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实。

    为了能更清楚的认识张作霖,顺便也是想给他敲打敲打的余飞,这才在和张作霖交谈后的第二天就又请他过来了。随同张作霖来的还有张作霖最精锐的部队。

    “哪里哪里,我张作霖是个粗人,虽然小的时候偷偷上过几年学堂,但是其实我这个人大字都不识几个。哪会训练人啊。到是在下对余大人可是景仰的紧啊,不但治军有方,而且我听说就连这枪都是当初余大人亲自制造的。

    哎呀,说真的,这东西用着可是真不赖啊,以前每次只能打一个人,现在一次可以打好多。哦,对了还有那个手枪,我最喜欢它了,只要我有双枪在手,我张作霖就不怕他娘的小日本。”张作霖看着不远处那些正表演骑术和枪法的手下豪气的说道,随着这话,身上那股无所畏惧的气势油然而生。

    看的余飞不由暗自赞叹到是个人物,也正因为是这样,余飞才越发不想让这样一个人最后落得个不得善终的下场。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余飞身后传来,在余飞正准备回身查探时,就觉得有两道人影从身边一闪而过,接着就是被风带起的尘土。

    在风还没有静止的时候,余飞就听见一阵马嘶之声,然后只觉得眼前一花,两匹骏马分别静立在自己个张作霖身前。

    “大胆……”

    “放肆……”

    两声叱喝同时响起。一个是余飞身边的警卫队长,一个是张作霖。

    余飞身边的警卫呵斥,是因为眼前这两个家伙,居然敢直接骑马来到余飞面前,并且还荡起了这么大的土。

    毕竟,在他们这些警卫心中,如今的余飞已经是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了,说他是无冕的皇帝一点都不错,但是现在却有两个家伙竟然敢‘惊扰圣驾’,这要是在以前,早就拖出去大卸八块了。

    而另外一个则是张作霖,别看张作霖此人是马贼草寇,就以为他做事卤莽,其实此人心非常细,早在来见余飞之前,他就派人打听过余飞的一切,并且努力的学习中国内地余飞实行起来的普通话。

    为的就是能给余飞一个好印象,但是有时候该装傻冲楞的时候,他也会装傻冲楞。

    可是,现在却不是他装傻的时候了,这两个胆子这么大的人就是他的两个拜把兄弟。一个叫张景惠,一个叫张作相。

    看见正一头雾水的从马上跳下来的两个兄弟,张作霖怒骂道“作相你怎么这么不懂事,这里是什么地方?岂容你在次放肆?”说罢张作霖有一脸无奈的看着张景惠“大哥,作相小,他不知道,你怎么也跟着舔乱啊,真是的,哎~~~~~”

    说完,张作霖一脸惊慌的样子朝余飞一抱拳“余大人,这两个是我的拜把兄弟,大的是我大哥叫张景惠,小点的是我义弟叫张作相。他们二人在山上粗野惯了,惊扰了大人,还请余大人责罚。”

    张景惠!张作相!

    本来还对此二人如此不懂礼数的作风感到有些可气,但是,当余飞一听见二人的名字,就立刻不生气了。

    张景惠应该就是张作霖的大哥,历史上是生与1871年,死与1959年。具体时间余飞记不清了,他同张作相一样都是奉天人。甲午战后曾在八角台组成了一个民团,后来投奔了张作霖。

    而张作相则同张作霖一样组织过“绿林武装”。不过后来他发现张作霖势力日渐增大,感到不是敌手,于是这才率队投奔张作霖,成为张作霖军阀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

    历史上沈阳被日寇占领后,张作相在锦州代理张学良的司令长官之职,抗击日寇。热河抗战失败后,张作相归隐天津租界。他有着很崇高的民族气节。日伪多次请他“出山”做官,均遭拒绝。1949年张作相病逝。

    余飞一边仔细的观察着两人,一边回忆着自己脑海中关于二人的资料,虽然都只是一些表面的资料,但是却也有很值得了解的地方,至少像张作相那样一个不向日寇低头的人,余飞认为他就算曾经是土匪,就算再坏也不会坏到哪里去。

    而且对于这两个张作霖身边最器重的,可以说是左膀右臂的人,余飞如何惩戒?因此余飞笑笑摆摆手,示意身边的警卫不用紧张。

    更何况张作霖都已经说了,那是他结拜兄弟,如果余飞惩戒了?那样以来多少都会使得他同张作霖之间的关系有了摩擦,而这正是余飞目前还不想看到的。

    “原来是雨亭的兄弟啊?刚才二位的表演我看见了,很精彩,不管是骑术还是射击,都有了相当的火候啊。”说到这,余飞似乎猛的想到了什么,于是小声的对着身边的警卫耳语了几句。

    不大一会的工夫,就只见警卫送来了三个盒子。

    就在张作霖他们都不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余飞哈哈一笑说道“这个军工厂最近新研制出来的手枪,威力大射程远。而且在手柄上还使用了比较基本的人体学……”看着他们不解的神色,余飞一边解释着什么是人体学,一边从第一个盒子里拿出两把枪来。

    为什么是两把呢?正因为刚才余飞听说张作霖善使双枪,而且军工厂刚好按照余飞的要求作出了一套双枪,就连枪柄都是完全符合人左右手的掌纹分别设计的。这也是他们按照余飞说的那个人体学设计出来的。

    伸手紧紧握住两把手枪,静静感觉着枪柄上细细雕琢出的纹络。余飞脸上完全能看出喜悦之情,这两把枪可以说他还是比较喜欢的。金色的手枪柄,银色的枪管,既是两柄无与伦比的凶器,又是两件精美的艺术品。

    不过,余飞还是决定送给张作霖,也算是想间接的告诉张作霖,他余飞很欣赏他。再说了余飞觉得自己平时又不怎么上战场,拿着这两把好枪都浪费了,到还不如让它们在战场上发挥它们的威力。

    轻轻的举了举手上的枪,再次体验那种举重若轻的舒适感觉,装上子弹后,这两把既不会给人轻的感觉,让人开枪是飘,又不会给人很重的感觉,让人觉得沉。

    可以说,当一个成年人握着这把枪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他双手只会感觉到沉稳。那种如同泰山一般的沉稳。

    猛的余飞双手连抖,急快的速度后就听见连续的十四声枪响,而远处五十米的地上则掉落了一大堆的树枝。

    “去看看,顺便把树枝捎过来。”余飞对着身边的一个警卫说道。

    不大一会的工夫,警卫就抱着树枝回来了,数了数,不多不少正好14枝。

    余飞双手漂亮的一甩,双枪在手上极其流畅的转了圈,金色的枪柄朝着张作霖,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冲着张作霖说道“来,打两枪试试。”

    看着张作霖双手接过那两把金银双色错落搭配的手枪,余飞身边的警卫都立刻紧张了起来。

    本来按照规定,除了余飞身边的警卫之外,其他人见余飞的时候都是不允许带枪的,这也是为了防止那些别国收买的刺客刺杀余飞,毕竟曾经余飞有过这样被人刺杀的事,以后还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谁也说不准,但是却谁都不敢在意。

    但是现在余飞却这么自然的就把两把装满了子弹的手枪递给了张作霖,而且最让余飞那些警卫们感到心脏剧烈跳动的是,余飞不但放心的把再次装满子弹的枪递给张作霖,而且还是枪柄朝外,枪口朝着自己身侧。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此时张作霖心中稍微有那么一点点歪念,手指头把枪稍微那么偏上一偏,然后轻轻的扣动扳机,余飞必死无疑,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对于一个精通射击的人射出的子弹,是没有人可以躲过去的,如果张作霖真的开枪的话,就连余飞身边那些警卫也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余飞中枪,而毫无办法。

    可惜啊,这些警卫们整天因为身负保护余飞的重任,在他们心中任何带着武器接近余飞的人都是有危险的,他们都会带着敌视以及戒备的目光看人。

    几个警卫都好象即将噬人的猛兽,用机警并略带精光的眼神一直盯着张作霖,有的人盯着张作霖的眼睛。因为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如果张作霖他真的动了杀机,那么肯定会在他眼中显出来。

    有的人则盯着张作霖的食指,只要他的食指有轻微的扣动迹象,就一定会有人在瞬间挡在余飞胸前,至于能不能挡住就要看张作霖的速度了。

    原本都因为张作相张景惠骑马前来变的有些紧张的气氛,现在则因为余飞递出去的枪,而把这种气氛带到了顶点。

    特别是当张作霖双手握住枪的时候,更是让这种气氛到了顶点中的顶点,颇有点一触即发的样子。

    可惜的是,不但张作霖很自然的就接过了枪,余飞更是笑着在旁边解释,两人气氛融洽的紧,但是旁观张作霖身边的两张和余飞身边的那些警卫们,都一个个如临大敌,直到张作霖把手中枪对准五十米开外的树枝时,这种让人快要窒息的气氛才缓和了过来。

    其实,了解张作霖的余飞很清楚,这个时刻,就算有人拿枪指着张作霖的头,他不一定会开枪杀余飞,因为那样做对他张作霖没有一点好处。相反他还会失去刚刚傍上的这棵大树。也正是因为这样余飞才放心的把双枪递给张作霖。

    就在两人谈笑间,张作霖手上的双枪动了,速度和余飞的一样快,动作同样流畅,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十四声枪响之后,余飞的警卫再次跑过去,把树枝拣了回来,不过却只有十三个。

    张作霖听了警卫的报数,连连夸赞余飞枪法有如神,余飞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其实他们两人心里都清楚,张作霖明显是在谦让,凭他张作霖的水平完全可以和余飞打的一样多,只不过张作霖不想在众人面前抢了余飞的风头,余飞也没有说破,两人各自清楚就是了。

    之后余飞就把那双枪赠给了张作霖,同时又把另外两把枪分别赠给了张作相和张景惠。

    那银白色的枪身,光滑流畅的线条,显示出制作此枪的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高度。至少,在张作相和张景惠的印象中,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做工精美的手枪,特别那枪柄的设计。

    不但可以有效的防滑,两个人一握住就感觉到好象和枪血脉相连一样,那种如臂使指的感觉,让他们有信心可以把任何敌人消灭在五十米开外。

    面对如此精美的手枪,两个同样是爱枪的人,立刻就爱不释手的把玩了起来。如果不是因为有余飞在身边,他们恐怕立刻就会装上子弹射个痛快。

    瞥下身后众人不说,余飞和张作霖远远的在前边走着,忽然,余飞伸手制止了警卫们继续跟着,然后和张作霖独自前行了几步。

    余飞这才对着不明所以的张作霖叹口气说道“我知道雨亭能在俄国以及日美联军的夹缝中生存下来不容易,一直以来你都左右逢源的勾结着他们,他们谁强大你就跟着谁。”说道这余飞从兜里拿出一张纸递给张作霖让他自己看。

    上面清清楚楚的记录着最近这几个月内张作霖同洋人之间的各种交易。虽然不是很详细,但是时间地点都有了,就光是这个东西,就看的张作霖冷汗直冒。

    看着神色苍白的张作霖余飞冷哼了一声“你知道的,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墙头草,以前你为了生存我可以理解,但是现在你既然已经准备同政府合作,那么我就希望你一心一意的跟政府合作,以后只要再发现此类的事,你知道我会怎么做?”

    --&网--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网--!;

    第176章 东北铁骑(中)

    虽然不清楚神通广大的余飞究竟是从哪里搞到这些情报的,但是这上面记载的东西却是千真万确的。

    自以为做的隐秘的张作霖没想到余飞居然轻易的就可以查出来,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余飞居然在他张作霖还没有来之前就已经开始派人去调查他了。

    这是何等的心机,何等的眼光啊?

    至少就说明,余飞一直以来都在关注着东三省,并且在东三省有着一个强大的情报网,最重要的是余飞的眼光之毒辣。

    不然,余飞为什么会在很早前就关注张作霖呢,如果张作霖没有值得余飞关注的焦点,余飞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调查他吗?

    在惊讶的同时,张作霖心头也不觉有点暗暗窃喜,这说明,他张作霖已经开始吸引余飞的主意了。

    但是,张作霖确又哪里知道,如果不是余飞本身就拥有后世的记忆,知道张作霖这个统治东三省几十年的枭雄的话,余飞也根本不会去注意此时羽翼还未曾丰满的张作霖。

    不过,却也正是因为这样,余飞在张作霖心头的身影变的更加高大,高大到了常人不可攀登的地步。

    对余飞本来还存有的一点侥幸,此刻则消失的无影无踪。

    “大人但请放心,我张作霖虽然是在草莽中起家,但是我生平最敬佩的就是那些智勇双全的好汉。大人能在当年京城大乱之既,力挽狂澜保护住京城不被洋人所糟蹋,随后更是击退洋人,保卫了国家,雨亭不才,生平最佩服的人就是大人了。

    今日我张作霖承蒙大人抬爱,大人的知遇之恩,我张作霖不敢忘记,他日如果被大人发现我张作霖是个无常反复的小人,愿受大人任何制裁。”

    张作霖此番话说的是极为诚恳,言辞之中情真意切。

    更何况余飞也并没有拿这说事,毕竟张作霖勾结洋人的时间都是以前发生的,而余飞要的就是张作霖这个保证,保证以后不在勾结洋人。

    现在看见张作霖这么识趣,余飞自然连忙拍着张作霖的肩膀说道“雨亭的为人我果然没有看错,实不相瞒,我很早就一直注意着你,我认为你能在这个乱世中有一番作为……”余飞眼睛都不眨的说着瞎话,虽然他手上有这份关于张作霖的密报,其实并不是余飞很早就关注他了,而是飞龙帮一直以来都在东三省活动,表面上和洋人做些生意,暗地里却是在负责调查东三省的各个头面人物。

    张作霖组建的绿林组织在声威渐大之后,自然就落进了飞龙帮的调查之中。于是这才被余飞拿来吓唬吓唬张作霖。

    “虽然在某些事上不拘小结,但是在一些小事上却又做的很不错,至少你没有危害百姓,就光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你张作霖还是有心的。至少没有屠戮百姓。明天我给你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我准备明天晚上对日本人进行一次大的攻击,如果你表现的好,我相信一定会在东北留下好的名声,这样一来,就会有大批的人去投奔你,收复奉天指日可待。”

    直到这时,余飞才告诉张作霖,让他带领手下精锐过来,并不单单是看看他们表演,而是还有一场实战要打。

    此时可以说正是张作霖想好好表现的时刻,闻听余飞此言立刻大声且自信的说道“大人,请放心,明日夜里雨亭必定不会叫大人失望。”一瞬间,张作霖的心境经历了好几种变化。

    从最初和余飞比枪法时故意输给余飞的那种耍小聪明时的得意,到后来余飞拿出他同洋人勾结的证据时,那种惊慌,害怕,以及有点后悔的样子。

    最后被余飞三言两语一说,借着攻打日本,立刻又让张作霖都有些低落的心情,高涨起来,同时余飞几句话就让张作霖感到自己似乎还有表现的机会,只要以后自己不走错路,前途还是很光明的。

    就这么一会的工夫,余飞就让张作霖的心境从最初对余飞有些尊重,但却并不死心塌地,一直变成最后铁了心的佩服余飞,心中不敢有任何背叛的念头产生。

    一切都只发生在几句话之间,当张作霖明白过来自己心境的转变时,他不由得就在心里琢磨,余飞是不是把他的心理变化通通都算进来了,不然为什么余飞每次说话都好象在他心境有所转变的时候。

    每次都是寥寥几句话,就把自己的心境弄的忽高忽低,可以说自己的心情已经完全被余飞给控制住了。

    而余飞似乎也正是借着张作霖这种忽高忽低的心情变化,从而突破他的内心防线,让他彻底的俯首称臣。

    当张作霖想到这种可能的时候,他的内心更加的恐惧了,偷偷的看了看身边那个总是笑的很随意的男人。

    张作霖只觉得在那笑容里似乎藏着恶魔的j诈。

    ……………

    公元前三百年,燕国遣大将秦开在此守边建立侯城算起,沈阳建城已有二千三百余年。

    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

    一六二五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更名为盛京。一六三六年,皇太极在此改国号为清,建立清王朝。一四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确定盛京为陪都。一六五一年设立奉天府。

    当年努尔哈赤六迁其都定祖业,最后将沈阳定为满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沈阳由此成为东北名城,一代帝都,享誉华夏神州。

    然而,谁能想到,曾经有两代帝王都之称的沈阳,如今却饱受着日本人刺刀和铁蹄的肆虐。

    曾经繁华似锦的沈阳城,如今正变成日本人抵抗中国的坚强防线。曾经坚固的城池却成为了余飞军队面前一座不可逾越的坚堡。

    但是今天这里将要成为中日决战的最后战场,失去了沈阳的日本,就只有退守吉林一途。

    “今夜我定要让日本人,滚出沈阳,不知道雨亭可有这个信心?”骑在马上,余飞一手持鞭,一手拿着望远镜,看着不远处的沈阳那坚固的高城,自信的说道。

    余飞手下的士兵正在远远的排兵,攻城战眼看就要开始了。

    一直以来余飞都不愿意强攻沈阳,正因为在沈阳城里还居住着大批的中国百姓,余飞不想让自己建立起来好名声被染上了污点,更何况本来战争就给这些百姓带来了不少的痛苦,特别是当初他提出暂时割让东北三省,以求的全国的安定发展,可以说正是东北三省的百姓这才换来了今天中国的军力富强。

    所以这些天来余飞才一直忍着,一直不愿意使用大炮炸开沈阳城,直到昨天事情这才有了转机。

    余飞这些天并没有白忍的,这些天来他一直都在派遣手下通过各种途径潜进沈阳,虽然沈阳的城门已经被日本人给锁死了。但是并不是只有城门才能进入沈阳的。原来在沈阳城地下还有另外的通道可以进入沈阳。

    原来早在打算进攻沈阳之前,余飞就派人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沈阳的各种记载。

    最后终于被余飞发现,原来在当初皇太极建立沈阳城的时候,曾经找一个叫邓公池的汉人,让他全权负责修建沈阳城。

    邓公池领命后,便翻阅了大量的历代建筑资料,又多次亲自实地踏勘,琢磨了近半个月才按三才,照天干,对地支,行七十二地煞之数,绘出了一张既体现出满族建筑风格,又凝聚着汉族皇城气势的都城蓝图。

    这都城分两仪、列四象,明现八卦,暗合九宫,果有虎踞龙盘之气势。

    皇太极一见此图,顿时龙颜大悦,就令照图施工。

    就这样,沈阳城开始了大规模的修建工程,历时三年,才基本竣工。

    但见这新都沈阳城,方圆宽阔,城辟八门。街道呈“井”状,宫殿居中央。处处金光彩彩,瑞气腾腾,真个是夺天地之造化,借神仙之巧能,无一处不体现出建筑上的精巧与宏伟,无一处不显示出邓公池的机智与才华。

    皇太极看了连连夸奖,可是一近臣却进言此城没有水门,水关,并指责邓公池的祖先是汉人。

    细查才发现此城果然没有水门水关,皇太极盛怒之下,不由分说遍命人将邓公池推出斩首。

    邓公池的夫人知道后,就急忙踉踉跄跄地赶到王宫辩冤,哭诉道:“我夫为建皇城,费尽心机,才将七十二地煞之数,技九宫七十二脉通,修造了七十二条潜水通道,故不留水门水关。这潜水通道,乃是事先挖好的七十二条大沟,然后砌上大石,上盖鹅石、沙粒,这样,有大水自然泄尽,当然不用修水关水门了。”

    皇太极听罢急令停止行刑。可惜为时已晚,邓公池早已身首两处。

    说来也怪,邓公池被斩后的次日黄昏,雷电交加,倾盆大雨直下了三天三夜,可是沈阳城竟然没有一点积水。原来雨水全都顺着七十二条渗水道泄到外城的护城河中,又流到浑河里去了。

    皇太极懊恼不及,痛悔错杀邓大人。后来亲到邓府,用j臣的狗头祭奠邓大人的亡灵,并命人在怀远门外修建一座邓大人庙,以示纪念。

    据说,不管下多大雨,浑河涨多大水,也淹不了沈阳城,这都是邓大人修的那七十二条渗水通道的功劳。

    本来这只是一个平淡中带点神话色彩的传奇故事,并不值得人去仔细推敲的,但是余飞却一眼就从中看出了值得利用的东西。

    后来经过余飞多方派人去探察证实,其一,证实了资料文献中所记载的确有其事,其二是侦察了日军在沈阳的驻兵情况,并确定了日本人并不清楚沈阳城地下那七十多条渗水道。

    得到这个消息后,余飞立刻就决定要好好的利用一下这个渗水道。于是这才表面上息战,但是暗地里余飞却派人在沈阳城外的护城河里,按照从沈阳搞出来的城建图,寻找那七十二条水道的出口。

    不过,经历了几百年的岁月冲刷,当年浩大雄奇的七十二水道,已经只剩下一半左右,余飞就正是利用这近半的水道,派人偷偷的进出沈阳城。

    每天夜里,余飞的手下都会换上全套的潜水衣,从浑河潜入护城河,然后通过护城河里的水道悄悄的进入被日军防御的如同铁桶一般的沈阳城,在日军的眼皮子底下把几百套武器通过水道偷偷的运送进沈阳城,整个行动终于在昨天晚上全部完成。

    这也是为什么余飞当时可以很自信的告诉张作霖今天要攻打沈阳。

    因为余飞已经有万全之策,可以迅速的拿下沈阳。

    和余飞站在一起的张作霖并不知道余飞此前的计划,他只是按照余飞的命令着自己的手下全部跨上骏马,身背长枪,等带在沈阳城外。

    虽然张作霖此前就曾经大胆的提醒过余飞,他的手下并不是只会在马上打仗,打巷战他们一样精通。

    并且这样让他们骑着马去攻城似乎有点欠妥,但是对于张作霖的‘好意’,余飞笑了笑说道“一会我让你什么出发,你就什么时间出发,一切全凭我的吩咐,我保管小日本没有几个人能活着回去的。”

    看着余飞自信满满的样子,不管张作霖有多么质疑余飞的战术,他都不能也没有胆子再继续说下去了。

    说到底此次的总指挥者还是余飞。

    就在这边余飞刚同张作霖讲完,那边沈阳城里,立刻枪声大作,听声音起初张作霖还以为沈阳里突然出现了一只数千人的军队呢,不然枪声怎么会那么激烈。

    但是当他细细听来的时候,这才发现,那声音似乎又不像是步枪的,但是子弹发射的频率之快到颇有点像重机枪,但是声音却又没有重机枪沉闷。好象是……

    张作霖心中不由想起一个关于余飞手下一个最精锐的部队,他们使用的装备好象就是这种全世界最新式的枪。

    原来昨天当武器等装备全都运送到沈阳城之后,阿大就带着余飞手下最精锐的一个营从水道偷偷潜入了沈阳城,靠着在城里的内应安排之下,众人化整为零最后一行人终于神不知鬼不觉的接近了沈阳城门。

    所有的一切,为的就是在今天这个时候配合着余飞大部队的进攻。

    听着城里的枪声余飞这才掏出身上的一枚金制怀表看了看说道“还不错,没有耽误我的进攻时间,不知道两分钟他们可以打开城门不?”

    两分钟?

    张作霖以为余飞疯了,在他看来,不管余飞的手下有多么精锐,此时的沈阳城必定是铜墙铁壁,特别是城门这个重要位置,敌人一定会加紧提防,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打开沈阳城近乎有点不可能。

    难道是真的不可能吗?

    此次阿大领着潜进来的全都是跟随余飞多年的亲信,不管是能力方面还是忠诚方面都是可以信赖的。

    特别是武器装备,全部采用军工厂最新制造出来的冲锋枪,在如此近距离的巷战中,那威力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

    特别是当好几百个冲锋枪一同喷射出火舌的时候,那简直就是所向披靡,任何想要抵挡的日本人都变成蜂窝状躺在地上。血流了一地,最后又汇聚成小溪顺着沙石渗到地下,不知道是不是流进了渗水道里。

    虽然从阿大带人从暗处冲出来只有短短的一分钟不到,但是在他们这些人强大的火力之下,日本人至少已经死了一百多个。在如此进的距离内,扫上一梭子就能打死一排,扔个手雷出去,就能炸倒一片。

    敌人本来是想靠人海战术包围阿大他们的,那知道他们的火力那么猛,前进的步伐一刻都不曾停止。

    一路上冲锋枪加手雷,一分多钟的时间,居然就被阿大他们给攻到城门里。

    阿大一边指挥人阻挡住从其他街道涌来的日军,一边指挥着手下在城门上用进行爆破。

    训练有素的手下只用了短短二十秒钟的时间,就完全安放好了zha药。然后给阿大比画了一个完成任务的手势。

    “大家一定要坚持住,还剩下最后三十秒时间。”

    随着阿大的声音未落,这边所有人就都提起了精神,把手中的枪打的更猛了,手上的手雷也扔的更欢了。

    所有人都用性命保证一定会坚持完这最后三十秒,哪怕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惜。

    --&网--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网--!;

    第177章 东北铁骑(下)

    “冲啊……”

    随着冲锋号嘹亮的在沈阳城外响起,数万的士兵蜂拥着冲向沈阳城。沈阳城的大门已经被炸开。如同潮水一样的士兵都朝着大门奔去。但是人数虽众,却不显的拥挤。

    大家都很有默契的前进着,并不挡住前放将士躲闪撤退的空间。

    更何况如今的战争已经不在是像以前那样了,所有的人好象蚂蚁一样都拥挤在城门口,前赴后继的。

    如今,却不能这样了,要是还这样打的话,恐怕敌人几个手雷扔过来城门口的士兵就会死伤无数。

    所以大家都留有适当的距离,好方便其他人躲闪子弹找掩护,同时也方便自己,给自己留出一线生机。

    冲进城门内的将士一个个犹如天兵天将悍不畏死,每个人身上都背着一个背包,整个包都是用碎布和石棉压缩而成,重量只有二十斤不到,但是却可以抵挡目前大多数的子弹。

    冲锋队的队员们全部都是身背着这种东西冲进的城门,在进去之后,就迅速用身上的背包摆成一个简易的掩体,这种掩体虽然简单,对付手雷肯定是不行,但是阻挡个子弹什么的还是很有效果的。

    最主要的是轻便,随手就可以提走。

    就好象现在,几百号人在城墙边上围了个简易的掩体,靠着冲锋枪近战的巨大威力,很快就把那些想过来夺回城门的日本人给打的哭爹叫娘,嘴里八嘎八嘎的喊个不停。

    可是对于余飞手下那些冲锋队的人就根本没有办法,他们所有的角度几乎都被封锁,所有露头的人都被一枪射死,而成群人冲锋的小股部队,则被手雷给炸的全身四分五裂血肉飞溅。

    日本人从一开始就被打的抬不起头来,后来,随着冲锋部队越打越凶,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冲破日军的封锁,把日军的防线给打的节节后退。

    最后,终于冲过了城门,部队来到了沈阳城的大街上,这样一来,冲锋队的后继人马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冲进来,而不是像刚才在城门洞那里,不敢进太多的人,害怕都挤在了一起,造成更大的伤亡。

    身穿迷彩服的冲锋队员们越打越猛,前进的脚步也越来越快。一直把日军打的溃不成军。

    从天上看就,可以清楚的看到,现是在沈阳城门处涌进来一批身穿彩色衣服的士兵,虽然他们刚开始出现在沈阳城内的人比较少,但是他们的杀伤力却比日本人强大数倍。

    但看日军阵营内,身穿土黄铯军装的日本士兵,一个接着一个的倒下,而这边身穿三色迷彩服的却很少有倒下的,就知道日本人的损失有多么惨重了。

    慢慢的,战局不断偏向着身穿迷彩服的人。

    他们在沈阳城里拥有的地方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

    本来从天上看城内还是黄铯居多的,但是不大一会的工夫,本来在数量上还占优的黄方就被打的节节败退,除了地上躺着的,城里的黄铯士兵都已经败退到另外的一个城门去了。

    而沈阳城内,身穿迷彩服的部队则越来越多,逐渐控制了半个沈阳城,相信用不了多久,整个沈阳城就会被他们完全占领。

    大概日本军队也看出了这种情况,毕竟他们的武器在打巷战方面非常吃亏,而余飞这边则不然,所有的武器都是经过挑选的,专门为今天的巷战准备的。可以说在威力方面是日本的两倍。

    再加上人数又比日本的多,一方气势如虹,一方则如同丧家之犬,更何况还又失去了地利的优势。这场仗不用打就已经分清楚结果了。

    一直站在城外观察的余飞,这时从身上掏出怀表看了看,眉头微微皱了皱,刚想说什么,就看见黑暗的天空猛的一亮,一发信号弹在空中绽放出灿烂的烟花,余飞脸上的皱纹也随着烟花的绽放而跟着舒展。

    “好了,下面就看你们的了,敌人已经开始向吉林方向撤退。剩下的这两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