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同僚地调侃。来自柯尼斯堡地英俊小伙子笑着说:“不。伦克。没有什么会让自己地母亲真正生气。她本来就是这样子地。
如果你从小在海边长大地话。就会了解这一切——大海孕育了生命。也在不断完成自然地交替。可怕地摧毁。有时只是优胜劣汰地过程!”
霍尔特夫少校以他那粗翁地嗓音说:“不错。我相信日耳曼民族是这个世界最优秀地人种。而那些低劣地犹太人和斯拉夫人就应该遭到淘汰。而我们眼下正是在努力完成历史赋予地使命!”
“我一直以为。军人地使命只是保卫国家!”样貌英俊地军官对于“使命”这个字眼似乎并无好感。毕竟在德国。并不是每个人都认同阿道夫
原本十分和谐地气氛。随着不同思想观点地出现而悄然变了味道。就算第三位军官标志性地微笑。似乎也变成了空洞麻木地表情——很显然。这已经不是他们头一次因为这个话题而陷入尴尬境地了。
在这位于纳尔维克以北约300公里地海面上。风没有停。雪也依然顽固地下着。“笛特尔-罗德尔”。一艘为纪念s66号鱼雷艇指挥官而命名地驱逐舰。正以1节地航速朝着巴伦支海航行。
“拖累”整个船队航速的,并不是这艘驱逐舰缺乏稳定的动力系统,而是那由货轮略加改装的运兵船——按照原来的计划,这支船队连同所运载的2500山地步兵、1500海军战斗步兵以及大量武器装备,都应该在半个月前抵达瓦尔德港,但随着暴风雪的降临,这些船只连同人员装备被迫进入挪威的特洛姆瑟港避风,而就在它们进入港口后几个小时,庞大的北方舰队主力也因为同样的
入港湾,这确实让官兵们兴奋了好一阵子。不久之尔皮茨”号等几艘大型战舰并没有等到暴风雪减弱便悄然离开,而剩下的小型舰艇和货船,不得熬到海况大为好转方才重新启程。
就在这时,舰上的航海官走过来报告说:“船队已经抵达北角,按照目前的航速,再有8、9个小时应该就能到瓦尔德港了!”
霍尔特夫少校悻悻的说道:“这样的天气,俄国飞机应该没办法出动吧!”
半个多月之前,由轻巡洋舰“科隆”号护送的运兵船队便是在北角附近海域遭到苏军轰炸机的袭击,损失虽然不大,却也给德国人提了个醒:在北方,苏军在制空权方面还是占有优势的。
现今,“科隆”号已经彻底搁浅在莫托夫斯基湾畔,考虑到北方舰队的所有主力舰都集中在巴伦支海域,而英国舰队又能够对挪威近海的航线构成威胁,德国海军转而采用小编队航行的方式运送兵员装备,而从之前发生在韦斯特峡湾口的战斗来看,这确实能够减小航运中的损失——假若遭到袭击的是一支由十几二十艘舰船组成的德国船队,就算有四五艘驱逐舰甚至一艘轻巡洋舰担当护航,恐怕也难以敌过三艘英国巡洋舰的攻击!
就在埃里希霍尔特夫少校和他的军官们以为自己的船队将要无惊无险的驶过北角时,舰上的了望哨突然发来警报:船队后方望见舰船的烟柱!
使用燃油锅炉的战舰,航行时排出的烟已经比燃煤锅炉时代减小了许多,但如果是在高速行驶的状态下,因为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的颗粒要比平时增加许多,这在寒冷的气候下尤为明显!
军官们自是大为惊讶,他们匆匆审视海图并进行计算后发现,就算先前在韦斯特峡湾口袭击本方船队的英国巡洋舰队以30节的航速持续追击,在这个时候抵达北角海域也是一件非常勉强的事情——更何况,考虑到燃料的加速消耗、设备的加速磨损以及司炉人员的工作强度,在没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就让舰队以最高航速跑上一天一夜,那绝非明智的做法!
然而,战争之所以令人狂热,就是因为它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和近乎无限的挑战性。英国巡洋舰可能以高于30节的航速持续航行,不期而至的亦有可能是另一批舰艇——英国的、俄国的甚至美国的,一切皆有可能!
霍尔特夫少校毫不犹豫的下达了全体警戒的命令,在如今的欧洲海域,英国皇家海军的舰艇数量和总吨位仍远远超过德国海军,加上如今的海上形势,在这里遭遇英国舰艇的几率要大大胜过其他可能。
不过出于谨慎的考虑,他没有打破无线电静默向基地发报,而是准备等确认来船身份后再行判断,但对方的惊人航速,迫使他在十分钟后改变了主意:
“快向指挥部发报,通报我们现在的位置,我们遭遇两艘敌舰,初步估计为巡洋舰,恳请北方舰队速派艇支援!发信号,命令‘隆斯特’号带着运输船只进入峡湾躲避,t-111跟我们一同迎敌!”
这时候,高速驶来的英国巡洋舰也以隆隆炮声作为警告,一响紧接着一响,在空寂的海面上,在白雪皑皑的峡湾中,在灰蒙蒙的天空里,长久的回荡着。
“隆斯特”是一艘装备有两门150毫米舰炮和若干防空炮的武装货轮,火炮的级别并不等同于战斗力的档次,民船的构造压根经不起凶猛的炮火考验,也就是说,在这支德国船队中,真正具备水面战斗力的只是指挥舰“笛特尔-罗德尔”号——一艘1936年型驱逐舰,以及t--11——一艘1935年型大型鱼雷艇,它们的舰龄虽然已经算得上比较新的,但除非以巧妙的战术应对,否则加起来也很难和一艘巡洋舰抗衡!
在炮声的催促下,5运输船在唯一一艘武装货轮的带领下迅速转向朝着南面的峡湾驶去,那是蜿蜒狭长的拉克塞峡湾,里面虽然没有优良的天然港口,两岸却分布着不少村镇,而且和挪威的其他沿海地区一样,这里也驻扎着德军卫戍部队——据统计,即便在苏德战争最激烈的时候,整个挪威也驻扎着近50军,且不论这些兵员素质如何,若能够将相当一部分调往东线,对于战局还是能够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然而元首始终担心盟军会进攻挪威从而切断德国的铁矿石运输线,这一判断也多为后世的军事学家们所诟病。
海啸 绝处逢生
第046章 - ~搏战北角(2)~
左满舵,左满舵,保持全速!”
舰桥指挥室里,霍尔特夫少校双手紧握着前方的扶杆,以免在军舰全速转向的时候因为离心力而失去平衡,震耳的爆炸声连绵不绝,大量海水不断涌上甲板,整艘驱逐舰就像是航行在风暴中——动荡、摇晃,充满不安定的因素。
全速便意味着惊人的367节,在这个时期,各主要交战国的主力驱逐舰多以航速见长,英国的部族级、法国的格帕德级、意大利的索尔达蒂级都能达到35节以上的航速,在这方面,德国的z级驱逐舰算不上特别出众,可要是跟巡洋舰相比的话,那可就是专业短跑选手与马拉松运动的区别了!
与海岸相反的方向,辽阔的海面正是速度型舰艇施展身手的理想环境,“笛特尔-罗德尔”号带着大型鱼雷艇t-111号一路狂奔,竟将对方所发射的炮弹统统抛在了身后。仅仅十几分钟的时间,双方的距离便拉大了许多,高速运动中的射击精度原本就低,德国人干脆放弃了炮击,任由对方唱“独角戏”。
“领头的应该一艘重巡洋舰,它的外观……普兰克,你来看看,那是不是伦敦级!”
战舰已经重新回到了平稳航行状态,身材高大的海军少校不慌不忙的往后退了一步,将更好的观测位置让给了自己的副手——尽管两人在一些有关种族主义的观点上有分歧,但这并不影响作战时的配合。不论是在海军、陆军还是空军,人们普遍认为,一个好的战友是与死神对抗的最好武器。
模样英军的柯尼斯堡人一边看一边说:“8寸的舰炮没错,方盒子状的舰桥,噢,那该死的迷彩让我看不出它地速度,也许30节?不错,埃里希,我也认为它是伦敦级!”
“那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一头大象!”站在两人身后的海军少尉底气似乎不足,他平时总挂在脸上的标志性微笑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异常认真的表情。
他那十分英俊地同僚笑着说:“伦克,谁说老虎就打不过大象呢?”
少尉耸耸肩,说:“侥幸的话,也许吧!奥托,是不是在海边长大的人都很乐观?”
“乐观是长寿地秘诀之一!”柯尼斯堡人地神情一点也不紧张。平时与战时地心态。恰好和自己地少尉同僚是相反地。
一直在认真观察海上形势地霍尔特夫少校。并没有插入两人地谈话。他走到一旁拿起舰内地通讯电话。“给t-111发信号。继续保持队形。同时准备好鱼雷攻击!这一次我们只发射两枚鱼雷。完成攻击后。跟着船队进入峡湾!”
战斗开始后。几艘运输船航速虽然缓慢。但仍趁着己方驱逐舰和鱼雷艇吸引了两艘英国战舰地注意力而顺利进入峡湾之中。不过从“笛特尔-罗德尔”号所在地位置看。跑在最前面地货船仍没有拐入峡湾里地第一个弯道口。这意味着只要英国巡洋舰抵达峡湾口。便能以舰上地火炮直接轰击德国船只。
为了掩护己方几无反击能力地运输船。霍尔特夫少校指挥着“笛特尔-罗德尔”号继续改变航向。直到自己地航线与两艘英国巡洋舰平行。距离则保持在一万七千码左右。这样。英国人不至于完全失去打中德国舰只地希望。却又只能维持较低地命中率。而德国驱逐舰亦能够使用舰上地寸炮进行远距离对抗。
19411年时英国海军地火控雷达。在远距离射击上地效果似乎还比不上传统地光学观瞄仪器。但好歹风雪已经较之前减弱了许多。自然因素对炮战地影响也随之下降。经过大约十分钟地炮击。英国巡洋舰终于第一次直接命中了远处地德国驱逐舰——炮弹在舰首发生爆炸。由于瞬间腾起地火球远远高出了驱逐舰地桅杆。英**官和舰员们甚至已经开始提前庆祝了。然而。他们高估了己方炮弹地威力。亦低估了德国舰艇地防御力。硝烟散去之后。那艘德国驱逐舰仍在顽强地射击。而且中弹之后地第一排炮弹就有一枚差点击中领头地英国巡洋舰。不过。德国驱逐舰除了舰首明显扭曲。前甲板上地第一门舰炮似乎也已经哑火了。至于内部地伤亡更是无法估计!
“咳咳……我地上帝啊。还以为您要抛弃我这卑微之人呢!”
充斥着呛人味道的指挥室里,来自柯尼斯堡的中尉军官失力的靠在旁边的舱壁上,一边咳嗽,一边看着周围的人。
“大家怎么样?有受伤的吗?”霍尔特夫少校用与他身材匹配的音量喊问着,这里没有人比他的脑袋呆在更高的地方,然而,弹片不总是往高处飞。
“长官,纽曼中士中弹了!”
冰冷坚硬的木地板上,一名穿着深蓝色制服的军官似乎已经失去了知觉,身边一大滩血不论颜色还是状态都属于刚刚离开人体的那种。
“医务官!医务官!这里有伤员!”靠近舱门的军官朝通道喊着。
“快进行急救!”少校简单的作出指示之后,便又拿起舰内通讯电话:“损管,损管,报告情况!立即报告情况!”
话筒另一边马上传来了声音,这让人安心了不少:“舰首中弹,炮弹似乎穿过装甲在锚链室发生爆炸,具体损伤情况还待查明,我们已经和一号弹药库取得联系,那里现在还很安全!”
“好,有任何情况立即汇报!”少校放下话筒,恶狠狠的瞪了一眼远海的英国巡洋舰,“哼,英国佬,我发誓让你们尝尝我拳头的滋味!”
估摸着本方的运输船差不多已经溜进峡湾里面的弯道去了,霍尔特夫少校向本舰下令道:“全舰做好近战准备,靠近之后集中火力打前面那艘英**舰的舰桥,鱼雷也做好发射准备!现在……左满舵!”
飞速航行的驱逐舰很快在波浪起伏的海面上划出一道深深的水痕,在高速螺旋桨的作用下,白色的浪花从舰尾高高扬起,在体形上几乎就是小号的z级驱逐舰,虽然设计航速要比1936年型驱逐舰低1节,但在战斗中这样的差距并不明显。只一会儿功夫,两艘快舰就已经完成转向,如同两柄锋利的匕首朝敌人刺去。
此时此刻,两艘英国巡洋舰正以大舰在前、小舰在后的纵队沿着白色的海岸线形势,对于从左舷高速迫近的德国舰只,这样的战位固然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舰炮的威力,但射击的精度却从未达到理想状态!
在旗舰的指挥下,8门8英寸、1寸以及大量的小口径舰炮疯狂开火,远远看去,由炮弹激起的水柱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纷纷扬扬的水花时而将德国战舰主体给遮蔽了去,但始终没有一发炮弹能够给它们中的任何一艘以致命的打击。
两支小型舰队的距离迅速拉近,由于只能使用前部舰炮开火,德军一方等于只有两门炮在战斗,而且射击的准头也不敢恭维——有几发竟然直接越过英国舰艇飞到了百多米外的近岸处。好在这峡湾口只有密密麻麻的植被而无人烟,这才不至于殃及无辜。
“只有8000了!伙计们,压低炮口,狠狠的打!”
为首的巡洋舰上,舷侧露天炮位上的英**官大声吼叫着,可他的声音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周围拼命开火的各式舰炮,或许只有几米之内的炮手才能听见。不过随着双方之间距离的缩小,英国舰艇上数量惊人的高平两用炮开始发挥威力——这些原本用来对付德国飞机的装备,虽然不具备击沉驱逐舰级别的战舰,但对舰面目标和上层建筑的破坏却不容小视!
枪林弹雨中,两艘德国快舰仍然无畏的高速迫近,7000码、6000码、5000,不过半支烟的功夫,它们就已经进入到了鱼雷的作用距离了!
“鱼雷啊!注意鱼雷啊!左舷有鱼雷!”
英国舰员们纷纷嚎叫起来,他们的战舰虽然也在高速航行,但如果不能及时转向的话,被c0外的高速鱼雷击中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转向的警铃声及时响起,两艘英国巡洋舰不约而同的向自己的左舷急转——在右舷距离海岸只有数百米的情况下,这也是它们唯一的规避方向。
和往常一样,鱼雷的出现总能够使得海面上的形势发生一些变化,枪炮声减弱了许多,人为的噪音则大大增加了。尽管飞驰而来的鱼雷只有,发射时似乎也没有完全瞄准目标,但在这残酷的战场上,没有人敢于拿一条好几千吨的战舰来搏一搏运气。英**官和舰员们都把注意力放在了近处水面,在竭力驱使战舰转向的同时,亦利用舰舷的机关炮、机枪和一切可以动用的武器对逼近中的鱼雷实施拦截。
趁着两艘英国巡洋舰忙碌的时候,德国驱逐舰“笛特尔-罗德尔”号和鱼雷艇t-11号全速从不远处的海面上冲过,飞快的驶进了两旁尽是峭之内。
海啸 绝处逢生
第047章 - ~搏战北角(3)~
天的北极圈,白昼转瞬即过,持续多日的暴风雪虽临但云层依然密不透风,海面上也看不到半点星光。
夜统治的世界,除了从不停歇的浪涛,似乎就只剩下风吹过树林发出的摩挲声。挪威深而蜿蜒的峡湾和两旁的万丈绝壁,都是一万年前冰川时期覆盖欧洲大陆的巨大冰块切割而成,黑暗中,那些突兀的石块就像是魔鬼狰狞的面孔,令人不敢轻易靠近。
拉克塞峡湾入口处,两艘巡洋舰早已停止了炮击,但眼看着美味的猎物从眼皮底下溜走,尤其是在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先前战斗中又已经击伤对方护航的情形下,放弃确实需要非常豁达的性情。可是,若是深入峡湾的话,巡洋舰较大的身躯反而成了一种不利因素,并且随时可能遭到潜伏在暗处的德国驱逐舰与鱼雷艇的袭击,尖锐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
**************************
“全舰共有17人阵亡、16人受伤,伤亡主要集中在一号炮位及锚链室,好在舰艇主体结构和航行能力基本不受影响。炮弹损耗只有备弹的百分之四十,但一号前主炮是彻底修复无望了!”
来自柯尼斯堡的海军中尉,原本英俊的面孔因为烟熏和油污而变成了一张“花脸”,在他向舰长报告情况时,这艘驱逐舰正以不足5节的速度缓慢航行在曲折的峡湾之中。在它的前方,5运输船都安然无恙,侧翼,排水量不足900~:的大型鱼雷艇t-111在先前的战斗中也受了点小伤,好在舰体主要设备并没有出现严重损坏。
魁梧的埃里希霍尔特夫少校,左边脸颊留有一条明显的血痕,但这个“彩”只是驱逐舰被击中时震倒在地时给磕出来的——将近300地身躯,轰然倒地的声势不小,当时可把边上的军官吓了一跳。不过好在英舰打来地炮弹是在钻进锚链室后才爆炸地,因而对甲板以及舰桥人员的杀伤较为有限。
“伦克,你从舰员中挑出两个观测小组,每组三个人,携带电台和信号灯离舰,在峡湾中寻找理想的观察点,一旦发现英国舰只,就用电台或者信号灯向我们通报位置!”
“好的,遵命!”
少尉军官非常干脆的接下任务并下去布置了。这样的战术对于德国海军地职业军官们来说并不陌生,早在上一场战争时期,德国东非分舰队的“柯尼斯堡”号巡洋舰就曾利用这样的战术让英国海军头疼不已,躲藏在一条名为rufiji地河流中,成功地吸引了数倍于己的英国舰队长
达8个月时间,期间还击沉击伤了多艘英国舰艇!
“我觉得那两艘英国巡洋舰根本不敢进来的,我们可以在这里一直等到北方舰队地战舰赶来驱走它们!”柯尼斯堡人揣测说。
“不管它们敢不敢进来,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保住这些运输船以及上面地步兵!普兰克,据说前线的形势不太好,我们应当尽力做点什么,为了国家,也为了我们自己!”
“是地,长官!”
“准尉,指挥部有回电吗?”身材魁梧的少校转过身问正在一旁忙碌的年轻通讯官。
通讯官回身便是一个立正,“报告长官,目前还没有收到任何电报,我怀是我们的天线出了什么问题……不用担心,长官,我会在十分钟内搞定一切的!”
“那我们之前发出的求救电报……”
“长官,那时候无线电没有任何问题,所以电报应该是顺利的发出了,但如果您觉得有必要的话,我们一会儿可以重新发一遍!”
少校点点头,“那样稳妥一些!”
驱逐舰继续沿着峡湾向南行驶,黑暗中,舰员们小心翼翼的放下了第一艘交通艇,被派去执行特殊任务的水兵,携带有简便的电台设备和枪械一类的随身武器,当然,在这寒冷的地方,御寒衣物也要尽可能的备齐,毕竟观测哨是不可能生火取暖的。
“按照挪威人的军用地图……在这条峡湾深处应该有一个很小的村镇,在东岸,我想……应该能找到几个可供普通船只停靠的泊位!长官,您看!”
昏暗的壁灯下,军官们不得不借助额外的电筒光来观察地图,此时摆在航海台上的,是一张用防水牛皮纸做成的大号地图,精致的线条完整的描绘出整个挪威大陆的地形,唯一令这些德**官感到遗憾的是,上面小小的文字都是挪威语——虽然和瑞典、丹麦的语言具备很高的共通性,但对于普通的德国人来说要想精确辨认还是很困难的。
“勒……卜……斯……勒?”
“勒普……斯
!”
两个人似乎在玩着最简单的拼字游戏,不管怎样,他们还是拗口的读出了地图上标注的地,但可惜的是,地图里并没有关于这座村镇更多的描述。
“你看,普兰克,它北面大约2海里的地方有个倒三角形的峡湾,我们可以把驱逐舰和鱼雷艇藏在里面,而第二组观察人员就放在这里……这样,他们用信号灯就能直接向我们通报情况!”
海军中尉已经擦过了脸,大大的眼睛正在灯光下散发着奕奕的神采。“是的,长官,这里确实很适合伏击!不过安排观察人员的话……我们得在那附近找一处适合攀爬的位置,让观察人员爬到高一些的地方!另外还有一点,如果挨到明天天亮的话,英国人就有可能动用侦察机搜寻峡湾从而识破我们的陷阱了!”
“天亮?”少校看了看表,“不慌,还有至少十六个小时呢!就算是普通的潜艇,从瓦尔德也能开到峡湾口了!”
“可如果……”柯尼斯堡人在关键词位置停住了,这倒不是因为他的直属上司——舰长霍尔特夫少校的缘故,此时不大的指挥室里有十来位军官,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担任助手或技术职务的士官,而主官们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情绪,进而对舰上的其他军官和水兵起到连锁影响。
少校看出了自己这位同僚的担忧,他稳稳的说道:“别担心,英国人的真正目标不是我们!何况,如今北方舰队是由冯肯施泰因元帅直接指挥着,他可是英国舰队的克星!”
中尉轻轻的舒了口气,“是的,长官!那么我这就去按照您的计划布置,希望我们能够在这寒冷北方也给英国人一个深刻的教训!”
“会的!”少校稳稳的站在那里,不论身形还是神态都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
寂静的峡湾中,轮机发出的沉闷轰隆声与螺旋桨搅动海水的声音显得有些突兀,七艘悬挂德国旗帜的舰船在逃过一劫之后,正不紧不慢的驶向峡湾深处。由于天色漆黑而且正下着小雪,水兵和船员们不得不睁大眼睛注视着水面,以防自己的船只不慎撞上峭壁。在航行到距离之前布设的第一个观察哨已经有5海里远的时候,霍尔特夫少校决定让领航的武装货轮“隆斯特”号打开探照灯。
长时间处于黑暗的环境之中,当粗大的光柱刚出现的时候,不少水兵和船员都感到一阵目眩,而等到眼睛逐渐适应了新的光线之后,他们便发现自己正置身于一个属于巨人的国度——在这条两侧都是万丈绝壁的巨型“沟壑”之中,他们的船只显得那样的渺小,简直就是孩子的玩具!
耳边依然只有呼呼的风声,船员们尽量避免说话,走动时也是小心翼翼的,似乎是在担心自己发出的声音惊恐了沉睡在这巨大峡湾中脾气暴躁的巨人——真正的威胁,其实还是那两艘先前攻击他们的英国巡洋舰!
船队继续向着峡湾深处行驶,大约3个小时之后,水兵和船员们终于等到了晚饭时间,毫无疑问,在经过了一场心惊动魄的历险之后,人们的胃口都出奇的好,待到最后一批舰员用过晚餐之后,船队也渐渐靠近了它们在峡湾中的落脚点:一座只有几十户居民的挪威小镇。
居住在北方的挪威人,由于寒冷的气候不适于种植农作物或是进行纯粹的贸易活动,多是以渔业为生,兼有少部分猎户和伐木者。依照旗舰的指挥,排水量最小的鱼雷艇t-111率先靠近海岸,并在距离陆地还有好几十米的地方放下了两艘交通艇,上面全是装备手枪和步枪的水兵——在如今的挪威,居民大都支持流亡的国王而不是受德国人控制的傀儡政府,尽管德军的武力镇压使得挪威人的抵抗大大减弱,但地下抵抗组织的活动仍时有发生,尤其是在情报方面,不少挪威人都在积极为盟军提供消息。
德军水兵们上岸后,意外的受到了当地警方的迎接——事实上,在这个人口不过数百的小地方,负责维持治安的不过是一个兼职的警察而已。虽然双方的初次接触并不那么友好,但德国人很快弄清楚了状况,在这位挪威警察引导下,他们迅速搜查了整个村镇,确定这里没有英军武装存在。从这位挪威警察口中,他们得知靠近海岸的地方顶多能够停泊500~:的船只,因而根本不适合这些动辄三四千吨的德国货轮。此外,最近的气象站在诺尔辰角附近,那里驻扎有德国的正规军,但数量不超过1!
海啸 绝处逢生
第048章 - ~搏战北角(4)~
嗨,卡尔,醒醒!醒醒了!”
裹着厚毯子但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年轻水兵,一边摇晃着旁边睡袋里的人,一边轻声唤着他的名字。等他把这句话重复第二遍的时候,睡袋口终于探出个脑袋,斯人睡眼惺忪的打着呵欠,相当不情愿的问:“呃,就两个小时了?”
“是啊,现在已经是晚上1了!卡尔,你这懒家伙,快出来吧!我都要冷死了,快让我进去暖和一下!”
“噢,乌瑟,你真狡猾!让我把睡袋捂暖来给你睡,喏,给你吧!”
在寒冷的夜晚,从温暖的睡袋里钻出来确实是件极为痛苦的事情,这一点是每个人都能想象到的。尽管嘴上有点不满,但这位名叫乌瑟的德国水兵还是很快爬了出来,用暖和的睡袋换来了一床羊毛毯子和一副望远镜。
“没有什么情况吧!”
“那是当然,英国人怎么会让他们的巡洋舰进入这种地方,要是遭到攻击,完全没有规避的空间嘛!”之前那名水兵虽然有些四肢僵硬,但还是用极快的速度钻进睡袋,同时用理所当然的口气对同伴说。
两人正交谈着,旁边一个睡袋突然有了动静,只见另一名水兵从袋口露出脸,“嘿,你们两个,小点声音,干这种活,要仔细听……”
正欲用望远镜观察一下海峡入口处情况的水兵小声说道:“别担心,下士!我们的耳朵都很灵敏,不像是那些常年呆在轮机房里地人!对吧,卡尔!”
前者已经把自己藏进了睡袋,只是若有若无地“呜”了一声。
“你这懒虫!”乌瑟善意地在睡袋中部拍了一下。
“乌瑟。12点地时候准时叫醒我!嘿。千万别睡着了!”另一个睡袋里地士官在把脸缩回去之前叮嘱到。
水兵说:“放心。我会打起十二分精神。像守夜地猫一样坐在这里!”
为了捕捉猎物。猫有时能够以惊人地耐心在一个位置呆上很久。人虽然没有这种本能。但意志也能驱使他们做相同地事情。
很快。两个睡袋重新成为“冬眠者”地温暖小窝。在这漆黑一片地世界里。只剩下孤独地水兵与风为伴。放在一旁地步枪和电台。已经和周围地岩石一样冰冷。以至于他碰都不愿去碰。只是将大号地双筒望远镜紧紧揣在怀里。
极度寒冷地环境中。人很容易因为疲倦而入眠。但这种催眠方式有时却是致命地。如自己所承诺地那样。年轻力壮地德国水兵在黑暗中睁大双眼、竖起耳朵。倦意袭来时。他或是回忆生活中美好地点点滴滴。或是猜想着白天攻击他们地那两艘英国巡洋舰是不是还在峡湾外面转悠着。努力不让自己陷入到昏睡地陷阱当中。
突然间,一些不寻常的声音从北面地湾口方向传来,水兵顿时警觉起来。细细辨认,那应该就是一艘汽艇在航行时发出的突突声。
“伙计们!伙计们!有情况!下士!乌瑟!快起来,有情况!”
水兵既要叫醒自己地同伴,又怕声音或是动作太大而被敌人发现,只好逐一去拍那两个睡袋。
虽然已经进入梦乡,但特殊而危险的使命让另外两名水兵仍然保持着十二分地警惕性,战友之间的熟悉也让他们瞬间排除了恶作剧的可能,两人一骨碌爬了起来。
“听!”负责值班的那名水兵让他们注意峡湾口方向。
仔细聆听了一会儿,三人中年龄最长的下士轻声说道:“嗯,应该是有船只在驶近,注意观察,小心隐蔽!”
此时,三人正置身于一处距离水面有十多米的岩石上,从同一高度或是更高的地方看,这块岩石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隐蔽场所,可它周围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容身之所,而且由于连日大雪,岸上的岩石和植被上都积了厚厚一层雪,德国水兵在积雪中挖出四个相连的坑,两个放置睡袋,一个用来放置电台,另一个位于岩石边缘,用来供值班者观察情况所用。
过了十几分钟,从峡湾口方向传来的声音渐渐清晰起来,间或还能听到有人在说话,这也更加坚定了德军观测小组成员们的判断。
“长官,要不要给船队发报?”最先发现异常的德国水兵压低声音问。
这里唯一的军官沉稳的说道:“不,等看清楚对方的情况再说!”
又过了一会儿,水兵小声说:“嘿,我看到它了,在那边……看到了吗?可能就距离我们三十米!是一艘小船!”
不确定的语气,源于墨水一般漆黑的环境。在这个没有实用夜视装备的时代,黑夜给战斗增加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有时候,一场在白天不会有任何争议的战斗,换在晚上就可能出现以弱胜强或是成功突围的经典之战,强者未必不能取胜,但有可能要付出比白天时更大的代价!
船没有开灯,但当距离足够近的时候,眼尖的人还认出它模糊的轮廓——这似乎是一艘人们常常在河流或是码头附近见到的小汽船,吨位以十吨计算,一般只是被用作短程交通、观光或是航道引路之用。
“一艘汽艇?德国的,还是英国的?”观测小组的指挥官,也是这里唯一的一名士官,对于这一判断感到十分意外。
在这远离主要港口的偏僻峡湾之内,小型汽艇的出现绝不是一种单独的行为——它既不具备足够的航程,也没有抵御大海上风浪的能力,按照常理推测,它应该是某艘更大的战舰所携带的交通艇!
“怎么办?”最先发现异常的德国水兵小声地问。
“这很有可能是敌人派来侦察地小艇!”下士想了想,“先放它过去我们再等等看!”
小艇渐行渐远,突突声也随之减弱直到完全听不见了,峡湾中似乎又恢复了平静,德国水兵们耐着性子又等了大约有一刻钟,只见小艇消失的方向突然出现了一颗“小星星”,它有规律的一闪一闪,像是在给自己的同伴发出信号。
“摩斯信号……”下士盯着那颗“星星”,并且用很小的声音慢慢读了出来:“未发现敌船……峡湾很宽……很直……未发现礁石……安全……”
见情况有变,另外两名德国水兵显得精神振奋,没过多久,他们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