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牢记备用网站无广告
    药末吹入鼻中。隔日一次,七次为一疗程。

    【刮痧疗法】

    取长强|穴到大椎|穴处刮治。

    【耳|穴疗法】

    取耳|穴:脾、胃、肝、小肠、心、交感。

    临证配|穴:烦躁哭闹、夜寐不宁者加耳尖放血;盗汗者加肺;口渴喜饮

    者加渴点、内分泌;消化不良者加胰胆。

    治疗方法:常用压丸、按摩(搓擦、点按法结合)。每次取一侧耳|穴,

    每天按压三至五次,每次三至五分钟,两至三天换对侧耳,十次为一疗程。

    按:本法简便有效,一般治疗一周左右诸症明显改善,一个月左右体重

    可有不同程度增加。

    【醋蛋疗法】

    1。醋卜槟枳方

    用料:槟榔十二克,枳实十克,莱菔子十克,醋适量。

    制用法:前三味共研细末,调醋敷患处。

    主治:小儿积滞引起的腹痛。

    2。醋面白矾方

    用料:白矾六克,面粉,醋各适量。

    制用法:将白矾研末,加面粉调醋成糊状,敷涌泉|穴。

    主治:小儿疳积。

    3。米醋猪胆膏

    用料:米醋三十毫升,猪胆一个。

    制用法:二者同煮熬成稀膏状,每次服十毫升,一日两次。

    适应症,治疗小儿食滞引起的胃痛。

    4。醋姜红糖茶

    用料:生姜、醋各适量,红糖少许。

    制用法:将生姜洗净切片,用醋浸一昼夜,(醋量以浸没生姜片为度)。

    同时取生姜三片,加入红糖,以沸水冲泡,待温,代茶饮。

    好看的txt电子书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之厌食症。

    5。|乳积复合方

    用料:米醋五百毫升,巴豆十粒,胡椒二十粒,丁香二十粒,青皮二十

    枚。

    制用法:巴豆去皮,分作二十片,青桔皮全者汤浸去白,每枚入巴豆、

    胡椒、丁香各一粒,用棉绒缠之。用米醋煮之,使醋尽取出,焙干为末,烂

    饭丸如粟米大。每服两粒,米汤送下,可量孩儿大小加减。

    主治:小儿|乳食不化,腹急气逆。

    6。食积复合方

    用料:米醋五百毫升,阿魏十五克,黄连(炒)十五克,花碱(研如泥)

    九克,山楂肉三十五克,连翘四十五克,半夏(皂角水浸一宿)三十克。

    制用法:上七味,将阿魏以醋浸一宿,研如泥,另五味为细末,炒神曲

    研细末,共捣和糊为丸,如萝卜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汤送下。

    主治:小儿食积,腹如蜘蛛状,肚痛,小便白浊。

    7。鸡蛋黄蜡方

    用料:鸡蛋一枚,黄蜡三至五克。

    制用法:先将黄蜡放锅内溶化,打入鸡蛋炒食。每日早晚各一次。

    主治:小儿积滞。

    8。鸡蛋葱白方

    用料:鸡蛋一枚,葱白五十克。

    制用法:将生鸡蛋去壳,加入葱白,用布包好,右手握住,在胃部轻轻

    盘旋按摩,渐渐下移到腹部,至皮肤潮红为止。

    主治:小儿积滞。

    9。消积蛋黄方

    用料:蛋黄数枚。

    制用法:将鸡蛋黄熬油食之。一岁以下婴儿每一枚蛋黄的油,分两至三

    次服。一岁以上每日食两枚蛋黄的油。四至五天为一疗程。

    主治:小儿积滞

    10。疳积八味方

    用料:山药十五克,麦芽十五克,茯苓十五克,山楂二十克,鸡内金三

    免费txt小说下载

    十克,槟榔十五克,莲子肉十五克,鸡蛋一枚。

    制用法:前七味共研细末,每次五克,加鸡蛋调匀蒸熟,加盐或白糖。

    每日一至两次。

    主治:小儿疳积。

    11。鸡蛋壁虎方

    用料:鸡蛋一枚,活壁虎一只。

    制用法:将壁虎放入鸡蛋内,湿纸封口,置新瓦上焙炭(存性),研细

    末。两至五岁小儿服三分之一(其它年龄可适当增减)。轻者服一次即可,

    重者隔七日再服一次,最多不超过四次。

    主治:小儿重症疳积。

    12。蛋溏鸡矢方

    用料:鸡蛋一枚,溏鸡矢适量。

    制用法:鸡蛋开口,去黄留清,装入溏鸡矢,以满为度,用白面片封口,

    烧熟去蛋壳(无臭气),乘热吃下,每日一枚,连服数日。

    主治:小儿肠胃积热之疳积。

    13。蛋豆粉麝方

    用料:鸡蛋一枚,巴豆一粒,轻粉三克,麝香零点零零一克。

    制用法:将巴豆去皮和轻粉装入鸡蛋内,用纸厚裹,笼蒸三次,去壳,

    加入麝香,制用米粒大丸。每日一次,每次二至三丸,饭后温汤送下。

    主治:小儿疳积。

    14。鸡蛋蜈蚣方

    用料:鸡蛋一枚,蜈蚣(大)一条。

    制用法:将蜈蚣研粉装鸡蛋内,湿纸封口,煨熟,去蛋壳,食蛋。每日

    一次。一般四至五次即愈。

    主治:小儿疳积。

    15。复方疳积方

    用料:吴荣萸十二克,香附十二克,葎萆三十克,侧柏叶三十克,鸡蛋

    清一枚。

    制用法:前四味共研细末,调鸡蛋精,敷肚脐(下丹田)。

    主治:小儿疳积。

    免费电子书下载

    16。鸡壳粉方

    用料:鸡蛋壳适量。

    制用法:鸡蛋壳烤干,研粉(愈细愈好)。每日服两次。六个月至一岁

    每次零点五克,一至两岁每次一克。

    主治:小儿积滞,营养不良、佝偻病。

    【药茶疗法】

    1。蔷薇根茶

    药物:蔷薇根三十克。

    制用:制成粗末,煎水代茶频饮,以愈为度。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解毒。

    选按:本品苦凉,《名医别录》载:“止泄痢腹痛,五脏客热”。《日

    华子本草》谓其治“小儿疳虫,肚痛”。本方验之临床,治疗小儿疳积确有

    疗效。

    来源:《千金立》。

    2。天竹叶茶

    药物:天竹叶三至六克。

    制用:煎水代茶饮。

    功效:解热、健胃、利湿、强筋。

    选按:本品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叶。味苦性寒,《中药大辞典》载:

    “治小儿疳积”。据研究,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

    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来源:《本草纲目拾遗》。

    3。二根麦萝茶

    药物:铁扫帚根、胡颓子根各五百克(共用蜜灸),麦芽、枯萝卜(结

    子后地下的老根萝卜)各十克。

    制用:共制成粗末,煎水代茶频饮。

    功效:清热健脾消胀。

    选按:方中铁扫帚补益肝肾,化痰散瘀消肿,《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

    载:“治小儿疳积”。胡颓子根消积滞,利湿,《浙江民间草药》谓:“消

    食滞,治小儿疳积”。二药合用,其效尤佳。伍以麦芽、枯萝卜健胃消导助

    好看的txt电子书

    运。故本方适用于小儿疳积。

    来源:《全国中草药汇编》

    4。小儿七星茶

    药物:钩藤、山楂、淡竹叶各十克,苡仁、麦芽各十五克,蝉衣、甘草

    各四克。

    制用:共制粗末,煎水代茶频饮。

    功效:疏风清热,消食导滞,镇惊安神。

    选按:本方是广州地区家喻户晓的婴儿保健凉茶。方中钩藤、蝉衣平肝

    息风,疏风清热;淡竹叶、甘草清泻心火;止楂、麦芽、改仁健脾消食导滞。

    故本方亦可用于小儿疳积。

    来源:《家庭医生》,(六),一九八六。

    【食疗】

    1。田鸡米饭

    用料:田鸡(即青蛙)五至八只,花生油、食盐少许,大米一百克。

    制用:田鸡去皮及内脏,切块,用花生油、盐拌匀。大米煮成软饭,待

    米锅滚沸时放入田鸡,以小火盖严锅盖焖熟后食用。

    功效:补虚赢,利水,清热解毒。

    主治:小儿疳积黄瘦,热疮及湿热所致的水臌等症。

    来源:民间验方。

    2。鹤鹑堡粥

    用料:鹤鹑一只,大米适量。

    用法:将鹤鹑去毛和内脏,洗净,“切成块状,加大米适量煮粥,调味

    服食。

    功效:益气补脾。调肺利水。

    主治:小儿疳积,食欲不振等。

    来源:《本草求原》。

    3。牛百叶粥

    用料:牛百叶一百五十至二百克,大米四十至五十克。

    制用:将牛百叶用食盐少许搓洗干净,切成小块,加大米,清水适量煮

    成粥,调味后服食代饭。

    功效:健脾益气,助消化。

    主治:小儿病后虚弱,食欲不振;气血不足等。

    来源:《本草纲目》

    4。梨粥:

    用料:梨三个,白米一百克,冰糖适量。

    制用:将梨洗净后切碎、捣汁,再将淘洗净的米加水适量与冰糖同煮粥,

    以大火煮沸后改文火煮约半小时。加入梨汁煮制成稀粥。每日服食两至三次,

    微量服食之。脾虚便溏及寒咳者不宜服食。

    功效:生津止渴,润燥,消热化痰。主治:小儿疳热及风热咳嗽,烦燥

    昏愤,不思饮食等。

    来源:《食医心鉴》。

    5。赡蜍糖茶

    用料:蟾蜍一只。制用:将上药焙焦黄后研细末,加入白糖适量代茶饮。

    功效:消积和胃,健脾利湿。

    主治:积滞日久成疳,面黄肌瘦,厌食,神倦乏力。

    来源:民间验方。

    6。胡萝卜茶

    用料:胡萝卜二百五十克。制用:以胡萝卜水煎,加入红糖少许,代茶

    频饮。

    功效:行气消食。

    主治:婴几积滞,腹胀,积食不化,吐泻不止,哭闹不安。

    来源:民间验方。

    7。红曲茶

    用料:红曲十五克。

    制用:将上药用水煎代茶饮。

    功效:健脾消食。主治:积滞、食而不化,腹胀,厌食。

    来源:民间验方。

    8。内金饮

    用料:鸡内金三克。

    制用:将上药研为细末,以开水冲服,日服三次。

    免费电子书下载

    功效:消食健胃。主治:小儿积滞。

    来源:民间验方。

    9。猪肝珍珠汤

    用料:猪肝五十克,珍珠草二十五克。

    用法:共煎熟,可食肝饮汤,日服两次。

    功效:补肝养血,清热,清积。

    主治:小儿疳积。

    10。内金饼

    用料:鸡内金两个,白面粉一百克,白糖少许。

    用法:将鸡内金放在瓦上用微火焙干,研成细末,与白粉、红糖加水合

    搅拌,烙熟可食。

    功效:健脾消食化积。

    主治:小儿疳积。

    方

    用料:使君子肉十克,夜明砂十克,羊肝六十克。制用:将羊肝洗净切

    块,加使君子肉,夜明砂,入笼隔水蒸熟后,调味食用。孩子太小,则蒸时

    加适量水,取碗内蒸汁喂服。

    功效:使君子,健脾消积,并能杀虫。夜明砂,清肝明目,消疳积。羊

    肝,补肝益血而明目。

    方

    用料:黄鳝一条,香薷三十克,鸡内金六克。

    制用:黄鳝去肠杂,洗净,切段,加香薷,鸡内金炖服。

    功效:黄鳝,补虚损,益气血,强筋骨。薷香,祛暑化湿,利水消肿。

    鸡内金,消食化积,健脾胃。

    方

    用料:独脚金十五克,猪瘦肉一百克。

    制用:上品加清水三碗煎至一碗,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肉。

    功效:独脚金,又名疳积草,健脾消食、清肝化积。猪瘦肉,滋阴润燥、

    益血润肤。

    方

    免费电子书下载

    用料:猪小肚一百五十克,鸡屎藤十五克。

    制用:猪小肚洗净、切块,与鸡屎藤同入锅中,加水煮,吃肉喝汤。

    功效:猪小肚,即猪膀胱,功能清利湿热。鸡屎藤,清热祛湿,消滞化

    积。

    方

    用料:老鼠干一只,乌豆三十克,陈皮三克。

    制用:老鼠干洗净、切块,与乌豆、陈皮同炖熟,调味服食。

    功效:老鼠干,补气健脾,利水消积,《增补食物秘启》言其可治“小

    儿诸疳”。乌豆,调中强身,除胃热,散结积,能利大小便。陈皮,行气健

    脾,助消化,燥湿化痰。

    来源:民间验方。

    【点|穴疗法】

    先行捏脊法。令患儿俯卧,医者两手沿脊柱两旁,以拇指和食指由下而

    上连续地挟提患儿肌肤,两手交替边捏拿边向上推进,自尾骶部开始,捏到

    枕颈部,反复操作五至十次。然后点按脾俞、胃俞|穴各两分钟,用补法。再

    令患儿仰卧,依次点揉中脘、天枢、中三里|穴各两分钟,用补法。

    注意事项:

    1。 禁食冷食、喝冷饮。

    2。饮食宜清淡,禁肥甘厚味。在患儿食欲渐佳时不可暴饮暴食。

    【偏方】

    1。药物:田鸡(即青蛙)五至八只,花生油,食盐少许,大米一百克。

    制用:田鸡去皮及内脏,切块,用花生油、盐拌匀。大米煮成软饭。待

    米锅滚沸时放入田鸡,以小火盖严盖焖熟后食用。

    功效:补虚赢,利小便,解毒热。用治小儿疳积黄瘦、热疮及湿热所致

    的水臌。

    2。药物:鸭内金二十五克,萝卜五百克。

    制法:先煮鸭内金一小时,再加入萝卜煮半小时,每次饮汤一杯,日用

    两次。

    功效:消食化积,下气利水。用治小儿疳积、痞积、腹大露筋、身体虚

    弱、食不消化,喜食生米等物,头发焦枯。

    3。药物:鸭苦胆汁三十克,淮山药粉三十克,蜂蜜十五克。

    制法:鸭胆汁与山药粉和匀,晒干,研末。以蜂蜜加一匙,与药粉调匀

    蒸十分钟,空腹服下。一至三岁,每服三克,每日一次;三至六岁,每服三

    克,每日两次;六至九岁,每服三克,每日三次。如口渴,可另加鸡内金煎

    水饮。

    功效: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消积化滞。用治小儿疹后发烧、消瘦、口

    渴、面黄之五疳。

    【秘方】

    1。药物:红花十五克,阿魏十克,栀子十五克,飞箩面十五克,葱白六

    寸,蜂蜜四十五克,麝香零点六克。

    制法:先将红花、阿魏,栀子共为细粉,与飞箩面混合,另将葱白切碎

    捣烂加入蜂蜜与前药共调成膏,装入瓷罐封固,不使透气,备用。

    用法:上药分为两份摊于黑布上,再将麝香研细分调于两份膏药之上,

    先用一帖贴敷脐部,外以长布缠裹固定,勿使脱落,三日后换另一帖;过三

    日再将前膏药加蜜少许换贴如前法,前后共贴十二日即可去膏药。用药五、

    六日后,患儿即渐思饮食,腹部由硬渐软,哭泣减少,精神安定而渐活泼,

    去药后注意饮食调理,即可康复。

    来源:河北张家口市孙景歧祖传方。

    2。药物:石决明、瓦楞子、石燕各等份。

    制用:共研极细末,每服三克,糖水调服,最好同鸡肝同蒸服食。

    注意事项:忌生冷,油腻和糯米等不易消化食物。

    来源;白子光献家传秘方。

    3。药物:木通六克,白术九克,细辛一点五克,川连四点五克,准山药

    九克,竹叶四点五克,苡米九克,茯苓九克,灯芯为引清水煎服。

    来源:广西蒋邦明祖传秘方。

    4。药物:荔枝核二点四克,鸡肫皮(焙干)三十克,春砂仁六克,共研

    极细末,加入饭焦粉(即锅结疤晒干研粉),亦可加点糖调味。

    服法:日服两次,每次十二至二十四克,开水送下,剂量视患儿年龄大

    小而定。

    来源:徐焙献祖传六代秘方。

    5。药物:蜈蚣三条,血竭花九克,炮甲九克,海马六克。

    制法:另用大曲酒一斤同上四味药共装入羊膀胱内扎住口,放在痞块上

    捆着,七日痊愈。

    主治:小儿痞块。

    来源:信阳李德俊。

    6。药物:靛花(即小户打靛时缸口上收取的),滑石;靛花二成,滑石

    一成,共研成末,一至三岁每服六克,四至五岁每服九至十二克,年龄大酌

    加份量。

    主治:小儿疳积,泻白色溏粪。

    注意事项:忌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7。药物:五谷虫一百克,鸡内金五十克,三白草二百克(麦芽可替之)。

    制法:前二味研末取三克,三白草十克,煎汤送服,日服三次。治疳积

    秘方奇效。

    来源,《湖南中医杂志》一九八六年一期四十页。

    8。 药物:三棱九克,文术九克,山甲九克,鳖甲九克,巴豆(去油)一

    点五克,广丹零点九克,龟板九克,黄腊六十克。

    制用:上药共为细末,熔化黄腊各药面,制丸如小米大,吃饭时用稀饭

    冲服,每服七至十粒,日服二次,以轻泻为度。

    来源:《土单验方选编》。

    9。药物:鸡内金九克,大白十八克。硫苦十五克、牙猪脾一个,使君子

    十人克。

    制用:将上药共捣成糊状,加入白面适量,制成黄豆大药丸,朱砂为衣,

    再锅内蒸熟即可服用。每服三丸,一日三次。

    来源:《土单验方选编》。

    10。药物:槟榔三十克,三棱(煨去?

    ≈/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