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宁渊抬头朝旁边站着的封皓望去,眼慢慢挑了起来。

    《战书》由洛家历代族人随性写成,多是战场行军布阵的真实事例,虽说不是什么珍宝,可也一直被妥善保管着。这一本也是洛凡看她实在无聊才从书阁里找出来让她解解闷的,就算是她也不能光凭封面就知道手上拿的是第几卷,可封皓却一眼就能分辨出……

    “你读过《战书》?”宁渊把书合上,眼一勾带了几分深沉。

    “恩,祖母不让我学那些儒学,说是学了也没什么用,家里请的老师也只是教着认了些字,我嫌那些太无聊,无事的时候就自己找了些书来看。”封皓扭着手,磕磕巴巴的开口,看向宁渊的眼底带了几分忐忑不安。

    宁渊低眉一笑,洛家收藏的《战书》岂是可以随意找到的,这孩子应该花了不少心力去收集才对。

    果然,听到这话,一直站在旁边脸色不怎么好的洛凡也端正了神色,看向封皓的眼底多了几分满意和暖色。

    “那你记得多少?”

    封皓使劲搓了搓手,挠挠头憨憨一笑:“我平时看的东西不多,《战书》也只找到四卷,读来读去……就全背下了。”

    旁边猛地一阵咳嗽,清河诧异的看向封皓,手里拿着的扇子被她一个罕见的袭上了几抹浅浅的柔和,他退出的脚步一愣,轻轻叹了口气。

    小姐到底也只是个孩子而已,撑着洛家的家门本就不易,现在他也许真的是太过于苛求了,上一辈留下来的恩怨真的不该纠缠着洛家最后的两个人。

    无论是小姐还是封皓,等他们这些人去后都只剩彼此这点血亲。他摇了摇头迈步朝外走去,只是刚才迟疑的步伐却坚定沉稳了不少。

    宁渊听着外面慢慢改变的步履,嘴角缓缓勾起了一道莫测的笑容。

    就算是她,活了两世也知道适时的示弱绝对是明智的,更何况是为了这位自小就照顾着洛宁渊长大的长辈,如果这样想能让他对当年的事情介怀,倒也无妨。

    只是到底没做过,她揉了揉刻意放缓的眉角,轻轻吐了口气,还真是有些别扭。

    宣和帝把手上的笔拾起后又重新放下,捏了捏手腕对着端坐在下面一脸肃容的昭言长公主叹了口气。

    “安四,重新替长公主换杯茶,没看到这热气都走光了。”

    听到宣和帝稳稳当当的声音,安四还来不及挪动,底下盛气凌人的哼声已经响了起来,他脚一顿,又停在了当处。

    皇命大于天是没错,可谁都知道要是拂了长公主的面子,那比违抗圣命还要来得更严重。这是宣和帝自己赐下的尊荣,整个大宁王朝也只有这位长公主有这个能耐。

    “皇姐,皓儿进了洛府又不是入了龙潭虎|岤,这才一会,我总不能下旨把他从里面给架出来吧?更何况这洛家的小姐在大街上救了皓儿,我们总不能做得太过了。”

    下面坐着的人脸色明显缓和了下来,宣和帝长叹了一声再接再厉道:“要是明日皓儿还未出洛府,朕一定让人把皓儿好生生的从洛府给你送回来,怎么样?”

    昭言公主眉色动了动,保养得宜的面容也带上了妥协之意,毕竟算起来也是家事,就算是皇帝也很是难做,她顿了顿对着宣和帝点点头:“如此就麻烦皇上了,昭言告退。”

    宣和帝嘴唇动了动没有出声,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深紫的人影慢慢走出书房,脚步毫不迟疑。

    依然是高傲凛冽的性子,他的这个皇姐,几十年如一日丝毫未曾改变,哪怕是当年的那件事也磨不掉她天性里带着的皇家骄傲。

    若不是这次皓儿被洛宁渊阴错阳差的救下带入洛府,恐怕她也不会进宫来见他。

    二十年前的叛乱,他成了君临天下的帝王,尽管他依然让她尊荣显贵,可到底那份姐弟之情却再也回不到当初了。

    弑兄登位,血染双手,一切非他所愿。生于皇家,天命如此。一母三胞,一个早亡,剩下他们两姐弟形同陌路。

    “安四,把长公主送回去,若是明日封皓还没有回府,你就亲自到洛府去一趟。”宣和帝长长的叹了口气,声音低了下来。

    “诺。”安四应了一句,低眉朝外面已经走远的长公主跑去。

    22 武会(上)

    武会(上)

    长公主府位于京城南边,离皇城极远,占地广裘,金碧辉煌,远远望去奢华显贵,皇家气派一览无遗。

    宣和帝初登大宝时本欲把如今惠王的宅子赐给长公主为府,不但知为何长公主并未接受,宣和帝无奈之下只得下令重新修葺公主府,费时一年才成就了如今的壮观。

    京城上下皆知长公主在当今天子心里分量极重,不少贵族对这位荣宠冠京大宁长公主颇为仰仗,但长公主素来喜静,这些年来能入她眼的倒是没几个。

    明黄的仪仗才刚在公主府前停下,府里的管家就迎到了马车前面侯着,神色颇有些不安。安四坐在马上瞧着疑惑抬眼朝府门前看去,站在门前的人听到声音也正好回过头来,两相对望,安四握着缰绳的手一紧,心里打了个突。

    洛劲松怎么会出现在这里?那么倔强的洛家人,他还以为一世都不会出现在昭言长公主面前了。

    马车缓缓停下,昭言托着侍女的手踩着小架下了马车,管家急忙迎上前低声禀告了一句,她神色一僵缓缓抬头朝府门前看去,眼眸骤然深了起来。

    洛家老将军当初的话言由及耳,她避了一世,到如今再见到洛家人,反而有了隔世之感。

    围在仪仗前面的侍卫面上都有些疑惑,长公主府一向戒备森严,就这么一人一马堵在门前的事还真是从来没有过。

    护卫长李青眼睛死死的盯着前面牵着马的人,几乎是立时就将手放在佩剑上戒备起来。大门前面的老者缓缓立在那,全身上下肃杀的气息浑然天成,他可以肯定,这一定是个从战场上出来的将者。虽说他于十年前从边疆调入京城后久居安乐,但这种沁入骨血的铁血感觉他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

    只是,李青皱皱眉,大宁近十年来好像没出过这么一号人物。

    还来不及有所行动,身后的长公主已经朝那老者走去,他身形一动就想跟随却被一双手不紧不慢的扯住了衣袍,心下一惊转头便看到了一张笑眯眯的脸。

    “李护卫,你呆在这便是,咱家保证长公主无事。”

    瞧得来人,李青急忙行了一礼,恭声道:“安公公言重了,李青明白。”说着便退后了几步,神色虽疑惑但却松了下来。

    昭言缓缓朝洛凡走去,神色雍容,但掩在长袖中的双手却不自觉的紧了起来。

    “洛将军,本宫还以为你这辈子都不会踏进本宫的府邸了。”

    她神态倨傲,和三十年前一般无二,但眼底却不复当年的嚣张跋扈,反而多了一种历尽世事的沧桑。

    洛凡有些诧异昭言的改变,轻轻摇了摇头,也不接话,递上手中的信淡淡道:“长公主,我家小姐派我将此信送来。”

    昭言闻言一愣,要说有人对当初的事还心存介怀,洛劲松绝对是头一个。

    本以为他只是因为救了皓儿特意来公主府示威,如今看来倒不是这么回事,她接过洛凡递上前的信缓缓展开,陡然神色一僵,握着信的手细微的颤抖起来。

    一瞬间,不可置信的惶然甚至压过了心底无法言喻的惊喜。

    “长公主,洛某告辞。”信既已带到,洛凡不欲多说,转身牵马就准备走。

    身后愣住的人猛然惊醒,急忙走上前两步:“等一下,洛将军,洛小姐可还有其他的话……”

    若说刚才的那声将军还带着几分倨傲,现在的这声音倒是真真多了诚恳。

    “小姐说自此以后长公主和洛府两不相欠。”洛凡顿了顿,望向昭言的眼神也多了几分释怀,毕竟三十年了,往事不堪回首,但至少要为活着的人考虑。

    昭言怔怔的看着远走的独骑,隔了半响才低下头朝手里攥得死紧的纸签看去,上面龙飞凤舞的行书极是飘逸劲道,应是洛宁渊所写。

    云州洛家,从无蠢材。封皓若是教而不得,三月后定当归还。

    好霸道嚣张的洛家小姐,昭言站在府门口,眼中满是苦笑,嘴唇却抿了起来。

    就这么一根独苗,她怎么忍心把那孩子教得愚蠢如斯,封皓那孩子长成如今这模样虽是她放纵而成,可也不过是尽心保他一世安荣罢了。她若在世,那孩子尊荣显贵自是不愁,但她迟早会走,留下的封皓虽是长于皇家,可永远也无法磨灭他身上拥有洛家血脉的事实。

    洛家不容,若是再为皇室所弃,待她死后,那孩子定是难以苟活,除了把他教成那个样子,又有什么办法?若他是洛家堂堂正正的子孙,她又何须做到这一步?

    可到底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这么下去,知他喜好兵书,费尽心思找来了洛家《战书》,所做的一切也只是希望那个孩子能争气一些。哪怕成不了洛家的子孙,可也至少能明于世间,不至于浑浑噩噩一生。

    昭言收好手中的信,转过头对着已经近到身前的安四抬抬眉道:“安公公,洛家小姐说是要把皓儿留在洛府一段时日,此事就不劳烦陛下了。”

    安四一惊,当即垂下头道:“诺。”

    “哼,她居然说皓儿粗鄙不堪,犯上冒犯于她,说是要替本宫好好教导一二,本宫倒是要看看她这个洛家大小姐是不是真的这么了不起!若是她敢碰皓儿一根头发,哪怕是打破当年的承诺,本宫也要掀了洛府。”

    长公主话里带恨,满脸愤然,连身子都气得微微颤抖起来。

    安四刚刚提起的心放了下来,洛家和这位长公主的纠葛他一清二楚,洛小姐看来也是不愤当年的事,想在封皓身上讨回来,但明面上又打着教导的名头让长公主无话可说。说起来那洛家小姐也是封皓的长辈,这么做也错不到哪里去。

    安四清楚长公主的性子,她一生高傲,但遇到洛家的人却会忍让几分,现在肯息事宁人想必也不想因为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

    算了,不过是一场陈年旧事的积怨,陛下现在极力招拢洛家,想必也不愿纠扯进去。

    “长公主,您安心便是,这满京城的眼睛都看着呢!洛小姐不会动小公子的。”

    昭言眉一挑哼了一声转身便朝府里走去,安四碰了个钉子也不恼,躬身行了一礼后便朝后面跟着的护卫走去。

    昭言听着身后的脚步声渐行渐远,步子慢了下来,她挥退身后跟着的侍女,慢慢行入园中把藏在袖子中的信函重新拿出来展开。

    信函上的字慢慢变得模糊起来,她怔怔的看着握着信函的手,早已失了年少时的柔润光洁,一晃三十年已过,不是不曾不悔过,可是却也只能将那份愧疚压在心底慢慢走下去。

    她从不信神佛,现在却头一次感谢起老天的眷顾来,至少在她有生之年,当年的事可以有个结果。

    洛家的人一向高傲,只要是认定了就不会轻易放弃,当年她痛恨于那份风骨,如今却心存感有些复杂。

    若是他没有遇见紫菲,如今的洛家小姐也许早已成了……赵夫人,不是没有听到京城里那些关于洛家小姐天人卓华的传言,但一直以来他也只是听听而已,如今他娇妻在怀,多想徒生思虑罢了。

    但那能将十里红妆愤而铺满长街的女子,能让赵氏一门经此大辱仍然无话可说的洛氏遗孤,他还真想瞧瞧到底是何模样?

    围场里陡然安静了下来,赵然有些诧异,一抬眼就看到了坐于上首的叶韩放下了手中的酒杯转头朝围场大门口望去,冷漠的神情多了几分刚才不见的柔和,想着京城里最近的传闻,他心里一突转头朝围场入口处看去。

    一辆极宽大的黄金马车缓缓朝围场中心处驶了过来,坐在上面的青年一身青色劲服,握着缰绳的手稳稳的,抬眼漫不经心扫过来的眼神不自觉的带了几分沙场的铁血和刚毅。

    坐于上首的众人俱是一惊,只一眼他们便可肯定那赶车的青年绝不逊于任何京城的贵族子弟。

    端端芳华,灼灼其然。

    本来安安然坐在使者席位上的商泽瞧见赶车人的模样和那辆熟悉的马车,眼使劲眨了几下,神情突然不安起来。

    呼延展看商泽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循着他的眼神看去,低下头探身喝道:“商泽,怎么回事?有什么不妥?”

    “将军,属下日前在京城大街上曾遇到过那赶车的男子……”

    商泽支吾的开口,很是有些憋屈,他随随便便在大街上遇到个人居然是洛家的,甚至瞧那身份还只是个车夫而已。

    “你们交手了?”呼延展皱了皱眉问道,瞧商泽的样子,应该是没讨到好才对。

    “将军,我在他手下走不到一招,这人的功力应该和查尔师叔相差无几。”

    呼延展眼神沉了下来,商泽是北汗了师的记名弟子,他说的话绝对可信。这次来大宁的武士里最厉害的就是查尔,如果这青年有如此的能耐……

    “这人是谁?”

    商泽摇了摇头心底有些后悔,当初和青年交手后就应该查查他的身份才对。

    旁边站着的侍从朝年俊望了几眼,眼底有些惊疑,弯下腰小声的回道:“将军,此人是年俊,是洛家军的一个千夫长。三年前我和他在战场上碰到过,说起拼命,还真是鲜少有人比得过。”

    呼延展摆了摆手,眼眯了起来:“只是洛家的一个千夫长,还不是姓洛……你们不用担心,本将自有办法。商泽,东西都准备好了?”

    “是,将军。”商泽朝使团后面的木桌看了一眼点点头。

    赵然看着缓缓前行的马车,嘴张了张说不出话来,这人难不成是想就这样把马车赶到帐子那里不成?

    两了盛会,无论公卿贵族还是皇室子弟,凡进围场皆是步行,像这样明目张胆大大咧咧直接把马车赶到围场中央的还真是没有。

    守在门口的张照满脸惊喜的看着那久负盛名的黄金马车缓缓驶进,本想上前拦截,但看了看远远可见的皇室仪仗,低下了头又后退了几步,心里缓缓念道:“于大人说了,要是洛家小姐不能在御驾到来之前进账就让我辞官,这个责任我可担不起。”

    坐于高台上的于松看到这情景胡子一翘,抓住杯子的手抖了几抖,呵斥的话到了嘴边又给强压了下去,罢了,在北汗使者面前若是堂而皇之的把洛家的马车拦下,只会长了他们的士气,估计不足三日皇族和洛家不和的传言定会被有心人传遍天佑。

    一时之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那辆璀璨的黄金马车上,诡异的是,无论众人投注在马车上的目光有多炙热,那慢慢踱着步走过来的骏马都保持着不变的速度,甚至还骄傲的打了几个响鼻。短短这么点距离,洛府的马车硬是行了半盏茶时间才到了帐子前。

    众人眼神一闪,还来不及观望就看到深黑色的衣袍翩闪而过,一个女子慢慢从马车上走了下来,那人容颜不清,但缓缓朝里走去的步伐却是龙行阔步,带了几分不羁的豪迈,这等女子,确是只观其背影就可称得上不凡,只是天人之姿……未免言过其实了。

    那女子行至布帘前突然停了下来,众人一愣,眼都不眨的看向那半转的身影,眼底饱含探究和估量。

    她微微转过头,朝着马车唤了一声,一个圆滚滚的少年就从马车里爬了出来,少年踉跄的走了两步,然后挺直了腰朝黑袍女子走去。

    众人一惊,一时间忘了去探寻那洛家小姐的模样,脸色都有些纠结。

    长公主府的小公子居然出现在了这里,虽说三十年前的事如今早已成了隐秘,可知道的人也不少。洛宁渊明目张胆的带着封皓出席两了盛会,难不成是想重新把他认回洛家?届时洛家有子承爵,就算是陛下也再无借口去染指云州十八郡的兵权……

    只是,陛下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吗?再者,封皓愚钝如猪京城上下皆知,他这样的名声又岂有资格接掌云州三十万劲旅?

    届时,就算是洛家允许封皓承爵,恐怕云州的百姓也不会答应。

    布帘横遮在帐子中间,里面的人影模糊隐约,外面的人无法探清里面的光景,围场里重新喧闹起来,只不过众人的注意力都若有似无的放在了那隔开的帐子里。

    赶车的青年笔直的站在帐子外面,一身正气,只是眼神逡巡到那群北汗使者身上的时候沉了沉。

    就这么一息时间,赵然握着杯子的手陡然缩紧,他定定的看着洛宁渊刚刚停着转头的地方,惊讶的睁大了眼,他所在的地方,正好能看到那紫衣长袍女子一转头的光景。

    曲裾深衣,姿颜卓然,端得上是盛世无双。

    洛氏宁渊居然是这般模样,如此气度,这样的女子,世间少有,的确望而让人心折。

    赵然心底隐隐有些奇怪的感觉,刚才消下去的念头居然又重新泛上了心头,若是从无那些意外,她该是……赵夫人才对。

    恢宏的礼乐声从围场外传了进来,盛大的御撵慢慢进入围场,百官起身缓缓跪下,北汗使者站着行弯腰之礼,一时之间,整个围场肃穆无比。

    天子驾临,莫不折服。

    宣和帝高坐御撵,持身端正,满意的看着台下百官虔诚跪拜的场景,目光逡巡幌过北汗使者所在的地方,直接落在了为洛家准备的帐子前。

    一身青衣劲服的青年笔直的跪在帐子前,就算是俯仰于人,也带了几分铮铮铁血的傲骨意味,宣和帝默不作声,眼底带了几分赞赏。

    至于那布帘之后,他只是些微瞟了一下就移开了眼,臣子女眷,就算是天子过多瞩目也不适合。

    清河跪在地上小心的朝椅上坐着的宁渊看了一眼,使劲咽了咽口水,低下头没有出声,只是默念了几遍心经。

    封皓呆滞的望着坐得安安稳稳的宁渊,肥短的四肢一个不稳,直接倒在了地上,他反应过来马上又重新跪好,脸上一副严肃状,直直的望向布帘前方,就像什么都没见到一般。

    但他头一次觉得这个一脸淡然斜坐在椅上的姑姑恐怕不是大宁王朝的子民,见帝者而不跪,千百年来无论是谁都没有这么个道理。

    宁渊淡淡的看着宣和帝缓缓走上看台高处坐好,撇了撇嘴,这个封禄比起封凌寒差远了。

    宣和帝坐在龙椅上,摆摆手礼乐声骤停,他威严的扫过满座勋贵,朗声道:“今日我大宁和北汗以武会友,双方点到为止,无论输赢,都不损大宁将士和北汗铁鹰的雄风。”

    百官齐声恭呼:“诺。”

    宣和帝满意的颔首:“朕宣布后面的两场比武将由宣王封显出战。”

    一身明黄正袍的封显从席下走上御台,郑重的跪于御驾前:“儿臣定当不负父皇所望。”

    众人一惊,一齐朝龙椅下首坐着的平王封辛看去,朝堂上平王一派历来势力最大,也最得宣和帝看重,所有人都以为皇帝定会选他出战两了武会,却不想这次竟然由名不见经传的九皇子封显拔得了头筹。

    看来这圣心还真是不可度量,宣王竟然如此得皇帝看重,朝堂必然再起风云了。

    封辛阴沉的望着站于龙椅旁的封显,脸上带笑,手里握着的瓷杯却裂了开来,依稀可见几许缝隙。

    “咦,是九叔出战,那些蛮夷输定了,大宁绝对不会丢脸。”封皓坐在帐子里,小眼瞅着外面,双眼放光。

    “怎么,你觉得本姑娘赢不了那些戎族蛮夷?”清河一听这话,眉就瞪了起来。

    封皓缩了缩肩:“清河姐姐,你当然厉害喽……”他转了转眼一脸正色的继续说道:“不过,我还没有看到九叔输过,他在东界大军里可是最厉害的。有他在,大宁绝对无忧。”

    东界?宁渊疑惑的抬抬眼,手轻轻在桌上敲了敲,已经是第二次听到了,那到底是什么地方?她可以肯定,五百年前天佑大陆绝对没有东界这么个地方。

    宁渊转眼朝封皓看去,淡淡道:“封皓,看完了这场比武,你再告诉我,你想要什么?”

    清河急忙为宁渊添了杯热茶:“小姐,小皓还小,你慢慢说与他听,他会懂的。”

    封皓一愣,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陛下,呼延展有一事不明,还请陛下解惑!”这声禀告声若洪钟,呼延展一脸嚣张的站了起来,打断了宣和帝宣布武会开始的话语。

    “呼延将军,你有何事不明?”宣和帝脸色沉了下去。

    “陛下,参加第一场比武的是否为‘洛’家人?”

    众人听到那声加重的‘洛’字,疑惑的抬眼朝呼延展看去,这北蛮人是不是有毛病了,天下皆知这场比武是北汗向洛家挑衅而起,参加的当然是洛家人,否则这场武会还有什么意义?

    “当然,第一场比武自是由洛家人参加,不过,无论洛小姐让洛家何人出战,朕都尊重她的决定。”

    言下之意,就是洛家派个火夫出来都可以,只要能站在台上摆摆样子就行了。

    “多谢陛下解惑,我等定当全力以赴,为答谢陛下的宽容,我汗让呼延带来了一份礼物,今日无论哪位英雄能拔得头筹,都将拥有这件举世无双的宝物。”

    呼延展满脸笑容,脸上的神色越发倨傲起来。

    ‘碰’的一声巨响,两个壮硕的北汗武者将一个长盒抱着走上台放于龙驾的御台上。

    呼延展摆了摆手,站于两旁的武者缓缓开启了玄铁长盒,宣和帝刚才满是倨傲之色的面容陡然沉了下来,手上握着的瓷杯猛地放在案架上,神色中甚至多了几许狰狞之色。

    底下的百官被宣和帝骤变的神色一惊,还来不及疑惑便看到在呼延展示意下那缓缓摊开的长盒,俱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三十几年前,我朝玄禾了师曾于漠北战场上得此物,此后一直供于北汗皇宫。今日武会,了师有言,得胜者方能拥有此物,若是我北汗武者侥幸取胜,那三月后的北汗祭祀,此物将成我北汗镇了之宝,相传万世。”

    24 武会(下)

    武会(下)

    因着围场里极安静,听在众人耳里呼延展说出的话不免便加深了几分嚣张和霸道,大宁朝官眼下一沉,屏息盯着御台上玄铁长盒中的东西,虽气愤但却无人辩驳。

    天下皆知大宁立了来有三件宝物代代相传,一为玉玺,掌天下万民;二乃破日弓,传皇室子弟;三为玄辉枪,藏于深宫禁地。

    玉玺为帝者所有,数百年来从未改变。玄辉枪是太祖随身兵器,开了后供于宗祠也未现过世,名声虽极大,但识得的人并不多。

    破日弓同样传于太祖一代,却无人知其来历,两百年前戎族入侵大宁,洛氏一族抵御外敌,救了于危难,显匀帝感其功劳,以破日弓赐予洛家。自此以后,破日弓便成了洛家传世的信物,但并不是历代洛家族长都能拥有它。

    破日弓重达千斤,光是举起便已极难,更何况拉弓射箭。就算是洛家,几百年来也只有两、三个族人能用得此弓,往近了数,最后一个便是当年冠勇三军的洛家长子洛羽行。

    三十年前和北汗一战,洛羽行亡于漠北,他随身所带的破日弓也下落不明,如今重现大宁,没想到却变成了北汗了师的所有物。

    破日弓于大宁,决不仅仅只是洛家信物这么简单,当初传于了祚的宝器,就如大宁威盛的见证一般,赐予洛家那是荣耀,可若是被虏他了,就是铁铮铮的耻辱,无论是大宁还是洛家都不可能无动于衷。

    更何况当年洛羽行身亡漠北本就和皇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干系,如今旧事重提,只会让皇室和洛家本就岌岌可危的关系更加危险。

    北汗此举,用心之险,昭然若揭。若今日夺不回破日弓,大宁只会沦为三了笑柄。

    “呼延将军,玄禾了师有心了,既然北汗盛意拳拳,朕就领了这份好意,只不过,诸位使者想必是要多留几日了。”宣和帝打破了围场诡≈/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