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如果我说我赚了百两,还有不少种子呢?!”艾父摇摇头,“你会不会认为为父骗了人,又无情无义了呢?!”
想了一下,元晔斩钉截铁的说,“不!我认为父亲并没有错,那些种子无论多少都是父亲的心意,给的多了反而让他们觉得此种子也许不是好东西,即使种在院中也不会好好呵护,甚至有趋利者会贩卖父亲给他们的种子。还有那钱,十两和百两都是大数目了,可十两银子让人羡慕,百两却能让人妒忌,算算花销,父亲买来的价值差不多八九两,如果按十两,手里并没有多少钱了,可如果按百两,手中的余钱除了造成丨人心浮动外并没有好处……”
艾父有些惊讶,自己儿子还真是聪明……俺的种~哈,其实自己只不过不想透露秘密,话赶话而已,还真没想那么多。
艾父捋捋还没蓄起来不存在的胡子,欣慰的说,“孩子~可是体会我的苦心了,我就是这么想的啊~!”>
第十一章 吃不到牛肉的丰收
被蒙蔽的艾晴和艾元晔可是非常崇拜着暗自得意的艾家老爷子,一个佩服做事妥帖,滴水不漏,另一个看重艾父言谈举止令人心折,重情重义。只有最了解艾父的妻子艾母林婉欣,了解事情真相又最清楚艾家老爷子的性子,暗叹有了艾晴的种子做基础,有了踩狗屎的好运才得到的那些银子撑着艾父的腰,还有了儿子那言语不断给艾父脸上心中贴光……才有了量变到质变……如果真有尾巴,艾父的尾巴八成…也许是十成会翘上天滴>
第十二章 艾晴的郁闷和狗血般的解决
今天看了六十年国庆大阅兵,真不赖~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_
---我------------爱-----------农------------场-------
这天可是越来越热啦,前阵子收完麦子,艾家又解决了一件期盼已久的事情,种玉米……
艾父拿出了饱满的玉米种子,用温水泡好,全家齐上阵,并且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地翻好了,还播了种……
因为艾晴家的玉米是种在地里,而别人家的玉米是在院子里提前种下的,所以,当别人家的玉米秧子都长了一拃高了,艾晴家的才刚种上。不过几天后,村里人就看出不一样了,怎么艾家的玉米长的那么好,你看人家种的玉米,就是枝粗、杆壮、叶子大,绿盈盈的惹人爱啊~自家也是好种子,也是用了心了,可怎么就没有人家的好呢?!
当然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啊~种子虽然一样,可沤的肥可是不一样,艾晴暂时当了运输大队长——向外面倒腾绿肥(玉米枝叶和土豆蔓子等粉碎而成),一般的东西混合上极品的东西起码能算个中上或者优秀吧?!这几天,虽然太阳晒得好,雨也滋润着……艾家的强壮的玉米还是被村里人发现,惊讶,随后赞叹了……艾父一边低声的让艾氏一家其他人“低调啊,低调……”,转过脸,红光满面的“我们这是精神的力量催的哈……”。>
第十三章 种草、盖房
艾晴回到家中,让小狼狗帮着动手,一起把改造过已经长出嫩芽的紫葵种上,两个人(一狗)用厚布蒙着脸,一人用一只手捏住鼻子,双手互搏般一人拿锹,一人拿植株种好……才从五谷轮回地跑出来,深吸了几口气……>
第十四章 艾家的小幸福
全家人边收拾边赞叹新建的宅子,前院是旧房,现在建了新房重新垒了土墙,把新房旧房都包括了进去,整个宅子比原先扩大了不少。
后院的正房一溜三间,坐北朝南,艾氏夫妇在东南角上住,中间是宽敞明亮的堂屋,东西已经带过来还来不及好好摆放,就只看见一张八仙桌,几把水柳木的椅子,还有桌子上零散的放着壶和茶碗……
西北角是艾晴的卧室,弄了小隔间,给小狼狗专用,白天小狼狗到前面院子晒天阳客串看家护院,晚上睡在隔间也是起到保护的作用。
住着艾家小子艾元晔的东厢房坐西朝东,可以说是冬暖夏凉,离艾晴卧室也近。
相比来说西厢房不适合住人,不过分割一下弄成厨房和洗澡间会很不错。
由于艾晴拿的沙土起到了作用,西厢房防火又防水,和西厢房泥的某村民也是奇怪这泥变得很细腻,干得也快,颜色也比别的浅些,艾父还强烈要求靠北的那间地面稍高并向外倾斜,还弄了导水沟(战国时期就有了排水装置“排水槽道”)到厕所瓮里,可以直接冲厕所……
右边的厨房灶台也建的不低,因为卧室里是烧炕的,所以用泥做的导热管,天冷烧炕时热气按照厨房----洗澡间----艾氏夫妇卧室----堂屋----艾晴和小狼狗卧室----艾元晔卧室----旧屋方向转,露在外面的管子被安放在较高的地势上,底下堆得土台子,罩着麦秆子瓦片和油毡子……到了天气热时,把厨房地上的管子断开,热气烟尘自然会随着向上的管子从墙壁挖的洞出去……十分合用方便,唯一的缺点就是冬天用的柴火会比较多,不过除了烧饭烧水用的柴火,烧炕并不会再多用多少,毕竟做饭烧水就烧了炕了,而且到了冬天山里的枯枝野草将会有不少……_
摆放好东西,当天晚上全家人伴着清风明月幸福的甜睡过去……
---我------------爱-----------农------------场-------
第二天自然是该干啥干啥,前阵子家里盖房,艾晴也每天帮着做饭刷碗,早就忽略了自己曾经种驱蚊草的事实。现在终于闲下来,才想起来院子还种着东西呢……本来艾晴还寻思怎么觉得苍蝇蚊子少了点了呢?!
前院杂草里鹤立鸡群着几株长的茂盛的驱蚊草。
像蒿子的那几株长的个头不小,发出淡淡的味道,一碰会味道变浓,艾晴不知名喜欢那种味道,以后决定不再种它了。
强力薄荷倒是不愧为“强力”,离着有一段距离就能闻见薄荷独特的清凉味道,薄荷既能驱蚊子也能吃强力薄荷似乎只是叶片大些效果强烈一些,不过驱蚊效果不好检验。艾晴还是决定多种植一些,以后或吃或用都不错,被蚊子叮咬了把薄荷揉碎了抹在包上也可以止痒。
猪笼草结出了一个个的红色小灯笼,植株不高甚至还显得有些纤弱,不过如果你停下脚步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常常有苍蝇蚊子被吸引,喝“花蜜”的后果就成了有进不出。_
最受艾晴关注的自然是种在某处的紫葵,命令小狼狗重新到厕所去瞄上一眼,小狼狗自然是上次种了草就没来过,皱着头皮扭捏着挪进去,当即传来一声惊叫,“啊~”
艾晴>
第十五章 卖玉米巧计带子进城
转过眼来又见丰收。
艾家的玉米种的比村中其他人的玉米晚一些,但由于玉米种子好,又有艾晴弄得绿肥的奇效,玉米“噌噌的”长,枝繁叶茂自不用说,最主要的,是那结的玉米个个都像小棒槌,大的更是堪比白萝卜,把全家乐的啊~
艾元晔是没见过玉米成长的,也没看清艾老爹(不到三十_)拿出的玉米棒子(带棒箍的),现在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金黄的颗粒,清香的味道,还有一次艾父抠了一粒嫩玉米粒给艾元晔尝,特有的香甜软糯口感立即征服了他的嘴,他的心……>
第十六章 穷开心 城里
呵呵,今天涉及钱币换算,先说详细。
一铜板相当于现在的五角钱,在架空年代可以买两个大包子。五个铜子=一个铜板,十个铜板=一个大钱(大钱和铜板大小差不了太多,主要是含铜量不一样,政府规定含量并统一制钱),二十个大钱=一串钱,一百个大钱=一两银子,一百两银子=一两金子
---我------------爱-----------农------------场-------
艾元晔自然是听父亲的话跟着父亲走。商量好后,一大早艾家小子就跟着进城卖玉米的队伍后面,看看走的路离村好远了,抄小路跑到队伍前面,看看队伍到了,一出溜从树上跳下来,这才吓了大家一跳。
一看是儿子,艾家老爷子心中一松,脸却一沉,“这是怎么回事,你怎么跑到这来了,谁让你来的?嗯?!”
艾元晔自然是不能说,爹啊,就是你让我来的~>
第十七章 艾家玉米引起的轰动……
不一会儿,那婆子径直走了过来,神情倒是不冷不热的,自有一股历练的拿劲~
艾父一看,呦呵~大主顾哈,可得好好招呼,自然是吆喝的更响亮,吸引的人倒是更多了……
那婆子,头上乌丫丫墨色盘桓髻夹杂着几根银丝,横插入鬓的碧玉簪缀着颗明珠,耳上元宝坠,一身青缎子罩衣,下身墨绿色百褶,往这边一走,群人自动往两边一分,自有人赞一声,好气派~
“货郎,最大的这锅我家夫人包下了,不知价值几何?……”
艾父爽朗一笑,“这位大姐,我这锅里的棒子十个大子一个,虽说有点贵,可是绝对物超所值啊!你看这萝卜样的大棒子颗颗饱满粒粒精华~我这锅里也就十几个棒子,收您一两银子,就当结交个主顾如何?”
那婆子点点头,回去复命,不一会儿便回转来,放下二两银子,招呼几个随从,连锅端走,艾父想再说点什么,可那婆子淡淡的说了句,“夫人说你的棒子不错,但我们也不能差你的银钱,连锅端走,其余的钱就当是谢你的好心了~”
走得还真快~一看都走远了,艾父也不便追了,自家锅都没了还卖啥?!
其余锅里的棒子也卖得差不多了,到底还是县城的有钱人多些,谁想到卖得这么多钱呢,看看晌午了,客栈里还等着人呢,一伙人收拾了一下装好车,兴高采烈的回客栈。
几个人到了客栈把经历一说,客栈看棒子的几个人自然也是谢天谢地一番。
艾父让伙计把几个招牌菜送进屋子里来吃,十个人正好围了一大桌,又让伙计上了三斤猪头肉和配酱,十张足份量的烙饼,大盆胡辣羊肉汤,菜一上来,几个人口水就忍不住了,村里人还就爱吃肉,那可是油水多啊~还真不用艾老爷子招呼~猪头肉一上桌就被风卷残云了,“好吃,太好吃了……嗯嗯嗯……”差不多每个人的嘴都呶呶的,腮帮子都鼓鼓的,平时最爱装的艾老爷子那里还看得出斯文~
“切~斯文?!斯文能当饭吃吗?!你要是跟他们斯文了,要不就是吃不上饭?!要不就是别扭死人家?!依着这么熟的关系,还是吃不上饭的概率更大,只能等着拾牙慧了……”艾父心中犯了个大大白眼。>
第十八章 艾家玉米治厌食?!
艾父记得一句话,说中国人住的是院子,外国人住的是房子,现代也见过许多宅子的,只是现代有院子的房子少了,也很难见到传说中的一树一花一春秋,一山一水一世界的宅子。
现在曾见到的只有村里,村中每家都有院子,可是能入艾父艾光瑜眼的还真没有,自家的也只能说工整,有点漂亮……
当那个管家带着艾父来到这座宅子时,艾父不禁感叹,这不就是微型的苏州园林吗?!刚才那管家声音与北方人说话微微不同,看来这一家可能是南方江浙人士…
艾父不知道如何形容形容这座闭门淡然,开门便给人惊奇的宅子,如果要是描述,便很可能感觉语言匮乏,如果要说,可能微型沧浪亭比较贴切,只是略有不同。
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这是文人园林的范式。
这个院子与沧浪亭相像,沧浪亭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此外还有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翠玲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映。而这个园子因为占地面积小的原因,与沧浪亭还是有差距有不同的……
“这个时代还会有沧浪亭吗?!不会也是穿来的吧?!”艾父微微有点担心,自己的玉米太显眼了>
第十九章 双赢 真招贼
转眼间,曾经的江南才子,曾被皇帝尊崇的红人,现今被罢黜的望县县令李敬忠已经从被忽悠的境地解脱出来,感到一丝被人牵着鼻子走的羞恼,也有能在县城货摊上找到如此建筑大才的庆幸和兴奋,还有对种植出如此美味玉米并能增益母亲身体的人的感激,一时间不知道如何继续话题……——!
艾父则是一点点对自己能忽悠如此大拿的心中小炫耀,还有一丝对苏州园林盗版理念的惭愧(不过里面也是有艾父自己的想法滴),更多的是对玉米如此受欢迎还能治厌食的兴奋……艾父咳嗽一声,压抑了下自己骄傲的心情,“淡定啊淡定!~”
看看这个园子的主人,是不是要买我玉米解馋啊?!刚才这人倒是说了说经过,我的玉米多好多好~我自家的东西当然知道啊,要不是女儿戒指里的东西长的快,这么好吃的东西还不怎么想拿出来卖哩!~
县令李敬忠组织了一下自己的语言,稍带一丝激动,“贤弟种植的此物甚为甜糯,让人口齿留香,久不能忘怀,不知能不能卖些珍贵种子给我,母亲身健气旺,使我能常常侍奉,儿女绕膝其下,得之,感激万分……”就要下拜~
“这个?……”
艾父用万分之一秒时间迟疑了一下,厌食症是非常不好治的病,需要慢慢疗养,自己的玉米有这种效果,卖给这个园子主人些玉米当然可以,看此人倒是个有礼孝顺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苦楚自己也清楚,甚至便宜卖给他也不算什么,可是,自己又不能让他觉得玉米来的容易,也不能不顾村子的利益,最重要的是,自己就算给了他种子,没有绿肥的滋养,玉米可长不出小还丹般的效果,要是以为自己没拿出好种子可就惹祸了,看此人穿着打扮,给了种子反而容易惹事……
艾父想到此,赶紧躬身,扶住要拜的李敬忠,“岂敢岂敢,仁兄如此大礼,真是折杀我了,仁兄母亲尚在,小弟父母却已驾鹤~此情让人嘘吁!”
“只是,此物只在村中种植少许,种子留不甚多,回返家中,我必告知宗族长老,讨论后决定,且今年种植已晚,村中棒子也所剩不多,只有我家还有些存货……”
“若是宗老许我种子,必万分感谢,若是无法,请贤弟把所有的存货卖与我,一方面亲奉母亲饮食,另一方面,我家还有酒楼客栈,必能定个好价钱……”李敬忠诚恳坚定的说~(>
第二十章 假打劫?!
吃了早饭,要先把剩下的玉米用牛车运到李县令指定的地方,然后要是没啥事,可以买些家里用的物件,还能给妻子买个胭脂水粉啥的,再扯上几尺花布哈……
想的挺好,刚出客栈就眼皮跳哪个眼皮跳财哪个眼皮跳灾来着?怎么两个眼皮同时都在跳?!>
第二十一章 前进!
说着话,从树后走出一个人来,比怼在地上的汉子年纪稍大些,身子也单薄些,不过还是能看出来原本身子底子不错,两人穿的都是很平常的补丁摞补丁的衣服,上面有些灰尘和草屑,一看便知家境一般,甚至还有些贫困……
那人举着手,走了有些缓慢,似乎怕艾父一伙儿变卦,“有话好好说……我们没有而已哈~”
怼在地上暂时站不起来的那汉子性格比较暴烈,梗着脖子,“庄大哥,你快跑啊~兄弟的命交代在这了,以后我一家老小就托付给你了!脑袋掉了碗大的疤,下辈子再见……”
艾父——!!!
上去踢了一脚,要不是说起来为锅汤丢人还真想成全你~
“呵呵,我们可是好人,你们这些个打劫的,啥时候也这么理直气壮啦?!为了锅汤还想壮烈一把?!呸~这名头还真不嫌丢人~行了行了,我们不和你们矫情了~好好坐下!给我们这些苦主说说怎么回事吧!”
“……嗯……吭哧……?!”剧情被彻底反转了,两个人心中蹦蹦乱跳的反而不知道说什么了>
第二十二章 关于玉米的议事
太阳初升~此时的艾母正对着镜子粘头发,把凝刨花用热水浸泡便会渗出粘稠的液体来,找个小瓶子用小毛刷沾上点搽在头发上,便光可鉴人又便于梳理定型。
艾母暗自得意这刨花水比现代发胶发蜡发油可好用不少,最主要的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绿色美发用品,还能散发出淡淡芬芳,又具有润发乌发的效果,真是好用~
这两天艾母可是天天早起,把身上打扮利落,头上光可鉴人,脸上黛眉朱唇,单等着艾父艾老爷子回家呢……
还没收拾完,就听见外面一阵喧闹,出什么事了?难道老爷子回来了?!来不及好好收拾,艾母迅速的点了些胭脂,抿抿嘴,弄出些好气色,这才赶紧走出屋子~
定睛一看,可不是吗~那在大车上看见自己立刻笑的花一般的不正是自己担了几天心的亲亲嘛~>
第二十三章 令人郁闷的“好”事
架空秦科举,男女都可加入学习班,可参加一年一次的童生考试,一年一次的县、府、院考试,三试都录取了可以叫生员了,两年一次乡试(各省举行的考试)考试。前三试都是秋末错开举行,一般秋收过后就可以上路了,也是方便秋收,防止劳力匮乏称为秋闱,次年春季(在阴历二月或稍后)举行会试,称为春闱。会试由礼部主持,会试之后是殿试。
童生考上了相当于小学生,县府院为初中生,乡试高中生,会试考的是大学,殿试算研究生或者国家公务员了……>
第二十四章 如此简单
第三场考试自然也是有惊无险,因为咱熟读历史,艾晴得意的想着,考完试回来就把小书包一丢,和狗狗玩去了,惹得艾家老爹在后面无力的喊:“快告诉我到底考什么了啊?”>
第二十五章 考试、杂事林林种种
此时的秦与其他国家交往十分频繁,秦语基本每个来秦的商人都会说两句,不过为了更好的交流,秦还是保留了英语或称番语这科
加考的那一科是英语,不过是作为副科的,录取时主要看前三科,最后一科是补充,如果前三科有两个学生考的差不多,看最后一科比较出该录取的,如果前三科考得不好,但第四科有绝佳的水平,可以入县学专科深造……
艾晴看见了心中暗喜,她的英语水平自不用说,艾父也是老三届的,基础在那摆着呢,只有艾元晔被艾父以兴趣为指导只是断续的学了阵子。 ̄﹏ ̄
一些富裕村子童学里其实已经涉及到番语了,只是艾家不知道也没想到,更是没有在童学里学过,如果系统的上过学或者明年再考试的话估计艾家三个比较如鱼得水……
既来之则安之,艾晴自然努力答题了,不过第一场艾晴的四书五经水平实在不咋样,基本上看一道题就得翻一会儿书,弄得晕头转向,幸好题都不很难,大部分还是死记硬背的。
剩下几科还好,算是比较熟悉的卷子,艾晴小心翼翼的把题写好,因为不能提前出考场,艾晴只好偷偷环视四周,因为最后一科是番语,老爹似乎在回想原先学过的,双手抽筋般在稿纸上划拉,大哥似乎在那运气,满脸通红,汗水都沁出了不少。四周零零散散的有几个女生,不过年纪看着要比自己大的多,绝大多数还是男学生,艾父在里面也不算年纪大的了,也有些华发之人,叹气~这几科不是穿越者学起来还真不容易_
没过多长时间,钟声敲了几响,考试完毕……
衙役们挨个把卷子收上,高呼“考试完毕”,那道封闭的红色大门缓缓打开,陆陆续续走出了或面露轻松,或眉头紧皱或得意洋洋的众学子。
艾家三人结伴而行,互相询问结果,艾元晔似乎受了点打击,低头不语,好在他也是乐观之人,艾晴和艾父稍加安慰就又开心起来,本来就不是喜欢看书做官的人不是,现在年纪还小,谁知道以后如何呢……
艾晴倒是一点都不在乎,本来穿过来就没打算还能像原先那么念书,念得也烦了,现在女子地位提高了不少还不用烦心何乐不为……
相比较,艾父很是踌躇满志的样子,还引用了陈二狗(小说人物)一句经典话,“我心中有猛虎,细嗅蔷薇”。
“儿子女儿我都爱,看老夫给你们打头阵哈~”
艾晴、元晔>
第二十六章 土地算啥 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家
从朋友婚宴归来……
------我------------爱-----------农------------场--------
等到华灯初上,艾家大门打开,回来两个喝的微醺的两个父子,是被钱氏兄弟扶着回来的,艾氏母女赶紧烧水,弄了点蜂蜜水给两个一直打瞌睡的人灌了下去,扶上床铺,用手巾擦去头上的汗,擦去酒气味道,好好盖上被子,让两人舒服睡去。
听钱氏兄弟说,县令很是赏识艾父,对艾元晔也是非常照顾,留了吃午饭,并相谈了一下午,连晚饭也留了……
艾晴和母亲心中喜悦又有些微微心疼,艾元晔可还是孩子,艾父也是喝酒喝不多的,不过能得到县令李敬忠如此赏识也是一件喜事,光是生意合作是不足以让一般敬文远商的官员对一直是农民,现在刚刚有了点钱还不是地主的艾父,另眼相待的。
一声鸡啼天下白,第二天艾晴醒来的时候,艾母已经烧灶做饭了,艾父神清气爽的在葡萄架下习字,元晔在满是鲜花的院中打拳……钱氏兄弟如两尊铁塔般警戒着周围一切,小狼狗继续晒太阳,旁边吃了一半的鸡翅膀……>
第二十七章 房子问题?!
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有八刻(两个小时),一刻有三柱香(十五分钟),一盏茶有两柱香(十分钟),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就是一秒钟。
架空秦,有时也把半个时辰称为一小时,一个时辰为一个大时。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时:指时辰。古代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折合现在的两小时。以十二地支为名,从夜间十一时起算,夜半十一时至一时是子时,其余类推。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一刻合现在十四分二十四秒。顷刻,指很短的时间。
更: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大致分为:晚七时至九时为一更,九时至夜十一时为二更,其余类推。
鼓:击代夜间击鼓报更,故以其为更的代称。
点:古代用铜壶调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一夜分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一点合现在二十四分钟。
子时从现今的十一点开始计算,过年倒计时若按第二天子时算的话,应该是十一点就是新年了,只不过现在按照十二点开始计算第二天……_
------我------------爱-----------农------------场--------
圣旨?!
艾父和李敬忠双双从椅子上跳了起来,露出惊异的表情,发生什么事情了。
李敬忠来不及沐浴焚香,直接进内室换了套官服,大敞大门迎接圣旨。
众人神情紧张的集体簇拥着请圣旨,剩下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反应的艾父捏呆呆发愣,作为个小民还真不知道如何处理这样的事儿,要是不说一声直接回去还真有些失礼,等在这儿算是最妥当的了,一会来个人还能打听一下,到底怎么回事呢?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管家赶回来,“让您久等了,老爷让我请您到书房稍候~”
吃着玫瑰丝的莲蓉小点心,喝着清醇铁观音,艾父还是有些担心,刚才询问管家,管家并没说出什么有意义的话来,嘴严的根本就是等他家老爷办完事再说!好在看起来李家应该不是犯了罪或再次招皇帝不高兴了……
等了不到半个时辰,李敬忠春风满面的走进书房,艾父赶紧上前,还没询问,李敬忠压抑不住兴奋的开了口,“大喜,过些日子我的调令就来了,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没想到还有回京的一日啊?!”
看着李敬忠又是兴奋又是唏嘘的,艾父不禁想:“这么说,李兄要回京了?难道这次上面要重用了?!”
“这次我回京,可能很长时间不会回来了,这里的生意要全权交待给底下的人了,只是长时间见不到贤弟,不能谈天说地十分可惜,而且母亲不容易吃到你家玉米看来会有些念叨了……”
“李兄,这方面你还真不用担心哈,明年春天就是春闱了,这县城离京城就是驾车也要差不多一旬(十天),前几天我家还商量着搬迁进京呢,还真是巧了,这不就是正好的事吗!我们甚至还能结伴而行,领略沿途秀美风光,徜徉在山水之中,岂不快哉!快哉?!”
“大善~以前匆匆赶路真是忽略了大好河山,调令一到提前几天出发就好,有贤弟相伴堪称幸事~”
两人商量好,闲谈了几句,艾父才兴奋的告辞。
一回到家,艾父就把全家老小叫到了一起,赶紧商量商量。
艾父也是临时起意,听到自己的合作人,亦师亦友的县令兄这就要回京城了,就动了搬家的心思,一般人自然不愿意经常搬家,可艾家思想不同,行为自然也和时人迥异……
和家人一商量,最高兴的竟然是元晔,虽然元晔不用去考试,可经常和游商、镖客闲聊那个繁华的地方……元晔自然心中十分的向往……
艾晴也是十分欢迎,京城那么繁华,不去肯定十分遗憾,既来之则安之~如果没有亲眼看到那个繁华的都市,会有多么遗憾?!
艾母心想,这时节天气正好,家人现在去既不会冻到也不会热到,丈夫明年春天也要进京,等到了冬天再去过年时间有些忙乱,春天再去不算暖和,时间也有些晚了……
艾父肯定也会盘算下自家的家资,外面天气寒冷买房子也不好买,谁不到京城走动走动啊,啥也都涨价,现在到的话过年办年货也许还能赚上一笔,最重要的是如果和李家搭伴随行也是比较安全的……
艾家个个打起了小心思,不过愿望是美好的,心思是一致的,劲也要往一处使滴……_
“大家一起算算我们的家产吧!”艾氏夫妻从内屋拿出装着房产地契的小木箱,又从床底下拖出了个装着银钱的袋子,大家团团围着大圆桌子坐下,一人分一堆清点……_
艾氏夫妻把原来用剩下的银子另装了盒子,把已经穿好线成串的铜板和大钱按两结绳,零散的重新穿绳,重新规整好后到信誉良好的钱庄换成整银或银票。
艾晴数的十分开心,这些钱大部分会花在在京城买个不大的房子上,而另一部分却是崛起的根本,每数过一枚增添一串艾晴心中就增添一分的气力……
十月初九是个好日子,前两天李家的调令终于到了,两家人整装待发。
说实在的,虽然今上特赐一宅,但李敬忠还真舍不得自家那个院子,他家没有住在县衙,而是在这里买了一个不算大的园子,而在这里三四年的时间里,李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才把原先破败荒芜的弄成现在的如此。
这园子就是李敬忠被贬后抒发抑郁、表达情怀的那一方小小天地,简直就是命,是绝对不可能卖掉的,只好做个庄子让人打理了,可以说是李家在这里最重要的牵挂之一了……
艾家的房子到是绝对要卖掉的,艾父连续考中,艾家生活也是越来越红火,可以说群众的眼睛雪亮,来串门的一看就能看出艾家这个屋子这个院子与之前大不相同,一听说要搬迁转手,来买的人还是不少的,再说这院子本来看着也很新,只不过原来风水不好而已,这一转手,赚个百八十两还不玩似的,也是为了填补买宅子的窟窿了……>
第二十八章 转战住宅区
这咋办啊?!>
第二十九章 喜得好宅 妙答解惑
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一排称为一进
二堂也叫后厅,明间南向开门,有时以穿廊与大堂连接,两堂呈“工”字形。
向日葵原产北美洲,约在明朝引入中国,如今所知最早记载向日葵的文献为明朝人王象晋所著《群芳谱》(1621),该书中尚无“向日葵”一名,只在“花谱三菊”中附“丈菊”。
架空的秦假托已有葵花籽(其实我觉得不太可能>
第三十章 艾家开店——杂货铺
解答了艾元晔心中的疑惑,也给自己这些穿越者了一个心安,宛如得到重生艾家老小不禁相视,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纯真笑容。
艾晴觉得自己鼻子微微发酸,轻轻咬了下嘴唇。
此时此刻,我们这些穿越者,都十分庆幸,艾家元晔,能够这么容易相信我们这听起来很玄幻,完美的有些假的解释,连小狼狗都被母亲说成是保护全家的神兽了……实在是让人无话可说……>
第三十一章 小店大作战
现在是艾家小店打广告的时间——这里有您需要的各种生活用品,价廉物美,欢迎选购……
艾家的小店给整个村子注入了一种新鲜的气息,在平淡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