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了孙永的房间,傅华这才感觉到后背凉飕飕的,已经被冷汗湿透了。这个孙永真是不好应付,幸好目前自己还算应对得体。
接下来两天,孙永都在开会,傅华并不敢稍稍松懈,他跑前跑后,为孙永安排三餐,随时听候孙永的差遣。
会议结束的晚上,孙永在会议上吃完饭,对送他到饭店的傅华说,明天你准备一下,跟我去见见郑老。
傅华说,好的。
第二天一早,傅华就赶到了和平饭店,接了孙永和冯舜,一起赶到了郑老家,虽然郑老可能不会收受礼物,但傅华还是准备了一些海川的土产带了去。礼多人是可以不怪的,但如果空手去,就会不太好意思了。
郑老的家是一个四合院,小保姆将三人领了进去。郑老已经八十多岁了,头发都白了,不过面堂红润,精神矍铄,十分健康,一副鹤发童颜的样子。
郑老笑着跟三人握手,他以前见过孙永和冯舜,只是没见过傅华,因此握到傅华的时候,问道,这位是?
傅华笑着说,郑老,您好,我是海川市驻京办新任的主任,我叫傅华。上任以后一直也没来看望您,真是抱歉。
郑老笑笑说,什么看望不看望的,不用那么麻烦了,你有你的工作要忙,我老头子也喜欢清静,各人忙各人的,多好。
孙永笑着说,那怎么能行,郑老是革命前辈,我们这些后辈是应该来请益的。
郑老笑了,说,请益什么,我老了,现在就是关上门写写什么的,其他诸事不理的。大家别站着了,都坐吧。
坐定之后,孙永询问了郑老的身体状况,扯了一些闲话之后,双方就都没了话题,气氛就变得沉闷起来。为了打破这个沉闷,傅华笑着问,郑老,我刚才听郑老您说在写?
郑老说,也不算了,也就是记忆中的一些碎片了,年纪大了,手头的资料也不全,好多事情都记不清楚了。
老兵不死(14)
14、傅华说,说到资料,我手头正有一封信,是解放战争时期,东海根据地和延安之间的通信,今天正好拿出来跟郑老请教一下。
郑老笑着看了傅华一眼,问道,拿出来我看看?
傅华就将那天自己在潘家园一百元钱收来的那封信拿了出来。实际上在收这个信的时候,傅华就留意到了这是延安发往东海根据地的信件,那时候他就想到郑老了。因为他了解过郑老的历史,那个时期郑老已经是东海根据地的高级将领了,傅华认为郑老肯定认识写信的徐明或者那个收信的华,即使他不认识,也会因此唤起对那战火纷飞岁月的回忆。
这封信可能并不是一份贵重的礼物,可是能够作为一个很好的拉近跟郑老关系的敲门砖。
郑老并没有十分当回事地把信接了过去,一边把信放到远处打量,一边笑着说,我现在身体什么都好,就是眼睛花了,看东西……
郑老说着说着突然停了下来,转身冲着里屋叫道,老婆子,快点,把我的花镜拿过来。
里屋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走了出来,说道,老郑啊,你一惊一乍的干什么?
看样子这老太太是郑老的夫人了,孙永等三人站了起来,笑着问候道,阿姨好。
老太太很有风度的挥了挥手,不用这么客气了,你们坐吧。
一旁的郑老着急的说,快把花镜给我。
老太太把花镜递给了郑老,嘟囔着,到底看到什么了,这么急?
郑老戴上了化境,看了看信封,手就开始颤抖,拿出信纸来看了看,是了,是了。老婆子,你看看这封信。
说话间,傅华注意到郑老的眼睛湿润了。
老太太也带起了花镜,看了看信,转头看了看郑老,说,这是当年你写给华姐的?
郑老声音有些哽咽地说道,是啊,章华牺牲都五十多年了,我竟然还能再看到这封信。
老太太看了看孙永他们,问道,你们是怎么得到这封信的?
孙永看了看傅华,傅华赶紧说道,是这样,前些日子我逛潘家园,看到这封信跟我们东海省有联系,孙书记也经常对我们海川市的干部进行革命传统主义教育,就觉得这是一份革命文物,就收购了下来。
郑老看了看孙永,说,小孙不错,现在的同志很少注重革命传统教育了。
看郑老夸奖自己,孙永高兴的笑了,说道,没有郑老你们这样的前辈奋起革命,哪有我们美好的今天啊,我们是不能忘记这革命传统的。
郑老又看看傅华,问道,小傅啊,你能跟我讲讲你收购这封信的具体情形吗?
傅华根本没想到郑老会对这封信这么大的反应,愣了一下,说,是这样,郑老,当时我陪一个朋友在鬼市上逛,他看好了一个摊上紫金?釉的瓶子,我对瓷器没兴趣,正好看到这个摊子上一个信封,开始我是注意到了信封上的边区邮,后来又看了信的内容,深深地被信中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所打动,当即买了下来。
老兵不死(15)
15、郑老笑了,什么革命浪漫主义情怀,一份情书而已。那个摊主长什么样子啊?
傅华回忆了一下,说,就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长相很普通,我当时并没有十分注意。
郑老说,看来没线索可以追查下去了。
傅华看着郑老问道,我注意到信的落款写的是徐明,没想到这个徐明竟然是郑老您。
郑老说,徐明是我的化名,那个时期很多同志怕牵连家人,都是用了化名。当时我被根据地派到延安学习,章华留在根据地继续战斗。这封信寄出去之后不久,章华就在一次跟国民党军队战斗中牺牲了,这封信也就流失了。原本我和章华是准备我学习完返回根据地就结婚的。这是我一辈子的遗憾呐,我没照顾好章华。
老太太说,你别这么说,老郑,是我不好,当时华姐是替我挡了一颗子弹才牺牲的。
原来,当时老太太跟章华是战友,章华看到一颗子弹射向老太太,一把把她推开了,自己却不幸中弹身亡。后来老太太因为感激,就代替章华照顾郑老的生活,一来二去,两人就产生了感情,最终才走到了一起。
郑老看着老太太,说,这封信今天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是不是章华想要跟我说些什么?
老太太说,华姐是不是在埋怨我们这么多年都没去看她啊?
郑老说,我们多少年没回去了?
老太太说,也有快四十年了吧,华姐的坟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郑老说,是啊,我们把她孤零零的留在海川,她一定是在埋怨我们了。
老太太瞪了郑老一眼,还不是因为你。
郑老说,我怎么了?
老太太说,不是因为你说回去总有一大堆人跟着,太麻烦,我早就回去看华姐了。
孙永这时笑着说,我也觉得郑老这么多年不回去看看不应该啊,地方上的同志都很想你啊。再说,现在的出行很方便,坐飞机不用多少时间就到了。
郑老笑了笑,跟我同一时期老同志应该去世的差不多了吧,谁还会想我啊?
傅华说,老兵永不死亡,他只是凋零,他们战斗的精神会流传下来。郑老,难道你从来都没有梦到过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吗?没有梦见过那些同生共死的同志们吗?
麦克阿瑟虽然打仗不咋地,可他这篇演讲说出了老兵的精神,说着郑老眼睛模糊了,他看着空中念道,自从我在西点的草坪上宣读誓言以来,这个世界已经经历了多次转变,童年的希望和梦想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我依然记得当年那首流行的军歌中骄傲的叠句:老兵永不死亡,他只是凋零。
傅华笑了笑说,看来郑老对麦帅这个演讲很熟悉,我有点班门弄斧了。
郑老并没有理会傅华,目光转向了老太太,说,要不我们回去走走?
老兵不死(16)
16、老太太说,那片土地不但养育了我们,也给了我们很多美好和痛苦的记忆,现在趁着我们还能走得动,就回去看看吧。
孙永没想到郑老竟然答应去海川,这对他来讲是一个很大意外之喜。本来他最近被曲炜压了一头,心情很沮丧,来郑老府上,不过是礼貌性的拜访,他知道郑老这个人很正派,不是很好打交道。他只是希望有这么一个拜访的过程,到时候好在省委书记程远面前汇报,自己来看望了郑老了。如果机会合适,再能得到郑老的一两句称赞那就更好了。没想到被傅华一封信竟然说动了郑老,这可是一个很好的讨好省委书记程远的机会,孙永已经在政坛上打拼多年了,是政坛老手,自然不会放过这样好的机会。
孙永高兴地站了起来,说,太好了,我明天就回海川,安排接待郑老您。
郑老眼睛瞪了起来,干什么,干什么?小孙,你如果弄得兴师动众的,那我们俩就不回去了。
老太太也说,是啊,小孙,我和老郑现在都已经离休,是平头百姓了,不好再惊动地方了。
孙永说,那您二位打算怎么做?
郑老说,我们老两口就是回去看看,给章华扫扫墓,如果有还健在的老战友就见见,其他就没必要了。
孙永为难地说,那程书记是知道了,会怪我的。
郑老说,程远那里我知道是瞒不过去的,你可以跟他说一声,让他私下跟我见个面就好了。
孙永见郑老态度很坚定,他怕再反对这么安排,郑老会不去海川了,就笑笑说,那一切全听郑老您安排。那郑老什么时间可以启程?
郑老笑了笑,这真要回去,我心里还有些胆怯,一晃这么多年,海川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了。
孙永笑着说,海川现在变化很大,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海川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老太太笑着打断了孙永,说,都这么多年了,有变化那是自然的,不过我们主要是回去给华姐扫墓,那些就没必要知道了。我跟老郑两个要安排一下行程,也要跟家人商量一下,可能要过几天才能动身。
孙永说,这倒也是,要不这样吧,我先回海川,您二老如果安排妥当了,就让傅华陪同一起回海川吧。
郑老对傅华印象还不错,点了点头说,叫小傅给我们领领路也好。
孙永对傅华说,小傅,我就把路上照顾二老的任务交给你了。
傅华笑笑说,孙书记您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孙永觉得应该告辞了,就笑笑说,那我就在海川恭候二老了,今天就不打搅了,我们要回去了。
郑老拿起了那封信递给傅华说,这是你的,你收好。
傅华笑了,郑老,这是您当年的亲笔信,应该属于您的。
郑老说,不是那么回事,这是你从别人手里收购来的,所有权已经归你了。
老兵不死(17)
17傅华知道这个郑老一向是狷介成性,就笑笑说,郑老,我觉得这封信对您的纪念意义更大,要不您看这样,我这是一百块钱收来的,就一百块钱转给您如何?
孙永瞪了傅华一眼,说,小傅,这一百块钱你还跟郑老计较,你应该送给郑老。
郑老笑了,别,我倒觉得小傅这个办法不错,老婆子,去取一百块钱给小傅。
孙永还要推辞,老太太笑着说,小孙那,你就按老郑说的办吧,他这人向来一介不取的。你不让小傅拿这一百块钱,他也不会留下这封信的。
孙永这才不言语了,老太太去取了一百块钱交给了傅华,傅华也没客套,收了下来。
傅华留下了自己的名片,要郑老安排好行程之后跟自己联系。三人就告辞,郑老和老太太亲自将三人送到了门口。对于傅华带来的土产,郑老也罕见的留了两样,这在孙永看来,是给了他很大的面子了。
上了车之后,孙永拍了拍傅华的肩膀,赞赏地说,小傅啊,你果然是个人才。原本融宏集团的事情我还以为你是瞎猫胖到了死耗子了,今天郑老这里你可是真让我开了眼界了。今天这件事情干得漂亮。
冯舜也笑着说,傅主任,我可是真佩服你,你怎么知道那个徐明就是郑老?真是神了。
冯舜以为今天在郑老这里的惊喜,完全是傅华导演的一场戏。
傅华笑了笑没说话,心说神什么,我本来就不知道嘛,碰巧了而已。
孙永也笑着说,小傅啊,别弄得那么神秘,说说,这一点我也很好奇。
傅华笑笑说,孙书记别笑话我了,我神秘什么,说穿了也很简单,我只是曾经看过一个文史资料,上面说过郑老在解放前用过徐明这个化名。但我并不敢确定信上的徐明就是郑老,如果真有一个人叫徐明的呢?所以事先也没敢跟您和冯秘说这件事情。这倒不是我有意瞒二位,我是怕弄错了反而尴尬。
实际上傅华从来都没看到过什么郑老用过徐明这样化名的资料,他没有实话实说,一是给自己在孙永面前树立一个对工作负责的形象,二来也是因为他无法在孙永面前承认,他其实是实在没了招数去讨好郑老才把那封信拿出来的,如果承认了这一点,他今天的行为真成了瞎猫碰死耗子了。
孙永笑了,小傅,你不但工作做得很扎实,想得还很周密。你在北京这里,不要坐等郑老通知你他什么时间去海川,你要主动上门去看看,不但落实行程,还要看看郑老有什么需要办事处配合的。
傅华点了点头说,孙书记放心,我会把这项工作当做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去抓。
孙永说,有一点你要注意,不要去催促郑老,我回去海川需要做一些重要的布置,尤其是这章华同志的墓还需要找到,不然的话这次郑老会海川会很不高兴的。再是郑老这次回去的安保和医疗保障都是需要做些安排的,虽然郑老交代不要惊动地方,可真要出了什么问题,我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老兵不死(18)
18、当晚,傅华将郑老要回海川的事情赶紧向曲炜作了汇报,曲炜听完,沉吟了半晌才说,傅华啊,你这个驻京办主任也太称职了。
傅华听出了曲炜话中似有不满,赶忙解释说,我也没想到一封信能起这么大的作用。
傅华并没有跟曲炜讲清楚他事先并不知道信的主人就是郑老,这其实只是一个巧合,他怕曲炜听到孙永对这件事情的说法之后,会更加误会他。
曲炜说,算了,既然已经这样了,你就把后续工作做好吧。
傅华松了一口气,他此时已经意识到自己当初选择驻京办主任这个位置是有点盲目了。这个位置看似轻松,实际上工作内容错综复杂。尤其是夹在市委书记和市长这一二把手之间,要想左右逢源,还真是要谨慎从事。
第二天傅华送走孙永之后,马上召集了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开会,在会议上,傅华讲述了郑老要回海川看看的事情,布置驻京办的工作人员这段时间要把这件事情当做工作重点,对郑老方面提出的要求一定要全力解决。市委书记孙永同志十分重视这一次郑老回海川的接待工作,还可能会惊动省委,要求办事处的每一个人都充分重视起来,不能出任何一个纰漏。如果谁出了纰漏,谁自己跟孙书记去解释。
林东表情复杂的看着布置工作的傅华,这一次傅华能够说动郑老去海川,他的驻京办主任的位置坐得更稳了,自己想要撼动他是难上加难了。
会议结束后,傅华坐在办公室,思考着如何安排妥当这一次郑老的海川之行。门被敲响了,傅华说了一声请进,刘芳领着一个女人走了进来,说,傅主任,这位女士说找你。
傅华站了起来,看了看找上门来的女人,女人一米六几的个头,瓜子脸,大眼睛,剪了一头齐耳短发,穿一套中规中矩的米色套装,气质优雅,态度从容,略显几分成熟,看上去应该有二十七八岁到三十岁之间的样子。
傅华并不认识这个女人,笑着问,请问你是?
女人并没有回答,自顾的环视了一下傅华的办公室,笑笑说,这就是你的办公室,也没什么特别的。
傅华笑了,他感觉来人并不友善,就坐了下来,对用怀疑的眼光看着自己的刘芳说,刘姐你先忙吧。
刘芳出去了,傅华打量着女人,脑子飞快转动着,回想自己有没有见过这个女人,想来想去,还是没有见过的印象,可是这个女人表现出来的情形似乎对他并不陌生。
傅华看着还在四处打量的女人,笑笑说,我一个小办事处主任的办公室,值得你这么看吗?
女人说,确实没什么值得看的。
傅华说,那你可以告诉我你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女人坐到了傅华对面,眼睛灼灼的上下打量着傅华,说,连声请坐都没有,一杯茶水也不给倒,这是你们办事处的待客之道吗?
老兵不死(19)
19、女人的眼神和语气都带着盛气凌人的味道,让傅华心里有一种受到压迫的感觉,很不舒服,就冷笑了一声,说,礼貌是给有礼貌的客人的,你一进门,我就请问了你是谁,你不但不理我,还像个贼一样的四下窥视,是不是没找到值钱的东西很失望啊?
女人没想到傅华并没有被她的气势压住,反而讥讽她像个贼,愣了一下,说,你竟然敢说我是贼?
傅华笑笑,不客气的说,不速之客,问而不答,我不知道你来此究竟有什么目的。你如果没什么事情就请离开,我还有事要忙。
这一次女人却并没有被激怒,反而笑了起来,说,我知道你们办事处在忙什么,你们在忙着准备我爷爷去海川的接待工作是吧?
傅华愣住了,你爷爷,郑老是你爷爷?
女人笑得越发大声,对啊,如假包换。
傅华有些尴尬了起来,说,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你是郑老的孙女。说着,傅华就要站起来给女人倒茶。
女人冷笑了一声,说,你不用前倨后恭了,你也不用忙了,我只是来通知你一声,我爷爷不回海川了。
这下傅华呆住了,孙永已经很高兴的回去准备接待郑老了,郑老这边却说不去了,这自己怎么跟孙永交代?
傅华疑惑的看着这个女人,问道,这不是都说好了吗?怎么又不去了?为什么啊?
女人看傅华着急,笑得越发恣肆,说,呵呵,没为什么,不想去就不去了。
傅华眼前浮现出了郑老两口当时说到要回去那种激动的样子,心说郑老应该不会反悔的,又看到女人狡黠的笑容,一下子明白了,不是郑老不想回去,是眼前这个女人想拦着郑老不让他回去。
傅华笑了,说,差一点上了你的当。
局面瞬间扭转,女人愣了一下,说,你以为我在骗你?我真的是郑老的孙女。
傅华心中有数了,好整以暇的看着女人,说,这我不否认。
女人说,那你凭什么不相信我爷爷不回去了?
傅华笑了,我就凭你自己过来告诉我这个消息。
女人困惑的看着傅华,问道,我专门来告诉你这个消息还错了?
傅华冷笑了一声说,郑老如果自己真的决定不去了,他一个电话就通知我了。又怎么会派你来呢?您是什么身份啊?郑老的孙女,眼睛都长在了头顶上了,又怎么会大驾光临我们这小小的办事处呢?您之所以来了,是因为郑老并没有反悔说不去,你是想用郑老孙女的身份逼我们相信郑老不去了,从而让我们不再去打搅郑老。
女人说,你不用冷嘲热讽的,你猜错了,确实是我爷爷派我来的,他老人家觉得派我来比较正式些,对你们也尊重。
老兵不死(20)
20、傅华看了看故作镇静的女人,心里冷笑了一下,你这点小伎俩还想来骗住我,真是小瞧我了。
傅华笑着说,是真是假很好验证,我马上就可以打电话问问郑老。说着伸手抓起电话就要拨号。
女人见把戏被拆穿,急了,也不再掩饰了,一把按住了电话的卡簧,叫道,你真是有够聪明,不过你们这些人怎么这么卑鄙啊,为了你们的升迁,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你也不想想一个快九十岁的老人经得起这样的奔波吗?我爷爷如果出了什么意外怎么办?难道仕途对你们就这么重要吗?
傅华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他挠了挠脑袋,说,郑小姐,你听我说,最初我们去见郑老的时候,并没有起意要邀请他去海川,只是后来我们看到郑老确实很想念海川,才发出的邀请。你爷爷的性格你应该比我们清楚,他如果不想去,我们就是说得再好听,他也是不会去的。再说我们海川市委对郑老这次回去十分重视,安全和医疗方面肯定会做十二分完全的准备,你真的不必担心郑老的身体问题。
女人说,我爷爷都是被你那封信勾引的,跟我奶奶一起看着信回忆往事,哭一阵,笑一阵的,简直都有点疯魔了。我就是怕他们回去旧地重游经不起这种刺激,情绪波动太大,对身体不好。
傅华说,我这次会陪着郑老一起回去,你放心,我一定会精心照顾你爷爷奶奶的身体的,我可以立下军令状,出了问题唯我是问。
女人轻蔑的说,你算什么,我爷爷如果出了问题,就是赔上一万个你也没办法挽回。
傅华看了女人一眼,心说我这么说是尊重你爷爷,你有什么资格来蔑视我?便冷笑了一声说,我没郑老这样好的爷爷,所以也不算什么。既然这样,抱歉我帮不了你什么,请回吧。
女人瞪了傅华一眼,说,你敢赶我走?
傅华本来想说这是老子的一亩三分地,就赶你走了又如何?想了想这个女人总还是郑老的孙女,就是看在郑老的面子上也不好太无礼,便说道,郑小姐既然出生在郑老这样的家庭,对官场也应该有所了解,那你就应该知道我这个驻京办主任只是一个办事的角色,不能改变什么的。你如果确实不想让郑老去海川,你让郑老跟我们市委书记说一声吧。
女人叫道,我要是能劝动我爷爷,还用跟你费这么多话?
傅华说,那就没办法了,其实让老人家出来走动一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你又何必紧张呢?
女人叫道,你说得轻巧,反正又不是你爷爷,你当然不紧张了。说完,站起来,也没跟傅华说声再见,摔门而去了。
傅华苦笑了一下,这个女人真是的。不过被她这么一搞,傅华心里也紧张了起来,看来这一次陪郑老回海川,自己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不可有一点闪失。
老兵不死(21)
21、三天之后,傅华登门拜访郑老,询问郑老的行程安排。进屋一看,那天找到驻京办的女人也在座。女人看到傅华,用眼睛狠狠瞪了他一眼,傅华暗自好笑,眼神躲开了,不去招惹她。
郑老看到傅华,笑着说,小傅来了。
傅华笑着说,我来看一下,郑老你定下出发的时间没有。
郑老笑着说,正想给你打电话呢,定下了,我们决定三天后动身。
傅华说,那我马上去订机票。
郑老说,我和老婆子商量了一下,我们不坐飞机,我有很多年没出京了,想坐坐火车看看沿途的风景。火车票你不用管了,小莉已经订好了,也给你订了一张。
傅华说,这怎么好意思,这个车票钱应该我们来承担的的。
女人在一旁冷笑了一声,说,我爷爷才不占你们的小便宜呢。
郑老笑着说,小傅啊,你也应该知道我的个性,我自己回去,不会让海川帮我出旅费的。你是陪我回去做向导的,你的旅费也由我来承担。对了,我还没给你介绍,这是我孙女郑莉,是我家老三的女儿,她不放心我去海川,这次也要跟着我去海川。怎么样,欢迎她吗?
傅华笑着说,郑老您的孙女要跟您去海川,那是我们的荣幸,我们怎么会不欢迎呢。
郑莉冷冷地说,我不需要你们欢迎,我不是因为不放心爷爷,才不会去你们那个破地方呢。
郑老有些不高兴了,小莉,你对家乡的人怎么说话的呢?
郑莉说,爷爷,他们就是想利用你的声望来达到……
郑老急了,打断了郑莉的话,你给我闭嘴,你瞎说八道什么,是爷爷和你奶奶想要回家乡看看,与小傅这些地方上的同志没有什么关系的。
郑莉叫道,爷爷,你就听他们蛊惑你吧。
傅华在一旁笑着说,郑老你别动气,您孙女是担心旅途中您的身体健康,她这是好意,你就别责备她了。
郑莉瞪了傅华一眼,说,要你装好人。说完站起来走进里屋了。
郑老笑着说,这丫头被她奶奶娇纵惯了,没大没小的,你别见怪啊,小傅。
傅华说,这是郑莉她对您二老的亲情流露,我怎么会见怪呢。
傅华又跟郑老敲定了一些出行的细节,这才告辞离开。
在路上,傅华接到了杨军的电话,说他朋友那有一块地很不错,问傅华什么时间可以一起去看一看。
傅华歉意地笑了笑,说,不好意思,杨兄,我这几天有一个很重要的接待任务,一时难以抽出时间来,能不能等几天,等我这次接待任务完成了,再联系去看地。
杨军笑笑,没问题啊,我等你电话吧。
傅华放下手机的时候想到,这个杨军还算不错,真心实意的想要帮助自己把酒店建起来。
三天后,傅华和郑老、郑莉等人一起登上了去海川的列车,郑老这次还乡之旅正式开始了。
老兵不死(22)
22、在火车上,傅华担心郑老两口子有什么不适,就陪在二人身边陪他们聊天,郑莉还有些恼火傅华,又拿傅华有些没辙,索性躲开了,回到了自己的软卧包厢。
三人就闲聊着,老太太问傅华,小傅,你今年多大了?
傅华笑着说,三十一了。
老太太说,哦,也不小了。我看你的样子似乎还没结婚吧?
傅华笑着说。阿姨,没结婚这能看出来吗?
老太太说,这当然可以看出来,没结婚的人没牵挂,给人一种很自在的感觉。
傅华笑笑,我确实没结婚,阿姨你说对了。
老太太说,为什么到现在你还没结婚呢?小伙子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
傅华不想解释什么,就说,没遇到合适的。
老太太笑了,是你眼光高吧?
傅华笑了,阿姨,不是我去挑别人,是别人挑我。
老太太上下打量了一下傅华,小傅啊,你这个人不实在,你看看你一表人才,也看不出有什么坏习惯,姑娘们遇到你抢都抢不到手,还会挑你。
傅华摇了摇头,阿姨,你不懂的,我个人条件没问题,可是我家庭条件方面就不那么令人满意了。前几年,我妈妈一直卧病在床,那个姑娘会愿意嫁进来就伺候病人啊?
老太太说,那就难怪了。可惜了这么好的小伙子了。现在你妈妈还好吗?
傅华说,已经走了。
老太太说,哦,那你现在没什么负担了,可以好好找一个女朋友了。
傅华笑笑,阿姨,以前我还觉得急着找一个媳妇,好帮我一起照顾我妈妈,也了了我妈妈想抱孙子的心愿。现在我妈妈走了,我的心也淡了,随缘吧。
老太太点了点头说,小傅啊,看来你是个孝子啊。不错,不错。告诉我,你想找什么条件的,看看我眼前有没有合适的。
傅华笑了,这个真的是要随缘,只要顺眼就好。
老太太笑笑,这个是要看缘分的。哎,你看我们家小莉怎么样,她也老大不小了,可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傅华心说这老太太有意思,你没看到你孙女见了我就走吗?还想把她介绍给我,她不想踹我两脚就不错了。
傅华笑笑,谢谢阿姨看得起我,不过,我是土包子一个,入不了您孙女的法眼的。
老太太听傅华婉拒了自己的提议,说,小傅啊,你别看小莉这几天对你横眉冷对的,那是因为她对我和老郑这次海川之行不满,不是冲着你的。其实她是一个很温柔的女孩子,也很能干,自己开了一个很赚钱的服饰公司,这样一个既能干又温柔的女孩子很难找的。
傅华笑着说,我知道您孙女为什么对我有意见,这我很理解。但是我跟她真是不合适。
傅华并不喜欢郑莉这样强势能干个性的女人,更何况这个强势女人的背后,还有一个背景深厚的家庭。婚姻在他来说,是一个避风港,是男人舔舐伤口的地方,他想要的是一个温柔体贴的女人,而不是像郑莉这样强势的女人,即使娶了郑莉会对他的仕途有很大的帮助,他也不会愿意接受的,他并不想把婚姻作为终南捷径。
老兵不死(23)
23、老太太还想说什么,郑老在一旁说道,老婆子,现在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如果看好了对方,自己会有所行动的,你就不要操那么多心啦。
老太太不高兴地说,我不是愿意操心,你看现在的年轻人,一个个年纪都不少了,可是却一个个都不着急结婚,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郑老笑了,时代变了,你以为都还跟我们那个时代的人一样?
傅华看了看郑老,笑着说,其实,郑老,我感觉生在你跟阿姨那个时代可能更有用武之地。
郑老说,我们那个时代有什么好,战火纷飞的。
傅华说,可是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那是个年轻人一腔热血可以挥洒的年代。
郑老点了点头,这倒也是,十几岁就是师长了,小平同志百色起义的时候,岁数也不大,那倒真是一个年轻人更有出头机会的年代。
傅华笑着说,不知道郑老当初是出于什么想法出来革命的?
郑老眼睛亮了起来,人上了年纪之后,当年勇是最津津乐道的,他开始回顾起自己投笔从戎的革命经历起来……
这一路上,郑老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