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艾李两家的粮食被送到受灾一般的西南。沿海有海运支撑。艾晴和元晔又不停地在中南制造着粮食,大量的粮食,沿着武汉的东南西北的交通线被不停的运送出去。
现在每个大的城镇都正在收粮食,再转手运到闹粮荒的地区。收上来的价钱虽只比成本略高,但运到就能拿到现钱,就算不卖给官府自己卖掉,只要不高于官府设定的最高价钱就行。
艾晴和元晔打算把已有的存货全部卖给官府,再不停制造粮食给运粮商船和骡马队。
“有钱了!有钱啦!”终于从官府换的银钱的艾晴和元晔恨不得挥舞手中的银票,满街吆喝。
“咱们这任务总算进行了三分之一了……哥~你记得那个长胡子官员不,知道咱们有那么多粮食要卖给官府乐的胡子都开花了!”艾晴撇撇嘴,对自己这种半卖半送的行为有点后悔了!
“呵呵~好妹妹,他那么高兴也是好事啊,如果没有收到粮食,这粮价也不容易降下来,没粮食的急着买,有粮食的守着不卖啊……咱们给他这么大的政绩和安定的本钱,他能不高兴吗?!……今日好好歇歇,吃点这里的好吃的,呃,小狼狗这两天不知道怎么样了?”
两人订了一间房,再让小二把菜端到房里。刚一进屋,小狼狗就跳出来了,一脸委屈的神色。
“你们就知道欺负狗!我都好长时间不能出来了,还一直吃你们的‘残羹冷炙’~”
“嘴上都能挂油瓶了哈~今天就让你吃个够,想吃什么?”
“听说酥饺、油墩、糍粑、剁馍、苕面窝、牛肉米粉、糊汤粉……还有炒花饭、烤鱼、豆皮、热干面、烧梅……都不错~”小狼狗绝对不客气,掰着爪子算着好吃的。
“得!得~你还挺明白,可这么多东西咱们可吃不了,再说,你说的都是小吃,汤啊粉的什么的你就别想带了!”艾晴一脸无奈,怀疑小狼狗偷跑出去被人收养了……
“哥哥~刚才咱们叫的芙蓉鸡片、清蒸武昌鱼、炒白果和牛肉豆丝,再加一道红菜苔炒腊肉和两碗热干面得了……”看着手里拿的菜单,艾晴都快流出口水了,都说“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要吃新鲜的,清蒸才能显出手艺。反正还要在这儿呆上一段日子,还怕没好吃的?!
元晔更是期待,这时候南北交通还不是很方便,新鲜的武昌鱼可不是想吃就吃的,既然来了,妹妹又极力推荐,自己就算不喜欢也得赏光,更别说自己还一点都不挑食!
找了小二加了菜,二人一狗吃的小肚溜圆。小狼狗抱着空了的蛋酒瓶子,红着脸微晃着着身子,一个劲的说“好吃啊好吃~”,终于扑了……
武汉是鄂菜的重要城市。由于地处华中九省通衢地利之便,南来北往商贾云集,不仅商业繁荣,也同时带来了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城中各菜系餐厅也遍布三镇,早晨吃地道的武汉小吃,米耙粑、鱼汁糊粉、烧梅、欢喜坨、糯米鸡、豆皮、散子、鸭脖子……中午吃各家名菜,川、鲁、粤、浙。
不过几天的功夫,艾晴就觉得腰身似乎肥了两圈,不过时不可失,艾家人可不好管住见到众多美食的嘴啊!……
ps:美食当前,又是冷天,虽不吃肉,也胖两圈~>_
第七十三章 待到雪化时(一)
轰轰烈烈的大运粮运动就此在全国展开,即使雪依然在下,路上更是不好走,但谁也没想到,光是凭借人力,就把全国的壮劳力活动起来了。
上面张张嘴,底下跑断腿。收到各地情报的艾父感慨中国老百姓们是最不可思议的,就算在没有公路、铁路的这个时代,也能把粮食运到南、运到北,运到东,再运到南。这种力量只能是人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虽然这么说有点唯心,但全国的形势大部分已经控制了更能说明问题。
艾晴和元晔度过最艰难的时期后,终于迎来了灿烂的春天。大量的粮食源源不断的送到各个码头,虽然现在在枯水期,但对木船影响不大,连续的降雪反而带来比往年更丰沛的水量,而且还没有上冻。
这些粮食,沿着长江的航线,运到各个码头,再转运到内陆。
虽然艾晴和元晔这段时间过的比较舒心,不过两人诡异的状态还是引得大量粮商的侧目。
“哥哥~你觉不觉得有人跟踪咱们?!”艾晴咬着一块热糕,正和哥哥逛街。
“嗯~估计是各粮商派来打探的,虽然咱们来这里的路上也卖了一些粮食,不过数量比较少,次数也不多,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次在这里待得时间有点长了,肯定是好奇咱们从哪来的粮食……”
“那怎么办啊?要不咱们搭船走吧!我就怕夜长梦多,虽然不怕他们来,不过肯定惹麻烦~”艾晴皱皱眉,自己和哥哥可没闲工夫拜码头,八成是有人眼热,坐不住了~
“嗯~这样吧,咱们这两天改头换面一下,事情都交给小武吧,等最后再卖一次,把棉花出清,搭上个粮船顺流而下,听妹妹你说大海很美,咱们去看海!”元晔迟疑了一下,只是不光就他们两个人啊!
“好!”
两人一狗自此深居简出,老老实实的等着刚收的小厮小武带来的消息。
这小武和两人的确是有缘。艾晴和元晔闲暇之余到处游览风景,却发现冰冷的河水中飘着一个孩子。元晔丢了几根木棍,三步两步点跳的把这孩子救了上来。幸好这孩子懂水性,只是有点冻僵了。
等孩子几天后醒过来时,嘶哑着声音说本来自己从小跟着一个远房亲戚跑船的。后来遇到了水贼,本来小孩子要被拐卖换钱的,可他偷跑了出来,被人发现只好跳进了水里,仗着水性不错躲过了追赶,只是时间长了就被冻的游不动了,还以为这次是死定了却遇到了贵人……
艾晴和元晔很是佩服,这小孩子很是骄傲呢。两人又问以后的打算。
“两位恩人的大恩容我以后重报,我想先找到我那失散的亲戚~”
“重报不重报的就不用再说了!小武,你叫小武是吧?!等你身体好了,在你找到你那亲戚之前,只要帮我们跑跑腿,打探一下消息就行~”
“我娘说过,受人滴水之恩,必将……必将用泉水报恩……找到亲戚前我一定帮你们做好事情……”小武忘了那句话,不过意思就是那样的~
“呵呵!不用你涌泉,你就称呼我们大艾哥、小艾哥就行,这是我哥。”艾晴指指元晔,“我们救人又不是为了你报恩,找到你家人后,我们还要去东边一趟,就不能再回来了……”
小武只好丧气的眨眨湿润的眼睛,“嗯~我知道了~”
--去----------你的-----------方------------向----
李言诚和各位管事带着大队的粮食往南走,前一段时间,他们每走到一个个大的城市里便吩咐此地的李家店铺把一部分粮食运到缺粮的地方贩运。由于走的是大路,花费的力气和时间并不多,后来听说朝廷出了政策,又收到的父亲的信,说这次要有大动静,终于决定启用海船运粮了。
于是大伙一商量,决定不再往东南走,而是往西南,越过山西,到达了陕西的长安(西安)。长安是个大城市,自古南来北往客商云集,往来的消息也是流通的十分快捷。听到邻省那边这段时间来了两个神秘的大粮商,言诚心中便是一动,会不会是艾家那对兄妹呢?!
李言诚一边让人刻意的打听,一边令各位管事往西北运送粮食和棉花,而艾家的人听说少爷可能在邻省,便动了心思。
李言诚安排好了去惯了西北的人手,带着几个艾家的管事,一边沿途倒卖粮食,一边收购地方特产,就这么往艾晴和元晔的方向走来。
“大艾哥,小艾哥~”小武喘吁吁的从门外跑了进来,“这几天有人打听你们打听的紧呢!”
“知道是什么人不?”艾晴噌的从椅子上坐了起来。
“还没打听清楚,那些人嘴紧的很,不过大部分是北方口音,似乎是京城人士!”小武仔细回想了一下肯定地说。
“难道是咱们认识的人?!”艾晴眼睛发亮,转头满是希望的看向哥哥。
“小武,他们身上货车上有什么标志没?”元晔也很是兴奋,已经两个月了,再过一个半月就又是新年了,很久没见到过熟人,尤其是言诚还真有点想念……
不知道言诚那边怎么样了,虽然兄妹俩儿不管不顾的就跑来运粮食,但两人自然是希望大家都能赶紧忙完回去过个好年。
“嗯……好像大部分身上好像绣着树叶或藤子?……”小武想了想。
“哥哥!”艾晴惊喜的说~都说人生四大喜,他乡遇故知可算的上一个。
“别慌别慌!咱们装扮好了先去看看!”元晔强压住心中的喜悦,安抚跳豆般的艾晴。
小武熟门熟路走街串巷的打听好了那些人的住所,带着艾晴和元晔就来到了一个院子的后墙。
…………………………………
“张管家~怎么叭叭跑到这里却找不到踪迹了呢?!难道是消息有误?或者是已经走了?!”李言诚焦头烂额的在租来院子的书房里转来转去,“一直没他们消息,难道你家老爷我的艾伯父就不着急?那可是两个他的孩子,还有晴儿……唉!~”
“言诚少爷,咱们认识的时间可不短了,老爷对孩子如何你比我清楚,我对小主人如何你也明白,既然都打定了主意,咱们也就只能求保佑了!李少爷家的消息来源我没话说,现在只能等等消息了,不过言机子那个老爷子徒弟的功夫我绝对信任!”
“我也信任啊!我这个做徒弟的不信任别的也得信任东西没白学啊!可这事情没妥当心里面就不安稳啊!”
一时间房中两人默默无语,只剩茶香余韵。
…………………………………
“youjup,ijup!”艾晴心中默念,对面前不算很高的墙跃跃欲试。
“一起吧!”元晔伸出手,拉着艾晴蹬了上去。
强装镇定的小武仍然不经意的张大了嘴巴,等合上时终于咽下了那句话,“我有开后门的手艺耶!”……
不久,就听见里面艾晴清脆的声音,“张伯伯~是我!是我唉!”
ps:两人赶紧见面吧,我就不设计艰难困苦了哈~>_
第七十四章 待到雪化时(二)
艾晴和元晔没等小武开了后院门就噌噌越了围墙跑到院里了。如果是前门,兴奋的两人估计要砸门了,后院更好,左右都没人,正好翻墙而过。
“小武你先等会儿哦~”
不一会就听见里面小艾哥脆生生的声音,“张伯伯~是我!是我唉!”
艾晴和元晔身体灵活的穿梭在院落中。
“谁?!”管家张逐水和言诚齐声喝到。
只见一个身穿深蓝色棉袍带着大棉帽的小个子奔了过来,嘴里还叫着张伯伯,这不正好是说曹操,曹操到吗!
李言诚惊喜的在原有的严肃的脸上,绷出了不少欢乐地笑纹,“你们真的在这儿啊,我们找了你们好几天了!这段时间身体好不好……”
开始言诚面对元晔说着话,等艾晴和管家寒暄完,两人终于能好好的说话了。
“你……好像胖了点呢!”李言诚热切的看着把脸弄得和花猫一样的艾晴。
“……啊!真的吗?”艾晴暗自掐了掐腰身,果然圆了啊~>__
第七十五章 减肥
等艾晴欢欢喜喜的回家后,就在门口等着孩子归来的艾氏夫妻见到三个孩子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脸圆了,肉多了----胖了。
“谁胖了?”艾晴隐形后,假装没自己的事情……
“都胖了!”艾母说了句实话。
艾晴吐血~
算了,反正现在是冬天,而且自己还小呢,减肥的事情以后再说……等言诚带着大包小包回家后,艾晴看着丰盛的一桌子菜,如是的想。
不过过年的时候,艾晴又一次受到了打击,因为拜年的人很多,基本见到艾晴后都说孩子圆润富态了,面如银盘,十足的福气……
一般古代身体胖的人很少,胖一点也是福气,虽然面对的是众人的羡慕,但来自现代的艾晴还是郁闷了,毕竟理念不同,感觉就不一样。
艾氏夫妻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好,毕竟艾晴现在还在青春期中,个子也没停,以后等个子张开就好了。而且那些脂肪冬天储存点还能御寒,只要到了春天一活动就被消耗掉了,有什么可担心的……
因为天气比较冷,艾晴实在没心思活动,减肥的日子一拖再拖,终于到了春暖花开。
艾晴和元晔回来的那个时候,京城的雪已经化得差不多了,只偶尔能看见雪留下的痕迹,全国形势也是一片大好,听艾父偶尔提起黄河的水已经化了冻,官道也差不多由各地整修完毕了。
当某一个温暖的夜晚过后,艾晴惊喜的发现,满院子的树木,在不经意的时候绽出点点柔嫩的绿芽。春天来了,大地苏醒,天气慢慢变热,人们也该脱下厚棉袄了,艾晴也是该减肥的时候了~
虽然大人们眼中,艾晴还是个孩子,一个小孩子就减肥听着就有点可怜,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家庭暴力受虐待。但生活在新时代的艾晴却明白自己应该控制胃口,多运动了。
b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不过亚洲人的bi一般低于欧洲人,所以经过调整。
标准体重(千克)=(身高—100)x
先算好实际体重和标准体重的的差,再用标准体重相除,算一下百分比,低于百分之十就是正常,高于百分之十就是过重,如果超过百分之二十就称为肥胖……
艾晴偷偷找了家里称菜的秤,打量四周无人,一咬牙站了上去。
五十二公斤?!一看这数目艾晴就郁闷了。现在艾晴只有一米五六,个子虽还能再长一长,但这个斤称儿是不是有点多啊!难道这东西坏了,还是故意把这个称东西的弄得称出来份量重了?!
艾晴找了十斤水试了试。失望!太失望!看来不是这秤有问题,而是艾晴确实有点胖了。
忘了从哪本杂志上说了,好像青春期如果胖的话也必须注意了。如果太胖而不注意的话,年轻人也是能得高血压那种病的,反正是对身体不好。
艾晴的担心成了现实,虽然不用担心高血压,但是如果不控制一下的话,以后就不好说了。
艾晴自我感觉了一下,自己体重多出来的并不多,这不是重点,而是肥肉的比率增高了。
自从这个冬天入冬后,自己明显的运动量减少了,棚子里也由专人负责,就算进入戒指只是动动手收获而已。后来天降大雪,虽然奔波到南方,但有戒指空间,没受多少罪,吃的也多喝的也多。后来到了目的地后更是不得了了,一方面补偿心理作怪,另一方面又有美食诱惑,心情也舒畅,吃的很多,消耗的很少,后来因为粮商找寻艾晴基本就足不出户了,后来有了小武跑腿,艾晴更是如鱼得水……
后来,言诚得到消息寻来,艾晴也没有管住自己的嘴。如果一个人可能再也不会到某个地方,你说她还能不放得开?!
三个人吃饭就是香,就算元晔晕船,也还是长胖了不少,艾晴更别说了。
春天来了,衣服越来越轻薄了,带回家那么多漂亮的衣料的艾晴决定趁着越来越暖和的天气好好减减了。
首先,先检查并了解自己的身体。
艾晴摸摸身上的肉,明显能感到现在身上软塌塌的了,还不属于正常拥有的脂肪,还有点水肿~
然后,寻找身体多余脂肪的原因。
艾晴从小就很好动,后来跟随师傅锻炼也很努力了一把,基本每天都会运动。后来,学习完毕后很少再锻炼了。女孩子的性子也使得艾晴越来越安静。
还有后来的暴饮暴食,零食也不断,甚至还吃夜宵,足不出户更是没有了运动量。虽有戒指空间可以活动,艾晴也喜欢在卧室找本书看。
看来自己有这么多不良习惯啊!没有父母在身边,还是控制能力低了。艾晴边在纸上计算自己这段时间吃过的食物,边嘴里流着口水,心里面又唾弃自己。
唉~必须开始减肥了!
减肥是必须的,不过目标还是健康。艾晴觉得自己应该减肥了,是因为身上的脂肪含量增加的不少。艾晴曾经有个同学,身体小巧的如同八九十斤,实际却又一百多斤。那样有劲而细瘦的身材一般人羡慕是羡慕不来的,原因就是肌肉比脂肪沉,光是为了减重的话,只会把健康减掉~
开始恢复运动的艾晴一边跑步一边诡异的想着,幸好自己现在是在古代,这里对肥胖者可是十分的宽容。哈~如果维纳斯是在现代的话,估计都不怎么敢穿比基尼啊!
受了十几、二十几年铺天盖地瘦型模特熏陶而残害自己身体的女人,只能说思想被时代扭曲了,没赶上好时候啊!
如果只是为了健康,艾晴还是很积极的。
一日三餐最好都要吃,特别是早饭。如果想减肥,光靠节食是减不了,如果骤然不吃东西,身体的器官如果能说话的话就会说:“受不了了,没有营养来源了,我们尽量把能量储存起来吧!”所以常常不吃饭,吃一点就容易储存脂肪。长时间咀嚼,慢慢降低食物的总量,也不要吃的肚子涨涨的……
晚饭可以尽量少吃一点,但不要吃零食,比如饼干,一包饼干的热量大于一碗饭,挨饿只吃一包饼干,还不如饱饱的吃一碗饭。
水果也并不理想,有的人晚饭不吃吃水果,糖份啊糖份!因为晚上特别容易囤积脂肪,水果中含有的糖份都是单糖,仅次于白糖,很用以吸收。
艾晴试过一段后就不再尝试了,因为觉得自己反而胖了。改为吃芹菜和少量的米饭。没有什么食物可以促使人减肥,只能说哪种不怎么使人发胖,比如芹菜也是含有热量的,为啥说能减肥呢,是因为吃芹菜时嘴部的咀嚼和肠胃的消化消耗掉了芹菜的热量。
经过一段时间运动,在能穿单衣的时节,艾晴终于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虽然艾母不在意,不过后来还是夸她有毅力,显得精神了不少!
艾晴心里这个美喔!
ps:艾晴终于减肥成功……我终于把文赶出来了!
继续求推荐和收藏……_y
第七十六章 谁家没个亲戚?!(一)
粥可是好东西。艾晴减肥的时候喝粥喝的次数比较多,效果还不错,一小把米也能熬出糨糨的一大锅~
中国人都爱熬粥,尤其是北方。一般人家里熬粥的底料常用的是大米、小米、玉米渣或面儿……然后加些豆子(红豆或绿豆),不放糖盐,偶尔放些枣、枸杞、栗子之类的,咸粥喝的次数较少~
熬粥也是功夫和手艺。艾家熬粥用小米和玉米比较多,大米常常直接当饭了。
只要粥熬的好,便能常常看到,粥上面浮着一层细腻、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质。好像中医里叫做“米油”,俗称粥油,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还可以和参汤媲美。
虽然这段日子喝小米粥次数较多,但小米饭却只是听说过,而没品尝过,传说中的“二米饭”是小米和大米混着蒸出来的,更是没吃过了,不过好像营养价值很高……
但当艾晴提议:吃一次“二米饭”时,还是被艾氏夫妻坚决否决了。
“不要吃!”
“不要吃那种,大米蒸饭,小米熬粥,没得说!”
夫妻两人意外的坚决,让艾晴很是意外。
“听说小米和大米混着吃营养好~”艾晴解释道。
“听谁说的?!”
“电视里的专家啊!”艾晴的确知道两种米饭混合营养高,但是说是电视里专家说的可信度更高一些。
“电视里的‘砖家’也许也很少吃,晴儿,有些事情不用太较真!”艾父语重心长、满脸真诚的对艾晴说。
可是……>_
第七十七章 谁家没个亲戚?!(二)
穿戴整理好便服,艾氏夫妻两个双双去见宗老,那个艾氏夫妻的爷爷辈。
现在满院子的树木枝叶都抽条发了细芽,偶尔有争气的还能开个花儿。整个宅子里空气清新自然,着实让人心里舒坦。
“三爷!”艾父进了门赶紧行礼。虽然自己已经大小是个官了,但尊老的习惯始终是不变的。
“可不敢让光瑜行礼,听说你当了不小的官!让你行礼可不行~”宗老三爷赶紧阻碍。
“那怎么行?!”艾父犟犟着,宗老怎么能有艾父力气大啊,终于拜了一拜。
众人寒暄完毕。
“三爷,您这是?”
“哦~哪有什么事情!就是来看看你们这一家人。我年纪大了,再不出来走走以后可就没机会喽~”
“那我可得好好请您四处逛逛,明天我沐休,可以带着我这小兄弟一起观赏游玩一番~”
“也好~也好~”宗老沉思的捋捋胡子。
第二天天微亮,大伙就起来。
驾上马车,带着艾家老小和爷孙两个,元晔亲自驾车,穿的衣服也都是平平常常,除非有人专门观察,才能在隐约中发现艾家佩戴的不菲首饰和散发的贵气……
越过一棵棵官道两边的护路林,众人终于到达了城门,随着人流进入了这个拥有无数繁华街道的城市。
把马车放入专门停放马车的木栏,几个人转为坐上油壁车到最繁华的街道上去。
那个艾晴和元晔的小年纪堂叔,从一进城就大睁了双眼,似乎看不过来的样子。艾晴暗暗的笑,现在终于像个正常小孩子了,要是见到这么繁华的景象都不惊讶,那就不是小孩子,八成又是个穿的了,毕竟当初艾晴刚入城还大呼小叫呢!
在京城内想买的东西太多了,这里有你想到的一切和想不到的一切。宗老睁大双眼看着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脸上还带着羡慕和批判并行的神色。
几个人在醉仙楼吃的饭,小堂叔最喜欢炸鸡,三太爷(对艾晴和元晔来说)最喜欢香软的糕点……由于是在李大富的店中,只花了个成本钱,所有的果蔬个顶个的新鲜。
由于原来艾家发迹是因为棒子,艾父还专门点了一小盘甜水玉米粒。三太爷吃着香糯的玉米粒再环视一下这个酒楼的装潢,悄悄的问艾父:“光瑜,这玉米得多少钱啊?”
“……这还真不清楚!怎么着也得1两银子一盘吧~”艾父思考片刻。
“什么?!一两?!”三爷的声音瞬间飙升,“怎么那么贵……乡下才……”
三爷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再吃东西就有点不太香了……
三爷在艾家已经住了几天了,十分喜欢艾家的食物,就连最平凡的小米粥都得到了他的赞叹:小米秋天播种,冬天蛰伏停止生长,春天发芽出叶,夏天收获,蕴四季的精华,可补虚损,有健胃消食的作用,还有安神之效……
熬得浓浓的小米汤的确颇受众人的喜爱,尤其是三爷这样的老年人,最是喜欢这种软烂的营养滋补之物。这种有营养粥也可以喂食孩童,如果母亲没有奶水,小米粥喂养的孩子也同样强壮,添加辅食时可以用“米油”给孩子喝。
在这个古老的年代,艾晴还听说了一些巨富之家有些老爷太太们只喝米熬出来的精华……真是只有想不到~
艾晴很少种小米,毕竟空间里想种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蔬菜还不够,更别说外面也能买到的小米了,而且小米最广泛用处就是熬粥,酿酒、制糖、做醋离艾家太遥远……
所以今天艾家的粥受到夸奖就相当于米受到夸奖,还不是艾晴得到夸奖?!
虽然三爷一直夸奖艾家的粥好菜好,不过当艾晴询问村里的情况时,三爷不是说有些劳累,就是询问艾父转移话题,后来还是小堂叔漏了嘴,说叔叔吵了几次架~
大人吵架也没什么吧?!难道三太爷来躲清闲?!过几天父亲清闲下来再说吧~艾晴想到父亲这次又是忙的团团转便有点心疼!
艾父这几天忙于海商商船的事,回到家中也是倒头就睡,三爷不开口,艾父还真不知道怎么询问,好像一旦太积极了就好像不欢迎宗老来家住一般!又找钱进问询,钱进也是摸不到头脑,只是说原来村里的人稍有些浮躁,但动静不大……到头来艾父仍然一头雾水~
又过了几天,宗老三爷估计是再也坐不住了,等晚上艾家大门一响艾父到家,就立即赶了过来。
宗老三爷进门时艾父正扒着吃热好的饭。见三爷来了赶紧把碗筷摆在一边。艾母赶紧摆了茶。
“三爷~您这是,有事?!”
“光瑜啊~……有些话我不知道应不应该说~”三太爷面露难色。
“有什么话您就说吧!……是不是有什么难事?!”艾父怀疑没准三爷真有重要的事情。
“这……”宗老环视四周,一脸不方便的样子。
艾父看三爷觉得艾母在场不方便,本有心让艾母避一下,不过想了下,还是道:“三爷!一家人说不得两家话,有什么事情您就说吧!我要是想不明白的还有婉欣呢不是?!家里的大事我都和她商量呢!”
艾母赶紧说:“是啊,三爷~,您还信不过我么!”
“我信!我自然是信啊!……只是不知道从何说起!”宗老三爷思索了片刻,咬牙道,“光瑜啊!你可得救救村子啊!咱们那村子里没几个明白人啦!”……
屋里一阵静默,三爷脸上透露着深深的无奈,艾氏夫妻脸上则是强烈的惊异~
出什么事情了!难道村子里发生什么大事了吗?!
“三爷!你可得和我们好好说说。是闹了灾缺钱,还是谁家闹别扭了。难道是和您老有关?!……”艾氏夫妻一听立刻着了急,就算不是真正的艾家人,可这么多年,不是亲人也胜似亲人啊。当年艾晴闹病谁家没借过钱!今天宗老这么一说不异于丢了颗炸弹……
ps:前一段没交代清楚,小米的事情主要说的是宗老的习惯哈,不过把上一章设置稍微改一下。>_
第七十八章 谁家没个亲戚?!(三)
三爷的眼睛湿润了~多好的孩子啊,都当了官还惦记着村里的事儿。这次可算是来对了!
于是三爷赶紧向夫妻两个详细的描述了一下村子现在的情况。
艾氏夫妻听着听着眉头就皱了起来。
听三爷说,开始的时候大伙为了多赚些钱的确是严格的保密了,而且签了合同后还有村里几个老人看着,所以前三年没什么问题。
虽然也有许多拿着银子来买种子的,可大伙记着村里的规矩便忍住了,种玉米着实的为艾家那个村子赚了不少钱,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洋洋的,而且艾父的肥料实用的方便还效果好。艾家所在的鸿村一下子成了最富裕的了。那阵子十里八乡谁不知道鸿村的富裕?!说婆家娶媳妇最是容易。
但这好日子只过了短短几年。过了三年后大伙可就没有合同约束了,哪家没亲戚?这家的娘子是李村来的,那家的婆婆在张村,合同放开后,拿几粒种子算个啥,又不是金又不是银……
几个宗老也没觉的有什么不好,这种小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就过去了。后来听到有买玉米种子的跑到村里,一锭银子才换了一斗玉米呢!当时在村子里立刻成了大事!
发生买种子事件后,宗老也一起讨论过,三爷不太赞同卖给别人种子,不过这利润太大了,大伙讨论后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还劝三爷脑袋别那么死~
这位宗老三爷也没了词,虽然微微觉得不妥,但他属于少数,而且家人也一个劲儿的鼓动自己,想多赚点呢!
最后的决定自然是全村人都高兴的结果:可以卖出去种子了!
全村的人自然是欢欣鼓舞,原来还有点偷偷摸摸的,给亲戚的也不多,第一家卖种子的还战战兢兢的被老爹说了一顿。
这下子好了。你卖出一两,我就能卖出半斤……就连平时三姑六婆聊天时,也得好好夸夸自家多赚了多少钱……
如果事情永远发展下去,鸿村绝对会是富得流油的村子。如果再加上村民和和睦睦,那鸿村的幸福值起码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但有句话就叫做世事难料。当鸿村的老少爷们(娘们)连做的梦都是甜美的时候,雪灾来了!……
雪下了几天?不是三天、四天,也不是十天、半个月!而是稀稀拉拉的下了两个月~
下雪天,最先解决的就是衣食住行~虽然天寒地冻,幸好鸿村是家家有屋住的。
但大雪带来的问题依然很多。大雪封山后生火的木柴都不好寻找了,常常是湿湿的不容易点燃,而且常常有很大的烟气。牲畜就更不好喂养了,开始几天下雪后只一夜之间就冻死了不少,而且木柴不好找村子里就开始烧秸秆,而秸秆是牛羊的饲料。
鸿村人以前也没有特别关注过粮食问题。玉米的暴利使大伙狂热了,所有的田地都种上了玉米,而粮食相对来说是特别便宜的,起码鸿村没人种了,只在玉米收获后再种上点蔬菜……如此几年,附近的村子都成了鸿村这样的模式,虽然在当地玉米价格下降了粮食升了,但大家都不会在意,毕竟一直到现在一斤玉米还能买很多米面呢……毕竟大伙手里有钱不是吗?!
粮食的问题就这么被忽略了~
不过自从有了玉米就再也没担心过粮食问题的鸿村人终于不得不在大雪的时节面对现实了:大雪已经把进出村的路都掩埋了。可现在大伙手里的粮食已经很少了呢!
有了很容易便赚到的钱,村里人这两年心都浮躁起来了。粮食又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