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咚咚”敲门声。

    昨晚接到通知:前方300公里处公路正在修路,12点钟封锁道路进行爆破,必须12点之前通过。

    雨停了。

    车队出发,峡谷微明,薄雾笼罩。

    “各车请打开大灯、雾灯。出发!”1号车上老阎的声音,“今天赶路,会提速,务必注意安全。”

    翻越海拔3000米高山。云雾中,隐约可见前车尾闪烁的红灯。

    翻过山,沿那伦河谷穿行。

    云层舒卷,阳光穿过缝隙洒泻出来。

    河流平缓,颜色如翡翠。青山起伏,峡谷渐渐开阔起来。

    02号车上播放着威尔第《四季》,优美的旋律在清幽山谷里回荡。

    “哦,太美了!人间仙境!”对讲机传出赞叹声。

    免费txt小说下载

    “老丁呼叫头车,能不能停下来休息10分钟进行拍照?”

    “不能停车,必须在封路之前赶过去。”老阎不容置疑的口吻。

    车队继续行驶。

    不觉间,河流变成了宽阔的湖面,水面也由翠绿变成了天鹅蓝色。

    “请问这是什么湖?”

    “不是湖,是坝住那伦河形成的水库,用于水力发电……”老阎解释。

    仙境中穿行。

    道路一侧大型施工机械,堆放着沙石。

    减速,车队进入施工路段。

    头戴安全盔的施工人员向车队招手,是中国人面孔,啊,中国的施工队伍。

    整个车队不约而同鸣笛,向同胞致意!

    顺利通过施工区。

    大下坡,发动机发出轻快的哼哼声。

    两位同伴在打瞌睡。

    温度明显回升。

    路边出现摆卖蜂蜜、哈密瓜的摊子。成排的白杨树,吐放棉朵的棉田。

    中亚火药桶(1)

    进入费尔干纳盆地。

    费尔干纳盆地为天山山脉和吉萨尔-阿赖山脉的山间凹地,长约300公里,宽达170公里。农业发达,河道交错,沟渠成网,植棉、养蚕和葡萄栽培业相当发达。面积不大,却养活了中亚地区20%的人口(居民1000万),使之成为全球人居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这条连接欧亚的走廊处在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国的交界处,是东西方文化、佛教、教、基督教、东正教等宗教文明的接合部。上世纪20年代,苏联在中亚地区展开民族认定和边界划定,费尔干纳盆地被犬牙交错地分割给了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国,有的村庄被国界一分为二,同一部族跨界而居的现象随处可见,民族对立由此而生。

    苏联解体后的十几年来,费尔干纳盆地传统农业生产迅速下滑,失业率高达40%以上。各种因素集中一起,使费尔干纳盆地动荡不安,成为极端份子和恐怖份子藏匿的主要场所,成为中亚“火药桶”。

    凭吊古城乌兹根遗址。

    乌兹根在中国古称“大宛”,张骞出使西域曾经抵达这里,《史记?大宛列传》里记载该国“多善马,马汗血”。汉武帝为求得“汗血宝马”不惜发动战争,西汉势力扩张到戈尔干纳盆地。亚历山大大帝也曾东征到达此地筑城设防。玄奘途径时,这里属于西突厥汗国控制地区,17年后从印度回国,再次路过,此地已属大唐帝国控制的势力范围。8世纪中叶,穆罕默德创建的阿拉伯帝国(中国史称“大食”)来到这里,东进驱逐唐军,之后中国汉族王朝退出中亚角逐。

    眼前建筑为17世纪穆斯林寺院遗址。

    一栋基本完整的红砖建筑,两座对称拱形门庭,几何图形格窗、精致的红砖纹饰砌面,典型的宗教形制。

    这里是一个多宗教地区。信仰各种宗教的教徒众多,教派林立。说不准,这座寺院遗址的下面,就是基督教、佛教或祅教的寺院遗址。中亚地区最早期宗教为萨满教,之后先后传来祅教、佛教和基督教。八世纪以后,教逐渐成为中亚最大教派。

    中亚火药桶(2)

    90年代初期,这一地区大约有3850万穆斯林,是世界主要的穆斯林聚居区之一。信仰教的民族除5个国家的主体民族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外,还有鞑靼人、东干人等。这些穆斯林多属教中的逊尼派,在塔吉克斯坦有相当一部分人属什叶派的支派伊斯玛义派。

    好看的txt电子书

    13世纪成吉思汗西征,中亚地区并入蒙古帝国的版图。出于统治需要,蒙古人对当地宗教基本上采取宽容和支持的态度。十月革命以前,沙俄政府对中亚的教实行的也是支持政策。这期间教上层人物享有极高的地位和特权。

    十月革命后,苏联政府开始对宗教采取新政策,废除了宗教的一切特权,但人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习惯仍然得到保护。但从20年代起,政策开始变化,对各种宗教严格控制,教也不例外。

    卫国战争时期,中亚穆斯林群众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政府的宗教政策因此有所松动。战后,又重新加强管制。直到上世纪年代80年代,限制才有所松动。1991年苏联解体,中亚五国先后宣布独立。由于政治权力出现相对真空,加上新政府宽松的宗教政策,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得到了迅猛发展。

    胆战心惊奥什城

    沐浴着落日余晖进入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城市——奥什。曾经作为大宛国都的奥什,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距乌兹别克国境只有一步之遥。

    老城区,贩夫走卒,熙熙攘攘。旅舍窝在丁字路口一侧的小楼内,二楼同街面水平。院子狭小,摆放车队成了难题,车队阻塞在旅舍庭院进口处。围观市民瞪着一双双好奇的眼睛。警察前来疏导。

    奥什位于吉尔吉斯南部费尔干纳谷地。帖木尔的后代、印度莫卧儿帝国创立者巴布尔就出生在离奥什不远的安集延。中国汉朝时期,奥什作为大宛首都,就已出现在史籍中。汉武帝为了获得大宛的汗血宝马,曾派大将李广利两次远征奥什,迫使大宛献出良马,李广利也因功被封为“贰师将军”。

    在奥什生活有吉尔吉斯族、乌孜别克族及塔吉克族人,1990年曾发生过很严重的种族冲突,是吉尔吉斯斯坦“颜色革命”的策源地,距乌兹别克斯坦5月中旬发生暴乱的安集延仅70公里。安集延暴乱后,大量难民突破乌边防军的防线,架桥渡河拥入吉尔吉斯斯坦。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中亚火药桶(3)

    苏联时期,奥什被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城市,苏联解体之后,大部分工业企业倒闭。在费尔干纳谷地,吉尔吉斯和乌兹别克的边境划分相当复杂。在许多情况下,人为划定的边界分开了有着长久历史联系的土地和城镇,这使得贸易和经济发展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奥什也失去了与其历史上控制的大部分地区的联系。

    “9?11”后,国际社会加强打击恐怖主义的力度,一些来自阿富汗、伊朗、伊拉克、俄罗斯车臣地区和中国新疆地区的“三股势力”份子逃进易于藏匿的费尔干纳地区。据乌兹别克斯坦当局调查,安集延事件就是由当地一个名为“艾克拉米?亚”的极端宗教组织挑起的,该组织与中亚地区的恐怖主义组织“解放党”有密切关系。

    吉尔吉斯斯坦武装力量薄弱,边界一直由俄罗斯边防军代为守卫。直到1999年12月俄边防军才撤离。由于吉边防军力量不足,除吉乌两国口岸处把守较严外,其余边界防卫松懈,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和恐怖分子渗透。当地居民开玩笑说,从吉尔吉斯斯坦到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容易得很,骑着毛驴翻过山就到了。

    晚餐后,全体队员集中。领队向东神色凝重:“奥什民族混杂,政治成份复杂,是恐怖主义组织活跃的地区,包括仇视中国的‘’组织。所以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上街,更不能一个人单独行动。记者发回的报道不要预告车队行程,免得被恐怖组织盯上。明天一早就要过关进入乌兹别克。”

    会议结束。走廊里,向东皱着眉头冲我嘀咕:“宾馆的院子太狭窄,车队的车挤在一起,要是恐怖份子往院子里扔个燃烧瓶,那可就什么都完了。”

    “只住一晚上,恐怖份子知道消息时,车队已经在乌兹别克了。”

    “今晚得安排人轮流值班。”

    书包 网 87。 想看书来

    </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