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不会错,是真的,皇上特召见我等就为了商议此事,我瞧皇上是咽不下上次被围之恶气,巴不得尽快给予痛击,以消消对方嚣张气焰。”

    “嗯,这样也好,反正两国如今和亲已破裂,也无须顾什么脸面了,战场上见分晓就是,另外将士们憋了这么多年怨气,早想早日出关杀敌,一雪耻辱。”

    “不错,就像我李广虽一把老骨头,却也是主动请缨,非去不可的。”李广一捋膊子,虎目生威。

    “哪里话,叔父正当盛年,你若不出,谁敢领帅?”“哈哈,过誉了,如今你们年青一代才是英雄豪杰,以后打匈奴主要看你们,不过这次却是有机会共同出击,联手对敌。”

    “什么,联手出击?难道小侄也有份出战?朝内将军众多,我却是不够资格罢。”“去,这打仗有什么资历不资历的?谁会打,谁能打就谁领军。你上次突围大战表现出的军事天分有谁敢异议?”

    “这……皇上意思呢?”“那还用说,非用你不可,而且也是我推荐的,有谁敢不服?”“既然如此,小侄也不多言了。”“不错,就等皇上下令吧!”

    “王爷,听闻皇上于不日内要发兵出击匈奴,是真的吗?”宇霸骜询问道。“不错,已经是确定了的,只是时间与将领仍未定。”淮王答道。

    “那……那我与卫青决斗之事岂非打不成了?我已准备下战书了。”

    “那是当然,你俩的事重要还是国事重要?还有,建立军功比之比武胜利不更有影响吗?别尽小家子气。”淮王呵斥道。

    “对,对,那此次出征我也非去不可,免得卫青又拾了便宜。”“哼,现在才想到吗?本王早做了安排。”

    “是吗,真的,那末将就先谢过王爷了。”“我只是给你机会,要表现好还要看你自己。卫青锋芒已渐露,我们不能再让他继续前进了。”

    “是,王爷,在下明白,定全力以赴,奋勇杀敌,勇冠三军。”“好,下去吧,多看一下兵书,别以为有勇就能打胜仗。”

    “是……是,不过我对书却……却。”“好了,能看懂多少看多少嘛……也可以看了后问问我。”

    “报……报皇上,匈奴进犯辽东,代郡。死伤军民已达数千人,且有继续犯境之势。”

    “啊,匈奴人又来了,离上次交战才多久?看来可给皇上说中了,匈奴人是不会老实的,不给点颜色他们瞧瞧,不主动出击是不行的。”

    “对,想我大汉这些年来早已强大许多,又岂能与往昔相比,该主动出手了。”“不错,一报上次被围之恨。”“誓逐匈狗。”……

    看着这次大臣们对主动出击呈一边倒的形势,武帝不由心中暗乐。见他们吵得差不多了,猛提一口气道:“好了,好了,别尽议论出不出兵,要说点实在的,怎么打法才是最重要的,你们说说,怎么打法好啊?”

    “这……这”大臣们顿时变得支吾起来。“还是由皇上决定吧,皇上英明。”不知谁说了句。

    “对,对,皇上拿主意好了。”“那好,既然你们也认为这样,那战略的事就交由联与将军们商议了。”武帝扬眉道。

    “联以为,敌人只进犯代郡辽东等只是诱饵,或许还有其他意图,不过我们别管他们想打那,多路出击,主动寻敌作战就行了,不是等待,而是进攻,与我们以往的被动作战不同,要把拳头伸出去,狠揍敌人一顿。众将军以为如何呀?”武帝于威武殿首先发言道。

    “不错,主动出击,寻敌作战!”众将纷纷赞同,但到底分几路出击呢?又分别由谁领军?众将领互相望了一眼,不用说,叫来的人都是皇上认定的带兵之将了。

    “哈哈,好,难得众爱卿如此齐心,何愁敌人不灭?”武帝赞扬一番,再接道:“那面就听联布置了,公孙贺将军听令。”

    “臣在。”“汝领军三万出云中。”“诺!”“李广将军听令。”“臣在。”“汝领三万出雁门,老地盘了,不过可要小心。”“诺。”

    “候安国与卫青。”“在。”“你两人领军三万出上谷。”“诺。”“至于代郡、辽东……”武帝把目光瞧向了公孙敖宇霸骜。

    “今辽东代郡激战正酣,此危局就交由你二人了,人马为四万,务必败退强敌。”“谢皇上。”宇霸骜心中暗乐,皇上如此信任,目标明确,看来此番非压倒卫青不可。

    “好,四路大军明日出发,今日且先犒赏诸位,赐宫宴!”武帝发布完命令招手左右太监传话下去,然后转身出殿。“谢皇上。”众将又再次称谢目送武帝远去。

    “唉,小小一支辽东小兵,焉需动用四路大军,况且尚要我等老臣劳累,给他们这些小辈不就行了吗?”皇上走后,候安国才发牢马蚤。

    “老将军过奖了,只凭我等却是如何敢承担领军重担。”卫青谦虚道,宇霸骜却是不出声。

    “呀,这是真的吗?别以为救过皇上就飞上天了,要论真正对敌,还得姜是老的辣。”“你说是吗?老李!”候安国瞧向李广。

    原来,候老将倚老卖老,想乘机敲打一下新人,自抬身份。“哈哈,战场上见呀。”李广不置可否,只管大口吃肉。“你……哼,老滑头。”……

    到了第三日正式出发前,武帝突然对出上谷军作了调整,只由卫青代车骑将军领军,却让候安国回家休养。

    “臣……臣之小恙无碍,就让我继续出征吧!”候安国请求道。“不用再言,老将军身体为重,就歇息歇息罢。”武帝一挥龙袖,留下候安国一脸苦笑。

    整军待发,十三万大军于城外布成四个方阵,号角声起,立扬起漫天灰尘迎着烈日向关外驰去,这可是大汉首次主动寻敌作战,他们的命运会怎样呢?四路的战果又有何不同?先说公孙贺与李广。

    “刘彻此次出军派那些将军领军啊?”军臣望着左右贤王道。“据探是李广候安国这几个老家伙。”“是吗?好的,打蛇打七寸,只要逮住李广,就好办,其他不足为惧也,你们过来,如此这般……”军臣露出j笑。

    公孙贺出了云中后,慢悠悠的向前走,虽说是主动出击,但毕竟从未出关作战,对那匈奴的地形却不甚熟悉,何况匈奴兵之剽悍也是领教过的,在还没与其他三路大军遥相呼应之前还是别孤军深入的好。

    公孙贺这盘计得好,但问题有时往往是越不想揭那盖偏那盖就翻了,由不得你作主。“匈奴人!”左右响起惊叫声。“哗,好多人,怕有五万之众。我们是他们的对手吗?”“将军,打不打?”左右纷纷前指叫道。

    “啊,这么多?不好!”公孙贺暗叫了声。“不是不想对敌,但毕竟悬殊太大,这样对抗无异以卵击石。怎么搞的,匈奴大军不是兵围代郡辽东吗?怎么似乎都到了这里?”公孙贺抱怨道。

    “可……可能还有别的部队吧,匈奴骑兵不少。”手下道。“嗯。”公孙贺顿了一下,左右旁顾道:“看看别路大军是否能联络上,我们暂时按兵不动。退后等待。”

    “诺!”军队于是悄悄后撤,以避敌锋芒。然而时间流逝,并没有等来自己渴望的援军,眼见匈奴兵似乎发现了自己的,如蚁的密影正缓缓移来,不由大惊失色,急令己军掉头,往南奔回。

    “就快到雁门了,到时我们进去痛吃一顿再出边塞,哈哈!”李广郎声道。“将军,他们会好好好招待我们吗?”左右将士问道。

    “废话,他们岂敢不好好招待,像皇上所说,这可是我李广的老地盘了。别说自己人,就连那匈奴见了咱家也得换张脸色,退避三舍。”

    “不错,与李将军同行,打仗就犹如观光作客一般,哈哈!”“哈哈!”众人一阵大笑,开心舒怀,竟不觉行军之苦。前方真的有这么好盛情吗?有的,不过不是自己人,却是匈奴兵设下的……

    第八十五章 飞将李广

    正当大家再继续言笑,放松警惕时,前军突地纷纷落马:“怎么回事?”李广大声问道。“将军,这地上有古怪!”众兵士言毕又一批战马不断倒地。“他娘的,到底什么人弄的鬼?”众将纷纷怒骂。

    然就在汉军措手不及,忙不应暇时前方数座山岗却传来尖声哨响,倾刻大批匈奴兵从四周神奇般急冒出来,蹄声如雷,瞬间杀到,人数之多,估计竟有五六万之众。“不好,我们中埋伏了!”众人大喊。

    但再大声也没用,杀敌才能解决问题。于是双方刀剑齐出,混战一块。明显敌人是有备而来,几轮冲锋已将汉军分成数块,以便最快的速度将对方歼灭,以免雁门的守军过来相救。

    “狗匈奴,竟使诡计,爷爷跟你拼了!”李广大怒,挥剑左砍右劈,势如猛虎,众汉军受此激励也奋起作战,然敌人毕竟势大,“啊”声不断,一时己方竟死伤近半。

    李广更是气极,宝剑饮血如注,瞬间又再斩杀上百之众,然而主将虽猛,但毕竟如囚笼之斗,惨烈无比。

    匈奴人见此哈哈大笑,高呼道:“活捉李广”“活捉李广。”……汉军一惊,拼死血战,想护主将出围,然敌人更人潮如涌,直把李广部团团围住,身旁将士纷纷倒下,尸横遍野。眼见如此惨状,李广双眼几喷出火来,不顾身上已中数刀,咬牙继续冲杀。

    但这毕竟不是办法,看着汉军越来越少,敌人势众,而雁门守军又得不到消息来援,如此下去有可能会全军覆没。李广毕竟身经百战此时不由冷静下来,想想只有只身突围引敌来追才以转移敌人注意力,“他们不是说要活捉自己吗?就要他们来捉好了。”这是唯一可拯救剩余汉军的办法了。

    主意已定,不再缠斗,拔出弓箭,朝前哧哧几声劲射,立中数人,策骑冲去,敌人再围,再取数支长箭,运臂贯力,呜声响过,每箭连穿数人,飞落于马,匈奴人一时惊得目瞪口呆。

    李广箭术举世无双,可真不是吹的,即使匈奴人善射也是佩服之极。就在这敌人震惊的一刹那,李广一马当先,急驰而去。“追,快追!”匈奴将领急急带起上万骑兵向他追去。不管李广有无被捉到,以一人之威竟引万骑追逐也足以自豪万分了!

    李广自己想不到,自己这一逃竟引致万人来追,敌人如撒开一张大网,扑天盖地,看来他们此次是不捕捉到自己是誓不罢休了。“好,就让他们来吧,只要能保全他人我李广死何足惜?”匈奴骑术本精,再加李广受伤,奔不多时却已渐渐被敌人追上。

    “投降吧!李将军,到了我们匈奴可封你大官做,我们大单于可不舍得杀你。”逼近的匈奴将领高呼道。“放屁!我李广是什么人,何稀罕你们的封赏,打了再说,不死不休!”

    李广再举利剑径直杀入重围,明知逃不掉了,杀多一个算一个。血花四溅,匈奴兵四下抛飞,怪叫连天,不过刀剑加身,即使铁打的人也承受不起,再一番浴血奋战下,李广更多处受伤,就在此时一张麻网从天而降,一把将李广罩住。

    “怎么样,还不愿降吗?回去见了我们大单于再说吧。哈哈!”眼看受重伤的李广躺在吊床上,一动不动,仿佛像死了一样,匈奴将领不由得意之极,高声大笑。李广却是不应,闭目谋思如何脱身,任他们取笑。

    “哈哈,活捉李广可是大功一件呀,多少年来我们对他一点办法也没有,损兵折将伤尽脑筋。”“是啊,看来大单于少不了给我们赏赐了。”“哈哈。对,这次伏击战真有收获,他李广一人抵得上万汉军。”“可能还不止呀!”……

    “哼,你们对老子倒还挺看重的。”李广耳朵可没聋。一边听着一边继续思索。突然,一骑挨碰过来,却触发了李广的灵感,不由私下暗暗蓄力。

    待对方再一次挨近时,突地伸出一拳,猛地朝他马腹击去。“啊”的一声,骑兵猝不及防,急落下马,掉进李广网床上。李广眼疾手快,取刀割网再一把将他弓箭夺了,飞跃上马,动作一气呵成迅雷不及掩耳,喊了声:“多谢了。”掉头朝后突破而去。

    “啊!”“啊!”见此巨变,匈奴人都傻了眼。“还不快追,笨蛋!”匈将大喊。“是……是。”匈奴兵奋起直追。李广逃出生天,如鱼入水,立即恢复生气,跑得飞快。也只几百个骑手勉强跟得上。

    “哈哈!不劳远送了!”眼见敌人追近,李广侧身拉弓搭箭,放了几支箭呢?同时放了四支箭上弓!就在敌人紧咬不放时,嘶声急响,四箭同时分射中四人身上,碰然倒地。这种箭术实在太可怕了,匈奴兵一时瞠目结舌,其余被倒地人马所绊,又摔落一片,狼狈不已。

    “那里走!”一将再追上前。“是吗?不让我走,那就你走吧!”李广言毕将孤弓使劲砸去,”“啪”的一声,力气之大竟将对方击落打下马。哈哈长笑中策骑奔走。

    “大汉飞将,出神入化,岂能降服?不用追了!”领头的另一匈将于马高叹道,眼睁睁地看着李广绝尘而去。

    李广这边与匈奴恶战一场,那公孙敖宇霸骜他们那边怎么样了呢?情况就有点出人意料,甚至有点好笑了。

    因为,出征前宇霸骜早憋了一股气想大败敌军,从而在风头上压住卫青,好大扬己威,而且连皇上也给了他这个机会,让他与公孙敖将军前去解代郡之敌,这可说得是四路军中目标最明确的一支,其他三路军遇不遇得上匈奴人还不一定,也就说这简直把立功的机会送了自己的手上,要是打不好就不能怪谁了。问题是你要打,还要看别人愿不愿意跟你打。

    如今他们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形,等他们到了代郡时,敌人竟跟他们胡乱打了一场后就莫名其妙地撤走了,一个不留,反折自己七千余人。“他娘的狗匈奴,缩头乌龟!”宇霸心中气极,但一时无法。

    与公孙敖合计后决定朝敌人撤走的方向追击同时再援辽东,否则这样回去向皇上也不好交代,毕竟自己手头有四万大军,是四路军人马最多的一路,如此不明不白就回去了,岂不引人笑话?要是能追上不管输赢也算打了一仗。

    于是领兵直追,灰尘扑扑中终于追到了,眼见对方急冲而至,正当布阵再战,不想看清楚后,双方都大吃一惊,哭笑不得,原来那冲来的并不是什么匈奴人,却是公孙贺的军队。

    公孙贺好不容易遇到了援军,信心大增,同样不甘心这样回去,于是二路合成一路,继续四处寻敌作战,当然到了辽东敌人也早已不见踪影。

    四路大军,一路遇敌势强不敢战,一路中伏与敌恶战而落败,一路想战而不得,各有各的精彩。那最后一路呢?卫青他们会怎样?……

    第八十六章 天罗地网

    虽然之前的代郡之战及救皇上的突围之战都是自己暗里指挥,但毕竟不是名正言顺,要么打恭太守的旗号,要么黑夜中冲锋,敌人并不真正认识自己。

    如今皇上中途替换下车骑将军候安国并将指挥大权交到自己手上,可见皇上对自己的能力已是深信不疑同时也希自己能借此战打出威风,打出名气,好替他争光,也为以后提升重用自己铺路。

    这些卫青都是明白的,确实第一次真正领军作战感觉也相当不错,既振奋又希冀,此战能遇到敌人吗?自己又能否借这一战初露锋芒,打响卫青的旗号,从而踏上建功立业之征程?

    如今的卫青已不是当年时只记得家恨的少童了,如何配合武帝击败敌人,大败匈奴,一雪国耻,已成了心中赤热的理想与目标!这一目标事实上也几乎成了大汉所有人的目标,龙的子孙是不甘屈辱的!

    “将军,我们是接着往西还是往北走?”正当卫青在马上遥想时,左右副将询问道。“嗯……喔,往西吧,这样遇到敌人的可能性更大。”“诺!”全军向西继续前进!一将传令下去。

    “是了,你们的绊马绳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打结了?”“打结了!”“如此就好,要是真遇上敌人或许用得上!”

    “放心,将军,我们平日都按您说的阵法操练娴熟了。”“那就好!记得补充水源,就快进入沙漠边缘地带匈奴腹地,军事要塞龙城。”

    可见四路军卫青这路是最为孤军深入的了,只因有了卫青这一主帅三万骑兵并不害怕,何况他们是目前汉军最为精锐的铁骑,是由卫青亲自训练出来被武帝寄予厚望的建章营!也是汉军最渴望寻敌作战的军队,以此激励汉军消除一向怯战的心理噩梦阴影,击败匈奴的伟大历史就首先由他们开始吧!

    再走了一程,突然有人大喊道,“匈奴人!”“不错,真的是匈奴人。”“太好了,终于遇上他们了。”建章营三万骑士并不像公孙贺军那样惊慌不已,更多的是惊喜与兴奋,气势如虹!

    “是吗?”卫青认真看去,果见一群人数约三四万的匈奴兵在前方出现,数量与自己相当,不过要想击败他们也不能硬拼,否则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谁也讨不了好。

    “别动,全军驻立!”卫青喊道。同时对身边副将道,“记得按我的布置去迎敌。”“诺!”将士们轰应一声。只见此时敌人也已发现了他们,挥起弯刀叫嚣起来,似乎一点也不把汉军瞧在眼里,倾城而出。不过他们一向习惯了如此,并不觉得这支汉军与平常的有什么不同。

    “记住了,等我引他们过来时,你们就……”卫青低语交代。众将更是点头应是。“喂,你们是来送死的吗?竟敢跨入我大奴边境?”领头的几个匈奴将领高声喊道。

    “不错,我们是送死的,不过是送你们死!”卫青也高应一声,独自一人策烈焰马奔出阵前。摆起霸王刀,不等敌人再言,已一马当先,迅风般冲入敌人阵中。

    “啊!”匈奴人不料卫青如此胆略,竟敢以一人之勇挑战全军,纷纷侧目,然就在这惊异当中,卫青已连人带马插入敌人阵营,大喊一声:“受死吧!”施起霸王刀法中的“横扫千军……直捣黄龙……开天辟地”一阵风地狂砍狂杀,见人就斩,挡者披靡,碰者纷飞。

    如入无人之境,直把敌营搅得乱七八糟,千疮百孔,这人到底是人是神?匈奴兵惊惧不已,他们可从未遇过如此不要命及狂暴的打法,且威猛异常,简直不是人的力量可以做到的,一道道红绿光划过,匈奴兵更成残枝败柳,溃不成形。

    “混帐!给我挡住他!”匈奴将领厉声喊道。然而徒劳而已,因为根本不可能拦住他,数万军兵形同虚设。

    “哼!”匈奴主将低呼了一声,策马迎向卫青。举起弯刀使劲一刀向卫青劈去。“当”的一声脆响,卫青竟然整个人向一旁侧去,似乎不支欲倒。“哈哈,我以为他真的这么厉害,是你们无能而已。”那匈奴主将得意一笑,引骑再转砍一刀,卫青再挡一下竟差点掉下马去。引得匈奴人齐声轰笑。

    “那里走?”眼见卫青不战欲逃,匈奴将领立追赶过来,卫青却是不应,只管急急奔入自己的阵营中,此时汉营散开,敌人却随主将追来,漫山遍野,声势浩大,瞬间已涌入汉军包围之中,正待大厮砍杀时不想卫青已退立阵边,挥手高喊道:“布阵!天罗地网!”“诺!”众汉军齐声山应,震耳欲聋。

    不等匈奴反应过来,马足下已突地拉起一张数里巨网,刹时把数万匈奴铁骑紧紧缠住,动弹不得,只听嘶嘶直响,被长枪长矛刺中之人纷纷落马,惨叫连天,再看汉军刀剑齐出,把下马之匈奴兵又一阵狂砍猛杀,不消片刻已令敌损伤近半,匈奴大惊失色,纷纷向内避退。

    然此时汉军却搭起箭来,四周合射,形成一个锅盖箭雨,匈奴人退无可退,更是鬼哭狼嚎,自相践踏,惊叫不已,死伤惨重,毫无还手之力。

    眼见敌人已是败局已定,卫青再一挥手,命令全军停止了射击,上前将余下的俘虏统统捉了,绑起一串,向龙城冲去,匈奴自数十年来可还没尝过如此坐以待毙的痛击,惊讶不已,更多的慌乱与沮丧。

    从此,他们除李广外知道了另外一个更响亮的大将名字——卫青!卫青!卫青!

    威武殿之中,武帝据中而坐旁立东方朔,左右分列卫青,李广,公孙贺,公孙敖,宇霸骜。武帝脸色看不出有什么高兴,只哼了一声,然后道:“仗已打完了,首次出征,你们都说说看分别有什么收获与心得吧?”

    ‘这……这”公孙贺与公孙敖讪讪不已,不知说什么好,难道说自己害怕或不知道敌踪吗?

    就在众将无言时,飞将军李广出声了:“臣有罪,不应大意待敌,竟中对方诡计,损兵折将,伤亡重大,恳请皇上惩罚。”

    “是吗?联早已提醒过你,不要骄傲,不要骄傲,如今怎样,把联的交代当成耳边风,结果是几毁一世英名。要是真被敌人捉回匈奴,不成我大汉的笑话了吗?”“是……是,皇上教训得是。”李广不得不承认错误。

    “我……我等后来是遇不上敌人,不是不想打。”公孙敖与宇霸骜见德高望重的李广发话,也不再推脱,只管把当时的情形说了。

    “是吗?遇不上敌人?你们不会去找吗?要知道我们这次行动就是寻敌作战,甚么是寻敌?就是要主动找他们,而不是消极等待!你们找到了吗?交四万大军给你们有个屁用?”武帝骂了一阵。“盲目,知道吗?胡乱寻敌,不知所踪这是盲目!”

    龙目凌厉无比,再把目光盯在公孙贺身上,此时公孙贺已低下了头。“你倒好!”武帝哼了一声,“最轻松的是你,遇上敌人却完好无损,实在高明!”“皇上……我”公孙贺欲说又止,羞愧无比。

    “我什么?……你这是怯敌!知道吗!我们汉军最可怕的是什么?不是敌人的强大,而是怯敌心理,这种心理一日不克服,休想战胜匈奴!有什么好怕的?输了大不了下一次再战,我们不应该被敌人打怕,而应该打怕敌人,这样我们才会最终变得比他们强大。以后不管遇到再强大的敌人都应该打了再说,打出我们大汉的威风,打出我们汉军的气势!”

    武帝越说越激昂,整个人都颤抖起来,脸膛胀红。众将更是大气不敢出,谁敢此时逆龙颜?……

    武帝再说一顿,最后把眼光移到了卫青的身上,面色变得和缓起来,道:“代车骑将军卫青,是此次把联的任务完成得最好的一个,机智勇敢,智勇双全,更难得的是善于动脑,且不畏强敌,我们大汉就需要这样的将领,我们的敌人就害怕这样的对手!也只有这样我们大汉才有希望!打败匈奴才可期待!”

    “皇上过奖了,臣也是侥幸。”卫青谦虚道。一旁的宇霸骜却暗暗的握紧了拳头……

    第八十七章 陈年旧事

    这日,李广与卫青谈论四路出击的失败原因,“卫青,你这仗打得不错,还被皇上封为关内候,实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啊,叔父这双眼睛看的果是不差,你是个难得的将才。”

    “哪里,叔父过奖了,其实军臣最惮的还是您,把大部分兵力集中于雁门处埋伏,兵多势盛,叔父才受伤败退,而我卫青避实就虚,却是拾了个便宜而已。”

    “哈哈,贤侄不必过谦,公孙贺,公孙敖也同样有这样的机会,那他们为何打败仗?这显然是你的本领胜过他们,刚做将领就打这样一个漂亮仗,实是难得啊,我李广也替你高兴,替皇上高兴,我大汉又将出一员智勇双全的虎将了,哈哈!”李广一点不以自己兵败为隙,反真诚地赞扬勉励卫青,让卫青一阵感动。

    “我打了败仗,也没什么别的事好做了,就呆在京城等候皇上发落好了,不过倒可借此相处之机多指导你一下箭术,哈哈,好在此番出战未带神弓前往,否则弄丢了岂不可惜?”“是,谢叔父!”

    两人再言说一阵,李广忽道:“有一件事想问你,不知当不当说?”“叔父但说无妨。”卫青道。

    “那这样我就说罢。”李广略顿一下道:“我想问你的是,你之姓氏是从义父之姓还是本姓?”“是本姓,不过恰好义父也姓卫。”“哈哈,那你们倒真的有些父子之缘。”李广一笑:“你生父母还健在吗?”

    卫青闻之脸色一黯,道:“至今踪影未觅,青儿能有今日多亏了义父,义母。”接着把自己童年往事叙给李广。

    李广听完也慨叹不已,道:“原来贤侄也有如此惨痛童年,你父母或许双亡,但你的姐妹呢?你有无找寻过她们?”

    “当然找了,不过至今却毫无音讯,估计也在战争中遇难了。当时我在一候爷家中当小骑奴随军出征,回到家中时已家破人亡。”想起国耻家恨,卫青不由握紧拳头,心中对匈奴的怒火又猛地升腾起来。

    “你的仇一定可以报的。”李广见之安慰道。略一沉思忽似忆起一事道:“我当年去一友人家作客,其中一少女问起我军中是否有一叫做卫青的童子,说是找她弟弟,我当时并无十分在意,如今想来,你们不知是否有渊源?”

    “什么时候的事情?”“大概有十年了吧?”“那女子现在还在吗?”“我倒是很少见过她了,不过数年前在干凤那偶遇过一次,或许干凤认识她也说不定。”

    “你那友人是谁?”卫青追问道。“平阳候曹寿。”“什么?曹寿!”卫青一震,半响说不出话。

    为何卫青如此震惊?原来卫青父亲曾在平阳候家中当过差。卫青也因此当上小骑奴,后因国难战乱才发生了以后的变故,但按李广如此说来那女子极可能是当时来候爷家找寻自己的姐姐,若如今还活着岂非天大喜讯!

    卫青兴奋不已将此事告知了柳蕊,柳蕊道:“太好了,若能寻回你姐姐,我们岂非又多了一个至亲之人。”

    “唉,就怕李叔父有否记错或看错啊!还是见到真人才能确定。”卫青突地又冷静下来,有些泄气。

    “好了,好了,先不说这个,说点别的吧,你近来跟李叔父学射箭可有什么趣事?”“趣事?好像倒有一件,不知算不算。”当下把李广欲撮合张辽干凤之事说了。

    柳蕊听了也果一笑:“那姑娘真的这么胖,而且会制兵器吗?”“不错,相当肥胖,一般男子或许真的不敢娶她。”

    “这也不错,若辽弟能娶此能工巧匠为妻就再也不怕兵器损坏了。”“哈哈!这你也想得到呀,不过,嗯,有道理。”卫青听柳蕊之言也禁失笑。

    两人笑后,柳蕊突道:“卫哥哥,你还记得我说过为你霸王刀思一两全其美之方法的事吗?”“是好像说过,呀,难道你真的想出来了?”“当然。”柳蕊肃然道:“你卫青的妻子岂能言而无信。”

    言毕抽出一图纸边说边比划,原来却是把刀身与刀棍再分开,在刀棍前端雕刻几圈螺旋纹沟,刀柄后端却深挖一圆孔,里面也琢出螺旋状,这样刀棍相接扭紧就成长刀形若扭松分开就成单刀形。

    “哈哈!太妙了!你真伟大,我怎么就没想到?”卫青兴起给柳蕊一激吻。“那还用说你以为卫夫人是白当的吗?”柳蕊骄傲一笑。

    “为夫佩服,看来蕊儿这方面的聪明才智我是拍马也追不上了。”卫青边笑边捧道。“知道没娶错我就好。”柳蕊听了更是自豪。

    “那叫谁打造才好?”卫青道:“这可有些难度啊,要松紧合适,非技术精湛不可。”“你呀,真没记性,找你那能工巧匠的弟媳不就行了吗?”“喔,是啊,就找她就找她。”卫青醒悟道。

    “干脆我去找她好了,三件事一起办,顺便打探一下你姐姐的消息。”柳蕊道。“也好,那就有劳夫人了。”

    “卫青,别以为你这此打了胜仗就多么的了不起,还不是你命好,遇着了匈奴人且又愿意交战而已,我宇霸骜就不信你有多大能耐。”宇霸骜回府后起卧难安,心中那股怨气终是难消,不由把手叫唤道:“来人,叫王僚过来,给本尉修书一封。”

    数日后,“夫君,你叫我打探的事情已有消息了。”柳蕊得意地负手挺立道:“想不想听呀?”“啊,这么快,才几天啊,夫人果是厉害,神通广大,快快说来。”卫青一震,又惊又喜。

    在京效较为僻静的地方,卫青、柳蕊、干凤三人下了马车,柳蕊不禁问道:“卫姐姐就住在如此荒凉的地方?”“不错,再走一小段路就到。”干凤答道。

    果然再走一段崎岖小路,面前现出了零散几间冒着炊烟的茅棚小屋。“到了。”大家心里同时念道。干凤领先跨前几步,至其中一小屋前喊道:“卫姐姐可在家吗?”喊毕却无从应答。

    干凤正待再叫,门里却探也一小头,机灵一望后见如此多人似乎有些吃惊扭头蹦跳朝里间跑去。

    干凤急道:“病儿,病儿,你干吗走啊,你姨妈在家吗?”但那小孩却不理会,唤之不及,卫青却疑惑起来,似乎这小孩在那见过。

    三人走进屋里,四下一望,只见家徒四壁,除了中间一张小木桌及几张旧竹椅,便什么也没有了,而且屋顶还有漏光,若是雨水天那就更不好过了,可见屋主人极是清贫。

    正待干凤要走入内间的时候,迎头走出一“少妇”,腰围荆布,发丝有些散乱,模样虽有些憔悴却清秀美丽,散发一种优雅的气质,手中还拿着长短不一的柴木条,可见正在做饭,身后躲着刚才那小孩,一手扯着“少妇”的围布。

    “啊”卫青与“少妇”对视一眼双方均是一惊,原来这“少妇”就是卫青那日到演武场凭悼傲雪公主时偶遇之女子,当然那小孩就是抢球突破的神奇小子了。

    第八十八章 姐弟重逢

    “你们认识?”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