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嘛叹气闹别扭了?”其实净舸知道舒家姐妹并不是只是闹别扭那么简单。如果只是闹别扭,舒子毓不可能甩舒子清一个巴掌,应该是出来什么事情才是。身为朋友,她应该关心关心。
“三公子,你明明知道自己是女儿身,为什么还会跟太后在一起是什么让你们如此的勇敢和坚持”舒子清没有回答净舸的问题,而是问了净舸另一个问题。
净舸闻言,不由一愣,然后笑了笑,说道:“原来你知道了。”她以为她装得很好呢,没有想到舒子清已经知道了。
舒子清点头,道:“是太后告诉我的,而且,也承认了你们的关心。”
“嗯,确实如此。”净舸没有隐瞒。
其实她心里很高兴,上官夙对于她们之间的感情并没有说因为是两个女子而刻意的去隐藏。最初的时候,上官夙确实不知道应该拿她怎么办,但是后来接受了她,就一直很坦然她们之间的感情。能得到上官夙如此的对待,净舸觉得她已经无憾了。其实,如果不是碍于她们两个现在的身份,她都有向全天下宣告她们关系的心,她想要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她喜欢的是上官夙!
“三公子,当初太后是怎么……”
“是我先喜欢她的从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就喜欢上了她,此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净舸笑着说道。她知道舒子清要问什么,在舒子清还没有把话说完的时候就把话给接了过来。
“原来如此。”舒子清点头,她以为是上官夙追的净舸,因为上官夙怎么看都要比净舸敢爱敢恨。不过,净舸却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感情是不能控制的,发生了就发生了,不管你愿不愿意。
“不过,三公子,你似乎还没有回答我前一个问题。”舒子清可没有忘记她要问的。
净舸点头,说道:“其实,也没有想太多。当发现自己心中的感情的时候,也会惶恐也会不知所措,一开始的时候很迷茫,不知道应不应该,不知道怎么办。但是不管自己多么挣扎,不管以后的外人怎么看,都放不下对她的感情,这颗心,整个世界,只有她最重要,为她,我什么都愿意去做,也什么都愿意去做。所以我也只想顺着自己的心走,循着心里的感受去感受,爱自己想要爱的人。当时她也不知道我喜欢她,我就想即使她不知道,或者知道了却不接受我也没有关系,我会一直一直的爱着她。后来,虽然我没有说出来,但是她也知道了,或许也有过挣扎,跟我一开始的时候一样,但是她确实比我勇敢,比我坦然。其实,你真爱一个人她是可以感受得到的。用心去爱,她会感受得到的。”
“如果她真知道,为什么……”舒子清喃喃自语。
听了净舸所说的,舒子清又是羡慕又是难过。羡慕上官夙和净舸的勇敢与坦然,难过舒子毓对她的逃避……
听了舒子清的话,净舸脑光一闪,就想到了舒子清脸上掌印的来由。她曾经想过她们两个会有那样的关系,没有想到还真是……“她会有她自己的顾忌,如今你们只有彼此,她一直疼着你,想来,那苦衷,不会是因为她自己,更多的是会为了你。”净舸分析说道。
舒子清眉头一皱,净舸说得非常的在理。舒子毓一定是为她的原因,但是为她什么呢?舒子清越皱越紧。不过,舒子清又是一惊,怎么净舸好像什么都知道?
净舸并没有理会舒子清的惊异,舒子清的样子一看就知道她不知道问题所在。“不管什么原因,一定是以为你好的名义。”净舸补充说道。
“那我应该怎么办?”净舸是有经验之人,算是她的前辈,净舸应该有应对方法。
“找到她所顾忌的,让她不在顾忌,如果不行,那就……”净舸说着,就挥手让舒子清靠近一些,在舒子清的耳边低语了一阵,然后才笑着看舒子清。
舒子清面无表情,似乎在思考净舸所说的方法。“这样,真的可以”舒子清带着疑问的语气。
净舸依旧是笑,并没有回答舒子清的问题。
舒子清似乎还有所犹豫。但是此时上官泓从外面走了进来。也就没有再问什么。
“三弟伤势可好些”上官泓一到床边就关切的问。
“已经无碍,很快就会复原的,二哥放心。二哥这个时候来,想必是有什么事情吧?”上官泓一般很少这个时辰来看她,定然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上官泓点了点头。
“三公子你好好休息,我先回去了。”看她们要商量事情的样子,舒子清很自觉的要退出去。
“无妨,舒姑娘听听,也可帮我们参详参详。”上官泓没有要舒子清走,舒家姐妹如今也不是什么外人,大家一起有事情商量也好,人多力量大。
上官泓既然如此说了,舒子清就留了下来,等待上官泓的下文。
“炽国和靖国已经结盟了,然后派遣了一小队人马乔装进入了我国边境,看来是想寻找机会里应外合。炽国和靖国兵力如果单独开来,并不足以跟我们相抗衡,但是如今他们结盟了,对我们将是一个大威胁。他们如此一定是想吞了我国,这两国分别在我国的南边和西边,都是离我们最近的国家。如今先帝驾崩,正是他们出兵的好机会。朝堂上现在争执不休,有主战的,也有主和的。”上官泓说道。
难怪上官夙走得那么匆忙……净舸眉头动了动,终于要开战了?“流国和朝圣国那边有什么动静姐姐有什么安排?”净舸问道,两国联盟,还要另外两国呢?虽然离离国比较远,但是如今谁想趁机分一杯羹?然后再独霸天下吧。。
“都在调动兵马中,但是都有坐收渔翁之势。夙儿让凌将军父子严守。”上官泓道。
净舸皱眉,“严守只是第一步,我们不能只是守,不过,以我们现在的情况,确实还不宜出兵,只能暂时守住。但是也不能就这样任人攻打。”当初她杀皇帝的时候也想到了这样的局面,但是没有想到会来那么快,她的伤还没有全好。但是当时不杀了皇帝不行……
上官泓点头,同意净舸所说的。
舒子清也皱眉,如果一旦开战,最先遭殃的一定是离国,很有可能是被其他四国围攻的局面。“攘外先安内。”舒子清突然说道。
听舒子清如此一说,净舸灵机一动,立即道:“二哥,你告诉夙儿,让她把京城的兵权收回到她的手里,让她统一调度,然后让于将军到东面做好预防,以免朝圣国趁机来犯。召回凌谦,让他坐镇京城。舒姑娘,如果可以,我希望你能进宫,暗地里帮姐姐管理财政上的事情,上官家所有的联络和事务,暂时交给舒妃和舞儿。”净舸当机立断。
“三弟,你是想让我跟大哥直捣黄龙”上官泓立即明白净舸和舒子清的意思。
“没错,他们不是看我们是幼主好欺负吗?他们不是联盟吗?他们懂乔装我们就不懂他们进入我们的边界,我们直捣他们的后方。不过,二哥,你说错了,不是你跟大哥,是我们三兄弟。”净舸眼里冒着精光。
“不行,你的伤还没有好,直捣后方的事情让我跟大哥去就好。而且如果我们都离开了,夙儿要是有什么事情该怎么办?谁来保护她”上官泓立即反对。
“我的伤没事,炽国和靖国皇宫高手如云,你跟大哥一起,我比较放心。至于姐姐,如今皇帝已经不在,舒家势力已经倒下,虽然还存在有一些不满的势力,但是不足为惧,在她身边多安排暗卫,其他的,我相信她能够很好的应付。她不会有事情的,而且舒姑娘也在……”净舸说着就把目光投向舒子清。
舒子清点了点头,道:“放心,我会帮助太后守好京城的。”
“你现在这个样子,怎么去炽国或者靖国”上官泓这么不想净舸带着伤去,要去也是他和她一组,或者上官劲跟她一组!
“二哥,现在我需要用云隐师祖的神功疗伤,你祝我一臂之力。舒姑娘,你到外面,不能让任何人来打扰我们。”净舸勉强把自己撑了起来。
“可是……”上官泓不愿意。
“没有可是,二哥!”净舸知道上官泓想说什么,但是她不让上官泓说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噢噢,要打仗了。舒家姐妹有待慢慢发展....
第89章 去而返引客明
上官夙把京城的兵权都拢到了自己的手里,上官泓把财政暗交给了舒子清,凌谦回京镇守,凌老将军坐守边界,离国虽然不宜出兵,但是由两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在要塞守着,敌人要攻进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上官夙同意直捣敌人后方,由上官兄弟去做,她放心,毕竟上官兄弟的武功比她的暗卫要高出许多,而且由他们去也可以对敌国进行了了解,以后……
只是上官夙没有想到,净舸竟然也去了。净舸那身伤……上官夙又急又气,
“太后,三公子不告诉您就是怕您阻止……”舒子清试图的劝慰上官夙。
“就她那一身伤!”上官夙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即派人把净舸给抓回来狠狠地揍一顿。净舸一点都不知道爱护自己!难道她不知道她会担心她吗?而且,上官家养了那么多人,没有必要要他们三个亲自去!
“他们都带有足够的人去的。而且三公子的伤,听说用了什么神功,还有二公子的帮忙,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三公子说可以路上一边赶路一边疗伤,到了也就好了。太后不需要太担心,我们应该相信三公子。”舒子清说道。
净舸的伤是所有人都担心的,但是净舸一直都是一个有分寸的人,既然能去,就有一定的把握。舒子清相信净舸不到万不得已不一定会亲自动手。
叫她怎么能不担心可是如今她却只能担心她根本就改变不了……上官夙觉得自己在对于净舸的事情,越来越不淡定,是因为越来越在乎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净舸在她心中越来越重……
虽然知道上官夙很担心,但是见上官夙不再说话,舒子清也不好再说什么。每次见到上官夙或者净舸,她都会想到自己和舒子毓,心里难免就一阵的难受,舒子毓这几天一直在躲避着她,她需要跟她说话都困难。
如此,两个女人各自陷入了自己的思绪里。
突然,一声“谁”把两个人的思绪拉了回来,下意识的两个人都觉得有不速之客来了,因为,那声音是暗卫所发出的声音。
刺客
外面隐约的传来打斗的声音,
恕在下无礼了!”长剑还架在黑衣人脖子上的刺客说道,然后就扯下了黑衣人的面纱。
女人,一个漂亮的女人,一双眼睛平静如水,并没有因为落败而消极,也没有怒气,只是死死的盯着那名刺客。
“国舅爷,你假装刺杀太后,就是为了引我出来”黑衣女子突然问制住她的刺客。
刺客此时身份暴露,于是,也扯下了自己的面罩。而另一个刺客也把面罩扯了下来。
两张俊美的笑脸,一张笑得温文儒雅,一张笑得虽然也温和,但是却多了几分的邪气。
没出,这两个刺客就是离国当今的两个国舅,温文儒雅的二国舅上官泓,温和邪气的三国舅上官潇浅。
“哈哈哈……”净舸笑了起来,说道:“于太妃好眼力,这就认出下官来了。”
“试问普天之下,能百来招就把我打败的,除了你上官潇浅,还有谁?”于太妃说道。
“下官多有得罪,请太妃娘娘海涵。”净舸解开于太妃的丨穴道,然后赔罪。
一下子的变换让上官夙好舒子清都摸不着头脑,
但是却好像只有暗卫打斗的声音,守着的侍卫呢?上官夙和舒子清立即奔到门口看出去,但见外面的侍卫已经倒了一地,而几个黑衣人正在缠斗在一起。五打二,那五个是她的暗卫,但是明显的已经落了下风。不过几个回合,她的暗卫就已经全部倒地……
上官夙和舒子清都懵了,净舸他们能放心离开一定是挑选了好手来保护她,但是刺客的武功太高,暗卫一下子就被放倒完了……上官夙和舒子清都感觉到了危险的逼近,可是如今,净舸不在,以这两个刺客的武功,还未等侍卫过来,她们一定已经没命了。
果不其然,那两个人在放倒暗卫之后,立即举剑向她们刺过来,其速度之快,上官夙和舒子清唯一的意识就是她们要死了!暗卫都已经倒下了,净舸也不在,她们根本就没有能力自保……
“呛呛……”两声,千钧一发之际,两声兵器相撞的声音惊醒了惊愕中的两个人,也救了上官夙她们两个人。
是暗器,是两枚暗器打开了刺向上官夙她们的剑。
上官夙和舒子清惊醒,只看到又出现了一个黑衣人,看来是救她们的人,那个人的武功也很高,两个刺客立即围攻了上去,跟黑衣人打到一起。
逐渐的,黑衣人显出了不敌,一对二,但是却也没有那么快败落。但是不知道为何,一个刺客突然退到了一边观战,而一个刺客跟黑衣人一对一的斗了起来。黑衣人并没有因为一个刺客的退出而感到压力减小,相反的,因为一个刺客的退出,另一个刺客的发挥更加猛烈,压力更大。
刺客的剑术有如天罗地网一般把黑衣人给罩住,黑衣人每接一剑都倍感吃力,而且有点内力不济的感觉,但是却已经给刺客对了百来招。只是,黑衣人终究是不敌刺客,很快的刺客的剑就架到了黑衣人的脖子上,黑衣人虽然把人给救了,但是还是打不过,输了。
“阁下好厉害的功夫!”黑衣人虽然落败被点了丨穴道,但是气势并未减弱一份,不过,出乎所有人意外的,黑衣人竟然是一个女人,是一个女人的声音!
“承让。
但是见到是净舸和上官泓,上官夙不仅一颗心放了下来甚至还很欢喜。“潇浅,这是怎么回事”上官夙上前询问,一切都太出乎她的意料了。
本以为有性命之忧,千钧一发之际被救了,救她的人竟然是后宫一直不温不,一直没有得到先皇宠爱而倍受忽略的于太妃。而原本来刺杀她的刺客竟然变成了自己朝朝暮暮想着的人,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跟于太妃以前关系并不怎么样,但是似乎于太妃一直在暗中保护着她。如果不是这样,刚才就不会出手救她们。而净舸和上官泓呢?不是已经去炽国和靖国了吗?又怎么突然出现在宫里,还这身的打扮
“我们进里面说吧。”净舸充满爱意的看着上官夙。然后又跟于太妃说道:“刚才潇浅多有得罪,还请于太妃里面说话。”净舸说完,就做了一个请的姿势。有什么到屋里去说。
上官夙点头,于太妃也点头。既然身份已经被识破,也没有必要隐藏下去了,而且这一次明显的就是净舸要把她引出来……于太妃并没有太多的别扭,很坦然的跟着进屋。
五个人一齐进到了上官夙的宫殿。
“拜见太后娘娘。”于太妃进到了屋里先给上官夙行礼。
“于太妃免礼,哀家还要谢于太妃刚才的救命之恩呢。如果刚才的刺客不是潇浅,哀家只怕此时已经命丧黄泉了。”上官夙说道,谁都没有想到于太妃武功那么高。
“是我自不量力了,根本就敌不过两位国舅。”于太妃有些自嘲的说道。净舸的武功确实高出她许多。
“太妃过谦了,就算是我和大哥,也接不下三弟百招,太妃娘娘接了三弟一百三十多招才险败,可见武功要比我跟大哥高明得多。”上官泓含笑说道。
一个净舸天赋异禀,武功奇高,无人能及。如今再来一个于太妃,上官泓不禁想,难道是女人的练武天赋比男人高
“二哥说得没错,太妃太过谦了。于大将军的武功潇浅见过,却不如太妃,潇浅真是眼拙,后宫藏了这么一个高手,却一直没有发现。不知道太妃师承何处”净舸知道后宫有高手存在,但是却不知道是于太妃。这一点确实出乎她的意外。
“家师名讳不便相告,还请太后和两位国舅、夫人见谅。”于太妃说道。于太妃也知道舒子清,原先舒妃的妹妹,后来嫁给了上官泓,如今是国舅夫人。不过,想必舒子清不认识她。
“噢……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多问了。”净舸并没有做过多的纠缠,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想说的事情,想说的自然会自己说,没有必要去问太多。
上官夙看了看于太妃又看了看净舸和上官泓,似乎已经想明白了其中的纠葛。
只是上官夙明白了,但是舒子清并不明白。于是问道:“你们是不是应该告诉我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你们两个不是已经走了吗?怎么又回来了?三公子,你是不放心太后但是你们这身行头……”舒子清不明白,真的是不明白,如果净舸是不放心上官夙,为何要假装刺杀上官夙净舸和上官泓为何去而复返
“三弟确实是不放心夙儿,所以才会有今天这么一出。”上官泓笑着说道。心里不禁又对净舸敬佩几分。
原本他们就要出发了,但是净舸突然找他,让他配合演一场戏,要不她不放心上官夙。虽然他也不知道为何要这么做,但是净舸居然找他帮忙,他自当全力以赴。上官泓不得不感慨,如净舸这般心心念念的只想着护住爱着自己的心上人的有几个
“三公子去而复返,恐怕,是冲着我来的吧?为了把我引出来……”于太妃半玩笑的说道。
净舸笑了笑,并没有否认,但是还是要解释一番,于是道:“确实如此,我们这一次,是为了引一直隐藏在皇宫里的高手出来的,但是,却不料,这个高手却是太妃你。”
一个不得宠的太妃,一个跟上官夙关系并没有多好的太妃,一个宫妃,如此厉害的武功,谁能想到
上官夙跟着点头,她也没有想到于太妃会有如此高的武功,更加没有想到于太妃会多次救她。只是于太妃这是何意她们并没有太多的交情,这让上官夙也不得不怀疑于太妃的用意……
第九十章 巧设局重情托
“我知道你们对我都很好奇。”于太妃浅笑,不过,她并没有立即给上官夙她们解惑,而是看了一圈在座所有的人后,又问道,“三公子,你受伤是真是假你的戏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净舸是从什么时候就开始对她上心,然后准备今天的这一场戏
其实除了净舸,在座的人都有这个疑问。虽然上官夙想到了其中的缘由,但是却也不知道净舸是什么时候就开始做的准备。
净舸勾起嘴角道,“有一次,我在姐姐这的时候,收到一个提示,上面写着‘帝将至,速退’,当时我并不知道是什么人,但是却知道不是敌人,如果是敌人就不会有这样善意的提醒。而且,这个暗地里助我们的人在我在的情况下投射暗器,而我却后知后觉,说明那人武功不弱。后宫里竟然藏着一个我不知道的高手,你们觉得我会放心吗?只是我明察暗访许久,却还是不知道他是谁。姐姐一直在宫里,如果我不找到这个人,我的心就一直悬着。”净舸把目光看向上官夙,那个人不管是敌是友,她都必须找出来,要不她不放心,离开上官夙一步她都不放心。
接到净舸的目光,那深情,那厚意,上官夙已然不顾周身还有人,直直的陷入了净舸的目光里。两人就这样惘若无人的四目相对。
“咳咳……”上官泓轻咳了两声,示意上官夙她们现在不是你侬我侬的时候。
上官夙听到上官泓的声音,顿时恢复了过来,一派的清冷淡然,不过,还是掩盖不住那眼角的风情。
动了情的女人,不可能还像以往那样清心寡欲平静淡然。上官夙在心底暗暗笑了一下,她终究也逃不过情之一字。
于太妃在暗中,自然知道上官夙和净舸的感情,那两个确实是郎才女貌,很登对。而且,她也知道上官夙的真实身份,所以上官夙和净舸有情,无可厚非。而且很多事情才能解释得下去,要不太多的事情都解释不了。
“所以你假意受伤”于太妃又问,没有去在意刚才那两个人的忘我……
净舸摇了摇头说道:“受伤是真,但是没有那么严重。我想也看看在我受伤期间,会不会有人对姐姐不利,我受了重伤,就转到了暗处。我在想,如果那个高手是敌人,那会不会趁这个机会对姐姐下手当然,不仅仅是试探那个高手,还有一些隐藏的存在。不过还好,我受伤期间,毫无动静。我知道现在暂时没有人敢动了,也把心放了下来。但是当二哥跟我说炽国和靖国结盟,我们想要有所行动的时候,我还是不放心离开,那个高手我还没有找出来。于是就想到了今天这一招。想试一试那个高手会不会出现,出现之后是敌是友”
“如果我不出现呢?”于太妃又问。
净舸笑,答道:“你会出现,因为我每次到这里的时候,总感觉又人在暗处。我想那个人想必是你吧?”
“如果说你每次出现我都知道,那么这一次我想必也是知道是你,既然知道是你,你又怎么笃定我会出现”于太妃又补了回去。
“如果你知道是我,你确实不会出现,但是你如果不知道是我,而且,还是来者还是两个人呢?那么你就一定会出现。”净舸很肯定的说道。
于太妃笑了一下,这下是无从否认了,净舸连这一点也算计到了,料定了她会出现,才假装刺杀上官夙。净舸知道她熟悉她的步法,所以来的时候不仅特意的换了步法,还叫上了上官泓一起,让她认不出来。上官夙有危险,她就不可能不出现。净舸专门为她设计了这个局,她逃不掉……
“三公子真是好计量好心思。”于太妃笑着说道。净舸确实心思细腻,她就在她面前出现过一次,净舸就一直惦念着她,还设局引她出来。
“如若不是如此,怎么能见得到太妃的面”净舸依旧笑得很温和。上官夙身边,不管是敌是友,她都要清楚,如果不清楚,她就无法确定上官夙的安全,她就不可能放心。
于太妃笑,看着净舸,她觉得净舸为了上官夙,不仅有胆识,有谋略,甚至无所不用其极。上官夙得此良人,真心让人妒忌。“我看不尽然吧?”以净舸的行事作风,不可能只是引她出来见上一面那么简单。
“真是什么都逃不过太妃的眼睛。此次引太妃出来,一个是想要感谢太妃一直以来对姐姐的照顾,如果没有太妃暗里保护姐姐,姐姐不知道会遭遇到什么毒手。第二是潇浅要离开京城一段时间,想请太妃在宫里多多照顾姐姐。”净舸向于太妃抱拳。
“潇浅……”听了净舸的话,上官夙虽然心中还有很多的疑惑,但是却还是担心净舸的伤势。
净舸给了上官夙一个笑容,道:“回头我再给你解释可好”
净舸如此说了,上官夙也没有追问,她相信净舸,既然净舸能把于太妃引出来,必定是对于太妃的事情了解得比较多。上官夙点了点头,她静待净舸的解释。
净舸又看向于太妃,肯切的抱拳。
“即使没有你,我也会一直保护她,只要不是像你这样的高手来,她必定是安全的。保护她是我的责任,无需你道谢。而且,你明知道我的存在,她不会有危险,为何还有引我出来这不是多此一举吗?”于太妃不太领净舸的情。
于太妃的话让上官夙上官泓还有舒子清都不解,上官家跟于家根本就没有什么交情,为什么于太妃要说保护上官夙是她的责任
于太妃是于大将军的女儿,将门虎女,晚一些上官夙入宫,入宫之后并不像上官夙那般得到宠爱,她也不争不抢,基本在后宫可以忽略不计。于太妃进宫也不过是先帝为稳住于将军,给了于太妃妃位,然后就放着了。如今于太妃这么说,难道于太妃进宫,是为了上官夙故意不争就是为了隐藏实力如果所猜想是正确的,那么是什么让于太妃这么做
净舸摇头,其他人或许不明白她们说什么,但是她自己清楚,有关上官夙的一切她都那么上心。所以于太妃的存在她要了解。毕竟,她只为上官夙而活,上官夙就是她的一切。“不管怎么样,我都要谢你,以我的名义谢你。而其实,我更想知道你为什么会一直在暗处。”净舸很坦然自己的想法。
“不管为什么,似乎与三公子无关。”于太妃对于净舸这样的问题,态度有些冷。
“嗯,我也不强求了,只是,我想告诉太妃的是,她是我的。”净舸宣布她的主权,上官夙是她的,不管于太妃出于什么原因来保护上官夙的,但是上官夙是她的,任何人都不能对上官夙有非分之想。
于太妃听了净舸的话,不禁莞尔,道:“三公子是不是多虑了好吧,我实话告诉你,我进宫是师命难为,父命更难为,保护太后,是我的使命。”
“于将军”这回问的是上官夙。
于太妃点了点头,道:“确实是父亲大人的命令,我从小就受到严格训练,为的就是继承家族的使命,效忠风氏,保家卫国,匡复大业。父亲虽然是离国的大将,但是却不曾忘记过我们家族的使命,于家世代为风氏效忠。”
听到于太妃这么一说,上官夙也明白了其中的缘由,虽然她一直不知道于将军是风氏的人,但是如今于太妃这么说,而且也确实一直保护她,那么想必是不会错的。难怪先帝驾崩,她垂帘听政,一向中间派的于大将军却二话不说的领军镇守,抵御外地敌。虽未对她很顺从,但是她的指令于大将军却没有任何异议。尽职尽责,更胜从前。这于太妃和于大将军一样,都是只做不说的,不动声色,却忠心耿耿。
“原来如此,刚才潇浅多有得罪,还请太妃见谅。”净舸真诚的道歉。于家忠心风氏,她却怀疑于太妃的用心,确定是不该。不过为了上官夙,她不后悔这么做。
“三公子也是心系太后,我又怎敢怪罪如今先帝已经不在,后宫对太后的威胁已经没有,我也应该从暗转到明了。三公子这次进入敌人后方,想必太后会很担心,既然你没有去,那还是我去吧。一来,没有人认识我,我都无须乔装,直接去了就行,二来我的功夫虽然不及三公子,但是也可以应付得来。三则是,太后不需要那么担心……”于太妃说到最后的时候显然是先开净舸和上官夙的玩笑的。
“这……”如果不用净舸去,她自然比较放心,但是让于太妃去,上官夙也觉得不好……
净舸摇头,“还是我自己去吧,你继续在宫里,你住在宫里保护姐姐比较方便,以后有什么事情你和姐姐还有舒姑娘她们一起商量,姐姐和舒姑娘姐妹的安全,就都落到你的身上了。太妃娘娘,请你告诉潇浅,你可以保护好她们。”净舸要走,只能把那几个不会武功的女人都托付给于太妃。
于太妃点头:“三公子放心吧,只要有我在,她们不会有事的,我保证。还有,我叫于轻依,太妃娘娘实在是难听。”于轻依很嫌弃净舸对她的称呼。
净舸大笑,道:“好好好,于姑娘,姐姐和舒家姐妹就拜托你了,潇浅的时间不多,这就要离开。”
“潇浅……”上官夙闻言净舸又要离开,不舍和担心涌上心底。
“三弟,我在外面等你。”
“太后,三公子,我先回去了。”
“我也是……”
听到上官夙叫净舸的名字,上官泓、于轻依、舒子清都赶紧撤退,不妨碍那两个人的惜别。
“潇浅……”上官夙终究说不出什么,她不想净舸去,但是去却知道净舸有净舸要去的理由,她不应该去制止,要为大局着想。
见到没有人了,净舸上去把上官夙揽入怀里,道:“夙儿,不用担心,我一定会平安的回来的,我不在你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照顾好自己,等我回来……”
“潇浅……好,我等你回来。答应我一定要平安回来。”
“好!”净舸深深的把上官夙抱在怀里,其实她也不想分开,但是,大局为重!
只要有上官夙在,她就一定会平安的回来,她不回来,心里不放心。她爱的人,她要自己保护,就是于轻依的武功再高,就算比她还高,她也不放心。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前面有提到过有人暗住上官夙和净舸的,不过想必大家都忘了,所以才不知道于太妃是打哪儿来的。如今解释了……ps:元旦快乐!
第九十一章 入敌境初暗访
靖国国都连城,一家叫做福满楼的就楼上面,一位说书老人正在口沫横飞的讲诉这靖国名将龙隆将军的英勇事迹。如今这一次炽靖联盟靖国出动的就是这一位大将军,势要将离国拿下。
净舸悠哉悠哉的在一个靠着窗子的座位喝着茶,靖国的民风跟离国确实不大相同,也不过离国的京城繁华,但是还是别有一番风味。听着说书老者的讲诉,净舸勾了勾嘴角,凌谦的父亲这一次面对的就是这位所谓的靖国最厉害的龙隆将军吧,净舸有种预感,她以后会在战场上跟这位龙隆将军想见。不过,现在不是去想龙隆将军的事情的时候。
净舸坐了一会儿,就有一个人来到她的座位旁,在她的耳边低语了几句,净舸点头,然后那个人退去。
净舸再听了一番龙隆将军的事迹之后,也起身离开了。
离开福满楼,净舸在一条小巷里七拐八弯之后,来到一座小宅的外面。净舸在门口看了看,然后轻敲了三下门,然后又敲了两下,大门开了。
“三公子。”开门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一身的儒雅,像是一个教书的先生。
净舸点头,然后进入宅子。她这一次