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如锦摇头,继续望着她。

    如幂转看向别处,有些别扭地站起身来,“时候不早了,姐姐就不打扰妹妹了。”

    如锦心中沮丧,无声道我的好姐姐,你可别话讲到一半啊,自己与那表姐到底是有什么矛盾,搞得每次见面都跟仇人见面一样。她昨晚上可是清楚地察觉到了路珠儿身上的那股冷漠,纵使薛元音让她如何如何,她也不想搭理自己。

    起身让白芍送了如幂出屋,如锦便百无聊赖地在屋子里坐了许久。

    从方才如幂的一番话里,她隐约了解到两点。其一是自己的大哥,他与父亲的父子关系貌似并不是很好,对如幂极为宠爱,而反观对自己这个胞妹,却并不怎么给好脸色看。其次,自己对秦枫已经喜欢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这一点纵使如幂说的含蓄,但她也听得真切。

    怪不得今早四姐姐见自己表现得一副不在乎的模样会直跺脚,还真是姐妹情深,连钟情的男子都是同一人。

    总的来说,在燕京的日子比她想象中的平静得多。

    三姐姐那院子里的事情,如锦没有派人去打听。但是总有院子里小丫鬟的谈论声传到她的耳里,说是玉梅园里的阿兰因为昨日打翻了三姑娘的药,所以被打了二十棍子遣到外院里当粗使丫头去了。不过过了一会,又有知情的丫头说,其实不是那样的,是阿兰昨日傍晚去厨房取药回来的时候遇着了匆匆往外的四姑娘。

    如锦一听便知,肯定是大伯母怒四姐姐跑去秦府,不好惩罚女儿,便只好拿那知情不报的丫头惩治。三姐姐那么软的性子,凡事都不争不夺,肯定是听人处之。

    在三姐姐身上,如锦总是见到前世的自己与綝儿的影子。心里不禁替她惋惜,自己是多么想告诉她息事宁人并不一定就能换来平安。

    譬如自己,就很后悔,当初没有放手一搏。

    ……

    对于如锦来说,现在的日子就如同是秋日的天气一般,萧条、枯燥,望着窗外的落叶,如同浮萍一般,不知归去向,似是她现在的心情。伤春悲秋,如锦显得有些闷闷的,这样安逸至无聊的日子没过几天,一天傍晚,廖氏突然派了董妈妈过来,通知她说是皇后娘娘召见,明日一早随她进宫。

    董妈妈说了很多话,都是廖氏交代的,无外乎要守宫规,谨言慎行,还有宫中不是其他的地方,处处都是贵人,不可鲁莽冲动,随意任性。

    如锦一一记在心上,点头让董妈妈回去告诉母亲,让她放心。

    第二日一早,如锦卯时就被白芍白英唤醒了,一番隆重装扮后,去了廖氏的月怑院。廖氏上上下下望了如锦,露出满意地一笑,母女二人携手到国公府的大门外,登上早就备好的马车,一路往那权力之地驶去。

    宫门外早就有宫人侯着,如锦与廖氏在宫人的带引下一路往内走去。

    皇宫是个威严圣神的地方,高大的砖筑院墙,墙檐下砌筑斗拱,显得古朴厚重。处处红墙绿瓦,宫殿金碧辉煌,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每隔几步,又能看到一个立得笔直目不斜视的侍卫,手持长枪地站在那里。这样奢华艳丽的皇宫,给如锦的却是一种冰冷的气息。

    渐渐地,出现在她眼前的又是另一番景象。内宫繁花似锦,丝毫没有外面秋日萧索的气氛,御花园内,不是春天,却照样百花盛开,紫的紫、红的红、绿叶仍旧那般盎然,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如锦跟在廖氏身旁边往前走边私下感叹间,突然一阵秋风吹起,也不知是从何处吹来一张泛着墨香的纸张,就这样飘到了如锦的脚下。

    正文第四十五章赌

    众人都停住脚步,如锦低头,上好的宣纸就这样停在她的脚边,定睛一看,面露惊愕。

    须臾,就有小太监从远处匆匆跑来,等见着众人,脸色一变就忙先跪了下去。

    领路的太监是皇的大总管张公公,此时见到突然出现挡路的小太监,往前一步就扯开公鸭声的嗓子道:“你是哪个宫里的,这么慌慌张张的,不懂宫里的规矩吗?”

    那低头的小太监浑身打颤,匍匐在地上直道:“奴才是新来的,在东宫当差。冲撞了贵人,奴才知罪。”

    听到是东宫的人,张公公脸色缓了缓,声音也不知不觉轻了下来。对着他道:“东宫的人不在殿下那伺候着,怎么出现在这?!”

    小太监一抬头,眼神四处寻了寻,最后停留在如锦的镶珠绣花鞋前。恭敬地回道:“是殿下与众位公子在沁心亭中作诗,奴才奉命来捡陈三公子的墨迹。”

    如锦听后低头捡起,走到廖氏身旁边递与边轻唤道:“母亲。”

    廖氏侧头,接过如锦手中的纸张,定神一瞧,只见隐约含糊着只有十二个大字。之所以说含糊,是因为廖氏也看不懂那上方到底写着或是画着的是什么,只觉得似字非字,似花非花,她突然忆起年少时在燕京听说过的一种字体:梅花篆。

    那时她父亲喜好书画,书房里珍藏着不少名人笔墨。饶是知晓有这种字体的存在,但却未见人真正写出来过。

    见廖氏望着手中的纸张发呆,张公公伸过脑袋客气地道:“夫人可是要过去瞧瞧太子爷?”

    印象中,武国公夫人与太子殿下的关系可是很亲密的。

    廖氏想了想,抬手让那跪着的小太监起身,又将东西递与对方。还是顾忌着宫规,摇了头对着张公公道:“不必,先见过了皇后娘娘才是。”

    张公公一点头,然后继续领着众人往前。

    可刚走几步,就听到从假山上方的凉亭那里传来众男子欢笑的声音,“大家说好不好?浩宇,只要咱们中有人念出你这梅花篆上写着的是什么,下次再出去,你可得让我们瞧瞧你那位秘密的红颜知己。”

    这方话刚落,就听到爽朗的声音配合道:“可不是?每次都神神秘秘的,让兄弟见上一见又何妨。”

    声随风清晰地入耳,伴着这些,竟是还有吵闹走动声。

    廖氏蓦地停住脚步,抬头看向假山上,只见帘幔吹舞间,很多举杯的少年走来走去,众人或随意,或不羁,偶尔还有追闹高举纸张之人。廖氏看了胆战心惊,张望着左右,这儿可是御花园附近,平时妃嫔聚集赏花常来的地。

    此时太子带了这么多人在这饮酒作乐,先不说传到皇上耳中会有什么结果,饶是遇着了任何一个存心想找事的,就会落人口实。

    张公公也早就伸长了脑袋望着那凉亭,额头渐渐都渗出了汗水。这可怎么好?让皇后娘娘晓得了还不得雷霆震怒,这太子爷这么玩下去早晚会出事。心中突然冒出这个念头,张公公脸色一变,自己竟然在腹中编排起主子的事来。

    但现在自己是上去提醒殿下呢还是继续带着武国公夫人往娘娘那里去?抬头怔怔地瞧着廖氏,只见她面色凝重,张公公目露期盼。

    如锦只抬头瞧了片刻就收回了目光,她心里没那么多想法,这倒不是她想不到,而是觉得自己没必要有那些想法。

    廖氏一直住了脚,但没有上去的意思,张公公想着便开口试探性地道:“夫人,殿下宴友,许是薛二爷也在上方,不如上去打个招呼?”

    果然,一听到亦然也可能在上方,廖氏立即就点下了头。

    张公公心里如释重负,笑着就做了个请的动作,领二人走上台阶,而将其他的一干宫人留在了下面。

    沁心亭位居高处,早在三人跨上台阶的时候,上方就有眼尖的人瞧见形势。因而如锦等人到达沁心亭的时候,原本嬉闹的众人都已经收敛了方才的动作,而换成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左右遥望。

    除了亭中众人,私下并无侍卫与宫人陪伴。不、其实也是有的,刚刚在半路时见到了先前的那个小太监在那侯着。

    如锦还记得那小太监看到自己等人上来时候那着急的模样,抬头往上张嘴预想通报却又不被允许的尴尬。

    沁心亭不小,不比一般府邸中的亭阁。此亭占地广,可容纳至少四五十人。东西二处摆着两张上好的青玉石桌,一处放着点心茶果,一处摆着几方砚台与狼毫笔,一叠写满了字迹的纸张落在一旁,随着秋风,发出翻页的声响。

    也就在这石桌亭前,以一明黄|色长袍的高贵少年为主围满了人,如锦晓得,她便是薛皇后所出的皇家第三子,如今的太子殿下,自己名义上的表哥。

    乍见这么多人,如锦收回了眼低头。

    太子看到是廖氏,早前的担忧紧张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他还以为是父皇的哪个妃嫔过来了呢,刚刚真的有那么一刻,是以为那个讨厌的人过来了。兴奋的站起身,对着廖氏客气道:“二舅母。”

    他这一站,本坐着的几个少年也纷纷跟着站起身来。

    廖氏回以君臣之礼,如锦跟在身后只是微微一福身,并不多话。

    太子似是很兴奋,离开石凳至廖氏身旁,笑着道:“早听说二舅与舅母一家回来了,心里一直惦记着,就是不见您进宫。”

    这种言语,又当着众人,无疑是给了廖氏很大的面子。廖氏心里乐着,但面色依旧恭敬道:“昨日娘娘传了旨意召见,却不防还没见着娘娘就先见着殿下您了。”侧头往后面的众人一瞧,果然见着了自己的儿子。

    亦然本就坐在太子的右手,此时看到廖氏的目光,忙过来见礼唤道“母亲。”

    如锦主动地上前一步唤了声“二哥”,但亦然对她并不怎么热情,只微微点了点头,“五妹。”

    可也恰恰就是亦然的这一声“五妹”,引来了众人打量的目光。方才自薛如锦跟着廖氏出现,他们就在心里想是薛家的几姑娘。

    虽然心知能同薛二夫人一同进宫面见皇后极大可能就是嫡出的五姑娘,但她那恬般静的站在那里,给众人的感觉似是又与传闻中的有些不太一样。现在听得亦然的一句唤声,才干真正肯定,原来面前的这为少女确实就是年前跑去靖安侯府,后来又坐了秦家的马车逛了大半个燕京城的薛如锦。

    那个任性刁蛮,说话粗鲁的薛家五姑娘。

    如锦不看众人,但依旧能感受到众人的目光,不用抬头,也大致能够猜测出众人在想些什么。已经成为历史的事实,无法扭转,但她今后的形象与面色,会由自己来掌握。

    此时沁心亭内慢着一股酒香,如锦望向另一张摆着瓷盏的青玉石桌那,心里不禁一耸。这也不晓得是他们众人谁出的主意,将酒用茶盏盛着,就能掩人耳目吗?

    廖氏与太子说了会话,似是觉得此地不宜久留,但又有些不放心这群年轻人继续留在这儿“吟诗作词”、“以茶会友”,便开口道:“臣妇正要去觐见皇后,殿下不如和我一起过去给娘娘请个安?”

    其余众人摆明了是心虚,虽是还未尽兴,却不敢留太子。

    不过太子本身似是也觉得不尽兴,看向本坐在自己左手边的少年,急急道:“浩宇,你这写的到底是什么?”

    那少年面色一红,见众人都看着他,窘着脸一副老实的模样问道:“方才的那个赌还算数不?”

    正文第四十六章梅花篆

    太子抬头“哈哈”一笑。还没回答的时候,旁边有个嘴快的就先道:“当然算啦,浩宇,这飞仙馆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美人,让你这般藏着掖着?”

    “咳咳、咳咳。”

    那人话才刚说完,就被旁边的好友拉了拉衣袍,转身就看到好友示意自己看向廖氏与薛如锦二人,晓得场合不适。却也没怎么放在心上,上前就对着廖氏作揖道:“二舅母。”

    “是柳哥儿啊。”

    廖氏沉着脸对着上前的少年出了声,这是大姑子薛元音家的长子,名为路柳讯。路家一家子向来是与大房交好,和自己一房不过是见面点头下的关系。对这柳哥儿的印象停留在前几年的时候,只觉得是个油嘴滑舌没出息的,因而对他也是淡淡的。

    反正和大姑子那一家,是怎么都喜欢不上。薛元音的那一对宝贝儿女着实入不了廖氏的眼,这女儿小小年纪当初能做出那事,将锦儿欺负成那样,儿子又实在不上进,也就他们一对做父母的操心了。

    转而想起自己的一双儿女,亦然上进,锦儿如今也乖巧懂事多了,廖氏心里得意自豪,脸色也稍霁。

    路柳讯倒是并未觉得怎样,这里的除了熟人便是亲戚。于是转身随意地继续盯着浩宇,指着那桌上的纸张心急道:“晓得你梅花篆的厉害了,以后再也不说你写的字秀气,以前是我们不懂欣赏。来说说,这画的是什么?咱们这么一干人都等着呢,对你的那位红颜,”

    刚说一半,就被方才的人又捅了捅,路柳讯不奈地转头道:“子默,你担心个什么劲。这是武国公夫人,我二舅母,不是外人。”

    廖氏听他这么一说,心里更是不悦,就是连旁人也都不敢再乱动了。她是你路柳讯的舅母,不是外人,可又不是他们的!平时仗着太子这个姨兄弟就作威作福的,不把众人放在眼里,早有不少人心里不快。

    被问的少年脸色更加红了,此时人又多,解释不是,默认又不是。担心他们在纠缠在这个问题上,只好喃喃道:“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路柳讯将自己的胳膊搭在浩宇的肩膀,笑着道:“浩宇,别解释了,大家都知道。”

    浩宇似是恼了,唰的一下就移开了步子,路柳讯因为突然失去重心而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至于廖氏,见着这场面,饮酒嬉戏,口出污语,心里对这些人的印象越发的不好。俗话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亦然平时就是和这些人打交道?亏都是从国子监出来的王公贵族,这般没有德行,误导了太子,还教坏了自己儿子。

    廖氏打定心思等会要同皇后暗示下这种现象。

    说到这个,她还真是纳闷,难道皇后平时就没有对太子教管?谁都知道如今这宫中的形势,梨妃自从五年前为圣上生了一子,如今又怀上了,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与一身。

    她那后位来之不易,太子的储君之位更是多少人眼红着。按着娘娘的心思,是断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廖氏心思一转,莫非这其中另有隐情?

    但不管太子这边是如何,自家儿子不一样,她不允许他再和这些人交好。早就和他说过几百遍了,这大姑家的表哥路柳讯不能深交,再者交友不慎会误了终身,这孩子怎么就不听的呢?还有那什么陈家三公子,浩宇来着?不是说虎父无犬子吗?

    刚刚自己一听那什么飞仙馆,就知道不是什么正经之地。联想到大姑爷陈浩宁和他们家兄弟,更是没好印象。心里越想越气愤,只好拿眼去瞪亦然。

    后者徒然受到白眼,母亲眼中含着怒火,心里也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讪讪地移开眼,却正好发现自己的五妹妹盯着子默在看。以为她的“老毛病”花痴又犯了,心里对她更是不屑,公共场所,一点都没有女子的矜持!忆起上次自己因为她的事情被同窗取笑了好些日子,心里就跟着了火一般,真是以她为耻。

    于是,往前一步,似是负气就开口道:“母亲,二妹妹怎么没来?”

    本见儿子面上一点悔改之意都没有,此时又听他在这里提及如幂,怨他的明知故问。但顾着薛家的脸色与在场的众人,廖氏又只好答道:“你二妹妹身子不舒服,在府里休息呢~”

    “二妹妹病了?”

    亦然一听,面露着急。

    如锦看着心里不舒服,曾经在平易王府看陈浩宁那么呵护云婷。那种兄妹之情,她也是嫉妒过的。她多么希望自己也有一个哥哥,会时刻念着自己,为她担心。

    如锦眼神有些黯淡。将本看着子默的视线转移到那窘迫的少年身上,那是陈家的人,三房的嫡子浩宇。

    自己跟他并不熟,却还是第一次听他出入飞仙馆等地的。

    “夫人,娘娘还在等着。”

    许久未出声的张公公终于开了口,自己一方面是担心太子这边出事故,但另一方面自己的差事还没完成,他毕竟是带着薛家二夫人和姑娘去面见皇后的,现在这一停脚不要紧,但已经耽搁了好长时间。而且太子这边,似是一点想要散场的意思都没有。

    廖氏心思一转,反望向太子,等着他的答案。

    对于廖氏这位亲舅母,太子在心底是又敬又亲的,此时自然也是明白了她是在为自己着想。若是平常的长辈自己都要顾个颜面,就更不用说她了,当下就将双手负在身后,朝着众人道:“今儿个就到这吧。”

    拍了拍浩宇的肩膀,太子走到廖氏跟前,“舅母,我同你一块儿去见母后。”

    廖氏欣慰一笑。

    “怎么能就这么便宜了浩宇?不行,难道我们这么多人还真的就没人看得懂这什么句子?!”那路柳絮很是发生的!

    想起自己的妹子,还真是喜欢勾三搭四,一点都不收敛。早前不止对亲姐无礼,后又与表姐闹纠纷,最后还打起了秦家世子的主意,那明明是大伯母为大姐选的夫君,最后闹出那么一出戏剧,闹得秦家与薛家不欢而散。

    如今又当众对唐子默暗送秋波,她鲁莽不懂分寸,难道连最起码的礼义廉耻也不懂?亦然心中越想越愤怒,恨不得就将拳头往旁边的亭柱上砸去,好发泄出自己的一腔怒意。

    本就知道她说不出那么一番话,自己还真以为她是有长进了呢,看来也不过是侥幸罢了。

    对这么多人的目光都停留在自己妹子身上这一点很是不满,她就非要“万众瞩目”,用这种方法?亦然撇开脑袋,望向亭外的风景。

    一直没有出声的太子旁观着这一切,此时看薛如锦的目光又与之前不同。自己的表妹,似乎有了很大的不变化,不动声色地将她从头打量到脚,太子脸色未变,一如当初的气定闲若,既没有别人眼中的意外,也没有他人面上的不屑。

    四下看看,见着好友们都纷纷收敛起来,也不再如开始那样揪住浩宇那副字画上到底是什么内容,敛神开口道:“时辰不早了,小郑子,送各位公子出宫。”

    本站在假山半台阶上的那小太监忙弓着身上前,恭敬地在亭外应下。

    众人纷纷理了衣摆,一一开始互相拱手告辞。太子目光涉及处,发现以路柳讯为首的不少人依旧看着浩宇,担心等会他们路上闹起来,便又再次开口:“浩宇,如今有人道破了这梅花篆,你可是也要信守承诺。”

    “是啊是啊。”

    还是有人记得方才一开始的事情,望着浩宇一脸期待,开始附和着。

    浩宇正了衣袍,刚抬头的脸色一怔,脸颊泛红,不知是因为不好意思,还是因为恼怒。转而又看了看如,只见后者半低着的颜面上露出一抹幸灾乐祸,浩宇望着又是一滞。

    她、刚是故意的?

    心中带着疑惑,浩宇对于周边人的催促漫不经心地就摆摆手,敷衍着道:好好。”

    听到他允诺,路柳讯最为了吗?

    正文第四十九章凤宠

    一行人缓缓来到薛皇后的朝凤宫,还未走至宫殿门口,就见着从里面出来一形色匆匆的宫装嬷嬷。那人焦急的脸色在见到众人的时候不由一松,立直了身子对着太子率先行礼道:“奴婢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只是微微颔首,整个人神采奕奕,却不怒自威,与方才在沁心亭时嬉笑亲和的模样大相径庭,让人不敢直视。

    那嬷嬷转至廖氏身前,恭敬地道:“薛二夫人可来了,娘娘都念叨了许久,夫人请。”

    廖氏含笑地点点头,却并不着急进去,只望向一旁的太子,等他抬了脚才跟上去。

    一旁的如锦自然是不敢疏忽怠慢,规规矩矩地跟着他们的脚步也进殿。

    朝凤宫极为华丽,金砖铺地,光可鉴人,四下又铺了驼地凤凰戏牡丹毯。东西两边各摆着五六个榉木镶骨椅,其后排站着的都是清一色粉红宫装的妙龄宫女,此时见到有人进来,只纷纷垂头,并不左顾右盼。殿内无人出声,只余几人轻微的脚步声。

    外面艳阳如火,这屋里却是冰凉沁心,如锦心知这殿里定是摆了寒冰避暑。不敢大张旗鼓地张望,如锦只用余光瞧瞧瞄了眼周围,入目的不是奇珍异宝,便是从未见过的新奇玩意,她看在眼里却说不上名号。

    朱红漆香案上摆着四方熏炉,里面燃着不知名的熏香,烟雾袅袅,给人一种静谧温和的感觉,让原本心底有些微微紧张的她不禁慢慢放松了下来。

    跟着领路的嬷嬷一直往里走去,重重层幔后,是上好的水晶珠帘。隔着珠帘,隐隐就能瞧见里面凤椅上端坐着一高贵女子,旁边还站着几个着了碧青宫装的女官。

    太子立在前方,恭敬地对着珠帘后的女子行礼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帘后的皇后面露一喜,戴着镂金菱花嵌翡翠粒护甲的手一抬,对着太子便慈爱道:“太子也过来了啊。”说着将目光移向太子身后站着也刚行完礼仪的一对母女,转眼又望了眼身边的宫女。

    二女官忙知趣地欠身,脚步盈盈地走到水晶珠帘旁。

    随着二女挑帘的动作,薛皇后的一句“免礼”落下。如锦抬头,一脸雍容华贵的薛皇后就这样出现在她的视线里,她梳着朝阳五凤髻,戴着凤凰展翅六面镶玉嵌七宝明金步摇,其中镶着的玉珠有半个拳头大小,润泽晶莹,如锦还是头一次见到这种玉珠。

    除此之外,薛皇后凤髻上对称着横竖插了不下数十支五凤朝阳挂珠钗,一身铁锈红撒亮金刻丝蟹爪牡丹花宫装将她装扮的更见娇艳。薛皇后不过才刚三旬出头,面容保养的极为精致,光嫩洁白的脸蛋,挂着浅浅的笑容,与她的身份年龄似是不太相符。

    然,薛皇后这般贵气逼人的装扮,却并没有让如锦觉得她花哨,反倒是比自己想象中少了份冷漠威严,多了丝亲近温柔。

    薛皇后目光如炬,自然是一早就发现了如锦的目光。转过身细细地瞧了瞧她,见她今日气质非凡,优雅大方,清新地如同雨后的一株荷花,让人瞧了不由喜笑颜。薛皇后轻启红唇,对着如锦招了招手道:“锦儿,到姑姑身边来。”

    对于薛皇后这样的举动,廖氏是不意外的。这么多年来每回带锦儿入宫,娘娘都少不了与她一番亲近,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将她留在宫里小住几日。

    当初娘娘也是集万千宠爱与一身,圣上对她几乎是有求必应,多少年圣宠不衰,从小小的秀女一路晋升至贵妃,再到如今的皇后。但是自从后/宫里多了个梨妃后,不得不承认被分走了皇上一部分的宠爱。且娘娘登上后位,后/宫的一切都要她操持,侍奉圣上自然比不得以前专心。

    如此便越发涨了梨妃的气焰,因而现在皇后也不如先前那般行事方便。发觉这屋里还站着数十个宫人,廖氏心有顾虑就步子一前,唤了声“娘娘。”

    如锦听出母亲唤声中带了丝顾忌与担忧,于是停在原地便没有跨出步子。

    “都是自家人,嫂嫂何必生疏。”

    薛皇后仅瞧了廖氏一眼,便又将目光再次投在如锦身上。这是她的亲外甥女,可是在自己还做姑娘时,就抱在怀里疼大的。半年多不见,发觉个子长高了不少,早前听说她在边关大病了一场,让自己好生担心。如今见锦儿这般活蹦乱跳地出现在自己面前,当然少不了一番呵护。

    不过今日这外甥女怎么不似平时那样,一来就蹭到自己身边了?

    以前她见到自己的时候哪还顾那么多规矩,便是在殿外,她也随意说话、动作,对自己撒娇调皮。刚刚行事前居然会先瞧廖氏的脸色,一点都不符?br/≈≈/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