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的一支。

    “错!”安禄山面色一正,在中年男子还没反应过来前,继续补充道:“不是卖!而是送!是传经!”

    说完即拉着中年男子进了同文印刷馆,直接绕过外面的那些书籍,来到原来为印刷佛经而专门准备的小经堂,指着佛像旁一整:

    “就是这些!全都是由悯忠寺的高僧,一边念经一边印刷的经书!”

    如果说那个中年男子在刚才还仅仅是激动的话,那么现在已经变成了激动加感动。

    “啪”的一下将手臂拍在胸口,躬身对安禄山行了一礼:

    “兄弟!我,黑水靺鞨的倪属利稽,代表八十万族人,拜谢您的恩赐!”

    旁边跟进来的那几个护卫,除了对安禄山还有几分不满的文士,其他人,包括两个需要旁人扶持的护卫,都躬身向安禄山行了一礼。

    这样的情形,到是把安禄山吓了一跳。至于吗,不就是送几部除了害人,还是害人的佛经,有必要这样感激吗。不过看到中年男子和那几个护卫看向佛经时的虔诚目光,安禄山明智的选择了闭嘴。

    “兄弟!别的话我就不多说了,像你这样的英雄人物,是我生平仅见!不知道你是汉人还是胡人,我们就按照汉人的规矩,如果不见外的话,就结为兄弟吧!”倪属利稽行礼完毕,热情的拍着安禄山的肩膀道。

    “好!”安禄山没有丝毫犹豫就应承了。

    虽然刚开始这个人有点虚伪,但后来的表现说明他还是一个真性情的人。而且对方地位特殊,能结交这样一个人物,或许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遂高兴道:

    “小弟安禄山,是营州汉人!今年才二十,肯定是小弟了!”

    “好!贤弟!”倪属利稽对于安禄山的爽快也感到很满意,看到堂中央的佛像,又道:“我们就对着佛陀一起立誓,结为兄弟!”

    安禄山更是毫不推辞,率先对着佛像跪下:“神明见证,我安禄山!”

    “我倪属利稽!”倪属利稽也在旁边跪下。

    “今日结为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挡,如违此誓,天诛地灭!”两人齐声道。

    安禄山面上真诚,内心却早已经不知道跑道哪儿去了,神明?我自己还是战斗神呢,谁怕谁呀!

    既然已经结为兄弟了,安禄山就委婉的向倪属利稽提出为何会那么重视佛经。

    而倪属利稽对安禄山更是毫不隐瞒,安禄山稍稍提示了一点,他就已经豪爽的把事情原委都说出来了。

    佛教在隋末唐初时传入黑水靺鞨后,立刻被当地人所信仰。不过连续几次的和唐王朝作战,让他们的领地越来越北迁,离佛教昌盛的地方也越来越远。虽然还是信仰着佛教,但境内别说经书了,就连正规的和尚都没剩几个。

    对于有着坚实信仰的黑水族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这次倪属利稽进京向唐朝贡,被封为刺史后,就曾经打过主意,想请几位高僧去黑水靺鞨。当时朝廷也形式上算是同意,只是要求僧侣必须是自愿才行。倪属利稽立即向长安几个大寺庙的高僧出邀请,结果却是没有一个僧侣愿意北上。一个原因是东北是苦寒之地,再则也是看不起这帮只会穿兽皮的异族。一路行来,拜访了很多寺庙,直到悯忠寺,都没人愿意去。

    至于佛经,对于大唐各寺庙来说都还比较稀少,怎么可能随便送人。不管倪属利稽愿意出多少金子,都没寺庙同意传经。

    这次来拜访悯忠寺,也仅仅是做最后的尝试。为了表示诚意,把百余人的卫队留在客栈,只带扈从,不带兵器,沐浴焚香后才虔诚来拜访,结果却是连寺庙中的小沙弥都不愿意去。

    再次被拒绝,他们已经对此不报希望,现在安禄山的突然出现,还赠送了这么多的经书,怎么能让他们不喜出望外。

    第十二节 找到金山了

    知道了黑水靺鞨情况的安禄山大为高兴,觉得这是一个软化控制黑水靺鞨的好机会。

    黑水靺鞨现在还很弱小,而且不和唐实际管辖的地域接壤,也不知道到底能给自己带来对大的好处,但安禄山还是觉得,安置这样一个棋子对自己的将来可能有帮助。

    当即表示,自己和悯忠寺的关系不错,可以推荐寺中的几个僧人去黑水靺鞨。这到是因为安禄山早有准备,觉得宗教在日常生活中有非常特殊的作用,准备把他们宣传到突厥等异族去,麻痹他们的斗志,消磨他们的黄金(造佛像,佛塔)。所以在给悯忠寺印经书时,特意许了几个愿,让几个自己收养的孤儿代自己入寺为僧。虽然他们年纪小,还没法直接执掌一方,却可以说服他们的师傅,一起去这些化外之地传播佛学。

    安禄山心中有数,这些黑水靺鞨人肯定是直接出邀请,对于领地的苦寒也是直接承认。不过安禄山可不准备直说,从他和悯忠寺几位僧侣的接触来看,他们还是比较好名利的,只不过是不同于世俗的名利罢了。告诉他们把佛学传播到“蛮荒”之地,必然声名远扬,而黑水多的是黄金,到时候建造大量金佛金塔,必然功德无量。只说这样的前景,不说黑水的苦寒,估计这些僧侣们就会动心的。

    听说黑水靺鞨佛像稀少,而且还大多没开过光,安禄山当即大方的表示,把经堂中那个本来是随便叫人雕刻的木制佛陀像,赠送给了倪属利稽。还说为了尊重佛经和佛像,要请悯忠寺的高僧前来主持一个传经大典。

    倪属利稽大为高兴,对于自己的结义兄弟,也没什么好多说的,当场让身上背着两个包袱的护卫把包裹解下,“唰”一下扯掉裹巾,露出里面黄澄澄的金块。

    黑水产黄金,这次为了请悯忠寺的高僧去黑水靺鞨,倪属利稽叫两个护卫各背了十斤黄金来,准备布施给寺里。只是悯忠寺这样的皇家寺院哪里会缺钱,听说准备布施,还没等他把黄金拿出来,就已经开口拒绝了。现在既然安禄山这么好心的愿意传经,就把本来也要送出的黄金转赠给安禄山。

    中原并不盛产黄金,所以市面上流通的主要货币是铜钱和白银,大宗生意用白银结算,日常生活中还是以铜钱为主,黄金一般只是作为货值储备、礼品或是饰,并不直接流通。大户人家的子弟在出行前,长辈都会送上一两个金元宝或几枚金叶子,就都是作为应急资金压底的。

    当初安禄山的几十张金叶子,也是到官府专门负责兑换钱币的庄子(钱庄)换成银子才用的,这还是幽州城大,要是一般的小城,那就只能到珠宝饰店换。

    这二十斤黄金虽然不能直接使用,但安禄山心中那高兴真是无以复加。

    本来只是准备白送,那里想到竟然还能得到这么大的回报。几十部一百多册经书,成本按最贵算不过二三十贯钱,那木雕佛像也只要五贯,可这二十斤黄金,就是三百二十两金子呀。按照官家最便宜的兑换率一换十的话,也是价值三千两百两白银。现在铜钱比较值钱,市面上是一两白银可以兑换成一千两百文制钱,官家兑换钱庄一两白银只能换一千文,而一千文铜钱刚好是一贯。算起来,安禄山这次可是真正做了一次一本百利的生意。

    而且安禄山现在有自己的金银铺,这些黄金的实际价值远比刚才算的要高。估计真正获利,应该在五千两白银左右。

    这个数目放在现代或者近代也许算不了太多,但在盛唐,他的实际购买力,却远比现在要多的多。此时在西京长安、东都洛阳,米价一石不到二百文钱(唐石相当于现代八十公斤),幽州贵一点,也不过二百五十文,这和后世一石米动辄一千多文的价格根本没法相比(后来的石大,不过换成唐石也远一千文)。

    安禄山想不到一时起了坏心,竟然找到了这么一个大头金主。

    倪属利稽还表示,这么一点小小的黄金,根本没表达他和他的族人对安禄山的感激。再拿出一块纯金打造的兽面牌,送给安禄山,表示将来有什么需要,随时可以持这块牌子去黑水靺鞨找他,牌子代表了他本人,可以号令外出的族人。

    听说安禄山还在做皮草药材生意后,立刻表示,让安禄山派商队到他的黑水去,哪儿盛产各种珍稀动物的皮毛,人参,熊胆,鹿茸等药材也是取之不尽,安禄山的商队可以获得最低价采购。

    安禄山大喜,如果说刚才是天上掉金子的话,那么现在可算是找到金山了。

    黑水靺鞨和中原并不直接相连,中间夹了粟末靺鞨和室韦各部。最近几年粟末靺鞨和开始有脱离唐控制的趋势,从他那儿经过的商路已经断了,这让很多黑水的特产价格暴涨。好在室韦虽然向突厥称臣,但也向大唐朝贡,他的商路并没受到影响。黑水的商品,特别是很多特产,流传到中原的话,都是价值非常昂贵的珍稀物品。

    以最低价采购,估计每年可以多赚上万两白银。安禄山立刻爽快的答应,表示愿意尽量的多游说僧侣去他们哪儿传播佛学。

    安禄山心中高兴,也没忽略倪属利稽提出这个建议的用心。看起来是按安禄山占了大便宜,实际上却是互利互惠。因为商路被阻,很多黑水的特产都运不到大唐,而周围的室韦本身也产这个,渤海则更是不屑进口,这样一来,黑水的很多珍稀皮毛药草,只能白白堆在那儿风化。如果安禄山能顺利买走这些东西,反而是帮助黑水靺鞨。倪属利稽虽然看起来豪爽没心眼,但作为一个领,怎么可能真的没心眼呢!

    安禄山心中也已经暗暗决定,每次商队出的时候,就带上汉文版的佛经和相应的佛教法器去卖,而且只准用黄金交换,估计一个来回就能抵得上近代航海时去一趟美洲了。在派几个受过专门训练的儒生过去,用来传播汉字,让他们汉化。想到这里,安禄山又看了一眼刚才的那个文士一眼,哼!这样不知敌我的家伙,让他在幽州境内暴毙得了。

    送走倪属利稽,将黄金存到自己的黄金饰店中,顺便取走自己要求金银铺特制的几件小东西,安禄山就回自己的府里了。

    第二天,安禄山再次拜访刺史张嘉贞,现在他们的关系已经非常密切。对于安禄山将佛学经书送给异族的事情,张嘉贞并不追究。整个幽州,自从安禄山的印刷馆开业以来,早已不缺佛经。在张嘉贞眼中,只要不随便将“圣人”文集送出,就没什么问题。

    至于僧人和佛像,朝廷都已经答应了,张嘉贞自然更不会追究。大笔一挥,将安禄山等人的通关文书顺便一起开了,作为出入的凭证。

    从张嘉贞那儿,安禄山得知张宝符的行装也已经准备完毕,现在正在宴请各地赶来欢送的张家眷属。双方一致约定,两天后启程前往长安。

    开元十一年十二月,安禄山告别了众人,带着于窣干、安怀秀、崔奇,和十一名军士(其中六名步兵,四名步射,由一名越骑(精通骑射)队正率领。),押送着装了五辆马车的印刷机和其他各色行李(主要是字库),出前往京师长安。

    同行的还有幽州刺史张嘉贞的儿子张宝符,以及他的三名扈从,一辆马车。

    在这之前,安禄山已经把刚刚结义的兄弟倪属利稽送出了幽州城。至于本来准备让他悄悄暴毙的文士,在私下主动拜访了安禄山后,已经再次跟随倪属利稽出了。

    在出前,安禄山才得知,因为唐律规定,非紧急情况,府兵出动十骑十人以上,须得朝廷批准,所以即便是有张宝符同行,张嘉贞也只能派出十名军士。那队正还是因为刚好要上京递交公文,才得以取代伙长,率领全队。让本来还以为可以大队人马护送,前呼后拥进京的安禄山大感无趣。

    虽然这一次出前往长安,不管安禄山,还是其他人,都抱以了极大的期望,然而实际上,他的成果并不大。就像安禄山觉得派十一人护送,没法体现自己的重要一样,他在朝廷的眼中,也确实不那么重要。

    第十三节 范阳奇遇记

    从幽州出,晓行夜宿,不一日,就来到了幽州的军事重镇范阳(其实才走了一天)。

    以前在学历史的时候,老师一直解释说范阳和幽州都算是现在的北京,真到了这里才知道,范阳到真是在幽州,不过不是幽州城,而是单独的有一个军镇,离幽州不到一天的路程。如果范阳真的是幽州的话,那也是在设范阳节度使以后。

    由于是第一天赶路,眼看天色将晚,安禄山很干脆的向领队队正提议,在范阳找家好的客栈落宿。那队正在出前就已经收过安禄山的好处,对他自然是言听计从。而且范阳是大城,原计划也是准备在这儿休息的。

    安禄山年纪已经不小,却没怎么真正外出旅行过,途中的各种杂务,自然是由崔奇这个曾经走了大半个中原的老行家负责。在崔奇的引领下,众人轻易的就到了一家厩房极大的客栈,能容纳下十匹马和六辆大车。

    因为歇得比较早,时间充裕,等安顿完毕时,天色还是亮堂堂的,那个越骑去找范阳军镇的老朋友喝茶去了,安禄山对这个历史上自己的家地比较感兴趣,也准备好好的游览一番。

    在崔奇的陪伴下,安禄山绕城半圈后,来到了近靠城门的几个军营附近。反正现在不像二十一世纪,有那么多军事机密需要藏起来,在城池边察看基本没人会管。

    范阳,古名涿郡,也就是刘备的老家,勉强也算是一时帝乡。城池不大,城墙却修得颇为高大。

    安禄山军事常识还是有一点的,从来路看,范阳扼守着从幽州南下中原的咽喉,旁边无险可倚,单是平地一座坚城,只能勉强算是一座大寨,算不上要塞。设关卡抽抽商旅的税还行(安禄山今天交税入城时已经有体会),真正大军来袭的话,也就只能给内地赢得一点报警的时间,防御作用还不如现在作为幽州治所的幽州城。

    不过城中几个大的军营到是挺有特色,虽然现在因为没有战事,大多数军营都只有寥寥几人看守,但安禄山估算了一下规模。好家伙,整个范阳城估计也就不到十万人,这几各军营竟然就可以驻十万大军。不过看几个有人的兵营中传出的并不整齐的操练声,安禄山判断它们作为训练场地的可能性更大点。好像幽州城的驻军,就是直接训练好的合格士兵。

    看来,范阳目前主要是一个驻军练兵基地,至少现在他还没有其他的作用。

    走访了寥寥几家店铺,现没有值得注意的商机,安禄山看看时间不早,就回到了客栈。

    只是进入客栈,看到的却是一个空荡荡的大厅,本来窣干他们坐的那一桌,只剩下一个油腻的空盆,其他桌客人也都不见了。

    不会是黑店把客人都宰了吧?安禄山脑中开始乱想。

    带着崔奇快步赶向自己房间。如果有什么异常情况,窣干他们应该会留下通知。

    来到自己房门附近,却看到窣干带着那十个军士,正一脸紧张的围在一个房间外面,稍远处还有一些其他客人在围观。

    “怎么回事?”

    “大哥!有飞贼!刚才一个飞贼摔进屋里了!”

    安禄山已经注意到,他们围的正是安放印刷机的那个房间。由于印刷机是已定的贡品,其他物品大多放在马车上,唯独这件东西专门租了一件房子锁起来。只是看到那完好无损的铜锁(?),安禄山不知道飞贼怎么进去的。

    “哎呦!该死的蟊贼,竟然把屋顶摔出一个大窟窿来!”安禄山正在疑惑间,客栈老板娘喊叫着从第二井的后院冲了出来。

    “官爷……军爷!你们可要帮我捉住这个蟊贼呀!他把我的房子砸出这么大一个窟窿了!一定要他赔呀!”老板娘一手抓住一个军士的手腕,另一支手还不停的比划着。

    只是那个军士却似乎有点不耐烦似的,也不知道是讨厌那个肥腻腻的老板娘,竟然用力的甩了甩那个她的手。

    “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不去抓贼,里面可是贡品呀!”安禄山不愉道。

    这还是大唐的军士吗?虽然早就听说中原的士兵已经开始堕落,但边城的军士怎么也变成这样了,捉一个小偷小摸的蟊贼也至于怕成这样吗!

    “大哥!”窣干悄悄走到安禄山身边,附耳说道,“那可不是普通的蟊贼,是一个飞贼!”

    说的时候特地加重了“飞贼”两个字。

    “飞贼?”安禄山微微吃了一惊。

    来到这个世界这个多年,安禄山当然知道这儿有一种高来高去的人物。虽然不像武侠小说中写的那样是隔空伤人,凝气成剑,但也是能揉钢成珠,飞檐走壁的奇人。对于有这样的人,安禄山丝毫不觉得奇怪,因为他本人全力以赴的话,就能揉金成珠,虽然不能飞檐走壁,但几次用力跳跃,都能一不小心撞上房顶,之所以不能像传说中那样厉害,安禄山估计是自己没找到诀窍。一直想找一个真正具有这种本领的人,传自己一招两招。无奈悬赏很久,找的却都是一群只能卖大力丸的江湖骗子,真正的高手始终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此时听说房中就有这样的人物,一时热血上涌,那里还会等得及,也不问窣干为什么会知道对方是一个飞贼,直接高呼一声:

    “看我的!”

    “噔”的一脚就把紧锁着的房门踢飞了进去。

    “哎呦!”“哎呦!”两声大叫先后在房门撞到什么东西的时候响起。

    不过让安禄山奇怪的是,第二个叫声好像是从他身后传来的。

    奇怪!难道飞贼的反应这么快,已经跑到我身后了!看来还真是高手!安禄山暗自警戒,双拳紧握,两腿紧绷,随时准备回身一拳,或来一个后踢。

    “哎呦!我的门呀!那可要八百文钱呀!”老板娘的声音随即响起。

    安禄山头上冷汗流下,刚才太紧张了,竟然没分辨出第二个叫声是老板娘出的。

    为了掩饰自己刚才的样子,立刻率先向房内冲去,嘴上还喊道:

    “刚才好像打到什么东西了!我们快进去看看!”

    不用进去了,大家走到门口就可以看清房屋里面的情形。

    库房那扇加厚的门板依立在对面墙上,不过门板和墙壁之间,却有两只手两只脚露在外面,还在一颤一颤的抖动。房间中央直到门板处是一溜碎瓦砾,瓦砾上方的房檐有一个大窟窿,透过它还能看到刚刚冒出来的几颗星星。房间两旁架子上放着印刷机和字库的几个大箱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不过其中的一个箱子已经被打开,露出里面码得整整齐齐的新制木活字。

    看到安禄山还在透过窟窿看星星,窣干拉拉安禄山的衣袖。

    “大哥!那个……那个东西怎么办?”

    “呃……”安禄山大窘,刚才太紧张了,一时没控制好,竟然全力出了一脚,这一下子过去,别说是人了,就算是一头牛,估计也早已经完蛋。现在那个人,估计已经成为一个肉饼了吧!

    见窣干问话,再看看刚才还偶尔抽动的手脚已经不动了,安禄山便猜测门后那人应该死了。只得扭头对旁边一脸呆滞神情的军士说道:

    “列位,你们也看到了!是那个贼人入室准备抢劫贡品,本人入室擒贼的时候,不知道贼人躲在门后,用力过大,致使贼子被门板撞死,这纯属意外伤亡,与本人无关!”

    说完脸上还露出一副心有戚戚焉的表情。

    他的话音刚落,一个仿佛从很远地方传来的吼叫声在房间中响起。

    “你才是被门板撞死的呢!”

    第十四节 当贼的和尚

    房中几人明显能感觉得出那个声音是吼出来的,但因为听起来很低沉悠远,感觉就象是从老远的地方传来似的。

    “咦!什么人的耳朵这么灵敏?这么远也能听到!不过这么远听到了,竟然还要回骂过来,看来也是高人!”安禄山赞叹道。

    脑中已经开始想象,是不是那个高人用天视地听之术看到了这里生的情形,才不高兴的骂过来!不过他怎么会这么骂?我又没说他!

    “这,这,这个声音,好像是从门板后面传来的!”

    还是老板娘比较心细,察觉到这个声音虽然听起来挺轻的,但分明是在这间房子中环绕,而刚才那句话响起的时候,门板好像还动了一下。

    “砰”

    老板娘的话音刚落,门板就一下子就倒在了地上,把安禄山他们都吓得往后跳了一步。

    其中一个军士甚至还大叫了一句“炸尸呀!”

    “呸呸!喏们才作系恁!光才系雪作偶?”(你们才炸尸呢!刚才是谁砸我?)

    门板倒下后,一个半边脸红肿得像个馒头的光头和尚,双腿颤颤悠悠的站在后面大声叫嚷着,两支手臂虽然已经放了下来,但还是松软的像没骨头似的在哪儿晃动。

    从他那黑色的夜行衣上灰白的一大片,外加馒头似的半边脸,大家都猜到他就是那个被砸在门板后面的小蟊贼了。

    不过看到他四肢抽搐,可怜惜惜的样子,就算是明知道他是个蟊贼,众人也狠不下心来骂他。

    “啊呀!大师好筋骨呀!被这么厚的门砸到,竟然还没受伤,真是好本事呀!”安禄山刚刚还有点愣,但随即眼珠一转,觉得这是个拉拢高手的好机会,脸上立刻露出了奉承的笑容。

    双手合十上前去行了一礼,恭声问道:

    “大师应该是少林寺的高僧吧?刚才施展的是少林绝学金刚不坏体神功?还是铁布衫?”

    “哦米头否(阿弥陀佛)!嘶……不敢!小僧半行,是长安华严寺的和尚,不是少林的高僧!”看到安禄山这么恭敬的对自己行礼,本来还嘶牙咧嘴的光头和尚直觉反应双手合十回了一礼。

    甚至还强忍着痛,口齿稍微清楚一点的说完了后面半句话。

    回完礼后脸色庄重,眼神宁静,似乎是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样。只是配上他方头方脑的外形,加上现在的打扮和大约十岁的年龄,实在不像是什么高僧。

    凭安禄山的阅历,很容易就看出这是一个头脑简单,想装大师的家伙。估计刚才就是因为自己的一句大师,让他得意的忘了问是谁伤害他了。

    “想不到竟然就是华严寺的大名鼎鼎的半行大师!安禄山久仰大名!对了,大师刚才用的是什么功夫呀?”安禄山最关心的自然还是功夫,为此就算降低姿态也愿意。

    “呃!”听到安禄山前面的赞扬,那个半行也不禁半边脸微微红了一下。

    看来他到还有一点羞耻心,听到安禄山这样的吹捧,也知道害羞。只红半边脸是因为还有半边一直是红肿的。

    “这个……,那是童子功!”和尚还是比较老实的,微微脸红后,就说出了安禄山期待已久的答案。

    不过这个答案,却让安禄山大感无趣。

    童子功?晕!好几年前自己就不是童子了,这还有什么指望。本来看到这么好骗的一个和尚,只要抓住机会,不难从他嘴里套出一点武功秘籍,最感兴趣的就是刚才被那么重砸还没事的硬功了,想不到竟然是童子功。

    不过看小和尚既然没否认会功夫,那么应该不会只有这么一种,自己只要想个方法把他留下来,就不难从他的嘴里骗到一两种武学。

    “大师!你为何会出现在这个房中呀?”语气在不觉中已经从刚才的恭敬,变成了正常的问话。

    “这个!今年是家师四十华诞,小僧在半年前出来寻找礼物,一直没找到合适的礼品(旁边安禄山在嘀咕“看来还真是个呆和尚!”),听闻幽州有种印刷机十分神奇,刚好家师最爱研究天文地理和机关器械,就准备取了这个印刷机送给恩师!想不到刚刚在屋顶行走的时候,突然被半块肥肉袭击……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不知道是那个施主做的……对了!还有,刚才是谁用门板砸我,要不是和尚我练过,还差点真着了他的道了!肯定是刚才扔肥肉的家伙干的,是谁!站出来!别躲了!我好像看到是一个披散着头的人……”刚刚还低眉顺眼的小和尚说到这儿立刻变成了怒目金刚。

    场中披散着头的也就只有窣干了,目标自然很明显。

    “哼!小和尚!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能和我过招吗?”窣干毫不犹豫的弯了弯手臂,显示了一下自己的力量。

    刚才就是他,在后院远远的看到房顶上有一个人影,才把吃了一半的一大块牛肉砸了过去,而小和尚虽然轻松躲开了,却因为力道没把握好,不小心踩穿屋檐跌了下来。他本来就还在为自己好不容易抢到的最后半块肉而心痛,此时见半行和尚还想逞强,自然不会客气。安禄山可是一直教导他们要痛打落水狗的。

    “你……”半行和尚虽然很想出手教训一下窣干,但手刚举了一半,就又颤颤巍巍的放下了。

    虽然因为童子功保住了小命,却也受损不浅。

    安禄山自然不会让小和尚就这么算了,刚才还在笑着看他表演,此时立刻稍稍往前一步,轻声对小和尚说道:

    “唉!大师呀!你可闯祸了!那印刷机是献给当今大唐天子的贡品,你前来偷取,那可是劫掠贡品,要诛三族的呀!恐怕你的师傅不但不能收到你的礼物,还会因为你的行动而送命呢!”

    听到小和尚为了给自己的师傅送一份好的寿礼,而在外面跑了半年,他很清楚的把握住,这是一个孝顺的和尚。把事情往他师傅身上一绕,肯定能让他上套。

    果然,小和尚本来对安禄山的话还不在意,甚至对他上前的一步充满了戒备。待听到最后一句,却是立刻神色一变,惊呼道:

    “呀!这可如何是好?”

    脑袋一低,低声自语道:

    “本来以为只是那个暴户的东西,就算抢了,等他知道这件东西有可能会得到一行圣僧的赏识,高兴还来不及呢!现在怎么变成贡品了?要真是贡品,就算师傅被当今陛下称为圣僧,恐怕也不一定能没事!啊呀!这可如何是好?”

    都快急得团团转了。

    安禄山就在他旁边,刚刚还是面带戏虐的笑容,等听一行圣僧四字,顿时神色一变。一行圣僧,那不就是僧一行吗?这个大唐最厉害的天文学家僧一行,第一次测子午线,编制《大衍历》,制作大量天文工具,这可是在全世界天文学界都赫赫有名的人物呀。

    嘿嘿!看来,这次自己真是捡到宝了!

    第十五节 前往长安城

    (这章已经修改!看了大家的意见后,决定将武侠因素消除一部分,武力打斗还会有,横练拳法也会有,但门派之类的就不设定了,描写也会从简!这样的话,安禄山凭着他的一身蛮力,也能成为现在有数的高手!)

    安禄山得知半行的身份后,很自然的利用他担心自己师傅安全的心情,告诉他,自己觉得他孝心可嘉,愿意帮忙把这件事情隐瞒下来。不过他本人对佛学和武学十分向往,希望半行能留下来,让他朝夕请教。

    听到安禄山愿意帮忙隐瞒,半行哪里还会不同意。就连窣干在旁边时不时的冷嘲热讽一下,也没敢回嘴,深怕得罪了安禄山的兄弟,惹得他反悔。

    小和尚的问题解决,安禄山自然心情大快。当小和尚这么轻松就答应时,安禄山甚至都有点怀疑他的脑袋是不是被门板砸坏了。为了不让他反悔,就连被老板娘讹诈了一千文钱,去修那明明只值五百文钱的门和屋顶,也是大方的没有计较。反而当着小和尚的面给钱,显示自己为了他花费了多大心血。

    随后又送了大量的礼物给那几个军士,让他们代为保密,不要将今天的事情泄露出去。至于那个队正,等他回来之后自然也是不会少的。

    安禄山本来还想请医生来给砸伤的小和尚看一下的,后来得知小和尚手上有华严寺珍藏的密药,可以自己疗伤,也就不再多事,直接向小和尚询问当今武林中情况。

    安禄山交游也算广阔,先前也曾找人打探过这方面的消息。无奈他结交的人中,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圈内中,除了知道当今江湖上的确存在着一些武林高手,主要分皇家的和民间的两部分,流传的高手主要在少林武僧队,四大宰相世家,还有皇室护卫等。具体的人物之类的,众说纷纭,没法确定。不过据某些人讲,因为那些高手并不屑与世俗的强人交手,所以只有真正的圈内人士,才知道具体的情况。

    一问之下,小和尚知道的情况也不多。

    他年纪小,而且不是来自专门的武学寺庙,本来就不大可能知道。如果不是他的师傅一行大师,是一位地位非常特殊的人物。本身是一个武术高手,还是皇家寺庙供奉的僧人,掌握了不少知识,恐怕他连现在的这点武功都不会。

    据半行说,一行俗家名叫张遂,祖上是大唐的开国功臣,被封为郯国公。年少时到藏书丰富的长安城南玄都观去看书,颇受观主尹崇赏识,被他收为徒弟,成名后为了躲避武则天侄子武三思的纠缠,跑到嵩山出家当了和尚,学得一身少林拳法。半行小和尚的童子功,就是少林功夫。开元五年被李隆基强征回京,因为不愿为官,被安置在长安城内的华严寺编译佛经。

    安禄山他们还从半行嘴里得出了一个好笑的结论,就是半行的法名其实并不是僧一行给他取的,而是因为崇拜一行圣僧,自己给自己改的。他也不是一行正式的徒弟,只是侍候一行的华严寺小沙弥而已。

    不过一身武艺到确实是出自一行的少林绝学,而且因为经常跟随在一行身边,见识也远比一行真正的徒弟要厉害的多。偶尔一行的几个朋友像金刚智,善无畏等,也都会传授一两手拳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