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信志一凛:“如果真是这样,他……莫非他变态。”
“这年头,谁不变态?!”他猛然起身,觉得头隐隐作痛。老了,自己真的是老了,最近总莫名其妙地头痛,要去看看医生,是不是脑血管的问题。
谁不变态?以前,我是个几乎没有缺点的人。
一个有自尊的知识分子。
现在呢?我是个成功者,千万富翁,别人看我,或许能看到光环呢!却不知同时,我也是个罪人,与黑暗为伍的人。
是老了,总是动辄感怀不断,是不是该写回忆录了?上次那个记者的确提起过,我只要提供素材,他替我写。他大概不知道,我的文笔,强过他百倍?是不是把我和那些暴发户划了等号?
“叔,你怎么了?不舒服吗?”杨信志看出他的不适。
“没什么,最近家里有些烦心的事,没什么,没什么大不了的。”
杨信志大致知道他心烦是为哪桩,忙说:“叔,要不,一切暂缓……”
“千万不能,要速战速决。我看你对具体的做法有些想法了,和叔聊聊吧。”他又坐回书桌前。
“孟思瑶前一阵子去了一个很奇怪的地方,一个让人根本想不到她会去的地方:江京城南的一个地下旅社,是原来的防空洞改装的。我后来查了一下,她是通过江京大学一个博士,找到了住在地下旅社的一个‘江漂’,那小子好像是个电脑方面的万事通,显然在帮她查什么东西。
“无论那小子在帮她查什么,对我们都不利。我甚至担心那两个小子,还有那个记者,都会知道得太多。我再观察、具体策划几天,如果她不再去那个防空洞旅社,我想将三个人分头处理。如果她再去一次地下旅社,我就可以实施一个一箭双雕、斩草除根的办法。”
19.民俗
圣诞节、元旦,热热闹闹的两个节日转眼过去。自从姚素云被穿雨衣的老头逼迫交出了那本地图册,孟思瑶和她的朋友们一时间都不知该怎样将调查进行下去。
孟思瑶坐在医院门诊走廊里的椅子上,呆呆地想:难道真的就这么束手无策了?
常婉就在门诊室里,她最近夜里常出虚汗,心悸、失眠,浑身都不舒服。她到门诊挂号,孟思瑶主动陪她来,也算还上回的情。
何况,这些天为了安全,两人形影不离。连隔壁楼里的老太太也忍不住好奇地问,以前的那位帅小伙儿是不是搬走了,换了个漂亮闺女住进来?孟思瑶只好解释,常婉只是暂时住在她这儿,而她暂时睡在帅小伙儿男友的房间里。
看着来来往往的病人和医务人员,孟思瑶禁不住想:“如果那天,姚素云坚决不把那地图册给老头,不知会是什么样的恶果?”
她觉得灵感突至,其实,关于那穿雨衣老头的线索,已经颇有了几条,为什么早没有归纳起来,其中有条很明显:陈麒麟说过,他和那怪村有渊源;他强取地图册,更说明他和怪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怪村的怪处,一定有原因,一定和“伤心至死”有关。
孟思瑶忙拿出手机,找到姚素云。
姚素云被迫取消了和那两位专家的约会后,左思右想,怎么都不甘心,接到孟思瑶的电话,还在一个劲儿地陪不是。孟思瑶忙劝道:“你可别这样,这怎么能怪你呢?我还没有自责,连累了你呢!那天晚上在你家里发生的事儿,多吓人呀!我们还有掌握真相的机会……你认识不认识什么专家,对各地奇闻异事都很了解的那种人?我刚才想到,也许我们可以因此猜测那穿雨衣的家伙是什么来历,地图册上的怪村又是什么来历,还有我的一些非常离奇的见闻。这其中的古怪,一定有解释的。”
“你的意思是,找个民俗学家?”
“对,对,对,民俗学家,我刚才怎么也想不起这个词儿。”
“好,我帮你问问,这就去问。”姚素云心想,怎么我没想起来!
常婉检查完出来,告诉孟思瑶,一切正常,医生只是开了些营养剂,嘱咐她好好休息。就这当儿,孟思瑶的手机响起来,是姚素云。
“瑶瑶,我问了几个人,都推荐我去找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的一位民俗学专家,他对闽地民俗文化特别有造诣。这人名叫顾真。”
顾真下了火车,直奔办公室。办公室就是他的家,火车和汽车则是他的办公室。他一年到头奔波于各地采风,为他那十年磨一剑的著作《福建民俗文化大观》收集资料。
这次闽北之行,他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不但采访了峡阳镇的“战胜鼓”的组织者,而且在邵武的某乡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从未见过经传的地方戏剧种,据说比四平戏还要早一百多年。看来自己这些年扎根基层的心血没有白费,他这样用两条腿“跑”出了名气,各地屡屡有人主动和他联系,向他提供有用和没用的民俗信息。
所里的办公室主任看见了他的身影,立刻追上去说:“江京市图书馆的一个地方志研究者打电话找你,说有很重要的问题和您商量,我们说你不在,什么时候回来也没准点。这么多天了,她不停地打电话来,你有个思想准备吧,今天也不会例外。”
顾真刚在办公桌前坐下,电话铃就响了起来。
“顾老师,我是江京市图书馆的特殊研究员姚素云,前些天一直想联系您,向您请教一个问题,不知道您现在是否有空?”
“请说吧。”
“麻烦您稍等等,我先把我的一个朋友的电话接进来,我们开三方电话会议,行吗?”
顾真暗暗称奇,还是说:“行。”
孟思瑶的电话被姚素云接入,她向顾真问了好,简明扼要地讲了她在那怪村的经历,暴露的尸骨、无字的墓碑、村民的不友好、粥铺老板的古怪行为、以及那手绘的地图册、穿雨衣的老头等等,一一道来,最后,又将自己武夷山旅游后“伤心至死”的遭遇说了一遍。姚素云也讲了老头如何恐吓自己后抢走地图册的经历。
顾真面前的信纸上,已经写满了笔记,种种离奇至极的关键词。他在脑中竭力搜索着熟悉的故事,和哪怕只有一鳞半爪印象的信息,却怎么也难将所有这些线索串在一起。
他想了很久,久到两个女孩子都以为他在电话那头睡着了,终于说:“闽北闽西一带,因为地理环境因素,是有一些相对比较封闭的乡镇,但老百姓待人都非常和气热情,绝对可以称得上好客,你的遭遇实在很罕见。
“尸骨不埋,并非是诱鸟啄尸的那种真正意义的天葬,感觉上,真的只是抛尸而已,却又树立无字墓碑。抛尸在哪里都有,但如此成规模,我看是绝无仅有。从群体心理学的角度看,不埋尸和碑上不留名,似乎都暗示着群体对死亡个体的否定,换句话说,料理后事的人认为死者不值得被纪念,或者不应该有死后的幸福。”顾真说到此,饶是见多识广,仍不寒而栗——众所周知,闽北文化对死者极为尊重,这样露天葬人的情况似乎暗含着一种对死者的畏惧或愤怒。
“同样,你所描述的悬棺洞也很特殊。闽西一带悬棺的数量不少,但大多是在临水的崖边,从山外就能看见,其中的说法是,挂得高,离天堂近,一旦水涨上来,船形棺就能顺流而去,直至天堂。有些学者甚至将这种想法和诺亚方舟和上古时代的洪水联系起来,认为古人相信世界末日就是一场洪水的说法。而将悬棺深藏在洞里,非常罕见。至于诅咒之说,我几十年来四处奔走,马马虎虎算得上有些见识,民间诅咒和灵异现象也听说过不少,却从没有遇见一件得到证实和兑现的诅咒。”
顾真顿了顿,仔细回想着自己的话是否严谨。孟思瑶问道:“可是,和我一起进过洞的朋友已经死去了一大半,实在很难让人不相信这是诅咒的灵验,这应该算是‘兑现’了吧?”
“应该说,我也听说过一些所谓‘诅咒灵验’的故事,但似乎都是因为没有合理的解释,就像警察破案,再高明再仔细,时间久了,也会积累下许多无头案,永远无法侦破。我相信你遇见的情况很不一般,但并不代表一定是‘诅咒’的功效。许多灵异难解的现象,往往都是自然科学或蓄意人为产生的。”
“您是否能将那个怪村和那个更古怪可怕的悬棺洞联系起来呢?”孟思瑶明知有些强人所难。
“除了地理位置上的接近,我一时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联系……悬棺是对死者的绝对尊重,露天葬人则完全相反。但有一点似乎比较明显,悬棺和那个怪村一定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故事。我会根据你们提供的情况,再做一些民俗学和历史学的调查,如果有新进展,一定告诉你们。”
孟思瑶和姚素云异口同声:“太感谢了。”
“不过,请先告诉我悬棺和怪村的具体地址。”
“好,”孟思瑶想了想,“我会把当初收到的那封电子邮件转发给您,但是,您千万不要进悬棺洞,更不要告诉怪村村民您对他们的好奇。”
20.罗浮工厂(1)
顾真给孟思瑶的调查带来一些希望。她将和顾真通话的结果告诉了钟霖润,问他下一步该怎么办。钟霖润想了很久,说:“总不能干等下去,等着他告诉你民俗学的上的发现。也许,还是要继续追逐袁荃留下的线索。”
袁荃究竟还知道些什么?
张生在email里说,田川对那串数码的解析还没有“突破性进展”,但基本锁定是一种早期的计算机处理器自动生成的随机数码,至于这组数码和计算机的哪个功能相关,田川还没有任何线索。
袁荃,你是否还给了我别的线索?
这是多日来孟思瑶的脑中又一次闪过这个念头。她总觉得这林林总总的奇异事件彼此有着微妙的联系,但并非环环相扣,也许正是缺少了那么一两个“环”,才没能将各个“环”串在一起。这种感觉,当初也有过,等看到袁荃寄来的那张照片,登录进那个博客后,事态才有了发展。
袁荃临死前寄来的包裹里仅有两件礼物,一个水晶球,和一张照片。那张照片是个关键的线索,孟思瑶通过它,找到了一笔巨款,也险些招致杀身之祸。别忘了,还有这个水晶球。孟思瑶对那个水晶球也一直“刮目相看”,不止一次在一片茫然中盯着那水晶球发呆。她更是将水晶球底座木板上的小螺钉拆下,想看看里面是否有什么秘密。但一无所获。
也许不同的时间想这个问题,能有崭新的视角,崭新的思路?
孟思瑶又将目光转向书桌上那个水晶球。除了精细的做工、漂亮的构图,还是看不出什么异样。
她盯得眼睛都酸了,只好悻悻然又望向窗外。外面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又飘起了小雪,远处的屋顶上已经覆上了一层纯白。
就像这水晶球里的那座小房子。
孟思瑶下意识地捧起水晶球晃了晃,这是她久未做的“闲事”。水晶球被晃动后,积在小房子顶上的“雪花”散了开来,扬在水晶球里的“空中”,随后,缓缓降落在小木房红色的屋顶上。
似曾相识。
这水晶球里的小房子为何如此面熟?
孟思瑶盯着小房子,怔住了。
不可思议,原来这个在雪花覆盖下、火柴盒大小的小房子,竟然就是自己所租小楼的缩影!
她再仔细看,半圆月形的西班牙式拱形门廊、中式的飞檐、甚至连精雕的巴洛克式门窗,都细致入微地体现在这小小的木房上,千真万确是身处的这幢小楼。仅有的两处差别,是那红色的屋顶和一面白色的墙,实际中的这幢楼,屋顶是黑的,那面墙是褐色的。
而那天在bernardli的网站上所看到的这座房子,也是红色屋顶和一面白色的墙。
因为个体极小巧,又“终年”覆盖着一层雪,很难将这里面的小房子和这座楼联系起来。
这说明什么?至少说明袁荃的确还有线索给我,再次证明袁荃的每一步都不会是无的放矢。
莫非,缺失的一“环”,就是这个小楼本身?
“我感觉有点儿老了。”郭子放要了瓶啤酒,自斟自饮。
“好了,别故作落魄状了,是不是又查得不顺利?”孟思瑶和郭子放约好了吃午饭,顺便问他对房子调查的进展。
郭子放摇着头说:“难哪,你又不告诉我一个特定的方向,就让我去查咱们租的房子,这一个房子,又能有什么有趣的东西?”
孟思瑶并没有告诉郭子放水晶球里那个还不能称之为秘密的秘密。上回姚素云遇险,孟思瑶心里满载悔意,不该轻易将那地图册留给姚素云,给她惹来惊悚的一晚。联想到自己那天遭人截击,险些被活埋,孟思瑶不愿再让朋友轻易招来未知的祸事。何况,袁荃采用如此隐秘的方式和自己沟通,显然不希望别人知道这个秘密。
归根到底,这毕竟是个秘密。
“我要有特定的方向,哪里还需要麻烦你这个日理万机的大记者?难道,连点儿基本情况都没有查出来?”
“当然,经过我认真的调查,这房子过去的产权属于李伯瑞,一个在美国小有名气的建筑设计师。”郭子放煞有介事地说。
“你是不是拿我开心啊?有必要重复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吗?”
“难道你就不觉得奇怪,李伯瑞死后,房子没有留给像郦秋这样的近亲,却无偿给了一家中型的房产公司,也就是和我们签租约的公司?”
孟思瑶“哦”了一声:“是有些奇怪,但李伯瑞一家是意外突发性的死亡,直系亲属也都一起去世,他也许在临死前没有留下什么遗嘱,那房产公司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弄到了那幢房子。”
“事实上,李伯瑞留下了遗嘱,他毕竟是个海归,或者干脆说就是个美国人,又是个自己开公司、有产业的人,自然有早立遗嘱的好习惯。据说他死后,他的律师专程从美国赶来,为他料理后事,处理遗嘱。这表明李伯瑞肯定有详尽的安排,很显然,是李伯瑞在遗嘱上的明确指示,房子才廉价卖给了那家房产公司,让他们捡了一个大便宜,更有趣的是,遗嘱里写明,房子必须用于出租,不得转卖,如果该公司破产或无能力经营出租房产业务,则必须上交政府,而不是给他的近亲,比如郦秋,或者郦秋的母亲,也就是李伯瑞夫人的姐姐。”
孟思瑶在脑中反复琢磨着这些线索,但怎么想,也不明白这些和“伤心至死”能挂上什么钩。或许,知道这一切的只有袁荃,而袁荃也在向我暗示,通过特殊的途径。
那串数码。
20.罗浮工厂(2)
“张生,是我,请你和田川说一声,我又有了条新的线索,那串数码,可能和房屋有关,目前只知道这些。”
孟思瑶又给钟霖润拨了电话,这已经是她今晚第四次打去电话,前三次,电话都没有人接。她急欲告诉钟霖润关于水晶球的有趣发现。这个发现,她还没有和任何人说起过。钟霖润是她唯一信赖的人,他已经为自己付出许多,好在人在远方,有父母照顾,应该不会被马蚤扰。
总算有人接听了,却是钟母温软的声音:“是瑶瑶啊,霖润去了乡下他叔叔家里,这两天不回来了。”
“怎么,他能走动了?”
“恢复得是很快,但走动还不是很方便。他是坐汽车去的,他叔叔执意要他去,说乡下的新鲜空气对他有好处,一去,就逼着他住下了……你不要担心,等他一回来,就让他给你打电话。”
孟思瑶怅然若失:“好,给我写email也可以,您也保重。”
孟思瑶和张生走进阴冷的防空洞旅社时,田川正在聚精会神地测试《血滴子》游戏的样本,电脑屏幕上一片鲜血淋漓。
“你可真够不务正业的,又在玩游戏。”虽是假血,孟思瑶还是有些头晕。
“不务正业?这就是我的正业,给你破密码才是不务正业呢,”田川还是连头都没回,“你们两个先等等,女主角马上就要出来了,一定要让你们惊艳一回。”
两人耐着性子等了会儿,可是田川游戏里的男主角频频落败,女主角总是出不来。张生终于忍不住说:“惊艳的女主角站在这儿等半天了,你就不能回到现实里来?”
田川终于停了手,回过头,白了一眼孟思瑶:“张生自从和你勾搭上以后,就变得特别‘现实’,本来就不多的那点儿浪漫也给你手里那无形的‘血滴子’收走了。”
孟思瑶脸一热:“你怎么说话的?”
张生忙说:“你怎么这么多废话,快说你的重大发现吧。”
田川敲了一下键盘,跳出了游戏的界面,进入了另一个软件的界面,似乎是一个打开的空文件。田川拖着鼠标晃了几下,空文件上出现了横竖几道线。
“这是我的绘画杰作。”田川点了文件上方菜单上的“保存”,然后关上了文件,“你们是不是只顾欣赏我作画,没注意到刚才那份文件顶部的文件名?再给你们一次机会,注意看文件名。”
田川在电脑里打开一个文件夹,指着最上面的一份文件说:“这就是刚才那份文件。”
“哦?”孟思瑶和张生叫了起来。
文件名是lw73686456200e,和袁荃在信封上写的那串数码惊人地相似。文件的后缀是blp。
田川拿过一张纸:“这是你给我的数码,比较一下吧。”
纸上的那串数码是:lw586136697400c。
“你能不能痛痛快快一口气说出来?”张生有些急了。
田川仍是不急不慢地说:“你前天给我的信息很有用,也就是说,这串数码可能和房子相关。这一点准确引导了我的思路。我本来就一直怀疑这串数码和某种文件有关,因为这种随机数列经常出现在以前一些软件自动生成的文件名里。近年来,这种软件自动生成或默认的古怪文件名又得到了复兴,这也是出于安全性和保密性的考虑。我根据这‘房子’的思路,又试了几十种软件,有些专业软件在黑市上真的太难找,包括咱们确定的这个‘主犯’,我费了老大力气也没搞到。谁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还是我们这同旅社的一个软件贩子,今天一早……也就是中午的时候,一起聊天,发现他居然能帮我弄到这个软件。这不,踏破铁鞋无觅处,而你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产生那串数码做为文件名的专业软件:‘罗浮工厂’。
“‘罗浮工厂’是目前国外一些顶级建筑设计公司所采用的建筑设计和绘图软件。罗浮宫是艺术和建筑的圣地,‘罗浮工厂’用的就是这个意思。和它相比,autodest或者archicad这类流行的建筑设计软件就只能算是小米加步枪。‘罗浮工厂’的文件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默认的包含随机数字的文件名。你们注意,我这个新生成的文件名和你们给我的那串数码,开头都有lw的字样,这正是‘罗浮工厂’的英语名‘louvrework’的开头两个字母。blp的后缀名是‘罗浮工厂’产生的特有文件名后缀,其实就是蓝图,‘blueprint’的缩写。
“更要紧的是,一个建筑绘图软件产生的文件名,不正是应了咱们这位女主角所说的‘和房子相关’吗?”
20.罗浮工厂(3)
这么说来,袁荃临死时给我的信息,其实应该是份建筑设计的蓝图,再结合水晶球里的那个小房子,不用问,一定是在指示我,去找别墅的设计图。
是袁荃帮我找到了这个合租的别墅,而这个房子正是一个秘密的关键。是什么秘密?“伤心至死”的?还是袁荃自己的死亡?甚或,像郦秋怀疑的那样,李伯瑞一家的死亡?
袁荃的那么多钱是从哪里得来?她得到那笔钱、转移那笔钱的时候,似乎正好是她帮我找房的那段时间,会不会,那笔钱的秘密,并没有随着她的逝去而淹没,也正是她要告诉我的秘密?
孟思瑶的脑中闪过了许多想法,也许是想得太多,觉得头越来越重,晕眩不堪。
“你在想什么?怎么半天不说话?”张生的声音,仿佛从天边传来。话说得很慢,好像很费劲。他的脸上有些异样,困顿,眼神迷离。
再看田川,不知什么时候,头一磕一磕地坐在电脑前打起盹儿来。
不对,很不对。
但孟思瑶说不出哪里不对来。她确确实实“说”不出来,话梗在喉咙里,却没有力气吐出来,因为自己连呼吸都困难。
这种感觉,如同在空气稀薄的高山之巅。
可这里分明只是个防空洞,进洞的楼梯边,烧着一个硕大的煤炉供取暖之用。
煤气中毒!
她脑中猛地冒出这个念头,再次努力张嘴,竟大叫出声:“煤气中毒!”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拽起了电脑前的田川。
张生显然也被震醒,艰难地挪步,和孟思瑶一起扶起了田川。三个人拖着沉重的脚步,几乎是一寸一寸地向外挨。
外面走廊里的地上,已经有三五个人躺着不动弹。孟思瑶觉得自己的意识正在逐渐失去,脚步越走越艰难,迟早也会力尽倒地。
倒地身亡。
会不会有人在我身边树座无字的碑?
怎么会有这么个念头?也许是濒死的征兆?
但她还在咬牙向前走,她不愿放弃哪怕一丝求生的希望。
前面就是楼梯,也许自楼梯向上,逐渐接近地面,会有更多氧气。
正好一个人快步从楼梯处拐了过来,显然刚从地面下来。他低着****头,想着心事。孟思瑶看到了希望,想叫他尽快扶他们上去。但那人并没有抬头,却掏出了一根烟,一只打火机。
高浓度的煤气泄漏,一个封闭空间,一个爆炸极限,一个火源。
孟思瑶想大叫“不要”,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打起了火。
火光一闪。
巨响撼动了江京城南一阙。
21.硝烟之后,废墟之下(1)
江京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副队长童树是第一批到达“通江旅社”出事现场的工作人员之一。一片废墟中,仍有呛鼻的烟味飘出来,仍能听见凄惨的哭声和呼救声,防空洞里、地面上,混乱至极。他知道这时候,抢救比勘案更要紧,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救护人员。
他领着几名值班的干警,和同时赶到的消防大队队员以及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一起,先救起了在防空洞上层的一些伤员。旅社的大部分客房都在20米深的地下。急救中心的一名大夫忧虑地说,虽然众人赶来得已经算是神速,但如果真是有煤气泄漏,这么长的时间过去,防空洞底层的房客只怕凶多吉少。
尤其当爆炸引起塌方,通向防空洞底层的楼梯被封住了。
没有时间去调动相关施工车辆,众人默契地排成一列,逐一将砖石传上地面。
这虽是最高效的办法,但仍有大段时间的耽搁,几乎可以肯定,如果真像汇报的那样有煤气泄漏,在防空洞底层迎接他们的只会是一具具尸体。
众人齐心协力,终于清出往下走的楼梯。
防空洞底层的走廊里也有大量的塌方砖石。果然,一个又一个已丧失了所有生气的躯体被发现了。童树并非没见过残酷场面,但看着那些不知生死的遇难者,心头阵阵发紧。他和其他救护人员一样,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是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人工呼吸、向地面转移。因为地下可能仍有煤气泄漏,急救中心的医生嘱咐众人要设法保持通风和走动,避免在地下长时间的逗留。
童树在来来回回的救援中,仍是稍稍留意了一下防空洞里的构造。楼梯边一个包裹得很紧的大煤炉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这个一定是罪魁祸首!虽然它有个向上直通到地面的烟囱,但烟囱管壁的缝隙,或是管口没有正确放置,没有通向外界,这些都会导致煤气中毒。煤炉在爆炸后竟然仍保持了完好无损,大概得益于外面紧紧包裹的铁皮。
“队长,你看这个,眼熟不?”一名做事一向仔细的干警将一只女士小皮挎包递给了童树。
不久前的那个夜里刚见过,这和孟思瑶的皮包很相像。
打开皮包,里面有只钱包,装着身份证和几张银行卡。
是她!或者说,又是她!
也许是在地下的时间久了,童树觉得头阵阵发胀,但还是飞快地将这个皮包所引发的可能性想了个透彻:先是在武夷山,后来又是活埋案,然后是今天这个大型悲剧,主角似乎都是这个无助却坚强的女孩子。
难道,今天就是剧终?
也许过一阵就会发现她的尸体,埋在废墟中。
她为什么到这个地方来?是谁执意要杀害她?这绝非偶然的事故。
他需要很多的信息,旅社一天内进出的人等、出事时一氧化碳的浓度、需要多久达到这个浓度、有没有别的煤气源,以及孟思瑶的行程和孟思瑶的背景。
还是先找到孟思瑶或者她的尸体再说。
那仔细的干警又叫:“队长,看这个!”
童树凑上前,只见被塌方砸坏的走廊地面,现出了一根黑黑的管道:煤气管道!
郭子放回到小楼,见郦秋还保持着他两个小时前出门时的那个姿势和位置,坐在沙发上,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她希望能看到孟思瑶被安全地架出来。或许,爆炸的时候,瑶瑶根本就不在旅社里呢。可是,她为什么不接手机?
郭子放告诉她,瑶瑶说有了重要的突破,要去那个地下旅社和张生的朋友会面。不可能这么巧,那旅社就出了骇人听闻的事故。
郦秋不由又想起了孟思瑶那些朋友的命运,随之又想到了妹妹和小姨一家的死亡,也是事故。这些人都去过那个能让人“伤心至死”的悬棺洞,莫非孟思瑶最终也没能逃脱那诅咒带来的噩运?
郭子放进门就问:“联系上常婉了吗?”
郦秋点头说:“她在西安出差,也看到电视了,在电话里哭个不停,我安慰了她很久。她说,明早就提前回江京来,不知为什么,我总感觉她呆在外地倒会更安全些。”
“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别忘了,袁荃和商小曼遇难,都是在外地……更何况,咱们不是还没有收到任何关于瑶瑶的坏消息吗?”
“她去一个旅舍和别人会面,那个旅社就爆炸了,这难道还不是坏消息?还有,你刚走不久,公安局就打来了电话,问瑶瑶在不在家,他们为什么会问这个?一定也是知道瑶瑶去了旅社。”
“我倒认为这可能会是好消息,至少说明他们打电话来的时候,还没有确证瑶瑶当时在防空洞里,不是吗?如果尸体都找到了,还用问吗?”
21.硝烟之后,废墟之下(2)
“你说话注意点好不好?你难道不知道,防空洞里有相当严重的塌方,不少人都被埋着压着。你这两个小时都干吗去了?打听来什么呀?”郦秋这才注意到,郭子放的神态不但疲惫,而且带着惶恐和颓废。
郭子放长叹口气:“还能干什么?我一直守在现场,看每一个从地下抬出来的人,有没有瑶瑶。后来听说这次事故的人越来越多,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公安局索性彻底封了现场,我什么都看不见了。我又听说抢救是在金台医院,就跟了过去,瑶瑶不在被抢救之列。”
郦秋心头一动:郭子放对孟思瑶,可谓认真。她温声劝道:“子放,你也不要太着急,好好想想办法,多方打听吧。我刚才想了好久,这里的问题很多,很复杂,绝不是一两天能查清楚的。尤其,我有感觉,越来越像是和我妹妹和小姨一家的死有关。瑶瑶前两天不是让你查我姨夫这套房子的背景吗?她一定有了新的线索,想害她的人才会越来越歇斯底里。”
郭子放陷在沙发里发了阵呆:“你说的还真有道理。刚才,我都有点儿快崩溃了,万一瑶瑶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这样的调查还有多大意义。”
“总是有意义的,咱们不能糊里糊涂地活着,对不对?”
“你说的,永远都对,”郭子放感觉振作了些,“要不要给霖润打个电话?”
郦秋叹道:“他骨子里是个很敏感的人,还在养伤,隔这么老远,也帮不上什么,还是等有了具体的消息再告诉他吧。”
第二天一早,郭子放从家里到报社,一路上电话不断、收音机不断,接收着媒体和同事间关于昨晚煤气爆炸事件的信息。信息量很大,但虚实不定,要在短时间里去芜存菁很难。比如关于死亡人数,官方还没有最终的统计,流传的数字天差地别,有说上百人的,有说二十多个的,还有说抢救人员仍在挖掘中,随时都会有死亡数目的增加。事故原因也是各有各的说法,有的说是旅社走廊里的煤球炉排气不良,有的说是地下的煤气管道泄漏。
不管是什么样的消息,都没有提到孟思瑶。凶多吉少。郭子放想着,心里酸酸苦苦的。如果孟思瑶无恙,或者只是小伤,一定会给自己或者郦秋打电话。
急救中心拒不接伤员的查询电话。郭子放到报社报了个到后,就以外出采访为名,又来到金台医院急救中心。
正如所料,急救中心忙碌不堪,而且“戒备森严”,郭子放到了楼门口时,就看见许多胸前挂着牌子,手里、前胸提挂着大小摄像机、照相机的记者,被几名警察和医院保安拦着。记者们执着地抗议着,并无用处。
郭子放暗暗着急,在外面踱了几步,情急智生。稍等片刻后,远远望见一辆救护车呼啸而至,他飞跑过去,跟上了车子里抬下的担架,并立刻得知这是个经受了重大车祸的病人。随车来的没有家属,郭子放见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便一连声地叫:“小六,小六,是我,你大哥!”
救护人员看了他一眼:“是家属吗?”
“我是他大哥。”郭子放紧贴着担架,硬挤进了急救中心。
一进急救中心,他就忘却了他的“兄弟”,开始在各个房间穿行,直到被产生怀疑的护士通知保安后撵出急救楼,他还是没有看见孟思瑶的身影。
或许,下一站应该是太平间。
22.开往天堂的suv(1)
孟思瑶杳无音信已经两天。其间钟霖润打来过电话找孟思瑶,郭子放终于没忍住,将孟思瑶前往“通江旅社”,并于爆炸发生后失踪的事告诉了钟霖润。
“我想他是哭了,说不定很快就会回江京。”郭子放向郦秋说起时,心浸在一种从未有过的苦痛滋味中。他凭着男人的直觉,以心比心,能感受到钟霖润对孟思瑶深深的爱,他不知道自己是该哭,还是闷头去继续探听消息。
“张生有消息了吗?”
“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