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作者:天空之承

    第001章 - ~爱琴海的财富~

    1915年秋,欧洲大陆上战火正烈。德意志的野心、法兰西的决心和不列颠的雄心在在法国东部的马恩河战线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胶着,大炮、机枪、带刺铁丝网和纵横密布的堑壕让双方指挥官一筹莫展,数以百万计的士兵只能无奈的在泥泞的战壕里等待、再等待。在这狭小区域内展开的消耗战是对同盟、协约两大阵营人力、物资和耐心的巨大考验。

    在欧洲大陆的另一边,美丽的地中海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这里既有同盟国的海上力量――拥有独立海军的奥匈帝国和土耳其,也有协约国的强大舰队——实力雄厚的英国地中海舰队、法国主力舰队以及春天刚刚参战的意大利海军。相较于大陆上的势均力敌,协约国在地中海占据着绝对优势,奥匈帝国的舰队被他们的死对头意大利人死死压制在亚德里亚海内,土耳其疲于应付英法联军陆地和海上的进攻,他们孱弱的海军只能在对手无法穿过的达达尼尔海峡后面毫无作为。

    力量的不均衡才使得地中海呈现出这种不合常理的安详,但至少在秋天到来之前,协约国和中立各国的船只在这里是基本畅通无阻的。从苏伊士运河到直布罗陀海峡的航线甚至比和平年代还要繁忙,英法不断从自己在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调运军队和物资,真正能够威胁到他们的,只有那些习惯于在海底潜行的同盟国猎鲨们。但不论奥匈帝国还是土耳其,所拥有的潜艇实在少之又少。于是,在大多数协约国船长看来,在地中海被一枚同盟国鱼雷击中的概率小之又小,他们戏称这是在黑色星期五才会发生的事情……

    1915年9月25日,星期五。

    在地中海中部的克里特岛与卡斯帕索斯岛之间的海面上,一艘拥有三个烟囱的轮船正自南向北行驶。尽管没有铁达尼号那样庞大的身躯和奢华的装饰,但它拥有在这片海域值得炫耀的航速;虽然全船没有哪怕一门大炮,可它的桅杆上高高飘扬着一面令人生畏的旗帜。在这个星球上,没有人会不认识它,它是世界第一海军强国尊严与武力的象征,也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面24小时都处于阳光照耀下的旗帜。

    “为这让人舒服的好天气,也为我们愉快的旅程,干杯!”

    在这艘船最宽敞明亮也是装饰最为豪华的房间里,戴着船长帽的大胡子和衣冠楚楚的中年绅士凭窗而立,两人手中各端着一杯酒。在晶莹剔透的玻璃杯轻轻相碰发出悦耳的声音之后,大胡子将自己杯中那鲜血一般红艳的酒一饮而尽,而绅士只是轻轻的抿了一口。

    “好酒!好酒!不愧是最纯正的波尔多红酒!”大胡子啧啧的称赞到。

    “我说船长先生,我们应该还有十几个小时才到雅典吧!酒虽香,但不能误了我们的正事!”

    绅士那不冷不热的语气显然让大胡子船长很是不爽,但不爽归不爽,眼前这个下巴刮得干干净净的家伙可是自己的大财主。想到这里,大胡子不由得哈哈一笑。

    “芬格先生,您就放一百个心吧!在开罗有谁不知道我约翰怀特和这艘能跟鱼雷赛跑的船!您知道海军为什么不征用我的船做运兵船吗?就是因为我的船实在太快了,快得足以将整个舰队抛在后头!”

    “是吗?”

    绅士嘴角闪过一丝颇有意味的笑。这艘船快是快,就是容量实在太小,除了自己这样需要运载贵重货物的顾客,有谁会花大价钱雇一艘只能装几千吨货物的船横渡地中海?

    “反正只有等人和货都安全抵达雅典我才会付剩下的钱!”

    绅士将酒杯举到与目齐平的位置,好让阳光穿过这红色的液体折射到自己眼睛里。红色不仅是鲜血和酒才有的颜色,晶莹剔透也不是玻璃独有的品质,在这个房间里的保险柜里,一串由红色和晶体状宝石组成的饰品拥有千万倍于这瓶红酒的价值,那也是他个人乃至整个家芬格族最引以为豪的收藏。在百多年前,只有在非常重要的庆典上,整个印度最尊贵的女人才有资格将它佩戴在自己美丽的脖子上。

    “那是当然!”

    大胡子船长毫不在乎的从桌上抓起那瓶贴着法文标签的红酒,边往自己的杯子里倒酒边自信满满的说道:

    “曾经横行地中海的海盗一百年前就销声匿迹了,我想除了那些该死的德国人和土耳其人之外,没有谁敢于冒犯我们大英帝国的轮船吧!就算戈本号(一战爆发时德国在地中海区域仅有的两艘战舰之一,新式战列巡洋舰,以速度见长,面对英国地中海舰队的围剿成功逃入当时的中立国土耳其。之后名义上出售给土耳其,但仍由德国船员操控,正是它对俄国人的攻击行动迫使土耳其以同盟国身份参战)来了,我们也能把它远远甩在后头!”

    “戈本号?哼!”

    对于这个名字,绅士显得很不屑一顾,在他眼里那不过是一艘只有逃跑本事的战舰,现在英法舰队主力正云集达达尼尔海峡口,它恐怕连离开伊斯坦布尔出来透气的胆量都没有,哪还敢到这爱琴海来游弋一番。

    “不管怎样,小心总不会错!还有,船长先生,我不希望再看到你的人冒冒失失跑到我的房门口来。要是出了什么问题,我可不负责任!”绅士瞟了一眼房间角落里那个坚固的保险箱,和船舱里那些红木家具和500桶用上等小麦酿造的威士忌相比,这才是他此行真正要运的“货物”。不过,千万别以为他在这艘船上就是人家刀俎上的鱼肉,想要进这个房间首先得问问门口那四个眉目不善的壮汉和他们身上的快枪。

    “芬格先生请放心,我会让他们记牢这一点的!”大胡子船长一口气将杯子里剩下的酒饮尽,临走还不忘将那尚有大半瓶酒的酒瓶塞进自己的大衣口袋里,“您就好好休息吧,午饭我会让他们送上来的,再见!”

    “不送了!”

    绅士没有好气的说到,如果不是开罗的豪华客轮都被海军征去作运兵船了,他才不会选上这样一个嗜酒如命的船长和这样一条只会傻奔的船。

    在这艘船的甲板上,没有轮到班的司炉手们正悠闲的享受着这春日的暖阳,对于这些常年在海上生活的水手们来说,能上岸寻欢作乐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但在航行途中,听老水手讲故事则是他们既不用花钱又能够消磨时光的一大乐趣。

    “话说1756年的时候,这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正值事业的鼎盛时期,他们在印度做着利润丰厚的买卖,还建立自己的军队、训练印度人替他们打仗,为了屯驻军队和储藏贵重物资,他们在加尔各答修建了一座巨大的堡垒。你们想想,有谁会愿意让外人在自己家里修这样的要塞啊?所以,这很快就引起了印度人的不满,孟加拉的瓦那布(相当于总督)在向东印度公司抗议无效之后,便下令进攻这座堡垒。当时在加尔各答的英国军人仅有900人,加上他们训练的印度士兵也才不到3000人,而他们的对手足有7万人!”

    “那他们打赢了吗?”一个小个子水手抢着问到。

    “该死,吉姆,你再打岔……”另一个壮实的司炉挥舞着自己的拳头。

    “咳咳!3000人对7万人,这仗打得赢吗?……当然是打不赢啦!”老水手摇摇脑袋,顿时引来一阵叹息声。从这些人的面部轮廓和特征看,除了老水手和那个小个子水手是典型的欧洲人之外,其他的应该都是埃及本地人。

    “不要急不要急,这正面对战是打不赢,我们的东印度公司还有其他手段啊!”老水手卖了点关子,并且在接下来很是骄傲的换上了“我们”一词。看到周围的人实在焦急起来了,他才不慌不忙的说道:

    “于是,我们花重金收买了瓦那布的军官,等我们再次和印度军队开战的时候,他们起了内讧,连瓦那布也被我们杀死了!我们的军队趁机向孟加拉国库进军,当打开国库大门的时候……上帝啊!满库都是金银珠宝,看的直让人眼花!只听一声‘抢啊’!啧啧啧!这场面顿时失去控制,每个人都拼命往自己的口袋里、靴子里甚至是帽子里塞珠宝!你们知道当时的英军指挥官后来说什么吗?”

    “说什么?”水手们是又羡慕又好奇的探过脑袋来。

    老水手绘声绘色的说道:

    “他说:哎,我当时真傻,我周围满是金银珠宝,整箱整箱的金条,整袋整袋的各色宝石,可我却只拿走了20万镑!”

    “哎……”周围的叹息声内涵不尽相同,有惋惜,有羡慕,有嫉妒。

    “总数价值超过5800万英镑的财富!”老水手说到这个数字的时候特别加重了语气,“军官和士兵们抢到了2100万,剩下的都归了东印度公司!”

    “啊……”这些财富在如今也还是天文数字,水手们一个个眼都快直了,只恨自己没有早生100多年,就算是当个普通马夫也要去参加那场激动人心的财富之战。

    “其实大家也不用灰心!”老水手突然用一种很很神秘的口吻说道:“金银珠宝并不是印度人那里才有!比如说这爱琴海底吧,就埋藏了无数的珍宝!”

    “哎,老杰克,你不是在唬我们吧!”

    “是啊是啊!老杰克,这爱琴海下面哪来的珍宝啊!”

    “你们不知道?”

    水手们纷纷摇头。

    “在奥斯曼帝国全盛时期,这爱琴海就是奥斯曼人的内海,雅典、开罗与伊斯坦布尔之间的大批商船往来于这条航线之上,一次海盗袭击、一场暴风雨就足以让无数财富随船埋入海底!你们知道总共有多少吗?多少?”老水手的目光在听众们身上搜寻着,但是无人能够回答。

    “不计其数!”老水手很深沉的感慨到,“每年都有不少寻宝者带着希望而来,可是大海茫茫,多数人最终都是空手而归的!”

    “喔……”水手们听罢一阵惊叹。

    “但也有人找到那么一两艘沉没的船只,有的毫无价值,有的却能找到数以万计的金币和各式各样的珠宝!也许……也许在我们的正下方的海底就躺着一艘装满财宝箱的沉船,可是谁又知道呢?”

    水手们闻罢又是一阵惊叹声。

    老水手洋洋得意的看着这些大字不识几个的埃及水手们,其实他所知道的这些也不过是从他呆过的几艘船上听来的,至于究竟有多少根据,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就在这时,一个站在较靠船舷的水手突然喊叫了起来:

    “快看,那是什么?”

    水手们纷纷跑过去看,唯有老水手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好大一条鱼!”之前那个大块头的埃及水手给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答案。

    “鱼?”老水手朝众人所指的方向看了一眼,这一看差点没把他自己给吓瘫倒了。

    “潜……潜……潜艇!”愣了足足有两三秒,老水手才上气不接下气的喊道:“船长……潜艇……我们右前方有潜艇!500……啊不,最多450码!”

    450码是个什么概念?1码等于米,换算过来也就400米多一点,在一望无垠的大海上,这样的距离根本不用望远镜就能看清对方,而更让老水手感到惊恐的是,那艘潜艇指挥舱上很快升起了一面旗,一面令所有英国人深恶痛绝的黑兀鹫十字海军旗!

    “德国人,是德国人!”这声喊叫让整船人彻底慌了手脚,要知道在英国政府的宣传画报里,德国人那可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恶魔!至于德国人的潜艇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水手们不知道,也没有时间去研究。

    就在这时,从德国潜艇那边传来一阵不算很标准的英语喊话,因为使用了扩音器的关系,这船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清楚的听到对方喊话的内容:

    “停船!我们以德意志帝国海军的名义命令你们立即停船,你们已经被德意志帝国海军俘虏!立即停船,否则我们将动用大炮和鱼雷!”

    这话不假,在船上的操控室里,大胡子船长可以通过望远镜看到那艘德国潜艇上的艇员们正在解开蒙在舰首那门甲板炮上的防水帆布,这种甲板炮虽然威力不大、射程有限(一战时期各国潜艇甲板炮通常在100毫米以下),对付这样一艘不足万吨并且毫无还手之力的民船还是绰绰有余的。

    “不能停船!”这艘船的雇主――那位衣着不凡的绅士突然出现在这操控室内,并且对船长吼道:“冲上去!撞沉它!”

    “你疯了吗?”在这性命攸关的问题上,船长显得十分清醒,“我们会被炸烂的!”

    “不,它的大炮不可能一下子击沉我们,我们却可以冲上去撞沉它!在这么近的距离上,那艘德国潜艇根本没有时间逃回水里!”绅士的口气几乎不留任何商量的余地,大胡子船长正欲反驳,却发现对方已经掏出一把左轮手枪并将枪口对准了自己。

    “照我说的做,这是我们安全逃离的唯一办法!”绅士嘴上这么说,实际上是不愿将保险柜里的东西拱手让给德国人――在这种情况下停船,德国人将上船劫掠一番,再留给船员和乘客几艘救生艇,接着用大炮或是鱼雷击沉这艘船。这都是这位绅士从英国的新闻报刊那里获得的信息,尽管它们并不完全可靠,但他显然不愿拿自己的身家去冒险一试。

    “疯子!真是疯子!”

    大胡子船长骂骂咧咧的嘟囔着,但眼下的状况也容不得他作片刻的犹豫。他一把推开正在掌舵的大副,自己亲自控制舵盘。由于两船之间的距离是如此近而自己这艘船已经处于高航速状态,他不用下令加速,而只要猛的转动舵盘,只见船头很快就对准了那艘航速远低于自己的德国潜艇。由于两船先前是平行前进的,现在货船是以船头冲着对方艇身而去的,如果就这样相撞的话,吃亏的必然是那艘舰体单薄的德国潜艇。

    德国人显然也看出了苗头,潜艇甲板上火光一闪,紧接着是相隔不到1秒的两声轰响,一枚炮弹准确的击中了这艘船的右舷。在以极快的速度向四周飞散开来的弹片与碎木块中,好几个船员还没来得及作出反应便倒在血泊之中。

    “这群杂种……拼了!”

    尽管这操控室舷窗的玻璃被震碎了好几块,刺鼻的浓烟也趁机涌了进来,但此刻大胡子船长反而变得坚定起来。他双眼通红的瞪着前方那艘德国潜艇,250码――他肉眼就能看到那些忙于往甲板炮里装填炮弹的德国艇员;200码――他看到潜艇指挥塔上面有个戴着白色军帽的德国军官,那个德国人在想什么呢?他又将如何应对呢?

    轰……

    又是一声炮响,这次炮弹准确砸中了船首,大胡子船长却露出一丝鄙夷的微笑,德国人,你们以为这样就能击沉我的船吗?

    150码――大胡子船长发现那艘潜艇也在转向,但不是将艇首对准自己,而是将自己的屁股转了过来。随着这种动作的进行,德国潜艇那门甲板炮很快失去了射击角度。

    “想逃跑?一群德国猪!”大胡子轻蔑的一笑,除非德国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下潜,否则光拼航速绝不是自己这艘船的对手。可是突然间,他发现那艘潜艇后面前面突然冒起一团水泡,那是什么?船底螺旋桨转动的讯号?还是……

    “不可能!”

    大胡子在心里对自己说,“没有人会在这个距离发射鱼雷,因为鱼雷会穿底而过,而且就算能够击中目标,自己也会被巨大的冲击波误伤。除非……除非对方是个疯子!”

    可是他想错了,仅仅数秒之后,伴随着轰的一声惊天巨响,整艘轮船几乎被轰上了天――这是一枚极具威力德国t型鱼雷,就算拥有一定装甲的大型军舰都要极力躲避,何况这样一艘钢骨木壳的轮船?

    大胡子已经没有机会再去想为什么会这样,在如此剧烈的爆炸中,船上42名船员及乘客竟无一人幸免,短短几分钟之内,他们便与轮船一道沉入海底,海面上只剩下漂浮的碎木块和一些杂物。

    不过,大胡子船长最后好歹猜对了一件事,站在那艘潜艇指挥塔上一脸冷漠的指挥官的确是个“疯子”。他叫赫森,是德国u21号潜艇的艇长,这名字和艇号在德国海军界可都是无人不知的。就在这一年春天,这位勇敢艇长指挥他的u21闯入被英军视为圣地的爱尔兰海,尽管那里海面“岗哨”林立、水下反潜水雷密布,但他还是成功击沉三艘英国舰船,甚至于一天夜里驶近英国海岸炮击了附近的一个英军机场。正因为这样近乎疯狂的举动,赫森获得了“海上疯子”这样一个绰号。

    然而,赫森的疯狂还远不止这些。面对英法军队的猛烈攻势,土耳其政府向德国发出支援请求,德国随后派出一批潜艇前往地中海,u21就在其中。经过4000海里的漫长航行并且穿过协约国层层封锁的直布罗陀海峡之后,赫森指挥他的潜艇趁着夜色悄悄摸进协约国在希腊角附近的锚地,并一举击沉英国海军战列舰“凯旋”号和“尊严”号,创下军事史上一个不小的奇迹(史实如此)。

    和两艘强大的英国战列舰相比,这艘小小的英国货轮实在不值一提,看着海面上漂浮的残留物,赫森脸上却没有一丝胜利的喜悦,毕竟在这远离本土的地方,每一枚鱼雷都是异常宝贵的。他原本想着用两枚炮弹吓唬英国人好让他们弃船,接着再派艇员上去找些有价值的东西,例如新鲜蔬菜、肉品和淡水,再让艇员在船底安放一些炸药,这也是德国潜艇指挥官们常做的事情。

    在发现那艘货轮打算冲过来撞沉自己的时候,赫森当机立断的命令自己的艇员统统到潜艇前部舱室去,因为只有在潜艇尾部稍稍上翘的情况下,从尾部鱼雷管发射的鱼雷才有可能击中如此近距离的轮船。

    另外一点,这位指挥官有一个很特别的习惯,只要自己的潜艇出了港口,他就一定会让艇员们在后部鱼雷发射管中装好一枚最小定深的鱼雷,但在这一天之前,没有人知道他这么做的理由。

    受到近距离爆炸的影响,u21号还是受了一点伤,但赫森并不担心,他那些训练有素的艇员们很快便将故障一一排除,而他也习惯性的在自己的航海日志上记录了这次攻击的时间、地点以及大致的过程。

    在给蓄电池充满电之后,赫森和他的潜艇再次没入海水之中,继续着寻找猎物的旅程……

    几周之后,在伦敦泰晤士报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一条名为“梭鱼”的快船在从开罗至雅典途中失踪,一同失踪的还有著名珠宝商斯特皮克芬格和他价值超过200万英镑的珠宝。如有知情者请尽速通知英国警方,必重酬!

    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第002章 - ~来自海洋的召唤~

    公元2007年6月,德国,海德堡。

    夏天意味着什么?

    烈日、高温、空调、冰激凌还有漫长的假期?

    当又一个酷夏到来之时,就读于这座著名大学的数万学生大都有了自己的计划,打工既能减轻家里负担又能得到有益的锻炼,因而成了多数学生的首选。但对于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尤其是像张海诺这样准备一毕业就回国的学生来说,再不趁现在好好游览一番欧洲各国今后恐怕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炎炎夏日里,在阳光的炽烤下,这德意志的土地同样是滚烫滚烫的。在东方故土与这社会经济发达的异国之间,张海诺的感情毫无疑问的倾向于前者,但是和大多数军事迷尤其是二战军事迷一样,他对这片土地又有另一种特殊的情感。穿着白色短袖体恤、牛仔中裤和一双板鞋的他走在洋溢着浓郁古典风格的街道上,想想自己这几年来的生活,一种颇为复杂的感怀顿时涌上心头。

    不知不觉间,张海诺来到了一家熟悉的旧货店前。所谓旧货店,也就是摆放和出售二手货的地方,但这家店并不像人们想象那样破旧物品到处堆放,相反,在店主的精心打理下,这里的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家古董店,一家档次不高但别有一番风味的古董店。

    正是这家小店让张海诺真正认识了德国,认真正识了这个国家的近代历史,它既不是单纯的荣耀史,也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充满了忧伤和懊丧,而是两者兼而有之的。

    从来到德国的第二个月起,张海诺的大部分闲暇时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他有幸从店主汉森那里得到了一份稳定的、长期的、报酬还过得去的兼职工作。现年五十六岁的汉森是个土生土长的德国人,和这个年龄段的大多数德国男性一样,他的头发资源相当的不富裕,还有一个大大的啤酒肚。有趣的是,汉森有个和臭名昭著的赫尔曼戈林相同的姓氏,但他很不喜欢别人称呼他戈林先生。

    “叫我汉森就可以了!还有,我们家族和第三帝国的那个戈林没有什么亲属关系,只是碰巧也姓戈林罢了!”

    第一次见到这位店主的时候,张海诺就是这么听他介绍自己的。后来他才知道,原来这位汉森也是个军事迷,他本人并不赞同德国在上世纪所发动的那两场战争,也不赞同纳粹的种种极端思想尤其是种族政策,但每当聊起德国军队的武器、战术、精神品格以及历史上的一些战斗、战役时,他甚至表现得比海德堡大学的历史系教授还要专业。

    “这是我们家族最值得骄傲的收藏!”

    汉森很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所指的是一把德国海军将官用的指挥刀,据说是他父亲在战后收旧货和废品时“收”来的,后经过专家鉴定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少将斯特兰塔冯格拉夫的佩刀,而这位将军曾在大名鼎鼎的“塞德利茨”号战列巡洋舰上担任舰长,还参加过著名的日德兰大海战!可这柄战刀究竟是如何流落到民间的,就连专家们也说不清楚,毕竟在二战末期的盟军大轰炸中,不计其数的房屋被摧毁,军民伤亡超过百万,或许这位将军的后人也未能幸免。

    “欢迎光临!请随意挑选您认为需要的商品!”

    听到有人开门,正在收银台那边核对账目的汉森并没有立即抬起头来。

    “嗨……汉森先生,是我!怎么,又对不上账了?”

    张海诺微笑着走到收银台前,这位性格随和的店主有个非常明显的弱点,那就是不太擅长算术,照他自己的说法,“到中学时还是常常算术不及格”。有张海诺这个经济系高材生在的时候,汉森总是大手一甩将账目统统交托给他。海诺问他难道不怕自己这样兼职小店员贪污,他总是哈哈一笑,“我能够看穿一个人外表下心灵是美是丑,而你,是个视信誉如生命的传统东方人!”

    对于这样稍显无厘头的解释,张海诺也只好一笑了之。的确,他不是那种爱贪小便宜的人,正如他的导师所说的那样,“学经济的人,最忌讳的就是在工作中利用自己的学识来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我不希望看到你们中的任何一个在某座监狱里度过自己最宝贵的年华!”

    听到张海诺的声音,汉森的目光这才离开那台收银机的屏幕。

    “噢,是海诺啊!你来得正好,这个星期的账目……唉,又是一团糟!”

    海诺(heino)在德国是个挺常见的名字,而张海诺也觉得“海诺”要比单单一个“张”更加亲切,所以,认识他的人基本上都这么称呼他。

    “汉森先生,账半个月才结算一次当然容易出错咯!最好呢,就是每天营业结束的时候清算一次,可您总是……”张海诺善意的摇摇头,他知道,汉森每天关门后总是风雨无阻的赶去和他的老朋友们喝酒聊天,哪来的时间进行每日结算。

    汉森一副自嘲的语调,“每天结算一次那还不要了我的命啊!好了,海诺,不要说那么多废话了,快过来帮我算算吧!”

    “那好吧!”

    这里的帐务张海诺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做过好几百次了,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

    “那这里就交给你了,海诺!”

    汉森愉快的走到后面房间里,接下来便是那再熟悉不过的开冰箱门的声音。

    “啤酒还是矿泉水?”

    虽然这个问题已经问了不下1千遍,并且每次都得到同样的回答,但汉森还是又问了一遍。

    “矿泉水,谢谢!”张海诺想都不想的给出自己的不二选择,趁着电脑系统运行数据的空当,他说道:“汉森先生,还记得我跟您说过我要出去旅行的事情吧!我准备今天出发,大概要一个半月才能回来!这段时间恐怕不能帮您忙了!”

    “记得,当然记得!你要去的地方有一多半都是我建议的!”汉森一手拿着一小瓶矿泉水、一手拎着一罐已经打开的啤酒从帘子后面走了出来,“帐务上的事情我自己多费些力气也能解决,小伙子,祝你假期愉快!”

    “谢谢!”

    海诺手脚麻利的检查着汉森那乱糟糟的帐务,时而皱起眉头,时而在嘴角挂出他那标志性的微笑。放下矿泉水瓶之后,汉森也不多说话,独自拎着啤酒在这并不算大的房间里检视着自己的“收藏品”:

    一架七成新的钢琴、两座颇有些年头的大座钟、几对半旧的木质桌椅、一些用过的旧电器、十几个大大小小材质形状各不相同的花瓶、三大柜子旧书和占据了好几长格的旧唱片,还有一些可以看作是古董的东西――分数层放在玻璃台子里的勋章、奖章、纪念章、旧钱币以及一些泛黄的书卷、证书等等,墙上挂着各种各样的乐器和画框,靠墙的角落里还放着好几大桶其他杂物。

    半个小时之后,海诺终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ok!汉森先生,到昨天结业为止的账目已经清理出来了。剔除货物的进价和一些人工费用,您上个月的收益是5,欧元,呵呵,是德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两倍还多!”

    “又做了一笔古董买卖而已!”

    汉森转过身,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他的两个子女都在大城市做着各自的事业,而自从老伴去世之后,他需要养活的就自己一个人,收入多与少对于他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惬意的享受生活是他现阶段唯一的人生宗旨,至于财富,只要他愿意的话,随时可以将自己收藏的那些勋章、奖章换成大叠大叠钞票,早些年就有人出上百万马克买他那视为至宝的战刀,但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对于这个脾气很特别的老头儿,张海诺是心怀感谢的,不仅因为他给了自己一份长期而稳定的兼职工作,更因为他让自己在这遥远的异国感受到了一份暖暖的亲情。当然,自己也从汉森先生这里学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若不是自己在国内学的就是经济,张海诺甚至想转行学历史,因为那里面实在有太多太多让人入迷的东西。

    当……当……当……

    对面的座钟适时的响了,张海诺这才想起自己已经买好了前往柏林的火车票。自己的旅程将从那座见证了无数历史事件的城市开始,接下来是布拉格、维也纳、罗马、雅典……

    “火车一个小时后出发,我现在要赶到火车站去了!汉森先生,下个月再见咯!”

    张海诺正准备拿起自己的行囊,却被汉森叫住了。

    “海诺,拿着这个!”

    汉森从柜台下面取出一个早已准备好的信封。

    海诺有些不解的接过信封,打开一看,里面竟是厚厚一叠欧元纸钞。

    “这……汉森先生,这我不能要!我的工钱您早已付清了,我今天帮您也完全是出于自愿的,免费!”张海诺连忙将信封推回给汉森先生。

    “收下它,海诺!”汉森突然一副很严肃的表情,在这里呆了几年,张海诺也知道他一旦摆出这副表情,那没人可以改变他的主意,而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乖乖收下那个信封。

    “你是个诚实而勤恳的孩子!”汉森将手中的啤酒罐放在柜台上,语态舒缓的说道:“你可以把这个当成雇主给雇员的额外奖励,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老朋友给你的资助,钱不是很多,但我希望你这个夏天能够玩得愉快!有机会的话到克里特岛去潜水吧,那里的海水很蓝,而且水底的世界是你从未见过的,那里面藏着无穷无尽的秘密!”

    “无穷无尽的秘密……”

    张海诺背起行囊,笑着朝汉森先生挥挥手。在这一刻,他并未真正了解这句话的意思。

    *******************

    半个月之后,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

    “各位游客,今天海面的情况非常适合潜水,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牢记我们的三条基本原则:第一,太深太黑的地方不要去;第二,水草岩石太多的地方不要去;第三,下水之后一个小时以内必须返回水面!大家都记住了吗?”

    拥有漂亮面孔和姣好身材的希腊女导游是这艘船上最受欢迎的任务,她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向游船上十几名来自各个不同国家的游客叮嘱了一番。尽管之前两天大家已经在室内进行了潜水器械和基本常识的练习,但到了真正要下海的时候,导游和工作人员还是不厌其烦将海上潜水的技术要点、注意事项重复几遍。

    在这艘不大的游船上,初次出海潜水的游客们大都显得十分兴奋,这也包括已经做好“全副武装”的张海诺。背上氧气瓶的重量虽不至于压得整个人无法动弹,却也让张海诺那副没怎么干过体力活的肩膀有些压抑,潜水服、潜水专用的吸管以及大号的潜水镜这些都让他既感到新鲜又有稍许的不适。

    在将每一个人身上的装备检查一遍之后,身材结实的让人羡慕的工作人员向那位漂亮的女导游示意一切就绪。接下来,由一名工作人员领头,游客们一个个以倒插葱的姿势潜下海面,噗通噗通的如同一群出发去捕食的企鹅。

    虽然姿势毫无美感,但在进入水中的那一刻,张海诺有种前所未有的舒服感觉,凉凉的海水让自己全身从头到脚都感到无比清爽,未被潜水服包裹的面部和手部皮肤更是贴切的感受到这种来自大海的清凉。几秒之后,他的眼睛适应了这海面之下的光线,在看清这海底世界的一刻,张海诺终于明白了汉森先生那句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海底真是一个迷人的世界!

    不一会儿,十几名身穿全套潜水装备的游客一个不拉的来到海面之下,在点清人数后,最先下水的那个工作人员作出一个“跟我来”的手势,紧接着便带头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