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这几日朝中算是好事接踵而至了,前几日大汗亲自去了一趟郊外。把远道而来的两位大明降臣接了进来,没过两日已经外出许久的十五阿哥多铎终于回来了,并且带来了林丹汗其他七位福晋都愿意归降大金的消息。
到了此时原先蒙古汗王林丹汗的势力终于全部瓦解,而大金也因为孔有德、耿仲明两个武官的带兵高调投诚而士气大涨,此刻皇太极终于决定要将汉军旗和蒙古旗给确定下来。
朝堂之上,见所有的蒙古各族权贵和大金所有的汉臣都议论纷纷红了眼眶时。皇太极终于笑着轻轻的咳嗽了一声。
见皇太极出声,大政殿上立马一下子恢复了安静。
挑眉了扫了一下众人,皇太极慢悠悠的指着一直沉默的大贝勒轻声道:“不知大哥有什么高见?”
见代善被皇太极点到名,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望了过来。
心中暗暗叫苦,沉默一下代善立马上前恭敬道:“启禀大汗,这汉军旗大汗曾说过会给孔有德、耿仲明两位将军备着,剩下的六旗大汗也只需找合适的汉臣即可。但是这蒙古有五十二个部落,大家又都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具体该怎么划分请恕代善无能。”
“济尔哈朗你的意见呢?”
偷偷看了一眼身边的代善,济尔哈朗也连忙告罪起来:“臣弟无能!”
其实那是什么无能,只是大家都不想趟这个浑水,毕竟此事非同一般。
要是说的有理有据太高调,大家怕大汗会多心。觉得他们肯定是收了蒙古台吉们的东西。
而且五十二个部落中选出八个来,这事情明显吃力不讨好。要是说中的人被选中还好皆大欢喜。但是若是你看不上眼的被大汗给选中了这不就是平白无故的树敌吗。
在大金八旗旗主的地位仅此次与大汗,现在的蒙八旗和汉八旗若是当真按照大汗的意思来办。那地位必将非同一般,所以此时大家即便有什么想法也不想轻易的说出来了,免得得不偿失。
“多铎你看呢?”眼中闪过一丝讽刺,皇太极看向了明显更加稳重的多铎来。
就在众人觉得他不会说什么时,多铎意外的上前大声道:“启禀大汗,臣弟觉得汉八旗都在大金境内,大汗确是可以按照大哥的意思来。但是这蒙古八旗的人选和旗营分布确实是个问题,”
“哦,继续---”轻轻的动一□子,皇太极声音高了起来,明显是有了一丝兴趣。
被无数的人围着要是往日里多铎肯定会紧张,但是独自带兵出去将近半年的时间。事事都要自己拿主意,多铎早已不在是那个怯懦事事都看着别人眼色的多铎了。
自信一笑多铎不紧不慢道:“蒙古八旗的旗主臣弟觉得应该从邻近大金的部落中选这样比较保险一下容易掌控。既然这样那科尔沁便必定算是一旗了,剩下的臣弟无能就请大汗定夺了。”
多铎这话一出算是直接挑出了皇太极不太信任蒙古五十二部的事实,一下子算是得罪了不少人。
照例说多铎这么不看场合说话,一向对蒙古每个部落族长都极为客气的皇太极应该生气才对。但是意外的皇太极却缓缓笑着露出满意之色来:“果然是有点长进了,不错。”
多铎露出喜色时,皇太极却没有多说其他只是转头看向了汉臣那边。
看出皇太极的暗示,一向都极为聪明的范文程却意外的谦虚起来:“这事情确实棘手,大汗请允微臣再想想?”
稳稳靠在盘龙宝椅上,皇太极淡淡的扫过众人,语气意外严肃起来:“汉军旗和蒙古旗的事情刻不容缓,本汗不想再等了。各位有什么想法和意见不妨直说,今日本汗今日就想把这件事情给完全结束了。”
“。。。。。”
默默的垂下头,尽管大家一个一个的都巴不得立马毛遂自荐或者畅所欲言。但是经过上次代善贝勒献名册的事情,大家都看出了皇太极对蒙古八旗和汉八旗的重视,自然不敢轻易开口了。
“臣等无能不能为大汗分忧,还请大汗示下。”
异口同声的,大家都跪了下来。
“唉!”
上方传来一声明显的叹息声,就在大家都觉得皇太极会生气时。
皇太极却轻声直接道:“既然我大金现在汉人不多,那就暂时不设立八旗了。孔有德、耿仲明听令吧。”
“臣孔有德听令!”
“臣耿仲明令令!”
相视一看,已经上过几次早朝的孔有德、耿仲明第一次兴奋起来。
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皇太极直接站起缓缓走下看着跪着的两人正色道:“两位是能臣,我皇太极向来一言九鼎求贤若渴。既然说过会送两人一面令旗自然不会食言。”
看跪着的两人都激动起来,皇太极幽幽道:“我大金现有汉军青壮三万众,加上两位带过来的八千人马。那就是三万八千整,从即日起两位便一人负责一万九人马,同我的正黄旗一样直接隶属我皇太极,即日起两位便是我的汉白旗的左右都统了。我赐两位一面白旗镶黑边的锦旗,从此两位可以全权负责整个的汉白旗了!不知两位将军意下如何?”
从原先的八旗之一只能负责五千余人,转变为一人将近两万众。虽然名字变成了都统,但是直属大汗便是天子亲卫,旗下众人也将会高人一定。孔耿二人都是不是迂腐之人自然知道什么才是最划算立马想通谢恩道:“谢大汗英明,臣等佩服。多谢大汗。”
到了此时,众人也都已经明白了,看样子皇太极是想直接掌控汉军旗了立马全都没音了。
微微一笑,皇太极仿佛没有看到其他人异样的眼神。慢慢的走上玉台坐在龙椅上继续道:“既然蒙古旗的旗主这么难选,那本汗就不选这么多了。”
底下各蒙古族长都齐刷刷的看了过来,皇太极幽幽道:“蒙古最大的部落是察哈尔,离大金最近的是科尔沁。这样吧,那我现在就选两位旗主直接负责整个蒙古族。”
皇太极说到此处时,台下众人都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
微微一笑,皇太极意外高声道:“额哲何在?”
自从归顺大金以来,额哲便一直努力的减少存在感。毕竟他是蒙古先汗的儿子,身份敏感自然不敢太活跃以免皇太极反感。
现在见皇太极这个时候唤他,额哲连忙上前紧张道:“额哲在此,请大汗示下!〃
见额哲出来,刚才还安安静静的蒙古其他五十一部便更加的安静下来。
仿佛没有看出大家的担心,皇太极笑道:“你是我皇太极最佩服之人的儿子,身份又是王子。一旗之主的身份你当之无愧。”
“我---”从来没有奢望过皇太极能给他旗主之位,额哲立马有些不敢置信起来。
“大汗---”见皇太极竟然第一个给了林丹汗之子旗主之位,一向顺从皇太极的代善立马上前。
举手挡住代善接下来的话,皇太极继续笑道:“蒙古确实不太容易管理,这样一直分散着确实不太好。所以我想了又想,打算从各地抽出一定的兵力集中到大金附近编为一旗。”
见众人似乎没有明白,皇太极继续道:“五十二部一共有三十万兵力,我打算抽出十万编到蒙古正黄旗中成为我的驻军。剩下的二十万众,就暂时编为蒙古正白旗。由你额哲负责统管大小事务。当然你也只需要对我皇太极负责即可。而众位族长吗?自然是各自部落的统领了,平时有要事找额哲即可。”
白白的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大家脸上自然不太好看。但是五十二个部落便是五十二个统领,这样自己负责的还是自己的部落的兵力。而且首领从皇太极变成林丹汗的这个身份高贵但是手段却明显没有皇太极厉害的王子身上,自然便有了更多的说话权,大家在想了又想终于认同了下来。
“那请问大汗,这正黄旗是要全部都驻守在科尔沁吗?”皇太极此举明显就是将整个蒙古弄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小属国。而他被皇太极扶上旗主之位明显就是一个小汗王的架势。
尽管心动万分,但是额哲还是立即机警的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那个所谓的正黄驻军旗上面。
有点意外额哲的反应灵敏,看着四周皇太极淡淡风淡云轻道:“自然不是全部留在科尔沁。我打算在科尔沁留下四万人马。然后剩下的六万,分成三部分,分别的驻守在乞颜,塔塔尔,扎答兰三部。”
皇太极这话一出,殿内的满朝大臣和汉大臣一下子都露出了满意得意之色。
面色有些铁青,额哲楞一下这才沉声道:“大汗英明,额哲自愧不如。”
没有在意额哲的话里有话,皇太极只是立马又雷厉风行道:“既然蒙古正白旗由蒙古最众望所归德高望重的林丹汗之子负责了。那么剩下的正黄旗我自然要选与我大金第一个结盟的部落了。”
嘴角露出一丝真心实意的笑,皇太极大声道:“科尔沁阿木儿还不出来。”
在皇太极喊出阿木儿的名字时,大殿上除去代善和范文程以外,大家都不觉得露出意外和不认同的脸色来。
“臣阿木儿听令,请大汗示下。”
阿木儿似乎永远都会给人一种吊儿郎当的感觉,他这一出声大家便更是加重了此想法。
眼中带出一丝暖意来,皇太极看着下方的小子。笑道:“这两年来你为我出力不少,一年前我便对你的两千手下许诺绝对不会忘记你们。后来又是你独自一人将我从漠南边境救了出来。”
说到此处连皇太极都有些激动起来,缓缓向下走到跪着的青年面前。亲自将人扶起皇太极兴奋道:“玉儿都是大福晋了,而你却只是一区区二等爵爷。我不说犒赏与你,你和你的那两千铁骑便从来都没有提过一句。一年多,整整一年多了。”
“大汗---”缓缓抬头,阿古儿也收起了身上的痞气正色道:“大汗与我不是外人,又是我蒙古国的天命大汗。所以阿木儿的所作所为也只是尽本分无愧于心而已!”
“好一个无愧于心,好,好!”重重的拍了两下阿木儿的肩膀,皇太极转身快步了上去,高居临下的看着众人斩钉截铁不容拒绝道:“从即日起升科尔沁阿木儿为一等爵,掌管所有蒙古正黄旗。可以不受任何人的管束,有可以给我直接上书和自由进出大金皇宫的权利。”
转头看向底下的青年,皇太极沉声道:“你是我大福晋的哥哥,又救过我的性命为我出生入死过。这样的身份这样的忠诚,我怎能让你继续只是一区区二等爵爷!”
“大汗!”心中激动万分,阿木儿站着半响。这才在旁边代善贝勒的恭喜声中回过了神。大声道:“谢大汗恩典,阿木儿必定不负大汗信任。”
“恭喜爵爷!〃
〃爵爷恭喜了!”
“恭喜!”
。。。。。
尽管大家都有点不是滋味,但是见皇太极刚才的行为。众人自然不敢说什么只能上前恭喜。
现在满洲八旗除却大汗拥有三旗将近十三万兵力外,其他的几个阿哥旗下虽然都有十几万的人马,但是能打仗的每个旗也都不超过三万人马。
而且还都互相制约着,不敢做任何的动作唯恐落的先前二贝勒阿敏被圈禁,三贝勒莽古尔泰死了都要满门抄斩的下场。
而现在一个才刚刚成立的蒙古正黄旗一下子便有了十万精兵。而且把蒙古正黄旗放在整个蒙古的四周,明显就是起到监视的作用。
即便额哲现在是正白旗的旗主,但是一个只能呆在最里面,没有任何的兵力。
一个却是围着整个漠南蒙古,可以游走与整个蒙古五十二部。而且可以自由进出大金皇宫,那便是大汗许他随时可以离开蒙古来盛京,这样的明显的厚爱和偏袒众人又怎么能不识时务。
在恭喜阿木儿的同时,大家又想到今日的一项又一项的任命。
从汉军旗到蒙古旗,因为对皇太极的戒备惧怕和怕得罪人的心态。其实大家都没有好好的发表过自己的意见,而之后的一切也表明皇太极完全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根本就无需听他们的。
今日汉军旗的首领是叛将,没有后路,只能听令与他完全没有脱离皇太极十三万精兵的本事。
蒙古两旗,一个是没有实权羽翼不丰的身份敏感的人。一个却是大汗的小舅子,而且皇太极今日的命令一下,蒙古各部落必将在毕恭毕敬的同时对他这个皇太极的耳目亲信有了一定的警惕和戒备。他必将不可能有与其他部落联手相处过密的可能。从情感和手段上的双重保障,一时之间众人再佩服之余都有了一丝毛骨悚然的感觉。
大家各个思量许久,待察觉到即便是最新出炉的大金第二掌握兵力的阿木儿旗主。也都摆脱不了被大汗设计和警惕的命运,一时之间大家就淡了一些对阿木儿的敌意。
盛京后宫永福宫
待荣欣将今日大汗的所有旨意和大臣私下的议论猜测,都原原本本的传述给小玉儿后,便安安静静的退到了一边。
良久见小玉儿似乎一点表示和不满都没有,荣欣不觉上前轻声道:“福晋大汗此举---”
作者有话要说:o(n_n)o~
第144章无题
嘴角的笑意越发明显,皇太极盯着小玉儿看了一会。见小玉儿笑嘻嘻的也回视着他。
轻轻的咳嗽了一声,皇太极转头看向对面的两位大笑起来:“不知代善哥哥和济尔哈朗对我福晋的这番解释可否满意?”
事到如今代善那还敢再说什么,一个女人都看明白的事情却让他纠结了一上午。想到刚才的那份义愤填膺,代善连忙惭愧道:“明白,明白。看来是代善我是老糊涂了,既然---”
“代善哥哥是当局者迷,而且这事情那是我小玉儿能想出来的,还不是平时听大汗说多了。”
看着在自己面前胡说八道的小玉儿,皇太极只是笑着没有回应。
“四哥和四嫂可真是深谋远虑,亏我和代善哥哥还担心了那么久。看样子我二人完全是杞人忧天,大汗爀怪啊。”
济尔哈朗的话再次让小玉儿失了神。见小玉儿只是傻乐,皇太极大声道:“好了可别这样说了,哥哥和你这般紧张,归根到底还不都是为了我大清为了我皇太极。”
“大汗--”
“四哥--”
面上表情变得诚恳起来,皇太极幽幽道:“从大金四贝勒之一到如今满蒙双汗,这一路来代善哥哥和济尔哈朗弟弟的好。皇太极一直都记着呢,若是有大征我必让两位兄弟监国,何尝不是这个理。两位兄弟是我在大金最放心的人,今日之举更是表明了两位的忠心耿耿。皇太极谢都来不及,怎么还会怪罪呢?”
皇太极一向内敛,甚少说这样的话。
现在听到他直接这么说了,代善第一个激动起来了。他是当初的四大贝勒之首,当初同掌天下的几位兄弟,就剩下他和皇太极二人。说实话不是不怕不是不担心,尽管一直权倾朝野但是却不知这到底是福还是祸。
一直都战战兢兢的小心翼翼的,现在见皇太极在没有外人时,说出了这样的话。代善立马直接站起上前跪了下来:“大汗厚爱代善愧不敢当,为答谢大汗的信任,代善今后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连忙上前扶住他,皇太极眼神深邃道:“大哥何须至此,这么多年你对四弟我可不就是忠心耿耿吗?”
“四哥,你就受我和大哥一拜吧。其实就是刚才四嫂问我话时,济尔哈朗都犹犹豫豫的,实在是愧对四哥啊?”
济尔哈朗也一同上前跪了下来,见皇太极站在他们两人面前一脸感动的摸样。
小玉儿幽幽上前,伸手撞了一□边似乎愣神的皇太极:“大汗。”
见他望了过来,小玉儿连忙笑道:“两位贝勒都还跪着呢?”
“对对,两位兄弟都赶快起来。不是都说了私下不用太过多礼吗?”
。。。。。
等两人扶起代善和济尔哈朗后,再说了一下家常后。眼见时辰不早了,代善和济尔哈朗连忙适时的退了下去。
见书房中终于没有了其他人,小玉儿原形毕露直接无力的瘫在了椅子上。
“怎么累了?”
见小玉儿没有出声,皇太极对着小全子指了指放在一边的莲子羹。
“没见福晋累了吗?还不快盛点莲子羹送过来。”
走到小玉儿身侧坐了下来,皇太极指着放在一侧的莲子羹意外的开了口。
笑着接过了小全子舀过来的莲子羹,小玉儿也没有在意手上的这碗这勺子是皇太极刚才用过的便一点一点的用了起来。
“下去吧。”看着小玉儿很久,皇太极转头对小全子轻声道。
小全子很快便听话的退了下去。
待御书房完全的安静了下来后,小玉儿也吃不下去了只能抬头看向了皇太极。
在小玉儿灼灼的眼神之下,皇太极轻轻的笑着招了一下手。
起身默默的走了过去,还没等小玉儿走近皇太极便伸手将小玉儿拉近了一些。
抬头摸着小玉儿嘴角一直都挂着的笑,皇太极幽幽轻声问道:“真的很开心吗?”
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小玉儿只是下意识的直接坐在了皇太极的腿上。
嘴角的笑意越发的明显,一手轻轻的环着小玉儿。一手轻轻的触在小玉儿的下唇上,皇太极再次轻声道:“被济尔哈朗那小子叫一声四嫂真的有那么的开心。”
闻言小玉儿有了一丝的尴尬,但是很快还是轻轻的点了一下下巴。
“真的很开心?”
见皇太极意外的不依不饶,小玉儿侧头小声道:“哥哥的事情谢谢大汗了。”
缓缓的笑出了声,见小玉儿都到了这个时候都还知道转移话题,皇太极抱紧小玉儿挨得近近的:“不提这个了,现在脚还疼吗?”
两人见的距离挨得很近,见他这般眼神。小玉儿看了他半响这才伸手拉住他放在她腰间的手,缓缓的向下喃喃微不可闻道:“疼--”
挑眉似笑非笑的看着被小玉儿压着右手,皇太极终于深吸了一口气,重重咬在了小玉儿的下唇上。
见小玉儿吃痛,他却又伸手摸着小玉儿的下唇,淡淡正色道:“以后不许了。”
见小玉儿可怜兮兮乖巧的点了头。
皇太极终于将小玉儿按在自己的胸口,轻声笑道:“其实还是笑着好看,以后就都这样吧?”
刚才假装可怜兮兮的表情顿了一下,轻轻的在他胸口磨蹭着。小玉儿突然笑脸如花道:“好,既然大汗喜欢玉儿笑,那玉儿便天天对着大汗笑。”
感觉小玉儿这话有点傻,完全没有刚才那份机灵劲道。但是不知为何心下却有了一点莫名的感觉。轻轻的叹口气皇太极还是无奈道:“算了,我还是喜欢玉儿想哭便哭,想笑便笑。这样才是我的玉儿,还是算了吧?“
不知他为何会说这样的话,小玉儿只是意外道:“大汗,以后不会再有玉姐姐,不会再有姑姑,不会再有乌拉姐姐是吧?”
尽管一直都隐隐察觉出小玉儿的心思,并且好像不知不觉也随了小玉儿的意思。
但是现在见小玉儿竟然直接说出了这样的话,不知是该责备还是该说她大胆。但是见她小心翼翼的眼睛,皇太极终究还是心软小声道:“是啊,没有了,一个都不会再有了。”
望向皇太极的眼神一下子亮的让人无法忽视,见她这般的兴奋。皇太极突然感觉胸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填的满满似的。
连自己都惊讶与这样的反应,轻轻的摸向了小玉儿带着笑的面颊。皇太极沉声低低道:“ 玉儿,玉儿,别在让我担心,别在胡闹,别在胡思乱想。”
“我不乱想。”带着笑,小玉儿直接窝在皇太极怀中笑语盈盈道。
眼中闪过一丝无奈看着小玉儿手腕上的镯子皇太极却神色不明起来,抱着小玉儿皇太极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手下的力道越来越大了起来。
。。。。。
晚上酉时。
当门口太监来报大汗驾到时,正在内屋逗着福临的哲哲几乎以为是听错了。
“格格,是--是大汗来了。”见哲哲还没有反应过来,阿纳日连忙兴奋的碰了一下哲哲的胳膊。
“大汗来了,我---”猛然的回过神,哲哲连忙下意识的去摸自己的发簪。
“格格,格格,一切都很好。”明白哲哲的担忧,阿纳日连忙激动道:“恭喜格格,格格还是美艳动人。我们--我们还是赶快去迎驾吧。”
“对,对。”连忙向外走去,突然的哲哲连忙道:“奶妈赶快把小阿哥先抱下去了吧。”
“嗻--”知道大汗已经很久都没有宿在清宁宫了,奶妈连忙从侧门抱着小阿哥躲了出去。以免大汗看着想起在蒙古的玉福晋扫兴。
奶妈出去了,等哲哲刚刚走出了内殿便见皇太极已经走了进来。
“大汗吉祥”快速的毕恭毕敬的跪下下去,无人知道今日皇太极的到来给了哲哲多大的信心。也许大汗完全没有那日她想象的决绝,也许她还是有希望的。
“起来吧!”皇太极想往昔一般亲自扶起了哲哲。
见哲哲抬眉幽幽的望了过来,皇太极淡淡笑了一下,然后对着四周道:“都出去吧,没有命令都不许进来。”
“嗻!”
“嗻--”
担心的望了一下自家格格,阿纳日很快便带着手下,连同皇太极的侍从一起退了下去。
“大汗,哲哲还以为大汗已经忘了哲哲呢?”定定的望着皇太极,哲哲看起来意外的脆弱无助起来。
往里走着的步子顿了一下,皇太极突然转头看了哲哲很久。这才开口道:“哲哲我可能需要你一直都病着了。”
刚才脆弱无助的神色一下子无影无踪,哲哲轻声面无表情道:“大汗是何意?”
似乎已经料到哲哲的反应,自嘲一笑,皇太极看着哲哲一字一顿道:“我突然改变主意了,想让小玉儿现在就成为真正的大妃,唯一的大妃。”
身子猛然晃了一下,用手支撑着身边的桌子。哲哲不敢置信的笑了一下,然后突然喃喃不信道:“你怎么能这样对我?你怎能!你不是这样的人,当初你对元妃和继妃可是----。”
看向哲哲眼神变了一下,摸着手上的扳指,皇太极轻声道:“此一时彼一时,哲哲看样子我注定是要委屈你了。”
“委屈?这是委屈吗?大汗你这是想逼死我啊。”猛然向前走到皇太极面前哲哲看着他极为小声道:“大汗,真的要这样吗?她--她给你灌了什么迷糊汤,让你心急糊涂至此。”
面上表情微冷皇太极低头面无表情道:“哲哲你应该明白,我其实早就有这打算了。现在只是提前一些而已,这样做其实对你对我都好。”
“哼!”惨然一笑,哲哲退后直接坐了下来:“其实我早该明白你的为人了,狠心绝情的让人心寒。却偏偏做出一副被迫无奈的摸样给我们给外人看。”
“哲哲不要说了---”
“呵!”见他冷着目光望了过来,哲哲突然大笑道:“元妃疯了,继妃她没有二阿哥,皇太极你敢摸着良心说你真的在意过。全部都是假的,你只是给外人看,只是在欺骗你自己而已。其实你就是一个冷情薄幸的人,你这样又是何必。“
“哲哲。〃微微叹一口气,皇太极突然道:“我只是来通知你一下,毕竟你现在还是我的大福晋,我今后还是会继续尊敬着你的。
见皇太极竟然就这样丢下一句话,头也不回的转身越过了她。急忙回头哲哲大声道:“你们这样一个忘恩负义,一个无情无义。可当真是绝配,只是不知最后你们会这么样。”
“哲哲看样子你是真的病了,好好休息吧。”微微的侧头,皇太极看起来意外的平和。
“哈哈,哈哈。”表情有点癫狂,哲哲突然轻声斩钉截铁道:“大汗你信不信这一次你会输得很彻底。我敢肯定你这次什么都得不得,什么都得不到。你们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
“这就不劳姑姑操心了。”猛然推开内殿的大门,缓缓上前小玉儿上前握住皇太极的手,柔声道:“大汗该回去了,你这样一声不响的没了,我会担心的。”
死死的盯着小玉儿,哲哲不敢置信道:“苏拉玉儿你真的是我的那个侄女吗?这样对我和大玉儿你真的睡得着觉吗?我和玉儿可是你的至亲啊?”
猛然转头,轻轻上前,站在哲哲一步远的地方小玉儿摸着自己的手腕讽刺道:“一个还好好的活在科尔沁逍遥快活,一个依旧是大金宫数一数二的存在。我实在是看不出我和大汗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们,而且我都感觉莫名其妙。你有什么资格对着大汗和我说出这样的话,成王败寇识时务不是你教我的吗?”
“我怎么会---”
看向哲哲的目光极冷,半响小玉儿神色恍惚道:“玉儿,要懂的惜福,懂得看清局势。说起来我们女人都是靠着男人活得,他喜欢你便有了一切,但是当他不喜欢你时。你便要学会什么叫做识时务,什么叫做成王败寇,什么叫做自我反省。”
“呵呵。”轻声的笑着,小玉儿看哲哲有些糊涂呆愣。突然呼哧一下,便直接转身拉着皇太极向外道:“大汗,我还以为今日你在想什么呢?原来竟是这个。”
“玉儿你是什么时候过来的--”此刻的皇太极看起来有点面色发黑。
紧紧的握住皇太极的手,小玉儿突然大声笑道:“吓死我了,我还以为大汗要始乱终弃呢”
见她的笑容不对,皇太极停下了向外的步子。
看着两人相握的十指,小玉儿突然转头粲然道:“绝情配无情不是刚刚好吗?而且大汗你知道吗?比起如今的大福晋之位,我更想要的是一顶独一无二的凤冠。”
“。。。。。。”
“而且大汗你好像对她太过忍耐了,这样一点都不像你了。【通知:请互相转告乐文唯一新地址为〗“见哲哲依旧死死的看着这边,小玉儿突然冷冷道:“其实偶尔对着女人狠一点也是很好的,至少能让她们看清楚局势不再奢望,不再多做妄想。是吧姑姑?作者有话要说:我又破纪录了,家里来客人喝酒喝到快两点才休息。我只能写到这个时候了,悲催!明天应该醒不来了。_ob汗。
第145章箭拔弩张
“你---”面色一下子刷白,哲哲的眼神简直都可以跟刀子相媲美了。
觉得相当可笑,小玉儿没有再说什么便直接拉着皇太极出了清宁宫。
走出清宁宫,想到刚才的场景,小玉儿越想越不是滋味。
两人一同上了皇太极的轿子,在轿中见小玉儿的喘气声越来越大。
浅浅一笑皇太极伸手反握住了小玉儿的手,直到此时小玉儿这才发现她是一路牵着他出来的。
看着两人紧紧相握的十指,终于小玉儿疑惑道:“您是大汗,如今科尔沁也已不是当初的科尔沁了,为何大汗还需要对她如此的客气?”
“客气吗?我还以为玉儿此时一定觉得我冷情薄幸呢?”淡淡的笑着皇太极的样子看起来似乎一点都没有受到刚才的影响。
“冷情薄幸?”想起当初她因为气愤骂大玉儿的声音大了一些,便被多尔衮掐住脖子按在墙上的清醒。
小玉儿不觉的露出一份苦笑来,轻轻的把身子靠了过去。等自己完全的都靠在了皇太极身上,吸着皇太极身上的味道小玉儿终于忍不住轻喃道:“为何当初我第一个认识的不是你?”那样即便最后被他不喜,她也不会落得太悲惨。
斜着身子将另外一只手轻轻的贴在皇太极的面上,暖暖的温度似乎直达心田。小玉儿露出一丝浅笑来:“薄情?姑姑这般对你,还不都是仗着知道你的性子。明白你不管有多生气都会看在三位公主和往日情分上轻饶了她,不然她怎么敢。”
将小玉儿的贴在自己的面上的手重重的握住,皇太极想了想面无表情道:“其实都无所谓,对她我已经仁至义尽了。今天过去也只是想给她最后的一点体面,让她知道我意已决而已。放心吧,哲哲最会的就是审时度势,就算此时有多怨恨与我,等过了这一刻她便能立即明白怎样做才会最好,怎样才会真的不惹怒我。”
突然发现自己一整天的好心情被哲哲三言两语便弄的了无踪影,心里闷闷的,小玉儿突然感觉自己以往是不是真的对哲哲他们太好了。成王败寇这词虽然有点太过夸张但何尝不是正理,在这大金宫即便只有几个女人。即便她今日已经今非昔比,但是这一路的艰辛也只有她自己最为清楚不过了。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两个儿子,大玉儿又被赶出了盛京。到如今她为什么还要忍耐,不主动挑事并不意味着她还要委曲求全。以前是不想给皇太极她很恶毒的感觉,只是偶尔被逼急了这才忍不住的适时的爆发一下。但是都到现在了,她为什么还要给人她很好欺负的感觉。
靠在皇太极身上的小玉儿半天都没有出声,但是一直都在观察着小玉儿的皇太极却明锐的察觉出小玉儿身体上的某种变化。
说不出这具体的变化到底是什么,但是轻轻触着小玉儿的面颊的皇太极却选择什么都不说顺其自然。
。。。。。
之后短短十几天内按照皇太极的意思,宫中陆陆续续的举办了几次皇家大宴。重点宴请了满洲八旗的众王孙贝勒和现在还在盛京的五十多个蒙古族的族长和巴图鲁。
因为没有汉臣的参与,好战的满洲八旗和天生不服输的蒙古亲贵在几次宴会后便迅速的拧在了一起。
之后的半个月,盛京的各大校场,随时随处都可以看到蒙古巴图鲁和满洲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