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8月9日:日军海军大山勇夫在虹桥机场制造事件。

    8月11日:蒋介石令卫立煌率第14集团军从石家庄开往易县,向南口迂回,支援汤恩伯部。又令孙连仲率第一军团向良乡、索里的日军施行局部攻击。

    △〓国民党军政要人阎锡山、余汉谋、何键、白崇禧、朱绍良、冯玉祥、黄绍〓、顾祝同、何成浚、刘湘、程潜、李济琛、陈铭枢、蒋光鼐、龙云、黄旭初、蔡廷锴等,纷纷到南京协商抗日军事,表示愿“在蒋委员长领导下,救亡图存”。

    8月12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推蒋介石为国民政府陆海空军大元帅。

    8月13日:晨9时15分,日军舰重炮向我闸北轰击,日陆战队一小队,由天通庵及横浜路方面,超过淞沪路冲入宝山路,向我驻在西宝兴路附近之保安队射击。我军为自卫计,予以抗击。约20分钟,敌始退走。“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开始。

    △〓日内阁召开紧急会议,妄言为行使“自卫”权,藉口对我发动全面侵略战争。

    8月14日:国民党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蒋介石下令总攻击,并宣布封锁长江下游。

    △〓下午4时,我军第88师进占持志大学、五洲公墓、八字桥、宝山桥各要点。第264旅旅长黄兴梅率师奋战,英勇殉国。第87师进占沪江大学及其北面黄浦江岸。中国空军出击轰炸敌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汇山码头,公大纱厂及海面敌舰,均命中起火,敌旗舰“出云号”受创,双方空战,互有损伤。

    8月15日:日本发布全国动员令,编组了上海派遣军和华北派遣军。

    △〓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发表通电,决心抗战到底。

    8月16日:我陆军包围日海军驻沪司令部,击毙日武官本田。并攻占五洲公墓、爱国女学及奥东中学。

    8月18日:浦东敌军企图在龙王庙登陆,被我军击退。吴淞河、浏河一带,敌舰密集已达50艘,计驱逐舰25艘、大巡洋舰5艘、航空母舰2艘及大小炮舰等。

    8月19日:日首相近卫宣告,决定以武力解决中日冲突,不容第三者干涉。

    免费电子书下载

    △〓美旗舰“奥格雷斯”号停泊在黄浦江,为流弹击中,伤亡多人。美总统召开会议,主张缓用中立法。

    △〓敌援军抵沪,先头部队午后由吴淞全部登陆,向我吴淞、江湾阵地攻击。

    8月20日:中国政府成立大本营,以蒋介石为大元帅。编定全国战斗序列,划江苏长江以南(包括京沪)及浙江为第3战区,以冯玉祥为战区司令长官,颁布作战指导要旨:(一)作战方针:第3战区以巩固首都及保有经济策源地之目的迅速围歼上海附近之敌,并打破敌军在沿江、沿海登陆之企图。(二)兵团防区划分:苏州河以北,沿黄浦江以西,属第9集团军,以张治中为总司令。苏州河以南、浦东及杭州湾左岸,属第8集团军,以张发奎为总司令。

    8月21日:我军沿平汉、津浦两路向北挺进。平汉路进抵长辛店,将日军包围;丰台日军,前往援救,发生剧战。

    △〓中苏签定互不侵犯条约。

    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发布命令: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编入第2战区战斗序列,归阎锡山指挥,赴晋北作战,在平型关外遮断日军的后方联络线。

    △〓第15集团军成立,以陈诚为总司令,指挥早已到达之第98师、第11师及刚到嘉定之第67师、第14师(第11、14、67师均属罗卓英部)。

    8月23日:美国务卿赫尔利呼吁中日双方停战。

    8月25日:日海军第3舰队司令官长谷川宣布封锁中国沿海口岸,自山海关至汕头止。

    8月27日:英大使许阁森被日机射伤,英向日提出严重抗议。

    8月28日:日本近卫首相在东京演说,谓“日本唯一目的在击至中国屈膝,使中国不复有抵抗能力。”云云,于此日本对华侵略之野心,暴露无遗。

    8月30日:中国政府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向国联提交声明书。

    △〓我机误炸美轮“胡佛号”,我国外交部向美道歉,并答应赔偿损失。

    9月5日:晨,敌倾全力犯宝山县城,我军姚子青营全体壮烈牺牲,城随沦陷。吴淞镇亦被敌包围。罗店附近战事甚烈。

    △〓日调整侵华机构及将领。驻屯军部取消,代之以华北前敌司令部,由天津移北平,原陆相寺内寿一任总司令辖9个师团;坂垣任平绥路方面总指挥;香月任平汉方面总指挥;岗部任津浦方面总指挥;松井石根任上海陆军最高指挥官。

    9月7日:中国政府公布:在8月14至31日之间,苏浙皖境内被华军击落日机共61架,俘获日空军11员。又称,在此期内日舰被中国空军炸毁者达11艘。

    9月12日:中国出席国联大会首席代表顾维钧就日本侵华事件向国联递交申诉书。

    9月20日:日海军第3舰队司令长谷川通告各国驻华使节,日空军将轰炸南京,限各国官兵离开南京。遭到苏、英、法等国抗议。

    9月21日:我统帅部令第3战区调整部署:分为右翼、中央、左翼3个作战军。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辖第8集团军及第10集团军;中央军总司令朱绍良,辖第9集团军;左翼军总司令陈诚,辖第15集团军及第19集团军。

    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并公布中共7月15日发表的共赴国难合作宣言。

    9月24日:蒋介石答外国记者称:“中国为各国而战,各国应该援助中国。”

    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首战平型关,歼灭日军1000余人。

    9月28日:国联大会一致通过中国问题议决案,谴责日机滥炸中国平民。

    9月30日:日军在沪参战兵力增加到约20万人。

    10月1日:据上海《立报》讯:“八?一三”以来,日军伤亡已逾3万人。

    10月2日:中共中央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南方8省红军改编为陆军新编第4军。

    10月3日:英国伦敦推行“大中华运动”,支持中国抗战。

    10月6日:美国发表声明,反对日本侵华。

    10月7日:国联大会通过关于中日冲突事件的决议案,谴责日本,声援中国。

    10月8日:驻沪日军总司令表明声明:日军进攻之目的,在于强迫中国政府与抗日军队改变对日态度。

    10月12日:中国飞机轰炸大沽口之日军根据地,日军损失严重。

    10月15日:国民政府军委会发布训令:“前方自应奋勇应战,如有擅自退却者,当予依法连坐,其余战地文武官佐,亦应各本天良,一致抵御。如有擅退或抗御不力等情事,亦当依法严惩,决不宽贷。”

    10月18日:八路军第120师一部占领雁门关和太和岭,截断敌人通往忻口的主要交通线。

    10月27日:我第88师第262旅第524团团副谢晋元奉命率领该团主力,坚守闸北四行仓库,抗击敌人。日本发表宣言,拒绝参加北平9国公约会议。

    10月28日:坚守闸北四行仓库800孤军(实400余人)英勇事迹,轰动全市。

    11月5日:晨,日军第10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以第6、第18、第114师团及国琦支队为骨干,在舰炮掩护下,于杭州湾北岸金山卫附近之漕泾镇、全公亭、金丝娘桥三处登陆向淞沪我军主力之右侧攻击,企图会同越过苏州河之敌全力夹击我军。

    11月9日:日军占领上海。

    11月11日:上海市长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上海沦陷。

    11月19日:日军攻占苏州。

    11月29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

    12月1日:德国外长牛赖特会见中国驻德大使程天放对中国劝降,声称:“中国不要拒绝日本之和平建议,尽速议和为好;如果迟延议和时间愈久,中国国家解体之危险亦愈大。”

    12月2日:日军大本营免去松井石根大将上海派遣军司令官兼职(专任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任命朝香宫鸠彦王中将继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

    12月3日:汪精卫在汉口民众团体代表会议上发表讲话,鼓吹接受德国驻华大使调停,声称:“如愿开始讲和,不可失此机会。”

    12月10日:日军向雨花台、光华门、紫金山等处攻击,守卫雨花台的第88师官兵浴血奋战,262旅旅长朱赤、364旅旅长高致嵩于玄武湖阵亡。12日午后,雨花台、紫金山、光华寺、中山门等要地相继失守,城内各处均受日炮火袭击。此时战局已无法挽回,唐生智遵蒋介石命令撤出南京。

    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当日军突破南京外围阵地后,国民党军队15万人在蒋介石错误战略指挥下,完全集中于城内,消极防御。一经包围,即仓皇退却。军民老小自相践踏死伤不计其数。日军进城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据后来远东国际法庭对敌酋谷寿夫判决书调查证明:南京军民被日军射杀、活埋者19万余人,被零星屠杀者,尸体经收埋的15万余具,总计惨死30多万人。

    12月17日:蒋介石在武汉发表《我军退出南京告国民书》。文告说:“此次抗战,开始迄今,我前线将士,伤亡总数已达30万人以上,人民生命财产之损失,更不可以数计。”又说,“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

    12月18日:日军参谋本部在决心攻占济南的同时,命令华北方面军同时发动青岛作战。

    12月22日:日军占领杭州。国民党军队退至钱塘江南岸地区。

    12月27日:济南陷落。

    12月31日:周恩来在武汉大学发表了《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和任务》的演讲,号召青年到军队里去;到战地服务去;到乡村中去;到被敌人占领了的地方去。日本外相广田发表劝蒋投降谈话。称:“日本政府深愿在迎接1938年之时,能与友邦中国开始新的和平,解决一切问题,则中、日大局即可展开一新局面。”蒋介石在汉口主持国防最高会议,讨论和战问题,决定接受陶德曼再次调停。

    (1938年)

    1月2日:蒋介石接见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对其上月转交之日方所拟“议和”六条件,表示当“从容考虑”。

    1月3日:中国空军在芜湖江面炸沉日舰两艘。

    1月7日:川军第22集团军代总司令孙震奉最高统帅部令率第41军开赴山东临城以北津浦线正面,支援孙桐萱部作战。是日,先头部队抵滕县。

    1月8日:蒋介石在汉口召开重要军事会议,研究作战计划,决定变更抗战策略,改守为攻。白崇禧、阎锡山、何应钦、陈诚、宋哲元等人出席,会后各携新计划分赴前线。

    1月10日:国防最高会议常务委员会特任何应钦兼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白崇禧兼副参谋总长,徐永昌为军令部长,白崇禧为军训部长,陈诚为政治部长。

    1月11日:蒋介石在开封召开第1、5两战区团以上军官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决定惩办韩复榘(24日,在武昌执行枪决);二是决定军政合一。蒋介石在会上作《抗战检讨与必胜要诀》的报告,承认过去几个月的失败主要是由于高级将领缺乏攻击精神,望风退却,步步后撤;提出当前的策略是“东面要保持津浦铁路,北面要保持道清铁路,来巩固武汉核心的基础”。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成立,陈诚为总司令部武汉警备司令,郭忏任参谋长,军长刘绍先兼总参议。

    1月16日:蒋介石任命于学忠、孙桐萱为第3路军正副指挥官,曹福林为津浦路前线总指挥。

    1月20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公布抗战以来受奖惩的将领名单。明令嘉奖者6人:上海孤军作战的副团长谢晋元及已殉职之第9军军长郝梦龄、第29军副军长佟鳞阁等5烈士。受惩办者41人(其中处死刑者8人);受其他处分者33人。其中:第九集团军副司令香翰屏,指挥失当,记大过;第61军军长李服膺,贻误战机,放弃守士,处死刑;第39军军长刘和鼎、第23军军长潘广华作战不力,撤职留任;第148师师长陈万仞,畏缩不前,撤职查办;旅长高仰如,临阵退缩,处死刑。

    1月30日:蒋介石致函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在经济上

    免费电子书下载

    与物质上予以有效援助。

    2月8日:蒋介石为八路军在晋东南连战皆捷,特电第18集团军武汉办事处叶剑英转朱德、彭德怀正副指挥嘉奖。

    2月13日:国际和平协会在伦敦召开大会,出席会议的有20个国家的代表,一致谴责日本侵华,并通过“斥责日本之侵略危及世界和平”之决议案。

    2月15日:日军第14、16、20、108、109等师团各一部共约3万人,从平汉、同蒲、道清等铁路线,分兵向晋南、晋西发起进攻。

    2月17日:蒋介石令驻防河南的蒋在珍部新8师炸毁郑州黄河铁桥,以阻日军进攻。

    2月18日:中国空军第4大队在苏联空军志愿队配合下首次在武汉空战大捷,击落日机11架。

    2月23日:中国空军远征台湾告捷。晨,空军数队集合

    飞往台湾,在台北及台湾西部各投弹10余枚,炸毁台北日军机场飞机数架及机场油库午后安全返航。

    2月2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照会驻华德国使馆抗议德国

    政府承认伪“满洲国”。

    2月27日:第59军军长张自忠奉命率部由津浦南段开往山东临沂,并亲赴前线督师,表示“决拼死杀敌”,“以求国人之谅解,而报祖国于万一”。后来在临沂防御战中,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3月12日:希特勒德国占领奥地利,并发表并奥演说。

    3月14日:鲁南临沂防御战开始,庞炳勋、张自忠两部合力迎击敌人。

    3月18日:李宗仁通电,称鲁南临沂大捷,日军第5师团被守军张自忠等部击溃,毙敌五六千人。

    4月7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徐州会战的命令。

    5月1日:日本首相近卫发表演说,称对华绝不“退让”。

    5月9日:国民政府令:对于逃亡士兵,无论前方后方一律以敌前进亡论罪,并从重科刑。

    5月19日:徐州失守。中国空军远征日本本土。空军第14队队长徐焕升、第8大队第19队副队长佟彦博各驾飞机一架,自宁波夜飞日本长崎、福岗、久留米、佐贺及九州各城市落发传单。此为日本有史以来第一次被他国飞机袭扰。

    5月20日:德军云集捷克边境,全欧洲震动。

    5月25日:薛岳兵团拟以优势兵力歼灭聚集兰封及周围地区之日军第14师团。

    5月26日:毛泽东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毛泽东总结了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详细地分析了中国和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情况,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最后必然胜利,但战争是持久的,而不能速胜,并且必须采取人民战争的方针才能取胜。

    5月30日:蒋介石委任薛岳为第1战区前敌总司令,指挥汤恩伯、商震、孙桐萱、胡宗南、曹福林各部。同日,蒋介石令程潜回郑州坐镇,由薛岳指挥豫东作战。

    6月4日:日本陆相杉山元免职,板垣继任。19日,梅津被任命为华北派遣军最高司令官。

    6月6日:沿陇海路面进的华中方面军第2军一部占领开封,7日占领?

    </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