的情景!那时候,我跟随首相前往法国谈判,法国人恳求我们将全部的飞机投入战斗。我仍然记得,在那个糟糕的时刻,参加过上一场战争的法国老英雄甘末林将军手里连一个师的预备队都没有了,他恳求我们,将战斗机和轰炸机派往前线,他说不但需要我们的飞机来掩护法国陆军,更需要飞机去阻止德军的坦克,如果那样的话,法国人世世代代都会感谢我们——否则,法国就完了!”
庞德的一席话,让刚刚还闹哄哄的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似乎每个人都在认真回味那段苦涩的经历。法国完了,短短6个星期就完败于德国人之后,德军的强大战斗力让整个世界都震惊了!
在那场战役的最后关头,以丘吉尔为首的英国内阁死守底线,将整整25个中队的战斗机留在了不列颠,而这也为英国后来赢得不列颠空战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石。
不过当世人都在称赞英国人的顽强时,却很少会想起甘末林将军的“恳请”。
“的确,那段回忆至今仍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
一个宽厚的声音突然从会议室大门那边传来,众人纷纷扭头看去,那竟是整个下午都不见踪影的战时内阁首相温斯顿吉尔,这个胖老头儿嘴里依然叼着一根雪茄,一身风尘仆仆,仿佛刚刚前往医院探望伤员似地,脸上的表情是那样的沉重。
“不过,我想有一点是需要在这里补充的。内阁当初之所以拒绝向法国增派战斗机和轰炸机,不列颠本土安全只是一个方面的考虑。战役期间我两次前往法国,一些敬业的法**官让我感到敬佩,但是更多的人,将军、参谋还有那些士兵们,身上都透着一股子悲观的情绪——在我眼中,他们从战争一开始就输了,没有任何的希望!”
丘吉尔慢吞吞的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并坐了下来,“如今,我虽然没有亲自前往苏联看一看、走一走、聊一聊,但从各方面的消息可以看出,俄国人在损失了几百人军队之后,依然顽强的与德国人作战。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守住列宁格勒,守住莫斯科,守住希望!如果没有这种希望,我是断然不会向他们派出一艘船、运送一吨货物的,但是现在,我们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挽救文明世界的命运,也是挽救大英帝国的命运!”
海啸 绝处逢生
第055章 - ~战魂(3)~
战斗开始之前,最后一次收到来自伦敦的密电时,|泽中将和他所率领的舰队已经航行到了巴伦支海的边缘地带,距离德军控制下的挪威港口瓦尔德仅海里,到摩托夫斯基湾也只有1海里——按照单纯的距离计算,这早已处在德国空军的攻击半径之内,然而,漫天飞雪和漫长的黑夜成功阻挡了强大的纳粹战鹰。
进攻或是撤退,简单的两个词语背后实在蕴含了太多的东西,已过“知天命”的弗雷泽,总觉得自己头顶上悬挂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他和他的数千名官兵们,连同这些耗资数千万英打造的钢铁舰艇,仿佛随时都可能被眼前无尽的黑暗给吞没。
忽然间,担任舰队侧卫的驱逐舰发出反潜警报,那意味着至少有一艘不明身份的潜艇出现在附近海域——之所以用忽然而不是突然,是因为英国舰队自驶近挪威海域之后,就已经进入了全员警戒状态。虽然不确定德国人真正的战术意图,但根据俄国人提供的一些情报,他们知道这寒冷的北方早已不是鲜有德国海狼出没的净土。在摩托夫斯基湾海战中,俄国潜艇几乎让德国最好的战列舰就此报销,可是在后面的战斗中,一场潜艇与潜艇之间的经典猎杀战却再一次成就了德国潜艇部队的威名。
这时候,弗雷泽也压根不指望自己遭遇的只是苏俄“友军”的潜艇,在他看来,由于两国之间根本没有建立紧密的战场联络机制,一艘正处于战斗状态苏俄潜艇在黑夜中辨认出英、德舰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是说,那些俄国人完全有可能向自己的盟友发射鱼雷!
没有丝毫的犹豫,弗雷泽迅即下令道:“但凡在舰队附近发现地潜艇,不分国籍,就地击沉!”
要论反潜作战的技术与经验,如今世界上大概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和英国皇家海军相媲美,因为几乎从战争一开始,他们就不得不为保护自己的海上运输线而和卷土重来的德国海狼们作斗争。尽管在1940年中期,德国潜艇部队凭借精锐的攻击潜艇与严密的狼群战术将破交战推向**,而英国海军的护航行动也陷入低谷,但假若没有那些护航官兵的努力,德国人取得的战绩将会更大,英国政府甚至有可能迫于压力而选择妥协!
不多时,随行地英国驱逐舰开始向目标投掷深水炸弹,接二连三的闷响开始扰乱人们地心绪。就在护航舰只忙于对付潜艇的时候,三艘战列舰继续以一字纵队向东行驶,大难不死的“威尔士亲王”号居前——它同时也是这支舰队的旗舰,即弗雷泽中将的指挥舰。由于欧洲海域形势紧张,眼下英国政府已经顾不上遥远地东方了,在那里,形势同样由于另一个轴心国,日本的勃勃野心而愈发严峻,在维希法国已经做出让步地情况下,这个东方岛国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英国人有两条选择,要么将资源丰富的东南亚殖民地拱手让出,要么继续同美国政府一道从政治上向东京施加压力,但不管选择走哪一条路,英国政府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风雪交加又是黑夜,实施反潜作战的几艘英国驱逐舰折腾了一阵子便宣告收兵,由于无法确认战果,它们只好向旗舰上报“已将可潜艇驱走”。
这一细节看似无关痛痒,但战场之上其实容不得任何的疏忽。
拥有二十二艘舰艇地英国舰队继续前行,除了旗舰“威尔士亲王”号之外,这支舰队还拥有两艘强大的战列舰,一艘是新近服役地“约克公爵”号,在另一个世界的历史上,正是这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在北角海域击沉了德国海军最后地骄傲——“沙恩霍斯特”号,那也是一场同时被交战双方奉为经典的战斗。英国人赢得了战略性地胜利,德国人也为本方战斗人员的精神而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