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已经定了。
唐小舟说,你在官场的时间也不短了,官场的事,随时都可能有变化。
孔思勤说,难道说,赵书记改变主意了?
唐小舟说,赵书记改没改变主意,或者说,一开始有什么主意,我根本不知
道。不过,我知道一点,在官场,太多人关注,并不是一件好事。肯定有人不喜
欢他上去,那些人不会让他称心如意的,在背后做了很多事,他还蒙在鼓里吧。
孔思勤说,就算有什么动作,也不影响他吧,听说他的任命,是上面打了招
呼的。最近一段时间,他对很多人说过,他在北京的后台很硬。
唐小舟冷笑一声,说,还记得上次查小金库吗?我当时就觉得奇怪。现在几
乎可以肯定,有人要对付他。不知那次是否查出他什么问题,总之,有些人一直
没有放弃,派人盯着他呢。结果你猜怎么样?这次去陵峒,他把小姐带回房间,
让人家录了像。
孔思勤一下子睁大了眼睛,说,是那些矿老板干的?
唐小舟摆了摆头,说,不太可能。我估计是有人不想他当秘书长。
孔思勤说。如果真是这样。那他就栽了。唐小舟说,他的事,我一点都不关心。我只是在想,这官场实在是太可怕了
,你以为你是捕蝉的螳螂,却不知道你的背后,还隐藏着许多黄雀。以后,我们
俩见面,得小心一点,如果被某些人抓到把柄,我们都麻烦。
以前和谷瑞开谈论一些重要话题,因为开场缺乏足够的铺垫,往往一开口就
吵了起来。有了前车之鉴,唐小舟在女人面前说话,十分小心,哪怕明知是废话
,也一定要做足功夫,再大的弯子,该绕也得绕。即使他绕了一大圈,仍然担心
孔思勤以为他在有意疏远自己。毕竟,他和她都是单身,他们如果恋爱,没有任
何人能够以此作为话题。
好在孔思勤并没有太在意,只是说,那怎么办?难道我们以后不见了?
唐小舟说,以后再见,要好好安排一下,绝对要做到万无一失。
孔思勤说,好的,我听你的。
几天后,传出一个不幸的消息,游杰副书记,昨天晚上去了。
第一个告诉他这个消息的人是陆海麟,唐小舟显得有些惊讶,说,医生不是
说可以活半年吗?
陆海麟说,医生是这么说的,不过,癌症晚期病人,能活多长时间,与个人
的求生欲望有很大关系。听说游书记的情绪一直不太好。
唐小舟只是哦了一声,然后问,省里怎么安排?
陆海麟说,有两位省委常委在北京,余秘书长负责这件事。游书记的家一直
在北京,追悼会确定在北京开。过几天,中组部要召开组干工作会议,省里有一
个重要发言,估计追悼会安排在这个会之前吧。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正整理着日常事务,韦成鸥来了。
这家伙,一如既往的神神秘秘,进来之后,立即转身去关门。唐小舟早已经
用眼角的余光呼到了他的身影,见他要关门,立即说,别关,我这个门是不能关
的。
他的门确实不能关,别说赵德良发现他的门关着,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就
算是其他干部来到这里,发现他的门关着,也会产生联想。所有的联想都不是事
,一旦传到赵德良的耳里,就是事了。
韦成鸥并没有说话,先向四周张望一番,然后神秘地走到他的面前,以极快
的速度,往怀里掏了一下,掏出一件什么东西,往他面前的抽屉里一塞。
唐小舟以为又是一包速溶咖啡之类,漫不经意地将抽屉拉开一点,低头一看
,竟然是一张银行卡。唐小舟暗想,这家伙想干什么?明目张胆行贿自己?也不
看看面前是什么人。他拿起银行卡,对韦成鸥说,这个你拿回去,有什么事,你说口巴。
韦成鸥按住他的手,不让他拿出来。说,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你就笑纳
口巴。
唐小舟说,成敬意也好,不成敬意也好,这东西,我不敢收。你知道,我从
农村出来的,骨子里就是农民。农民的天性是什么?胆子小。你可别拿这种东西
来撑我的胆子,我的胆子撑都撑不大,我晚上睡觉会做恶梦的。
两人纠缠半天,一个硬要给,一个坚决不收。韦成鸥见唐小舟态度很坚决,
也就收回了银行卡,说,游的事,你听说了吧?
唐小舟说,是啊。他可不想和面前这个人多话。
韦成鸥说,我听说,上面会派个副书记下来,到时候,你能不能帮我说几句
话?
唐小舟故意装糊涂,问,说什么话?
韦成鸥说,你在赵书记面前替我关言几句,让我跟在副书记身边。
唐小舟明白了,韦成鸥在打着这个主意。一旦成为省委副书记的秘书,他的
正处长,水到梁成。这种人,如果当了官,肯定误国害民。这话,唐小舟自然不
能说,只是数衍着说,这事不归赵书记管吧,办公厅的事,余秘书长说了算,你
应该去找秘书长活动活动。
韦成鸥说,秘书长那里,我自然要去烧香,但赵书记如果能说句话,事情就
好办了。
唐小舟说,行,我一定帮你说。不过,你也知道,我们这些当秘书的人,人
微言轻,说了管不管用,我不敢保证。我建议你还是两条腿走路,见神就磕头,
遇庙就烧香,说不定拜对了哪尊神,你就大赚了。
韦成鸥说,这个自然,陈省长和余秘书长已经答应了。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乌都有。官场就是一个大林子,里面的乌真是太多
,还有很多稀有品种。韦成鸥这种人,就属于稀有品种的一类,平常所有的心事
,一星半点都不用在工作上,整天琢磨的就是拉关系搞钻营,一心想升官。你还
别说,在现行伯乐体制下,这种人,往往得势。
一位高级领导人去世,原本应该有一种压抑悲痛的气氛,但是,唐小舟从这
种压抑之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情悻。对于某些人来说,最大的靠山倒
了,悲痛是自然的,同时,他们也有一种大厦将倾的惶恐。对于另一些人,他们
却看到了希望,谁都明白,假若真能从内部产生一位副书记,整个江南省,由此
而提拔的领导,可能就是几百人。那些等在政坛这个拥塞的十字路口的官员们,自然就会暗暗惊喜了。
也难怪人走茶凉。人都走了,时过境迁,位笠都被别人占了,如果仅仅只是
茶凉,还是好事。怕就怕,残茶早被倒掉,杯子也已经洗干净,给新人泡上了绿
澄澄的新茶。
由游副书记之事,唐小舟想到了肖斯言。直到最后时刻,游杰也没有替他说
话,唐小舟想替他说,也没有找到好的机会。这往后,肖斯言便成了没娘的儿子
没根的浮萍。在官场没有了根基,实在是最大的悲剧。
下午刚上班,姚营建和焦顺芝一起来了。
赵德良在和马昭武以及吉戎菲谈话,商量参加中组部组干工作会议的事。吉
戎菲搞的组织工作改革,得到了省里的肯定,并且引起了中组部的高度兴趣,中
组部为此专门拨了一笔款,将东涟列为组织工作改革试点单位。本次组干工作会
议,江南省将作重要发言。赵德良将两人找来商量,大概是要确定,到底是由马
昭武发言还是由吉戎菲发言。
唐小舟暗想,毕竟是组干工作会议,省委书记以及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
其中之一,是一定要参加的。江南省副书记缺位,赵德良参加,就是情理之中。
马昭武作为组织部长,肯定少不了。倒是吉戎菲,只不过是市委书记,她去参会
,是不够格的。若想让吉戎菲参加,只有惟一的办法,那就是报告由她来做。这
样的格局,实际上含有极大的暗示性。
姚营建和焦顺芝坐在唐小舟的办公室里等候,彼此自然免不了说些什么。可
说什么呢?敏感的话题,谁都不会涉及,只好谈游杰。
下一篇:第070章 ?
jiao顺芝说,游书记真是可惜了,才五十四岁。
姚营建说,都是累的。这人啦,真是不经事,纸一样。
游杰这个话题,显然能让两位高官共鸣。焦顺芝说,其实,游书记是被酒害
的。现在当官,不喝酒肯定不行,尤其是下面的官员,没有一个不是酒精考验的
。但到了一定级别之后,还是能够自我控制的。比如市级干部,除非省里或者中
央来人,否则一般都不喝了。游书记这一点没掌握好,有点好酒,结果把肝伤了
姚营建说,俗话早就说了,酒是穿肠的每药,色是刮骨的钢刀。如今的官员
,在酒中泡着,在色中躺着,没有钢筋铁骨,还真杠不住。
在麻阳,市民给焦顺芝送了一个绰号,叫他酒色市长。姚营建此时提起酒色
两个字,焦顺芝自然认为他是在讥讽自己,脸一下子变了。这里毕竟是省委书记
办公室,他就算有气也不敢出,有野也不敢撒,只好站起来,问明书记接见自己
的时间,说还有点别的事,先行离开了。
焦顺芝刚刚离开,姚营建就说,有些人就是没有自知之明,以为自己是托塔
天王,什么都顶得住。我倒要看看,他有几副脊梁,还想顶起一个天。
唐小舟自然知道姚营建指的是什么,却不接蓉,而是问他,怎么样?你决定
了吗?
姚营建一时没有转过弯来,问道,决定了什么?
唐小舟说,是否请求省里派工作组啊。
姚营建说,我知道你的建议是个好建议。可是,这个决心难下啊。
唐小舟自然明白姚营建所说的决心难下指什么。请求省里派工作组,自然能
够顺利解决现在的不利局面。但对于姚营建个人来说,只要提出这样的要求,对
上,落下的便是个控制权力不力的印象,对下,却又会留下吃里扒外,胳膊肘儿
往外拐的口实,可以说,这是一个上下不讨好的办法。
官员决策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风险评估过程。姚营建肯定认真地评估过,
得出的结论是哪一面都不讨好,势必影响自己未来的前途。唐小舟的评估却又不
一样。在他看来,姚营建已经坐在了火山口上,他作出这个决定,对自己的政治
前途肯定会有巨大影响。但如果不作出这一决定,事态无法得到控制,定然会进
一步发展,更严重的事态出现,他必须承担的政治风险更大。
当官当到了风口浪尖,决策的时候更加胆颤心惊。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后面自然应该还有一句,老牛是绝对怕虎的,不但怕,而且谈虎色变。尤其关系
自己政治前途的抉择,就不可能不异常小心。唐小舟现在觉得选择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等某一天,他若有了姚营建手中的权力,一样会瞻前顾后,矛盾重重吧。赵德良接见姚营建的时间很短,只有二十分钟。在唐小舟的印象中,这是赵
德良接见市委书记一级用时最短的。姚营建之后是焦顺芝,时间更短,只有十五
分钟不到。在隔壁的办公室,唐小舟能听到赵德良在说话。唐小舟觉得,赵德良
似乎显得特别了一些,平常和什么人谈话,从来没有这么大声音的。他有些不放
心,以加开水的名义进去转了一圈,发现赵德良确实很激动,对焦顺芝大声地说
着话,或者说,在训斥焦顺芝。
唐小舟跟赵德良的时间不短了,像今天这样疾颜厉色地训斥下级,唐小舟还
是第一次遇到。他往赵德良的茶杯里倒了点水,端到赵德良面前。这是在无声地
提醒赵德良,请冷静一点。
赵德良的声音果然小了一些。唐小舟随后退出来。时隔未久,赵德良的声音
又大了。唐小舟能够想象,赵德良对麻阳发生的事非常恼火。麻阳集资案,虽然
事发于六七年前,毕竟,赵德良来江南省已经三年了,真的出了问题,他脱不了
干系。
焦顺芝离开的时候,没有进唐小舟的办公室打招呼。唐小舟能够想象,焦顺
芝一定非常憋闷,也非常恼火。受到省委书记的批评,毕竟不是一件好玩的事。
就算你把所有常委全部搞掂,提拔的时候,书记不同意,你也没戏。另一方面,
书记也要考虑自己的乌纱帽,因为你的无能或者过失或者差错,影响了书记的乌
纱帽,书记能对你好吗?书记对你不好,能让你尸位素餐吗?
如果唐小舟的预感不错,焦顺芝的官场之路,恐怕是走到头了。
真可以用几个字形容,多事之秋。
早晨一上班,唐小舟接到好几个电话,全都是谈同一件事,雍州新城昨晚发
生一起血案,小区业主要成立业主委员会,筹备小组开会的时候,一伙人冲进去
行凶,将所有业主暴打,其中有几个伤得很重。
此事发生在雍州市,与省里关系不大。不过,唐小舟隐隐约约听说,这个雍
州新城项目,与陈运达有些关系,便在第一时间上网看贴子。
昨天晚上九点,雍州新城业委员筹备小组在一户业主家中开会,商量成立业
委会的事。他们之所以要成立业委会,是因为雍州新城的物业公司雍新物业,是
开发商的子公司,业主认为他们和开发商联合起来侵害业主利益,施行黑社会化
管理。他们若想赶走这个黑心的物业公司,只有一种途径,成立业委会,通过招
标的方式,把雍新物业赶出雍州新城。约十点钟,有人敲门,随后,闯进去一伙
年轻的男人。事后回想,一切都是计划好的,那伙人进门的同时,电灯熄了。不仅仅只是
这家,而是整个小区停电,几十栋房子的小区,顿时陷入黑暗。暴行就在黑暗的
掩护下上演,这伙人进门后,一句话不说,抽出早就准备好的木棒,见人就抡,
逢人便是一通乱棒。业主们碎不及防,一时间惨叫连连。有人夺路而逃,冲出门
去,并且大呼救命,那些暴徒却追出去,对那些试图呼救的业主一通暴打。
这场暴行,在室内持续了大约十五分钟,又在室外进行了约十五分钟。暴徒
们追打业主的时候,引起其他一些业主不满,有部分业主出面,想制止暴徒,但
这些业主,同样受到了攻击。网贴附有大量照片,业主逃离的楼梯上,楼间的马
路上,以及小区的绿化带上,血迹斑斑。当晚事件中,被打伤的业主有一百多人
,其中有几个人伤势很重,至今在医院抢救。更离奇的是,当时小区不仅停电,
而且断网,手机网和电脑网都断了,有线电话也根本不通。雍州新城成了一座孤
岛,完全与外面失去了联络。有人想离开小区报警,可小区大门紧闭,物业公司
以小区内发生恶性事件,为了避免歹徒逃跑为由,封锁了小区所有出入口,只准
进不准出。有业主翻围墙离开,赶到派出所报警,派出所一听是雍州新城,立即
表示,小区内有公安室,应该向那里报警。业主坚持有报就有立,既然报警了,
你就得立案,至于是否出警,那是你们的事。在此情况下,派出所才不得不立案
,却没有出警。也有业主跑到小区外面打电话向媒体报料,雍州市的几家媒体,
最初都答应派人去调查,可实际上没有任何一家媒体去了人。
直到今天早晨,小区内仍然没有恢复电脑网络。部分业主上班后的第一件事
,便是将此事在网上披露,发上来很多血淋淋的图片。这些图片一传上网,立即
被网友围观。
如果是记者,唐小舟会拍案而起,同时也知道,所有的新闻,都与背后的权
力和金钱作用相关。现在的身份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不同,他觉得,所有
的不合理背后,都有权力的影子,关键看权力作怎样的引导。这件事,只能关注
,不能重视,所以,他只是将相关网页设置为收藏,以便了解事态的发展。
刚刚干完这件事,手机响起来,拿起一看,是谷瑞萍。唐小舟心里一阵烦,
很想挂断,犹豫再三,还是接起了。
谷瑞萍不等他出声,在电话里放鞭炮一般叫起来,唐小舟,你什么意思?你
是想看着我们瑞开坐牢,是不是?你安的什么心?我们谷家哪一点对不住你?
唐小舟一句都不想多听,立即挂断了。
这谷家也真是,太自以为是了吧。人如果没有自知之明,倒也可以理解。一
个家庭,好几口人,全是一个类型,实在是太令人费解了。这都什么时候了,抱怨他唐小舟,有何意义夕他们真以为唐小舟就是省委书记,一手遮天一言九鼎?
别说他不是,就算他是,说话做事,也一定要在法律框架之内吧。
不一会儿,电话又响了,这次是谷瑞安。
唐小舟的气不打一处来,接起电话,不等谷瑞安出声,便说,要发脾气要抱
怨别找我。真是的,这件事,最应该发脾气最应该抱怨的是我。我什么话都没说
,又是请律师又是找人又商量应诉对策。我凭什么?早在一年前,谷瑞开为了追
求自己的幸福,已经和我离婚了,她和我有什么关系?人家是想吃那个什么没吃
到,惹了一身躁,我根本就不想,我也惹了一身躁,我何苦?我告诉你们,如果
谷瑞开不是唐成蹊的妈妈,你们拿一百万一千万请我求我,我也不会过问这种烂
事。凭什么还对我颐指气使?你们到底想清廷没有?想清廷就和我说话,没有想
清廷,挂上电话,好好想三天三夜再说。
谷瑞安说,小舟你冷静一点,瑞萍刚才的态度不对,我们已经批评她了。
唐小舟原本就是话房,好久没有说话的机会了,尤其对于谷家,他从来就没
有说话的机会。现在终于有了话事权,他可不想浪费,说,你们的心情,我理解
。可无论你们心情怎么不好,也要想一想,现在到底是个什么环境?你们如果不
清廷,我再提醒你们一句,现在的环境是,谷瑞开不仅和野男人有了奸情,而且
和奸夫一起谋害了他的妻子。她和那个男人合伙买的那套房子,已经几年时间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已经谋划了好几年。你们要推翻这一点,你们拿证据来
。没有证据,就是任何人,都不可能作无罪辩护。在这个大前提下,你们要好好
想清廷,哪些人能帮你们,哪些人是真心帮你们。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们,这件事
,我不想管了,太让人伤心了,你们想怎样就怎样吧。
谷瑞安自然怕唐小舟不管。谷家不仅怕唐小舟撒手不管,自然还有另一重忧
虑,毕竟,谷瑞开给唐小舟结结实实地戴了一顶绿帽子,唐小舟手中又有权,如
果要发泄这种恨意,只要稍稍递句话,谷瑞开肯定只有死路一条。听说唐小舟不
想管了,谷瑞安连忙赔小心,说了一堆好话。
谷家人一定在密切关注这个电话,谷瑞安没有说完,电话被谷母抢去了。谷
母叫了一声小舟,哭了起来,边哭边说,没有一句话是连贯的。
唐小舟能想象,此刻的唐小舟,是谷瑞开的救命稻草,自然也是谷家的救命
稻草。谷家人之所以如此骄傲,眼睛长在头顶上,也在于他们一直很顺,没有经
历过波折。顺利的人生经历,使得他们失去了免疫力和杭打击力。仔细想一想,
无论是翁秋水还是谷瑞开,都是这种顺势的栖牲品,正因为他们的人生走得太顺
了,便以为好运气一直跟着自己,从而失去了最起码的是非观。此刻,谷家人定然围在一起,希望得到唐小舟一个承诺。
谷母一句完整的话还没有说出来,电话被谷父抢过去了。这位老爷子真是一
辈子没铃醒,至今还没有搞清方向,竟然在电话里对唐小舟打起了官腔。
老爷子说,小舟啊,我是爸爸。瑞开的事,我们只能靠你了。等肯定不是办
法,你得去跑一跑,比如法院院长呀,检察长呀,法庭的庭长呀,该请的就请,
该送的就送。别怕花钱。瑞开是我的女儿,就算倾家荡产,我也要救她。
唐小舟说,别的话,我就不说了。现在的情况,舒律师也都告诉你们了,相
信所有的话,她已经对你们说清廷了。我只想知道,无罪杭辩和有罪杭辩,你们
到底选哪一种。
老爷子说,这还用选?当然是无罪。
唐小舟说,选什么样的辩护策略,是你们决定的。不过,我要提醒你们想清
廷。选择无罪杭辩,那就只有两种选择,即无罪和有罪,如果法庭认定无罪,那
一切好说,万事大吉。万一法庭作出有罪判决,那就是死刊。
老爷子说,所以,我们要你出面呀。你是省委书记秘书,这还不是你一句话
的事?
唐小舟哭笑不得。在中国现行体制下,确实有些人弄权,能够将死的变活,
将有罪说成无罪。可这是与法为敌知法犯法的事,唐小舟不会干。别说是为了一
个给自己戴了绿帽子的前妻,就算是为了他的亲娘老子,他也不会去触碰这条底
线。
唐小舟说,我能理解你们的心情。但你们想过没有?这样选择,就是比关系
。站在我们这边,自然希望判决无罪。可站在受害人章红那边呢?他们肯定希望
两个都判死刊。若论背后的权力关系,我只是一个处级干部,和公检法一点都不
熟。章家不同,章红的父亲,退休前是财政厅副厅长,退休后享受正厅待遇。章
红的哥哥章政,自己就是检察院的处长。公检法是一家,又因为以前有财政厅的
关系,官场人脉,比我们深厚得多,一定要比关系,我们比不比得赢,我没有信
心。你们自己下决心,如果比输了,那就是死刊。如果我们退一步,作有罪杭辩
,那就不是和章家比关系,而是和翁秋水作对。杭辩的对象变了,实力自然也就
不同了。对于章家来说,他们要的是有人替章红抵命,一个判死刊,另一个判死
缓或者无期,他们应该是可以接受的。这样一来,我们要对付的,就只有翁秋水
一个人。我再找章家活动一下,说不定,章家也能支持我们,至少不会站在完全
对立的立场。说一千道一万,谷瑞开是你们的女儿,采取哪种策略,需要你们定
。你们定好了,直接告诉舒律师就可以了。我这里还有事,不能和你们多说了。挂断电话,唐小舟觉得胸中梗着一堵墙。谷瑞丹曾经是他的妻子,却也是背
叛了他给他巨大情感伤害的人。自己不理她,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现在倒好
,在她的家人看来,自己倒像是欠他们一样,真是天下奇闻。看来,好人真是做
不得,对有些人,就是要狠一点。
第071章
心里烦,不想千事,唐小舟打开收藏的那个网页,发现网上典情凶涌,不过
短短的时间,回贴多达几万,每刷新一次,回贴就会有一大堆。此事触动了社会
一根极其敏感的神经,在房地产领域,权力、商人以及黑社会,三位一体,采取
黑云压城之势,完成对弱势社会群体的盘剥。
此事如果继续蔓延,很可能造成雍州市的一次政治危机。同时,唐小舟也在
不断权衡,要不要提醒彭清源或者丁应平?事件如果继续发展,板子,很可能打
在彭清源和丁应平身上。但这个板子,是打好还是不打好?或者,这个板子打下
来,政治结构体之中很多人都会受到打击,而这种打击,对谁是并大于利而对谁
是利大于并?
唐小舟拿起面前的电话,一连打了好几个电话。最后确定了一件事,雍州新
城的发展商是雍江地产集团,注册法人是古昌华,此人是陈运达的亲外甥,江南
省最大的畜豪之一,其魔下新城实业集团,涉足金融、地产、酒店、物流、餐饮
等多个行业,有众多的分公司子公司,雍江地产,就是子公司之一。此次闹出事
件的雍新物业,便是雍江地产的子公司。正因为公司的后台老板是古昌华,他们
才如此有恃无恐吧。
唐小舟想,闹吧,闹一闹这些特权阶层也好。平民没有地方发声,抓到一次
机会,打击一下特权,也算出了一下胸中的怨气。
第二天早晨上班,唐小舟再次打开网页,发现跟贴已经达到了百万之数。他
并不相信省市宣传部门关注典情的相关人员没有注意到这则热贴,注意到又没有
任何反馈,确实是一件意味深长的事。难道说,有些人和他的心理一样,希望这
件事闹一闹?这到底是幸灾乐祸还是推波助澜?
晚些时候,果然有消息传来,几家央管媒体从网上得知消息后,赶到雍州采
访。雍州市的媒体,闻风而动。既然中央媒体都出动了,地方宣传部门,肯定不
会再干预这件事,明天一定会见报。
唐小舟心里一直记着这事,等不及返回办公室,上班的路上,将车停在报摊
前,买了当天出版的所有当地报纸。坐回汽车,唐小舟最先拿起的,是自己曾经
供职的江南日报。这份省委机关报没有登载这则消息,这也可以想象,新闻纪律
有规定,党报对这类消息控制很严。再看当地三大都市类报纸,全部在第二版头
条登载了这一消息,篇幅非常大,还配发了很多血淋淋的照片。至此,唐小舟才
知道,当晚发生的一切,确实堪称暴行,一名业主被打伤了脾脏,结果不得不摘
除。另有两人骨折,均属于重伤。还有十几名法律意义上的轻伤和几十名轻微伤。
和赵德良一起去锻炼的时候,唐小舟将这件事提了一下。赵德良说,到办公
室后,你把报纸找给我看看。
赵德良看了报道之后,写了一个批示,批转给雍州市委,要求彻查此案,务
必严惩凶手。
下午,唐小舟陪同赵德良去北京,参加游杰的追悼会。省委常委中,只有陈
运达还在国外没有回来,未能出席。
事情还真是凑巧,所有事都像赶热闹似的,公事私事,全都堆在了一起。雍
州新城的案子,还在网上泛滥,翁秋水一案,也上了报纸。引得诸多人侧目,似
乎全省都在讨论这起谋杀案。之所以上报纸,也是因为这起案子第一次开庭。
追悼会安排在下午。游杰的父亲是重要领导人,他本人的职位也非常高,出
席追悼会的,有很多重要官员。赵德良不得不将整个下午的时间全部用于此事,
很早便到场,和一些官员们在一起活动。此时唐小舟反倒没有太多事,便和舒彦
通电话,了解上午庭审的情况。
舒彦说,直到最后时刻,谷家才勉强同意作有罪辩护。开庭的时候,三家人
都去了。翁秋水和谷瑞丹被钾上法庭时,章红七十多岁的母亲,难以控制情绪,
一边哭一边骂,场面一度乱。后来,法庭不得不采取措施,将章母强行带出,
庭审才得以继续。
这毕竟是一起公诉案而不是自诉案,章家人在此,意义不是太大。检察院的
公诉书将翁秋水和谷瑞开列为共同主谋,证据一桩桩一件件地摆出来,谷家人才
意识到,当初如果作无罪杭辩,结局肯定很糟糕。
相比而言,翁家所请的律师就很失策,他们作的是无罪杭辩,把所有责任,
全部推给谷瑞开。既然是作无罪杭辩,翁秋水和他的律师,就需要做很多事情,
比如说明翁秋水并不是事件的主谋,甚至完全不知道事件的后果。
翁秋水的律师说,整个计划的是谷瑞开提出来的。此前,翁秋水曾向警方提
供说,谷瑞开之所以知道这个计划,是因为唐小舟曾买过一本外国的侦探小说,
里面讲到类似的杀人方法。但这次出庭的时候,翁秋水的律师不仅没有提到那本
侦探小说,甚至根本就没有提及这是一种杀人方法。按照翁秋水律师的说法,谷
瑞开提出这种方法的时候,翁秋水问过为什么要这样做,谷瑞开说,这样有利于
章红病情的好转,只要章红尽快好了,就可以离婚了。翁秋水并没有考虑过多,
同意了谷瑞开的方案。至于后来谷瑞开去医院开药以及将药换过来,翁秋水均未
参与,全部是谷瑞丹干的。
对翁秋水,谷瑞开还一直抱有幻想。女人就是如此,不管她对别人有没有感
情,往往相信男人的甜言蜜语。男人的甜言蜜语就像官员的承诺,如果能信,这
个世界,就没有信誉危机了。
那些话,是由律师提问,翁秋水回答。话还没有完全问完,谷瑞开便按捺不
住,打断了翁秋水和律师,质问翁秋水,你想把责任往我一个人身上推,是这样
?
翁秋水竟然脸不红心不跳地说,事情本来就是你做的,我什么都不知道。
以前,舒彦提醒过谷瑞开,说翁秋水为了逃避死刊,她还不肯相信,在相当
一个时期里,她以沉默来保护翁秋水。现在,她完全看清了翁秋水的嘴脸,加上
极度气愤,狂跺的脾气顿时发着,她也不管这里是法庭,当场大声地喊叫起来,
分贝极高。
她说,他说谎,所有一切,都是他做的,我根本不知道。
谷瑞开这样做属于咆哮公堂,法官在数次警告,可谷瑞开完全无法控制。不
仅她没法控制自己,她的母亲、父亲、姐姐,也都被她的情绪影响,开始大声喊
叫,指责翁秋水才是凶手。翁家人自然不甘落后,指责谷瑞开才是真正的凶手。
如此一来,法庭秩序大乱,法官不得不采取措施,由法警分别将翁秋水和谷瑞开
带出法庭,又分别将两家人带出法庭。
法官随后和舒彦见了面,他要求代理律师做谷瑞开的工作,要么保持法庭安
静,要么,法庭将采取措施,暂时剥夺她说话的机会。
谷瑞开随后被带进一间小房子,在法警的监视下,和舒彦见面。
舒彦明确告诉她,现在的形势对她极为不利,法官已经明确表达意见,如果
她继续闹下去,将采取手段禁止她出声,那将会对她有巨大影响。舒彦甚至觉得
,今天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翁秋水的应诉策略,他很清廷谷瑞开其人,就是想激
怒她,以便自己取得主动。舒彦说,你大闹法庭,说不定恰好中了他的计。如果
你再不控制自己,被法官限制你出声的机会,你就更进一步中了他的计。
谷瑞开是那种情绪型的人,这么长时间以来,她一直沉默,是因为她相信他
,深信不疑。直到站在庭上,听到翁秋水亲口说,事情本来就是你做的,我什么
都不知道,谷瑞开才彻底醒了。
谷瑞开告诉舒彦,她是被翁秋水的甜言蜜语给骗了。后来,翁秋水让谷瑞开
相信,他对谷瑞开是一见钟情,只可惜,谷瑞开大学毕业分配到公安厅宣传处时
,翁秋水已经和章红结婚。翁秋水后来多次告诉谷瑞开,当时的他,有一股强烈
的冲动,想和章红离婚然后追求谷瑞开。只要有机会,他便对谷瑞开甜言蜜语,
谷瑞开便在这种甜言蜜语中融化了,对他所说的一切,深信不疑。
给章红换药,确实是翁秋水的主意,他努力说服谷瑞丹相信,只要换了药,
章红就会同意离婚。谷瑞开是那种只要相信一个人,就信到骨子里的人。她对翁
秋水深信不疑。直到事情败露,翁秋水逃跑之前,才第一次向谷瑞开说明真相。
翁秋水说,他之所以这样做,全都是为了她,他实在太爱她了,只想和她在一起
。翁秋水希望谷瑞开相信,此事不管结局如何,他都会承担全部责任,绝不连累
谷瑞开。
谷瑞开一直都相信,翁秋水会承担一切,绝对不会连累她。既然如此,她也
不能有任何对翁秋水不利的言词。这就是她被捕后一直不肯和警方配合的原因所
在。后来,警方通过唐小舟以及舒彦,向谷瑞开透露了一个事实,即翁秋水为了
保命,将所有罪错全部推给谷瑞开。谷瑞开动摇了,曾经一度和警方配合。但时
间很短,随即翻供了。舒彦和唐小舟都猜到了原因,处理翁秋水和谷瑞开共同拥
有的那套房产时,翁秋水表示,他放弃产权,全部给谷瑞开。谷瑞开将此解读成
翁秋水有赴死的决心。
舒彦希望谷瑞开相信,这只不过是翁秋水的应诉策略,因为这笔财产,属于
一笔有争议财产,并非他说拥有就能拥有,也并非他说放弃就能慷慨放弃。翁秋
水说那句话,对于这笔财产,意义其实不大,但对谷瑞开情绪的影响,却是巨大
。无论舒彦怎样劝说,谷瑞开就是信了翁秋水,完全不听。
舒彦开始意识到,法庭如何采信谷瑞开所说的一切,就不是谷瑞开罪行轻重
的问题,而是有罪或者无罪的问题。谷瑞开提出的这些,需要周密的调查取证,
然后靠翔实的证据来说明。问题是,这样的证据,舒彦是无法取得的,一定得靠
公安部门。问题在于,公安部门曾经给过谷瑞开机会,谷瑞开自己放弃机会的情
况下,他们才不得不改变调查方向,将翁秋水和谷瑞开列为共同主谋进行调查。
现在,整个调查已经终结,检察院复核也已经过关,舒彦作为其中一个被告的代
理人,提出被告之一无罪说,除非有强有力证据,否则,无论是公诉人还是法院
,恐怕都不会接受。
果然,舒彦向法官提出后,法官当即表示,除非你能提出新的证据,否则,
法庭只可能征求公诉方意见,看公诉方是否愿意将案件钾压,重新调查取证。舒
彦心里很清廷,这一要求不可能得到支持。公诉人只要向法庭证明,至于证明两
人罪行轻重的细节,与他们的辩护律师有关,而与公诉人无关。果然,法官向公
诉方征求意见时,公诉方当场拒绝。
下午继续庭审,轮到舒彦辩护的时候,舒彦先问谷瑞开,庭上提到一本外国
侦探小说,里面涉及将治抑郁症的药换成治狂躁症的药进行谋杀,你读过这本书
吗}
谷瑞丹说,我没有。除了知音和读者,平常我很少看书。
舒彦又问,你知道有这么一本书吗?
谷瑞丹说,没有,从来没听说过,我不喜欢看侦探小说。
舒彦再问,你听说过与此内容相似的小说、故事或者其他类似知识吗?
谷瑞丹说,没有,从来没有听说过。
舒彦又转向公诉人,问道,那么,我想问一问公诉人,你们在对我的当事人
进行取证的时候,在她的家里或者她的亲属朋友以及其他相关人员那里,找到了
这本小说吗?
有关这本小说一事,公诉人当庭作了说明。公诉人说,这本小说的出现,最
初因为翁秋水的供词。警方因为花过很多时间和精力,试图找到这一证据,结果
未能如愿。加上后来翁秋水自己否定了这一供词,所以,检方在公诉书中,没有
将此列为证据。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尽管检方未将此列为证据,但实际工作中,
检方仍然复核了这一证据。复核结果显示,所谓谷瑞开看过一本外国小说一事,
仅仅只是翁秋水的说法,并未得到更进一步证明。既没有查到这本书,也没有找
到人证。
舒彦拿出了一本书,并且特别申明,这本书是她通过关系从出版社买到的。
出版社出具了一个说明,说明这本书出版时间很早,印数极少,后来也没有重印
。她向法庭说明,自己之所以找到这本书,正是想说明,这本书是存在的,里面
确实写到了相似的杀人细节。这说明什么?说明本案的杀人方法,确实来自这本
书。至于到底是谷瑞开看过这本书后,将方法告诉了翁秋水,还是翁秋水看到并
且运用了这种方法,却栽赃于谷瑞开,需要法庭来判断。仅目前所掌握的证据来
看,翁秋水实际已经承认,他知道这本书的存在,也就是说,他知道这种杀人方
法的存在。至于他所说的,方法来源于谷瑞开,至少,他未能提出更有力的证据
舒彦却提出了新的证据,她向法庭提交了几份书面证词,这些证词来自翁秋
水的熟人,他们证实从翁秋水手里借阅过此书。至于此书是翁秋水买的,还是他
从别人那里借的,不得而知。
这份证据显然打乱了翁秋水的阵脚,他并没有否认自己曾经读过这本书或者
曾经拥有过这本书,而是狡辩说,这本书是谷瑞开借给他的。
唐小舟喜欢买书而谷瑞开喜欢向外借书,她将借书给别人看,当成了一种官
场社交手段,有很多书,被她借出之后,再没有回来。唐小舟因此和她争吵过很
多次。翁秋水是谷瑞丹的顶头上司,谷瑞丹将很多书借给了翁秋水,可能性是完
全存在的。
舒彦恰恰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反复问了一些借书的问题。翁秋水确实让人
相信,谷瑞开主动借了很多书给他。有些书,谷瑞开表示有印象,有些书,谷瑞
开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但在最后时刻,舒彦却告诉大家,这本侦探小说,根本就不是谷瑞开借给翁
秋水的,因为那些证言中,有一个是翁秋水的高中同学,他提到看这本书的时间
,是在十几年前,当时,谷瑞开才高中毕业不久,根本不可能认识翁秋水。
让唐小舟略感安慰的是,庭审结束,谷家人改变了最初的态度,意识到唐小
舟和舒彦制定的杭辩策略是对的。对于唐小舟来说,能做的,他都做了。只要谷
家不认为他想笠谷瑞开于死地,不在自己的女儿面前加诸不好的影响,他就心满
意足了。
文章出自二号首长::。erhaoshouzhang。
下一篇:第072章 ?
追悼会结束,唐小舟将赵德良送回了家,然后返回驻京办。省里其他领导在
北京并没有家,也不方便搞自由主义,大家一起住在驻京办。尽管在驻京办开了
房间,来不来住,又是另一回事,追悼会一散,各自活动去了,唐小舟独自一人
进了房间。趁着这个机会,他给邝京萍打电话。通了,却没有接。唐小舟想,过
一会儿,她可能会打过来。等了几十分钟,电话一次又一次响起,都不是邝京萍
。他于是想,或许,是该和她分手的时候了。
第二天早晨,吉戎菲到了,唐小舟和雷主任一起去车站接她。
吉戎菲是独自一人来的,既没有带秘书,也没有带其他人。唐小舟还有些担
心,怕这些高级领导出行,做惯了的派头,前呼后拥,赵德良知道后心里会不爽
。赵德良是一个低调的人,他曾经对唐小舟说过,有些领导人,无论走到哪里,
都喜欢声势浩大,其实这是一种装作势,是一种内虚。至于是怎样的内虚,赵
德良没有说明。
唐小舟暗自总结了一下,得出几点,主要是三怕:怕孤独,身边没有一帮人
围着,便以为被这个权力场抛弃了:怕见民,当然不怕见官,见了大官,你正可
以讨好巴结,见了小官,人家会讨好巴结你。可平民百性就不一样了,只要他不
违法,你拿他没辙,或者找你上访告状,或者求你解决问题,或者把地方官的劣
迹露给你看。不要以为地方官做表面功夫真能满得住领导,其实领导也是眼不见
心不烦,下面官员的劣迹,也是上面官员的污点,他们自然不愿看到。没有看到
,终究有一天纸包不住火的时候,只是失察之责。看了却不过问,终有一天出现
麻烦,那就是领导责任。怕人言,所有官员都前呼后拥,你身边没有人,别人就
说你身边没有群众,更甚至说你已经被官场边缘化。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很多的
怕。
将吉戎菲接到驻京办,和省里参加游杰同志追悼会的领导一起吃早餐。省委
这些领导,除了马昭武以及赵德良要留下来开组干工作会议,其他人会在今天陆
续返回雍州,唐小舟想,如果今天没事的话,是不是应该去机场送行?他不喜欢
余开鸿,余开鸿自然也不喜欢他,毕竟,余开鸿是他的直接领导,表面工作,还
是应该做的。官场之上,谁不是如此?虽然势如仇敌,水火难容,表面上,还亲
热得像几十年的老情人。没有这点本事,那是很难在官场混下去的。至于罗先晖
,平常的交往不算太多,表面上还算过得去。平常接触较多的常委,是马昭武和
夏春和。马ag武和赵德良走得近,自然对唐小舟另眼相看。不过,马昭武要留下
来开会,自己还有时间替他服务。夏春和需要回去,他是继续留下来当纪委书记
,还是去人大政协,说法很多,似乎还没有一个定论。不管结局如何,在未来的
江南官场,总还有一席之地。该在他身上做的工作,是一定要做的。
此外还有两个常委,彭清源和丁应平。彭清源初到雍州,千头万绪,昨天他
是乘飞机来的,当晚就已经回去。丁应平在北京还有一些活动,暂时不回雍州。
正犹豫要不要去机场时,手机响了。赵德良问了一下吉戎菲到达的情况,然
后说,上午中组部领导接见,主要是谈江南省发言稿的修改意见,马昭武和吉戎
菲都过去。
唐小舟将赵德良的话转告给马昭武以及吉戎菲,又让雷主任派两辆车,再向
夏春和、罗先晖、余开鸿三位常委说了一番客套话,表示自己不能去机场送他们
了。大家来到驻京办门口,两辆奥迪车早已经等在这里。唐小舟想,两辆车,可
以同时去赵德良家,但到了之后,赵德良如果不请他们上去坐一坐,显得不够札
数。若是请他们上去,又只能坐上片刻,反倒给领导增加了麻烦。他自作主张,
由自己带一辆车去接赵德良,另一辆车载着马昭武和吉戎菲先去中组部。
赵德良上车后对唐小舟说,你把部长的意见记仔细,晚上,可能要和戎菲同
志一起加个班,按照部里的意见,把稿子改出来。
那个稿子是东涟市弄的,省委组织部以及赵德良都把过关,唐小舟也看过,
认为稿子写得很不错,完全不像一般公文那样八股,很感性,也很激情。他不是
太明白,中组部会有什么新的修改意见。如果中组部希望像官场流行的讲话稿那
样写法,就真的苦了唐小舟。
唐小舟还来不及回答,赵德良又问了,公安厅说他们那里有份岩山矿难的材
料,你知道这件事吗?
唐小舟想了想,说了两个字:知道。
赵德良问,怎么没听你提起?
唐小舟说,节前我下去的时候,听说一件事,有一份十二人的死亡名单,这
十二个人,早已经火化了,但他们的户籍还没有注悄,理论上,他们应该还活着
。一个人的生与死,直接记录是户籍。我想,这事只有公安部门才查得清,所以
叫他们把材料直接送到公安厅去了。
赵德良问,这么说,真的死了十二人?
唐小舟说,这份死亡名单是真是假,上面的人是死是活,或者是不是在矿难
中死的,只有公安厅调查之后,才能确定。
赵德良说,你给泰丰同志打个电话,我过问一下这件事。
唐小舟拿起手机,拨通了杨厅长的电话,说过一句后,将手机交给赵德良。
赵德良的话很简单,关于那份死亡名单,他建议公安厅立案侦查,人到底是
死是活,如果死了,是怎么死的,一定要查清廷,一个都不能遗漏o说过之后,
也不等杨泰丰表态,甚至没有结束语,将电话交还给唐小舟。唐小舟自然也没有
加上休止符,将电话挂断。
四个人一起来到中组部,先在休息室等了十几分钟,才由秘书领进了副部长
办公室。唐小舟一见,这位副部长他是见过的。去年,赵德良在江南省掀起反黑
风暴,让唐小舟当联络员。岂知赵德良刚刚出手,发生了麻烦,有人告赵德良的
黑状,说他借反黑之名,行排除异己之实,北京曾派一个小组下去调查。唐小舟
奉命前去接受调查组的问话,当时领头的,就是这位副部长。只不过,他的秘书
好像已经换了人。
副部长和赵德良、马昭武以及吉戎菲很熟悉,分别与他们握手,待到唐小舟
的时候,赵德良介绍说,小舟同志是我的秘书,记者出身,速记很厉害。我把他
带来,是为了把部长的指示一字不漏地记下来。
副部长的记性出奇的好,握着唐小舟的手说,我和小舟同志见过,这个小朋
友,反应非常敏锐,很会说话。
唐小舟连忙说,部长您好。
大家坐下来,秘书送上茶,副部长挥着手里的一沓材料说,德良同志,你们
这个组织工作试验田搞得好哇。部里几位领导都传阅了,大家的看法基本一致,
你们这种做法,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组织工作改革的方向。我们有个初步想法,等
这次组干工作会议之后,把你们这套经验,送给中央书记处,如果书记处批准了
,下一步,试点的力度可能还要加强。我的意思,这个试点工作,就放在江南省
。毕竟,这是你们的成果,是你们的心血嘛。
赵德良说,部长,我要纠正你一点。如果说这个东西是成果和心血,那不是
我的功劳,我可不敢贪他人之功啊。
副部长说,你是省委书记,主要工作就是人事,不是你的功劳,还能是别人
的功劳?
赵德良指了指吉戎菲,说,我不是谦虚,主要功劳是她的,戎菲同志的。我
只不过看到他们报上来的材料后,觉得眼前一亮,下去搞了一次调研,给他们当
了一回主心骨,在背后推了一把。
吉戎菲抓住机会说,中组部和省委对我们的试点工作,支持力度很大。特别
是省委赵书记和马部长,亲自下去调研,亲自研究改革方案。马部长为了这个改
革计划,下去了好几次,是马部长亲自在抓这件事。
马昭武也及时地说,首长,我斗胆说句话行不行2
副部长说,昭武同志,你要说什么?
马昭武说,我搞组织工作搞了一辈子,接触过的组织干部也不少了。戎菲同
志呢,据我了解,没有直接抓过组织工作。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她在组织工作
方面的才能和想法,是我所认识的组织干部中最出色的。这样的同志,如果不在
组织部,实在是我党组织工作的一大损失。
唐小舟明白了。果如自己所料,赵德良以及马昭武,都有意让吉戎菲接替省
委组织部长。但是,省委组织部长一职,又不是省委能够决定的,需要中组部任
命,他这是在替吉戎菲斡旋开道。当然,这里面更深一层意思却是,他本人是现
任省委组织部长,如果吉戎菲接任的话,一定要给他一个安排。这等于变相游说
了。
副部长说,昭武同志,你的意见很好。中组部的情况,你也知道,像我这样
的老家伙,还在这里尸位素餐,早就应该让更年轻的同志进来了。你们两个省委
常委都在这里,你们如果舍得,我乐见其成呀。我亲自去和部长商量,把戎菲同
志调过来。怎么样,德良同志,你舍得吗?
赵德良说,部里看中的人才,我们江南省,自然没意见。不过,刚才ag武同
志已经说了,戎菲同志,毕竟没有搞过组织工作啊。而且,首长刚才也提到,组
织人事工作改革,有可能在江南省试点。如果这个试点工作确定下来,具体抓这
项工作的人,大概没有比戎菲同志更适合的了。部长你是不是让戎菲同志在下面
再锻炼几年,为江南省多作点贡献,也为全国的组织人事改革摸索点经验出来后
,再考虑调到中央?
副部长一阵大笑,指着赵德良说,你这个德良同志呀,舍不得就说舍不得嘛
,说这么一大堆干嘛?接着,他话锋一转,说,不过,你们的意见,对我启发很
大。像戎菲同志这样的组织工作人才,如果不抓组织工作,实在是我党组织工作
的一大损失。你们放心,这件事,我心里有数了。
赵德良立即说,我代表江南省委谢谢首长。又对吉戎菲说,戎菲呀,首长在
组织人事战线干了一辈子,是这方面的权威,你要拜他为师啊。
吉戎菲自然懂得顺竿子往上爬,立即说,我想拜师呀。不知首长肯不肯收我
这个愚笨的学生。
赵德良说,那这样好了,今天你弄一桌拜师宴,我们几个作陪,讨你一杯酒
喝。
马昭武也在一旁帮腔,副部长先是推辞一番,但看得出来,并不坚决。吉戎
菲作为一介女流,能够获得市委书记的职位,应付场面的能力,自然非常之强,
恭维人尤其是男人却又不露痕迹的本事,她是炉火纯青。她说了一堆话,简直让
副部长觉得,如果不收下她这个学生,既是他的损失,也是党的事业的损失。副
部长听了之后,哈哈一笑,答应了晚上的拜师宴。
这所有一切,只是过场,接下来,副部长开始涉入正题。
正如唐小舟所料,江南省提供的这份材料几乎无可挑剔,有关修改意见,副
部长提了几点,只不过一些提法而已,无关文章的结构,改起来非常容易。让唐
小舟感触比较深的,是副部长谈到中国官场的一席话。
副部长说,目前中国政治体制存在的最大问题,我并不认为是党委和政府并
立的结构性问题,这个结构,不仅没有问题,而且十分先进,甚至比国外的议会
制都要先进。但另一方面,中国的政治体制,又确实引发了一些问题,最突出的
,就是官场腐败。这么多年来,党和国家想了很多办法,也建立了许多反腐监督
机构,可腐败不仅没有得到很好遇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腐败问题的集中体
现,有人认为是中国的政治体制问题,我并不这样看。我认为,还是现行的党委
政府并立机制下,组织机构和监督机构没有很好起到应有作用的问题。组织机构
是守门员,监督机构是裁判员。现在的问题是,守门员没有守好门,裁判员没有
好好判。
组织机构有什么问题?组织机构用人,不是任人惟贤,也不全是任人惟亲,
甚至不全是任人惟钱或者任人惟别的什么。可以说,目前的组织部门用人,基本
没有标准,想用谁就用谁,随意性太强,在用人上指鹿为马的事,非常普遍。组
织部门是什么?说得好听点,组织部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守门员,是党用人的守
门员。这个守门员没有原则没有标准,想放什么人进门,就放什么人进门,想把
什么人关在门外,就把什么人关在门外。
副部长强调说,我这样说,并不是说中国官员能力差素质低,恰恰相反,中
国人的精华,集中在官场。为什么?与这个进门有关。正因为中国官场的门没有
统一的标准,或者说,标准随人而变,要进这个门,难度就非常大,所以,不是
有特别本事的人,根本进不来,进来了也留不住。除了足够的智力外,进这扇门
,在某些地方某些人面前,还要足够的经济实力。那些花了高成本进门的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