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仗就把流国给赶了回去?这不可能吧?可是,对方的元帅都给生擒了,而且还擒了那么多战俘,净舸是怎么做到的?呼延胡怡一脸的不可置信。难道净舸真的是传说中的战神?兵力悬殊,还能大获全胜!太不可思议了!不是人,那几个人都不是人!呼延胡怡突然感觉有些后怕,如果净舸要对付他们炽国,他们是否能挡得住?流国进攻以来,他们节节败退,但是净舸一仗,就把流国感触了炽国,这是什么概念?呼延胡怡突然感激他们皇上的英明,选择跟离国合作。
净舸他们也看到了呼延胡怡,那个一直以为他们年少看不起他们的炽国将军,此时正在惊愕阵中。上官劲他们都下了马,然后让属下去安排那些战俘之后,几个人都一起走向呼延胡怡。不管怎么说,呼延胡怡还是炽国在这里的最高将领。
“恭喜上官元帅,大获全胜!上官元帅真是运筹帷幄,用兵如神!”呼延胡怡见到净舸他们向他走来,他才反应过来。
“呼延将军过奖了,本帅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一位,你们见过的,本帅的大哥,大国舅上官劲,这一位,呼延将军应该也见过,舍妹,皇姨上官舞,这一位,则是我国于大将军的千金于姑娘。”净舸给呼延胡怡一一的介绍了过去。
呼延胡怡看着上官劲他们,这几个人一个个都气度不凡,男的魁梧刚阳,沉着稳重,女的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再看看净舸和上官夙,离国有如此之多的青年才俊,怎么可能不强?l3l4
第一百四十一章 乘胜击将投诚
“轻衣,子清那边如何了?”净舸问于轻衣。(看好看的言情小说来八∷零∷書∷屋)
流国已经退出了炽国的北面,但是在流国的边界还蠢蠢欲动,并没有因为这一次的失败而停止。净舸这么问于轻衣,就是想着,舒子清她们能继续持衡朝圣国,好让她们趁机率军进攻流国。
“一切都按照三公子的吩咐,舒姑娘她们没有很强硬的进攻,而是跟朝圣国对恃,朝圣国进不了,自然,也不会想着退,所以那边的局势还在掌控之中。”于轻衣回答。
上官夙和净舸早早就给舒家姐妹下了令,让她们在炽国的东南面拖住朝圣国,所以,现在那边有舒家姐妹守着,不会有什么事情。
净舸点头,然后看向一旁的上官夙,又环视了一圈营帐内所有的人,问上官夙:“是否可以乘胜追击了?”一仗就把流国打了回去,他们的士气正旺,正适合一鼓作气。不过,她还是要听上官夙的主意。
上官夙点了点头,“大哥,立即传令回去,让于老将军增兵到我国和炽国的边境,以防炽国趁我们攻打离国的时候转身与我们为敌。然后,你带着一路人马从左边进攻流国的安城,不必强攻,只要扰得他们不得安宁就好。”上官夙心里已经有了决定,然后开始下令。
她们如今是穿过炽国攻打的流国,虽然跟炽国是合作伙伴,但是不得不提防。呼延胡怡知道了上官劲也来到了炽国,自然会觉得离国防守松懈,如果炽国倒戈相向,她们也会腹背受敌。不过,还好,流国她们也留了猛将让于老将军统领,只要于老将军安排的等,她们也没有后顾之忧。
“是!”上官劲领命。
上官夙又看向于轻衣和上官舞,道:“轻衣舞儿,你们另带一路人马,突袭流国的郾城,也是一样的,不需要强攻,只需要扰乱他们,然后等我的命令。”
“领命!”上官舞和于轻衣同时回答。
上官舞和于轻衣说完,上官夙就让他们下去整顿兵马准备出击。上官劲和上官舞依旧是分两左右两边行动。
“夙儿是要声东击西?”听了上官夙的安排,净舸笑着问道。上官夙安排了上官舞和上官劲,就是没有安排她,也就是说明她还有别的去处。净舸虽然没有问,但是她走到地图旁边,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的战点。
上官夙也是一笑,确实,她不用说净舸已经知道了她的用意,她就是要声东击西,不过“潇浅,不急,我们可以有两三天的时间喝喝茶。”她们带来的兵力其实不是很多,要硬拼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智取。
净舸在地图上大概知道了自己的战点,然后回头看向上官夙,问道:“夙儿是想看看哪一个城会出兵相助?”
净舸大概能想得出上官夙的用意,她们人少,又分了两路出去,要攻城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上官夙是想看看她刚才看好的战点中哪一个会出兵相救上官劲他们攻打的城池。然后她们再选择进攻的地点。
“果然是潇浅最懂我心。”上官夙笑。
“那好,我们就等。”或许以前,她不知道这一些,脑子不会转那么快,但是她一直在努力,努力的追上上官夙,所以,会以上官夙的思想去想这一场战争。虽然没有像上官夙那样运筹帷幄,但是也能很快的明白上官夙的用意。
第二日,上官劲和上官舞两路人马就到达了安城和郾城。
上官劲一到达安城外,就领兵上前叫阵,安城立即派出将领领兵出城应战。
将与将的对战又有谁能敌得过上官劲?上官劲一直都那么打得沉稳有力,没用多少时间,就把敌军的将领挑于马下,或者斩杀。迫得安城守将下令退守。上官劲也下令退回去休息。晚上的时候,上官劲又一次出兵叫阵,安城的守将又派兵出来应敌,但是依旧不敌,又只能退守。
如此,第二日,上官劲一大早又叫阵,但是安城守将这回没有出来了,只是在城墙上观望,昨日两场战争,就折了他好几名大将,如今不敢大意,只能先观望。
上官劲见安城守将不出来,叫让士兵在城外叫骂,骂了一阵之后,安城还是死守不出,上官劲就下令后退一些休息,然后在城外起灶做饭。吃饱喝足了之后又开始叫阵,一批一批轮着骂,把安城守将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好多遍。
安城很多士兵气不过,安城守将见到上官劲他们的人不是很多,于是调集了兵马就杀出城,结果,上官劲刚刚跟他们碰上,斩杀了一些人之后,就立即撤退。安城守将虽然气不过,但是却也知道上官劲敢带这么点人来跟他叫阵一定是有诈,不是先埋伏好然后引他们出城就是想让他们疲惫于上官劲的骚扰,然后偷袭他们。于是,安城守将也没有对上官劲有过多的追赶。
只不过,安城的兵马刚回城没有多久,茶都没有喝一口,上官劲又带兵来叫阵了。安城守将明明知道是陷进,但是又不能不应敌。上次一罗元帅被生擒,他就知道离国诡计多端,不得不防。
安城守将又带兵到城外应敌,单打独斗,他的将领没有一个是上官劲的对手,出多少个都败在上官劲的手下。连他,都是险险的从上官劲手下逃出来的。但是,大军压过去,上官劲根本就不怎么应敌而是转身就跑,他又不敢追!
安城守将气得肺都要炸了,但是却无可奈何,属下也没有能帮忙想出个应对的办法。他的将领越来越少,上官劲每一次跟他们短兵相接,目标是他们的将领,一击得手就跑,他现在基本已经没有领兵的人了。只能向其他地方借将。
三日,上官劲整整在安城外叫阵了三日,但是依旧没有要退去,也没有要强攻的意思。安城守将越来越心慌,越拖越不安,他想着上官劲很快就有别的动作了,这三日,他确实已经疲惫了上官劲的骚扰,即使闭城不出,也会被上官劲他们活活的气死。
第三日晚,上官劲突然接收到上官夙的命令,然后先把自己的士兵隐藏好,然后换了夜行衣,带领一个小队悄悄的摸进安城。然后找到安城中他派卧底进城打探好的地点,纷纷点起了火。安城城中,东西南北,府衙,粮仓之类的重要地方都被点燃,安城中瞬间大乱。明明是夜里,但是却有六七处地方灯火通明,犹如白昼一般。
安城守将知道上官劲不会是仅仅叫阵那么简单,已经是千防万防,但是还是让上官劲进来放火,而且还不是一处,更可恨的是,上官劲那些人神出鬼没,根本就抓不住!安城守将原本就已经精神紧绷,此时又有那么多地方被烧,不禁气得呕血。安城守将觉得上官劲接下来还有大动作,他怕守不住安城,于是又连夜派兵去求援。
距离安城比较近的苏城接到求援,立即派大军支援。而另一方面,郾城也告急,郾城和安城同时遭受到离国和炽国的联合进攻,安城损失的是军衔高的将领,而郾城却损失了大量的兵马,郾城和安城距离近的城池都纷纷调兵支援。
上官夙和净舸的军营中,净舸叫来了呼延胡怡,把要灭掉流国以绝炽国长久之忧的打算告诉呼延胡怡,让呼延胡怡跟她一起出兵,配合她进攻流国。
呼延胡怡听完,知道净舸虽然是以帮助炽国为由,但是实质是想吞并流国的野心。沉思了一阵之后,看了看上官夙,然后问净舸:“上官元帅,可否告诉我,上官军师是不是就是风氏后裔?”
净舸没有想到呼延胡怡会突然那么问,不禁看向上官夙,见到上官夙点了点头之后,才说道:“是。”
上官夙的身份,想必呼延胡怡已经早就做了猜测,此时呼延胡怡这么问,想必会有他自己的用意。而且,呼延胡怡看着并不像是要反对她进攻流国。
得到净舸的肯定回答,呼延胡怡突然向上官夙单膝跪下行礼,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呼延胡怡愿意追随公主,追随上官元帅。”
“呼延将军快快请起。”上官夙请呼延胡怡起身。这还真是出乎她的意料,她原本想着即使呼延胡怡不帮她出兵,她只要控制住呼延胡怡,让她没有后顾之忧她也可以仅凭剩下的兵力去攻打流国。但是没有想到,呼延胡怡竟然投靠她!
净舸也感到很意外,看呼延胡怡的样子,并不像是假投诚。自从她生擒流国元帅之后,呼延胡怡对她跟上官夙的态度恭敬得多了,也愿意听他的号令。净舸看向呼延胡怡,此时得到呼延胡怡的投诚,对她们来说,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呼延胡怡谢公主!”呼延胡怡起身,然后又说道:“攻打流国,末将愿意当先锋,听从上官元帅和公主的调遣。”呼延胡怡再一次表决心。
“好,呼延将军,本帅现在就封你为伐流先锋,如今时机已到,你立即整顿兵马,务必要拿下苏城!苏城离我们最近,而且此时已经派了大量的兵力去安城,如今留守的兵马不多。你可趁夜先发起突击,乱一乱苏城士兵的军心,然后再强攻。”净舸立即下令。
“末将领命,定不负公主和元帅的厚望!”呼延胡怡道!
上官夙和净舸对视了一眼,然后净舸又说道:“呼延将军,这里只有上官元帅和上官军师。”
呼延胡怡闻言,不禁憨憨的笑了一下,然后抱拳:“是!定不负元帅和军师的厚望!”
第一百四十二章 流国破相倒戈
是日夜里,苏城突然遭受到突袭,苏城大乱,人心惶惶。但是突袭很快就结束了,苏城里的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大半夜的,这么一折腾,弄得人累马疲。只是,苏城里的大部分人刚刚歇下,就又传来炽国强攻城的消息,苏城内再次兵荒马乱。
苏城派兵去支援安城,留下的守将根本没有能支持多久,苏城就被攻破。呼延胡怡长驱直入,苏城守将被迫投降。
派往安城的兵马在接到苏城告急消息之后,立即回防,只是在回防的时候,遭到净舸的埋伏,全军覆没。
苏城沦陷,离炽联军从苏城出发,安城遭两面夹击,安城本就兵少将缺,安城守将自刎于安城城墙上,安城破。
苏、安两城被破,郾城守将惶恐,向朝廷求援,但终归没有等到朝廷派兵支援就被上官舞和于轻衣攻破。
流国短短几日,连破三座重要城池,流国皇帝震惊,立即派人与朝圣国协商。但是朝圣国在炽国东南面虽然大举进攻,却无法攻破炽国的防线,与离炽联军交战无数有胜有负,但却不曾能前进一步。流国边界被破,朝圣国亦是心惊,只要流国破,朝圣国危矣。但是离炽联军对朝圣国是死守,对流国却势如破竹。
净舸的大军一路畅通无阻,在攻破安、苏、郾三城之后,又兵分两路,一路由她、上官夙、呼延胡怡带领,一路由上官劲、上官舞、于轻衣带领,一明一暗,或偷袭或强攻,神出鬼没,目标流国都城一路进军。
朝圣国和流国商议,秘密派人前往炽国会面炽国重臣,并送大量黄金珠宝。炽国重臣连夜进宫面圣。
翌日,炽国皇帝突然派大军往离国方向。又几日,炽国大军停留在离国边界上,炽国将军假传净舸命令双方军事交流演练,派一路人马进到离国境内。但是在演练中,炽国士兵突然倒戈,并很快引入在边界上屯集的炽国士兵。
离炽两国,正是开战。
虽然在炽国倒戈的时候,于大将军及时应对,但是即使对炽国有防范,还是损失惨重,于大将军负伤退守,与炽国大军相对。但还是让炽国破了两城。
如今离国大军在外,净舸一路,凌谦一路,虽然早就接到净舸命令增派边界兵马,但是主力均在外征战,炽国之势,难以抵挡。于将军一边调集兵马一边拼死抵抗。
虽然炽国来的突然,但是经过于将军调兵遣将之后,局势终于稳定下来,虽然失了几城,但是于将军在一个月后成功的把炽国给拦住了。
与此同时,炽国国皇帝还密令在东南面与离国一起抵挡朝圣国的将领将离国的首领抓住。舒家姐妹感觉出炽国将领的不对劲,就已经猜出炽国毁约了,于是通知凌谦。只是为时已晚,舒家姐妹带出去的兵马悉数被炽国突然反戈擒住,而舒家姐妹在凌谦拼死相互之下,逃往流国,想要去于净舸她们汇合。
当净舸和上官夙接到消息的时候,不禁大怒,但是他们已经到了流国境内,拿下流国国都也不过是一两仗的事情,如果回防对付炽国,那么奖前功尽弃,前面的一切都付诸东流,所有的努力和牺牲都白费了。
净舸和上官夙都知道此时不能后退,只能寄希望于于将军,只要于将军拖到她们攻下流国,炽国就是下一个目标。
上官夙下了狠令,要以最快的速度攻下流国。只是,于轻衣接到父亲受伤的消息,心绪不定。在上官夙和净舸面前,她的作用不大,如今上官舞也不是以前的上官舞,行军以来磨练了她很多,她们这一路兵马有上官兄妹,她不担心。而且流国很快就会攻破,于是于轻衣向上官夙请求回国支援父亲。
上官夙理解于轻衣的心情,于轻衣是一个作用很大的助手,虽然接下来进攻流国的最后一战给于轻衣安排了任务,但是上官夙还是准许于轻衣的请求。有于轻衣回去,她会放心一些,毕竟于轻衣也是将门之后,又一直跟随她们征战。
于轻衣一走,上官舞和上官劲的任务就加重了一些,但是他们都带着愤怒全力的进攻流国都城。只有攻下流国,他们才能回枪救离国。不过,即使再愤怒,上官兄妹也还是遵从上官夙的命令,沉稳的打完这一仗。
当净舸她们的大军冲进流国的皇宫的时候,流国皇帝听闻净舸大军并没有滥杀无辜,就举着降书跪着迎接离国大军。
流国破。
只是,离国又传来消息,于将军中了敌人的奸计,不幸阵亡。离国最大的防线,破!于轻衣虽然赶了回去,但是还是来不及。离国的将领只能继续退守。
舒家姐妹和凌谦见到净舸的时候,已经褪去了一身的狼狈,一路上有凌谦的武功舒家姐妹的智谋,躲过了炽国的层层追兵,在进到流国范围之后,才得到安全。
净舸她们攻下的流国的城池军有派兵守着,炽国倒戈,净舸下令严守,流国如今也是她们的一个根据地。凌谦他们到达流国后就表明身份,守将立即派人护送他们去见净舸。
流国皇帝投降,流国剩余的兵力都在上官夙和净舸的手上,一路征战,虽然士兵都比较疲惫,但是依旧士气高涨。
舒家姐妹到的正是时候,上官夙让舒子清和舒子毓留在流国国都整治流国。净舸的属下虽然都有才干,但是都是只会打仗的人,她们要回救离国,就要留下可信任懂得治理的人来守住流国。
“子清,子毓,让你们留守流国,一是让你们好好休息,然后想办法救回被炽国拘留的将士们。二是战后重整,你们都已经有经验了,不过,不仅仅是重整那么简单,还要提防朝圣国,虽然朝圣国此时是想坐山观虎斗,但是不得不防,流国就交到你们手上了。”上官夙叮嘱说道。
“是。”舒子清和舒子毓领命。这一仗她们输得很耻辱,不管怎么样,她们都会想办法救回跟随她们的将士。
“大小姐,你们一定要帮我们把这个仇给报回来!”舒子毓对炽国那是恨得咬牙切齿,她们在拼命的帮炽国守土,结果炽国从她们背后捅了一刀。如果不是凌谦一直护着她们,她们此时已经成为炽国的阶下囚了。这个仇,舒子毓怎么都要报。虽然她想亲自去报这个仇,但是上官夙既然已经给她下了令,她也只能寄希望于上官夙。
“放心,只要你们守好流国,这个仇,我们会报。”上官夙答应舒子毓,炽国的这一次倒戈让她们损失很大,行军打仗那么久,她们不管跟靖国还是流国,都没有直接损失那么多,这笔账,她一定要讨回来。
还好呼延胡怡先一步投诚,为她所用,要不她们还有更大的麻烦,更多的损失。虽然想到了炽国很有可能倒戈,只是没有想到那么快,上官夙觉得这一切,其实还是她的失策,所以这笔账她会狠狠的讨回来。
上官夙留了重兵给舒子清和舒子毓,又派了几个能干的将领协助她们,然后就带着净舸、凌谦还有呼延胡怡反救离国。
于将军战死,离国将领且退且战,炽国进攻得很快,离国告急,上官泓把小皇帝交给大臣,并嘱咐小皇帝守好京城,就领着大军支援前线。离国因为上官泓的支援成功的把炽国给挡住了。
上官泓虽然是第一次带兵打仗,但是却不输于上官劲或者凌谦,很快的就夺回了一城。
只是,离国内出现了内奸,炽国的军队悄悄的绕过上官泓,跟京城的内奸里应外合,炽国的军队就这样攻进了离国的京城,上官泓想回救都已经来不及。
离国京城守将虽拼死相抗,但是还是战死。离国进城沦陷,离国的小皇帝失踪。
在上官泓于炽国对恃的时候,发现炽国的军中,出现了一个人,一个被他们疏忽的人,一个他们一再宽恕的人,平阳!
平阳是凌谦的夫人,假传凌谦的命令跟炽国里应外合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当上官泓见到平阳的时候,就知道一切都是平阳在后面搞的鬼。只是小皇帝失踪了,他一点消息都没有。
上官泓一边派人跟上官夙取联系,一边打探小皇帝的下落,一边又要跟炽国对恃,好在兵符在他手上,炽国即使夺了离国的京城,也成不了什么气候。只要他跟上官夙汇合,灭炽国是迟早的事情。
上官夙从流国回救没有直接回离国,而是直接从流国往炽国国都方向进攻,围魏救赵。上官泓派来的人她已经见到,也知道离国发生的事情。
对于平阳所做的事情,她并没有多少震惊,她以为即使改变不了平阳,但是她们毕竟对平阳一再的宽恕,平阳会有一点感激之心。,却不料,平阳竟然勾结炽国,让离国京城沦陷。不过还好,小皇帝失踪,炽国即使拿下了离国京城,控制了一些大臣,但是离国还不是炽国的囊中之物。
“请大小姐和元帅惩罚。”凌谦跪于上官夙和净舸跟前,他也没有想到,平阳会谋反。他一直对平阳那么用心,一直那么尊重平阳,成亲那么就平阳不愿意他就没有去碰平阳,给了平阳最好的生活,对平阳也没有多少限制,不料平阳一点感恩之心都没有。
“凌将军......”净舸看着凌谦,此时最为难的要数凌谦。其实离国京城的丢失,她们也有责任。
“凌将军先起来吧,是平阳自己的行为,怪不到你的头上。只是以后平阳......”上官夙说道。丢了的城池可以再攻回来,只是当她们攻回来之后,平阳这个罪魁祸首是不可能再得到她们的原谅了。
凌谦用力的握了握自己的拳头,然后望向上官夙道:“凌谦明白,到时候,任凭大小姐做主。”平阳让上官夙她们失望了,这一次犯了不可饶恕的错,即使他依旧有心相互,但是他未必还能救得了她......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写了很久,很多战争基本都略了,浓缩成了一章。如果要详写,可想而知可以写得出多少章来。这一章的战争是一条线,串了很多事情,应该都还算清楚吧?或许速度太快写得太简了,但是,战争要一个一个的写,我感觉都写不完的。呵呵....原谅竹子的偷懒吧。阿弥陀佛......
第一百四十三章 战过半中途息
炽国的军队占领了离国的京城,但是在京城,却找不到离国的小皇帝和玉玺,甚至连一只病着的太后,也不知所踪。炽国虽然掌控了离国的京都,但是也只不过是掌控了一个城池而已,根本就无法控制离国,而且反被上官泓回调包围在离国京都。
孤军深入的后果,让炽国的将领和士兵都不禁后悔......
与此同时,离国攻下流国之后,净舸又掉头,攻打炽国。
炽国皇帝大怒,净舸的军队势如破竹,又有呼延将军和风氏后裔相助,真是气势如虹。炽国很多城池虽然都以死抵抗,但是却不是离国的对手,明明离国的人不多,而且对地形不熟,但是离国的军队似乎得到神助一般,在炽国畅通无阻。而且,更可气的是,很多城池的守将压根就不打就直接开门迎接。
离国大军所过之地,不管是开门迎接的还是强攻下来的,离国对于炽国的百姓,都没有滥杀无辜,所波及到的百姓都派人安顿安抚,炽国百姓对离国的侵入并没有多少的怒言,而是继续过着自己的日子,只不过是守城的人换了而已,对他们没有多少的影响。不过,打仗还是死了不少人,这炽国的百姓埋怨他们的皇帝不守信用,跟离国倒戈相向,才引来了战争。
炽国皇帝也后悔,但是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
呼延胡怡感慨自己有先见之明,看看净舸、上官夙对自己的将士,对不管是本国的还是别国的百姓,都称得上非常的仁义。这是他见过的最安静的军队,所谓的安静,就是不扰民,不滥杀无辜,不对残虐俘虏。而且将领礼贤下士,英明睿智,真所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难怪传言有说,得风氏后裔者,得天下。上官夙的智慧,那是无人能及的,那份运筹帷幄,那份傲然,那份气势,都不得不让呼延胡怡折服,再加上净舸这样神勇的元帅,离国,终将是最后傲视天下的国家。
“呼延将军,你觉得如何?”净舸看到发愣的呼延胡怡,不禁问道。
呼延胡怡投诚之后,忠心可鉴,立下赫赫战功。而且也因为有呼延胡怡的投诚在先,而后又加之呼延胡怡对别城守将的说说,才让很多城池的守将不战而降,开门相迎。如今呼延胡怡已经是她们军中不了缺少的大将。
“额......”呼延胡怡经净舸这么一提醒,这才回过神来,然后回想起刚才净舸所说的事情,然后道:“全凭元帅和军师做主,末将愿听调遣。”
呼延胡怡说完又看了看地图,真的发现没有什么能补充的。跟随上官夙和净舸以来,他很少说什么主意,一切都是听上官夙和净舸的安排。有上官夙和净舸在,动脑筋这么费神的事情,自然轮不到他。而且一般都是上官夙和净舸自己商量了之后才跟他们手底下的人说,但凡她们两个商量好的,他们这些属下基本没有什么能补充的。上官夙和净舸考虑得很周全,而且所想的法子也不是他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想得出来的,只有听从的份。
“嗯,那就按照安排,你们下去布置吧。”净舸又看了看所有的将领,见都没有什么意见要补充的,于是下令。
所有的将领领命退出了净舸的营帐,然后营帐里就只剩下上官夙和净舸。净舸看向上官夙,如今炽国已经被她们攻下一大半,剩下的,已经不在话下。本来她们是想最后跟炽国不需要开战,只要合谈就好,毕竟能不开战就不开战。但是没有想到炽国自己找死,她跟上官夙也就毫不客气的挥军对付炽国了。而在离国的炽*队,有上官泓周旋着,她不担心。她心疼的是上官夙一直随着她行军打仗,很辛苦。
“夙儿,今天也累了,先休息吧,已经做了安排,就不用想太多了。”净舸看着还在研究战略的上官夙,不由得心疼道。
上官夙笑了笑,果然还是战场上更能让她找到存在感,一次次的进攻,一次次的争夺,一次次的谋略出击,都让她得到满足,她一直以来所学的,都得以施展,她所布置的,已经已经一步步的实现。当然,最重要的是,那个守护她的人,依旧坚守在她的身边,依旧为她,逐鹿天下。
见到上官夙笑而不语,净舸又问道:“怎么了?”
“没有什么,只是很喜欢这样的感觉。”上官夙说道。
“什么感觉?”净舸追不上上官夙的思维,只能问。
人与人相处,不管关系多好,终究不是肚子里面的蛔虫,即使是心有灵犀,也不是什么事情都可能知道。
上官夙放下手中的笔,然后走到净舸的跟前,道:“跟潇浅一起的感觉。”
净舸闻言,脸上扬起笑容,然后把上官夙往怀里一带,让上官夙贴着自己,心疼的抱着上官夙。其实,她也喜欢跟上官夙在一起的感觉,不敢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只是,行军打仗毕竟是太辛苦了,她心疼上官夙,舍不得上官夙受一点点的苦。不过,如果没有上官夙随行,她打仗也不会那么顺利。
“夙儿,真是辛苦你了。”她想给上官夙一个天下,但是她却不能以自己的能力去征服天下,她如今,依仗的,更多还是上官夙,不管是上官夙的势力,还是上官夙的智慧。
“要说辛苦,谁又辛苦得过潇浅呢?”上官夙并不觉得辛苦,最辛苦的,是净舸。净舸不仅要努力的学习,要护她,还要为她谋取天下。
原本一个逍遥自在的人,却因为她,披戎装,上战场,统领三军,出生入死。从一个逍遥的江湖侠女摇身变成让人闻风丧胆的战神,这一路过来的艰辛,她比谁都清楚。净舸心疼她行军辛苦,她又何尝不心疼净舸为她所做的努力和成长?
“为你,心甘情愿。”依旧是这句话:只要是你想要的,我都会给你,不管是什么。
净舸抱着上官夙的手臂更加用力了一些。她要的,只是上官夙开心,完成上官夙的梦想。上官夙是她生存的意义,为了这一份意义,别说上战场,就算上刀山下火海,她也不会犹豫一分。
上官夙知道净舸会这么回答,净舸也只会这么回答,上官夙心中暖流蔓延。“潇浅,我想到外面走走。”上官夙突然说道。
行军以来,一直有那么多的事情,虽然跟净舸的感情越发深厚,但是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时间相处。回离国,她是太后,在深宫里面,在军营里,她是军师,或者是大小姐,所做所呆的地方,都是在军中,她突然想跟净舸出去走走,只有她们两个人。炽国没有人认识她们,都不会知道他们的身份......
虽然说现在是战乱,但是其实不乱,离攻打下一座城池的时间还有两天,她的士兵需要休息,而且攻城不仅仅是攻城而已,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布置,所以她刚才找来那些将领,分配任务,所以,她跟上官夙确实有时间空出来了。
“好,我们出去走走吧。夙儿想去哪里?”净舸觉得上官夙的提议不错,如果不出去,估计上官夙会一直研究行军策略之类的,她不想上官夙那么辛苦。上官夙不是一个原因浪费时间的人,难得这一次主动提出来要休息。
“潇浅可还记得我们路过一个地方?”上官夙笑着问净舸。
路过的?净舸想了一下,灵光一闪,道:“那片清幽的草地!”
上官夙点了点头,她们一路走过来,看到过很多美丽的地方,但是她却对前两日路过的一座小湖边的草地情有独钟,不过,那时候只是匆匆的一瞥,如今空出时间来,她想去哪里呆一呆。
净舸看了看上官夙,“好,不过那里距离这里并不近,夙儿先休息休息,我去准备一下,我们等下就出发。”净舸算了一算路程,骑马过去的话,今天就可以到达,但是要回来是不可能的,要回来,也只能明天回来。所以她必须要去做一些准备。
净舸所说的,上官夙自然是明白,她也知道路程,正因为是这样,她才想要跟净舸两个人一起。上官夙点头,“那潇浅去准备吧,我等你。”
净舸松开上官夙,然后就出来营帐,然后找人准备了一些东西,继而又找到凌谦。
“涵羽兄,我跟夙儿有些事情要出去一趟,可能明天回来,军营里的事情,就拜托你了。”整个军中,她最信任的人,莫过于凌谦,其他人,其实她都没有那么放心。身为主帅和军师,这个时候出营,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是上官夙想,她就陪着上官夙去做,而且,上官夙提到的那个地方,她确实也喜欢。当时看到的时候,上官夙就跟她说有机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